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迟》读后感10篇

2018-03-03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迟》读后感10篇

  《不迟》是一本由羽芊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迟》读后感(一):别丢了那颗相信爱情的心

  《不迟》这本书所讲述的是以西藏为背景,非常简单普通唯美爱情故事。男主人公是一名小有名气摄影师,每年都会开车跑去西藏——这个俗称人间最后一块净土天堂,待上一两个月时间,寻找拍摄素材,是个成熟稳重富有责任心男人女主人公则是一名胸外科医生,课外之余还弹得一手具有专业水平的古筝,干练,聪慧温柔理智善解人意原本打不着边的两个人冥冥之中确有一股力量,让他们彼此相遇。由于尼诺一次手术失败,再加上家庭出现第三者感情失去重心,想离却离不了,生活枯燥无味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情激情,她决定申请去西藏支教两年。缘分就是这样地微妙,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两个人能在这天上人间的地方相遇,直至相爱,彼此分享着这片土地带给他们的感动感悟,也许这正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合上书的一霎那心久久不能平静。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光看一下封面书名就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肯定又是一部悲剧小说,心里已经做好准备了,因为喜欢比较看这类的书籍成千上万反反复复这样的结局,归根结底就是什么是爱情?人这一辈子,到底能有几次爱情?在刻骨铭心爱过之后,心里还能装得下别人吗?为什么命运爱喜欢这么折磨人?为什么幸福会这么短暂?其实,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爱情存在多少呢?这部书,给了我们答案,却让我们再次相信爱情的力量,爱是伟大无私的!

  稍纵即逝的爱情,往往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可遇而不可求;即便是这样,那些为爱而奋不顾身,愿意牺牲一切甚至生命来交换的痴情男女们,还是这样去做了,如果是这样的结局那岂不是很傻?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就够了。两个人在一起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一秒,都是很珍惜,彼此都很满足。所以有的人常说,爱情这东西不是能够用一两句话概括表达的,没真正投入进去付出感情的人,没经历种种挫折的人,是没有资格说三道四评头论足的。两个人在一起,需要的是默契,是共鸣,是理解,是包容,是真诚,是相濡以沫;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真正能坚持到最后的能有多少?能够相互搀扶白头到老又有几对?遇上了,就不要再错过。书中一句话令人动容,“走过千山万水,在死去之前终遇见你,不算迟!”要不怎么都说,女人感性动物,是最容易受骗,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所以再决定“动筷子”之前,一定要看准,一旦错过就很难在遇见了。人生短短数十载,它就是这样的,开始结束,再开始,再结束——不论如何,我们都将背负着各自的灾难和幸福,往前走,不回头,为了我们所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我们都要面对太阳骄傲着活着,为他们延续生命而活!

  《不迟》读后感(二):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在我心上

  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在我心上

  当我被《不迟》所讲述的故事不知不觉迷蒙了双眼的时候,我甚至期待,这如果只是一本“小说”该多好,就不会让我在这深沉的暗夜掩卷怅然,不会让我的悲伤生死离别的结尾中感同身受

  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在世间错综的人流里,即便她已青春不再、他也年过半百,即便她已为人妻母、他也有佳偶相伴,即便他们素昧平生、他们未曾谋面……但一切的一切都无法抗拒仿若前生的姻缘,伴着西藏圣地冥冥中强烈的召唤,两颗即将被世俗生活诸多无奈磨灭的心灵,终于在彼此间相遇的那一刻找到了重焕生机的力量。

  这就是爱情,无论你信与不信,狂傲或卑怯、冰冷或炽热、激情或绝望……在这世界上,终有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来到,从此,你性情定律不再、你偏执情节不再、你只愿为他付出、改变,甚至牺牲也在所不惜。从此世间再大的困苦不会让你退缩、再深的忧愁不会让你失落,仿若有克服一切的力量,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换一个人,都不会天色常蓝。

  然而太美的爱情甚至上苍也要嫉妒

  “奶白色月光铺在草地上,远处的山,近处的帐篷,深蓝的羊湖水像油画布展向远方,悠悠间尼若拨动筝弦,醉人的《春到拉萨》潺潺流淌,含笑沉浸在乐曲中的陆路脑海中不禁幻化出与爱人终老的幸福未来……”

  幸福终是没能出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光影,幸福有时也像一把利刃,生硬地剖开两颗相依相守的心,目睹汩汩的鲜血浸满回忆,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迹。从此,天上的眼睛永远注视着地上的身影,不论身影如何遍寻不着,但身影心里却知道,那双眼睛,永远永远不会离去

  也许是吧,这就是上苍给过于美好的爱情设置的最完美的结局——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在我心上。

  《不迟》读后感(三):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在我心上

  关于西藏、关于爱情、关于尼若跟陆路的故事。

  尽管让人觉得不真实,但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什么不可能都变成可能,所以我信了!“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在我心上。”

  《春在拉萨》是伴随我看完整本书的音乐,也是连接尼若跟陆路的一根弦。

  有人说,看完眼睛迷蒙,我倒没有,不过,读的时候,心是一直被揪着的。那种感觉,该怎么形容呢?那天也是无意看到这本书,然后便依然买下来,我喜欢书本的感觉。纸质书。

  《不迟》读后感(四):在死之前遇见你,永远也不算迟。

  昨夜我合上书本,眼泪猝不及防,我看到泪珠放到了那最后的图片,在西藏的土地上仿佛还能感受到来自远方的尼若的声音,她在呼喊一个名为陆路的男子,带着他留给她的全部回忆继续活下去。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不迟》,在死之前遇见你,永远也不算迟,真的很美。在序言里看到作者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又是发生在我喜欢的西藏,所以对故事的内容很感兴趣,但是当我真正读完之后,我与朋友短信说,我读了一本书,让我重新开始相信爱情。是的,我不会忘记,那个男子总是温柔地对她说,“我想你。”也许这句话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当你深夜独自一人,拿着电话轻放在耳旁,电波中弥漫着穿蓝这轻柔的三个字时,你所有固守的坚持都已经软化为飘絮,只能顺着他的言语回递一句,“我也想你。”

  作者说,这可能不能算是一个故事,所以我们在品味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另外一种感触静美的西藏我不曾去过,我不知道安静的羊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间仙境,也不知道那边的少女是怎么样的纯粹,我从那些文字中读到的是一种对生命对爱的固执,一个已到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和一个而立之年女子。男子渴望停止心灵上的漂泊渴望有个家让他停靠,所以他需要清空心来安放一个命里注定的女子,是的,我相信宿命,只在陆路和尼若相遇的时候,我就已经妥协于这一场命中注定。女子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儿子只身前往生活条件艰苦的西藏支教。很像安妮笔下的女子,孤高而决绝,只因现实未曾许以她该有的幸福她就想去试着寻找,于是,他们邂逅在海拔五千里之上的高原,相恋于那寂静的天边,从此,至死不渝

  我是一个耽恋着过程艰难而结局美好的人,我总是不忍看到小说最后谁或谁已经离去这样的画面出现,但是,我知道这本书不仅仅是篇小说,作者说所有的事情都是陆路和尼若真实发生的,那么,也一并连着最后的那一场死亡。死亡,轻描淡写说出的两个字可能在我的生命里还是举足轻重,我没有至深的体会但是于尼若,那该是多么的沉重,我只是以旁观者地角度看着看着就落了泪,那么身处于其中的她,有多心痛有多想要一同奔赴黄泉而最终选择替他好好看这之后的世界,替他活一场。

  我会等你,等你,直到海枯石烂。也许这句话很俗套,但是正是我现在想说的。爱情里的男女本来就是盲目的,因为世界因为相爱而开始变得简单,开始变得微笑,我的眼里只有你,而你的眼里也只剩下了我。当你离开突然一切都变成了灰色,开始觉不出味道来。我想,你的离开带走的还有我的魂,所以我在这里期待邂逅你再次的出现,告诉我,我想你,很想你。

  《不迟》读后感(五):可以当作励志书来读

  站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的顶层,漫无目的地浏览各种书,从《步步惊心》到《晚来寂静》,到《停车暂借问》……由于心始终静不下来,所以很多书都是看了几眼就放下,虽然心里明白,都是些好文字。

  后来看到《不迟》。说实在的,我对于类型化小说不太感兴趣,而这本小说具有明显标签——藏族、纪实文学。但是由于和女主角一样喜欢古筝,所以看到开头尼若一回家就十分悲戚地弹奏《春到拉萨》,于是便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伯牙子期那样的悲剧。然后就一页一页地,从下午看到天黑。

  完全女主角迷住了。她简直具有我心中理想女性的一切特质:术业有专攻(行医);日常生活中渗透了浓厚美感与智性(无论是弹琴还是搜集西藏民俗资料);不喜欢城市生活,而且能够适应城市之外的生活(去西藏支教,也顺带行医);具有母性(把藏族小孩子当作自己小孩来教,而且还教一个女孩行医);由于常年勤勉的、精神化的、内省的生活而得以保持女学生一般的气质身材;还有面对无常命运时所显示出的坦然与粗狂、坚持与细腻——当老天带走了他,她便开始学摄影,走他曾经走过的路,抽烟,弹琴的时候流泪……

  以前有人说,以西藏为背景的文字,不好写。写什么都感觉不像,变味。我觉得大概的原因是,西藏是一个远远超出我们日常语境、日常审美逻辑体系之外的存在。一个在别处听起来很正常的故事,放在这里就显得矫情;一段在别处看起来很漂亮的文字,放在这里就显得太做作、人工痕迹重;甚至,一个在别处看起来很有趣的人,放在这里也看不出有什么闪光点……而《不迟》之所以没有这些瑕疵,大概就是因为,它不是凭空构思出来的,而是一本纪实文学,里面的男女主角,都对爱抱着谦卑和珍惜之心。这就对了,它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小说。

  这本书被定义为“情感”,但我是把它当励志书来看的。比起那些写给女子的恋爱职场指导书,这本其实更有启发意义。一个像尼若那样的女子,永远不会失业和失爱的。

  《不迟》读后感(六):初相见、终归处

  羽芊有两个名字,汉语名字叫张羽芊,藏语名字叫多吉卓嘎,意思是金刚白度母。相传白度母是观世音菩萨左眼眼泪所化,性格温柔善良冰雪聪明,在羽芊的作品的女性也大都如此。她在拉萨定居十年,经历丰富,做过杂志编辑自由撰稿人也做过摄影师,拍过纪录片。在她的笔下,在她的镜头中,西藏是全世界美丽的地方,西藏人是全世界最纯净的人,而发生在西藏的爱情是全世界最浪漫最唯美的爱情。《藏婚》、《西藏生死恋》等作品中,那种干净纯粹却又真实的爱情在这个浮躁社会中显得无比珍贵,而这一次羽芊在《不迟》中,又一次给万千读者带来关于爱的感动。

  “爱了一生,就是牵手一辈子”这是羽芊在一次采访中的话,她说,这是每个女人的梦想。《不迟》中,尼若和陆路在相识之前,已经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走过了几十个年头,他们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尼若,上海某医院的女医师,家境殷实,丈夫生意场上得意同时,也纵横情场,夫妻关系并不完美。陆路,行走摄影家,辗转于湖光山色之间,用镜头捕捉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类社会的生动女友较自己年轻十余岁,交往三年她不愿踏入婚姻殿堂,而他却向往人间烟火温暖。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在博客上相识、相知,而感情的升华地点却是在神圣美丽的西藏。

  感情上受挫,对城市生活厌倦的尼若放弃了优渥的医师生活,申请了援藏教师岗位,只身来到美丽的羊卓雍错,这个“上部牧场的碧玉湖”畔,来到这个被人间遗忘却美如天堂般的地方。在这里,她尽情的享受清新空气欣赏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有了无尽的时间反思过去,幻想未来,当然,还有那个已开始渐渐吸引她的男人——陆路。

  2007年2月14日,陆路和尼若的感情从虚幻走入现实的第一次见面,空气中飘渺牵挂变成了丰满温暖的现实,而当那颗带着陆路提问的雨花石放进尼若手心的瞬间,两人的心就此沉沦。西藏飘扬的经幡见证了他们的爱情,葱郁的树木见证了他们的爱情,静谧的湖水见证了他们的爱情,而他们……见证了缘的奇迹

  在这个物欲横流年代,在这个苍白虚伪空间,尼若和陆路的爱却如傍晚温暖的红霞绽放动人光彩,却如山谷灵动的山泉唱响纯净的曲调。“走过千山万水,在死去之前终遇见你,不算迟!无论你在那里,你都在我心上。不论世间怎样变换,你都是我的初相见、终归处。”

  《不迟》读后感(七):扎西德勒

  因为一首歌认识一个歌手,因为一本书认识一位作家。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为什么今天突然觉得有点不一样,带给我一种异样的情愫?不清楚,也许还沉浸在这本书的爱情里。我不想,也不敢用“故事”来归结尼若和陆路之间发生的一切,就像羽芊说的:那会是一种亵渎。

  不知道应该怎样诉说心中的感触,也许他们俩的爱情不是用言语能够描述的,还是得用心去感触的,可是作者就是用语句来说给我们听的啊,好吧,所以人家才是作者嘛。我只知道,尼若和陆路的这份爱情让我对“真爱”重新充满了希望和一份憧憬,让我对西藏那个美丽而又遥远而神秘的地方的无限向往,对藏区牧民和他们生活的好奇,对那里艰苦学习生活的孩子们的同情……

  在那纯粹的蔚蓝的天空下,在那广阔的草原上,美丽的羊湖边,演绎了一段美丽纯洁的爱情。其实文章刚开始就看见了尼若的眼泪,让我知道了这故事的结局,可是还是读了下去,有时候提早知道结局,反而能静心体会过程。我不是喜欢读悲剧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个爱情未必是悲剧。第一次读羽芊的作品,非常通俗易懂但又不是我写的那种通篇口语的流水账,让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可是又很想好好品味过程。尼若与陆路的相知相识不算轰轰烈烈,就是微博上开始的互动,到后来的短信,电话及见面。可就是这样平淡而简单的相识却让我痴迷和感动,连他们简短的短信也让我倍感温暖。也许,这就是爱情的甜蜜与魅力吧,不仅是相爱的人本身感到幸福,他们的喜悦还很容易感染身边注视着他们的人。看到他们俩最幸福的时候,我完全忘记了那个早已注定的结局,只希望他们能永远就这么在一起,他们开心,我也开心。可是结局最终还是会揭晓,不管你再怎么不愿意接受,它还是已经发生了。其实,到现在看到这个结局,渐渐地不再那么排斥,因为起码,过程里向我们诠释了一段少有的真爱。作为读者,我愿意把这段美好的过程收进我的心里,把那份纯粹和信仰放在心里。

  刚刚把我那本高中时只摘抄了一两页文段的精美牛皮纸封面的本子擦了擦干净,然后把《不迟》中那段尼若在羊湖边专门为陆路弹唱的曲子的词给摘了下来,实在让我喜欢。到现在为止,读完一本书,纵使内心澎湃,可是当别人对我说“和我说说,你读了以后什么感觉?”的时候,我还是会哑口无言。可是我还是喜欢读书,心情好的时候会摘抄,我心里喜欢这本书,这段话,我觉得它写得好,虽然我说不出它好在哪里。以前我会觉得有点自卑,有点丢人,可是现在我很同意那个叫XXX的文学评论家的话,你们又不是文学评论家,你们只是读者,这些事是我们做的。你们只要扮演好读者的角色就好了,用心读,用心去感受,足矣。所以,现在我会很嗨皮地说,这本书写的真好,连上中下的引言都让我百读不厌。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安静下来了。要知道,寒假在家很容易心浮气躁,干什么都没意思。但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心里平静安详,这样的感觉真美!!!

  对了,得把这首诗记下来。

  《不迟》P223—224

  毛庐空了

  结庐的深山还在

  深山空了

  照见深山的明月还在

  劲风过了

  经幡梵唱的余音还在

  余音渺了

  寂然枯坐的石头还在

  香雾散了

  满座的菩提还在

  菩提睡了

  拈花的微笑还在

  奔腾的金江去了

  河滩上静默的流沙还在

  流沙尘飞去了

  岁月刀刻的河床还在

  影子被正午踩在脚下了

  投放影子的躯干还在

  挺立的躯干倒下了

  倒不下的心还在

  三生

  三世

  去去

  来来……

  第一页就写着这样的话:

  走过千山万水,在死去与活来之前遇见你,不算迟!

  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在我心上。

  不论世间怎样变换,你都是我的初相见,终归处。

  还有让我难忘的引言:

  上部 那么安静的一个女人,不太爱说话,很专注地听我们聊天。 尼若不是个很漂亮的女人,但却是个让人心动的女人。尤其是她的眼睛,当她安静看着我的时候,干净得就像藏北深处的湖水。

  中部 爱情要来时,是不分年龄、不分时段、不分地方的,它说来就来了,不容你多加思考,不容你辗转反侧,霸道地进入你的脑海、你的灵魂,哪管你是不是历尽沧桑早生华发。

  下部 什么样的天地,会比这一荧光更加宽阔? 把我的心放在你的手心,请君好好收藏。 把你的爱恋放进我的心房,今生不再分开。

  《不迟》读后感(八):沙草加油,《不迟>>加油

  遇上你,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算太迟。你是上帝给我最好的礼物。我会好好珍惜的我们之间的情谊。虽然现在我们隔着千山万水,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够越走越近。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得到他,只要他幸福,我愿意用我的幸福去换。我是一个很不受人注意的女孩子,但是我等待爱情。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很细腻的文字,很美丽的故事,我喜欢,继续支持沙草。 ......

  支持沙草,期待沙草新作《不迟》早日面世,她的文字,让人重新认识了一个新的世界、新的想象,感觉又重新活了一次,去知道了我们不为知的一面,感谢沙草,总是带给我们新的东西 ,新的感受,加油。

  《不迟》读后感(九):活明白了再爱,多晚也不迟——评《不迟》

  爱情要来时,是不分年龄、不分时段、不分地方的,它说来就来了,不容你多加思考,不容你辗转反侧,霸道的进入你的脑海,哪管你是不是历尽沧桑早生华发!看完《不迟》之后,对于这样的说法,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至于“走过千山万水,在死去之前终能见到所爱的人”这样的几率有多大,我只能说,这是个奇迹。

  然而奇迹总是在发生,也总是人们所期待、所乐道的,《廊桥遗梦》中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金凯演绎的黄昏恋其实会发生在很多地方,《不迟》中的尼若和陆路这两个情感世界失意的中年人,在经历过一段看似平淡的交集后,就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并不被世俗看好的爱情中,让我们再次相信世上爱情的力量,而见证他们爱情的是雪域高原西藏。难道是西藏有什么魔力,能让深陷感情纠葛、家庭破裂的中年主妇脱胎换骨,勇敢跳出家庭与道德的藩篱去追求真爱?我认为,这其中有西藏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

  很多人说,在西藏人与人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加上风景纯净,很容易产生纯洁的爱情。其实这多少有些曲解,不可否认藏区景色很美、藏区人民有善良淳朴的一面,不过,藏区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在拉开人与人距离的同时,也让人更加珍视同类,这不论从人的生存本能还是从人的社会属性,都可以得到证明。而城市中的人,则是处于完全相反的情况中,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大城市的一个小区,足以容纳下一片藏区的人,当个人的空间过于狭小,人的安全感就会告急,就会处于无形的压力中,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喜欢旅游,特别是到人少的原生态地区。压力得到释放,心情变好,人品自然就爆发了,各种良性情绪随之而来,其中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爱情。

  如果尼若和陆路的爱情停留在这个层面,我们只能说他们是正常人,而不感人。真正让这个爱情升华的是,他们的看破、他们的选择。岁月是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很多事物的模样,不但让人们的容颜苍老,更让爱情伤痕累累,人到中年,很多夫妻都是身体越来越熟悉,心却越来越陌生,成为貌合神离的经济互助组。尼若便深陷这样的中年危机中,“家中红旗不倒,外边彩旗飘飘”的丈夫让她对婚姻心如死灰;而陆路虽然有小十七岁的美女相随,却得不到家的感觉。他们通过网上相识、西藏相处、逐渐相爱之后,终于看破了自己,明白了此生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来陪,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互动,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共鸣,于是他们做出了选择,选择不仅仅是得到,更要舍弃,该离婚的离婚、该说抱歉的说抱歉,舍弃可能是几十年的生活,这需要勇气和魄力。看破和选择之后,他们会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活明白了,如果没有那场事故的话。

  尽管尼若和陆路没有在一起,但从故事后面的发展可以看出,尼若只有悲伤而不后悔,更没有否定这段感情,相反还依靠着这份爱坚强的活下去,可见,真正的爱能成为人的一种信念,来的再晚也不迟。

  尼若和陆路的爱情,已然成为凄美的传奇,而我们的爱情,则依然是有待解答的习题。

  《不迟》读后感(十):喜欢就要读

  这个故事所有情节都是根据陆路日记和尼若的口述整理出来的。一段看似平淡的爱情交集,却有着让我们再次相信世上爱情的力量。

  陆路,一个小有名气的风光摄影师,每年都会开车跑一趟西藏,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三个月。

  尼若,拿了十五年手术刀的胸外科医生,理智和热情并存。弹得一手专业八级水平的古筝。在一次手术失败后,来了西藏支教。雪下照映着碧绿荡漾的羊湖,湖边孩子欢快起舞,长发随风飘扬,双手轻抚琴弦,这样的画面时常在羊卓雍错前出现。

  陆路2007年到西藏拍藏历年时,和尼若第一次在生活中见了面,俩人一见终情。尽管他们都在竭力回避自己的感情,最终却都没能逃脱爱情的魔咒。随着相处,两人越来越确定对方就是自己今生需要的唯一。

  尼若回内地,放弃一切离婚,陆路却消失不见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不迟》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