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黎烧了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1: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10篇

  《巴黎烧了吗?》是一本由拉莱·科林斯 / 多米尼克·拉皮埃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5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一):我们怎样抵抗侵略

  这本书是豆瓣推荐的,不知道是我看了什么和这本书关联上了。但事实上我选择看这本书并不是因为豆瓣推荐,而纯粹是被书名吸引,然而我被书名吸引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本纪实文学,总之吧,曲曲折折的,我看了这本书,前前后后一共两个星期。

  刚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本书一共只跨越了不到30天的时间,我只知道跨越半个世纪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鸿篇巨制,却不知道只跨越不到30天的巴黎烧了吗也可以让人如此震撼。

  前面的内容并没有很吸引我,甚至觉得稍微有一点冗长而看不下去了,好在有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一个一个毫无联系的人物间转换而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杂乱。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初中历史课本是我的课外读物,当时读到我国遭受的各种侵略,真是又气愤又觉得受辱。幼小的心灵因为一两个世纪以前发生的战争而对侵略者产生了极大的仇恨,而对保卫祖国免遭侵略而牺牲的战士生出从心底产生的敬意和可惜,眼泪都要流光了,真的觉得我的红领巾就是鲜血染红的,虽然我的红领巾总是无数次丢了又买,因为上学前在校门口有检查,现在想想这件事情受益的只能是在校门口卖红领巾的教师以及教师家属。再大一些,变得理智了一点,不再那么极端,但对侵略者依旧无法释怀,觉得他们在我的心里永远不能够被原谅。

  我不知道自己国家在抵抗侵略获得成功的时候是怎样的场景,似乎历史教材也没有怎样提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快的陷入内战的原因。但我真的对巴黎这个城市的解放产生了单纯的喜悦,我之前并不知道我对别的民族抵抗侵略抱有怎样的情感,但是现在我知道了,这种感觉就像是我是他们的一员,对那个城市抱有深深的热爱。在哪紧凑的二十几天里,在那些不断出现的平民、士兵中,我的眼泪真是止不住的往下掉,哭得都要窒息了。虽然看人类的故事的时候觉得在人类历史早期并无国家民族的概念可言,一切都只是为了利益,但还是被这种伟大的情感俘获。

  最后,我唯一不太理解的是大司令对巴黎的情感,是害怕背上历史的责任,还是对这座城市怀有热爱,书里也没有太多的描写来佐证。

  看完此书,突然对巴黎产生了很深的向往。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二):一点为什么要读书的感悟

  在过年这几天兵荒马乱的日子把书看完,读的时候想了一个话题外的东西,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

  前几天上知乎也有人问类似的问题,当然还是那些能想见的通兑答案了。可是读到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才体会到读书能产生的一种奇特的生理化学反映,告诉我其除了获取知识外的奇特效用——此刻 我此起彼伏~

  当你读到这样一段描写时:

  “海伦头一个冲到院子里。在角落里,有一个兵像一只球一样蜷缩着身子酣睡在阳光中。她心里想:他个子太大,不可能是她随便哪个哥哥。她的母亲和父亲跟着来了。波维拉一家三口都弯下腰,眯着眼睛看着在他们脚下打呼噜的这个身上肮脏、没有刮脸的男子。接着波维拉太太伸出手来,想他幼时熟睡时那样轻轻地抚摸他,摇一摇那个兵的肩膀。他是她的儿子莫里斯。

  莫里斯伸展肢体醒来。他睁开眼睛第一个看到的是他的妹妹。他心里想:‘她真美呀。’姑娘热泪盈眶,挨近些看着这个上次她看到时还是个刚长个儿的少年的大汉。她看到了他皮带上插着一件她似乎觉得很熟悉的东西发出的金属闪光。其实,这是他的科尔特点四五口径手枪的一只弹匣。

  ‘哦,’她用羞涩的爱慕的口吻问,‘你还吹口琴吗?’”

  你肯定会觉得心底被一只温暖的手掌抚摸吧,有一种奇特的感觉缓缓流过,于是夹起书签将书放下,抬起头调动其全身细胞感受某一种在别处一定拥有自己学名的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奇妙反映,然而它在你这里,就是读书的意义了吧!

  书里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无数个历史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当你以为他们只会在这短短一段话的历史中一闪而过而懒得记下他们的名字时,作者又会在后来的描述中将其结局巧妙的穿插在别的人物的回忆中交代出来,更奇特的是你竟然还能记起他是前文中的哪一位。作者像是刻意迎合着1940年巴黎被占领而四年后的同一天甚至是同一时刻巴黎又被曲折解放这一奇妙的圆满,将大大小小的人物结局零碎而不失尊重地交代完全,这样一个大的圆满下交叠着每个人物圆满或残缺的生命轮回,面对历史,面对命运,除了唏嘘还是唏嘘罢!

  看到好像网店都没卖的,估计只有读库的淘宝店在卖,很便宜,书的设计以及翻译都很喜欢,读库还送了一小包丰子恺的画卡,买的太值了,完全推荐啊~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三):细节,还是细节

  摘自《读库》 作者:张立宪(@老六)

  结局并不值钱,道理也不值钱,过程中的细节才值钱。

  “巴黎值得死掉二十万人。”策划发动起义的罗尔上校说。尽管这样做的代价可能是巴黎的毁灭,但他相信,掌握了大部分巴黎地下武装力量的法国共产党,还有许多在德军铁蹄下生活了四年的爱国的法国人,是愿意付出这个代价的。

  流亡阿尔及尔的戴高乐将军绝对不允许巴黎发生由共产党领导的起义,而让自己失去对这个即将解放的国家的控制权,他为此命令负责空投武器的人:“任何武器都不得直接空投给共产党人,或者结果可能落入他们手中。”

  在希特勒的眼中,值得为巴黎死掉的人当然更多。他下令给所有与巴黎有关的人:“巴黎绝不能沦于敌人之手,万一发生此情况,他在那里找到的只能是一片废墟。”当巴黎解放那一天,他还在念念不忘地问:“巴黎烧了吗?”

  巴黎成了三方争夺的目标,而最有能力拿下这座城市的人却不愿意加入这场争夺。盟军的计划是延缓巴黎的解放,而避免陷入消耗巨大的城市巷战,并且,攻占后的巴黎需要相当于八个作战师的力量来维持,同时要耗掉第二战场全部部队四分之一的油源。

  紧张激烈而又错综复杂的斗争开始了。

  《巴黎烧了吗?》记录的便是1944年的巴黎所度过的那个惊心动魄的八月。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的记者,他们在巴黎解放二十年后推出的这部三十万字的报告文学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名篇。2005年,拉莱·科林斯于6月20日去世,该书中文版也由译林出版社重新包装出版,这是董乐山先生的最后一部译作。

  这本书对我来说,上大学时只是外国新闻事业史中的一个填空题。后来读到它的时候,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前段时间和年轻同事探讨业务,说到新闻采写中的细部训练,对方让我推荐范本,我毫不犹豫地说,《巴黎烧了吗?》。

  这本书我看了没几页,便后悔自己如果早些年读到它,就会对我的新闻和写作生涯大有帮助。不过话说回来,没有那几年无头苍蝇似的瞎撞的经历,可能也很难懂得个中微妙之处。也许只有自己尝过了甘苦,才能体会人家写出这样的书来是多么不容易又了不起。

  如今时兴一个词儿叫“宏大叙事”,遗憾的是,许多人把这个帽子扣在某些作品身上,更衬出了被装饰者一点儿都不宏大的寒酸。跟这哥俩学学什么是宏大叙事吧:除了细节,还是细节。他们用三年时间搜集材料,采访了八百多人,敢于宣称自己的作品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1944年8月25日盟军攻进巴黎,该书用了足足十七页的篇幅来写巴黎人对解放者的欢迎场面,有名有姓的人达上百人之多,所用故事之生动,细节之完整,绝对到了奢侈的地步。

  在许多时候,结局并不值钱,道理也不值钱,过程中的细节才值钱。事实上,“用细节说话”也是最费劲的,所以许多人宁愿轻轻一笔带过,却并不愿意下笨工夫去寻幽探微。而真正有感染力的地方正在这里:肖尔铁茨去“狼穴”领命,他的勤务兵梅耶下士希望自己的长官不要回来得太早,因为当天晚上他要去看自己十个月以来的第一部电影,这是歌剧院大道旺多姆电影院放映的德国喜剧片《布克霍尔斯一家》的上集,而下集要到下星期才放。梅耶不想错过它。

  能够下笨工夫去采集,同样需要高智商来剪裁。新闻写作就像罗丹的雕塑理论:把一块石头上没用的东西去掉,剩下就是自己的作品了。说来简单,但如何剔除没用的,进而凸显出有用的东西,需要高超的叙述技巧和文字功底。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做到了,他们将丰富的素材有机的捏合在一起,把几百人的故事穿插在一起,每一章每一节都有跌宕起伏的高潮和剧力千钧的气势,使这部纪实作品优于一切惊险小说。

  真正的叙事高手从来不用定性或装饰性质的字眼,而是把得出结论的权利和快乐留给读者,这一点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也做到了。请允许我抄录几句,来体会书中那种平静潜流下紧张不安的气息。这一段发生在临危受命的肖尔铁茨离开希特勒、去巴黎赴任之前去探望自己的家——对不起,“临危受命”是我拉来的,他们两位才不屑用呢,他们只会让你不得不想到这个词:

  “在黑色霍奇牌汽车把她丈夫送往西方去之前的几分钟,肖尔铁茨太太注意到将军的勤务兵突然又奔到他的房间里,取来一只大手提箱。她知道,那只手提箱里装的是她丈夫的平民服装。”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四):看得很过瘾

  500多页的厚厚一本书,我用了不到两天就看完了,确实写得非常好,对细节的描述和对整体的把握都很到位,对巴黎解放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解读,看得非常过瘾,难怪老六倾情推荐。巴黎解放是一个必然事件,但是巴黎能够几乎完好无损的留存下来则有着极大的偶然性,也充满了丰富的戏剧性。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董乐山先生特别喜欢用“阒无一人”这个词,全文中出现了十次左右,可能是翻译家得个人偏好吧。不过再看他翻译的《1984》的时候好像没有注意到类似的情况。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五):(转载)殉难的华沙、狂欢的巴黎 ——六十年前两场反抗纳粹暴政的人民起义 肖雪慧

  1944年8月,华沙和巴黎先后爆发了反对德国占领军的人民起义。两场起义在起因、过程和结局等诸多方面都有耐人寻味的可比性。起义六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重温二战末期这段历史,可以获得有益启示。

  一.华沙起义

  1.华沙罹难于纳粹德国行将总崩溃时

  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不断由西向东推进。7月下旬,苏联地面部队从东面逼近已经沦陷近五年的华沙,空军开始在靠近华沙的机场起飞轰炸驻扎华沙的德军。横行欧洲数年的纳粹德国已作困兽之斗。

  整个二战中,波兰承受了最深重的民族苦难,但不屈的人民在纳粹铁蹄下一直进行着有组织的地下抵抗。随着战局进展,解放的曙光已然露出,起义准备在进行之中。在伦敦的流亡政府授权波兰地下军领导人适时举行总起义,阻止德军在波兰境内特别是在首都华沙死守作战。长时间以来,苏联电台也一直敦促波兰人发动总起义,并承诺提供军事援助。7月29日,莫斯科电台播放呼吁,要求华沙地下组织举行反德国占领军暴动,加速最终解放进程;呼吁指德军设置防守据点进行抵抗的计划会给城市造成破坏;整个呼吁以“不积极奋起自救,一切将化为乌有”的警告结束。31日傍晚,苏军坦克在华沙东面突入德军防线,德军已开始从华沙撤退。从德国军用无线电台得知这一消息的波兰地下军司令部决定于次日下午五点举行起义。8月1日,也就是莫斯科电台播放呼吁之后第三天,华沙起义爆发了。起义者从下午五点开始进攻占领军,不到15分钟,全城百万居民都卷入了战斗,三天内控制了大部分地区。但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对起义的华沙人具压倒优势的德军从各个据点进行疯狂反扑,起义者吁请近在咫尺的苏军支援。如果此时得到援助,起义前景仍然光明。然而一直敦促波兰人发动总起义的苏联电台沉默了,先前承诺的军事支援不仅拒绝兑现,苏军还停止了对驻华沙德军的空中轰炸和地面进攻,而且后撤了一段距离。在一场灭顶之灾和大屠杀即将降临华沙的紧急情况下,从8月初到8月中旬,丘吉尔和罗斯福一再致电斯大林敦请采取支援行动未果,不得已,只好努力从一条远得不能再远的空中航线向华沙抵抗战士空投军火和食品,但执行任务的英国或美国飞机空投后需要就近在苏联领土着陆加油。然而就连这一请求也遭断然拒绝,理由是“苏联政府不希望直接或间接跟华沙的冒险发生瓜葛”。①鉴于华沙情况危机,20日,丘吉尔和罗斯福再次致电斯大林:“如果华沙的反纳粹分子事实上被弃置不顾,世界舆论会说些什么。我们深信我们三人都应竭力从那里拯救尽可能多的爱国者。我们希望你们向华沙的波兰爱国者空投救济补给品和弹药,不然,你们能否同意帮助我们的飞机来迅速进行空投。我们希望你会赞同。时间因素是极端重要的。”斯大林在两天后的回电中干脆把起义说成“罪犯集团旨在夺权而在华沙发动冒险事件”。②——战后,由于斯大林这一断语以及清除异己的需要,曾长期坚持抗德斗争并在华沙起义中流血牺牲的波兰抵抗战士,死者蒙污,幸存者入狱,直到1956年才恢复名誉。

  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华沙人几乎赤手空拳地进行着无望的斗争。一位华沙妇女致教皇的信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最尊敬的圣父……三周以来,我们固守着我们的要塞,缺食少药,华沙已成废墟。德军残杀各医院中的伤员。他们驱使妇孺走在他们前面,以保护他们的坦克。关于孩子们用汽油瓶跟坦克战斗,烧毁坦克的报道毫无夸张之处。我们母亲眼看着儿子们为祖国和自由而牺牲。……现在没有人援助我们。俄国军队在华沙的大门口已经三周了,但寸步不前。来自英国的援助不足。世界无视我们的战斗,只有上帝和我们在一起。”③

  德军从空中和地面狂轰滥炸了63天。10月2日,这个英雄城市投降了。在投降前的最后几次广播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地地道道的老实话。我们遭受的待遇比希特勒的仆从国还要坏,比意大利、罗马尼亚、芬兰更坏。公正的上帝,对波兰民族所承受的可怕的不公正作出裁决吧,希望他因之惩治那些犯罪者。”④

  三个半月后的1月17日,苏军作为华沙的“解放者”入城时,华沙已是一座尸横遍地、到处瓦砾和废墟的空城。莫斯科电台7.29呼吁的最后一句话是“不积极奋起自救,一切将化为乌有”,华沙人民英勇奋起了,苏军坐视起义者溃败和遭屠杀,华沙真正“化为乌有”了。

  2.不是第一次罹难

  波兰有上千年悠久历史,人民资质聪明、气度恢宏、宗教信仰深厚,却命运多舛。

  在欧洲民族国家大多作为专制君主国家崛起的十五六世纪,波兰走的另一条路:国王由全体贵族选举产生,只有议会才能制定法律。这是一个有国王的共和国,与英国政体颇为形似。但她没有英国的富有和四面环海的天然屏障,也没有山脉构成的屏障和确定的边界,而邻国是与她敌对并虎视眈眈觊觎着她领土的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这三个大君主国。关于波兰的状况和处境,史学家H.G.威尔斯是这样说的:“一个贫穷的、天主教的、内陆的不列颠,完全被敌人而不是海洋包围着”。

  1772年,波兰第一次被俄、普、奥三国瓜分。经过十几年斗争,通过了有波兰在欧洲国家中的贵族特许状之称的1791年宪法,处境有所改善。但俄、普、奥随即在1793年进行了第二次瓜分。次年爆发科斯丘什科领导的全民起义。俄军镇压了起义,并对起义者和平民进行了大屠杀,波兰的领袖人物被监禁、流放。随之而来的1795年第三次瓜分,把这个共和国从现成国家中一笔勾销。波兰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但她仍然在波兰人心中,人民为重获独立而进行的斗争从未停息。1831年,波兰人为摆脱俄国统治举行大规模起义,遭到更残酷镇压。数以百计起义领袖被枪杀或流放西伯利亚。从此波兰作为一个被征服的省份接受沙皇统治,并当成危险民族被强制俄罗斯化。波兰固有文化受到严重摧残,人们被强制信奉东正教、被禁止使用自己的语言。俄罗斯化的残酷,从以下事实便可见一斑:19世纪的波兰有着辉煌的流亡文学,但波兰人要了解自己的文学却只能通过俄文译文来实现。

  自1795年第三次被瓜分,历经123年无望的斗争、等待,直到一战后,被三个专制的世袭王朝合谋灭掉的波兰才又重新作为独立国家站立起来。但东西两面分别暴露在苏俄和德国的敌视和觊觎下。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和希特勒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苏德条约为德国进攻波兰开了绿灯。希特勒在东面有苏联的纵容,又以为西方国家不会援救波兰,9月1日,也就是苏德条约签字一周后,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波兰军队的英勇顽强令德国大为吃惊,但终不敌强大的德军,不到三周就溃灭了,政府被迫流亡。9月17日,与波兰有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派兵从东面入侵,18日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与德军会合。面对大国侵略,发生在首都华沙的最后抵抗伟大而悲壮,血战到9月28日才被德军攻陷。29日,苏德瓜分波兰的条约正式签字,波兰作为一个国家再次被消灭⑤;苦难深重的波兰民族要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黑暗、恐怖时期。

  3.死于黎明前夕的波兰抵抗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斯大林既与希特勒合谋瓜分,又趁火打劫,在战争初期毫不费力就攫取了大片领土,之后则听任德国挨个占领欧洲各国,包括与苏联利害攸关的巴尔干国家。但1941年6月,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大举进攻。苏联在为了生存必须与纳粹德国殊死斗争之时,才跟波兰流亡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

  起义的华沙在英勇抵抗63天后投降,标志着波兰的独立抵抗运动彻底终结。此时,西欧、中欧国家正纷纷获得解放。

  二.巴黎起义⑥

  1.一场要避免而未能避免的起义

  巴黎起义是在华沙起义之后半个多月举行的。从盟军的全盘战略考虑来说,这是一场必须避免的起义。

  巴黎无论对德国方面还是对盟国都极其重要,解放巴黎,无疑会极大地鼓舞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然而,以下原因使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决定推迟解放巴黎。一是过早进攻巴黎势必与决心死守巴黎的德国人发生激烈巷战,这既使横扫法国本土的兵力陷入消耗极大的城市争夺战,又将冒毁灭这座世界名城的危险;二是过早攻占巴黎后盟军要承担的民政责任对部队作战能力造成严重限制,并且为了供应巴黎200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要耗费掉部队大量油源,必使进军莱茵河的压倒性目标严重受挫。而巴黎的毁灭、部队作战能力的受限和拖延向莱茵河进军,都是决不允许发生的。最高统帅部拟定了一个可以避免在巴黎打一场破坏性巷战、可以把军队推进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坦克地带、可以节约宝贵汽油的解放巴黎计划。这一从南北方向对巴黎作钳形包围的计划至少要到9月中旬才能完成部署。但如果巴黎发生起义,整个部署将被打乱。为避免出现这种意外,艾森豪威尔向总部在伦敦的抵抗运动各派武装的联合组织“法国国内部队”首脑柯尼希将军发出“坚定指示”,在他发出命令之前,“巴黎或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得发生任何武装行动”,“不能让巴黎发生任何事情改变我们的计划”。

  可巴黎人早已急不可耐要摆脱德国占领。尽管华沙烧成一片火海的消息震惊了巴黎,但当美国军队于8月15日在法国南部里维埃拉登陆后,巴黎人要采取行动洗刷四年被占领屈辱的冲动已经不可遏止。当推迟解放巴黎的指令送达国内抵抗组织时,起义准备已经就绪。抵抗组织内部的分歧和斗争使情况陡然间复杂起来。

  在起义已经无法阻止的情况下,法共巴黎小组和已获知起义即将发生的戴高乐派在8月19日清晨先后举事,这场必须避免的起义终于未能避免。

  2.巴黎危机

  起义开头似乎进展顺利,很快蔓延全城。然而巴黎是希特勒不计代价要保卫的。在与德军坦克发生遭遇战后,起义行动当天就陷于困境。受命死守、守不住就把巴黎夷为平地的巴黎城防司令冯.肖尔铁茨已经决定次日天明时对起义实施空中和地面打击。一旦实施这一不可挽回的步骤,巴黎毁灭在即!

  然而,这座世界城市的命运对于当事或不当事的各方,都是一个格外沉重的问题。就连一贯奉命行事的德国将军冯.肖尔铁茨也变得犹豫不决。瑞典总领事的严肃警告——“夷平巴黎,会犯下一桩历史永远不会宽恕的罪行”,使他不得不考虑自己承不承担得起毁灭巴黎的罪责。他接受了总领事提议,实行暂时停火,如果停火生效,可以推迟原定的进攻。由德军主动提出的停火对于戴高乐派来说是一个拯救巴黎、控制他们无法防止的起义的意外机会。他们竭尽全力争取在全市实行停火。巴黎起义和停火消息传到伦敦总部,柯尼希将军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向巴黎人民发出警告:“对于巴黎市来说,没有比居民听从起义的号召造成更大的危险了。”

  但不惜代价发动起义的一方谴责停火是叛国行为,采取一切措施破坏停火,在全城恢复起义势头——虽然这一政治行动的代价可能是20万条性命和一个世界名城的毁灭。

  尽管这样,停火还是在不断发生战斗的情况下勉强维持了两天。这两天给各方都提供了避免最不幸局面出现的时间。国内部队戴高乐派和冯.肖尔铁茨利用这个喘息机会接触、周旋,想要避免或拖延不可挽回的冲突。与此同时,抵抗运动各派都在向盟军呼吁援助。戴高乐派呼吁盟军火速开进巴黎;法共也呼吁盟军支援,但不是要盟军支援兵力而是要盟军在全城大规模空投武器。

  这段时间,希特勒派来埋设地雷和炸药的爆破专家已经到了巴黎;冯.肖尔铁茨收到的一个比一个疯狂的希特勒命令也已经到了无法再拖延执行的地步;来向巴黎实行无情惩罚的德军增援部队即将开赴巴黎……

  一封21日发给戴高乐的紧急电报中描述了巴黎的危局:“起义星期六发动,靠停火抑制两天……但无法再拖过今晚。似乎可以肯定。明天巴黎将发生战斗,双方力量悬殊,后果悲惨。”

  3.巴黎得救

  巴黎已经很难逃脱华沙命运,得救的唯一希望是盟军立即进攻巴黎。

  戴高乐亲自出马要求艾森豪威尔向巴黎进军,他失败了。艾森豪威尔关心的是作战进度,拒绝为适应戴高乐的政治需要改变计划。

  奉法共上司指派前往盟军总部要武器的使者知道武器救不了巴黎,也呼吁盟军进军巴黎,可是在巴顿将军那里就碰了壁。这位职业军人答复很干脆:盟军是在“歼灭德军,不是收复首都”,抵抗运动未接命令擅自发动起义,现在“得承担后果”。

  但使者仍在努力,法国部队驻美军联络官也在努力,并写了个人呼吁:“如果美国军队眼见巴黎发生起义而坐视不救,这将是法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掉的过失。”22日,在可怕命运就要落到巴黎和巴黎人民头上之际,艾森豪威尔不容更改的军事计划更改了。执行进军巴黎任务的是美国第一二集团军下属的法军第二装甲师。集团军首脑布雷德莱将军不容许因战事使巴黎遭受严重损坏,对装甲师师长提出“巴黎决不许有任何重大战斗”的要求。这个美国军人在他的第二一号战地命令中更明确规定:“向巴黎进军决不能用重大战斗来完成。我们只要能避免,不希望在该市进行任何轰炸或炮击。”第二装甲师的直接上级则在派美军第四步兵师支援装甲师的同时,抽掉了装甲师两营炮兵,为的是“我不希望他们以为一遇上一支机枪挡道就可以用迫击炮还击,而毁掉巴黎。”⑦

  23日一早双方战斗全面恢复。如果军队一两天内赶不到巴黎,一场可怕的大屠杀在所难免。就在起义者弹尽粮绝,毫无希望之时,第二装甲师已经于头天晚上日夜兼程向巴黎进发,24小时后第四步兵师在倾盆大雨中向巴黎挺进;24日,当几个执行报复的党卫军师正赶赴巴黎时,法军第二装甲师和美军第四步兵师先后到了巴黎。

  巴黎得救了。

  8月25日,狂欢的巴黎沸腾了。此时,在先于巴黎18天起义的华沙,孤立无援的起义者正在做无望的战斗。

  三.两场起义不同命运背后

  华沙起义和巴黎起义的不同结局令人深思。

  华沙血战了63天,遇难的地下军战士和平民达20余万之多,独立抵抗运动就此被彻底消灭,城市则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巴黎从起事到解放,总共6天,中间还有两三天不稳定停火。城市基本完好无损,没有大的人员伤亡。从双方全面恢复交火到25日晨德军最后一个据点投降,其间48小时战斗中,约两万德军被俘,伤亡3200人。第二装甲师在赶到巴黎投入战斗的一天中,死42人,伤77人;平民死127人,伤714人。虽然每一伤亡对承受它的个体都是不可挽回的不幸,但对于一场准备付出死20万人代价的起义来说,能以不大的人员伤亡实现解放,又实在太幸运。

  而对于预测一场起义的结局来说,背信弃义、阴谋诡计以及老谋深算的背后目标(通过扶持傀儡政权对一个国家进行牢固控制),它们不在正常思维之内。

  巴黎起义是一意孤行的产物。巴黎得免于难,有赖于多种与导致华沙蒙难结局相反的非预测性因素。

  在美英苏三大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期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深刻分歧使美英与苏联之间既合作又防范,双方都有基于地缘政治目的的考虑,都极力要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在这些方面,双方没有多少区别。基于反对法西斯危险的共同需要,美英给成为盟国的苏联提供了大量武器和其他物质援助,但又警惕着共产主义向西方国家蔓延,所以在给欧洲各沦陷国家的抵抗运动空投武器时,武器尽可能不投往抵抗运动由共产党控制的地区。然而,欧美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和对自由的珍视使这些国家的民选领袖在精神和行为方式上,毕竟与受专制传统浸润、经由“秘密活动+暴力”的公式和途径获取最高权力的终身领袖之间判然有别。在这方面,丘吉尔很有代表性。希特勒进攻英国遭挫败后,转而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进攻苏联。正如他进攻波兰之前作了一个错误判断,以为西方国家不会对这个小国履行援救义务,这次又作了错误判断:指望对共产党苏联的进攻会得到美英资本家和右翼的同情。然而,强烈反共的丘吉尔的态度是:“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打倒希特勒。……如果希特勒攻打地狱,我至少也会在下院为魔鬼说几句好话。”尽管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条约和秘密协定,对二战的爆发难辞其咎,之后又坐视一个个欧洲国家沦陷,对孤军作战的英国似乎将面临的毁灭幸灾乐祸,对德国每打一个胜仗都给以祝贺,并源源不断把大批重要原料送到德国。但希特勒于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丘吉尔当晚就发表广播讲话:“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我眼前看到的是,俄国的士兵们站在他们故乡的门旁,……捍卫着他们的家园,母亲和妻子们在家乡祈祷……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英国不断给苏联以武器援助,其中大量武器和军需物质是把美国援助英国的调拨给了苏联。美国更是给了最多的援助。⑩

  当巴黎起义引发危机后,解决危机所寄望的盟军总部,作的抉择与丘吉尔颇为类似。盟军最高统帅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立场,但一个古老城市和这个城市两百万居民的安全重于意识形态考虑。所以,戴高乐强调的尽快进军以防止共产党控制法国的理由没有说动不喜欢共产主义的艾森豪威尔改变计划,但巴黎和巴黎人即将遭遇的灭顶之灾迫使他改变了计划。无论他还是最高统帅部其他人都不能因为巴黎人不听劝阻举行起义而心安理得任由其承担后果,不能为了已拟定的战略计划而置巴黎于不顾。对作战计划所作的不情愿改变乃巴黎得救的决定性因素。

  当伦敦收到共产党要求空投武器的无线电呼吁后,法国国内部队首脑柯尼希在决定是否空投武器时也作过同样性质的抉择。他是竭力要防止这场起义的人。当起义已经发生且唯一拯救巴黎的停火机会又被彻底破坏,使艾森豪威尔改变计划提前进军巴黎似乎也不可能,而且这位实际上是戴高乐派的将军知道空投的武器大多会落到法共手中。但他不能眼看同胞用手枪和老式步枪同德国坦克作战,宁可不顾使共产党人得到武器和控制政权的政治后果,决定向巴黎空投武器。只是由于最高统帅部终于决定进军巴黎,武器空投计划才未付诸实施。

  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派往盟军总部的代表违背其共产党上级要武器不要士兵的命令,自行决定说服盟军出兵,并且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戴高乐也未能实现的目标。二是驻守巴黎的那位德国将军面对毁灭巴黎这一疯狂任务时有对历史罪责的顾忌,所以要竭力避免与起义者全面交火,甚至希望美国军队赶在增援的德军之前到达巴黎。

  巴黎最大的幸运在于:它求救的对象在乎人的生命,有着对文明准则和文明成果的尊重、作重大决定时有道义上的考量。比起意识形态高调,尊重生命和人类文明成就之类准则简单而朴实,但却很有力量。如果求救对象除了政治功利的考虑而不在乎别的,巴黎就只有充当政治棋盘上一颗棋子的份,存亡莫卜;如果求救对象道义上无所遵循无所顾忌,正好不必承担责任而让一意孤行发动起义的派别自食其果,哪怕会有很多平民为此陪葬。这种精神素质与好的制度安排相互凭借和支持,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灾难。相反,极权制在本性上就无节制无道德顾忌,而它的权力斗争规律也与此相应:最有机会胜出的是在选择手段上最无顾忌的人。体制性的无节制与最高权力的无顾忌,使得为了既定目的而不惮于放手制造任何灾难,同样具规律性。六十年前两场起义的不同际遇为此提供了最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在之后的六十年间更是不断以不同方式或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4年4月29日

  注释:

  ①8月16日莫洛托夫致英国驻苏大使克尔的信宣布:“苏联政府当然不反对英国或美国飞机在华沙地区空投军火,因为这是英美两国的事情。但苏联政府断然拒绝美国或英国飞机在华沙地区空投军火后在苏联领土着陆,因为苏联政府不希望直接或间接跟华沙的冒险发生瓜葛。” 维辛斯基同日召见美国驻苏大使时宣读了内容完全相同的声明。

  莫洛托夫的信和维辛斯基宣读的声明分别引自《关于华沙起义的俄国档案文献》和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6卷132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

  ②丘吉尔和罗斯福致斯大林电和斯大林两天后的回电均引自上书134页。

  ③④分别转引自:同上,141页;143-144页。

  ⑤这次由苏、德两国进行的瓜分实际上是波兰的宿敌继历史上三次瓜分波兰之后的第四次瓜分,这次由苏、德实施的灭波兰计划实际上是波兰的宿敌在1795年抹掉波兰后,事隔146年再次把这个国家一笔勾销。只不过,由于德国在1938年3月吞并了奥地利,实施瓜分和消灭波兰的主角少了一个奥地利。而在反对两大国入侵的战斗中当了战俘的波兰军人,在德国是被枪杀或进集中营。占领波兰东部的苏联俘虏了25万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与波兰流亡政府首脑西科尔斯基将军签署了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协议,并就波兰战俘问题作出安排。但战俘中有2万多人下落不明,其中1万多人是军官。1943年4月,德国宣布在俄国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发现埋波兰军人的万人冢后,苏联指德国栽赃、诽谤。究竟是苏联还是德国屠杀了一万多名波兰军官,成了悬案。直到1990年,苏联才正式承认这批波兰军官是被苏联内务部杀害的。

  ⑥在所能见到的各种二战史以及法国史中,几乎没有关于巴黎解放的叙述。译文出版社2002年翻译出版的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合著的关于巴黎解放的著名纪实文学《巴黎烧了吗?》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了最详尽叙述,该书史实方面十分严谨,所写内容被认为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本文这一部分所写内容大多依据该书,特此说明。——笔者

  ⑦(美)拉莱.科林斯(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巴黎烧了吗?》211页原注,董乐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⑧据冯·梅林津《坦克战》第18章“防守波兰”。

  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时代文艺出版社,第3卷,367-370页。

  ⑩冯·梅林津在《坦克战》“防守波兰”一章有如下看法:美国源源不断提供给俄国的军需物质,特别是飞机和汽车“使红军的突击力大为提高,并使战役进程加快。一九四四年六、七月间,俄军由第聂伯河向维斯瓦河迅速推进,以及随后突入匈牙利和波兰,都是跟英美的援助分不开的。这是罗斯福提供了条件,要使斯大林成为中欧的主人。”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六):(转载)殉难的华沙、狂欢的巴黎 ——六十年前两场反抗纳粹暴政的人民起义 肖雪慧

  1944年8月,华沙和巴黎先后爆发了反对德国占领军的人民起义。两场起义在起因、过程和结局等诸多方面都有耐人寻味的可比性。起义六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重温二战末期这段历史,可以获得有益启示。

  一.华沙起义

  1.华沙罹难于纳粹德国行将总崩溃时

  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不断由西向东推进。7月下旬,苏联地面部队从东面逼近已经沦陷近五年的华沙,空军开始在靠近华沙的机场起飞轰炸驻扎华沙的德军。横行欧洲数年的纳粹德国已作困兽之斗。

  整个二战中,波兰承受了最深重的民族苦难,但不屈的人民在纳粹铁蹄下一直进行着有组织的地下抵抗。随着战局进展,解放的曙光已然露出,起义准备在进行之中。在伦敦的流亡政府授权波兰地下军领导人适时举行总起义,阻止德军在波兰境内特别是在首都华沙死守作战。长时间以来,苏联电台也一直敦促波兰人发动总起义,并承诺提供军事援助。7月29日,莫斯科电台播放呼吁,要求华沙地下组织举行反德国占领军暴动,加速最终解放进程;呼吁指德军设置防守据点进行抵抗的计划会给城市造成破坏;整个呼吁以“不积极奋起自救,一切将化为乌有”的警告结束。31日傍晚,苏军坦克在华沙东面突入德军防线,德军已开始从华沙撤退。从德国军用无线电台得知这一消息的波兰地下军司令部决定于次日下午五点举行起义。8月1日,也就是莫斯科电台播放呼吁之后第三天,华沙起义爆发了。起义者从下午五点开始进攻占领军,不到15分钟,全城百万居民都卷入了战斗,三天内控制了大部分地区。但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对起义的华沙人具压倒优势的德军从各个据点进行疯狂反扑,起义者吁请近在咫尺的苏军支援。如果此时得到援助,起义前景仍然光明。然而一直敦促波兰人发动总起义的苏联电台沉默了,先前承诺的军事支援不仅拒绝兑现,苏军还停止了对驻华沙德军的空中轰炸和地面进攻,而且后撤了一段距离。在一场灭顶之灾和大屠杀即将降临华沙的紧急情况下,从8月初到8月中旬,丘吉尔和罗斯福一再致电斯大林敦请采取支援行动未果,不得已,只好努力从一条远得不能再远的空中航线向华沙抵抗战士空投军火和食品,但执行任务的英国或美国飞机空投后需要就近在苏联领土着陆加油。然而就连这一请求也遭断然拒绝,理由是“苏联政府不希望直接或间接跟华沙的冒险发生瓜葛”。①鉴于华沙情况危机,20日,丘吉尔和罗斯福再次致电斯大林:“如果华沙的反纳粹分子事实上被弃置不顾,世界舆论会说些什么。我们深信我们三人都应竭力从那里拯救尽可能多的爱国者。我们希望你们向华沙的波兰爱国者空投救济补给品和弹药,不然,你们能否同意帮助我们的飞机来迅速进行空投。我们希望你会赞同。时间因素是极端重要的。”斯大林在两天后的回电中干脆把起义说成“罪犯集团旨在夺权而在华沙发动冒险事件”。②——战后,由于斯大林这一断语以及清除异己的需要,曾长期坚持抗德斗争并在华沙起义中流血牺牲的波兰抵抗战士,死者蒙污,幸存者入狱,直到1956年才恢复名誉。

  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华沙人几乎赤手空拳地进行着无望的斗争。一位华沙妇女致教皇的信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最尊敬的圣父……三周以来,我们固守着我们的要塞,缺食少药,华沙已成废墟。德军残杀各医院中的伤员。他们驱使妇孺走在他们前面,以保护他们的坦克。关于孩子们用汽油瓶跟坦克战斗,烧毁坦克的报道毫无夸张之处。我们母亲眼看着儿子们为祖国和自由而牺牲。……现在没有人援助我们。俄国军队在华沙的大门口已经三周了,但寸步不前。来自英国的援助不足。世界无视我们的战斗,只有上帝和我们在一起。”③

  德军从空中和地面狂轰滥炸了63天。10月2日,这个英雄城市投降了。在投降前的最后几次广播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地地道道的老实话。我们遭受的待遇比希特勒的仆从国还要坏,比意大利、罗马尼亚、芬兰更坏。公正的上帝,对波兰民族所承受的可怕的不公正作出裁决吧,希望他因之惩治那些犯罪者。”④

  三个半月后的1月17日,苏军作为华沙的“解放者”入城时,华沙已是一座尸横遍地、到处瓦砾和废墟的空城。莫斯科电台7.29呼吁的最后一句话是“不积极奋起自救,一切将化为乌有”,华沙人民英勇奋起了,苏军坐视起义者溃败和遭屠杀,华沙真正“化为乌有”了。

  2.不是第一次罹难

  波兰有上千年悠久历史,人民资质聪明、气度恢宏、宗教信仰深厚,却命运多舛。

  在欧洲民族国家大多作为专制君主国家崛起的十五六世纪,波兰走的另一条路:国王由全体贵族选举产生,只有议会才能制定法律。这是一个有国王的共和国,与英国政体颇为形似。但她没有英国的富有和四面环海的天然屏障,也没有山脉构成的屏障和确定的边界,而邻国是与她敌对并虎视眈眈觊觎着她领土的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这三个大君主国。关于波兰的状况和处境,史学家H.G.威尔斯是这样说的:“一个贫穷的、天主教的、内陆的不列颠,完全被敌人而不是海洋包围着”。

  1772年,波兰第一次被俄、普、奥三国瓜分。经过十几年斗争,通过了有波兰在欧洲国家中的贵族特许状之称的1791年宪法,处境有所改善。但俄、普、奥随即在1793年进行了第二次瓜分。次年爆发科斯丘什科领导的全民起义。俄军镇压了起义,并对起义者和平民进行了大屠杀,波兰的领袖人物被监禁、流放。随之而来的1795年第三次瓜分,把这个共和国从现成国家中一笔勾销。波兰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但她仍然在波兰人心中,人民为重获独立而进行的斗争从未停息。1831年,波兰人为摆脱俄国统治举行大规模起义,遭到更残酷镇压。数以百计起义领袖被枪杀或流放西伯利亚。从此波兰作为一个被征服的省份接受沙皇统治,并当成危险民族被强制俄罗斯化。波兰固有文化受到严重摧残,人们被强制信奉东正教、被禁止使用自己的语言。俄罗斯化的残酷,从以下事实便可见一斑:19世纪的波兰有着辉煌的流亡文学,但波兰人要了解自己的文学却只能通过俄文译文来实现。

  自1795年第三次被瓜分,历经123年无望的斗争、等待,直到一战后,被三个专制的世袭王朝合谋灭掉的波兰才又重新作为独立国家站立起来。但东西两面分别暴露在苏俄和德国的敌视和觊觎下。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和希特勒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苏德条约为德国进攻波兰开了绿灯。希特勒在东面有苏联的纵容,又以为西方国家不会援救波兰,9月1日,也就是苏德条约签字一周后,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波兰军队的英勇顽强令德国大为吃惊,但终不敌强大的德军,不到三周就溃灭了,政府被迫流亡。9月17日,与波兰有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派兵从东面入侵,18日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与德军会合。面对大国侵略,发生在首都华沙的最后抵抗伟大而悲壮,血战到9月28日才被德军攻陷。29日,苏德瓜分波兰的条约正式签字,波兰作为一个国家再次被消灭⑤;苦难深重的波兰民族要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黑暗、恐怖时期。

  3.死于黎明前夕的波兰抵抗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斯大林既与希特勒合谋瓜分,又趁火打劫,在战争初期毫不费力就攫取了大片领土,之后则听任德国挨个占领欧洲各国,包括与苏联利害攸关的巴尔干国家。但1941年6月,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大举进攻。苏联在为了生存必须与纳粹德国殊死斗争之时,才跟波兰流亡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

  起义的华沙在英勇抵抗63天后投降,标志着波兰的独立抵抗运动彻底终结。此时,西欧、中欧国家正纷纷获得解放。

  二.巴黎起义⑥

  1.一场要避免而未能避免的起义

  巴黎起义是在华沙起义之后半个多月举行的。从盟军的全盘战略考虑来说,这是一场必须避免的起义。

  巴黎无论对德国方面还是对盟国都极其重要,解放巴黎,无疑会极大地鼓舞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然而,以下原因使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决定推迟解放巴黎。一是过早进攻巴黎势必与决心死守巴黎的德国人发生激烈巷战,这既使横扫法国本土的兵力陷入消耗极大的城市争夺战,又将冒毁灭这座世界名城的危险;二是过早攻占巴黎后盟军要承担的民政责任对部队作战能力造成严重限制,并且为了供应巴黎200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要耗费掉部队大量油源,必使进军莱茵河的压倒性目标严重受挫。而巴黎的毁灭、部队作战能力的受限和拖延向莱茵河进军,都是决不允许发生的。最高统帅部拟定了一个可以避免在巴黎打一场破坏性巷战、可以把军队推进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坦克地带、可以节约宝贵汽油的解放巴黎计划。这一从南北方向对巴黎作钳形包围的计划至少要到9月中旬才能完成部署。但如果巴黎发生起义,整个部署将被打乱。为避免出现这种意外,艾森豪威尔向总部在伦敦的抵抗运动各派武装的联合组织“法国国内部队”首脑柯尼希将军发出“坚定指示”,在他发出命令之前,“巴黎或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得发生任何武装行动”,“不能让巴黎发生任何事情改变我们的计划”。

  可巴黎人早已急不可耐要摆脱德国占领。尽管华沙烧成一片火海的消息震惊了巴黎,但当美国军队于8月15日在法国南部里维埃拉登陆后,巴黎人要采取行动洗刷四年被占领屈辱的冲动已经不可遏止。当推迟解放巴黎的指令送达国内抵抗组织时,起义准备已经就绪。抵抗组织内部的分歧和斗争使情况陡然间复杂起来。

  在起义已经无法阻止的情况下,法共巴黎小组和已获知起义即将发生的戴高乐派在8月19日清晨先后举事,这场必须避免的起义终于未能避免。

  2.巴黎危机

  起义开头似乎进展顺利,很快蔓延全城。然而巴黎是希特勒不计代价要保卫的。在与德军坦克发生遭遇战后,起义行动当天就陷于困境。受命死守、守不住就把巴黎夷为平地的巴黎城防司令冯.肖尔铁茨已经决定次日天明时对起义实施空中和地面打击。一旦实施这一不可挽回的步骤,巴黎毁灭在即!

  然而,这座世界城市的命运对于当事或不当事的各方,都是一个格外沉重的问题。就连一贯奉命行事的德国将军冯.肖尔铁茨也变得犹豫不决。瑞典总领事的严肃警告——“夷平巴黎,会犯下一桩历史永远不会宽恕的罪行”,使他不得不考虑自己承不承担得起毁灭巴黎的罪责。他接受了总领事提议,实行暂时停火,如果停火生效,可以推迟原定的进攻。由德军主动提出的停火对于戴高乐派来说是一个拯救巴黎、控制他们无法防止的起义的意外机会。他们竭尽全力争取在全市实行停火。巴黎起义和停火消息传到伦敦总部,柯尼希将军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向巴黎人民发出警告:“对于巴黎市来说,没有比居民听从起义的号召造成更大的危险了。”

  但不惜代价发动起义的一方谴责停火是叛国行为,采取一切措施破坏停火,在全城恢复起义势头——虽然这一政治行动的代价可能是20万条性命和一个世界名城的毁灭。

  尽管这样,停火还是在不断发生战斗的情况下勉强维持了两天。这两天给各方都提供了避免最不幸局面出现的时间。国内部队戴高乐派和冯.肖尔铁茨利用这个喘息机会接触、周旋,想要避免或拖延不可挽回的冲突。与此同时,抵抗运动各派都在向盟军呼吁援助。戴高乐派呼吁盟军火速开进巴黎;法共也呼吁盟军支援,但不是要盟军支援兵力而是要盟军在全城大规模空投武器。

  这段时间,希特勒派来埋设地雷和炸药的爆破专家已经到了巴黎;冯.肖尔铁茨收到的一个比一个疯狂的希特勒命令也已经到了无法再拖延执行的地步;来向巴黎实行无情惩罚的德军增援部队即将开赴巴黎……

  一封21日发给戴高乐的紧急电报中描述了巴黎的危局:“起义星期六发动,靠停火抑制两天……但无法再拖过今晚。似乎可以肯定。明天巴黎将发生战斗,双方力量悬殊,后果悲惨。”

  3.巴黎得救

  巴黎已经很难逃脱华沙命运,得救的唯一希望是盟军立即进攻巴黎。

  戴高乐亲自出马要求艾森豪威尔向巴黎进军,他失败了。艾森豪威尔关心的是作战进度,拒绝为适应戴高乐的政治需要改变计划。

  奉法共上司指派前往盟军总部要武器的使者知道武器救不了巴黎,也呼吁盟军进军巴黎,可是在巴顿将军那里就碰了壁。这位职业军人答复很干脆:盟军是在“歼灭德军,不是收复首都”,抵抗运动未接命令擅自发动起义,现在“得承担后果”。

  但使者仍在努力,法国部队驻美军联络官也在努力,并写了个人呼吁:“如果美国军队眼见巴黎发生起义而坐视不救,这将是法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掉的过失。”22日,在可怕命运就要落到巴黎和巴黎人民头上之际,艾森豪威尔不容更改的军事计划更改了。执行进军巴黎任务的是美国第一二集团军下属的法军第二装甲师。集团军首脑布雷德莱将军不容许因战事使巴黎遭受严重损坏,对装甲师师长提出“巴黎决不许有任何重大战斗”的要求。这个美国军人在他的第二一号战地命令中更明确规定:“向巴黎进军决不能用重大战斗来完成。我们只要能避免,不希望在该市进行任何轰炸或炮击。”第二装甲师的直接上级则在派美军第四步兵师支援装甲师的同时,抽掉了装甲师两营炮兵,为的是“我不希望他们以为一遇上一支机枪挡道就可以用迫击炮还击,而毁掉巴黎。”⑦

  23日一早双方战斗全面恢复。如果军队一两天内赶不到巴黎,一场可怕的大屠杀在所难免。就在起义者弹尽粮绝,毫无希望之时,第二装甲师已经于头天晚上日夜兼程向巴黎进发,24小时后第四步兵师在倾盆大雨中向巴黎挺进;24日,当几个执行报复的党卫军师正赶赴巴黎时,法军第二装甲师和美军第四步兵师先后到了巴黎。

  巴黎得救了。

  8月25日,狂欢的巴黎沸腾了。此时,在先于巴黎18天起义的华沙,孤立无援的起义者正在做无望的战斗。

  三.两场起义不同命运背后

  华沙起义和巴黎起义的不同结局令人深思。

  华沙血战了63天,遇难的地下军战士和平民达20余万之多,独立抵抗运动就此被彻底消灭,城市则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巴黎从起事到解放,总共6天,中间还有两三天不稳定停火。城市基本完好无损,没有大的人员伤亡。从双方全面恢复交火到25日晨德军最后一个据点投降,其间48小时战斗中,约两万德军被俘,伤亡3200人。第二装甲师在赶到巴黎投入战斗的一天中,死42人,伤77人;平民死127人,伤714人。虽然每一伤亡对承受它的个体都是不可挽回的不幸,但对于一场准备付出死20万人代价的起义来说,能以不大的人员伤亡实现解放,又实在太幸运。

  而对于预测一场起义的结局来说,背信弃义、阴谋诡计以及老谋深算的背后目标(通过扶持傀儡政权对一个国家进行牢固控制),它们不在正常思维之内。

  巴黎起义是一意孤行的产物。巴黎得免于难,有赖于多种与导致华沙蒙难结局相反的非预测性因素。

  在美英苏三大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期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深刻分歧使美英与苏联之间既合作又防范,双方都有基于地缘政治目的的考虑,都极力要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在这些方面,双方没有多少区别。基于反对法西斯危险的共同需要,美英给成为盟国的苏联提供了大量武器和其他物质援助,但又警惕着共产主义向西方国家蔓延,所以在给欧洲各沦陷国家的抵抗运动空投武器时,武器尽可能不投往抵抗运动由共产党控制的地区。然而,欧美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和对自由的珍视使这些国家的民选领袖在精神和行为方式上,毕竟与受专制传统浸润、经由“秘密活动+暴力”的公式和途径获取最高权力的终身领袖之间判然有别。在这方面,丘吉尔很有代表性。希特勒进攻英国遭挫败后,转而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进攻苏联。正如他进攻波兰之前作了一个错误判断,以为西方国家不会对这个小国履行援救义务,这次又作了错误判断:指望对共产党苏联的进攻会得到美英资本家和右翼的同情。然而,强烈反共的丘吉尔的态度是:“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打倒希特勒。……如果希特勒攻打地狱,我至少也会在下院为魔鬼说几句好话。”尽管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条约和秘密协定,对二战的爆发难辞其咎,之后又坐视一个个欧洲国家沦陷,对孤军作战的英国似乎将面临的毁灭幸灾乐祸,对德国每打一个胜仗都给以祝贺,并源源不断把大批重要原料送到德国。但希特勒于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丘吉尔当晚就发表广播讲话:“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我眼前看到的是,俄国的士兵们站在他们故乡的门旁,……捍卫着他们的家园,母亲和妻子们在家乡祈祷……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英国不断给苏联以武器援助,其中大量武器和军需物质是把美国援助英国的调拨给了苏联。美国更是给了最多的援助。⑩

  当巴黎起义引发危机后,解决危机所寄望的盟军总部,作的抉择与丘吉尔颇为类似。盟军最高统帅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立场,但一个古老城市和这个城市两百万居民的安全重于意识形态考虑。所以,戴高乐强调的尽快进军以防止共产党控制法国的理由没有说动不喜欢共产主义的艾森豪威尔改变计划,但巴黎和巴黎人即将遭遇的灭顶之灾迫使他改变了计划。无论他还是最高统帅部其他人都不能因为巴黎人不听劝阻举行起义而心安理得任由其承担后果,不能为了已拟定的战略计划而置巴黎于不顾。对作战计划所作的不情愿改变乃巴黎得救的决定性因素。

  当伦敦收到共产党要求空投武器的无线电呼吁后,法国国内部队首脑柯尼希在决定是否空投武器时也作过同样性质的抉择。他是竭力要防止这场起义的人。当起义已经发生且唯一拯救巴黎的停火机会又被彻底破坏,使艾森豪威尔改变计划提前进军巴黎似乎也不可能,而且这位实际上是戴高乐派的将军知道空投的武器大多会落到法共手中。但他不能眼看同胞用手枪和老式步枪同德国坦克作战,宁可不顾使共产党人得到武器和控制政权的政治后果,决定向巴黎空投武器。只是由于最高统帅部终于决定进军巴黎,武器空投计划才未付诸实施。

  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派往盟军总部的代表违背其共产党上级要武器不要士兵的命令,自行决定说服盟军出兵,并且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戴高乐也未能实现的目标。二是驻守巴黎的那位德国将军面对毁灭巴黎这一疯狂任务时有对历史罪责的顾忌,所以要竭力避免与起义者全面交火,甚至希望美国军队赶在增援的德军之前到达巴黎。

  巴黎最大的幸运在于:它求救的对象在乎人的生命,有着对文明准则和文明成果的尊重、作重大决定时有道义上的考量。比起意识形态高调,尊重生命和人类文明成就之类准则简单而朴实,但却很有力量。如果求救对象除了政治功利的考虑而不在乎别的,巴黎就只有充当政治棋盘上一颗棋子的份,存亡莫卜;如果求救对象道义上无所遵循无所顾忌,正好不必承担责任而让一意孤行发动起义的派别自食其果,哪怕会有很多平民为此陪葬。这种精神素质与好的制度安排相互凭借和支持,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灾难。相反,极权制在本性上就无节制无道德顾忌,而它的权力斗争规律也与此相应:最有机会胜出的是在选择手段上最无顾忌的人。体制性的无节制与最高权力的无顾忌,使得为了既定目的而不惮于放手制造任何灾难,同样具规律性。六十年前两场起义的不同际遇为此提供了最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在之后的六十年间更是不断以不同方式或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4年4月29日

  注释:

  ①8月16日莫洛托夫致英国驻苏大使克尔的信宣布:“苏联政府当然不反对英国或美国飞机在华沙地区空投军火,因为这是英美两国的事情。但苏联政府断然拒绝美国或英国飞机在华沙地区空投军火后在苏联领土着陆,因为苏联政府不希望直接或间接跟华沙的冒险发生瓜葛。” 维辛斯基同日召见美国驻苏大使时宣读了内容完全相同的声明。

  莫洛托夫的信和维辛斯基宣读的声明分别引自《关于华沙起义的俄国档案文献》和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6卷132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

  ②丘吉尔和罗斯福致斯大林电和斯大林两天后的回电均引自上书134页。

  ③④分别转引自:同上,141页;143-144页。

  ⑤这次由苏、德两国进行的瓜分实际上是波兰的宿敌继历史上三次瓜分波兰之后的第四次瓜分,这次由苏、德实施的灭波兰计划实际上是波兰的宿敌在1795年抹掉波兰后,事隔146年再次把这个国家一笔勾销。只不过,由于德国在1938年3月吞并了奥地利,实施瓜分和消灭波兰的主角少了一个奥地利。而在反对两大国入侵的战斗中当了战俘的波兰军人,在德国是被枪杀或进集中营。占领波兰东部的苏联俘虏了25万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与波兰流亡政府首脑西科尔斯基将军签署了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协议,并就波兰战俘问题作出安排。但战俘中有2万多人下落不明,其中1万多人是军官。1943年4月,德国宣布在俄国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发现埋波兰军人的万人冢后,苏联指德国栽赃、诽谤。究竟是苏联还是德国屠杀了一万多名波兰军官,成了悬案。直到1990年,苏联才正式承认这批波兰军官是被苏联内务部杀害的。

  ⑥在所能见到的各种二战史以及法国史中,几乎没有关于巴黎解放的叙述。译文出版社2002年翻译出版的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合著的关于巴黎解放的著名纪实文学《巴黎烧了吗?》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了最详尽叙述,该书史实方面十分严谨,所写内容被认为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本文这一部分所写内容大多依据该书,特此说明。——笔者

  ⑦(美)拉莱.科林斯(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巴黎烧了吗?》211页原注,董乐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⑧据冯·梅林津《坦克战》第18章“防守波兰”。

  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时代文艺出版社,第3卷,367-370页。

  ⑩冯·梅林津在《坦克战》“防守波兰”一章有如下看法:美国源源不断提供给俄国的军需物质,特别是飞机和汽车“使红军的突击力大为提高,并使战役进程加快。一九四四年六、七月间,俄军由第聂伯河向维斯瓦河迅速推进,以及随后突入匈牙利和波兰,都是跟英美的援助分不开的。这是罗斯福提供了条件,要使斯大林成为中欧的主人。”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七):巴黎又解放了一次

  小时候我曾经十分痴迷拼图游戏,除了鲜艳有趣的画面吸引我之外,每一次找到一块正确的拼图拼上时,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传遍我的身体,这种感觉会随着拼图越来越完整而变得越来越强烈,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个空缺,也只剩下最后一块拼图时,那种满足感已经可以算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了。我想本书的两位作者在完成本书之时,也许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吧?因为本书简直就可以被称之为一部用碎片,一点点拼凑出来的宏大历史事件。

  也许巴黎的解放不像敦刻尔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那般艰苦曲折,那般牺牲巨大,那般具有转折的意义,所以似乎在二战史上并不为人所熟知,它更多的是被作为一个时间坐标,而不是一件重大战役来详细介绍的。在读本书之前,我仔细地回忆了一下,无论是读书,还是在电影、电视、网络中,我都很少见过有关巴黎解放的资料。原本以为可能是因为巴黎的解放没有经过什么波折,背后的故事也不多,所以在历史上少有提及。可是读了本书之后,才发现解放巴黎也许的确不算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战役,但其背后的细节与故事依旧是浩如烟海。而这也正揭示了历史的某种本质,那就是真实的历史是由细节组成的。

  说实话,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是越来越佩服两位作者,不但是文笔扎实,而且更为令人钦佩的是腿功了得,功夫下得十足。书中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来自于对于当事人的采访,几乎很少有转录书面资料。上至将军统帅,下至贫民百姓,都是他们的采访对象,我没有具体统计书中到底出现了多少人物,只是我相信即使二位作者再怎么能量巨大,他们也许可以直接冲进戴高乐、或者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去询问二者相关细节,但是也不可能让书中出现的所有采访对象都集中在一起,静候着他们询问。他们一定需要东奔西跑,寻找相关的人物,再耐心说服他们接受采访,再一步一步问出当事人想说的和不想说的、悲痛的抑或荣耀的往事。

  相信这项工作无论是二位作者亲自完成(如果是,这真的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抑或他们拥有一个庞大有效的助手团队来分担,完成采访甚至要比写完这部书要艰巨得多。因为也许巴黎在他们的采访中又解放了一次。当然,这是开句玩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看完本书后,我对于二位作者的采访过程和二战中巴黎解放的过程抱有同样兴趣,后者已经在本书中得到了满足,而前者不知道是否有机会了解。如果放到现在,二位作者也许完全可以再写一本关于采访的纪实文学,就像现如今那些商业电影拍摄的花絮和制作特辑一般,我想也同样会让人充满兴趣。

  一场战争的胜利究竟是什么?这是我在看书时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也许对于1944年八月的巴黎来讲,无论是在城内、还是在城外,相互对峙的两方都没有完全的失败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双方都取得了一个胜利,那就是保全了巴黎,这似乎要比战斗层面的胜利来得更加的不容易。也许巴黎应该记住冯•肖尔铁茨这个名字,即使其中一定会包含着复杂的感情,但是这位德国将军也是另外一种胜利者。

  还有,我想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盲从任何人,无论那个人曾经取得过何等辉煌的成功,那也不能保证他在下一秒就变成一个无耻的疯子。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八):历史洪流下的人性闪光

  一

  巴黎起义期间,南泰尔的屠夫路易·贝尔蒂有生以来第一次用枪指着德军,将两个正在饭馆喝白兰地的德国鬼子缴械,然后押着他们去区公所。一路上他赶开了三个跑上来向那两人脸上吐唾沫的愤怒同胞,他说:“他们是俘虏。”其中一个德国兵回过头来,一边擦脸,一边向他点头说:“谢谢。”

  数小时后,起义失败,贝尔蒂和20名同样遭到镇压的同志被押到纳伊的德军指挥所,排成一圈。一个德国兵推开他们走到圈子里,在他们面前挨个走过,正是贝尔蒂得意地俘获过的两个德国鬼子之一。显然,他是奉命来指认俘虏他的人。当那个兵绕着圈走近他时,贝尔蒂吓得全身发软。那个德国兵直瞪瞪地注视着他的眼睛,做了一个姿势,一个似乎是把脸郏上的唾沫抹掉的姿势,然后,他没有露出丝毫认识的迹象,就走向下一个人。

  二

  同样是巴黎起义期间,搞运输的巴尔杜因为给起义者运武器时没有证件被德军逮捕。他被带到卢森堡宫的一间屋子。一个肥胖的德国中士弗朗兹,卢森堡宫的食堂司务长,把他带到厨房,指着一大堆油腻的盘碟说:“明天你枪毙,今天你把厨房收拾干净。”

  然而几天之后,在巴黎普遍陷入饥馑的情况下,这位司务长却给巴尔杜做了一道弗朗兹家乡的名菜——烤牛肉。

  一周后,巴黎解放,巴尔杜也解放了,他看到看管他的事务长弗朗兹的红脖子身躯,弗朗兹也看到了他,一边招手叫他过去,一边伸手到口袋里。这个曾经不断地向巴尔杜恐吓“今天你把厨房打扫干净,明天你枪毙”的德国人把一只信封交给巴尔杜,然后结结巴巴用他知道的几句话法语轻声对他说:“这是写给我妻子的。”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九):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美)科林斯、(法)拉皮埃尔著,董乐山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虽有过年原因,但仍算读得较慢,不过值得仔细一读。把非虚构作品写得和小说一样好看不容易。五百多页的书集中在巴黎解放前十几天的情节,从人物的角度入手去写德国与盟军的矛盾、德军内部的矛盾、盟军内部的矛盾、法国抵抗力量内部的矛盾,纷繁而不乱,以具体而微的细节展示宏观背景。而我们同样背景的历史却没有这样综合又细致的非虚构作品反映,即使有也多从宏观角度展示。笔法和修辞俱佳,译笔流畅,但似乎过于忠实原文西式结构表达,当然这是对译法的不同态度。 与书的质量比起来,38元的书价不贵。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十):巴黎烧了吗?

  想起德国前总理下跪的那一幕,历史永远会记得人们未能遗忘或早已遗忘的过去——就如肖尔铁茨的选择,站在莫里斯饭店阳台的多个夜晚,我的心曾和他一起起伏不定,尽管早已知道结局,可是,在一万种可能中或许会有九千多次会是另一种结局。历史的归责、人民的唾骂、文明的“毁坏”……结局可以用简单的良知归因,也可以归于大势所趋,或是更深的人性、关涉到千千万万人和这个浪漫之都的理性。“巴黎烧了吗?”如今只是希特勒曾经的愤怒,也是维希政权、盟军、戴高乐派和人民努力的结果与历史的幸运。(这是看的最久的一本书了,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多天的历史,我看了十八天,书中没有太多宏大的人物,被填满的是一个个丰富的细节故事,几百个人的故事,看完后我甚至不能分清人名,但那发生过的,却已实实在在印在我的脑海。起初,由于新闻纪实而看,如今,却被它深深震撼。值得重读,希望下一次会有更深的体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