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五四运动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五四运动史》的读后感10篇

2022-05-26 02:05: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五四运动史》的读后感10篇

  《五四运动史》是一本由[美]周策纵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4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四运动史》读后感(一):最详尽最深刻的五四运动史

  狭义地来定义五四运动,就是发生于1919年五月四日那天北京学生的示威运动。在作者看来,这样来看待五四运动不大合适,这次示威活动最好界定为“五四”事件。这个想法我觉得很不错。关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就更复杂一些。一些人认为两者关系不大,是两回事,应该把它们分开来讲述。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两者有很紧密的关系,但是他们不认为“五四运动”一词包括了新文化运动。但也有不少学者对“五四运动”采取了广义地理解。把“五四运动”包括了当时知识分子提倡的社会改革和新文学、新思想运动。作者是站在对“五四运动”采取广义用法的立场上的,并在书中给出了一些比较充分地理由:第一、那些鼓励大众进行游行示威、罢课、罢市、罢工和抵制日货的领导人物,有不少正是那些提倡新文学、新思想和社会改革的新兴分子。其次、当时思想改革家的反军阀、反强权活动的根据,正是早期那群知识分子鼓吹普及的民主思想。第三、学生领袖认为运动不只是单纯的爱国主义,而是基于对民意至上、民权至上和思想觉醒的信念。最终,这次运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思想界掀起的给吗和社会上推动的改革;这一切活动的中心思想则是对社会上、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偶像破坏。在这本书中,作者给“五四运动”下了一个定义: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以及新式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改革。在我看来,这样广义地来理解五四运动,是比较精当的。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的扛鼎之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原始史料,包括中、日、西方语文的档案数据。这一点我们从本书的大量的注释得以窥见。这是我所见的到目前为止对五四运动最全面最深刻的分析和阐述。这本书对五四运动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这个运动本身,而是深入地挖掘了这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这也而这部书出版了五十多年后依然有很多读者阅读此书的重要原因。

  《五四运动史》读后感(二):来自苏俄的“诱惑”

  ○王绍贝(自由撰稿人)

  尽管今天历史学家在“五四运动”这个领域的研究早已有新的发展,但这部在1960年发表的研究“五四运动”的专著仍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上佳的入门读物。

  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从文化思潮运动到爱国主义政治运动的复杂历史事件,其中牵涉的历史关系、文化思潮之纷繁复杂有如万花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难以解读,我们今天要如何定义“五四运动”,理解其本质?此前官方正统的爱国主义运动一说已经不能全面解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义特征,保守主义者更对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态度表示强烈不满。

  作为政治事件的“五四运动”稍为明晰一些,但今天的历史学家也提出了许多与传统定义截然相反的观点,譬如“军阀不卖国”、“学生不守法”等等。内部关系如此复杂,从外部看,西方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也颇复杂。其中,日本是唯一直接卷入的国家,美国、英国、法国都在不同时期对新式知识分子有过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运动发展到全盛后,苏俄逐渐开始向新式知识分子展示其动人的魅力。

  日本政府一开始就对中国人由“二十一条”引发的反日情绪非常恼火,日本在中国经营的报刊宣称学生运动是由美国人扶持的,并向美国驻日大使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日本新闻界广泛报道称,英美特务在煽动中国学生反日,“利用这场运动以扩大他们的市场”。利用“美国阴谋论”来教育国民、转移内部矛盾,这个专利权看来属于日本政府和媒体所有。

  美国外交官芮恩施则断然否认了日本的指控,不论从美日在远东的利益冲突角度,还是根据自己的良知和政治信仰,他都对1919年的学生运动怀有同情,认为“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抗争”,并强烈地反对巴黎和会有关山东问题的决议。但他也避免一切与运动的直接接触,“因为它纯粹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英美的许多知识分子,类似罗素、杜威也都在一些报道和文章中称赞了“五四运动”,认为它象征着一个古老民族富于希望的、脱离蒙昧的觉醒。然而“五四运动”深入发展导致的罢市、罢工引起了西方商人和侨民的顾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决议镇压一切罢工、抵制日货、街头演讲和其他学生运动,并将上海学生联合会驱逐出租界,镇压行动得到了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领事馆的支持。与上海商业主业打交道的经验以及租界当局的狭隘政策,使这些知识分子很快就对西方深感失望。什么威尔逊原则、民主、自由、公民权,说得好听,当中国民众向他们要求这些权利的时候,引来的只有镇压。

  相反地,苏俄在十月革命之后的这段时期,对中国和其他亚洲殖民地采取一种或多或少的理想主义政策。1919年7月25日莫斯科的工农苏维埃政府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列奥·加拉罕在致“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一项宣言中(简称《加拉罕宣言》),提议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所有秘密条约及其他不平等条约,无偿放弃一切在华特权和利益。载有这项宣言的电报在传送中被奇怪地延误了8个月,直至1920年3月才到达北京,北京政府拒绝就之谈判,怀疑该宣言系伪造。当中国知识分子得知这一宣言的存在后,“五四运动”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知识分子认为,在那种形势下,较之日本的“二十一条”和向中国施加的其他压力,较之西方强权强加给中国的特权与歧视,中国没有理由不去热烈欢迎这个提议。北京政府对此提议无动于衷,在知识分子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不仅如此,在沙皇政府被推翻前,中国曾试图拒付对俄国总额约1200万关平两的庚子赔款,但在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后,中国政府似乎非正式地承认了俄国临时政府。开始向旧俄公使馆支付赔款,这些赔款随后被用于支持高尔察克、谢苗诺夫和其他企图推翻苏维埃政府的势力。在当时的北京政府看来,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的大概是一个无政府主义暴民的政权,不能给予承认也有国内、国外反苏力量努力的结果。

  原文刊于2016年4月16日《晶报》A16版

  《五四运动史》读后感(三):无法逾越的五四史

  五四青年节有不少的企业会有休假的规定,但是规定的年限是28岁以下,根据百度百科的界定,这是共青团的青年界限,对于非党非团的人来说,这多少是莫名其妙喜感的事情。当现在的人还在享受休假以及抱怨加班的时候,很久以前的青年人所想到的是家国大事,是天下为己任,走上街头,为国家的荣辱,民族独立战斗。二者之差别,所带来的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年代不同,观念不同,国家制度与政体差异,还以为那时候的人爱国情怀是真的爱国,满腔热血,而不是把爱国当作一张遮羞布,遮住自己无耻的脸孔。

  谈论“五四”,至少应该知道“五四”到底是什么。根据周纵策先生的说法,“五四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思想和社会政治相结合的运动,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来实现民族独立、个人解放和社会公正。从广义上来说,五四运动的本质是一场思想革命,因为它的基础是假定思想变革是实现这一现代化任务的前提,它所促成的主要是思想的觉醒和变革,并且它的领导者是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并不是五四当天上街游行“外争主权”那么简单,它是一个长时间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说中国历史走入了近代,而这个时候“西潮东渐”开始形成,直至今日,连共和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西方人的想法。知识分子们希冀通过思想运动开民智,进行启蒙,新文化运动就此在胡适等人的组织和张罗中开始,从白话文替代文言文,从科学代替迷信,从民主代替专制,他们就这么一步一个脚印地办刊,创作,教育。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这是五四运动得以开始的基础。

  周纵策先生的《五四运动史》对五四运动做出了非常详尽的描述,也多多方的思潮进行了阐释。在那个年代,也许我们很庆幸有人敢于走上街头争取国家主权,争取个人私权,但是我们也应该庆幸有人记录下了这些人的这些事情。在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并不仅仅是创造者,也是记录者,他们用自己的记录和言行,造就了无法逾越的五四运动史。

  知识分子在介绍诸多思想进入到中国之后,青年学生们的思想变化自然面对着诸多选择。也因为这些的思潮的存在,知识分子内部发生了分歧,我们常说的马克思主义让陈独秀和胡适分道扬镳,而在青年学生中同样存在这样的事情,工人们的参与到活动中也是受到了各种思潮的鼓舞。社会政治带来的冲击让五四运动成为前所未有的民众政治运动。

  知识分子并不是搅屎棍,他们是价值重估者。他们对传统价值的重估为新的文化运动开路,同时也让传统的文化朝着新的方向走去。极端者把旧文化砸毁,而有人同样“整理国故”。所有的这一切,都构成了五四运动,而不仅仅是“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也许谈论五四运动的时候多偏向巴黎和会和“二十一条”的时候,更加显得民族感十足,更加容易显得高大上,很遗憾,没有国内的风潮和基础,民族与民众,都已经没有了自我,何以能够构成民族,构成国家呢?

  《五四运动史》读后感(四):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周策纵和《五四运动史》

  当今中国,何以抛弃五四精神?自由、民主、人道、科学,都是永远未竟的事业 。

  ——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

  《五四运动史》读后感(五):在这里,读懂五四

  “所见前后异辞,所闻前后异辞,所传闻前后异辞。“ ——周策纵

  一年一度的五四又要到了,这个日子对于这个国度有着太多的意义。

  五四很重要。读中学的时候,老师就说这里是个重点,几乎必考。不管主张如何,胡适之、陈独秀、刘半农、周树人这些名字得熟记的,冷不丁的就会冒出个一个两个的。文学革命很重要,分数当然更重要。尽管看不懂《新青年》封面上的拉丁字母,但是德先生与赛先生一定要背熟。

  作为一名大龄青年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读着《五四运动史》别有一番意义。

  在五四研究的领域周策纵的名声如雷贯耳,不过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着实被它吓了一跳。短短的一个事件却可以做成如此之后的一本书!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其实就那么几天。

  在金花绽放的年代,五四显得分外红。而出身KMT的周策纵在披阅了大量史料,考据了双方之后,感慨“所见前后异辞,所闻前后异辞,所传闻前后异辞“。去除层累,发现一个真实的五四,这才是周策纵的用意所在。

  五四常常与爱国相伴。使用国货,抵制日货,即便是在今天看来它也带有很强的民族主义的味道。但是五四的爱国并不等于盲目排外。我们能够看到,或者说作者以事实给我们阐述,它与排外的立场相对立。它并不等于义和团运动,没有去“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而正是在五四时期及以后的一个时段内,一批西方杰出的学者来到中国讲学。

  对于五四后的中国来讲,或者说对于中国的命运而言,五四运动或许最重要的就是知识分子的分野。这一问题透过对北京政府的态度表现出来。左派逐渐走向革命的道路,自由主义者回归学术,进步党选择留在政权之内。日后北京城头的风云变幻大多与这三派知识分子相关。

  如今五四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亲历者应该都已成为历史。但是五四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被尘封。““五四”有点像可以再充电的电池,即使时代变了,它还可能有它无比的感召力。“

  《五四运动史》读后感(六):五四运动:启蒙与救亡

  1948年5月,三十二岁的周策纵毅然放弃了国民政府主席侍从室编审、负责为蒋介石撰写讲稿的工作,考取了自费留学生,赴美国攻读学位。对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周策纵放弃光明的仕途,选择学术研究的道路?

  从中央政治大学行政系毕业后,周策纵被陈果夫看重,后者推荐其至重庆市政府担任专员、秘书,又兼任编审室主任。因学识和勤奋,他受到重庆市长贺耀组的赏识,最后被陈果夫、陈布雷等国民党要员推荐给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主席侍从室编审。

  此时正是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周策纵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深感国难,希冀能为国尽力。事实上,早在1931年沈阳事变,日本侵略我国东三省之时,正在读初中的周策纵就曾与同学一起公开演讲,宣扬抵抗日本侵略。而他刚刚考入中央政治大学行政系的1937年,恰是日本全面侵华之时,甫一入学,就不得不跟随学校迁往重庆小温泉,或许更坚定了其报国之心。

  在密西根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周策纵选择了“五四运动”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然而,指导论文的教授显然不认同这个方向,其对论文选题提出批评,认为博士论文不应该撰写“学生暴动”的“五四运动”,更不同意周策纵提出“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和思想革命的说法;甚至,对周策纵提出威胁——如果要撰写“五四运动”,那么就要取消他的奖学金。

  不过,周策纵还是顶住了导师的压力,在不获支持的情况下,他阅读了1915—1923年八九年间的六七百种报刊杂志,从中寻找研究资料,完成了博士论文,并在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五四运动史》终于面试。此书出版后,立刻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后来,各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思想史、文学史,几乎都会照例参考《五四运动史》,大英百科全书甚至邀请周策纵为“五四运动”撰写条目,让这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广为世界所知。

  在周策纵看来,“五四运动”很复杂,“不仅每个人的说法不同,往往亲历者本人前后也不一致,简介传闻就更多了”。因此,为了厘清“五四运动”,周策纵将其分广义与狭义两部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在北京游行示威,抗议北洋政府对日本的屈辱政策,史称“五四”事件。但周策纵认为,“五四运动”应该包括1917年—1921年间,中国广泛开展的文学革命、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这部书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依据时间前后,叙述分析“五四运动”有关的活动和事件;第二部分,详细剖析和检讨当时的文学和思想上的革命潮流。这种将历史事件研究和思想思潮研究结合的研究手法,让本书显得既客观严谨又有思想的深度。

  自1840年开始,晚清日益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虽然曾国藩、李鸿章在地方推动“洋务运动”,但是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一败涂地,淮军也在朝鲜战场上大败亏输,这促使晚清士大夫开始倡导政治改良运动。可以说,晚清改革与革命,都是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产生的。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成果,成立了北洋政府,并尝试根据晚清改良派的建议,进行政府改革。不过,袁世凯显然并不想走现代政治的道路,而是积极推行“尊孔复古”,为皇权政治复辟制造舆论。另一方面,袁世凯还继续与日本帝国主义合作,试图签署“二十一条”卖国协议,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1914年8月15日,日本对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9月15日前把胶州湾租界全境交给日本。在强行占据胶州湾后,日本还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山东全境。一战胜利后,国人以为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能够收回胶州湾及山东的权益。但是,当巴黎和会要把德国在山东的地位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人们再次感受到了民族危机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五四运动”爆发,青年学生打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认为北洋政府与西方帝国主义联合,出卖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要求北洋政府严惩亲日分子曹汝霖、张宗祥和陆宗舆。但是,北洋政府显然不打算接受学生们的爱国请求,反而动用军警驱散学生,致使学生群情激愤,最终闯入曹宅,并痛打张宗祥。在此之后,爱国运动席卷全国,不仅是学生组织起来罢课游行,全国工商界、劳动界也团结起来,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最终,北洋政府于6月9日免去了曹汝霖、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6月28日,中国拒签对德合约,“五四运动”圆满宣告结束。

  我们不难看出,“五四运动”是晚清救亡运动的延续,只是主人公从原来的洋务运动和改良派,变为了更为广大的青年学生和工人。不过,为何青年学生能够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周策纵将其归结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

  前文提到,晚清的改良和革命,都是迫于民族危亡的压力产生的。人们希望通过改良和革命,使中国走向文明富强的道路。但是,“辛亥革命一方面由于推翻了皇权而增加了对民族革命和民主改革出现的希望;在另一方面,革命以后的若干年里,中国人的政治思想和活动并未远离传统的方式,大部分民众仍然遭受着专制且极端守旧的官僚的压迫,他们还像从前一样地服从权威,服从武装势力,服从传统的伦理和政治教条”。

  由北大和《新青年》推动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潮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显著事件:一个是文学革命;一个是介绍西方思想,重估传统价值。虽然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在后期产生了分歧,但是他们追求思想解放,寻求民族独立的目的仍旧是一致的。直到今天,民主和科学仍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这是“五四运动”的遗惠,也是社会和人民的选择。

  在周策纵看来,“五四运动”是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精神还活着,它所提出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还有更年轻的人志愿为它而努力。自由、民主、人道、科学,都是永远未竟的事业。我们仍然需要沿着“五四运动”的道路继续前行。

  《五四运动史》读后感(七):《五四运动史》出版前言

  《五四运动史》根据曾任教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著名教授周策纵(Tsetsung Chow)所著的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译就。本书英文版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方世界公认的五四运动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自它问世之后,才真正引起国际学界对五四运动的关注。20世纪末,中文繁简体版相继出版,引起极大反响,使五四运动开始脱离那些宏大的“意义”,而展现其中的历史细节。

  周策纵先生出生于湖南祁阳,抗战期间毕业于重庆中央政治大学,1945年开始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侍从室编审(秘书),蒋介石当时的一些重要文稿便出自他的手笔,如台湾“二·二八”事变后的《告台湾同胞书》。后因对国民党的前途非常失望,他毅然辞职赴美留学,从此潜心学术。

  正如周策纵先生在序言中提到的,他是成长于“五四”余波下的一代人,他自己的人生轨迹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因此,研究“五四”对他而言,不仅是历史学家的职责,更是出于个人的情感。“不求得宠于当时,却待了解于后世。”这是周策纵先生写作此书时的原则,只求真理与事实,也正是“五四”精神的体现。

  经哈佛大学出版授权,后浪出版公司在该书面世半个多世纪之后,重版中文简体版。本书前七章来自周策纵先生在威斯康星大学的几位研究生,第八章以下,则由北京大学欧阳哲生教授率领一批青年学者完成。由于本书译者众多,存在许多译名不统一、引用不一致、语言习惯不和谐的问题,在此番重版时,我们已尽力进行核对修订,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令人满意的读本。在此,感谢欧阳哲生老师在重版期间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帮助,还特别寄来了《五四运动研究资料》(Research Guide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体例上,本书沿用英文版的结构,所有标注引文来源的注释皆附于正文最后,而作者对观点的阐述说明,则置于页下。由于本书篇幅浩大,注释部分保留原有译稿中的格式,仅作微调。来源于中文资料的引用,都核实还原为中文(包括人名、报刊名、书名);而英文资料也做了简要翻译,便于读者了解。

  本书详尽还原了那场以1919年5月4日为原点,席卷中国并对后世造成深刻影响的运动。其中涉及大量人名、地名、报刊名、书名、社会团体名,若有漏误,敬请读者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时及时更正。

  后浪出版公司已出版了周策纵先生以下著作:《周策纵作品集1:忆己怀人》《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周策纵作品集3:〈红楼梦〉大观》《周策纵作品集4:经典训诂》《周策纵作品集5:弃园诗话》,感谢关注。

  --------------------------------------------

  《五四运动史》读后感(八):荐书|在这里,读懂全面的“五四运动史”

01

  “五四运动”四个字耳熟能详,但说具体说起“五四运动”事件以及产生的影响,我就说不上来了。因此,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实事求是地讲述“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的书,可惜大多数的书围绕着“五四运动”事件而下的结论,主观性浓厚,有点失望。

  转折点是在去年后浪出版公司推出的精装版的《五四运动史:中国现代知识革命》,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周策纵,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待从编审,蒋介石当时的一些重要手稿便出自他的手笔。后因对国民党的前途感动非常的失望,周策纵先生毅然辞职,潜心学术。作者有这样的工作背景,让我怀疑他是否能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如实地写下“五四运动史”呢?

  之所以对“五四运动史”感兴趣,是我发现近年来,人们对于一些五四时期人物的评价发现了颠覆,举个最近的例子:鲁迅、许广平和朱安三人关系的舆论由讴歌鲁迅与许广平冲破封建枷锁,大胆追求爱情转向同情朱安了。这是拿我们今天的眼光衡量昨天的历史,实在有点不太公平。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什么样,你们知道吗?

  让我从周策纵先生《五四运动史:中国现代知识革命》里关于女性解放里截取几件事让大家看看:

1918年1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陶孟和论女性地位的文章,介绍西方妇女运动的观点。 1922年,全国仅有28所大专院校招收女生。 1923年,北京市政府宣布禁止公娼计划和严格禁止纳妾的法令。

  这些是鲁迅和朱安结婚了快二十年的社会现实,如果鲁迅休掉朱安,朱安将会受到鄙夷和唾弃,日子更不好过。因此,鲁迅不敢休。朱安,作为裹着小脚的女性,她要的只是一桩婚姻,而鲁迅给了,照顾了她的物质生活。

  朱安找到一张长期饭票,只是婚姻不幸福罢了。相反,许广平敢于反抗父母安排的婚姻,嫁给大她17岁的鲁迅,即使放在如今法律保障婚姻自由的年代,许广平的婚姻选择也是颇为大胆。

  因此,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从当时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能运用的社会资源两方面综合评价,应该会比较公允。《五四运动史:中国现代知识革命》没有让失望,相反,周策纵先生的写作态度和治学精神让我非常的钦佩。

02

  《五四运动史:中国现代知识革命》的英文版于1960年代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方世界公认的五四运动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自它问世以来,才真正引起国际学界对五四运动的关注。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影响,首先取决于周策纵先生对“五四“研究的态度,不仅仅当成历史学家的责任,更是出于一种个人的情感:不求得宠于当时,却待了解于后世。

  1959年10月的英文初版自序,周策纵先生交代了写这本书的初衷:有关“五四“运动的文字可以说非常的丰富,然而,这些书刊却都是争议性居多,描述史实的极少。大多数西方人士,对该运动的认识更是零碎而充满误解。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我觉得写一本书来确切记录”五四“的史实,详细检讨它的流变和效应。

  1995年繁体再版自序中,周策纵先生更是坦露心迹:我写这本书不是为了讨好目前的大众,是要有永久的价值。

  1999年的中文版自序,周策纵引用汉朝《盐铁论》中孔子说的两句话开篇“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一句,意思是《诗经》的作者们痛恨天下无道,不能沉默不语;我恨天下的礼崩乐坏,我却不能隐居起来呀。这句话也是周策纵先生的座右铭,再次向读者坦露写书的初衷。

  还未翻开正文,我有理由相信一个有抱负、有追求的历史学家能够抛开工作背景,客观地写下“五四运动史“。

03

  《五四运动史:中国现代知识革命》从内容的分布来说相当的严谨:整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依时间先后,叙述分析相关的事件;下编,详细地剖判和检讨当时文学上和思想上的主要潮流。还有附录、1914年——1923年的大事年表、注释等。

  我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阅读了上编,总算弄清楚了“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了。关于五四运动的定义,狭义的是指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在北京游行示威,抗议中国政府对日本的屈辱政策。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罢课、罢市、罢工及其他事件,终于导致整个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界的革命。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1917年到1921年之间的运动事件了。本书研究的广义的”五四运动史“,即从”五四运动“发生的前两年,“白话文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事件的发生作了铺垫,”五四运动“发生的后两年,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妇女解放、学校教育等多个领域发生的影响及改变。

  大约是因为我之前熟读《中国现代文学十年》的缘故,我只用了一个星期就阅读完了下编。下编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关于五四运动的成就与不足一节。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就是什么?很多学者在争论。

  周策纵先生认为五四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思想意识方面的成就,其次才是当时社会方面发生的实际变革。思想意识方面包括民众思想的改变、白话文作为写作媒介的推广、中国的新闻及公共舆论事业迅速发展和普及教育得以拓展等。这个确论在如今的我们看来是已经得到盖棺定论了,但是周策纵先生是在1950年代写这本书,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相当了不起了。

  现在很多人炫耀一年内看了多少本书,我看这本《五四运动史:中国现代知识革命》则花了接近一个月,实在是龟速,但是对于一本研究“五四运动史”里程碑的书,值得我花费这么多的时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

  如果你也想了解1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我推荐你抽出一个月的时间,认真地阅读《五四运动史:中国现代知识革命》这本书。

  如果你是汉语言文学或是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你想了解详细地了解白话文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里有翔实的资料供你阅览。

  如果你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恰好对近现代史感兴趣,那么《五四运动史:中国现代知识革命》值得你去翻阅。

  《五四运动史》读后感(九):五四运动:破旧立新,开启新时代

  世间万物,在恒久的时空中,一直呈现着分裂与统一的形式,这是就局部中彼此之间的关系而言。但就整体来看,它们从来都是一体的、系统的、变化的、发展的。局部产生的破裂、变动、重建都隶属于整体统一的范畴,所以,研究与认识这个世界,也只有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时,思考而得的结论才会更加客观、全面、准确。

  我不记得是何时知道《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的,但它对我后来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尽管中学开始就学习中国历史与简略的世界史,但直到我看过《大国崛起》后,才将以前了解的支离破碎的历史片段模糊地串联了起来。虽说《大国崛起》只有相当于12集电视剧的时间容量,但它所讲述的历史内容,在我看过的其他同类作品中,恐怕还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替代它。

  在中古时期的多半时间里,世界很多地方呈封闭状态,人类多以农牧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而大家也有一个错误的共识,即“天圆地方”的认识。城邦与国家之间不论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或外交活动,相比现在都是十分微弱的。即使从中国东汉起,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将东西方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受到很多诸如科技、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东西方也无法进行普遍意义的、长久稳定的贸易与沟通。

  自近代十三、四世纪起,东西方之间的广泛交流与沟通因为航海技术的极大发展得以实现。从这时起,可以说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逐步成就了一个个世界级强国的诞生。

  十五世纪前半叶始,地处欧洲西南部的小国葡萄牙因为成熟的航海技术,在恩里克王子的主持之下,开始了艰难的扬帆远航的探索历程。他们的船队曾经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了当时的印度。趁着欧洲其他国家深陷战争的空隙,葡萄牙借助航海与武力,通过贸易、掠夺殖民地财富等方式聚拢起了空前丰厚的财富。其后,强国西班牙从战争中抽出身子,也参与到争夺海上霸权的行列中。葡萄牙与西班牙经过协商,将世界一分为二,葡萄牙向南航行,西班牙向北航行,各自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殖民地时期。

  葡萄牙与西班牙忽视工商业的发展,只是借助海洋强权,通过掠夺殖民地聚拢财富。挥霍无度与站不住脚的综合实力终于把它们赶下了强国舞台。后来,小国荷兰通过建立完善的经济贸易制度,借助有利的地理优势,登上历史舞台。继之以英国工业革命,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与启蒙运动,东西德的统一,日本1868年后进行的明治维新,沙俄与苏联时期的奋起图强,直至成为世界最强一极的美利坚合众国。这些国家曾借助武力、贸易、工业或科技优势,成为影响与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强大引擎,它们谱写的不论是战争抑或辉煌,都对整个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

  放眼中国历史,则常常被先辈们称作“多灾多难的华夏民族。”诚然,历史朝代的不断更迭,往往伴随着无数的战争与苦难。而灾难尤为深重的时代,莫过于从1840年起的近代史。清代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遭遇欧美列强争霸世界的时代风暴。自1840年起,中国便成为欧美列强垂涎三尺的一块肥肉。它们肆意发动战争、侵夺中国人民、威迫利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重苦难与耻辱。落后就要挨打,衰落的清朝王室面对列强,常常采取委曲求全的策略。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日甲午海战中,中国先后都遭致惨败。这是国耻,也是教训。国耻与教训两者结合起来,必将催生出华夏子孙救亡图强的熊熊烈焰。

  清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有志之士为了变革图强,发起了戊戌变法,也称维新变法。因为封建守旧势力的极力阻挠,最后变法遭致失败。但它对其后的思想解放与政治变革翻开了新篇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在二十世纪初的前20年间,中国各界人士为了救亡强国,展开了一场场破旧立新的全面式社会变革。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自此,自由与民主的思想开始传播,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势力逐渐壮大。

  在中国近代史上,如果要找一个词汇来指代这个时期,毫无疑问是以爆发于1919年5月4日的“五四事件”为核心的五四运动。一直以来,我都对五四运动充满兴趣,但从未详细去了解。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所著的《五四运动史 1919.5.4》圆了我这个心愿,当然,令我欣喜而振奋的是,这才是一个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