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穆斯林的葬礼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2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读后感10篇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由霍达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6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一):穆斯林的葬礼

  1.宗教

  最早是大概10年前听室友提起穆斯林的葬礼,我一直以为这是外国沉重小说

  后来在Facebook上认识Nana,一个也门的网友,她正是穆斯林。丈夫中国工作,并娶了一个中国女人。在也门的穆斯林是可以一夫多妻的。Nana是热情善良的。

  一个朋友是甘肃人,离宁夏近得很,甚至弟弟也在宁夏一所学校老师。当然不同学情况肯定一样城市农村教育不同,在弟弟执教的学校却是,父母要求孩子在学校不闹事即可,学习成绩便不管了。与如今大多数父母的望子成龙,各种补习班不断真是大相径庭。宁夏回汉忌通婚。(以上是听朋友言,拒做严格考究与评判。)

  可能因为前面的听闻导致的偏见,以及缺乏了解内心对穆斯林却是害怕的。

  在中国,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新疆。而宁夏在宋朝时还是一个强大到宋忌惮三分的王朝---辽的都城。不知当时的辽国人可是回族?作者霍达是回回,《穆斯林的葬礼》也就大概让我们粗略了解这个民族,以及跟阿拉伯等国的一些关系

  回族,只是有他们的信仰,只是饮食方面比我们什么都吃的人忌讳多了。我没有信仰,不理解尊重教徒们的虔诚

  2.事业

  韩新月很早的时候就想要以翻译为终生事业。

  这样的远大理想,好像却是离我等苟且偷生之徒太遥远了。那个大学你追我赶的,唯恐第一被人超越,甚至因为同学们的基础实在太好而考试的时候要出后面没学过的内容。满分人数过半。当然了,这是在燕园,一届也就16人,只是我好想再念一回大学。

  以及老师楚雁潮,在教学兢兢业业祖国培养外语人才,唯恐没有扮演好园丁角色。工作之余,再翻译文学,最初想从事的行业

  以及楚老师德高望重的老师,严教授

  3. 性格

  韩太太壁儿。我始终觉得韩太太小市民形象是最饱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在父亲突然去世,蒲世昌前来讨债时,少女壁儿的泼辣看起来却是聪明机智,甚至也有几分可爱灵气。只是少女长成中年妇女之后,对待女儿几乎尖酸刻薄。女儿却是自己带大的妹妹与丈夫所生。以及对待儿子天星喜欢女孩小容子,因为自己不喜欢小容子的出身,略施小计让小容子与天星产生误会;在保全自己与儿子面子前提下,让另一个自己选中的儿媳人选主动表面心意翻云覆雨间,儿子的终身大事就搞定了。如此强势掌控别人,对女儿如此,对儿子亦然。

  玉儿。与姐姐壁儿的外强中干不同,在燕京大学、牛津大学都念过书的玉儿却是个口上不饶人,同时精神上的弱者。玉儿三岁丧父,七岁丧母,几乎是姐姐与姐夫带大的。在初恋男友因为政治上的事叛国后再不能在燕京大学读下去了,不开心回家后便与姐姐争吵。然后因为燕京大学待不下去又一意孤行自作主张跟姐夫去了英国。因为此时正是二战期间,在以为姐姐、外甥都下落不明后,以及伦敦被轰炸后,20多岁的玉儿再次害怕起来,牛津大学也读不下去了,急需精神上的依靠最终与姐夫成为夫妻

  与玉儿相比,壁儿反倒更担当一些,虽然她也有自身很大的局限性。

  韩子奇,玉王却也是玉魔。在那个年代里,却只见他扮演好了父亲的角色。对梁家二姐妹大概都辜负了吧,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根本懂爱情

  韩新月,新月我觉得应该是主人公。虽然书中有玉、月两条主线。有人说她纯粹,的确,17、8岁初入北大的她,只会在学习上发奋,对老师崇拜,对实力相当的谢秋思只有竞争不妒忌,对英语烂到渣的罗秀竹耐心辅导。只是“世间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脆”。

  楚雁潮,简直是完美的化身啊。情商高,思路清晰逻辑强,这点在对待他的学生特别是当时已经是党员班长、以及与韩太太雄辩时多次展现出来。气质也很好,在整个系只有他符合哈姆雷特人设。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二):爱情,今晚只谈爱情

  韩子奇:没有爱情,无论是对碧儿还是玉儿,事业心和责任心早已将自我完全丧失,一个丧失自我的人又怎能去爱别人呢?虽然在回到北京后一直对玉儿有所挂念,但这也是道德感驱使,至于他的内心是否有爱情,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碧儿:大管家,爱情只是维系及家庭稳定的一个说辞

  玉儿:一个有血有肉独立个体,无论选择还是放弃,都发自独立的内心深处,只是在那个时代,注定以悲剧收场。爱情双方永远是主动付出的受伤最深。

  新月&楚老师:纯粹的爱,演绎出了爱情最美好部分。我读到每一个字都替他们担心,生怕这个现实社会将这份爱情摧毁。感谢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对美好爱情的希望:他们没有被现实毁灭,只是被病魔中断。

  相信这会让像我一样很多的读者相信纯粹爱情的存在,即使只是在小说中。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三):竟挑不出一点好处

  一本书写得不好没什么,但代表作写成这个样子就太说不过去了。

  而且不光写得不好,还写得太长,不光写得太长,还写得太稀疏,一个场景能磨磨唧唧反反复复地写上几十页。所以最后读完回顾整个故事,会很好奇她是怎么把这点情节写出四十多万字的。

  因为开头写得还不错,整得很有异域风情,而且少年时代的韩子奇还是个不错的人,有勇有谋有志气。然后呢,璧儿也是个很有见识小姑娘

  可是璧儿和韩太太是一个人,这我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接受。恰恰璧儿经历巨大人生变故是在她成为韩太太之前,以及她早已成为韩太太之后。所以,一个人为什么会平白无故地变得那么坏。比方说在韩子奇办展览的时候,也是在姑妈初登场的时候,韩太太就已经跟后来典型的韩太太没什么区别了,那时候她应该还不到二十五岁吧。自从我发现韩太太是这样一副样子之后,每当她出场,我都脑补雪姨的表情语气

  所以等我回顾整个故事,如果这个小说还有什么可能写得很出彩的,那写韩太太的性格转变应该是个很好的用心之处。人都是喜欢看有成长的角色,无论是往好了成长还是往坏了成长。《骆驼祥子》就是往坏了成长的故事啊。

  除了韩太太之外,其他人真是从头到尾只有一副面孔啊。也不是说非要把一个角色弄得复杂,既有善的一面又又恶的一面。但是也总不能一提起姑妈就动不动韩太太喊她去买菜或者动不动说起自己的丈夫孩子;也总不能一提起楚老师就动不动鲁迅的书还没有翻译完或者动不动就去医院探望病人;也总不能一提起陈淑彦就动不动我爸比不上你爸或者你能考上大学我考不上。所以说,这个小说虽然字数比较多,但是等所有角色基本都登场之后,读起来基本就不用动脑子了。反正她再怎么铺张地写也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来。因此呢,普遍奇数章节好于偶数章节。偶数章节不断地在重复,奇数章节好歹的确写了些东西。

  先说韩子奇。在他遇见那个洋人之前,能看出来他还是有点想法的。结果遇到那个洋人之后,基本上人家说啥他就信啥,被人牵着鼻子走了。而且就他的事业来讲,恐怕也没有步步高升的感觉啊。因为他只有一个死对头,把死对头踩在脚下之后就没东西可写了。

  而且韩子奇也不是个很有觉悟的人。一方面执着于虚名,这一点远不如师父,师父是本分手艺人;另一方面太执着于玉的实体,甚至于太执着玉为自己所拥有。这个小说开头塑造的那个被称为玉魔的老先生,后面也没怎么去讲,可惜了。更重要提高鉴赏水平,能发展像模像样的一套理论那更好。而不是说去收藏这些东西。就算是传家宝,有一两件也就足够了。而且吧,我怎么感觉这父亲对孩子疏于教育呢。韩天星是你的儿子,而且人家脑子也不傻,你为什么不好好培养他做你的接班人呢。做精神上的接班人,不一定非得让他继承你的店铺。或者不一定非得是亲儿子,有点本事总不至于总是藏着掖着带到坟墓里去吧。反正这方面,书里总是在写韩子奇怎么怎么爱玉怎么怎么茶不思饭不想。说得难听些吧,后来出了那档子事,恐怕玉在他心目当中还是排在小姨子之后吧。

  既然说起了小姨子这档子事,也没办法绕开了。怎么说呢,越是爱惜名声的人,越是会特别忌讳瓜田李下这种事情。而且姐夫跟小姨子,小叔子跟嫂子,甚至是公公和儿媳,这种事情想都不用想,一听到本能地就会很警惕。当然,清者自清,没做过的事也不怕别人去讲。但前提是你时时刻刻都把自己当做一个清白之人来约束自己,时时刻刻都把事情做得让人说不出闲话。这样等到可能会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才不会怀疑到你头上。

  所以说,比方说是在办展览的时候,当时璧儿的大儿子已经满周岁了,而且梁冰玉已经读大学了。读大学的人,怎么也没办法说她还是小孩子。所以这时候其实当姐姐的也不是很关心她妹妹呀,不然总归还是会大张旗鼓地张罗起妹妹的婚事吧。当然,实际上有没有真去这样行动,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首先造势还是首先不能少的。

  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姨子跟姐夫一起跑国外去了。竟然没有一个人稍微有点警惕性。韩子奇在听到英国那边的人说“这两位就是韩先生跟韩太太吧”还丝毫都没意识到什么吧。问题不在于造成了什么后果(而且本书当中确实造成了很愚蠢的后果),问题在于你不要给别人说闲话也不要给自己犯错误机会呀。

  所以说,梁冰玉太无耻了。怎么会有这么恬不知耻的人。其一,没有征得姐姐和姐夫的同意就跟姐夫去国外了,这是好人做法吗。其二,就算你姐姐死了,就算你姐姐化成灰了,你姐夫仍然是你姐夫。从姐夫到老公,这多膈应人。就不怕你姐半夜化成厉鬼来报复你。不过新时代的女性往往也不怎么信这种封建迷信。而且吧,这种事情至少还要讲点法律程序吧。死了也是有死亡证明的吧。没有看到铁的证据,你怎么知道她是死是活。仅仅是收到一封信而已。而且这封信还显得那么孤证不立,叫人如何相信。你相信了,其实你心里最深的层面还是盼着你姐姐死掉的吧。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就算没有这样一封信,你觉得是时候了,也有必要自己伪造出一份这样的信来。其三,你还有脸回来。就算这里面确实有什么误会,但事实上你姐姐确实还活着。这时候是不是为了减少姐姐和姐夫的困扰,有必要抱着孩子再也不回来。这是当时当地最好的做法吧。你留个孩子放这,这孩子长得还那么像你,你姐能高兴吗。你姐那么小心眼你又不是不了解。

  少拿恋爱自由借口人人都像你似的,抢别人老公,人人都像你似的,眼睛盯着自己的姐夫,这个世界不会好的。

  这个书里面勉强还算塑造得比较成功的角色也就是韩太太了。虽然从璧儿到韩太太的突兀转变,这本书根本也没交代。

  韩太太真是一个形象生动但是又是一个让人觉得很没原因的角色。拆散儿子跟他的女朋友,然后硬塞进来一个儿媳妇,这样她会很有成就感?人家姑娘没什么污点吧,你瞧不上人家没关系,你儿子喜欢人家就足够了。这背后使招数的行径,跟当年害死你爹的仇人,有什么根本区别吗。也只能说这谈恋爱的两个年轻人性格还没那么强,否则人家姑娘一头找个柱子碰死了,你说你这辈子能睡好觉吗。而且她看中的这个儿媳妇,第一次过来就不停抱怨自己老爸没有本事,说实在的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的做派。

  侯管家如果不死,也就不会被竞争对手钻了空子。但是吧,侯管家是韩子奇的人,就算韩子奇不在家,你也没什么资格去说人家侯管家做事情做的怎么样。做一个不恰当的类比,这要是搁在皇宫里头,那就是后妃干政的罪名了。韩子奇又没有授予你这样的权限,或者说就算他授予你了,你在其位不谋其政,出了岔子,首先该问罪的是你呀。

  再说呢,第一,这是正需要用人的时候,就算你手中有确凿的证据,你也应该先忍着,等到秋后算账吧。第二,对于这样的大功臣,你想除掉他,也该选择某种很缓和方式,狡兔死走狗烹嘛。第三,错在你呀,侯管家说那天的确有几个韩太太带来的几个女的在那里打麻将,确实他们嫌疑最大,但是也不排除侯管家故意找这样的一个有外人日子作案。可是侯管家如果真有不臣之心,又怎么可能仅仅拿走一个戒指就罢休。他要是真的有想法,恐怕吞了这整个店都是可以达到的吧。

  韩太太真是愚蠢到了极点。

  而且这整个的小说,就是那种好人很偏信好人不长脑子坏人稍微一点奸计就能得逞的无聊故事。

  而且更可气的是,一个四十多万字的小说,拿不出一个让人佩服让人喜欢的角色。

  比方说楚老师虽然是个没有人格污点的角色,可是大好青年磨磨唧唧地脑子里就想着师生恋这点事,也真是让人叹气呀。所以说对翻译事业还是不够热爱。一本《故事新编》翻译那么久才翻译完。

  至于韩天星,他父亲怎么耽误他上学这个事情也没有交代清楚。父亲从国外回来的时候他才十一二岁,还不至于教育完全被荒废。而且父亲有那么多值钱地东西却忍心让儿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挣钱,当父亲也太不够格了。而且这样一个小伙子,自己跟女朋友的关系就那么被母亲给破坏了,我也是不理解。你可以去问啊,你总有许多次机会去问啊。倒不至于非得假想有人从中使坏,但是总是可能有什么阴差阳错的事情发生。问清楚了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至于书中那些像是纪录片解说的段落,我都跳过去没有读。这种东西写出来明摆着恶心人呢。作为读者一心想知道事情后来怎么了,结果你不紧不慢地整一堆这玩意儿,也太影响阅读体验了。这些东西作者写出来压根也没打算让你读懂,就没必要硬撑着非要读下去了。相关阅读可参考《超杀人事件》当中的《超理科杀人事件》。

  至于其中的穆斯林相关的东西,我本来对这方面一点也不了解。但是吧,一想到韩太太以回族女儿不可嫁给汉人为致命理由阻止女儿的婚姻,我就感觉这个民族真是没那么好吧。再说韩子奇,当年跟小姨子好上了的劲头都哪去了。看来还是不够爱自己的女儿呀。你看,一说到跟自己切身利益不大的那些事情,什么规章制度啊风俗禁忌呀全都来了。对于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呢,恋爱自由,别的全都靠边站。

  不光可恨,而且愚蠢。不光狗血,而且无聊。真的挑不出一点好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四):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这本书2010年就买了,但直到前些日子才从书柜中拿出,用了一个星期的零碎时间认真读完。我看了豆瓣上的评论,褒贬不一。翻版琼瑶也好,文学精品也好,这本小说本身能够引起这么多的争论,就已经说明了它的价值。也许阅读时候的情绪状态,决定了它是否对你的口味。最近我因家庭矛盾,造成情绪不佳,甚至是沮丧,想通过阅读排遣压力。一开始并没有吸引我,反倒是作者对玉石和穆斯林的介绍让我觉得不适合阅读。但随着新月上大学,与班主任的感情发展,让我沉入其中。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最高潮阶段,也就是新月即将步入死亡时,与父亲,母亲(暂且说是母亲,梁君璧也许从没有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楚雁潮的感情纠葛让我内心澎湃不已。父亲的慈爱却无可奈何,母亲的冷淡与无法割舍,与楚雁潮的热烈相爱却面临死亡。当新月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我已泪流满面。我从没有读过琼瑶的小说,通过电视,我对琼瑶小说从来没有产生过兴趣。但我绝不会把这本文学著作当做普通的爱情小说。韩子奇与梁家三代人的感情离合,是不可能通过一本言情小说来表达的,通过作者霍达撰写的后记,以及我从网上搜罗的对霍达的介绍,我觉得作者本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小说家,如果说不能用文学巨匠来评论,那么,一个富有情怀的作家也许是对作者的恰当的评论。

  简单说说我对书中人物看法: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悲剧故事,这悲剧的根源我认为就在韩子奇身上。韩子奇骨子里有股钻研精神,和不懈的韧劲儿,这从他把玉石当做自己的生命可以看到,他可以为了保护自己的玉石,不惜妻离子别,一别就是十年!但同时,在感情的处理上,按现在的观点看,他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扭曲的,难道他没有考虑过终有一天会回归家庭吗?梁君璧自有她的狭隘,虽然没读过书,但他对穆斯林的虔诚,和对这个家庭的誓死捍卫,不禁让人慨然。但,也仅此而已。面对亲夫与亲妹的结合,她能做什么呢?新月留在这个家庭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她应当随着母亲玉儿远走英国,尽管没有父亲的陪伴,但至少有母爱。母爱,在这浩瀚的宇宙中,难道还有比母爱更加真挚和纯真的感情吗?

  总之,我向未读过此书的读者们推荐这本书,这是一本适合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阅读的书。书中对感情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好书。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五):新月如钩

  读到第三章才明白故事的时间线 只觉着韩子奇的转变有些许生硬 霍达还是适合当编剧 一直平平淡淡地 读到楚雁潮对新月坦白自己的爱的时候 才觉得看到高潮 也不觉靠书名地猜到了结尾 看到最后 白发初生的楚雁潮在新月的墓前拉琴 就已经泪如雨下了 没有谁对谁错 再高的信仰也改变不了 大家都是俗人这个事实 就像壁儿说的 谁能干净一世不沾一点灰星子 大环境束缚之下 谁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你看她人愚昧 却不知在她眼里你同样无知 其实新月女主光环太强 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很难让人有代入感 陈淑彦才是大多普通人的代表 可惜作者费的笔墨不多 楚雁潮于她 又是怎样一个存在呢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六):初评

  这本书是别人推荐的,很实在厚重的作品。很奇怪的是我对主角之一的韩新月并不讨厌,也不觉得可惜,生命的长度无法控制,但我觉得主角总算是来世间走了一遭。倒是对老韩夫妇感到扼腕,没有什么比自己的人生欺骗了自己更加的悲剧。而人终此一生要追求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这竟是临死的夫妇最终还是要面对的问题。老韩以为自己以玉为生,可他也失去了爱情和心爱的宝贝女儿,即使是他早年的那些辉煌的奋斗,我都觉得其实很俗。因为尽管他一生在追求着玉的长河,可是他却始终被玉纠结着,他并没有从玉身上得到最美好的快乐。璧玉的最终才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是穆斯林,这对她一生坚持穆斯林洁净的信仰是一个晴天霹雳。冰玉,自由女性的追求或许最让人安慰,但也很哀伤。说真的,我觉得楚老师和新月的人生是最自由的,他们的灵魂最洁净了。

  书给我的感觉是每次有好多的铺垫,但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于是我数次放下,又数次拾起,即便在我看过了一半猜到并看完结局的情况下,中间的情节还是给了我不少的惊喜。回头一想,又是必然。跌宕起伏,发人深省。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七):穆斯林的葬礼

  看到新月之死那里,真的就差点哭了!她是那么的努力地生活着,感觉真的就是天妒红颜,让我想到一个姐姐的死也是如此,令人惋惜!整本书读下来,有一点我始终不明白,那就是璧儿为什么会那么地想擅自决定她的子女的事,尤其是婚姻,她的思想是如何随着那个动荡的年代发生变化的。从过去的那个干练的璧儿中似乎能找到一点原由,但对于她思想的变化仍然不解。看到后来她们姐妹和韩子奇间的纠葛,又感叹她的不易,为对新月没有太多过分的苛克,甚至为新月游坟而感动,毕竟血浓于水吧!至于玉儿,至于姑妈,至于楚雁潮,人物性格都很突出!书的结构编排虽然很常见了,但我读起来仍然不太习惯,不过到最后新月身世的揭晓,再把两条线索合二为一时,感觉上还是挺令人震撼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八):禁忌之恋的葬礼

  一部六百页的大书。两代人的故事,不断的穿插中叙述。说实话,开始挺好看的,后来就稍微有点点无趣了。

  在书中,有背伦理的禁忌之恋有两段,一段是韩子奇与自己妻子的妹妹梁冰玉的相爱,并且生下了女儿新月;一段是韩新月与自己的老师楚雁潮的相爱。两段感天动地的相恋,可是最终都走入了坟墓。

  横在韩子奇和梁冰玉之间的就是姐姐梁君璧,更准确的说,是伦理道德。韩子奇是看着玉儿长大的,对她本是兄妹之情,不知何时就已经变了。当伦敦陷于战争当中,战火也点燃了他们的爱情。“是战争改变了一切,改变了人的命运!”在生死之间,两个绝望的人只能拥抱取暖。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太多考虑仍留在北平的璧儿和天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在一个不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地方,梁冰玉的自由与疯狂感染了韩子奇,是梁冰玉教会了他什么是爱。或许韩子奇对妻子的感情从来不是爱情,她对妻子只是责任,只是对师傅的一种报恩,对师傅的感激的扩展和延续。所以当妻子不在身边,当轰炸每天每天在摧毁人的坚毅,韩子奇和梁冰玉都有一种世事无常的无力感,所以他们要抓紧时间去爱,去疯狂,去温暖。

  而新月和韩老师的呢,确有充满理想主义的朝圣感和飞蛾扑火的轰轰烈烈。韩老师本尚未察觉自己对新月的感情,又或是碍于老师与学生的身份差距无法开口,可是当新月身患严重的心脏病,他必须给新月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他以浓烈的爱恋给予新月一道强光,他以饱满的热情赋予新月新生。是韩老师的爱,支撑新月一直与病魔作斗争。正是因为母亲的强烈阻挠,新月心中的支柱倒塌了,她再也撑不下去了,在朝阳的沐浴中永远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阻碍新月和韩老师的,不仅是师生这种微妙的关系,还有新月是回族人,穆斯林不与异族人通婚,这是铁的定律,他们无法打破,无法逾越,无法无视,可是在韩太太严厉的阻止之后,两个纯洁的心灵依旧紧紧的相贴在一起,直至新月的死亡,多少年后,都未分开过。

  毋庸置疑,子奇与冰玉、新月与韩老师,他们之间的爱的真诚。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爱,因为心中的一团火,跨过了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地域差别、万世仇恨,勇敢的相爱了。其实,现在的我,尚未明白,禁忌之恋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还是说根本就没有对错。打破禁忌的代价,必然会以伤害一些人为代价;维护禁忌,又少了多少惊天动地的爱情,少了多少追逐心灵的自由。

  禁忌,又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没有了禁忌,韩子奇与梁冰玉远走高飞,留下韩太太与天星吗?这样的自由,是不是有些残忍呢。可是新月与韩老师或许能永远的在一起了,新月的病也许就能好了,我不敢去想象,因为这样美好的日子,新月不曾拥有,因为宗教习俗,因为身份地位,有很多的禁忌只是社会维稳的牺牲品而已。

  当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开始,人类在一点一点跨越一道一道结界,不断追寻刺激、疯狂、自由、随性、快感。禁忌是把两人本有的情感变得更加兽性,刺激。亲情友情师生情,都在爱情面前低下了头。可是最终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是坚持下来了呢。

  韩子奇与梁冰玉、韩新月与楚老师的爱情无疾而终,是否就预示着,禁忌之恋,本就该走向灭亡。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九):韩子奇: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

  撇开全书中饶有趣味的穆斯林风俗不谈,读这本书的过程大约像是在看一幕脸谱戏,除了韩太太没有带面具,像是个真实的人,其他人的戏码早在序幕一拉开就被敲定了。

  新月永远都是纯洁完美的,天星永远都是憨厚木讷的,楚雁潮(很想吐槽这个名字==)永远都是内心澎湃的,而韩冰玉永远都是固执决绝的。倒是韩子奇,有机会换了个脸谱,从年轻时代的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一晃成了一个软弱无能,唯唯诺诺的面疙瘩;而其他人的生死悲欢就这样被他的转变而改写了。

  韩太太一生依仗、爱着这位奇哥哥,虽然她渐渐失去了和他精神沟通的能力,成为了一起搭伙过日子的人,但这是这个家给她的局限,她没有错。梁冰玉一路把书念到燕园,见了些市面,自诩为一个新派独立的女人,崇尚自由的爱情,这也是这个家这个时代赋予她的特质,爱上奇哥哥,她也算不上多少错。错就错在这个韩子奇。一怒之下抛妻弃子跑到英国,这已很让我啧啧称奇:毕竟你是梁家的学徒、梁家的儿子、梁家的女婿,什么样的惜玉之心能鼓动你把发妻幼子抛弃在战火纷飞的北平?梁师傅撒手人寰,那个不惜受辱,到仇人门下卧薪尝胆的韩子奇,恐怕体现的更多的是对梁家的报恩之心和拳拳之爱,如何几年之后成了这般魔怔?也罢,跑到英国十年,还未知北平家人死活,就已经与小姨子永浴爱河,把人也造出来了。这是怎样一个男人?回家时对韩太太哭诉“战争改变了人生”,别说韩太太那样一个倔女子不能应,我也不能信服。梁冰玉她可以说生活艰辛、感情冲动,但我不认为韩子奇有这样的权利。不是在每个时代、每个家庭里,人都能有所谓自由的权利的。再罢,如果韩子奇是已当初光复奇珍斋那般血性来拍板他和梁冰玉的爱情,也并非完全不可。若你决心要伤害发妻,便拿出点魄力保全另一个家庭和无辜的新月。没有,韩子奇居然回国了,不是回来安抚妻子,协调关系;不是回来主持大局,稳定家庭。韩子奇像一个无知的5岁孩童一般,面对着两个受伤的女人和即将破碎的家庭,只有嗡嗡哭泣!这个北平的家,他回来了自然是离不开了;韩冰玉不甘做小(当然她姐姐也不让),他也拦不住。可怜新月留在这个扭曲的家里,内心受尽折磨,韩子奇这个父亲却每每不能维护万一。而天星也因为父亲远遁英国十年,而失去了领跑人生的机会。韩太太由爱生恨而对整个家,对新月和天星的操控,深远地影响了下一代的命运。

  我只能说:韩子奇,没有那金刚钻,你就别揽那瓷器活。软弱无能还整点周转不开的风花雪月,这个家不毁都说不过去了。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十):矫情加三观不符出轨还那么有理真是瞎了

  这小说让我失望的不得不来吐槽一下!

  首先!!!我就不想吐槽茅盾文学奖这个梗了。

  然后,名字起得无比的大气厚重,然而本质上就是一披着时代背景的言情小说!

  梁亦清在世时的描写还是比较有时代厚重感的,然而越往后看越觉得不对!!

  天啊那个时代的人都是那样说话的么!!!

  梁冰玉和韩新月!!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读过大学的女生和六十年代的女孩子!

  说话都是那么矫情的么!!!

  动辄爱情权利人格!!!!!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像我这么矫情的人都觉的这书矫情的受不了!

  然后,关于梁冰玉!

  我是第一次见了有人出轨理由是因为战争的!!!是战争让你们的心的距离接近了!!于是你们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还有读了书有了点思想动不动就觉得别人愚愚昧,可悲!你懂不懂的尊重人啊!

  你们在国外因为相爱而结合的时候你们想过万里之外的北平有个独自维持一个家的女人么!你们只知道你们害怕你们空虚你们恐惧,你们知道那时她是怎么过的么!

  你们因为战争去相爱了,你们想过璧儿是怎么一个维持这个家的么,她怎么没去另外多爱一个男人啊!

  发乎情而止于礼,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于理性。

  韩子奇和梁冰玉的行为,只让我看到了自私和不道德。

  婚姻和爱情最大的不同在于,婚姻比爱情背负着更大的责任和更重的束缚,你做什么,都不只是你自己,而是两个人。

  看到梁冰玉和韩子奇回国的那段儿我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

  面对姐姐的指责居然还委屈的说,“姐姐,我不是来听你侮辱的。”

  呵呵哒,你们的爱情多感人啊,多伟大啊,你姐姐指责你还不行么,难道你是要她赞叹你们纯洁的爱情然后甘愿的滚出做一个前妻么。呵呵哒,不要脸到这个份儿上我也是醉了。

  一个女人,面对自己离家十年的丈夫,突然得知他在外面有了新欢,还有了一个女儿,而这个新欢居然还是自己亲妹妹的时候,如果她的反应不是愤怒,而是妥协,那这个女人真的是卑微到了一定的程度。璧儿愤怒,是因为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至于韩新月。

  我不知道一个女人对于丈夫的私生女还能怎样。尤其是面对丈夫明显的偏向的时候。

  至此我只想说一句,所有出轨违背道德的所谓爱情,报应一定回来的,即便不落在自己身上,也会落在下一代身上,所以,还是祈祷落在自己身上比较好,以防殃及无辜~

  对韩新月无感。

  反而对于谢秋思有几分欣赏,她独立,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倔强,高傲。倒是有几分欣赏。

  至于郑晓京,带有太浓厚的那个时代的饱受太祖思想熏陶的女孩子的色彩,但是,人很不错。

  梁冰玉和韩子奇,我只想说一句老天有眼~感觉好开心。

  璧儿是个苦命的女人,一切不过是为了大局。隐忍坚强。

  韩新月,你大概是为了偿还你父母的债的吧。不过你这样文(jiao)艺(qing)的女孩子,人间不适合你呆。

  谢秋思,你早点出生晚点出生都比生在那个年代强。

  韩天星,你还真是博爱啊。对你妹妹还真是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呢。

  吐槽完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