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哈佛日本文明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4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是一本由[美] 阿尔伯特·克雷格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读后感(一):《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被简化的时光

  有幸拜读了阿尔伯特•克雷格的《哈佛日本文明简史》,书很薄,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读完。作者是哈佛燕京学社社长。燕京学社始终致力于东西文化交流,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典范。而从这部作品,作者在日本文化方面深厚的底蕴也表露无遗。

  本书从上古时期写起,而作为修订版,在这个版本中充实了关于早期日本人DNA的研究科学的佐证使得历史真实更近了一步。从绳纹人到弥生人,日本文明经历了它第一次突变,它接受了从朝鲜半岛(或者说中华文明)传来的东亚文明成果。而这种“突进式”的发展,也成为日本文明演进的主要方式

  从美国视角看日本文化的作品很多。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或许是其中最著名的。关于这部作品有一个有趣说法,称其是美国军方“为研究日本人的不同”而撰写的作品。而在这之后,许多与日本人有关的研究专著,也大都是在这样的背景诞生的。客观上说,这样的作品实用性很强,但对于大众,以“无用之名”涉猎历史的人们,这样的作品却极难满足要。

  如果非要将这部作品做个归类,克雷格的作品多少还是极难摆脱美国人对东方的思维定势——易走极端的。克雷格曾在日本客居多年,对日本文化有极为深刻了解,使得他深深自己所熟悉的异域文化所感染,以至于在这部作品中有一些有失偏颇观点,像被作者称为“中华文化难以媲美的” 能剧,实际上恰恰起源于中国的两晋时期,被称为“中国古典戏剧的活化石”。

  有人说,最真实的历史,要让最不相干的人来讲述。如果按此说法,由美国人来讲述日本历史,似乎不是一个极好的选择,毕竟两国也有过颇深的渊源。

  当然,克雷格在历史学上的造诣和写作技法仍可以使他的作品充满魅力。他的概括能力极强,整部涵盖了两千余年时光的日本史被他的妙笔浓缩在不足二十万字的作品中,却能有条而不紊,也真正做到了“简明”二字。

  因而,如果你热爱历史,有没有太充足的时间去翻阅图书馆中那些早已积尘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们,那么这部《哈佛日本文明简史》,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不管怎样,涉猎一些看似与自己生活无关的故事总会让你收获到一些,还不错的东西。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读后感(二):历史的留影

  这是一本薄薄的关于日本历史的教科书。

  日本,给中国人留下各种复杂感情国家,它所走过历史路径,被一 张张的留影,再次带到我们面前。这次的摄影师是,阿尔伯特克雷格,和费正清、傅高义相熟的西洋日本通。观察的视野不同、感情沉积不同、经历发展的道路不同,对同样的风景人物,也总是会有不一样描述

  书很薄,看完很快,一个个的片段相当简短,换一个角度来看日本,对想走出悲惨中国近代史视角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本。

  简明是这本书的特点文字描述简练,研究的脉络清晰,串上时间的主线,一个个时代的不同层面变化构成了一张张的时代留影,而作者的简单论述则引导出了每一个时代日本社会变化的原因,本书的框架也由此形成。扎实的史料基础和史论观点所构成的框架,并不因简明而有所削弱。相反,而更加显目。一章章翻阅,碰到喜欢的历史留影,读者自然会去深入,这又是一本了解日本的导言书。

  当代中国,日本总是一个能在各种时刻被用来挑动中国社会情感的万能钥匙。这本书适合年轻人有名无名的各色愤青,如果能在躁动前读一读这本小册子,可能会对自己的“愤怒”原因有那么一点思考年轻人有了这么一点思考,也就是当代中国社会走向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

  这是这个小册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读后感(三):简单明了的日本历史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 是我们看到的最薄的日本历史的专著。

  日本孤悬太平洋西岸,与中国一衣带水,其文明程度虽不及中华文明深厚,但亦独具特色。国人眼中的日本通常分列两个极端,褒扬者捧赞该民族善于借鉴,贬抑者不满这一民族既崇美又嗜杀。日本文明的"庐山真面目"究竟是什么?

  哈佛日本史权威学者克雷格教授原始文献,古典文学,军记物语,建筑艺术宗教史话中提炼日本文明的不同面貌

  简单、明了而不失全面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读后感(四):概括、简约、清晰地日本文明演化进程

  日本做为中国的邻邦,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古代日本从中国吸取文明,如今也与中国建立密切经济关系。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了解的日本多有这样的印象:附属国、倭寇、帝国主义,并且因为日本给中国带来的痛苦创伤,从中国人的民族情绪上,我们抵触和排斥日本。近来中日之间的纷争不断,历史争端、台湾问题是多年积累矛盾,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着主张敌对的群体,在我们战争体裁的影视媒体的中日本人绝对是凶残、泯灭人性的种族。我们与日本之间虽有复杂的关系,但对日本的了解仍然不够全面。在这本《哈佛日本文明简史》中阿尔伯特•克雷格教授作为一位美国人,从客观的角度向我们呈现了一部概括的日本史,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日本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演化进程。

  哈佛日本史权威、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阿尔伯特•克雷格教授所著的《哈佛日本文明简史》从日本的地理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等方面阐述了日本各个时代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些文学和艺术作品,从细微中观察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在书中克雷格教授将日本历史上重大的变革事件阶段与中国、欧美类似情况进行比较,更有助于了解历史的共通性及日本文化的特性。《哈佛日本文明简史》篇幅不长,将日本有史记载的自公元前三世纪至今的文明浓缩在17.5万字中,言简意赅逻辑清晰,从绳纹时代、弥生人时代日本文明起源至奈良平安古典时代,再到中世纪、德川幕府时期、明治时期至今,时代特点清晰突出,从宏观上概括了日本的历史。

  纵观日本的文明史,清晰地呈现出开放吸收、转化为已的特点。从东北亚移民带来的弥生人文明取代了日本本土的绳纹文明,在奈良和平安时代开始吸收中国先进文明,在政治、文化、经济、宗教、建筑方面均有体现。从18世纪德川幕府时代开始发展“兰学”,后来称为“西学”,日本开始吸收西方的先进文明,发展了医学,融合了西方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东西方的外来文明在日本进行发展变异,最终形成日本特有的文化。

  日本虽然与中国仍有历史遗留矛盾难以解决,但和平和经济合作仍是人心所向,客观地了解邻邦也算是我们的一门必修课。

  :克雷格教授称中世纪日本的能剧是中华文明无法与之媲美的,我姑且当他是一心融入日本文化而产生的类似民族自豪感的情绪,不和他争辩了吧。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读后感(五):非西方的现代国家

  书很薄,主要是把日本的历史做了简单的分类阐述。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和研究日本历史。在前言的总结“日本历史上经历过三次巨大转变,每一次转变都因与更加先进的文明碰撞而引发。”给日本的定义是一个非西方的现代国家。

  也很客观的分析了中国对日本的影响,美国对日本的影响。作者也很直率的写出了本书起源于《世界文明的遗产》中关于日本的章节,在其基础上进行广泛的改写。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很想看看《世界文明的遗产》。

  因为之前对日本历史和文化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收获很多知识,也增加了很多见识。书做的很严谨,对很多知识进行了注释和附表,对引用的东西也都进行了材料来源的标注。

  很多的艺术作品和建筑等插图都很好,备注的很详细。不得不说这是本很小资的书,读的时候,会感觉到作者、译者及编辑本人,都对艺术、文化、历史部分非常重视。

  第一次读到正式论述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书,也是第一次读到正式“能戏”的书,所以很新奇,也很有收获。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读后感(六):看到别人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为日本的邻居,了解他的历史对我们来说确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票选与中国关系最密切,影响最久远,而又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非常大影响的邻居,我想非日本与朝鲜莫属。

  日本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从开国以来就深受中国影响,甚至文字也是从汉字演变而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从丰臣秀吉开始,就开始不断的向外扩张,意图通过攻打朝鲜,继而霸占中国和印度,而为了支援朝鲜,当时已经现衰败之势的明朝也出兵朝鲜,并且击败了日本,但是那个时候的日本已经在丰田秀吉手中,一统江山,经济富饶,而明朝却渐露疲态,双方状态已现此消彼长之势。这次战争三方都是败方,各损失兵力无数,军饷更是耗费无度,甚至可以说使这一战对于当时的历史走势,影响深远。

  而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许更是许多国家的噩梦,因为日本的野心,中国与朝鲜再次殃及,而战况之惨烈也是让人触目惊心的,虽然本书是一带而过,对于中国人民苦难只字未提,(而仅用了一句话:中国从来不是主战场,我觉得还是有失偏颇的,)但仅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那一句“广岛20万居民中,有7万人被杀死。”已经足够让人悲伤,战争是少数军国主义领袖狂热的产物,但是受害的永远普通百姓

  了解日本历史的同时,我们无法忽视的就是日本从来就是一个具有安全隐患的存在。“卧榻之侧,岂容酣睡?”,面对这样的一个邻居,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富国强兵,让自己更加强大,足够的震慑力量才是保持和平的最好办法。

  历史从来都是一面明镜,细看历史,不仅能明自己的兴衰,也明别人的得失。日本人无疑是一个聪明的民族,能够勇于吸收各种先进的文化,乐于变更,所以他们先是吸取了中国的先进文化,调和成适合自己国情的产物,包括儒家学说。然后又在幕府倒台之后,迅速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并且能够很好的收为己用。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国民性,由于地域以及历史的影响,他们是一个擅于学习但是没有自信的民族,所以在不断的学习中,同时勇于推翻自己。反观中国西化和日本改革过程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国家是如何对于自己的历史充满了自豪感与自信心,所以即使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如何发现危险大声疾呼,中国的改革依然难以成功,而日本则更加乐于吸收更加先进的文化,并乐于改变

  同时,看完这本简史,也对日本一些独特的文化很感兴趣,奈良时期的贵族,吸收了中国的文化,变得更加优雅,也因此古怪到认为平民的生活不可理喻。而小小的日本竟然曾经保持战国纷争状态直到16世纪。四十七浪人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原来日本一直都是一个法治重于伦理的社会,让人敬佩。而日本的女人也一直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这本书展开了一个可以宏观到国家政治以及发展,微观到历史的每个小小节点的一段历史,让我既对整个的日本历史有了一个整体的脉络,也对日本的国民、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尽量没有偏颇的讲述了历史的事实,剩下的一切,留给后人评说。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读后感(七):致中国读者

  人类文明首先出现在古代的中东地区、印度和中国。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希腊哲学诞生于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印度教和佛教兴起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周朝的儒家文化和“百家争鸣活跃在黄河流域。

  世界其他地区通过和这些轴心文明接触实现了文明开化。罗马吸收了希腊文明,欧洲其他地区则吸收了罗马文明。在东亚地区,日本、朝鲜和越南大力借鉴中华文明。600—1000年,日本仿效北魏和唐代的文明,建立了一种“前哨文明”。它吸纳了汉字、儒家思想、中国的佛教和文学,借鉴了中医药学、建筑艺术和行政体制,这一列表还可以拉得很长很长。

  中国的历史学家可以从日本历史中迅速地辨认出这些元素。奈良时代(712—785年)的佛教宗派和中国的佛教宗派极为相似,日本政府中的官职名称也往往与中国的相同。但是,两国之间也有差别。日本人消化、吸收了这些文化,变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文化。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和中世纪日本的能剧,是中华文明无法与之媲美的。

  更加明显区别是日本历史的基本形态。奈良和平安时代的中央集权统治瓦解之后,日本分裂为许多封建邦国,此后中央集权仅仅在短时期内比较强大,就好像唐朝之后的中国一样。这要怎么解释呢?

  中世纪日本的封建割据状态终结于16世纪的战国时代。“战国”这一名称是从中国历史中借鉴过来的。不过,在日本战国时代之后出现的是德川时代,表现为地方割据和中央统治的一种微妙平衡。德川时代更像欧洲中世纪晚期的封建君主时代,而不像中国战国时代之后继起的秦朝和汉朝。两国之间另一个明显的区别是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西方作出的迅速反应。日本迅速地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政府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革。日本从西方借鉴了各种思想以及整套的体系,并通过学校和报纸将其推广于全国。就文明史上的地位来说,

  明治开化类似于中国的“五四运动”。但是明治维新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前的四五十年,并且这些新思想深入到了社会内部。19世纪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唯有日本一国。哪些因素能够解释日本的这一进步呢?

  20世纪早期,人们在日本见证了经济的增长和议会政治的兴起。不过,日本也变得帝国主义化,并且最终演变为军国主义国家。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侵占了台湾;1904—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侵占了朝鲜;1931年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大举侵华,并且于1941年同美国及其盟国开战。“日本帝国主义”意味着什么?它是昔日武士道的遗产吗?它是成为东亚唯一现代强国所导致的结果吗?更早期的日本历史没有解释这一点——因为历史上日本只有一次(16世纪)曾经试图对外扩张。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可能缺少向周边地区扩张的需要。

  现代日本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中日关系在未来将如何发展?中日两国的经济具有互补性,两国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并且都和世界其他地区紧密相连,两国之间具备建立友好关系的经济基础。如果这些关系深入发展,东亚地区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和平、稳定的地区。

  但是,中国也有可能会采取行动,“保持日本在其适当地位”,而日本也将对此作出针锋相对的回应。中国一直以来在加强其陆军和海军,并且拥有可观的核武库她不断地采取措施,阻止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事实上,只有很年老的中国人才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年轻人被不断地提醒注意日本侵华的时代。中国电视剧中的反面角色很多是日本人。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经济飞速增长,既引起日本人的钦佩,也引发了他们的不安。只有极右翼政党明确、高调地反华,当然他们只占极少数。他们有言论的自由,不过只有寥寥可数的听众。然而,日本政治领袖参拜供奉战时领导人(包括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不明智地刺激了中国。

  现在,日本没有核武器,但被核武器大国环绕四周——中国、俄罗斯,还有遥远的美国。日本和美国订有攻守同盟。未来,日本和这些大国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为了本地区的和平和繁荣,中国和日本之间难道不应该建立更强、更平等的关系吗?

  阿尔伯特·克雷格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读后感(八):过硬的研究纲领

  以17万五千字的薄薄一本而言,这本书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西方史学研究的优点在于其基本框架非常清晰、有力、可靠,对导致社会变迁的关键性因素已经具有一种系统性的把握。正因为有这种可靠的系统框架,所以只要是一个及格的近现代西方史学家,其研究水平就不可能太低。

  从一开始,其研究重心就放在农业生产、武器水平、权力制度这些对于一个文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制约作用的方面,掌握了这些,就能切实把握一个文明的发展进程,而在之后也随着时间线,不断增添近现代化的关键数据研究,从而始终能够提供比较具有说服力的判断。

  这方面的可靠,使得本书在一些文化细节研究上的小失误,显得可以谅解——尽管一些对日本谚语和民俗的记叙出现了明显的西式误解,偶尔会让人不禁莞尔,但毕竟文化修辞仅仅是文明的装饰性花边,粮食产量,人口数,商业发展状态等等,才是主导一国历史的关键因素。

  所以这本小册子在对日本历史的整体框架性分析上,还是相当过硬的,完全能够满足想要了解这方面信息的普通读者。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读后感(九):《哈佛日本文明简史》前言

  日本历史上经历过三次巨大转变,每一次转变都因与更加先进的文明碰撞而引发。

  第一次转变,是从一个已经延续数千年的狩猎采集社会,向一个制造金属工具、由村民和地方贵族构成的农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00年,当时,东北亚的民族穿过朝鲜半岛,来到日本,带来了新的技术,传播了新的文明。

  第二次转变中,日本人主动摄取中国的技术、文字和文化,从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变成了有历史记载的东亚文明国家。这一转变从7世纪延续至19世纪,构成了日本历史上最漫长的阶段。

  19世纪中叶,发生了第三次转变。同西方的大量接触推动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也促使人们接受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日本实现了自我转变,成为第一个非西方的现代国家。

  在日本发展演变成一个独特的东亚文明变种的漫长年代里,我们必须进一步区分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7—12世纪的奈良和平安古典时代;第二个时期是13—16世纪武家统治的中世纪;第三个时期即德川幕府统治时期,从17世纪延续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武家统治得以延续,但是被整合进了德川幕府这一中央集权统治框架之内。

  和早先时期相比,现代日本虽然历时短暂,但也可以分成两个时期:一个时期从19世纪中叶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另一个时期从1945年延续至今。

  本书起源于《世界文明的遗产》(The Heritage of World Civilizations)中关于日本的章节,在其基础上进行广泛地改写,加入许多新的材料,增加了一些新的观点。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日本历史,侧重于各个时代的政治,同时涉及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跨时代发展。对于希望宏观把握日本历史,并且有时间阅读原始史料、专著和文学作品的读者来说,本书言简意赅,不愧为最佳选择。

  既然简明是本书的目标,许多需要证实、证伪的方面,作者就无法兼顾了,而是采用了看似非常肯定的论述方式。如果要进行合理地论述,势必占用大量篇幅。而且,在讲述日本历史的时候,作者只强调最重要的历史变量,这样做的结果,就不可避免遗漏许多较小的但仍然值得提及的主题。在每一章的末尾,作者都提供了建议阅读的书目,这种阅读任务,为正文中的解释提供了参照。

  了解地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日本历史。日本的气候变化很大,北方岛屿北海道,冰雪可以持续到春天;南方的九州岛上,棕榈树点缀着宫崎县和鹿儿岛的海岸沙滩;日本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央枢轴——从西边的本州岛,穿过大阪和京都,直到关东平原以及东京的这一地带——通常属于温带气候。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特点,是几乎纵贯整个日本的山脊,山脊将日本分割为不同地区,当中央权威衰弱的时候,各地往往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地图标明了文中提到的大多数地点。

  即使在研究西方——我们自己的文明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对于诸如“在中世纪晚期的巴黎做一名商人意味着什么”这种问题,提供浮光掠影的解答。而对于日本中世纪的一位僧人或武士来说,家庭、社会和自然各自是怎样一种景象,这种问题就更难回答了。不过,通过研究原始材料,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为此,我们在书中提供了许多诗歌、哲学论著和小说章节的译文。这些直观的材料提供了非常直接的窗口,由此我们能够观察日本历史上人物的真实思想和情感。我们发现,生活在一千年前的日本人与我们今天一样,拥有许多相同的希望与恐惧,欢乐与忧伤。虽然人类的实践是由不同的文化模式和社会制度强力塑造而成,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辨识出这些共同的情感。

  每一章的最后一节,以一种更大的比较性视野回顾本章的内容。这种比较表明,在大相径庭的社会里发生了相似的过程。不过,我们应该记住,这种相似往往根植于差别很大的结构体系之中。每一章后面都有复习题,阐明本章的主题。

  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我借鉴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我的知识储备欠佳,在文中不能一一注明。但是,我必须向下面这些人致以特别的谢意,我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大力吸收,简直令我认为这些思想是我本人的了。赖肖尔(Edwin O. Reischauer)起初是我的导师,后来成为我的同事;史华慈(Benjaming I. Schwartz)是我开设的一门现代日本史课程的首位合作者;其他的教学同事包括:罗伯特·贝拉(Robert Bellah)、哈罗德·博莱索(Harold Bolitho)、彼得·杜斯(Peter Duus)、斯蒂夫·埃里克森(Steve Ericson)、卡罗尔·格拉克(Carol Gluck)、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霍华德·希伯特(Howard Hibbett)、入江昭(Akira Iriye)、中井凯特(Kate Nakai)、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唐纳德·夏夫利(Donald Shively)、威廉·斯蒂尔(William Steele)和傅高义(Ezra Vogel)。我还想感谢伊桑·西格尔(Ethan Segal)和亚当·科恩(Adam Kern)对这一版本提出的建议。下面的评审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伊丽莎白镇大学的戴维·肯雷(David L.Kenley)、大峡谷州立大学的杰里米·罗宾逊(Jeremy Robinson)、东卡罗来纳大学的约翰·塔克(John A.Tucker)和衣阿华大学的史蒂芬·瓦拉斯托斯(Stephen Vlastos)。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爱人克雷格·照子(Teruko Craig),她孜孜不倦地阅读和校对本书的手稿,并且提出了可贵的建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