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3 21: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经典读后感10篇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是一本由鲁佳著作,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3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一):枯燥的留学生活,让作者过得如诗般美好

  作者在本书中主要是对在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进行了生动有趣描述,使读者感受到在异国他乡有滋有味、原滋原味的留学生活。

  这本书会告诉你,留学是另一种成长经历,是另一种人生体验,也是另一种选择锻炼。从迈出国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开始学会自己掌握未来的舵盘。而在此之前,留学的见识经验,我们要从别人的故事中吸取。

  世界那么大,故事那么多,或许,这本书能教会我们如何更好的把握今天,以及如何更好的面对明天。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学生》杂志副主编 周娟娟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二):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代后记)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代后记)

  这本书本准备命名为《且听风吟》,因为我在清华法学院求学期间,曾经以一首自己原创校园民谣《且听风吟》纪念我的毕业。这首歌在我的搭档,也是这首歌的主音吉他手,吉他水平高出我数倍的建筑系的李沂幡同学的协助下,进入了第12届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总决赛。《且听风吟》是一首以毕业为主题的歌。当初写这首歌,一是因为即将毕业,以为从此就永远离开校园了,于是就写首歌来纪念一下自己的校园时光,希望能像自己所欣赏的校园民谣掌门人高晓松那样青春无悔。当时并没有想到后来我的青春岁月竟然延续得那么悠长,如果把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光都可以看作是青春岁月的话。二是因为村上春树是我最爱的作家之一,著有同名小说《且听风吟》,我以此歌名向他致敬。

  在多年以后,我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毕业,并写了一本记录自己在美国的大学生活的书。我首先就想到了用当年在清华写的那首以毕业为主题的《且听风吟》来作为这本书的书名,来纪念我的又一次毕业。但后来,在我写完本书的自序后,我觉得“且听风吟”这四个字更适合作为那篇序的标题

  这本书最终被命名为《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首先是因为高晓松的这段话深得我心:“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另外,我也谈谈我自己对本书这个书名的理解

  从文章内容来看,本书以我在美国法学院的生活为主线,但书中文章并不只是停留在描述法学院学子单调的法学学习上,有更多文章描写的是我在美国留学时的各种体验与思考,这些文章有一定的文艺色彩体现了一种“诗与远方”的气质

  法学院的学习与生活给人的感觉本来是相对单一、枯燥的,这是留美法学学子的共同状态,法学院似乎与“诗与远方”的关系不大。但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即使是在单调的生活中,只要怀有一颗审美心灵,也能澄怀味象,寻到平凡生活中的那一丝丝芬芳。“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如果懂得去欣赏、去品味这一丝丝芬芳,这就是一种“诗与远方”。

  很多诗人都是法学院的逃逸者。本书并非鼓励法学学子都逃离法学院去做诗人。本书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并不需要从法学院逃离,诗与远方其实并不遥远,也并不神秘。法学院也可以让人诗意地栖居。诗与远方就存在于我们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当下即是云水,庙堂就是山林。只要怀着审美的人生态度,所谓的“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其实可以同时存在。从“眼前的苟且”中可以看到、也可以活出“诗与远方”。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

  关于这个书名的英文翻译,尤其是怎么才能译出“诗与远方”那种飘逸空灵的意象,我还颇花了几分心思。网上有很多种译法,有译为“poetry and distance”的,有译为“poetry and the far afield”的,还有译为“poems and dreams”的,等等。其中我比较认同的是“poems and dreams”,我认为这个译法比较接近中文“诗与远方”的意境,其他译法都过于直白。我也请教了我的老友,西讯翻译的翻译总监莫乐哥,他告诉我约翰·丹佛有一首歌叫Poems, Prayers and Promises。这个歌名顿时给了我灵感,让我想到《圣经》里有一个说法叫The Promised Land,翻译成中文就是应许之地、乐土、希望之乡的意思。我觉得“The Promised Land”这个短语比较适合表达这里的“远方”,而在基督教的文化视角中,“The Promised Land”又有了比中文的“远方”更深远意义。此外,“poetry and the promised land”还押了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读起来比较琅琅上口。所以本书的英文名采用了这种我自己想到的译法。这是我对“诗与远方”的英文翻译的个人看法,也是一种尝试。如果读者朋友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交流,我们共同来把“诗与远方”译得更加完美

  这本书分为四辑。辑一《美国法学院的完美生活》,主要是通过记录我在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经历与心得,描述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生活。辑二《法学学子的闲情偶寄》通过对留学生在美国大学的生活与衣食住行的描写,展现美国留学生活的乐趣。辑三《法学学子的诗与远方》在音乐、美剧、电影艺术中寻觅美国文化之道,在旅游中看美国城市与美国社会,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诗与远方的气质。辑四《法学留学的意义》通过自己在美国的留学生活体验,思考出国留学和读美国法学院的意义。

  根据这四辑的不同命名,读者朋友们自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偏好的阅读内容。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偏爱第四辑,本辑以议论文为主,是我关于法学留学的意义的思考。我个人认为这些文章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我也特别希望就本辑的一些观点与各位朋友做进一步的交流,共同探讨留学和人生的意义

  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兴良老师不吝笔墨为本书作序。陈老师深入透彻、生动幽默细致而又精彩点评是这本书能够得到的最完美的对待,也是我能想到的这本描写布鲁明顿法学院生活的书的最合适归宿

  感谢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周光权老师和陈建民老师。我在清华法学院求学期间,二位老师分别担任我的《刑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的授课老师。也正是因为有了二位老师当年为我写的推荐信,我才有了远赴美国法学院留学的可能

  感谢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学生》杂志的副主编周娟娟老师。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在《留学生》杂志发表时的兴奋激动心情。后来周老师竟然还在《留学生》杂志为我开辟了专栏,让我持续地在《留学生》杂志发表文章,这给了我一直写下去的动力信心,也才有了这本书的雏形。

  感谢《课堂内外》《留学》《两岸视点》《中国青年报》《旺报》《广州日报》《北美留学生日报》,感谢这些报刊为这本书中的很多文章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感谢这本书的编辑李佳女士和张津女士,她们的认真严谨精益求精让这本书的问世终于从梦想成为了现实。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

  感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这些文字有缘被你们读到,在作者和读者的心中就建立起了某种奇妙联系,很庆幸我们之间能够建立起这种联系。如果书中文章还能引起你们的共鸣、思考或批评,那就是我作为作者最大的幸运。我的邮箱是lujia01@tsinghua.org.cn,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交流。

  最后附上《且听风吟》的歌词,纪念我们的每一次毕业。这首歌的歌词由我与本科时的室友陈佳共同完成,作曲由我完成。在清华参加各种比赛演出时,建筑系的李沂幡同学一直以他高超的吉他技艺把这首歌和其他歌都诠释得有声有色。那些在川外和清华一起弹琴唱歌的青春岁月,我至今还深深记得。

  且听风吟

  开始慢慢在风中消逝的誓言

  火红的信纸蓝色的烟

  最后回到我们最初的地点

  终于来了忧伤飞扬的夏天

  别了曾开满腊梅的花园

  别了我所有未实现心愿

  别了还依然纯真少年

  别了女孩你那忧郁的双眼

  我们为什么而来为什么离开

  我不明白

  为什么纠缠为什么等待

  青春已不再

  为什么什么都忘记了

  我曾唱过

  为什么什么都带走了

  我曾有过

  五彩的色彩淡了谁与谁无奈

  漫长思念远了转眼就在天涯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三):鱼有水、鸟有翅、云彩天空

  从第一章作者描写踏上飞机开始,我也跟着书重新踏上了美国之旅。

  做菜哪几个篇幅看的津津有味, 作为川菜的爱好者,看着文字都可以流口水

  游记里描写的芝加哥和田纳西我也去过。当然即使游同样的地方经历同样的事情,个人文化底蕴的差距,感受到的也是天地之别。

  读到后面觉得这家伙真像个超强海绵,能把所有接触和经历的细节贪婪的吸收过去,还有对其文字功底的深厚表示佩服。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第4章的旅行的意义,这一章我觉得是最能读到作家思想部分,作者也确实像里面描写的一样平常的生活中打开超出常人几百几千倍的感知天线生活,所以感知到的幸福痛苦也是常人的数百数千倍。

  还记得作者离开美国的前些天,有个小型聚会我们一起参加,让他站出来说说回去的感想,他很潇洒出乎意料的说"It's life" 然后结束了。我对作者那简明扼要的感想发表至今触动颇深,即简单富有哲学意义。但现在看来那潇洒答案后面隐藏的感情丰富是无法用一小段时间说得完。

  美国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城市- Bloomington, 只有遇见像作者一样心里藏着诗意且丰厚的文化底蕴的人时才能把它最隐秘魅力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loomington 曾拥有过本书作者是它的无限幸运。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四):来自1/3处视角的评论

  如果单纯地把读者与本书间的距离看成一条直线,那么作为读者的我恰巧处于一个微妙位置

  我曾与美帝南方乡下度过了一个多月的“蜜月期”,显然无法权威而中肯地书写什么,但本书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让我找回了不少“那个夏天”的美丽疯狂。于是,凭着这份经历,我得以站在1/3处回望。

  至于对2/3段的“眺望”,则是因为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恰巧我要展开另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可以说它来得正是时候,在都柏林“凶残”房势的摧残下,本书带给我了憧憬与希望,同时,再一次、郑重地,提醒了我选择这条道路初心

  因此,我觉得不管是不是法学生,每个曾有过留学经历的人、将拥有留学经历的人或是想拥有留学经历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它。

  本书分为四辑,我最喜欢的是第二辑。读起来当真有几分李渔《闲情偶寄》的意趣。

  最后关于“诗与远方”的翻译,我想押一个类似Pride and Prejudice的韵:Poetry and Punt。这里的Punt含有一个也许有些非主流的文化隐喻。在古埃及人眼中,Punt这座城市又叫做Ta netjer,即“land of the god”。因此,Punt是他们的诗与远方(见链接:Land of Punt)。当然,如果不凑这个韵又追随主流的话,我想这个远方应该是Utopia吧。虽然,对我们来说,它们是很高很高的标准,但总有人每天都在使出浑身的气力,离它近一些、更近一些。

  取这个题目的原因其实也有一个隐喻:我与作者因为圣三一结识。虽然在打开快递包裹的前一秒我并不知道作者叫什么抑或做过什么。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难掩内心惊讶。许多人告诉我,三十岁就能看见人生的天花板了,我想,此刻作者的头顶应当是浩瀚的繁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