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毁灭的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被毁灭的人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7: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毁灭的人的读后感10篇

  《被毁灭的人》是一本由(美)阿尔弗雷德·贝斯特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一):透思的世界

  透思的世界,思想如积木一样有型和错落,以及被拆散和重组,“紧张再紧张;紧张,忧惧纷争从此开始”,这是一本文字,情节,人物都充满着节奏感的小说,和《群星,我的归宿》一起声影并茂。贝斯特的文风让我倾倒.

  总的来说,贝斯特并没有刻意把他的小说写的很深刻,没有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哲学讨论把丰富的题材打造成一种大部头的所谓经典,但他对文字和节奏的把握能力,使他的小说让人难以释卷,这就是功夫!

  http://vcbear.mblogger.cn/posts/17059.aspx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二):《被毁灭的人》——被高估的第一届雨果奖得奖作品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感觉非常矛盾的作品,因为它有很多特别出彩的地方,但又有很多让人彻底讨厌的地方。作为原型赛博朋克作品,它展示了阿尔弗雷德·贝斯特对威廉吉布森的影响,也就是细致、有画面感的场景设定,一种很多作家不具备的可以将读者拉进去一个世界的能力,这种像游戏世界构造般写作手法让人有一种置身一个大环境跟随人物进行冒险奋斗的感觉。基于现实世界然后稍微提升一下科技含量的时代背景更是让人容易找到代入感,最后通过悬疑冒险故事的象征来反映现代人的战争和奋斗,这些都为赛博朋克流派奠定了基础。

  一种重金属音乐般的横冲直撞精神是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写作特点,通过过分紧凑以至于经常显得不修边幅的故事发展和粗鲁、狂妄的人物行为、心理表现,读者会感觉这部作品融入了作者自己强烈的自我,仿佛是以象征的方式道出自己人生的教训,甚至是一种炫耀感觉的自我忏悔。

  《被毁灭的人》的核心是关于人类对于自己的自大和欲望所导致的结果的拷问。对于真正的敌人是人类自己的黑暗自我这一中心思想来说,《被毁灭的人》和《地海巫师》基本没有区别,只不过《被毁灭的人》融合了心理学,而《地海巫师》在写作目的上明显表达得更好,没有不合逻辑、强行夺理的部分。

  就本人来说,这是一本读起来想尽快追完的书,至少在结尾之前如此,但正如上文描述,它让人喜欢的地方同时又有着让人同样讨厌的地方,没有道德约束的精神是一种诚实的对现代社会虚伪的践踏,但这种强硬的精神在这里又掺杂了太多作者的情绪,以至于里面的人物可以说没有一个是让人喜欢的,每个人都很怪异很不稳定的感觉,所有的行为似乎都是为了故事的赶马式发展而作为作者多重人格中的一个而运作,没有灵魂没有内心。别以为这是作者处女作不成熟的表现,在后面那部很多人认为比《被毁灭的人》好的《群星,我的归宿》里,贝斯特还是一个样,只是故事更乱来,人物更让人讨厌罢了。

  虽然作者的写作方式很吸引人,但就像有人说的,《被毁灭的人》在设置悬疑方面是没有智商的,因为作者根本就没给读者留下可以认识到不对劲地方的信息,这一点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侦探小说作者都不会犯下的错误,但是全程通过一个主导动机来引导,贝斯特却也足以让人放不下书,这也足以说明现代艺术手法的强大以及贝斯特这个人让人抓狂的鬼才。

  作为处女作,重复的叙述,流水账的故事交代部分,这些都是有的,只是作为第一届雨果奖得奖作品,感觉这部作品真的有点被高估了,写作方式、风格上创新、作品内涵来说,《被毁灭的人》得奖可以理解,因为在当时可能是比较少有的,但以综合来说,这本书又显得太业余也太不像一流大作了。现在的话,和菲利普迪克、威廉吉布森最好的作品对比,我认为贝斯特肯定是靠边站的,而人们说年代久远可以理解我不认为是借口,事实上年代越久越远的科幻小说家反而是更深入神秘的现实更有文采的(凡尔纳、H.G.威尔斯、Lovecraft等)。总之个人感觉贝斯特是个人格分裂的作家,因此评价他的作品似乎只能人格分裂了:极度吸引人,但也极度让人讨厌。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三):紧张再紧张

  我想,中国人可能要过很多很多很多年才能写出这样经典的科幻著作吧,我们在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可仍然是边检讨边沿着老路子走,如此一来,怎么才能培养出阿尔弗雷德·贝斯特这样的科幻大师呢,更不用妄谈什么冲击诺贝尔奖了。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我不知道中国人还有多少想象力,至少,就我个人而言,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经历各种框架塑性之后,想象力已经枯竭了。对这样大师级的作品,除了高山仰止,就只剩下叹息的份了。

  其实作者也就是从一点点地方发挥出来,并没有星战或者魔兽世界那样宏大的场面,只要给我们的世界多加一条假设,就成了一篇经典的科幻之作。如果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可以透思他人的思想,我们的世界,将会怎么样?《被毁灭的人》就是在这样的假设下完成的。

  本赖克为了屏蔽自己的思想,给自己脑中灌输了一首挥之不去反复吟唱的“紧张再紧张”的歌,整部小说的节奏,也似乎因为这首歌的带动,而紧张了起来,让我欲罢不能。用两天的时间一鼓作气读完,方才作罢。

  没有什么好批评的,科幻就是披着甲胄的圣斗士,真正起决定意义的,并不在圣衣,而在人。优秀的科幻作品,在科幻外衣之下,讲述的仍然是缤纷离奇的人性,本文也不例外。就算没有了透思士,没有跳跃机器,没有火星金星的殖民地,这仍是一篇出类拔萃的侦探小说。题材是手段,技巧是作料,对人性的把握,我觉得才应该是核心。

  只是,读完之后,“紧张再紧张”这样的歌曲,似乎却环绕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了。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四):你们真的看懂结局了吗

  被毁灭的人的结局谁看懂了

  我的大脑稍微有点晕。这个结局居然耗费了我十多分钟来重新解构。

  他的良心想要毁灭他,也就是阻止他谋杀自己的父亲。但是他打败了自己的良心,这个时候身为宇宙撼动着的他有可能会毁灭整个宇宙,于是有人伪装成他的良心进入的他大脑。让他看到他建造的精神病似的未来让他以为他的未来是假的。然后赖克自己毁灭掉他自己创造的未来拯救正常人的未来。所以他看到的父亲其实是假的,并不是他的良心根本不是什么分裂人格其实是侦探伪装的一个假象他的良心根本就是另外一个人。他的良心已经被他自己谋杀了。于是有人假扮成他被谋杀了的良心。

  整篇故事最蛋痛的地方是这个赖克居然是世界撼动者,只要他的分裂人格被他重新组合设计就会毁灭

  也就是说他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五):万事无异于新

  并不算一个大部头,但险些就忘了这个开头。“无穷无尽的宇宙中万事因循旧轨,无异无新。”

  也难怪,人物不算多,情节也不算复杂,除了详细介绍的超感行会,甚至也没有对未来世界来一个完整的透视。但结尾的衔接竟似在一瞬间就让故事贯穿了时间的始终。

  作者那份对人类与未来的乐观,让急转直下的情节又陡然冰消雪融。所谓“毁灭”,实乃“重生”。结尾几如童话般。而且终会如此,唯有如此,阿尔弗雷德如是说。

  从书名中完全看不出,这其实是一个很棒的喜剧。

  还有一点有趣的是,这部60年前的作品中其实是一副星际时代和前信息化时代的拼图,这种时代的烙印迥异于现代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元素。

  遗憾的是后半部分描写思维有些晦涩,不知是翻译的缘故还是加入了心理学的知识。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六):赖克为什么会被毁灭?

  不得不说大师的作品还是有想象力的,在一个思想被监视的环境当中实施的谋杀案,没有脸的男人,再就是对付三级透思士的口水歌都非常有创意。故事有张力而且文笔很好,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

  看完小说后看了很多评论都觉得结尾处的高潮是亮点,可是我咋就觉得结尾跑偏了呢。

  首先,也许在潜意识就排斥透思的这种行为,直到看完了才发现原来警官鲍威尔才是男一号,还一直在期待赖克会获得最后的胜利。个人感觉这种有胆识有行动力的这种商业大亨在和一级透思士鲍威尔较量的过程中所散发的个人魅力还是更明显一些。

  另外,个人感觉文章结尾鲍威尔和女主的爱情故事十分狗血,完全看不出这样一段爱情存在的意义或者必要。而且最后为了完满这段爱情,芭芭拉也被发现是有透思能力的,这算是什么?一种对于透思士制度的又一妥协么。

  最后我就想问问赖克到底是为什么被毁灭的?如果说赖克因为谋杀而被毁灭这个我可以接受,也更符合全书的逻辑和价值观。不管最后是被警方抓住还是毁于没有脸的男人都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故事。但事实上赖克之所以被毁灭是因为“赖克即将成为一个星系的焦点……已经发生的过去和可能的未来之间最关键的联结点。”怎么突然间赖克就变成一个毁灭世界的人了?只是因为不赞同透思士和透思制度的存在?观点不同就得被毁灭么?小说前边的价值观中透思得来的信息不得被用于法庭审批,不经过允许可以不被透思等等的制度条款就因为赖克是可能毁灭世界的人就突然土崩瓦解了么,毁灭之前甚至都不用通过审判直接由那个什么委员会投票就行,那透思师岂不是掌控了整个世界?真成神了么?!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七):被毁灭的人

  与其说是一部科幻小说,还不如说是一个有科幻外表的心理分析小说。深受精神分析影响,如果知道,俄狄甫斯情结,本我超过之类的话,估计到一半的时能猜出一些结尾。

  ----------------------------------------------------------------------------

  ----------------------------------------------------------------------------

  ----------------------------------------------------------------------------

  ----------------------------------------------------------------------------

  ----------------------------------------------------------------------------

  ----------------------------------------------------------------------------

  ----------------------------------------------------------------------------

  ----------------------------------------------------------------------------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八):紧张、忧惧、纠纷从此开始

  The Demolished Man by Alfred Bester

  《被毁灭的人》 [美]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获1953年首届雨果奖

  内容提要:公元2301年,能够看透他人思想的“透思士”成为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石,枪支已成为博物馆的展品,犯罪已经不再可能,因为任何一丝罪恶的念头都无法逃过“透思士”的侦测。然而,却有人想挑战那个社会的秩序。疯狂的商界大亨,骄奢淫逸的政府官员,自成一派的“透思士”,还有警察,见证了一起绝不可能发生的谋杀案。真凶是如何瞒天过海,在这样一个精神感应流行的社会里成功杀死一个人的?他能否逃脱警方的天罗地网?他行凶的真正深层动机何在?谁才是那个在幕后控制一切的“没有面孔的男人”?……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属于作品数量不多,但仅有的几乎都是精华这种作家。他的长篇尤其少,《被毁灭的人》《群星,我的归宿》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但历经新浪潮运动以来科幻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却能历久弥新,经典的色彩丝毫没有褪去。贝斯特的作品从宏观上说,有两大鲜明特色:1.旁征博引,内涵深厚,兼具浓郁的文学色彩和古典悲剧色彩;2.想像力汪洋恣肆,不吝于将诸多天才创意组合到一部作品中,姚海军曾称之为“贝斯特的奢华”。《被毁灭的人》是雨果奖的开山之作。它的篇幅和所展现的舞台背景,比贝斯特的另一部杰作《群星,我的归宿》要短一些和窄一些,但矛盾更为集中和尖锐。这两部长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浓厚的古典戏剧色彩。《群星,我的归宿》中格列佛·佛雷的复仇史,不妨视作一部太空版、未来版的《基度山伯爵》;而《被毁灭的人》中的本·赖克,更是一个内外交困,充满悖论、从头到尾都在与不可能作斗争的悲剧主角。

  紧张再紧张。紧张再紧张。紧张,忧惧,纠纷从此开始。这首《紧张再紧张》不仅是赖克抵御透思的挡箭牌,恰恰也很适合用来形容此书的整体风格。故事甫一开篇便充满了压迫感,冲突从头到尾就没有停止过,节奏越走越快直至形成席卷一切的风暴。读全书的过程,很难有喘气的时候。贝斯特的小说往往有一个非常瑰丽的结尾高潮,《群星,我的归宿》以及《没有夏娃的亚当》都是如此,《被毁灭的人》也是,只不过在这个高潮过后还加上了一个结局的结局,光明、深邃,也有一些伤感。贝斯特式的节奏和激情是他作品最显著的标签,在众多科幻小说当中,他的风格可以很容易被辨认出来。阿西莫夫的故事机智冷静,擅长全局和结构的设计;海因莱因在平实中蕴蓄力量,尤以塑造人物见长;而贝斯特那种丝毫不加以抑制的古典戏剧式激情挥洒,则完全把情节推进的过程依附在故事那不断加速的节奏上。书中的对话异常犀利,锋芒毕露,动作也富有节奏感,阅读的过程像极了坐在剧场中,凝神注目舞台上的一出大戏。

  品读贝斯特这两部长篇,一个很有趣的感觉就是:虽然故事的结构和情节完全是五十年代传统科幻的路子,但内里的科幻核心却很有些塞伯朋克的味道。《群星,我的归宿》的背景是一个人人可以“思动”的未来世界,思动者仅仅依靠自身的潜能就可以完成在世界各地的“思动站”之间的传输;《被毁灭的人》中的未来社会则由“透思士”主导,拥有超感能力的透思士能够看透人的思想。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新浪潮运动,尤其重视在人物心理意识层面的掘进,从这个角度说,贝斯特对意识的描写手法的确相当超前于他的时代。读过《群星,我的归宿》的人,不可能不对结尾处以“通感”形式表现的意识浪潮感到深深的震撼;《被毁灭的人》中“超感派对”上透思士们用思维编织的图形,虽然不那么激动人心,但其精巧程度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实在很佩服赵海虹,不知道这种段落怎么能翻译得如此恰到好处)。

  科幻小说中,“基础设定”,也就是故事的科幻核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基础设定延伸出来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则,为小说圈定了活动范围。人物的行动并非仅仅按照普通小说的逻辑(这些逻辑有很多是被默认了的、自然而然的),而是要在遵循基础设定的前提下展开。这方面的典型是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所有故事几乎都是围绕对机器人三定律的遵守、发展、改进乃至合理扬弃来进行的。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矛盾,在科幻小说中完全有可能因为基础设定的要求而发生,这是科幻小说的一大魅力所在。在《被毁灭的人》当中,透思术(说白了也就是心灵感应术)的广泛发展,使得人心在透思士面前几乎是透明的,所以任何轻微的犯罪意图都没有了容身之地,更勿论杀人。而主人公恰恰非要杀掉那个人不可,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设法摆脱这一规则的束缚,而这种摆脱又必须在遵循“透思术”这个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如果作者让主人公突然掌握了一种可以对透思完全免疫的方法,以至于可以大摇大摆地像普通推理小说中那样干掉他的目标,那么无异于是作者向自己的背景设定屈服了,因为他没有办法在“元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解决问题,所以只能颠覆这个元规则。构思一个新颖的背景设定和元规则,再在它们的范围内合理运用他们来铺开整个故事,这对任何一个有意在作品中构筑一个社会体系科幻作家都是巨大的挑战。贝斯特在这一点上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华横溢:主人公不可能对透思视若无睹,但却可以通过某种巧妙的方法设置思维屏障,误导透思士的思维触角,从而掩盖自己的杀意,而这种方法是完全符合背景设定的,也只有在这样的背景设定下才会诞生一场这样的谋杀。完全杜绝了谋杀的社会,却促成了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才会出现的这么一次谋杀,绝妙的矛盾就从这里产生了。凶手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是不是就此逍遥法外了呢?警方(在这样的社会中警察这个职业居然没有消亡,真是咄咄怪事……)面对天衣无缝的谋杀,从哪里打开突破口?悬念接踵而来,实在让人不得不一口气看下去。在这里面警方至少存在两大问题:1.凶器。凶手用的凶器对于我们来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在这个故事的特殊背景中,这东西早已是博物馆内蒙尘的收藏品。所以警察对凶手如何行凶一度百思不得其解。2.动机。动机关系到凶手能否被起诉,但调查表明这个凶手竟然完全不可能有杀死死者的动机?!他的动机到底在哪里呢?真凶是不是另有其人呢?老实说看到中后段的时候,我一度怀疑前文的某个细节,要么是作者的bug,要么是译者或者排版的疏失,没有想到那才是全书的最关键之处。当真正的动机被揭开时,故事可以说告一段落了,但从“被毁灭的人”这个题目的角度来讲,它才刚刚开始……

  贝斯特的两个长篇,主角的形象都异常鲜明,鲜明到令其他人物,无论是次要一点的主角还是一干配角都黯然失色的地步。如果说整部小说是一出戏剧,那这出戏剧很大程度上是主角一人的咏叹调,其余角色或多或少有一点沦为符号。贝斯特笔下的人物,情感普遍都炽热而奔放,内敛的时候不多,以至于有的地方稍显夸张,压迫感太强烈,有些让人窒息,尤其是在高潮部分,节奏趋于狂乱,非常的浪漫主义。大概激情总是有限的吧,在《被毁灭的人》和《群星,我的归宿》之外,贝斯特并无其他特别出色的长篇作品。

  顺便要向这两本书的译者赵海虹致敬。作为2000年前后中国科幻一个小高潮期中涌现出来的代表性作家(尤其是代表性女作家),近二三年来她自身的创作并不能令人满意,作品不多,质量也比几年前有所下降,但是对贝斯特的翻译可以说是交出非常漂亮的一份成绩单。译贝斯特的作品难度很大,因为其中包含大量文化元素,尤其是《群星,我的归宿》,在语言的运用上非常“不守规矩”,俚语和术语交织,更不用说贝斯特还常常运用超常规的表达方式,如前面提到的“通感式”意识浪潮,和透思士们编织思维图景的游戏,都是在口头上很难表述与形容的内容(也就是说,很难通过他人转述获得直观感受,只有看过书才能明白那是什么),但赵海虹译得相当漂亮。科幻世界译介的一系列国外经典作品,多数都有很过硬的翻译,实在是读者之福。

  最后把《被毁灭的人》的结尾copy下来:

  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万事因循旧轨,无异无新。渺不足道的人类自以为是巨变的奇迹,在上帝巨眼观照之下却只不过是必然发生的寻常事。这个生命中奇特的刹那、非同寻常的事件,所有关于环境、机遇、意外的惊人巧合……都将在某个太阳系的某颗行星上一再重演。这个星系每两亿年循环一次,已循环九次之多。那里曾经有过欢乐,那里还将产生欢乐。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九):阿尔弗雷德 贝斯坦-《被毁灭的人》

  最近好像一直在读些科幻小说,从凌晨一点到三点十九分,是《被毁灭的人》伴随我度过的。

  这本写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描述未来的小说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紧张。

  是的,紧张。

  赖克和透思士的斗争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我不得不对赖克寄以同情,虽然他是个杀人犯。但这同情却在结尾时被贝斯坦颠覆了,这令我很不开心,或者,在贝斯坦看来,未来对于“惩罚”的定义显然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理解的。

  或者历史上有过这种事情了,某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一再的被颠覆——如果现在我可以理解的话,我也就能够原谅贝斯坦的狡黠。

  当然,贝斯坦或者并不能脱开他的局限,又或者是我对于某些东西见惯不惊了,对于赖克所谋杀的是自己的父亲这一事实,我并不能从中获得贝斯坦希望读者获得的那种惊悸——我不禁咒骂起这个时代来了。

  就像第一次读到阿西莫夫的《终极答案》的时候一样,当我再次去读它的时候,又或者出现了另一篇类似结局的小说的时候,我只好用平常心去对待。

  别无选择。

  这些日子以来,有一种倾向在我这里越来越是明显了:或者我可以被小说的情节所吸引,但在合上书本的同时,我却习惯于从技术上去分析作者的成功之处(自然还有不足的地方,只是那些作者的名头实在太大,这种话实在让我羞于出口),可令人沮丧的是,我依然在自己写东西的时候摸索不到一条让我满意的道路。

  或者这需要时间。

  那就让我回到贝斯坦来。

  贝斯坦在这本小说里表现出的技巧——当然,《群星,我的归宿》中应该也是一样的吧,我想——令人叹服。对于“透思士”这个职业(?)的设计在现在来看或者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但他行文中的情节交织设计却实在是一个高峰——几乎让我想起《水浒》,虽然二者之间完全缺乏相似性和可比性……

  好,就写这些。

  哦,对了。

  我发现——这个发现确实不能称之为“发现”,因为它太滑稽了——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真的都很不错,我大概应该去多卖几本回来看了。

  -2004-

  《被毁灭的人》读后感(十):好莱坞式的作品

  作为第一届雨果奖作品,作者的奇思妙想算得上超越时代,他把'透思'特异功能广泛存在的社会简单地系统化了,虽然避开了提及很多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记得基地系列里面的第二基地如何想尽办法不让人们知道他们的存在吗?)。

  在情节方面,我也是读得很紧张,完了想一想,和一出好莱坞大片差不多,科幻大片在情节上可比的是‘星球大战第一集’,当看着战士抱着公主在纷飞的激光中突围时,我当年也是很紧张的。紧张过后,就没有什么了。尤其看到主角的透思还发展出攻击功能(下一步就可进化到基地里面的骡了),我就完全放下心来,毕竟主角没什么危险了。当年看‘希腊棺材之谜’可是从头到尾屏住呼吸,因为主角自保有问题的危险一直都在。

  最后给赖克判以‘极刑’的是透思士协会,当然,是在‘改造’的美丽幌子下,这也隐约暗示着第二基地们的类上帝身份和功能。人类总是要牺牲某些东西给上帝以换取另一些东西,如果现世没有上帝,至少人类的一部分要承担和扮演上帝的一些职能,而这一部分人类,大多数情况下是徇其他部分人的要求而出演上帝的角色,表现出极不情愿的样子。唉,休、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