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致女儿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致女儿书》读后感10篇

2018-02-25 20: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致女儿书》读后感10篇

  《致女儿书》是一本由王朔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女儿书》读后感(一):做个真实、自省的父亲

  王朔写给女儿的书,里面都是他想写给女儿的话。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要脸地拿出来发表了。

  一个同事很喜欢王朔,可看了《我的千岁寒》之后说,看不懂,这个王朔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王朔了。《我的千岁寒》我没看过,不过这本《致女儿书》确实有些看着费解的地方,尤其是到后来,王朔决定敞开了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时候。有时几乎是自说自话,根本不顾忌读者了。但同事有句话是对的,这个王朔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王朔了。书中他多次对过去的生活方式表示后悔,认为女儿如今对他若即若离是他自作自受。人上了年纪就会这样吧。所以他给女儿写书,让女儿明白父亲是怎样的人。

  书中的真实、自省的精神难能可贵。有评论说,作家子女写书的不少,但像王朔这样坦诚、不矫饰的不多。我想,如果父亲是一颗水果,其他作家把自己做成了水果沙拉,王朔则把自己打成了纯果汁。

  也许人有了孩子之后都会产生这种想解释一下的想法吧,至少我也如此。解释一下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变成这样有什么好有什么不好,她应该如何学会我的好避免我的不好。不过至今想法还只是想法,理由是忙,没时间实际上更可能是因为没有自信,不知道能不能把自己写明白,不知道能不能像王朔那样把自己剖析得那样狠。倒不怕女儿看了会吓一跳。我希望她有个真实、自省的父亲,而不是一个高大全的父亲。真实、自省的人,哪怕有些不堪,但是有救,而高大全的人则已经虚伪得无可救药了。其实,我是希望她能成为一个真实、自省的人,而这要以她有个真实、自省的父亲为前提

  《致女儿书》读后感(二):摘抄

  经验告诉我,大部分人不配我用诚实态度对待。诚实大多数时候不会使事情简单,反而导致尴尬不必要浮想联翩。一般会被指为缺心眼儿,同时助长一种极为不良心态自大。要诚实,先要有条件,诚实之后别人也拿你没办法

  今天我终于可以承认我不勇敢了,面对公然的暴力,一心想的就是怎样逃开,哪怕丧失尊严。我就是人家说的那种软蛋,一直是。能承认这一点真好。我感到放下一个大包袱。这辈子背着它我真是累坏了。姜文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说你就是演姜文的那个人,他回来跟我们说这个司机说得真好。我从保育院开始就演自己,演到今天经常要醒一下,告诉自己你不是这样。

  往前看,指日可待;往回看,风驰电掣。这是我对岁月感受

  依据我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是第一的,道德判断根本就不是应该作者来下的,当然我认为读者也没有权力来下道德判断。但我们特别习惯于道德判断,这特别影响叙事。

  实际上就是你不习惯讲真话的时候甚至讲真话的方式都找不到了,老实说我碰到的就是这个,因为讲假话的一堆,我们所有的文学技巧其实都是在讲假话,方便讲假话。烘托也好,比兴也好,其实都是为了遮蔽真实,或者把真实美化了,把丑陋东西写得不那么丑陋了。讲真话想坦白地讲的时候特别困难,它就变成了只有直抒胸臆那么一个直接表达,但是这种简单的表达又不太适合表达复杂的东西,譬如说出现平行的这种心理感受的时候,它在一个叙事中要中断叙事来铺陈心情,讲一层层心情,把叙事节奏就打掉了,所以有的时候就接不上叙事,出现技术上的好多问题

  当然我认为我的故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然不只我有代表性,每个人都有代表性,其实越个性越共性,我认为有好多作品不能引起共鸣是因为它个性化不够,它概念化了,概念化是不可能引起共鸣的。

  要避免概念化没有别的,只能真实和极端真实,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是别人不可能替代的,同样的故事不管亲情还是爱情,每个人经历的细节是不一样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必须把最真实的那部分写出来才可能避免概念化,否则真的会掉入概念化,当然道德化也会掉入概念化。

  有没有罪恶感,对你看清事情的真相特别重要,假如你永远认为自己是清白的,你就永远看不到真相,天经地义也有可能不对

  我的全部经验告诉我,正确的生活态度实在年龄没关,非和年龄挂钩也一定呈反比关系

  你看现在这社会仍然在或明或暗地给孩子们施加压力,常回家看看呀如何如何呀,多陪陪老人呀,这东西会变本加厉的,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能又建立在一个错误认识上:你不这么做就是犯罪。那我觉得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做父母的都是成年人了,至少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父母应该懂事自尊,应该知道人的生老病死是人必须经历的,我作为成年人得自己去扛这个事,国家当然应该统筹一下,在我能挣钱的时候就把后事安排好,这实际上是一个服务的问题,反过来要求孩子不太好。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快乐。这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人性,这不是爱孩子,所以就会出现那样奇怪逻辑,就是我为你好我可以打你,我爱你我打你。你说你爱我,其实我很清楚骨子里是脏心眼,是叫我将来在你老了失去劳动能力保障你——你不肯学习意味着你将来不打算为我的衰老责任。你看这么多父母都快——已经——把孩子打死了。您这不是爱,爱是不能交换的,无条件付出,不要回报,想都不想,起这念已是罪恶了,付出中已经达成次级回报——快乐奖赏了;跟牺牲肉体放弃清白遗臭万年享受痛苦那种境界又怎么聊呢——听都没听说过吧?我国人群的基本价值观混乱的,混沌不明的,越老越不懂事。

  所以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

  那我其实觉得你要自己写作存在必要的话你怎么也得有点跟别人不大一样吧,对吧?就不说高低了,你得跟别人不一样。你要跟别人一样、相似的话,就会打击自己的自信,这个甚至我都不认为是多么深入的问题,就是功利性的要求,你就是为了功利目的也得这样。你要跟别人完全一样就没必要存在了。

  《致女儿书》读后感(三):向女儿介绍家族历史

  这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致女儿书》和《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致女儿书》从自己家族的历史来历说起,爷爷奶奶的事情,后面变成了日记式的叙事,然后是初稿,初稿写得很情深意切,感人。“写到你时闸门开了,发现对你有说不完的话,很多心思对你说才说得清比自言自语更流畅”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这是一段访谈录,好朋友的女儿咪咪方对老王的采访,问了好多问题,老王回答莫名其妙,大致说他们那一代很惨,他不是作家,他什么都不记得。。。

  书中触动人的一些话“往前看,指日可待;往回看,风驰电掣。这是我对岁月的感受。”“人生的意义止于人生,你不要悲切。”

  《致女儿书》读后感(四):怎么办,做人有这么多为难

  这不是一本真写给他女儿的书。马伯庸有“陨石遁”的逃坑办法,王朔也想这么干,于是有了这本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书。他不觉得小说非得有个结局生命是一直在延续着的,仔细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咱们从小看电视剧落下一毛病,总觉得好人吧就得有个光明的结局,男女主再怎么误会最后还是会在一起的,除非在电影里才容易悲剧。活到这岁数有点明白过来了:谁给你打的包票许你一定要拥有这个,占有那个的?生命能给我们保证的唯一就是不确定

  感觉王朔是比较拧巴的人,跟自己较劲呢。一方面军队大院里面出身的优越感,一方面又有种面对生命各种美好自卑感;一方面觉得自己被生活逼着写那些“反智”的东西取悦大众(还是优越感),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写各种东西感觉都不太好。这样的拧巴,也就是作吧,或多或少在我们心里都有点儿,告别了自命不凡少年阶段,开始承认自己的平庸,开始承认这辈子有些梦想可能真的没法实现,却始终隐隐觉得哪天自己还能“踹一踹”。是不是这样的纠结情绪比较容易激发人的思考?导致王朔对人生、对世界、对历史的理解都挺有意思。要说他真诚,好像这个词不是很合适,他坦荡得可以耍起流氓来,但成年人都知道那都是些正常的阴暗想法,总之能这么肯骂别人骂自己的人很特别,能让那些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人不知所措

  看到他和父母,父母之间的关系很难过。他说:孩子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法估量的,早就还了你的养育之恩了,要求快乐之源赡养自己就是种道德绑架。他说:看到的中国父母对孩子不好的比孩子对父母不好的多,做孩子的真不易。对于他的亲子观点我至少同意一半。我以前写过“孝顺是个害人的词”,非常反感我们的社会从旧时的三纲五常演化到现在的道德绑架,仿佛大家都得绑在这“家和万事兴”的一个框里,装出一副其乐融融样子来,说个两代人分开住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别提天涯上那些跟公婆相处的让人头痛为难的帖子,光是我现在和自己的父母相处,都没法保证一直融洽。我有天陡然发现,我爸妈身上的缺点我都有,这让人有点儿崩溃。我到这年纪了我妈还在意图控制我,只好远离。我也不指望谁能改变谁,夹心层么,拉风箱么,同学也说过工作的烦心事不敢跟家里说,怕父母担心,跟老公矛盾也不敢跟家里说,怕父母担心……导致一起吃顿饭还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能拉呱拉呱明星绯闻、国家大事,没法走心地聊聊天,陪伴老人的有效时间还真不多。

  从书里看,王朔应该修了比较长时间的佛,对人生、灵修的体悟很深刻。我们身处的世界价值取向是如此单一,大家都要谈进步,谈成功,谈财务自由,不想这些就跟咸鱼没什么分别了。在不同城市好像过的生活内容都有很强的雷同性:一年去趟国外旅行,咖啡拉花的照片,晒娃,健身,看书……正如王朔所说,如果内心不丰富,那大家的表面生活都是差不多的。想想人生有这么多糟心事,光是工作就有让我头皮发麻的感觉,但这些情绪不过像一阵风,如果我们都是一些蛋白质的堆积,人生也不过是我们精神分裂时的一个浮想,我们只配做人的想法只是这时候当人的错误想法,那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没有认知,没有痛苦,没有生,没有死,也没有尽头。也许我们身处的世界只是一个人弹出的水泡,或只是一个人晚上的一个梦,或者干脆就是一台电脑里的某一个程序

  做人有这么多为难,想到像王朔这样才华横溢的人也照样拧巴着,心里也就平衡了些。

  《致女儿书》读后感(五):家要有孩子,有晚饭

  带着将死的情绪来写,这本书的基调不能说灰,至少是不明媚。十几年前想起给女儿当遗嘱写的文字,如今她已是别人家的媳妇时,王朔仍以爸爸对孩子絮絮叨叨的口吻温柔提醒。最明显的是她对于一个家庭的从无到有再到无的思考。读到”家要有孩子,有晚饭……“时,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他在文中流露对安稳家庭生活的希冀,与母亲的争吵和对其强势不满地控诉,随着亲人的一个个离开,消解为对大大、爷爷的想念内疚,对自己行为和家庭的反思。

  对大小家庭的反思都是有的,从父母到自己,再到女儿,反观自身的来龙去脉,推理为人和为人父的资质。在描写爷爷奶奶的段落里,我也分明看到整整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隔阂,几乎是永恒不可消除的存在。常有人讲永葆青春,也有人试图做过甚至成功过。但在多数人看来,一个老人即便拥有一张青春不老的脸,一幅金刚不坏之身,经历的青春期再不能重新来过,年轻过这件事被烙在曾经的那几年和那些周遭时光,而你不过是年轻人眼里的天山童姥,被传为不老神话老年人。时间不是无情,是情非得已。

  最近读的一些书大都包含作者的自省成分,能清楚的剖开自我,揪起其中最黑暗最令人害羞不齿的结节,并力图开始手术性的改变的,大都已人过中年。或许这些人生的感悟老的太迟,追悔当初有些力不能及。

  以我最近的状态来读,亲人不易,且行且珍惜

  《致女儿书》读后感(六):语言风格独特 有批判与自我批判

  看王朔的小说是这样 你有时候状态对了 就到了他写的那个轨道上 你就知道他写的什么 觉得这人真牛逼 状态或环境不好的时候会没有体会

  也有时候这是人无聊的臆想或纯粹个人的表达 其实跟现实扯不上什么关系 跟我们也没多大关系

  王朔打内心里确实是一个温柔的人

  说是介绍家族史其实整合了历史发展 讲自己与家族的关系 说着说着又顺到说自己上 这些人写小说给人一种灵异的感觉 你就觉得这人要么是抑郁症要么就是吸大麻 又顺到世界和宇宙

  他这些东西也都是非逻辑的 省略了好些个思维过程 也许是故意让看不懂的人看不明白 省得自己矫情 好在内容凝练充实 也会偶尔扯大跑偏

  到了一个阶段 人好像会开始唯心了 觉得解释不通很多事 唯心 感觉 这些东西最靠得住 也才能描述准确

  人好像一原装手机 过了几十年发现其实出场自带的软件跟自己没关系 真操蛋 删 删不掉 就这么操蛋的打发 跟社会杠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