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蛙》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蛙》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7: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蛙》经典读后感10篇

  《蛙》是一本由莫言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4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蛙》读后感(一):蛙与一个矛盾时代(记我间断了很久后看的第一本小说)

  高中时候我比较喜欢看韩寒和村上村树的小说,那时候虽然读书很紧张,但是高中三年下来还是有读了二三十本小说的。这个数目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十分不足挂齿甚至是阅读量很少的表现,但我也是那时候建立起阅读能够带来幸福感的信念。那时每看完一本小说我就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我跟着作者走完了一遍他的幻想世界,或者说是小说的宫殿(特别推荐韩寒的1984)。到大学以后,由于在外面自己生活,有各种事缠身,抑或是自己读文学小说(我一直区分读书和读文学小说,因为我认为文学作品是充满幻想的,需要从书中分出以示和实用类书籍等的区别)的习惯本来就不是很为牢固。也许也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读书是需要等自己把事情做完了有闲的时候才能去读的,但是这样的想法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我大学三年多以来(现在的我刚刚结束大四上),基本上没有怎么读过新的小说。因此莫言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回到原点”的一个标志节点。

  回到这本书来说吧。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认为是很吸引人的,故事性强,先铺开背景以后,围绕着我和姑姑两条主线展开叙述,把中国建国来三四十年发生在农村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后半部分,据说是某种魔幻主义的写法,但是我个人体会是读起来会比较容易感到无聊。因此单纯从一个读者想读一个好看的故事的角度来说,前半部分给90分,后半部分给60分。

  从写的语言来说,莫言此书的语言我觉得能给90分:通俗不做作,全是大白话,夹带着老百姓日常的脏话。

  比如:“听到广播的男人们,聚在一起发牢骚:妈的,有劁猪的,有阉牛的,有骟骡子骟马的,哪里见过骟人的?我们也不想进皇宫当太监,骟我们干什么?……只怕一上了床子,麻药一打,恐怕不止是我们的蛋子,连我们的鸡巴也要被他们割了去!到了那时候,我们只能像老娘们一样蹲着撒尿了。”

  又比如:“人一辈子生几个孩子,都是命中注定的,我母亲说,这还用得着你们计划?我看你们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从书中的角色来说,两个主要人物,我和姑姑,都具有内在的矛盾性。

  书中的我是一个在部队当兵有编制的人,因此受到了组织的压力和控制,不得不决定劝王仁美把孩子给打了,最后某种意义上我害死了自己的发妻。我因此感到特别矛盾,因为我的懦弱和无力,眼见着妻子和自己的儿子双双死在手术台上。

  姑姑也是如此,姑姑为了推广新法接生,不惜殴打一个老妇,这点在那代人中特别有代表性。那时候的人们(至少在我的刻板印象中),是可以为了意识形态,为了自己所认为的好而不惜一切手段,一次次的反右运动,一次次对所谓地主阶级富农的专政,让许多人可以犯下他们回头自己都惊讶不已的罪行。这点在计划生育中也一样,当整个体制只为了绝对的集体最高利益和正确,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和用最直接的方式执行所谓正确时,悲剧似乎已经是预先设好的。姑姑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物,是其微观的体现。

  蛙总体故事性还是很强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这样从未体验过如此矛盾体制下的人(作为一个成长于小城市的九零后,我其实恰也叶是计划生育的产物,我们全班基本独生子女占了一半多)的猎奇心理。不过饶有讽刺意味的是,九天前,中国正式放开二胎,多少过去的故事,过去的怨恨欣喜与悲伤,和过去的生存惯例也将随风散去。

  《蛙》读后感(二):文字快感

  莫言的《蛙》,因为有朋友赠我,于是抓紧时间看了。

  《蛙》的故事通俗易懂,结构上虽然用书信体和最后复合一个剧本来形成情绪的重奏,但讲述方式和语言都是平凡的,情节发展脉络完全按时间线走,甚至普通的倒述插述闪回都通通没用,读起来非常不费力气,这是让我很惊讶的地方。

  当然不是说这样不好,人《红楼梦》也老老实实按时间线写,其内涵之丰富依然是我看过的最不可超越的小说之一。所以说所谓结构和语言的创新,有时候也是见仁见智,只要你的货足够了,没有花俏的外表依然是伟大的小说。

  ——但是我要说的是,莫言的文字却不是我的那盘菜。读《蛙》有听故事的快感,但没有看文字的快感。

  能引起快感的是什么呢?是看阿城传神的描写棋王吃东西“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是看张爱玲用精妙比喻形容白雾里的屋子“只看见绿玻璃窗里晃动着灯光,绿幽幽的,一方一方,像薄荷酒里的冰块”;是看沈从文描摹湘西吊脚楼上一个多情妇人“我等你十天,你有良心,你就来——说着,嘭的一声把格子窗放下了”聊聊几个字引发我心中的无限痴想……甚至看韩寒写“好风光似梦似幻”也能会心赞叹,看张大春超长的复句也能感到咀嚼文字的嚼劲……

  但这些,在《蛙》里面都没感受到。

  今天太上皇拿着那本《蛙》对我说,“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很好。”

  “好在哪里呢?”我问。

  “我觉得这不是小说,这是报告文学,真实的农村计划生育就是这样的。”

  当然他是从小说反映和批判现实的角度来说的,但我忽然被他这句话点中了,我说“爸,你真是杰出的文学评论家。”

  ——报告文学,是的,这就是我读《蛙》的贴切感受。

  《蛙》读后感(三):蜉蝣一生

  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听办公室的老师们讲到本单位的八卦,说90年代初期一个女老师,极其妖艳,她之前与之后,学校里都不再出现过这样美的人。她与丈夫大学毕业后即结婚,不久她怀孕,四五个月显怀时被学校察觉,因无生育指标,被两名领导强行带到医院引产。后来她离开学校,与丈夫离婚,做导游的时候遇上一瑞士男子,遂嫁到了欧洲。

  把这个事情讲给父母听,父母说,那个时候这种事情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想来比这更无人伦人性之事,在当年那个特定的环境下,也可以成为最平凡的谈资。

  小说中的人,其实和现实中的人并无两样。况且我一直认为,生活从来比小说更跌宕起伏无法预知。那在强力的政治和社会高压下的人,命运从来都不是自己决定的。如蜉蝣一生,渺小而任人践踏。

  《蛙》读后感(四):娃娃

  这就是一部关于计划生育的基层故事,但是这篇书评,我不想单纯说这本书。

  书里有一句话,不知道是发行时添加的还是原来就有,大概是说这个是很好的政策,因为这个政策,我们不仅救了自己的国家,甚至于救了全世界。

  那么,是么,我们救了自己,救了全世界?或许吧,站在人类学,社会学等等一系列我不懂的角度上说,也许对,但是,单从我的角度,我不知道怎么说。

  我是在这个政策下长大的第一代,就是很苦命的八零后。

  现在我们工作了,开始要面对父母老去,开始面对自己要选择的婚姻,自己会有的孩子,总之,一切责任都将上肩。

  我最怕的倒不是在成长过程中自己遇见什么事情的时候,没有同龄又可以相互信任的家人可以商讨,我最怕的是,将来,我的父母真正老去,我一个人是不是可以应付得了,别跟我说有养老保险,国家的养老保险亏空了多少,我们都知道,指望国家养老,只有愚民才会相信,我们不是愚民,却又不能做暴民,该交的,该扣的,该缴的,老老实实给足了就是。

  脸上带着奴性的笑容,心里凄凉地空洞。

  现在的我们这一代,对于孩子,我们明白这是属于责任,如果你生了,得保证给孩子物质的保障,精神的健全,能力的学习,所以,为何要把这个为了强制约束那个时代的政策,一直延续到现在呢?

  那个时候,大多数人们经历的事情,停留在活下去的层面上,所有的器官,所有的能力就是为了活下去,如果这个孩子活不了了,还有其他的,冷酷地说,那个时代的人们,只是在残酷的生存状态下,学会了分散风险。

  现在,我们有能力自己去规划自己,规划下一代的时候,我们当然会有觉悟,会有心理准备,等到了我们的下一代,也许,他们明白了更多的责任,有了更多的规划,人类在不断进步,不断地自我完善。那么,上个时代的残暴的一项政策,为何要一直存在?

  它不是单单的一条法规,它是一把刀子,我们知道,我们的上一辈也知道,这把刀夺了多少人命,有多少男男女女因为这把刀,在身体上留下了永恒的伤。

  停留在上面的时候,那么些人物真的认为这是条法规,动员一下,大家会主动结扎,主动放弃,而在基层呢,多少人家的房子被拉倒,多少成型的孩子血淋淋地躺在医院的小托盘里,多少人家的创业基金被当作超生罚款进了不知道谁的口袋。。。

  说回这本书,书里的姑姑是恶人么?不是,她医术精湛,她接生了多少新生命,为了执行政策,她怎么从送子娘娘变成恶魔,毁了一生,活在愧疚中的呢?

  娃娃。

  她记得她送走的所有的娃娃爹妈的形象,用丈夫的手捏出他们未出世的孩子,这是在赎罪。

  被哇哇哇叫的青蛙,撕咬,被自己的良心,被自己的愧疚,蚕食,所以,她说她掉肉换肤,脱胎换骨。

  她只是一个执行者,她能看见几十年后的那么些孤独老者,能看见几十年前那么些血淋淋的孩子的面容,她脱胎换骨,她不再是执行者了,但是,还会有新的执行者出现,直到,直到没有政策。

  人们明白一个孩子带来的责任,如果他们觉得他们准备好了,你站在什么角度去替他做决定,扼杀他的骨肉?

  你觉得他的孩子占用了社会的资源么?如果他的孩子在他的能力范围里长大,交得了你们制造的环境里所以要交的一切狗屁费用,你觉得你亏了么?

  有时候,这个事情,真的是个辩证的关系,你没有人,你上哪里去收你的那些择校费,这个费那个费,上哪里去找这么多人数收取个人所得税,收取他们的养老保险呢?

  其实,计划生育,这个名词应该是义务又自愿的,为何它在我的心里就是各种血淋淋,各种泯灭人性呢?

  娃娃,希望,你能懂这个世界。

  《蛙》读后感(五):蛙

  给莫言的谦卑感跪了。 将近老年时期被孩童追打的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怂得尴尬。 莫言是真的很迷信啊,姑姑被蛙群攻击的场景诡异得不行。《丰乳肥臀》里也有过类似的很玄的描述,我记得大概是上官金童奸尸的场景,与他交媾的女人变成了黑狐狸也是重口(兽交?)。 但是莫言书中对于生命新生与人性的解读,那种深厚敦实描写真的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蛙》读后感(六):不好看但是耐看的书

  莫言的《蛙》出版于2009年,获得过2011年矛盾文学奖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书奠定了莫言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地位。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多才看完,期间无数次的放下,因为莫言的叙述风格我不太习惯,看得很累。他喜欢用大量的排比句,喜欢用一种带着嘲笑和同情的复杂口吻来讲述一个故事。但是无数次放下后,却总有一种力量让我重又拾起本书。书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精彩,明显看得出来,后半部的创作莫言投入了感情,前半部是带着怨、带着恨、带着冷笑写成的,后半部他是带着激情、带着悲悯、带着喜悦和希望写成的。

  按照莫言本人的说法,他是希望表现人性不可克服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悲剧。

  反观《蛙》中的人物,要么是冷漠的麻木,要么是病态的狂热。发了大财的人渣肖下唇、袁腮自不必说,就是看上去还有点良心的郝大手、秦河,最后硬是变得疯疯癫癫。还有陈眉,她就是一个苦命的人,她代孕的孩子生下来之后究竟是去了哪里?作者一面写蝌蚪的夫人五十多岁怀了孕,一面又写陈眉四处找自己生的孩子。最终我也没闹明白,那个叫金蛙的孩子到底是谁生下来的?

  《蛙》读后感(七):为什么总是去揭开伤疤?

  不得不说“姑姑”的一生深深的迷住了我,从“根正苗红”到“汉奸情妇”;从“接生”到“堕胎”;身材从苗条到微胖;声音从清脆到泼妇一般;当然最让人反思的还是最后在上千个泥娃娃面前的敬畏……这样的人物也许只有在“戏剧”中出现吧。

  计划生育,莫言选了这样一个略微犀利的政治话题,并且全篇似乎一直有一股散不去的浓雾一般围绕着你,给人以压抑感。在描写每一次抓孕妇的行动时,就如同在这浓雾上划下一道道鲜红的伤口。给人以震撼!

  有些“人”似乎只看了(或者是只想看到)《蛙》是针对计划生育政策这一点,天涯和凯迪上一些“人”更是直接借着莫言竖起大旗矛头直指计生政策和计生委……有意思么?

  为了整体发展而造成的人性上的束缚我觉得才是这里的矛盾。有些人“觉悟低”试图去挣脱束缚(村民),有些人“觉悟高”进行束缚和自我束缚(姑姑等),但人性终究不变或者说本性无法被压制(姑姑最后要祈祷、小狮子最后疯狂的要娃、我的想法最后也发生改变)。那么,为了发展政策不会变(正确),人性也不会变(也正确)。那么束缚的过程就是矛盾的点。

  也许这就是这部书给我压抑的感觉,因为无处有路。

  我希望以后不要在去揭开这些伤疤了……

  《蛙》读后感(八):时代的奴隶

  小学四年级下午放学,我和往常一样跑到村子里面那条小巷子里面和小伙伴玩耍。和往常不同是,我那天的鞋子坏了,只能赤脚走路。一 不小心,被一个巨大的牡蛎壳狠狠地割了一下。刹那间,一阵剧烈的疼痛从脚底直穿心脏。伴随着疼痛,一股股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染红了周围的地板。当时的我,瘫在地上无法动弹,我想叫却不出来,但那却不是因为自己的疼痛,而是我的右上方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正歇斯底里地对一帮人喊着:“我不去,我不去,打死我也不去”,那帮人拿着木棒去那个女子家里把所有的东西都打碎了,一直嚷嚷:“再不去,我就抄了你们家”。女子的家人跪在地上苦苦地哀求,但是最终,女子还是被强硬地拉上了一俩车狂奔而去。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拖着疼痛地脚回家,问了母亲。母亲边帮我消毒边哀声叹气:“她是被带去做结扎的,中国人太多了,不能生太多孩子,但是很多人都想个孩子,头一胎生个女孩的总是想生第二个,碰碰运气看能不能生个男孩。政府不给生,只能跑了。你没有发现,我们的邻居也少了很多么,个个门窗紧闭的。”……

  当看《娃》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情景就和我当年遇到的那个情景是一模一样的:姑姑就是那帮人,王仁美和王胆就是那个女子,不结扎就拔树和抄家 的行为不就是一样的么?原来这些真真切切地就发生在我身边过。我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小说里面描写扼杀生命时刻的黑暗,因为我当年的那个村子就是被弄得人心惶惶、鸡飞狗跳的。 但是,可悲的是小时候的我,觉得中国人太多,肯定必须要减少,那么计划生育就没有错。

  在初始看《娃》的时候,我也被姑姑光辉的形象给“感动了”,觉得一个女生放弃自己的全部而这样子掏心掏肺、全心全意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是多么地令人钦佩。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就是这种教育,有这种感觉我觉得很正常。就像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日本是被中国侵略,抗日战争只是他们的反抗那样。

  但是看到后面,越发令自己起鸡皮疙瘩。本来那些孩子来到人间是想看看人间美丽的花儿,听听动听的鸟叫,可是还没来得及看见第一缕阳光的时候,他们已经随着血块被永远埋葬在黑暗中。 对控制生命的热情已经完全将姑姑和小狮子给逼上了一条不可退的后路,他们仍然疯狂地热爱着这份事业。但是,当你看到晚年的姑姑把当你那些被自己亲手扼杀的胎儿赋在泥娃娃身上的时候,你就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她是有多么后悔。看到她被蛙缠绕、她为那些胎儿祈福、她说被打掉的那个胎儿现在已经在另一个很好的家庭生下来,你就可以感受到她一条条深深的皱纹里面刻的应该都是不忍与疼痛。她、小狮子、蝌蚪在忏悔:为胎儿忏悔、为王胆忏悔、为陈鼻忏悔、为陈美忏悔…… 两千多条生命被如此理所当然地处理掉,一个个的生命就这样被政治所控制了 。

  看到最后,我不仅在想着。即使姑姑现在后悔了,让她重新又回到那个年代,她还未选择走这条路么?我想还是会的吧!即使姑姑不做,应该还有这个姑姑、那个姑姑被崛地而起。她们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由不得你说要不要。我们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奴隶,一个人无法力挽狂澜。如果没有了这些奴隶,中国人现在已经站满了整一颗地球。 我无法说明那种行为是对还是不对,我很困惑!是不是应该放在不同的时代里面去研究,我才能得到答案?

  《蛙》读后感(九):那些没有写的结局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大概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我是90年生的,也就是说,那时候的计划生育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80年代,就我哥哥姐姐,他们都有三四姐妹,到我这90年代,大多还是家里起码有两个,我说的是农村,小时候老是听到谁家的房子被揭瓦了,谁的电视家私被搬了,谁家又被罚款多少谁家的大肚婆都7个月了还是被抓了,当时听到自己是没什么感情起伏的,因为不懂,虽然知道不是好事,但是与我无关不是?我家就我和我弟,其实我弟也属于超生,农村第一个如果是女孩,四年之后可以再生一胎,但是我弟等不及了,两年多他就钻出来了。。。被罚了一点钱就搞定户口问题,那个时候是不怎么严格的,只要用钱就能弄到户口,但是很多人不舍得给,觉得没必要,没有户口孩子不是一样可以读书,他们不关心,等到小孩子真的上学的时候,没有户口学费贵什么书本费借读费还有其他的医疗补贴没有的时候,他们着急了,想用钱都不行,后来我不知那一年的人口普查,实在是太多黑户了,政府放松了一些要求,之后大胆的去派出所办了,不敢去的怕罚钱的,至今可能还没办好,我几个叔叔伯伯的被我爸说了都去办了,也没怎么罚钱,意思意思,这时你可以想象,中国的人口数字,每一家80年代的起码有两个,90年代的起码有1-2个,还是农村的,中国有多少个农村,自己算算。

  虽然那个时候的计划生育很强硬,几乎不近人情、毫无人性,但起码还是有很大的控制了当时毫无节制的繁衍人口的趋势,但是现在,我们经常还是在网上可以看到,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部队扩招人数达不到,很多地方都想能不能放松生育二胎政策,虽然还没通过,但是很多专家都在想这个问题,能不能想出个所以然来那就不知了

  虽然扯得很远,但是我昨晚就是想这个想得睡不着,那些结局,我很想知道王胆生完孩子之后死前对姑姑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姑姑喝假酒醉了的那晚,被青蛙围攻的那晚所有遭遇,是作者写的玄乎还是她喝醉后产生的幻觉其实姑姑是和郝大手的一夜激情。。。之前陈眉不是怀这蝌蚪饿到孩子了吗?之后小狮子也怀了他的孩子,陈眉是前,小狮子是后怀上的,怎么都是说的小狮子而不说陈眉了呢?陈眉帮他生孩子了没有?之后肖上唇的的报应来了没有?肖下唇为什么整容了,我还没看到结局,今晚可能都被揭晓吧

  《蛙》读后感(十):蛙叫蝉鸣,又一夏

  立秋了,南方诸多地方仍然持续遭受着阳光气焰嚣张的挑逗,风懒懒地吹过,稻田里的蛙依旧在激烈地争鸣着吧…

  关于蛙的记忆,早已搁浅在孩童时代了。

  莫言大师笔下的蛙,它在书中所象征的意义以及诠释的寓意是极其深刻的。

  书中有一段关于蛙的描述:蛙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人跟蛙是同一祖先。蝌蚪和人的精子形状相当,人的精子与蛙的卵子也没有什么区别,你看过三个月内的婴儿标本没?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与变态期的蛙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蛙和娃同音?为什么婴儿刚出母腹时哭声与蛙的叫声相似?为什么人类的始祖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的祖先是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是由蛙进化而来,那种人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男人的精子与蝌蚪相似,成群结队的精子,能与卵子结合成为婴儿的,恐怕只有千万分之一。

  可见,蝌蚪与我们人类的生育之间,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

  莫言通过对蛙的隐喻,阐述了孕育生命的珍贵,歌颂了生命的至高无上。同时,通过对从事五十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一生的伟大革命事业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对旧时代的计划生育时期,生命在不同形态的政治压迫下遭受的各种荼毒与打压下的无奈与怜悯。而姑姑在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时毫不留情,对超生者一个也不放过,上千条生命在其手中夭折,文章在最后一章有了戏剧性的转折,即姑姑进入晚年后,像是良心发现,一直认为自己有罪,而且罪大恶极,不可饶恕,试图通过捏泥娃娃来对那些夭折在自己手中的生命寄予哀思,对自己年轻时的所作所为忏悔。而主人公蝌蚪年轻时,因为自己的软弱,因为自己的前途,同姑姑同一条战线,坚决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王仁美推上引流的手术台,也是王仁美惨死的罪魁祸首,一直有愧于心,试图通过写作来救赎,但心中的罪恶感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加沉重。

  如同书中所说的,被罪恶感纠缠的灵魂,是不是永远也得不到解脱?

  姑姑和蝌蚪,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心灵上的罪恶救赎,而遗憾的是每个人都没能获得真正的救赎,体现在蝌蚪老来得子,陈眉帮他代孕的儿子诞生,姑姑和蝌蚪都在自欺欺人地对代孕一事向世人瞒天过海,为了避免伤害,两人都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逃避现实,就像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清醒的人,不要点破她的虚妄,给她一点希望,让她能够解脱,让她夜里不做噩梦,让她能够像个无罪感的人一样活下去。但他们没有想到,对陈眉造成无法补偿的伤害,则是另一种对生命的荼毒,犯罪式的。体现在书中姑姑后来所说的一句话,我总觉得,你们—当然也少不了我,我们亏对了陈眉。这句话就是在暗讽犯下的罪恶无论如何都无法洗清。

  如同书中所说的,他人有罪,我亦有罪。这让我想到了周杰伦《以父之名》里的一句歌词,我们每个人都有罪,犯着不同的罪。

  小说以书信的形式,加之文末话剧的补充,书信体与话剧体相得益彰,用一种富有灵幻色彩的风格,赤裸裸地将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及人心的自私,政治的丑恶呈现出来,发人深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