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10篇

2018-02-23 21:2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10篇

  《是什么带来力量》是一本由卢安克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一):图书义卖:卢安克-《是什么带来力量》

  义卖所得全部用于机构公益项目开支。

  义卖购买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37869393021

  卢安克新书《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教育》已经出版,本书主要内容是卢安克在其本人多年乡村支教学生共同创作自己可归属的文化而获得了力量,这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观察。

  在义卖本书同时还将配套附赠一本由卢安克与机构组织者共同编写的《乡村支教手册》。在《乡村支教手册》中,卢安克负责编写的部分相当于《是什么带来力量》的精简版,以及指导乡村支教志愿者过程中给的一些建议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关于教育和付出,值得每一个人好好阅读思考。无论是农村缺爱的留守儿童,还是大城市里的小孩,教育是一个长久问题。很钦佩他可以把美好人生青春全部奉献投入在最需要帮助的地方

  也看出卢安克的内向和对人生的困惑,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通过长久无私的付出,相信他自己也慢慢会获得平静完满的人生

  真正的农村教育研究可能是在办公桌上计划的,而只能是通过自己在农村的生活,通过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学生来发生的。

  通过理解而培养的行为是没有力量的,有意识的思考虽然能让我们认识到打架不好,但不能给我们带来改变行为的力量。只有情感行动才能给人带来改变世界的力量。

  只有我们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命运,允许学生的事情影响到我们(老师)的命运,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学生才可能把老师当成是真的,才可能接受他本人,并发生真正的改变。

  “志愿者”这种职业是帮不了学生的,因为这种身份的短期性,志愿者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运与某个地方联系起来,农村最重要的,其实是城市人长久的时间,是城市人的“命”,不是知识方法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1.卢安克组织的关于孩子们活动。乡村孩子动手能力很强,这些活动,又是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同时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的。特别是到了后来,修水坝拆水坝,拍电视剧。这对一个乡村孩子的生活来说,不但能够让他锻炼许多技能,具有史诗般的意义,足以让他在以后的许多年里,都拥有对自己的信心

  2.关于孩子们组织活动的观察到整个过程特别有意思。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看起来都是那么乱糟糟的,毫无希望。甚至孩子们自己也不会有兴趣,但是到了最后,他们总是能,因为越来越有信心而非常投入。人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的转变,老师和孩子都是。

  3. 卢安克所说的孩子们不怕死,就怕闷。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而甚于肉身的痛苦。他是真的可以放下评判,比如和那个找人打隔壁村同学的小孩的对话,去了解别人。不去认为大人不对的。很可贵

  4. 这本书的理论部分总是看不下去。不知道是不是他汉语翻译的原因还是确实就有一层隔,是我的价值观阻碍了不同观念进入。所以打动我的是事实部分。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四):也许是圣人,也许是白痴

  我怀着极大的诚意认真看了这本书,想拨开那个传奇光环,看看卢安克到底做了些什么,有什么结果

  我对他的认识,是从他和他学生的语录开始的。

  卢安克:很多人过得很可怜天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他们就用钱买的东西安慰自己,让自己忘掉不能做理想的事。我的情况一样,我直接去做我愿意做的事,所以我也不需要拿物质享受来安慰自己。有人说,他们也想做自己愿意做的,也想做自由人,不过追求这些而不追求(死后都要放弃的)钱在社会眼光中是不可理解的。在我想不管别人的理解时,他们说"不行,你没有得到承认,也没有生活保障"。不过我认为:生命长远,可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永远要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可是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学生创作的歌词: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愿意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

  学生说:“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最后这一句,即使说是出自甘地语录,也毫不为过。

  看的过程比较艰难,他的中文写作能力并不是很好,而且用了很大篇幅来讲专业性的教育理论,分析孩子的感觉,意识,行动力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并不总是天真可爱的,有时候他们的粗野顽劣超出想象,对待动物或者同类甚至可以说很残忍。板烈小学的孩子,最重要的娱乐就是打架,并且一定要打到流血。如果没有人能潜移默化教会他们同理心,而是让他们身上无拘无束的野性悄悄保留到成年,那么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于人于己都非常危险。通过教育实验,他发现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陪伴,是一个稳定核心,提供一个所谓“权威”的样本(他讨厌权威这个词,但是孩子们需要有人对他们的一切行为进行引导。)

  卢安克提倡的,是一种“带动与观察”的持续性教育,先带领孩子们从事有一定意义的行为活动,过程他基本不加干涉,然后在结果中引导他们去反思自己,最后再让他们用从中形成的思维去主导以后的行为。

  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发展人的灵性

  他先后带领孩子们做手工,写歌唱歌,然后修桥,修水坝和游泳池,最后他发现了一种既能动脑又能动手,还能快速有效地检验教育成果的方法:带他们写剧本,拍电视剧。由他设定大致剧情,让孩子们完成具体情节台词,最后让他们表演,他和哥哥在旁边指导拍摄。是的,他把自己的哥哥也搭进来了。

  看完本书,我在他的观点基础总结了两个想法

  一是,脱离了自然环境、在人工模拟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感觉能力下降了很多,他们不能自然而然地获得感觉,而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去得到。打个简单比方,他们不能直接感觉到水是凉的,需要老师家长告诉他们,这是凉的,他们才能从理论上确认水的属性,这是一种间接认识。

  二是,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细化,看起来是世界平面化,信息大爆炸,实际上反倒让我们的认知盲区扩大了,隔行如隔山。这样发展下去的严重后果,是越来越多的人无法看到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我和我身边的许多人都是这样。小而言之,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浪费资源非常严重,但看到环境问题又会发自内心地谴责各种污染,担心环境恶化。大而言之,这样的土壤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后再也不可能出现大师人物。虽然,专业领域的分工,让工业文明的发展成果远远超出过去时代的总和,但我总觉得对于人类个体的发展而言,大师比专家更重要,只有大师才能集中人类最优秀最美好的品质,使之最大限度地传承下去。如果社会整体进步了,人类的个体却退化了,绝不是什么好事。(这一点也只是目前的认识。)

  最后有许多人都会想到那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土地生长不出卢安克这样的人?

  答案很显然:因为我们做事的目的性太强,没人有这样的耐心,去浇灌一棵不知道会长成什么样子植物,我们希望隔天就能结果,而这种方式,能不能开花都无法保证。卢安克这种教育方式,影响极为深远,也许用一个时代的长度去衡量还不够,都无法判断。如果卢安克没有被报道出来,如果我们仅仅以结果为导向去衡量他的教育方法,可能大部分的人会觉得他是白痴,也会有人会认为他是圣人。

  但我仍抱有非常乐观的希望,我注意到身边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在默默做着跟卢安克一样性质的事情,比如我认识的几个小学教师,一些创业者,码农,私人教育还有支教和公益组织的朋友,他们虽然因客观条件所限,不能像卢安克一样做到完全忘我的付出,但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个时代和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感兴趣的人能够看看这本书,至少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例子和不一样的视角。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五):是什么带来力量

  如果能发挥那种替环境感受的意识,如果能培养美感等感觉,不美的就会让人难受,使得他们再也不想破坏环境,而是创造并爱护自己所创造的环境。

  城市人虽然容易去思考,不过他们也不喜欢感觉到太多,就用科学设备来避免感觉到太多环境的因素。如果城市人有钱,他们花钱的方式往往是为了避免感觉和刺激感觉。比如,坐空调车是为了不要感觉到温度、路的表面、风等等,然后在车里他们搞假造的感觉,比如音乐等。一方面受不了真实的环境,另一方面又寻找刺激。

  他们调皮并给我带来难题做法实际上只是在考验我的做法,看我到底能不能成为他们希望我要成为的权威。

  其实,真正的变化是在他们长大、在他们认识到电视剧的内容之后才能发生的。到长大以后,到能理解小时候所演的电视剧时,也许他们突然明白整个人的发展过程,而在那个时候,我们就能告诉他们:“魔法世界”也是你的童年,“技术世界”也是你的青春期,而“自由(解放)世界”也应该是你的成人状态

  ……而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几个失学的青年来帮忙,他们也就是5年前跟我一起建设过这水坝的学生。

  真正的英雄是能做那些让自己受苦的事情,而不去做那种用生命开玩笑的事。真正的英雄会把自己的心交给敌人,使敌人心(感受)中的自己像药一样来发生作用,引起敌人心中的变化。进入黑暗,自己不变成黑暗,那才是英雄的行为。

  学生给我带来的所有问题,都是想考验我、逼我去证明我对他们无限的奉献。因为他们需要知道我把自己交给他们能到什么程度。所以,不管他们怎么对待我,我都理解。

  没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学生无法成为属于团体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承受不了自己没有受到特殊的对待。但能承受、能成为团体的一部分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却能引起和谐,引起和平

  他们问我,自己的变化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不明白自己。而我就告诉他们:“这就是因为青春期。每一个时期意味着一些失去。那就是成熟。到了初中以后,你们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只要一个人没有了什么想达到的目的,不管是消费、还是知识,他就会感觉到很多,多得来不及感受。如果只是“想达到”,我们往往会另外假造一个世界来盖住本来能感受到的东西。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六):<是什么带来力量>与知行合一

  曾经看到过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位6岁的小姑娘对中国古代经典的了解,从孔子到老子头头是道,活学活用,让文科生汗颜,让旁观者惊叹不已。

  记得我的一位老师曾这样大胆的推测,将来人类的四肢会逐步退化,而大脑则会越来越发达。于是,把孩子关在家里被唐诗,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学数理化。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更早地更多地掌握知识,在起跑时领先,最先获得成功

  看完那视频之后,我问:这个6岁的孩子是否已经成了古代的圣贤?答曰:不是。为什么?难道她对古代圣贤著作掌握得还不够多吗?要是还不够,就再努力一下。凭她的学习能力,7岁一定就足够多了。足够多还不行,因为她毕竟是个孩子,这是我们直觉回答。如果在细想一想,除了脑子里掌握的知识,应该还包括身体里的其它东西,否则的话,装满圣贤理论的计算机不就成了圣贤了?!

  至于我们当今的教育,批评声音很多,急功近利,缺乏创造力等等。任何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可以以回顾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学过的数理化知识哪些又是怎样用到实际工作中,自己学过了人文知识又是如何地指导着日常言行

  古人心脏当做身体的中心现代人更愿意把大脑当做人体的指挥所。爱因斯坦捐献了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身体的其它部分。或许,这两种认识都是不全面的。

  我知道要好好学学啊,可是做不到!我知道吸烟不好啊,就是戒不了!我(们)要是能如何如何,就怎么怎么了,这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的句式,其中折射出来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大脑懂,但身体不懂,还成不了什么事情。

  对于道德,不仅要有认识,还要努力践行,做到知行合一才是善。知行合一,不仅是国学界的话题,而且也是西洋哲学家们的关注点。大卫休谟说“理性是而且只能是情感的奴隶”,就是这位苏格兰人把德国人康德从迷蒙中惊醒。气愤的时候,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情感当然不是大脑思维的结果。吃不着葡萄了,就觉得葡萄酸,可见理性的确可能只是个随从。

  卢安克感动了很多人,但对卢安克的教育研究感兴趣的人则不多,把他的研究和知行合一联系在一起可能更少。在《是什么带来力量》中,卢安克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例阐述了他对智力和意志关系的认识,并记录了相关的教育实践。这里的智力是大脑活动及其输出,而意志则是先于大脑出现后来可能为大脑意识所驾驭的脖子以下部分身体的力量。或许卢安克并不很了解知行合一是哲学家的难题,但他所从事的工作却在为这个千年难题找到答案。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七):写给自己

  刚在微博上看到他出书的消息,头脑一热就买了。因为面临毕业的关系,我已多次告诫自己除了学术书,小说、随笔之类不能再买了,现有的、只看过一次的、艰深的理论书因为都是经典扔不得。

  和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知道卢安克,是柴静的采访,接着是柴静的《看见》,《看见》被我归为厕所书,不是因为没营养,而是浅显,看完一节的时间刚刚好,偶尔晚上睡觉前也会翻翻,于是,卢安克的形象常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他变得越发立体。很难想象这世界还有如此的理想主义者,似乎他已无欲无求,只专注于自己与学生的相处,我想他甚至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一切都那么随意、随性。当时的感动和冲击,我现在还能回想起。恍惚间又要面临毕业、就业,瞎折腾了这么久,导师遗憾的话语字字落在我的心上,我点点头,努力挤出淡淡的微笑,其实在掩饰失落。

  年纪越大,越不容易被人、事感动,算是一种缅怀吧,纪念自己也曾心怀感动地活着。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八):不是书评

  我不是想写书评,老实说,我并没有读懂卢安克关于感觉、意识或者意志力等一系列理论,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理解。卢安克就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目的不图名利。“他们(记者)问我对中国,中国农村,中国教育的看法,我干嘛要有看法?”他只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跟孩子在一起是他最快乐的事。

  卢安克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创作活动来增强孩子们的存在感,从而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权威,“这里所说的权威当然不是通过压力达到的,而是通过互相的信任、信赖和共同工作达到的”。我无法否认这种教育方式,但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确实又有了新的认识。

  不知道其他人,在我的印象中,留守儿童或者偏远山区的儿童应该是淳朴敦厚的,相比城市一些顽劣孩子,乡村儿童除了基础知识薄弱品行上应该更容易引导和教育。但是卢安克描述给我的乡村儿童却颠覆了我以往的想法,那些顽劣的孩子一定不次于我教过的最顽劣的孩子。打架骂人好动,以破坏为乐趣没有荣辱感没有羞耻心,最重要的是你无法跟他讲清楚道理。没错,我们是可以用爱来感化这样的学生,但是如果你所在的环境都是这样的学生,想要一个个转化是不可能做到的,可能你刚感化了这个他跟你承认错误跟你下保证,但是转眼融入那个混乱的集体又恢复原形。所以对于这样集体的教育是最难的,卢安克描述的乡村儿童就是这样的一个集体,他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创作活动。

  可惜中国只有一个卢安克,却有6000万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能满足他们的所需?如何能改变这种状况?志愿者的去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国家能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卢安克说:“我希望有人看到的不是怎样教育小孩的方法,而是怎样把自己变成一个比我更了解学生的人的那种方法”。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九):失去卢安克

  第一次听说卢安克,是读柴静的《看见》,尽管那本书里的很多事例都令人震撼,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卢安克的故事。

  卢安克是德国人,从1997年开始,他就把自己的很多时间给了广西大山里的孩子们,他不赌博、不喝酒、不吃肉、不恋爱,收入几乎为零,一心一意搞他的“教育活动”,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了他呢?他自己写的《是什么带来力量》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答案吧!

  这本书是近期读得较为吃力的一本,尤其是书中基于R.史代纳精神科学理论的相关阐述,对于我这个没有相应知识基础的人来说,无异于天书。不过好在一向读书都本着五柳先生“不求甚解”宗旨,加之正如蒙令华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一样,这本书既不是有关教育理论的知识书,也不是教育方法的工具书,甚至不需要去记住它的内容,只需要从头到尾和卢安克去经历他的活动过程、感受他的心路历程就行。基于此,总算囫囵读完了这本书。

  在长达十多年的观察、陪伴、思考和研究中,卢安克对山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见解是很独到和深刻的。他指出,“没有成人在小孩的身边,这已经成为了农村教育最大的一个问题”,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这些孩子因为失去“权威”而没有了“归属感”,因此也就“没有了可教育和完善他们意志的手段,没有了可培养自控能力的手段”,这些儿童“为了找到自己能归属的群体、行为或精神,什么都愿意放弃,什么都愿意进入,不加选择”,的确,这应该是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但在当前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势必将要长期存在甚至人数会更多,让家长回到孩子身边或者让家长带孩子到陌生的城市都不是理想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学校教育和教师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那么,对这些山区、农村的留守孩子们应该怎样去教育呢?卢安克说,“这个地方并不需要有想法的人,而是需要能留下的人”,“如果你的心、希望或者未来不在学生所在的地方,你的学生也就没有希望。如果你只是在生命的路上经过,你别想做学生的权威,别以为能改变什么。学生都想把他们的希望放在你的心里,但如果你离开,他们的希望也就被你拿走了”,“乡村小学的老师真的不需要某种方法,唯一能起作用的,是学生对老师发挥的感觉,是‘这个老师完全属于我们,不可能被拿走’的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会给留守儿童带来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替代着所有的方法”,“只有老师的命运和学生的命运是互相影响和无法分开的,只有老师允许学生接触和影响老师的命运,学生的心里才可能真正发生改变”。当然,这并不是对教育方法的否定,相比而言,教育之“道”远远重于教育之“术”,只有方向、道路正确了,方法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反之,方向错了,越好的方法,导致的后果可能越严重。

  卢安克的教育活动印证了他的这些想法。他始终强调让学生去“观察”、“感受”、“用艺术创作的方式表达”,他和学生一起设计并修建村里的道路,他带着孩子们在河里砌水坝以建游泳池(实地勘察、测量绘图、施工等全部由孩子们共同完成),他带领孩子们创作电视剧、音乐片……这些活动并没有沦为简单意义上的“劳动”,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他的教育智慧,他的目的,是要通过与学生共同“创作”来培养儿童的归属感和自我成长的力量。

  当这样一个人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状况?2009年12月,卢安克第一次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五个月之后的2010年5月,他不得不关闭了自己的博客。关闭博客的声明里,他说“我不是本国人,还是去管一些外来人不应该管的事情,使得本国人有些难受。为了不伤害你们的自尊感,我是不应该管留守儿童的事情”“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我在这要声明:我没有获得正式的志愿者身份,也都没有获得中国的教师资格”,每次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想起柴静《告别卢安克》那期节目里的一些镜头——那个陪着孩子们在泥塘里打滚,那个由着孩子们骑在身上吊在脖子上的瘦高个,是在怎样的状况下敲出“外来人”、“自尊感”、“身份”、“资格”这样的词语的?这样的猜测、质疑愈演愈烈,在这本书的最后,卢安克说“媒体以我的名义造成的社会影响太大。我已经变成了一个随时都有可能被媒体点燃的‘炸弹’。所以,我再也不能跟学生做创作,再也不能做研究或其他影响到任何人的事情。”

  难道卢安克真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阴谋?我不知道。但我宁愿相信他的这句话“其实,我并不想改变中国的教育,那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我不该干涉。我也没有了什么目的,没有什么要达到的。我仅仅是喜欢这个样子,才去做”,我一直坚信,这个社会上,始终有那么一些事,并不出于多么复杂的目的,只是缘于很简单的“喜欢”;始终有那么一些人,一直拥有并践行着哪怕已不切实际的理想。

  所幸的是,面对这一切,卢安克的心态一直都很平静,“毕竟是我的存在才造成了这些事情”,“我接下来需要做的只有接受,只有发挥更大的接受能力,我的行为才能有利于和平”。卢安克究竟是怎样的人,或许我们都无权评说,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孩子们。只是,我依然有些愤慨——我们与其去质疑卢安克,何不如去质疑那一次又一次出现的诸如“奶粉”“疫苗”之类的事件?当一个“外来人”默默地在偏僻的角落里关注着我们未来一代的心理成长的时候,我们一部分“自己人”却为了利益而置孩子们的身体乃至生命于不顾,这是怎样的讽刺?!

  2012年,柴静在《告别卢安克》节目的结尾引用雅斯贝尔斯的名言说“其实教育永不停止,它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会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我们的确没有告别卢安克,我们,只是失去了卢安克。

  (2016.4.1)

  《是什么带来力量》读后感(十):你愿意付出的诚意,决定你的力量

  卢安克,现在叫蒙老师,始终是微笑的脸孔,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瘦高的个儿,和他封面上的照片是一样的,四月三日的天气,我还穿着保暖的抓绒外套,他已经是无袖的背心,露出瘦瘦的胳膊。

  长沙。

  他很友好,也很认真地倾听,偶尔表达一下他的看法,比如,“不一定需要改变(教育现状)啊”

  他不怎么说话,所以我担心他可能听不懂我说什么,因为知道他之前教过英语,我以为他懂英语,他笑笑说:“我不懂英语”。

  因为另外一个参与交谈的他的同事不懂英文。

  他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当然,不看这本书也不知道他是这样的人。

  书是他送的,他也明白,中国人讲究缘分。

  匆忙之中的会面。

  但是,真正了解他,却是通过他的书。

  十年。

  他的中文应该很好了,毕竟十年。

  但是要知道,刚开始读他的书,还是有些看不懂,这可能就是我的论文中会有导师看不明白的原因,语言上的障碍还是存在的,因为不是母语。

  不过,我相信,更多人,可能看不懂他所说的那种精神。

  和承受的力量。

  他显然是一个内敛的人,他懂得承受的困难和必要,他更懂得这份困难对于农村孩子的不易。所以,他能理解喝酒和打架的行为,以及故意的对于进入自己内在世界的逃避,那些,都是人们自发的一种保护。

  他对于农村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并非借助媒体或者其他中文作品。

  他用他的实践和承受说明:理论或者灵感,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都是虚弱的,唯有彻底真诚和信任的陪伴。

  回想开始与梦创公益的邮件沟通,不免自惭形秽,以为自己所学的理论能改变什么,其实,最需要的却是我最不可能给出的:陪伴。

  68年出生的人,快50岁了,在中国活动了近20年,他还有着像孩子一样纯净的目光和温暖的微笑,和谦卑的态度。

  如果我真的觉得自己很是那么一回事儿,在卢安克面前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也许还觉得自己可能是那么一回事,但是看过这本书,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没有他的诚意,万分之一都不及。

  但是这不是一本仅仅讲述留守儿童情景的书,他观察并描绘出来的,其实是乡土中国的一个剖面,那些无意识,那些破坏力,那些对于权威的盲从和对于无聊的恐惧,对于自己的极度不自信,对于自我价值的习惯性否认,把情感隐匿到至深甚至不惜用死亡来掩护等等。 如果你来自农村,你会发现你自己的同龄,你的父母,你的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他们的行为模式是有多么类似,而如果你来自城市,你也可以看到卢安克对于城市的觉察力绝对不亚于你自认为对城市研究很深刻的人。 最难能可贵的,他的语言柔和而平实,没有锋芒,充满关怀和理解,但是你知道他在感同身受。他用一种修行的态度在做教育,来面对与他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人群,按照他的语言,是用“承受”来化解不理性和疯狂,他承受的多一些,环境就承受的少一些,所有的力量,不可能来自压力或者诱惑,而应该是情感,一种值得信任的情感,这本书里核心的感悟应该是:你把你的生命交给孩子们,他们自然会追随你,那所谓的纪律等各种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这样的态度,不论是作为一个老师,还是作为家长,都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也确实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如他一般,愿意自我承受,而不是把承受转嫁给周遭。

  所以,他看似羸弱,其实,内心无比强大。

  这也是我生命中的一段缘分,实属幸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