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在他方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在他方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0 21: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在他方经典读后感10篇

  《不在他方》是一本由陈绮贞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在他方》读后感(一):你不曾到过

  你的歌

  说你永远都不离开

  这是陈绮贞写给刘若英的歌,2003年的时候发行,收录在刘名为《单身日志演唱会Live全记录》的专辑里。

  比起刘若英的《一辈子的孤单》,这首歌更让我印象深刻。“说,说你永远都不离开我,说你会保护我”在CD机里重复播放的时候,我还没有成年呢。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对陈绮贞的感觉,从一个名字文艺青年的萌芽期对于小众独立类型歌手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知晓?),逐渐具象到“这个歌手写的东西还蛮对我胃口”的概念。有意无意的,我开始关注个人。那时候网络还不是非发达,又因为资金有限,我只能在各种盗版的歌碟里,七拼八凑属于她的作品

  印象里,她有过短发,也有长发,瘦瘦地肩上,背着一把吉它。拍照很少有正面,回眸一瞥,是好小女生的一张脸,一如她曾被诟病过的“嗲音”,那么“邻家”。可是只有听懂她的歌的人才知道,这个人唱起歌来,灵魂有多强大

  “你的身体跟着我回家了/我把它摆在我的床边/它曾经被你暂时借给谁/它现在静静的躺在我的衣柜

  “当你满足不了你的欲求/除非是我/熟悉你身体的脉博/需要深邃安慰/让我贴进你最柔软心扉/只有我才能将我们的距离/都占有”

  “是我拒绝你已清醒的双眼/是我招唤你眼底的错觉/就让我用力砸碎轻声的诺言/拥抱瞬间”

  “昨日的单纯/今天的实际/像你/而你也早已不是你”

  “走不近你的心/是一座孤独的岛屿/放弃了乘着风浪/不漂流/在你的四方

  听到这些的时候,你已经没有办法再忽视她宣泄出来的狂野,和并不害怕被人看穿的某些怯懦,可是终归你还是会归顺于她,因为这些隐秘而又熟悉的痛,你也一样有。

  《旅行的意义》严格来讲,是让陈绮贞被大众所熟知的代表作品。记得以前有人说,因为这张专辑,她被从“独立、小众”的范围给割裂开来(那个年代应该是“文青”最鼎盛的时代,不然怎么会把“小众独立”这种标签当做“高洁”的象征而裱起来呢?),成为“随大流口水歌手”;也是这个时候,有人开始拿她的唱腔调侃,豆瓣上有人戏称她为“陈装装”。

  那个时候,豆瓣真是文艺青年的最佳圣地,在这里什么样的文艺青年都能被你遇到。在这些人里,有喜欢陈绮贞喜欢到要死的,也有讨厌她讨厌到要死的。我记得当时我跟一个很是聊得来的豆瓣友邻聊天,她问我最喜欢哪个歌手,我说陈绮贞,她从遥远电脑彼端轻巧地扔过来两个字:呵呵。我也并没有觉得被冒犯或者侮辱,我想,我喜欢她,不丢脸,也不伟大,我就是喜欢她。然后,在别的帖子里看到有人攻击她,我也没有打鸡血一样冲上去厮杀。

  我竟然没有因此就跟人撕逼啊!在那个文艺青年最吃香的年代,在那个你不喜欢或者喜欢谁你就必须是傻逼的年代,我竟然能平静喜欢我所喜欢的人,多好的心态啊!(好吧扯远了)。

  大学的某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歌,这首歌的每句歌词都像定身咒一样能把我定住。这首歌的名字叫《路口》,蔡健雅唱的,陈绮贞写的。大学期间,每次去KTV我都会点,然后一个人边唱边难过。你一定以为我当时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谈了段小小的恋爱,然后受了点小小的伤,于是在一首歌里把自己小女儿情绪无限放大,矫情得一逼。可事实上,我并没有。只是莫名地,当唱到“就当做你的离去起不了作用,我的心还完整得像一个黑洞”,我的心就有种绞痛,好像能看见一个背影,那上面什么都没有,除了“倔强”。

  《太阳》这张专辑,我曾经借着它,写出我当时对于一些人的迷恋。“我摘下一片叶子,让它代替我,观察离开后的变化”正是我当时心情的最佳写照。《距离》我反复听,是因为有个人知道我喜欢陈绮贞,于是也跑去听,听完以后录了这首歌,专门发给我听。我曾经以为,有那样一种关系,真的是无可取代的。后来的各种经历证明,无可取代其实就只是一个成语而已。

  你的字

  书里,我大概是从《租屋》的篇幅,开始窥见她对于家,对于最隐秘的属于自我的角落的诠释。我也像她一样,渴望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窝”,一个可以存放自己所有情绪和心情的安稳的窝。可是我们都一样,既害怕太近,也害怕太远。我们都在别人熟悉的地方,重新建立自己的熟悉。这让我想起寄居蟹。

  她对外婆感情,对妈妈的珍视,对《鲁滨逊漂流记》的执念,都从这些字里一一得到注解。在给外婆的信里,她写了一段话“我曾经爱过一个人,他让我不怕时间流逝,他的爱情让我推开恐惧的门,闯进一个新世界。我在里面探索啊探索,胆子越来越大,意见越来越多,有一天,我终于在一座四周都看得到海平面的灯塔,我发现他其实是个胆怯的人,他多么怕我爱他,他也怕他真的爱下去了,就会暴露出他的极限:他原来只是一座贫瘠的岛。我看清楚了,就再也不想继续探险了。一个人孤独地进入一颗黑暗的心,一个黑暗的大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笑了。

  “我勇敢爱你,可你却是个胆小鬼,你真孬!”

  爱情里,被辜负了,她所能保持的风度,还是跟她的爱一样干净,甚至连一句恶语都没有。她说,去了太多地方,见了太多的人,也遇到很多事,还好还有时间,遇到更多的人,发生更多别的事。

  我不信她没有执念,她只是拥有太强大的信仰,有太多能让她重新对这个世界燃起希望的朋友,还有她最爱的台北早餐,最爱的吉它,以及一直专属于她必须由她才能被写出来的音符

  对于陈绮贞,除了她的歌,除了她的字,好像已经再也没有别的途径能够让我再靠近她。我也并不是那么地想要去追她的演唱会,甚至这些年,我也很少想起她,连带地也很少想起多年前那个把她的每一首歌都拿来唱的自己。

  这个背着一把吉它就想要仗剑走天涯女孩,在我和她自己的青春里,逐渐淡去身影。被时间和世事打磨出来的,是现在这个用一种介于诗人、哲人、歌手之间的态度去观察世界的“旅行者”(一如她谈论自己的创作一样,永远是在旅途中,最自然状态捕捉到的灵感,就好像那些灵感原本就在那里等着她去发现而已),在她眼里,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种声音,每一道光线,每一次遇见和道别,都是值得书写,值得留念的,因为她觉得(我也觉得)“这样的地方一生也许只会来一次,生命中的每个地方都一样,所以不要后悔,尽量不要过一个会后悔人生”。

  她是聪明的,所以她很幸运,幸运得拥有这样的技能,用音符,用文字,去留住她想要留住的瞬间。如果相机能够保存的不仅仅是影像,我估计她会比现在更加热爱那些照片

  一个人,想要保存的东西越多,要背负的自然也就越多。我甚至有些怀疑她说自己能够轻装上阵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厚重的人生加上易感的心灵,如果没有那把吉它,没有那本笔记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她承载。

  可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羡慕她,佩服她,虽然我不知道她所经历或曾经经历的会有多糟糕,但是我所能看到的,就是那个我最想要成为的人。有信仰,有朋友,有强大的心灵,有丰沛的感情,有随时等着她去挖掘的灵感,有她想要成为,想要拥有的目标

  那么多年,终于看到她写的书,让我有种必须要拥有的执念。也幸好我能负担这样的拥有,就好像她的歌,我不必付出什么代价,就能听到。如果有一天,我的文字或者我的话,也能温暖别人,让他们感激可以拥有,那该多好?

  我已经很久没有跟人分享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即便有时候小心翼翼地分享了,也未必有人愿意听。有时候,心与心之间的巨大距离,更能教人害怕生命的流逝。我还没有让你听我最喜欢的歌,我还没有让你了解我最喜欢的歌手,我还没有跟你分享我最爱的那本小说,我以为一切来得及,或许我以为这一切并不重要,可是不被了解的时间就像一波巨浪,把过去和未来都冲个干净,打得稀烂,不管你想不想,都再无下文。

  然后有些地方,你从未到过,终究是再也无法到达。

  《不在他方》读后感(二):不在他方 在这里

  喜欢看完后做点记录,也不算正式的书评,姑且放在这里,待君一览。

  《不在他方》Placeless Place, 中信出版社,2015,8,陈绮贞著

  介绍

  陈绮贞,台北芦洲人,景美女中、台湾政治大学哲学毕业

  不使用Facebook 与微博。她的行动、作品和公众形象却默默地深刻影响华人青年,跨出属于自己的步伐

  作风低调几乎很少上通告,媒体常以“陈绮贞现象“来报道她。

  摘录:

  ● 她说:"人生中想做的事这么多,如果又能摒除杂念,又能同时进行,岂不是太美妙了。”

  对自己,对世界,如果充满了太多幻想与虚构,也许会被视为不切实际。但是她坚信,"这个世界难道不是由虚构再加上生存本能构建起来的吗?”

  ● 成年这件事,需要一次见证性的仪式,经由向外界宣告,就再无借口停滞在惯性的依赖。……是恐吓,也让人记得在不可解的神秘力量之下,唯独保持谦卑才是生存之道。

  ● 痛是一种最可靠的保护,痛让你的伤害,仅止于此。

  我知道,拔掉这颗牙,不只是拔掉多年来的恐惧,也除去了过于早熟的不安,解除了童年被剥夺的伤感,释放了身体里自我抵消的力量。

  ● 又知道一件以前不知道的事,又学会了一样新的工具,要忍住不去滥用,不论为传播载体,不伤害原本的直觉,需要强大的自制力。

  ● 我喜欢生活胜过工作,但我也喜欢适度限制……

  ● 有段时间我只在早上写歌,其他时间就算想写也不可以。

  ● 有段时间我让自己每天写四个小时,写什么都没关系规则只有一个,就是只能面对电脑,手放键盘,不开手机也不上网

  ● 我没有社交网站账号,长期一个人在家工作,生活上等待解决问题我通常都在书中找到答案,怎么写好衣服,如何整理冰箱……比起网络,同样的字写在书上我就是比较愿意相信

  ● 但写这首歌时我没去过土耳其也没去过巴黎,我用一个哪儿都没去过的角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渴望如实描写。王尔德说,人生的悲剧有两种,一种是你得不到你要的,一种是得到了。两种悲剧都笑着经历,也许是喜剧……

  ● 就是你看到很多,是你以那个年纪,一个小孩眼光看是无力去改变事情,可是你必须要说服自己接受。那说服的过程就变成让自己自得其乐或是乐观的一个方向

  对!因为悲观也没有帮助。而且,可能比你现在还有惊慌的人,可能更多。

  ● 有点像爬山,越往上越辛苦,越有机会放弃,山的形状渐渐消失,只剩下无止境细节,这些细节会质问你,你这么做为了什么?也会代替你回答,这么做很可能没有任何结果原因也变得可笑。只有到了山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山的那个顶峰,顺势看到风景,才能了解,自己并没有因为惧怕或“不知道为了什么”这么理所当然的原因,而让自己有了自怜的机会。

  ● 如果“写”是为了保存记忆,那么那个天大秘密就是,“读”只是为了乐趣

  评论

  读陈绮贞,更多是想在这里找到和《旅行的意义》相关的一些东西,我在这里找到了。整本书的风格就像这首歌,一个女子,一手写文,一手写歌,一边写一边唱。全文零零碎碎,好比飘散的叶子,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飞舞,不是为了取悦谁,只是为了片刻的欢愉。那些她走过的地方,外婆,妈妈,听CD,去演唱会,台大故事思索挣扎,咬紧牙,就这样过来了,没有过多的诉苦,有的只是那样的平淡,好似一杯白开水,偶有回甘。她是一个喜欢生活的女子,总能找到乐趣,把遇到的挫折都看作平常,把那些或欢喜或悲伤唱出了声来。对那些关于成长的释怀很有感触,每一个有这样经历的人,都需要有这样的领悟,以此原谅过去,拥抱自己。

  附:里面的一篇,因为很喜欢,就放在了这里。

  lt;1>

  《不在他方》读后感(三):不在他时 不在他方

  当Ibrahim Ferrer面对Wim Wenders的镜头说起“古巴是个小国,但骄傲地对抗一切好与坏“时,他和音乐伙伴们组成的Buena Vista Social Club, 终于蒙承音乐的福泽离开故土,跨越政治的藩篱,踏入与古巴交恶长达40年的美国,荣誉地获邀进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

  那是98年,乐队的吉他手Compay Segundo桀骜不驯又带点玩世不恭样子,叼着大雪茄,已逾90岁。Ibrahim Ferrer在Buena Vista Social Club里算年轻的了,也过了7旬。

  自由、激昂、骄傲又风情万种的古巴孕育了音乐、舞蹈和爱情,陈绮贞的《不在他方》,正是从古巴讲起,从它特有的舞曲波丽露讲起——“在花开得最美满的时候,你不移开视线的看着它,在你眼前,开始凋零的瞬间,你没有惊叹,没有怜惜,你只是知道,你正在看着一朵这世界上最绝美的一朵花,这就是波丽露。”

  书中第一部分《看见》是由旅行游记组成的,形色各异的旅行者中,陈绮贞一定属于慢吞吞地关注零星风味、琐屑世情的那一类。

  她写哈瓦那彼此冲撞与抵抗的海浪与堤坝;写怀着未知又决绝的希望与鱼斗智的渔人;写第一次在拍立得照片里看见自己,惊呼“magic”的老婆婆们,“她们的回忆静静坐在阳光洒落的沙发,但此时此刻的存在却被紧紧抓在手上。”;她写史瓦济兰不枯朽的红花,拿着糖果便喊“哈利路亚”的约瑟芬娜,“这一次我离星星这么近,第一次觉得自己有能力,伸手安抚那几乎要熄灭的光芒。”

  之后她经过可颂很贵的巴黎、带着面具的威尼斯、气候阴冷但人情温暖的柏林,在讲述这些曾经盼望或正在游历的“他方”,其实和讲述自家门前的早餐店没什么差别。异国风光里能寻求到如归的平静,熟悉的故乡也可以充满惊奇。

  没有描述恢弘的场景,没有太多预设、追随、知识和传闻,而是充满了更为质感、细腻、随意的耳目直觉、声色观感,大感觉被揉碎成雨露般的点滴,理性结论隐藏在几乎看不见的地方或者根本不追求所谓的主题和结论。

  她始终平静的探寻,平静的发问。在星星下她询问“我是这么渺小这么渺小,为何我的感受这么庞大,我的存在又这么无法被忽视”,在看到史瓦济兰的孩子时询问“他们的神回到身边了么”,在开始讲述日常时询问“这个世界难道不是虚构再加上生存本能建构起来的吗?”

  “所有以’为什么’当开头的句子最后都被受编进哲学的怀抱。”大家都说如此充满哲思的陈绮贞是受了哲学系大学教育的影响,但谁又说得准,是不是命运故意将生性就爱问“为什么”的她推进了哲学系。

  陈绮贞从小学钢琴,带着“希望让妈妈快乐”的愿望以及“外婆其实是个多彩的女子”的好奇和观察长大,19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歌,在台湾政治大学读书时,她接受了学姐的邀请,加入吉他社,“几近以一种默剧的姿态完成了没有太多人停下脚步观看的”第一次校园公开演出。

  之后是大众熟悉的事情:一开始在垦丁卖demo,96年第二次参加木船民歌比赛获得第一,98年签约魔岩,02年在滚石唱片发行《吉他手》。自此被贴上各种标签:边缘的、清新的、流浪的吉他手、独立音乐才女。她和钟成虎的不婚主义也充满了各种色彩(06年钟成虎夺下金曲奖最佳制作人奖,庆功宴上放话说,明年2 月30日迎娶陈绮贞)。但她基本无视这些标签,不用微博、facebook,罕有通告,宁静的外壳所保护的是她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媒体的评价,大众的好恶,不会成为她创作的风向标,她也不企图去成为别人的风向标。

  陈绮贞在太阳巡回演唱会里唱《每天都是一种练习》,笑着说“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人”,这首歌还一度是我的起床闹铃曲目。她所指的练习的有氧的、持续的,书中有写到,她的日常是“凌晨五点半就清醒”,“九点整已经做完运动”,“开始写作练习直到十二点整”。书的后半部分《日常》,沉浸在这样的白开水般的生活里,但它美在你“心甘情愿地一再重复一件看似无趣却乐此不疲的事情”。

  这本散文集,整体而言不像一些主题明确的作品,能激荡起洪波,翻掀起惊涛,让人顿悟出什么。这些诗一般的散文语句,娓娓道来,浓缩了庞杂的意象,成为精炼的句式,只有特定的解密手法,才能透过这表面轻盈的字句,释放冰山角下的巨大能量。

  她把苦思冥想歌词的状态比喻成“贴着细胞壁让自己从浓稠的文字体液渗透出去,滴融进成堆照片里”;她听《Misty》这首歌,想像每次唱“from”时,“牙齿轻咬着下唇,释放出柔软的小生物,狂奔在树林,一千支小提琴开始演奏”;她去看Suzanne Vega的演唱会,想像她们面对面站着,两个灵魂碰撞在一起“地上有一个转盘,我们被快速的旋转,以至于远方的人只能看到我和她融合后的样子,我的身体也渗透了黑色的权威,无惧的命令自己在阴雨中踏出第一步,直到阳光出现不能停止。”

  充满跨度的夸张比喻,信马由缰的想象,因为读者很难对号入座所以在大部分的篇幅里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回响,但我想说的是,这就是陈绮贞的方式,一种“微凉的风”式的方式。你不必纠结于背后的意义,因为她也并不想完成教化的旨意。

  正如在《一首歌,让你带回去》的歌里所唱的那样

  “这歌里不想什么事情的意义,

  也没有欲求成功的目的

  只希望在穿梭的道路闪躲之际,

  有一条简单的旋律指引你专心,

  有一个生活简单的人温柔坚定,

  但并不企图征服你”

  在《波丽露》那篇,绮贞说到Ibrahim Ferrer和 Omara的经典合唱《Silencio》,“他们在纽约合唱这曲时,Ibrahim为 Omara拭去泪水。他们在古巴生活,从没离开过这个简单快乐的国度,然而生命的本质,到哪都不会变。生命时多彩也是愁苦的,所以他们在快乐中歌唱,在悲伤中更要歌唱,在自己的小花园里,用歌舞好好装扮自己;热带的心所唱出的抒情,唱出了色彩斑斓的眼泪,唱出了安静的日出,喧闹午后,温暖的夜”

  这就是这本书想说的。

  《不在他方》读后感(四):献给@伊尼沃尔:偶然与巧“盒”

  偶然与巧合

  ——记方所《不在他方》分享会

  已经过去10天,陈绮贞的脸,似乎仍浮现在我眼前。

  听我说要去追星,甜说我永远十七岁。“after 17”,广州分享会恰逢七夕,《不在他方》里又有一篇关于拔牙的《成年礼》。这三个“偶然与巧合”,令我想要写一篇关于独立或是成长的东西,却卡在这两句:

  「我渡過太長的童年 還沒有長大 就老了」——夏宇

  「永远十五岁 暑假的漫长」——李格弟

  十年前我15岁,在校园广播第一次听到她的歌《还是会寂寞》,老师又恰好比我大15岁。这段话的保质期无法延长至来年,除非我永远二十五岁——今(2015)年就死掉。

  很难想象她真的已经40岁了。我观察到,她的身子还是那么瘦,但手臂有点变粗——这是我所认为中年妇女之美的一个标记。虽然首先谈论她的外在,但我喜欢的可远不止她好看的脸——老师对我来说,不止女歌星,更是一名艺术家的存在。

  《不在他方》读后感(五):弥留在心底的是自己

  每天路上都习惯打开音乐广播,选个靠窗的座位,不因低头看手机被晃动的头晕,不至于冷落不可缺少的手机,又不会错过窗外流动的风景,为自己的路上时间找了个自认为的最佳“利用”方案!

  今天音乐广播的主题是“复习夏天.陈绮贞《夏季练习曲》”,广播串联了陈绮贞的音乐“狂恋、鱼、La Vie En Rose、一起去巴黎、飘着、表面的和平”,DJ的串词里有这么一句让我耳朵动了一下:“作为夏天里的一缕思绪,声线和浅淡的吉他声,也会在路上不经意的触动一些遐思 ,然后随着路边的热气蒸发”,这个时间的杭州,外面的路上跑动的都是闷热,车内的空调很大,如果走在路上或许触动的心绪也会蒸发吧,但现在却真正的久久弥留!

  想看陈绮贞的新书《不在他方》,看一些背后的思绪!

  虽然被明星们出的书搪塞过太多。几张写真美照,一点点毫无内涵的随笔,随意的拼凑在一起,多半都是走脸,不走心的。但也确有陈坤《突然走到了西藏》,汪涵《有味》,带些味道的作品。

  陈绮贞是归到但是里面的!

  刚刚开通QQ空间的年代,在空间里建了到目前为止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相册,就是陈绮贞!用人人网的年代,建立了一个小站:“小清新的世界”,总有人和我说“小清新就应该是陈绮贞嘛”,人们喜欢给人贴标签,贴的都是标签的表层含义,贴完转身的时候,却不知道,表层一下就掉了,小清新绝不止表面上的清新淡雅,那个时候我的理解是隐隐约约的独立态度。

  那种独立如她的歌词,像哲理诗,一个生活敏感家的心底流动!

  “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旅行的意义》

  “我坐在椅子上/看日出复活/我坐在夕阳里/看城市的衰弱/我摘下一片叶子/让它代替我/观察离开后的变化”——《鱼》

  “我疲倦地享受着谁也无法代替的孤傲/我是我疲倦流浪的太阳/我热切的希望能在消失之前得到信仰”——《太阳》

  ………

  这种诗一样的哲理也写在了《不在他方》的书皮上,“探险家把新大陆都发现完了/现代人只能往内心去挖掘探索/载体也不再是帆船、马和飞机/而是爱、书信和梦/一样的是,都需要勇气”

  我也是有勇气的,为了看到这本书,跑了几个书店。

  从纯真年代书吧的山上下来,公交车准备返回住处,路过银泰城,没有片刻犹豫,下来跑去了西西弗,找了一圈,店员说:“不好意思,这本书卖完了”,听了这句话还是很失望的。从西西弗出来已经很晚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打车去了新华书店,抛去网上,线下实体书店,也就新华书店书最全了,这就是被我们嫌弃的老旧顽固的新华书店被想起的时候了,在一片片书海中寻得了《不在他方》,再一次进入回去的夜路,但怎么都是明亮的。

  拆书的时候,书从床上掉到地上,趴在了153页,“有时候我自己做早餐,即使如此,可以的话我还是会出门到早餐店坐上一会儿,看看报纸,吸收这个城市的苏醒,我才会觉得,自己是真的醒了”,这是陈绮贞在书写“日常生活”!

  每个周末的早上,我都会去早市走一圈,那里真的满是生活的朝气!

  早上音乐里触动的思绪,此刻还在抽着丝!时间已经进入午夜!看着台灯下蒋瞰的那本《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24小时书店里此刻正发生着某个故事,书里有一句:“每一个人在某个特殊的空间,都曾钟情过一个人吧”,我想如果把空间换做时间,我钟情的就是陈绮贞吧,这种钟情的东西,不在他方,就在自己身上,就在自己心里,就是自己!

  《不在他方》读后感(六):我有看到精灵的光

  有一种书,你在介绍它的内容之前会先铺陈一下关于这本书如何相遇的过程。现在手里边这本《不在他方》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是在这个月月初的一个周日,坐在公司一整个周末之后按照地图的指引去到这家离公司较近的书店——单向街花家地店。对于第一次抵达以及冬天雾霾的夜里,这家店的位置实在太偏僻了。顺着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路、穿过航空医院、数不清的餐馆和晨光文具店,地图位置显示在社会科学院里,绕着几圈还是没有找到。在历经了半年的无人言语的周末尽头,那一刻寒冷加上黑暗带来的孤寂,使得我当时好想要放弃找那家书店,我想坐最快的车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去,想到马路对面灯火通明的商业区去,是的。

  然后打道回府的时候看到一个溢出光的屋子,然后自然地走上前去抬起厚重的挡风帘,是一扇木门,木门安静灰暗得犹如一间上了锁的拒绝来访的房间。推开这扇门就是书店哪种让你不由得想到类似于温暖、静谧之类的灯光。

  窝在距离人烟、住处好远的一家书店的暖色落地灯下的一张舒适的小小的深沙发里头,像一只蜷缩着要冬眠的猫,贪婪地看着手中的书。

  然后翻到这本《不在他方》的书的前10页我就合上不看了,我要买回去夜里静静翻好久,翻好久才够。

  我不太好意思向身边的人表达我的喜好是看书,通常接下来的提问会是:你喜欢什么样的书啊,你读过什么书啊,啊,读了这么多书你一定很有知识之类的谬赞和夸大。然后当他们偶尔发现我喜欢的书还蛮“畅销”就似乎放松了一些对你的惊奇。

  是啊,一个在台湾大陆两岸都已经出了名的原创作家写的书,无非是关于内心那些芜杂琐碎心绪的捡拾,过度放大自己,不够有格局,没有解决任何现实问题,没有办法归纳逻辑,框架地被吸收。恩,每一天晚上我就是看着这样的书来中和白日里那个“利欲熏心”、“功利化”的自己。

  作者是陈绮贞,其他的关于她的音乐作品就不再介绍。

  首先是看到这段字决定合上这本书。

  “摄影是伟大的发明,是眼睛加上记忆,是生活日常加上一点不寻常,是让每一次,都加上第一次的魔力。“

  她讲到在古巴旅行时的一个早晨,古巴人“夜里睡不着的人民,没有卫星电视可以看,他们都坐在海堤上看海。“你想想,一排一排的人,本地人哦,呆呆地坐在自家门前的海滩,热带的气温,热带的海水,没有旅途的惊奇,平常的看着大海的日子,没有信息过载,没有高速发展的文明(不是说这些不好),这样一幅画早早地在我心里成为美丽的样子,然后她写了出来,我怎么能拒绝这样一本书呢?

  在《星星》里她写自己小时候不敢看漫天的星星,“我感觉到自己不仅是渺小,也会对自己现在所处的时空产生幻觉。在我知道我所看到的星光来自几万光年以外,那种恐惧感压倒了本该有的浪漫。既然我的时间这么渺小这么渺小,为何我的感受会这么庞大。“也是同样,在幼小的童年里感受过死亡的恐惧,睡在奶奶的高高的床上,八点就感觉是深夜,乡下的夜晚漫长没有灯光,但星星很多很亮,(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污染哦),常常错愕地感觉到自己躺在棺材里,被推进了墓地,然后我醒过来,踢着棺木的门板,呼唤,奶奶没有听到,谁都没有听到,在一片黑暗的原野里,我没有死地恐惧着死去。

  “如果有一天,也一定会有那么一天,我死去了,这片星空还在吗?还是在某个意义上来说,它就不复存在了,也不曾存在了。还是宇宙其实是一个房间,有一个自称是灵魂的人,走进这房间,使用了这些家具,打开了电视,而我的意识就像电视的影响,不停流动,最后这个人关上了电视,离开,一切恢复宁静。“

  在《日常生活》里面描写早餐店“没有大惊小怪,没有浪漫情怀,一个精实具体的早晨,一个准备好战斗、装上弹匣的场所“没有比早晨更让人有新生之感的时刻了吧,的确,好多昨日的早晨坐在早餐店看书写字,既旁若无人又感觉世间所有温柔此刻都一起聚拢在身边,肚里咕噜噜沸腾着热气。

  在《武侠》里面,“这个世界难道不是由虚构再加上生存本能构建起来的?因为想求一个遮蔽的场所,盖了茅草屋;但是把建筑当小说一样来思考的人,就盖出了朗香教堂和圣家族大教堂。抽象化自己的能力,幻想自己能飞,能漂在水上,能穿墙而出,或是吸收别人身上的能量,形而上的思考,打通任督二脉,人类想象力高妙之处。“

  我无法放弃更多的自由为了追求另一种表达上的自由,但是唯有写作能让我心甘情愿放手一搏

  谈到自己家中堆满的书本,她说“求知”很珍贵,但并不难,“然后”才是困难的。

  “ 我不知道在害怕什么,世界末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末日,每两个人都有一段关系的末日。”看到“一段关系的末日”也没有办法地要提一提一件旧事。为了挽回一段腐臭了的关系,得不到告解,甚至去请求巫师,女巫师将我们的生辰八字摆在一起说是命里注定要在一起的两个人,只是现在遇到了挫折,8、9、10月都没有办法逃脱症结,只有等到12月就会云开见月明,然后从9月开始就在等待12月到来,希望睡一觉醒来就是12月飘雪的季节了,爱人就要回来了,我跑到小卖部的老板那里跟他喝酒(一个认识过我们的掌柜),我跟他说放心吧,过几个月就把他带回来您瞧瞧。恩,巫师曾告诉我,给过我如此明确而灿烂的希望。然后10月过去,11月过去,12月马上就要过去,没有把他带回来这件事倒是不觉难过,反倒是想到曾经几个月前怀着满满的非带回不可的心情让人感到后怕极了。如果9月那时的我已经明确地知道直到12月我还是依旧没有办法带回这个人,会不会难以挨过接下来的秋天和冬天而熬不下去死掉呢?

  在谈到创作的时候,她说:我曾被几个动人的故事绑架,而且都没有再回来过。而和绑架我的故事继续生活下去了。一直想找这样一段时间在下着雪的远山,烤着火写字生活。等这样一个个故事堵住口,说不出话来。

  最后的最后里,她说到文字的感觉是:“当一片空白是那样的白,这个白色是崭新的世界,而有一个被漫长文明创造出来的字,被你选择了,写在纯白无杂质的空间,仅仅就一个字,也纯净得让你心里的念头完全被看透”,我想,比古老文明和地理更美的是人的徜徉和想象,有一个早上第一次读到“结绳记事”这个古人的记录习惯,心里早已热泪盈眶不已,所以我不太敏感于节日,身边的人都在庆祝某个日子的时候也能好安心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看书感觉自己有了飞行的力量,安然睡去,静静醒来,认真度过每个夜晚。

  我常常会自己假想她在写出这些细微之物的时候,是不是屏着呼吸,眼睛一眨都不敢眨地快速留下这些精灵的瞬间,写作者都能知道要抓住这些细思如缕的时刻是多么珍贵,静谧,难得,难求,又那么经不起打扰。所以浮躁者在和喜读书的人面前常常会有此人晦涩难懂,不易接近的感觉。

  这一刻的灵光,像是夏日的暴雨,约好了似的一口气垂直地、酣畅淋漓地倾泻于地面。遇到山川、遇到河流,遇到世间所有的房屋、灯光,淋湿每一个角落,滋润每一个缝隙,在写出文字的人的双眼中长出了青草,嫩嫩绿绿的毛毛的春天。

  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我常常不太擅长于评价和分析写作手法、作者写作习惯、思路结构相关的话题,更多关于回忆字句感受和自身体会情境还原。凭借着这些作者带来的清新空气,悠然地走在上班的路上、买菜的路上、散步的路上、孤单的路上。

  生命里常常遇见精灵,所以不觉得寒冬漫漫。

  《不在他方》读后感(七):以书写铭刻日常,最迷人的不在远方

  《不在他方》有些简单,有些零散

  絮絮叨叨无非就是些陈绮贞在旅途在日常的观感

  她的字,跟她的词、她的曲、她的人一般,

  从来没有过于繁杂的安排。

  她像一个旁观者,

  注视着身边的人与事

  她是一个体验者,

  愿意花长长的时间坐缓缓的公交车在一座城市游荡

  她会懊恼自己坚持用抵抗力击退感冒菌而拒绝了友人的药片

  她会庆幸自己选择住在了台北市区一个靠近公园及早餐店的房子

  她跟许多许多少女时期的我们一样,

  都有着密密麻麻数不完理不清的小心思

  只是当我们慢慢长大

  开始慢慢漠然坚硬收敛坚强

  陈绮贞依然保持她的敏感安静以及与这个世界的一切对话的神奇力量

  她丝毫不掩饰困在窘境中的尴尬,不去回避脆弱时落下的泪水

  她诉写着她的青春关于武侠小说关于音乐关于占星的部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文艺、小清新泛滥得沦为一个贬义词

  却又像标签一般被轻轻地贴在了陈绮贞的身上

  只是觉得有点可惜

  现代人都太过忙碌

  没来得及多走几步了解一个人

  边急于和她划分距离

  所以你不会知道她一直以来自律又独立地生活

  她思考家的方向采集我们熟悉又遗忘了的声音

  她无法融入法国浪漫精致的咖啡店“抄袭别人的闲情逸致”

  却能在寻常不过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微不足道的美与乐趣

  多么感谢她

  她如何能像蜂鸟翅翼,将这一整代人梦中的冷酷仙境,不能承受之疲愈和沉重,过渡到一个无比轻盈的、两脚踮起的飞行时光呢? -- 骆以军

  甯辰

  2016.1.14

  《不在他方》读后感(八):声音采集姬

  我看过陈绮贞在《城市画报》的专栏,要比听她的歌要多。而我知道歌手陈绮贞,还是在高中的某个夏天看过的一本杂志,有说陈绮贞要出新专辑。目前,我唯一听过最多的是《旅行的意义》,但我一直都不记住歌词。有朋友给我发过一首她本人翻唱的《鱼》。读到其间歌词,很有感觉。《不在他方》在上海的签售,是委托朋友拿到的。这么多年,我一直不在现场,这是我第一次作为旁观者在现场。

  读陈绮贞的日常生活与旅行游记,觉得作者陈绮贞真是一个少女欸。她不爱上网社交,喜欢吃早饭,床头有武侠小说与食谱。如果可以写歌就写。笔与纸之间,有思考你我的声音。不写就读书。

  古巴哈瓦那,非洲斯威士兰,巴黎的可颂,威尼斯的贵价,德国的早餐。不同城市的日常生活是人堆积的,同样城市也在反人类。那篇《战斗》的父子捕鱼,让我想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们的生活,因为某种斗争,慢慢就变成一片茫茫的海,这海的尽头,能想像得到的,就是从中换到一条鱼。而渔夫的你我,就看能钓上哪条鱼了。

  《你怕了吗》中的淘旧物,也许有的人会穿上一座墓园,但是会拥有一段二手时间。陈绮贞是喜欢有感情的时间。写给外婆的信,陈妈妈画女儿,就像那波丽露。有幸在一起,就不是昙花。而是未闻花香的现场生活。在身边的感情,就是那只恋爱的犀牛,让你看清方向,离开沼泽地段。

  原来《旅行的意义》那首歌,是陈绮贞是以在他方的位置写的。因为没有去过。山高水长,来得及旅行,完整的爱情模样。物象千万,非有晚熟,才有极其满意的生活时光。

  《跨界》关于诗与音乐,陈绮贞有写到细胞壁,我觉得她是植物吧。写字也是她面对世界与其中的自己的一种方法。歌与文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但两者都有节奏感。

  陈绮贞写歌词,有时会以恶意转换成善意。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好比我听歌的时候,看见有感的歌, 就会写一小段有韵脚的断句。有时不是因为喜欢歌词或者旋律,还有讨厌那首歌时,也会写点什么。从某一感觉开始,可能会想到好久好久以前的,好远好远其后的。

  同样有时,我也会做些自己讨厌的事,比如讨厌直接,讨厌勇敢,讨厌说笑。这个讨厌的自己,却是自己喜欢的。所以讨厌“讨厌”,有时也是一件好事。但我不会说讨厌你,因为我又不是那个爱反话的女尔哇。

  因为有听见不同的声音,祝愿陈绮贞,继续做一个声音采集姬。

  .S. 先不说,全文目录与页码对不上,甚至有P284与P286的错页。而每张书页都有三分之一的空白,是设计给我抄歌词的吗。

  《不在他方》读后感(九):偷偷写给我的陈绮贞

  这首先是一篇读书摘录,我想再充分感受一次绮贞文字的气息。

  ·摄影是伟大的发明,是眼睛加上记忆,是生活日常加上一点不寻常,是让每一次,都加上第一次的魔力。

  ·在我花了几十个小时,越过几片海洋,经历过几十年的成长,思念外婆千百回以后,才真正知道,在花开得最美满的时候,你不移开视线地看着它,在你眼前,开始凋零的瞬间,你没有惊叹,没有怜惜,你只是知道,你正在看着一朵这世界上最绝美的花。这就是波丽露。当你拥着,或被最爱的人拥着,你顺着他的脚步,或踩在他的脚背上,你们一起没有方向地旋转,不用数着节拍,任由他的爱情带你去任何地方,让他的手握你的手心,而你闻着这一个你所认识最深最久的人,胸口的味道,让他在你的耳边开口,却不说话。

  ·生活如果能像音乐播放器的装置,设定无限循环在同一首挚爱的歌,不再需要选择,这样真的会比较好吗?最令人害怕的,不是你必须眼看着落下的花瓣自然地腐烂,而是因为恐惧将整盆花株连带泥土一并挥去,覆上厚厚的水泥,永不闻花香。

  ·只是我没有雄心要丈量世界,探险家把新大陆都发现完了,现代人只能往内心去挖掘探索。挖掘到的,却很可能是以你命名。我发现在我无尽的心灵宇宙,还有许多可以存放你的空间,以你为旗帜的土地;当你越过基因的筛选、重重阻碍的轮回,有了温度、形体和语言,你走进我的心。载体也不再是帆船、马和飞机,而是爱、书信和梦。相同的是,都需要勇气。

  ·白天还飘着棉絮,晚上下起雨了。人生是这样的。于是我们对一切都珍惜。

  ·日子要怎么过下去,一封信要怎么写下去,一本书该怎么看,这些离生活近或远的事情,都有一个人可以说说,我该如何挑剔自己的幸福呢?不能,我不该挑剔,这会折损了我心中的善意,那是友谊里最要被保护,或说是所有情感里,最需要被保护的东西了。

  ·从地图上看,令我向往的是临着佛罗里达海峡的海堤大道。在雨季,海浪常常拍打到海堤大道上,沿堤的房子都被侵蚀破损;只是雨季一过,海岸异常平静,所以这里的人们多趁这时修补房子,漆上颜色;再经过一个雨季,这些颜色再被海浪侵蚀以后,你看到的已经不是颜色,而是海浪和墙之间,年复一年、难分难舍的爱情。冲撞和抵抗、接受和拒绝之间,呈现出残酷与一种不得不的颜色。

  ·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所有的幸运与不幸,就像是万花筒里的星星,命运之神不知道何时双手一转,有些星星就陨落,有些星星永远孤垂在宇宙最遥远的角落。

  ·我也有小故事喔。幼儿园偶尔有乐器演奏的时间,时间一到大家都跑去抢纸箱里的乐器,但其实都是些玩具,我忘了我那时最想要什么,我只记得每次都挤不到前面,最后只能站在广场阶梯旁,拿着两个小小的钹,跟着音乐傻傻拍响它们。

  ·除了后悔没有接受朋友的普拿疼以外,在辗转难眠的几个夜晚不断反省自己这些过于冲动的来去,意义何在?是想要穷尽这未知世界的心太狂妄,还是害怕在静止的状态会强烈感受到存在本身的吞噬?

  《不在他方》读后感(十):时光驻留:写给8月20日晚的你和陈绮贞

  承认吧。很多次你买演唱会门票入场,除了那两三首满载回忆和故事的歌,更多是为了听喜爱的偶像讲话。

  讲无厘头的玩笑,无论笑果如何歌迷们一定会笑成一团;讲年轻时的糗事,满脸泪水说自己的眼泪只会在舞台上流;讲政治不正确的宣言,然后又叮嘱歌迷不要录像;讲每一首歌背后的故事,唱得比每一次都要动听……

  所以,这晚在方所听陈绮贞讲话,你甚至比大半年前第一次听她的现场更为激动。

  第一次听到《旅行的意义》,原来已是10年前。那时你和其他人一样,抱着一堆书穿梭在考卷中,唯一不同就是你开始上一个名叫“豆瓣”的网站,开始看一些没什么人知道的电影,听一些同学都没听过的歌,执着于“旅行”和“旅游”之间的细微差别,在深夜的被窝里插上耳机等待熟悉的旋律响起。

  你说不清“你品尝了夜的巴黎/你踏过下雪的北京/你熟记书本里每一句你最爱的真理”是什么意义,但也许正是因此你才爱上旅行,你才第一次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你才远走他方却又“说不出离开的原因”。

  所以你听到那晚的粉丝说“陈老师我是听你的歌长大的”“陈老师我10年前就开始听你唱歌,这是我的女儿”……觉得又好笑又惆怅。

  众目睽睽下的示爱浪漫又无聊,你的耳朵嗡嗡响,你想,爱一个人真的需要让他知道吗?需要让他以外的闲杂人等知道吗?

  “我对纯粹的事情很容易上瘾。纯粹的东西都带有伤害,都有毒。譬如酒精、毒品、糖,都是提炼过的东西。”她在你耳边说。

  又譬如爱。

  “喂。你可不是来思考人生的。”你敲醒自己。

  有粉丝问,会觉得大学时同类人很少吗,会因此感到孤单吗。

  Cheer这样回答:“我从小就强烈觉得自己是奇怪的小孩,现在也觉得自己奇怪。我只有22颗牙齿,不只身体,还有其他时候都会觉得和其他人不太一样。觉得孤单,渴望得到其他人理解竟然这么困难。但一个人是会被了解你的人吸引,我会爱上了解我的人,所以今天我们好好相爱吧。大家不用灰心,世界上有电影、书、音乐、画……是这些人在散发找到伴侣的信息,不一定是面对面,但这些歌和作品这么用心地被创作出来,都是渴望爱渴望理解渴望拥抱。有时候也许你觉得身边没有同类,那么也许你可以反过来散发这样的信息,就会有人走过来,告诉你,他爱你。”

  你也时常感到孤单,渴望被陪伴挽留,却又时时迷恋那些歌儿里投射的孤单身影。这样的孤单是宿命吗?如果不孤单,就不会画“一个满是缺口的圆”,就不会呼喊“摊开你的手让我死在你的怀里”,就不会乞求“原谅我飞曾经眷恋太阳”。

  但她的歌声又时时带着温暖的微光,借着每个人生命中的罅隙穿透进来。有人问哲学系毕业的她是否考虑过做心理咨询师。她说,在座的各位才是她的心理咨询师,“你们简单的鼓励可以让我在自我否定最严重时反击虚有的恐惧。这些鼓励真的能治疗我需要被治疗的地方。”

  也因为这体己,才有“写一首歌让你带回去”,才会“撑住我,为你挡下所有诅咒”,才会在残破的天空之上为失败者们歌唱。

  三五年前陈绮贞开始被街头小店疯狂播放,“小清新”被释以不太好的含义,八卦论坛上有一些关于这位独立女歌手的流言蜚语。你听了更多的歌,过了更繁杂的人生,试图对曾经喜欢的事物客观全面地批判一下。

  那晚却仿佛又看见那个用歌声带领你走进新世界的人。她梳着马尾,带着眼镜,一个旋律也没有唱,像在《demo 3》里一样细软地说着话。

  在那本叫作《不在他方》的新书里,她说自己去女巫店看陈珊妮,她说自己转专业去新闻系,她说年轻时自己和母亲的紧张关系,她说她想外婆了,她说她在异乡想起台湾的早餐……就像一个认识多年的网友,你第一次看见完整的她,听她从头讲起。

  你觉得那是你读过的所有明星写的书里,最好看的一本。(林夕写的书里,他变成一个爱说教尚禅宗的和尚;周耀辉的书里,只有一些小聪明;黄伟文的书倒是一惯的时尚机灵,但偏又不是你最爱的他……)

  等待签名的时间里,店里播着旧歌,《让我想一想》,左近有人跟着哼唱起来。前方队伍还长,你在歌声中变成10年前的模样,不留痕迹。

  “此时此刻此地的你,和此时此刻此地的我,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答案。我未必会写一首满足你期望的关于广州的歌,但我相信未来每一首歌都会包含此时此刻在广州的我这个历程,她一定会被写在歌里面。”

  你再也不害怕长大,因为在她身上,时光遗留下的,全是馈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