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丘上的修道院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山丘上的修道院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1: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丘上的修道院的读后感10篇

  《山丘上的修道院》是一本由范毅舜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一):两种信仰的交相辉映

  范毅舜娓娓道来,也让我思考良多,信仰是多元的,我们也需要有开放宽容的态度面对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事,如此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范毅舜在修道院工作生活的这段日子让人觉得特别可贵,远离了电子产品的干扰,全身心投入一种信念中去,感觉是特别好的修行。此外他说到的另外一点也让我颇为赞同,心静不下来的人别指望在修道院里就能改头换面,这样反而只会感受到空虚的巨大压迫,沉下心来,方能觉出其中真味来。这本书能琢磨的地方有很多,我的思绪还游荡在光影的长廊中,漫天飞舞。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二):宗教和艺术浸染的修道院

  宗教和艺术浸染的修道院

  文/米雪

  小时候,犹记得《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被关进雷峰塔前与许仙被迫分离的场面,看到哭的不能自已的周围的那些已婚妇女,甚是不解。而如今,不用说看,回想起那两只无法再相握的手,内心仍然十分黯然。

  你也许曾经深爱着某一个人,甚至为此不惜一切。当你经历了之后生活的各种历练,也许是坎坷,也许是快乐。再次回首,那些刻骨铭心,也只是沉重的岁月中的一缕风尘而已。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认同与不认同,除却事件本身,还与人的思想、阅历以及生活的深度有着莫大的联系。

  顶级摄影师范毅舜写下这本《山丘上的修道院》,正是基于此。法国里昂地区的拉图雷特修道院,是一位无神论者的伟大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建造的。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座非常著名的建筑,很多游客更是不远千山万水慕名而来。由于个人传统的宗教信仰,他只在小时候匆匆来过一次,范毅舜非常不认同无神论者建筑师的立场,即使这座建筑有着非凡的口碑。

  因缘际会,处于创作期瓶颈的他,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应教士朋友的邀请,再次来到这个曾经令他非常排斥的修道院。也许是阅历的厚度,思想的深邃,和生活的历练,这一次,他在这个修道院,解开了“呈现中年危机般的死沉”的生活的枷锁,用一种新的眼光和立场,来看待这个蜚声建筑界的修道院,重新审视过去自己对待艺术和宗教的观点。

  拉图雷特修道院所处风景优美的半山坡,这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无异于一场饕餮盛宴。从书中那些无论是光线还是色彩都栩栩如生的摄影图片来看,作者从心理上的排斥已经蔓延到了习惯,甚至可以说喜欢。随着生活的慢慢贴近,作者能感受到善于利用光与影的勒•柯布西耶的才华尽显。越是对修道院的了解,就会对其发展和来历越有兴趣。从墙壁上那位老者的形象,作者仿佛看见了一道通往艺术和宗教的光。

  关于修道院的初衷,是发扬光大宗教信仰,而如今,显然与此背道而驰,人们更在意的,是它的艺术价值。宗教与文化,一体两面,此消彼长,彼消此长,当初它因宗教而生,现在却在艺术界大放异彩。老子在其《道德经》中说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宗教与艺术的关系,不也是如此吗?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三):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评《山丘上的修道院》

  午后 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出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 或思之极处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生死同一

  ——史铁生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信仰的人(岂止是宗教信仰),我似乎总是难以理解那些有着良好见识却投身于虔诚的宗教活动之人。如果说信仰是人的本能,怀疑则是人的天赋。曾看到一篇探讨信仰与逻各斯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让我感叹,“即使是最坚定的无神论者,偶尔也会直觉地感到自己的存在带有超验式的意义(如我之流)。信仰作为一种带来救赎希望的思维理论深植于人的头脑中几乎可以等同于本能。有趣的是怀疑也会作为信仰者无法剔除的‘本能’而持续存在,只要他是一个自由思考着的人。”按《山丘上的修道院》这本书的套话来说,也算是一种命定的机缘,它为我开启了一道观看信仰者迷思之景况之门,这是这本书最初引起我的兴趣的缘由——作者在序言里讲述了自己错怪的梦境及陷入瓶颈的信仰与人生观。

  而更为怪异的是,作者从神父友人那里了解到,无神论者柯布西耶在人间的最后一夜是在这座修道院度过的——柯布希望大限之日到来时,遗体能在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教堂里停放一夜。于是,这个问题不仅留给了作者,也让我这个阅读此书的读者又一次疑惑,柯布西耶真的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吗?(是否存在坚定的无神论者,或者,信仰者与不信者之间是否存有一条不能逾越的鸿沟?)

  如本文标题,我更倾向于认同,“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史铁生),而在我看来,《山丘上的修道院》这本书,以及拉图雷特修道院本身,也是对这一主题的一个美丽的诠释。

  我看到太多看似截然不同的立场,实则一体两面。

  本书作者在“对真理的追求殊途同归”一节里写道:“艺术家与修道人有许多共同点,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过着同样的自律生活,对真的追求都有着非理性的执着,而他们追求与执着的精神,在主流社会里往往被视为不切实际且没有价值。”我找不到更好的话来诠释我现在对这个命题的理解——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四):2017B6

  对阿兰神父挺敬佩的,信仰传统却拥有开放的心态,如果不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己见,世人将永远看不到这些建筑史上的杰作。

  教义虽古老,艺术却可以赋予新的体验观感。

  #我在那独处却一点也不寂寞的时刻,发觉原来我们可以如此简单却又实在地活在当下#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五):器量与空间

  而150年后,得以一窥堂奥的摄影艺术家范毅舜,就此创作了《山丘上的修道院,也可归结为因缘际会。彼时的范毅舜正处事业瓶颈期,一度彷徨于自己信奉的宗教,驻院艺术家的邀约充满挑战,浸淫其中反得释然。范毅舜感慨:“很多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伟大艺术作品背后,竟有如此众多且不为人知的因缘际会。那些从未被提及的故事或许能为早已各行其是的宗教及艺术,甚至生命视野,提供新的切入点与启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彼时坚持邀约柯布西耶扛鼎的阿兰神父,是个勇气非凡的伯乐。他本人也是艺术家,与同时期艺术大师们交往甚密。宗教主导绘画的时代一去不返,当艺术成为装饰生活的奢靡,阿兰神父却坚持要将宗教和艺术融合在一起,呈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他看重的不是老生常谈的宗教画,而是有时代特色甚至是超前的艺术形态,包括世人眼里前卫、荒诞、奇诡、颠覆、不敬的作品。教堂不是正襟危坐、有口无心的布道所,是令人能够平静安宁地倾听、能够审视内心反躬自问、能够从光线和色彩中得到启示的地方。于是,莱热近似卡通图案的马赛克、马蒂斯简笔画一般的神父像、夏加尔突破想象的瓷砖画、卢奥粗黑线条的彩绘玻璃都不仅仅是装饰品,艺术本身就承担着宗教功用。看到阿兰神父如此胸襟,便不难理解他力排众议,执意启用柯布西耶的坚定和勇气。

  扬弃当时流行的奢华富丽的复古风格,柯布西耶假手大自然来作点缀。屋顶花园天然去雕饰,任植物在阳光雨露中自成风景;墙面外丛生的杂草别富诗意,引人遐想;走道的横长窗仅留阳光透入的空隙,保护隐私,又得温暖。这位不信教的大师参透了人间真谛:生活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精雕细琢的物质未必是生活所需,傍最简单的物质生活也未必是苦修。仅是打开一扇窗,仅是沐浴天地间,仅是极目远眺,便会有不同的器量。

  大道无形,哪怕是勒·柯布西耶的粉丝都忘记探究大师的信仰,若能徜徉建筑间,听闻跫然足音,得其真谛,有没有信仰又有何要紧呢?

  ——乙未年读范毅舜《山丘上的修道院》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六):像发现自己一样发现空间

  “(拉图雷特)修道院是欧陆现代修道院的代表,更是勒·柯布西耶继为他博得空前盛誉的朗香教堂后另一扛鼎之作。”(序言)这本书是华人摄影家范毅舜作为驻院摄影师,在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20世纪50年代所设计建造的拉图雷特修道院里居住、观察、摄影的人文纪实。阅读的过程不啻为一场建筑欣赏和浸润身心俱佳的双重旅行。

  平凡人的日常,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机会,独自,与建筑大师的作品相对,但是我们的生活时刻与各种建筑空间相遇并发生关系。我们在空间之内,独立营造出只属自己的氛围。就像此刻的阅读空间,一个空间、一扇窗,一张桌子、一盏灯,恰恰与拉图雷特修道院里的会士们的居住空间类似,会士们在那里反省和祈祷,严守默观的规矩,而你和他们隔书相眺望,在这里品读他们的生活。

  值得庆幸处之一,在于你在这个过程中,与曾经自己的记忆碎片相遇。

  其一,夏日悄静空旷的教学楼。你怎样用功的学习似乎都被忘记了,惟记得和课桌齐平的窗外,那感染你的舒爽气息,还有满眼鲜亮不凡的绿意。绿叶用它们的身体过滤阳光,抑或说它们甘愿被炽热的光线穿透并点燃 —— 你未曾将全部身心投入学习的过程,你爱大大的尽可能多涌入光线的窗户,你的四周阒寂无人,正适合恍然不知置身于何处的欣赏,在这里发现自己。而你也尝试着抓住自己置身于此地的意义,光照、安宁、写满不知所云的符号的洁净纸张,乃至被信手填下的被称作答案的文字,合力凝聚成一种空间感,一种氛围,催生出心有所依的模糊意象,未来将向何处去。

  又一,冬日温煦的图书馆。靠窗的位置,你身体一侧暖气温热,你隔窗远望,能看到流云飞跃过远山起伏的脊线,能看到彤云密布,忽而叠加忽而漫卷,能看到大如白色牡丹花瓣的雪片自高空而来,纷纷扬扬却又毫无牵绊地向大地飞奔去……这一切,都在于你自主选择的一个空间,让人沉浸,你得以在其中发挥、叩问自己,唤醒那些潜藏的感官意识。

  建筑空间之于人的意义,一在“寄居/寄身”,一在“遮掩/遮蔽”。

  寄身之地,人会考虑并结合自己和建筑发生关系,在空间不可逆转的情况下,独自消解掉与空间的敌意和隔阂,驱动自身去适应,去改造。而遮蔽的隐喻,则让自我有了一个“他者”的身份,去观察空间之外的生存场景和生活的细枝末节。范毅舜在“遮蔽”这一意味的表达上,讲述了一个很自我却很动人的示例。他喜欢修道院的会士们每天例行的午间弥撒和晚祷,“(仪式)大多以吟唱方式进行。能放下一切,忘我地祈祷与赞美上苍”,“为了捕捉会士们祈祷的动人情景,有天我躲着众人站上小教堂内的椅子擦玻璃,未料还是给经过的神父看见” —— “遮蔽”的存在能自由安排并容纳窥探、窥视这种行为,让观照的双方都血肉丰满,精神真实。

  会士们进入晚祷的小教堂;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七):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文:徐阳春

  知名建筑与知名建筑设计师的名号不可分割,譬如麻省理工学院科技楼与贝聿铭,北京地质馆与林徽因等。一般来说投资方都会倾向于聘请已经成名的建筑师,很少有寂寂无名的新人因为设计了某个惊世骇俗的建筑而声名鹊起。究其根本,是因为建筑行业有更多的风险,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来尽量规避。不过天朝大陆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地方,建筑师的名字往往听起来很陌生,不过在高桥大厦如豆腐渣般崩塌时建筑师往往能一夜成名。

  作者范毅舜是一位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华人,这本书中的摄影作品也出自他手。按照他的理解,屋顶阳台的简约设计拥有着东方的禅意。从他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楼顶阳台前的杂草已经长到了一人来高,却无人去轻易把它铲去或者刻意修剪整齐。这是西方建筑设计的特色之一——不会去让建筑物破坏自然的布局,而是试图让建筑和自然背景尽量融为一体,看起来就让人觉得舒服而不突兀。这样的风格和我们“天人合一”的理论暗合。事实上我们国家的建筑风格也是大体相同,很多小区都在试图让绿化带和居民楼有机结合,兼顾了方便和环境。

  根据作者的考证,柯布西耶在设计大教堂的时候坚决不设暖气,冬季的大教堂寒冷刺骨。而修士的房屋如蜂巢般整齐而狭窄。没有更多的空间意味着断绝享乐,这证明这里是更适合苦修的场所。而按照苦修者的说法,身居苦难中的人能留下更诚挚的忏悔,也能在肉体的压榨下升华灵魂,从而得到救赎。于是这光影斑驳的教堂成为了苦修者的圣堂,那也是柯布西耶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这里是世界上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八):从未想过自己会被一本建筑摄影书籍所打动

  这是一本适合在午后阳光充足的地方,家里书房阳台或咖啡馆里,泡上一壶好茶或浓香的咖啡,细细品读上半天的书。不用杀死很多脑细胞,却能使得心灵静下来的一本好书。世人知柯布西耶大多只知他的朗香教堂,却不知他还有一座建在山丘上的修道院。修道院出世气质的图片配上作者清澈空灵的文字,一次又一次把我带到那个实际上与我完全不相关的空间去,想象着自己跟着作者的图片和文字游弋在那座修道院和驻院修士之间,让我得以近距离观察这座建筑物和建筑物里面的人。

  从作者的文字中,我还看到了一个敢于打破传统宗教禁忌,以宽敞的胸怀邀请和接纳不同信仰的人来为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设计和建造修道院的故事。一个有着前卫艺术觉知的神父加上一个天才的设计师,两人碰撞在一起,才使得法国一个小山丘上的拉图雷特修道院展示在世人面前,朗香教堂也如是。

  我不信教,但依然感谢先贤们,是他们让传世的建筑诞生,同样感谢本书的摄影师和作者,他出色的摄影和文字功底,才让远在万里之外的我知道这座出色的建筑物的存在。从此多了一个梦想,想站在修道院里用双脚丈量,用双眼亲自去体验这座令人神往的修道院。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九):敲开心灵的宁静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十):我们的修道院

  与朗香小教堂相比,拉图雷特修道院作为柯布西耶的作品知名度显然不及前者,会去膜拜的多为建筑迷,与其说这是一个宗教场所,不如说它是以俗世中的建筑而闻名。这本书由修道院缘起,串起了建筑背后的推手阿兰神父、现代艺术与宗教融合的试验物阿熙教堂、马蒂斯教堂、以及大名鼎鼎的朗香。

  作为西方现代建筑史上最重量的人物,柯布西耶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偏偏这样一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设计建造了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宗教场所:朗香小教堂以及拉图雷特修道院,更要求人生最后一晚在拉图雷特修道院渡过,此间的心路历程外人不得而知,但信与不信之间的张力却因建筑永远的留存了下来。

  教堂建筑从继承罗马时代四四方方的巴西利卡式到后来的拉丁十字、希腊十字,从罗曼式到哥特式再到巴洛克式,教堂的建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对上帝的崇敬与忠诚。可很多人都忘记了在最初的最初,没有教堂,教会活动仅在地下坑道中进行,信仰所需的从来不是华丽的场所,一个人全然奉献的心才是最华美的崇拜场所。

  柯布西耶并不是信徒,他的作品有巧妙的设计以及无与伦比的光影。今日的拉图雷特修道院从宗教意义而言已经没落,仅有区区十个会士长居,但它的建筑地位却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朝拜者,这真是一种讽刺。如若人们迷恋的是外在的形而忘记这样的形是为内在的神所服务,那么从宗教意义而言,这所建筑是狂妄的失败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