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在他方》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在他方》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2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在他方》读后感精选10篇

  《不在他方》是一本由陈绮贞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在他方》读后感(一):偶然与巧合

  第一次知道陈绮贞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在这十多年间,从得知她到关注她到不刻意之间,断断续续衍生出一些回忆

  书名《不在他方》在Cheer的歌曲《偶然与巧合》当中出现过,“若美丽的一切总是看起来遥远亲爱的,别悲伤幸福不在他方”。

  生命也总是循环往复于一些偶然与巧合。

  黄碧云在她的小说《一个流落巴黎的中国女子》中写道:如今始知,生命所得……不外如是,种种种种的偶然。

  得知陈绮贞出书了,是一种偶然。那天刚巧经过季风书店,翻到了这部书,想起年少听着她的歌穿行过上海的岁月来便决定要买回家再回忆回忆她。

  在《跨界》里,她写“当人开始有了一个梦想,就是试图要与现实做出一个决裂,也是驱动自己跨界的开始……我的心愿实现了,高一的我每天花四个多小时公交车,从北边的泸州一直到南边的木栅,漫长地耗尽了我一整年的青春。”而我从高一快结束时候才开始过起这样的日子,上海和台北是有些相像的,上海更大些,景色灰頽些,更有市民味;台北呢,有着无数的早餐店,风景宜人。就是在公交车上下学的时候,我重新拾起陈绮贞的歌,把当时她所有的歌都存在了MP4里,挤公交才变得没有那么无趣。

  第一次见到陈绮贞是大学之后的事了。那时候我在淡江大学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陈绮贞要来淡大校园行,但那时候我朋友和我讲门票有些紧张。不知道运气好还是怎样,当时和我一起上统计课的台湾女生不仅好心到把她的课本借了我半学期还帮我们搞到了门票。更巧合的是,之后四月的垦丁音乐节,我们又遇到了。从淡水到垦丁,缘分如此奇妙

  我还记得排队进入会场的时候,身旁的一个台湾男生问起我大陆政策。他问我,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有什么区别?我们去台湾前,校方叮嘱我们不谈政治。被他这一问,我忘了是怎样回答的,只记得许多人侧耳在听。因为这场对话,后来排队过程我一直很沉默,独自观赏夕阳怎样西沉,近处的蛋卷广场操场霎时暗了。

  那天陈绮贞是最后一位歌手,我们站了快四小时才见到了她,甫一出场就赢得掌声满满。大多数人是慕名而来的。根据还留着的录像,她的第一首歌是《太多》,第二首是《鱼》但只有到《旅行的意义》才获得观众共鸣,她在台上窃窃私语,说希望大家听到的都是真实的。最后唱了《小尘埃》。全程都是自弹吉他距离太远,灯光迷蒙,我看不清她,想到从前和吉他老师谈论过陈的吉他功力,那个络腮胡子的老师觉得她弹得不错

  四月旅行的最后一站是垦丁,这个南方之城不止有蔚蓝的海滩,弥漫着《海角七号》的文艺,还有一年一度的垦丁音乐节。我们一行人在两场之间做出了自己的抉择,我还是偏向陈绮贞,以及当时想听张震岳,所以就去了第一天的那场。说来真是再巧也没有,这趟赴音乐节之行又令我结识了两位朋友,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泊车在路边,于是我问路,他们也说不清,但很友善地提出可以载我们去。在车上,我们聊起来,我建议他们去听一下音乐节,并且给了他们小册子,他们当时说要考虑一下,事后才知道他们真的有去。

  在排队进场的时候碰到了那个女生,后来彼此在热狗摊上又碰到寒暄了一阵。音乐节的人很多,分开后就各自淹没在人潮,参与到音乐中去。陈绮贞被安排在似乎是倒数第二个(不能完全记清了),先是大家熟知的《旅行的意义》。显然观众很满意这首歌,可以跟着哼唱。后来她唱着《失败者的飞翔》,边打着鼓,长发随着鼓点的节奏遮住脸庞,她唱《我的骄傲无可救药》,依旧是很嗲的女音,和十年前也没有什么特别变化。然后是《太阳》,你是我小心维护的梦。我身边的男生一直在问,这是什么歌,只有我回答了他。于是他和我攀谈,当时细雨,他把伞撑过来说,陈绮贞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他也就听过《旅行的意义》。她接着唱了《我亲爱的偏执狂》,并且配上更为狂烈的伴奏。其实你很悲伤,这很寻常。不得不说,陈绮贞的这几首歌在场知道全部的人并不多,这就好像刚开始出场的Olivia的歌我也都不知道一样。忽然发现,都能跟着哼唱的我,是那么难得。那时候已经有3年没怎么听过陈的歌了,惊讶的是原有的记忆根深蒂固,它们把我带到垦丁,要做她的知音。她新的音乐灵感,她的鼓声,我都抱以欣赏

  之后在垦丁待了一天就走了,民宿的老板娘要我多留一阵,那么美的垦丁你都没看到呢。我却觉得余愿已了,想要尽快回台北了。很幸运的是,昨晚送我们去音乐节会场的陌生朋友来接我了,他们顺路可以送我去左营,令我不胜欢喜,亦使我深一步了解到台湾的人情美。

  一路上,我们谈到陈绮贞。她已经不年轻了。我说起自己初中的时候看过的台湾片,他们谦虚地说听起来我比他们更了解台湾。说起陈绮贞,主动听她的歌始于《蓝色大门》的插曲《小步舞曲》,我当时被这四个字吸引住。现在听奏鸣曲时还留有对小步舞曲最初的印象。也想起,以前一个要送我Cheer的专辑的男生,后来并没有得到的这个礼物

  然后就是现在。听过了陈绮贞,也见过了她,现在却是第一次读她。书不难读,都是些生活片段,参杂对生命的体悟。很幸运的是,我去过她书里提到的一些地方。比如巴黎,威尼斯,柏林。由于有自己的回忆,所以读起来真的是倍感亲切

  她写到“到柏林已经傍晚了,一下飞机高大警察非常仔细地盘问,护照也被送进了小房间检验了十来分钟。”我就想起去柏林前夕,朋友提醒我德国的安检非常严格。然而实际上我非常顺利地来到了柏林,这是一座二战创伤很重的城。之前只去过法兰克福以西,对德国的实际印象就是莱茵河和罗马帝国历史。到了柏林,不得不说,非常的不便利。尽管老友声称,柏林的轨道交通建设多么好,我却因为出机场线路的改换而无奈地在地铁上乱闯了4个多小时,比之前的飞行时间还长。以后每回要出门都心有余悸

  再比如说陈绮贞的母校——台湾政治大学。因缘巧会,我去看过政大金旋奖的比赛并且两次入住过政大。第一次去政大的时候是夜里,看了一半金旋奖就到操场上去透透气,以为政大就那么大,一个操场,几幢教学楼。后来白天被拉上山住过山上的宿舍后,我才了解到政大的美。不同于陈绮贞写的政大九舍,我至今不知道当夜我住在了哪里,只记得那张床本来是一个韩国女生的,二人间厕所和淋浴是公用的。政大的蚊子似乎蛮厉害,间间宿舍都装上防蚊门。宿舍似乎颇为老旧,也有公共厅可以连WIFI。第二天要走,我的朋友们来不及带我乘坐她们山上的接驳车,然而还是乘过了透明电梯。我依稀记得眺望到一处棒球场,旁边是条河。木栅这个地方我很喜欢,有动物园和猫缆,有山。

  说到日常生活,陈绮贞写“台北特有的早餐店,门口都会有一个煎台,冒着油烟,卖中式的蛋饼豆浆,也卖西式的汉堡奶茶”。场景活灵活现。当时住在淡水,校舍在中山北路,校园在英专路,上学的时间点有接驳车。但有时候为了去早餐店,我宁愿步行。似乎是在大忠街吧,有一家早餐店就是这样,门口一个煎台,里面有一个书架摆满了漫画书。第一天早餐,我边吃边看《one piece》,心满意足。台北的餐馆之多令人瞠目结舌,有一回我在忠孝东路附近迷路,走进某个巷子,不留心间就数了下,一条街,十有八九的店与吃的有关。台湾的店家极热情,就说上学路上,经过那家早餐店老板会和你说“早安”。

  “第一次去法国,满街的咖啡店,就是电影里和明信片上看到的那种。我见到在咖啡店用早餐的男人,大多穿着西装,一边看报纸,桌上简单放着一个可颂面包、一杯果汁和一小杯咖啡。”她这样描述着法国。而我在法国还从来没有出去享用过一顿早餐,都是自己在家解决的,或在学校的自动售货机买些饼干之类的食物。这不得不说相当遗憾。后来没有学业压力后,旅行路上曾有一个可颂,一杯橙汁,一杯咖啡的体验。回国后还蛮怀念这样的西式早餐。欧洲人的闲适从容。这又令我想起在香港的早餐,除了台式外,港式的早餐也是相当诱人。以前很好奇什么是西冷茶,到了香港才终于尝到,味道一般。这大概就是文字影像的魅力,令你向往,终于得到却不过尔尔,令你失望

  《迷失》里她写到:“Misty 这首歌,我粗略估计,听了不下二百次。

  不过至今我都没有一次仔仔细细地看过歌词我喜欢一直重复听一首歌,值得那样被聆听的歌,很像一种坐标,在某种情绪里扮演着指引的角色……

  ……它帮助你在众声杂沓时顿入无人之境。

  在这首歌里,谈过太多太多次的恋爱。”

  这样的心境再熟悉不过,音乐最能勾动情思。是谁说过音乐和诗歌同质地,能够迅速唤起你的回忆。比如小时候我家邻居自杀前曾经反反复复播着一首歌,后来我总是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想到她。

  《不在他方》这本书里她提到文德斯,金庸的武侠小说,福尔摩斯全集,爱伦坡,辛波斯卡,张爱玲,博尔赫斯,罗兰巴特,中山纪念堂。我觉得熟悉。可能一开始就是这样,从这个人的歌里你窥见了自己,然后你就想知道他(她)多一些,看看还有哪些是知己

  偶然和巧合组织了我们的一生,早年接触过的人、物并未真正离我而去,某一个偶然间的相遇值得用上一生的巧合去诠释。你以为淡忘的也可能是你精心挑选的不记得。幸福从来不在他方,午后阅读故人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不在他方》读后感(二):没有唱出来的歌

  曾经整日里听陈绮贞。

  偌大的一间店面,门可罗雀,我开了音响一遍一遍听她,想象歌词里的世界,有时也跟着副歌声嘶力竭地唱两句,然后停下来大口喘气;有时跟着旋律轻声哼着,望着空荡荡的店门口,忽然就哭了。那眼泪不是因为今天没有开张,不只是因为这个月房租没有着落,而是为了未来,那是一个没有梦想、没有诗歌的远方,又黑又可怕。彼时陈绮贞已经30岁,30岁多么老,她要有多勇敢才能活到30岁!

  后来有好几年不听陈绮贞,不是刻意回避。我听歌没什么章法,说唱、电子、民谣什么都听,少了陈绮贞也不觉得寂寞我的生活被其他事情填的满满当当。

  再次听到陈绮贞的消息,我已经31岁了。

  《不在他方》简体版的编辑送给我一本签名本,我立刻“得寸进尺”的提出采访请求——是的,我已经在省级媒体记者了,我不用再为房租发愁了——采访的请求不出意料地被拒绝,我觉得很好,万一她答应了,我可能会紧张的窒息。

  花了几个中午看完这本书,在不用外出采访的日子里,在一篇稿子和另一篇稿子的空当中,我在公司楼下的湖边看完这本书。

  有些书适合在床上看,有些书适合在厕所看,有些书要在咖啡馆看,有些书要坐在海边看,我觉得,应该在一个幽静的小树林里读《不在他方》,阳光丰沛而不刺目,没有汽车人群嘈杂空气有点湿冷,读者裹着一条大大的毛呢披肩,凉意从大腿渐渐爬上来,心里却越来越暖。

  在我的生活里,没有这样的小树林,只有办公室楼下的一座人工湖和湖边的大芭蕉树,我坐在草地上,感觉湖边的湿气渐渐爬上来,我把它当作小树林里的寒意。

  我以为陈绮贞是冷的,她的歌里有太多离别,留不住的爱人和变换的星空,她总是动不动就唱旅行、冒险或者去英国,似乎爱或不爱、寂寞不寂寞没关系,勇敢上路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女人内心应该是坚强冷漠吧。我甚至觉得那首《微凉的你》就是在唱她自己。

  听陈绮贞的歌词便知道她可以写,也可以想像写作会成为她的日常生活,我有点惊讶,她第一本散文随笔集出版在她40岁这年。竟然这么迟。

  40岁的她在书写她每天的生活,从台北的早餐店开始的一天,从清洗枕套开始的一天,能够安静地读书写字的一天就是她认为的完美一天。她在书里写了许多她关心的事,比如哪家早餐店的煎蛋更好吃,她也关心报纸上的民生新闻,她观察街坊邻居就好像在观察伟大艺术品一样严肃认真。她关心所有与她相关的生活琐事。她在书里写了许多她的想念,她写和外婆在一起度过的日子,写大学时光,写过去的爱人,写那些旅行途中只见过一面路人。原来一个人的歌和字可以这么不一样。她的书是暖和的。

  我过了30岁,又开始担心40岁,担心自己还是这么莽莽撞撞,担心自己挽不住生活的风,担心没能力照顾人们安康

  好像总是有担心的事,7岁时很担心家中的大黄猫会死,12岁担心数学考试,16岁担心学长看透我的涓滴意念。24岁因为没有什么好担心而担心,30岁又因为有太多担心而担心。我不知道这是否算作杞人忧天,也不知道那些带不走的、丢不掉的情绪是否真的可以被大雨侵蚀,我甚至不知道那场大雨,会不会来。

  陈绮贞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歌迷也鲜少知道她的生活状态。总之,每次她带着新专辑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似乎还是十年前那个模样,长发微卷,T恤牛仔裤帆布鞋,一双大眼睛微含笑意,连眼角都不肯皱一下。仿佛这十年之中没什么值得她担忧。但是她又唱了这么多歌,四处游历,还开了一场摄影展。她应该有很多思虑吧,在每个天气很好的早晨,她把洗好的床单晾在阳台上的时候,是否有过一秒钟的焦虑,不知如何自处的不安。陈绮贞没把这些唱出来,但是她写出来了。也许这也是书名的来历,除此之外,《不在他方》。

  在所有没有唱出来的歌中,在所有没有写出来的心事中,哪些才是真的。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本书就是陈绮贞的那场大雨吧,看过了,写过了,有一些唱出来了,有一些写出来了,那些唱不出来写不出来的,就这样吧。

  《不在他方》读后感(三):此时此刻now and here

  绝非拥趸,2星半,如自己简评中真心觉得一般般,共鸣较少。

  (在日志中不知不觉地写了,截取如下,略有改动。)

  此时此刻即now and here,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过去的全然已经过去,属于历史;未来的属于还没到来的且未知。只有现在,只有此时此刻才是大家所能真正拥有的并且去值得珍惜的。

  就连陈绮贞出的新书《不在他方》也强调了此时此刻,绝非陈绮贞的拥趸,也没觉得她新出的书有任何特别之处,有怎样地好,只是若结合了她的歌,她的专辑再来看这本书的话会有更多认识和了解。

  而自己仍然对于她的认识停留在那首《鱼》上,绝非那首经典的《旅行的意义》;让自己对她的认识始于《鱼》,始于这首歌的高潮部分:

  “带不走的丢不掉的,让大雨侵蚀吧;

  让他推向我在边界奋不顾身挣扎;

  。。。。。。

  带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他;

  让他捧着我在手掌自由自在挥洒;

  。。。。。。“。

  此时此刻的自己单曲循环着这首《鱼》,也正如本书快结尾处的问答环节,问作者本人:

  “如果世界要毁灭了,只能留下一首陈绮贞的歌,那么你会想让哪首歌留下来?”

  回答是:“一定只能一首吗。。。。。。那应该是《鱼》吧!

  因为它是没有结论的歌嘛,有疑问、有选择,那我觉得如果这世界要毁灭的话,已经有了个结论,我想要留下那个过程:你的疑问、你的抉择。”

  自己之所以认为这首《鱼》是经典的原因,却是听起来是一个女子与生俱来的勇敢、大气、自由和洒脱。

  《不在他方》读后感(四):失败者的飞翔

  那年秋天去了我认为是离自己梦想最近的城市读书,音乐节、现场、讲座、演出扑面而来,我更是贪婪而奢侈的不放过每一个机会。曾经温柔的唱着表面的和平,用吉他填补快要结束却依旧空白的大学生活的我,直到去了你的现场,才觉得吉他没白学大学没白上,才觉得这个城市意义重大。

  而意义何至于此。我总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口,无论你多向往自由 无论你会去哪个方向,都会习惯回头看只有一个出发的地方,那里就是去哪里都不怕错的理由,这就是我所有不安情绪的出口。

  我不想给你赋予太多,安心过着我的小日子,也只是在旅途间隙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你写的字,再看看窗外的景色,和秦聊一聊我们,就这样十几个小时的时间也温暖而充实,不用反复阅读,越清淡越惬意,漏掉的就漏掉吧,毕竟我已得到很多,不用再捕捉你的只言片语,也能对生活始终保持炙热。

  《不在他方》读后感(五):我毫不在乎她是否真的贪婪

  陈老师对我来说,远没有焦安溥对我影响巨大,但她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当年被归为“小清新”的歌手。诚然,相信许多人认识她也是从《旅行的意义》开始,对于生的较晚的我,也只是在07年左右才开始耳闻这个歌手——还是从KTV听别人唱的。 我记得我学吉他的那段时间,自学的第一首歌是《灵感》,和弦实在简单到我手上的水泡都还没好,就已经会比较流畅地弹完,那是我第一次在音乐上找到了一丝丝的成就感。 跟陈老师的渊源就先到这儿。 —————————分割线———————— 来说书吧。 书分三天看完,对于有人说“矫情”我是拒绝的......相反我认为,书里的她,是比较真实的,为什么用“比较”,因为我觉得在这看似轻快的文字下面,隐藏着巨大的悲伤。 她并没有全盘拖出自己,尽管她在受访时说自己出这本书=裸露。 碎片式的写作,很像早年的部落格日志类文章,但基本每篇看似碎碎念,都没有在说废话,很多句子可圈可点,都如实又精准地表达了她心思细腻又天马行空的艺术家气息,包括语法不通逻辑较混乱的句子,一个句子连续用了三个否定词这种状况,让我读了好几遍。 陈绮贞是悲观的。 这毋庸置疑。 书里她反复描写儿时居住的地方,旧房子,外婆,以及,没有爸爸。 只有没有过爸爸的人,才知道“没有爸爸”是一件多么难以启齿的事。 因为没有爸爸,所以交不到朋友,不是因为朋友们多么歧视你没有爸爸这件事,而是作为没有爸爸的孩子,很难交朋友的同时,去跟朋友解释,我为什么没有爸爸? 我为什么没有爸爸呢,这不是我的错,他抛弃我和妈妈了,是我们不好吗,肯定不是,但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我没有爸爸这件事,当你们的爸爸每天都来接你们放学的时候。 所以我选择一个人走回家。 父亲在一个女生的童年有多重要,他是这个女孩的第一个的偶像,更可能是未来的择偶标准,要照着爸爸的轮廓,寻找那个有同样伟岸身躯,肩膀辽阔的另一半。 可是她没有爸爸了,只有妈妈,她要坚强,替代父亲早日担起这个家庭的责任,所以努力学琴,高三又冷落了一整年吉他,是因为她想用这一年,换取以后可以跟吉他整日厮混的自由时光。 陈绮贞所有的忧郁,来自于她有一个破碎的家庭,但妈妈的爱让她不至于坠落,她一边悲观看世界,但又在最后用爱感化自己,正如她所有的歌,最终,都会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来告诉听众们,我们还不至于跌到谷底。 所以这是她的文字看起来尽管轻快但又潜伏着巨大悲伤,尽管看起来有些忧伤,但又给了这些悲伤的文字一个善终的原因。 正如她所说:“我的歌曲想要传达一种善意。” 演唱会实录我基本都听了也看了,许多场景都是事先设计,譬如《1234567》的时候一定要走下舞台跟观众互动,让全场一起制造星海;譬如跟林弈妏kiss,每次的话都大同小异等。 有人说,她变得贪婪了。 我想说,对于一个并不常上电视宣传,只是默默当歌手走走停停,拍拍写写的人来说,这是她能给受众唯一展示自我的方式,并且我欣赏她写歌的方式,毫不遮掩,她的歌词并不深邃,她用最直白的方式去呈现她自己,因为真实所以可爱,这是所有人爱她的原因。

  《不在他方》读后感(六):不在他方 在这里

  喜欢看完后做点记录,也不算正式的书评,姑且放在这里,待君一览。

  《不在他方》Placeless Place, 中信出版社,2015,8,陈绮贞著

  介绍:

  陈绮贞,台北芦洲人,景美女中、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

  不使用Facebook 与微博。她的行动、作品和公众形象却默默地深刻影响着华人青年,跨出属于自己的步伐。

  作风低调几乎很少上通告,媒体常以“陈绮贞现象“来报道她。

  摘录:

  ● 她说:"人生中想做的事这么多,如果又能摒除杂念,又能同时进行,岂不是太美妙了。”

  对自己,对世界,如果充满了太多幻想与虚构,也许会被视为不切实际。但是她坚信,"这个世界难道不是由虚构再加上生存本能构建起来的吗?”

  ● 成年这件事,需要一次见证性的仪式,经由向外界宣告,就再无借口停滞在惯性的依赖。……是恐吓,也让人记得在不可解的神秘力量之下,唯独保持谦卑才是生存之道。

  ● 痛是一种最可靠的保护,痛让你的伤害,仅止于此。

  我知道,拔掉这颗牙,不只是拔掉多年来的恐惧,也除去了过于早熟的不安,解除了童年被剥夺的伤感,释放了身体里自我抵消的力量。

  ● 又知道一件以前不知道的事,又学会了一样新的工具,要忍住不去滥用,不论为传播载体,不伤害原本的直觉,需要强大的自制力。

  ● 我喜欢生活胜过工作,但我也喜欢适度的限制……

  ● 有段时间我只在早上写歌,其他时间就算想写也不可以。

  ● 有段时间我让自己每天写四个小时,写什么都没关系,规则只有一个,就是只能面对电脑,手放键盘,不开手机也不上网。

  ● 我没有社交网站账号,长期一个人在家工作,生活上等待解决的问题我通常都在书中找到答案,怎么写好衣服,如何整理冰箱……比起网络,同样的字写在书上我就是比较愿意相信。

  ● 但写这首歌时我没去过土耳其也没去过巴黎,我用一个哪儿都没去过的角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渴望如实描写。王尔德说,人生的悲剧有两种,一种是你得不到你要的,一种是得到了。两种悲剧都笑着经历,也许是喜剧……

  ● 就是你看到很多,是你以那个年纪,一个小孩的眼光看是无力去改变的事情,可是你必须要说服自己接受。那说服的过程就变成让自己自得其乐或是乐观的一个方向。

  对!因为悲观也没有帮助。而且,可能比你现在还有惊慌的人,可能更多。

  ● 有点像爬山,越往上越辛苦,越有机会放弃,山的形状渐渐消失,只剩下无止境的细节,这些细节会质问你,你这么做为了什么?也会代替你回答,这么做很可能没有任何结果。原因也变得可笑。只有到了山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山的那个顶峰,顺势看到风景,才能了解,自己并没有因为惧怕或“不知道为了什么”这么理所当然的原因,而让自己有了自怜的机会。

  ● 如果“写”是为了保存记忆,那么那个天大的秘密就是,“读”只是为了乐趣。

  评论:

  读陈绮贞,更多是想在这里找到和《旅行的意义》相关的一些东西,我在这里找到了。整本书的风格就像这首歌,一个女子,一手写文,一手写歌,一边写一边唱。全文零零碎碎,好比飘散的叶子,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飞舞,不是为了取悦谁,只是为了片刻的欢愉。那些她走过的地方,外婆,妈妈,听CD,去演唱会,台大故事,思索,挣扎,咬紧牙,就这样过来了,没有过多的诉苦,有的只是那样的平淡,好似一杯白开水,偶有回甘。她是一个喜欢生活的女子,总能找到乐趣,把遇到的挫折都看作平常,把那些或欢喜或悲伤唱出了声来。对那些关于成长的释怀很有感触,每一个有这样经历的人,都需要有这样的领悟,以此原谅过去,拥抱自己。

  附:里面的一篇,因为很喜欢,就放在了这里。

  lt;1>

  《不在他方》读后感(七):你不曾到过

  你的歌

  说你永远都不离开我

  这是陈绮贞写给刘若英的歌,2003年的时候发行,收录在刘名为《单身日志演唱会Live全记录》的专辑里。

  比起刘若英的《一辈子的孤单》,这首歌更让我印象深刻。“说,说你永远都不离开我,说你会保护我”在CD机里重复播放的时候,我还没有成年呢。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对陈绮贞的感觉,从一个名字(文艺青年的萌芽期对于小众独立类型的歌手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知晓?),逐渐具象到“这个歌手写的东西还蛮对我胃口”的概念。有意无意的,我开始关注这个人。那时候网络还不是非常发达,又因为资金的有限,我只能在各种盗版的歌碟里,七拼八凑属于她的作品。

  印象里,她有过短发,也有长发,瘦瘦地肩上,背着一把吉它。拍照很少有正面,回眸一瞥,是好小女生的一张脸,一如她曾被诟病过的“嗲音”,那么“邻家”。可是只有听懂她的歌的人才知道,这个人唱起歌来,灵魂有多强大。

  “你的身体跟着我回家了/我把它摆在我的床边/它曾经被你暂时借给谁/它现在静静的躺在我的衣柜”

  “当你满足不了你的欲求/除非是我/熟悉你身体的脉博/需要最深邃的安慰/让我贴进你最柔软的心扉/只有我才能将我们的距离/都占有”

  “是我拒绝你已清醒的双眼/是我招唤你眼底的错觉/就让我用力砸碎轻声的诺言/拥抱瞬间”

  “昨日的单纯/今天的实际/像你/而你也早已不是你”

  “走不近你的心/是一座孤独的岛屿/放弃了乘着风浪/不漂流/在你的四方”

  听到这些的时候,你已经没有办法再忽视她宣泄出来的狂野,和并不害怕被人看穿的某些怯懦,可是终归你还是会归顺于她,因为这些隐秘而又熟悉的痛,你也一样有。

  《旅行的意义》严格来讲,是让陈绮贞被大众所熟知的代表作品。记得以前有人说,因为这张专辑,她被从“独立、小众”的范围给割裂开来(那个年代应该是“文青”最鼎盛的时代,不然怎么会把“小众独立”这种标签当做“高洁”的象征而裱起来呢?),成为“随大流的口水歌手”;也是这个时候,有人开始拿她的唱腔调侃,豆瓣上有人戏称她为“陈装装”。

  那个时候,豆瓣真是文艺青年的最佳圣地,在这里什么样的文艺青年都能被你遇到。在这些人里,有喜欢陈绮贞喜欢到要死的,也有讨厌她讨厌到要死的。我记得当时我跟一个很是聊得来的豆瓣友邻聊天,她问我最喜欢哪个歌手,我说陈绮贞,她从遥远的电脑彼端轻巧地扔过来两个字:呵呵。我也并没有觉得被冒犯或者侮辱,我想,我喜欢她,不丢脸,也不伟大,我就是喜欢她。然后,在别的帖子里看到有人攻击她,我也没有打鸡血一样冲上去厮杀。

  我竟然没有因此就跟人撕逼啊!在那个文艺青年最吃香的年代,在那个你不喜欢或者喜欢谁你就必须是傻逼的年代,我竟然能平静地喜欢我所喜欢的人,多好的心态啊!(好吧扯远了)。

  大学的某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歌,这首歌的每句歌词都像定身咒一样能把我定住。这首歌的名字叫《路口》,蔡健雅唱的,陈绮贞写的。大学期间,每次去KTV我都会点,然后一个人边唱边难过。你一定以为我当时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谈了段小小的恋爱,然后受了点小小的伤,于是在一首歌里把自己的小女儿情绪无限放大,矫情得一逼。可事实上,我并没有。只是莫名地,当唱到“就当做你的离去起不了作用,我的心还完整得像一个黑洞”,我的心就有种绞痛,好像能看见一个背影,那上面什么都没有,除了“倔强”。

  《太阳》这张专辑,我曾经借着它,写出我当时对于一些人的迷恋。“我摘下一片叶子,让它代替我,观察离开后的变化”正是我当时心情的最佳写照。《距离》我反复听,是因为有个人知道我喜欢陈绮贞,于是也跑去听,听完以后录了这首歌,专门发给我听。我曾经以为,有那样一种关系,真的是无可取代的。后来的各种经历证明,无可取代其实就只是一个成语而已。

  你的字

  书里,我大概是从《租屋》的篇幅,开始窥见她对于家,对于最隐秘的属于自我的角落的诠释。我也像她一样,渴望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窝”,一个可以存放自己所有情绪和心情的安稳的窝。可是我们都一样,既害怕太近,也害怕太远。我们都在别人熟悉的地方,重新建立自己的熟悉。这让我想起寄居蟹。

  她对外婆的感情,对妈妈的珍视,对《鲁滨逊漂流记》的执念,都从这些字里一一得到注解。在给外婆的信里,她写了一段话“我曾经爱过一个人,他让我不怕时间的流逝,他的爱情让我推开恐惧的门,闯进一个新世界。我在里面探索啊探索,胆子越来越大,意见越来越多,有一天,我终于在一座四周都看得到海平面的灯塔,我发现他其实是个胆怯的人,他多么怕我爱他,他也怕他真的爱下去了,就会暴露出他的极限:他原来只是一座贫瘠的岛。我看清楚了,就再也不想继续探险了。一个人孤独地进入一颗黑暗的心,一个黑暗的大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笑了。

  “我勇敢地爱你,可你却是个胆小鬼,你真孬!”

  爱情里,被辜负了,她所能保持的风度,还是跟她的爱一样干净,甚至连一句恶语都没有。她说,去了太多地方,见了太多的人,也遇到很多事,还好还有时间,遇到更多的人,发生更多别的事。

  我不信她没有执念,她只是拥有太强大的信仰,有太多能让她重新对这个世界燃起希望的朋友,还有她最爱的台北早餐,最爱的吉它,以及一直专属于她必须由她才能被写出来的音符。

  对于陈绮贞,除了她的歌,除了她的字,好像已经再也没有别的途径能够让我再靠近她。我也并不是那么地想要去追她的演唱会,甚至这些年,我也很少想起她,连带地也很少想起多年前那个把她的每一首歌都拿来唱的自己。

  这个背着一把吉它就想要仗剑走天涯的女孩,在我和她自己的青春里,逐渐淡去身影。被时间和世事打磨出来的,是现在这个用一种介于诗人、哲人、歌手之间的态度去观察世界的“旅行者”(一如她谈论自己的创作一样,永远是在旅途中,最自然的状态捕捉到的灵感,就好像那些灵感原本就在那里等着她去发现而已),在她眼里,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种声音,每一道光线,每一次遇见和道别,都是值得书写,值得留念的,因为她觉得(我也觉得)“这样的地方一生也许只会来一次,生命中的每个地方都一样,所以不要后悔,尽量不要过一个会后悔的人生”。

  她是聪明的,所以她很幸运,幸运得拥有这样的技能,用音符,用文字,去留住她想要留住的瞬间。如果相机能够保存的不仅仅是影像,我估计她会比现在更加热爱那些照片。

  一个人,想要保存的东西越多,要背负的自然也就越多。我甚至有些怀疑她说自己能够轻装上阵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厚重的人生加上易感的心灵,如果没有那把吉它,没有那本笔记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她承载。

  可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羡慕她,佩服她,虽然我不知道她所经历或曾经经历的会有多糟糕,但是我所能看到的,就是那个我最想要成为的人。有信仰,有朋友,有强大的心灵,有丰沛的感情,有随时等着她去挖掘的灵感,有她想要成为,想要拥有的目标。

  那么多年,终于看到她写的书,让我有种必须要拥有的执念。也幸好我能负担这样的拥有,就好像她的歌,我不必付出什么代价,就能听到。如果有一天,我的文字或者我的话,也能温暖别人,让他们感激可以拥有,那该多好?

  我已经很久没有跟人分享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即便有时候小心翼翼地分享了,也未必有人愿意听。有时候,心与心之间的巨大距离,更能教人害怕生命的流逝。我还没有让你听我最喜欢的歌,我还没有让你了解我最喜欢的歌手,我还没有跟你分享我最爱的那本小说,我以为一切来得及,或许我以为这一切并不重要,可是不被了解的时间就像一波巨浪,把过去和未来都冲个干净,打得稀烂,不管你想不想,都再无下文。

  然后有些地方,你从未到过,终究是再也无法到达。

  《不在他方》读后感(八):感谢你,祝福你。

  首先,这绝对不是一篇书评!因为自己没有任何资历去评价别人的创作!

  其实没有很认真地欣赏过陈绮贞的歌,一直觉得她是一个独特的女性。一直以来被冠以“才女”,并不一定是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这只是一个大众的平均审美观。所以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试图不去被大众的云云所左右。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却庆幸原来祖国的大众还是一个蛮靠谱的群体的。

  对于她的歌,可以说我也是不太能够欣赏,主要还是自己对音乐的鉴赏力薄弱的不行!也很少能够在喧嚣声中静下来去聆听一段美妙的音乐,感受一段歌词的张力。但是我还是会为自己留出一个读完一本书的专属空间的。当我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尤其是类似的一口气,我会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我所汲取到的养分滋养了我每一个被无聊包围的细胞;而害怕的是我可能会陷入阅读的无底洞当中。而现实的强力不允许自己有太多的时间去沉沦!我要生存,但我还不够强大,不够坚定!有时候我会想:我还要经历多少岁月的洗礼才能够挣脱一些尘世的泥沼,不至于让自己轻易地深陷进去!

  看完《不在他方》(也喜欢它的英文书名《placeless place》)说实话,我觉得很感动,要感谢很多东西,感谢让我认识了一个真实的陈绮贞,当然,我知道我还不能够通过一遍的阅读真正走近她的生活。感谢它让我觉得我有可能会爱上阅读,这个让我会害怕的习惯。感谢它让我的生活无比的有生趣!我相信这也是陈绮贞一直独立处世的姿态!

  我觉得任何俗世的人都会对创作家的精神状态有着或多或少的疑虑。就像随后的访谈录里面记者提问她的“悲”,我会纳闷她如何去处理这种悲,而不至于让自己走进一个死胡同或者如何让自己绝处逢生。骆以军说他每次创作完一本小说会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觉得自己江郎才尽,无法继续创作。我觉得这种空洞是非常恐怖的,这是一个不是商业作家非常极端的思想状态,我们会担心他们走向极端。但是这是一个创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种是否能够突破的围墙吧。也许你只是撞的头破血流,也许你就翻越了过去。该如何选择方式,我是不会懂的!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祝福这位才女,祝福她在自己的独立空间里能够享受她的文字、音乐。也希望她能够更多地创作出让她自己满意的作品,也聊以慰籍渴望知识的我们。

  《不在他方》读后感(九):声音采集姬

  我看过陈绮贞在《城市画报》的专栏,要比听她的歌要多。而我知道歌手陈绮贞,还是在高中的某个夏天看过的一本杂志,有说陈绮贞要出新专辑。目前,我唯一听过最多的是《旅行的意义》,但我一直都不记住歌词。有朋友给我发过一首她本人翻唱的《鱼》。读到其间歌词,很有感觉。《不在他方》在上海的签售,是委托朋友拿到的。这么多年,我一直不在现场,这是我第一次作为旁观者在现场。

  读陈绮贞的日常生活与旅行游记,觉得作者陈绮贞真是一个少女欸。她不爱上网社交,喜欢吃早饭,床头有武侠小说与食谱。如果可以写歌就写。笔与纸之间,有思考你我的声音。不写就读书。

  古巴哈瓦那,非洲斯威士兰,巴黎的可颂,威尼斯的贵价,德国的早餐。不同城市的日常生活是人堆积的,同样城市也在反人类。那篇《战斗》的父子捕鱼,让我想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们的生活,因为某种斗争,慢慢就变成一片茫茫的海,这海的尽头,能想像得到的,就是从中换到一条鱼。而渔夫的你我,就看能钓上哪条鱼了。

  《你怕了吗》中的淘旧物,也许有的人会穿上一座墓园,但是会拥有一段二手时间。陈绮贞是喜欢有感情的时间。写给外婆的信,陈妈妈画女儿,就像那波丽露。有幸在一起,就不是昙花。而是未闻花香的现场生活。在身边的感情,就是那只恋爱的犀牛,让你看清方向,离开沼泽地段。

  原来《旅行的意义》那首歌,是陈绮贞是以在他方的位置写的。因为没有去过。山高水长,来得及旅行,完整的爱情模样。物象千万,非有晚熟,才有极其满意的生活时光。

  《跨界》关于诗与音乐,陈绮贞有写到细胞壁,我觉得她是植物吧。写字也是她面对世界与其中的自己的一种方法。歌与文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但两者都有节奏感。

  陈绮贞写歌词,有时会以恶意转换成善意。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好比我听歌的时候,看见有感的歌, 就会写一小段有韵脚的断句。有时不是因为喜欢歌词或者旋律,还有讨厌那首歌时,也会写点什么。从某一感觉开始,可能会想到好久好久以前的,好远好远其后的。

  同样有时,我也会做些自己讨厌的事,比如讨厌直接,讨厌勇敢,讨厌说笑。这个讨厌的自己,却是自己喜欢的。所以讨厌“讨厌”,有时也是一件好事。但我不会说讨厌你,因为我又不是那个爱反话的女尔哇。

  因为有听见不同的声音,祝愿陈绮贞,继续做一个声音采集姬。

  .S. 先不说,全文目录与页码对不上,甚至有P284与P286的错页。而每张书页都有三分之一的空白,是设计给我抄歌词的吗。

  《不在他方》读后感(十):幸福不在他方,就在身边

  文/旋木小溪

  本质上,我是个很容易喜新厌旧的人,尤其是对挚爱的要求更多,甚至会因为一个小细节否定全盘。但对于陈老师却钟爱了整整七年。

  压抑的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好像有点努力去学习,把长篇小说收起来看杂志阅读。记得有个女孩写的散文里说,每当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都会听陈绮贞的歌来舒缓。我当时特好奇,为何一个人的歌声会这么有魔力。后来下载听的第一首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印象大概就是嗓音太特别了,“纯净、干净、动听”,我无法形容的爱上,记得在《鱼》里唱道:“如果有一个世界浑浊的不像话,我会疯狂的爱上。”如果有一种声音让我爱上的话,那就是她。

  后来,偶尔跟朋友说到喜欢陈老师的音乐,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谁,没听过。不知道为何我会很幸运,好像就我很懂她。但每次要被要求唱首关于她的歌我都会很尴尬,因为听过的人都知道,高音跟低音转换很快,最好是边吉他边唱比较有感觉,更好是有副她这样纯净的嗓音。我记得陈老师出道是因为参加木船民歌获奖,当时伍佰坚持让她得第一名,理由是“自己弹自己作品的女生,实在不多”。

  谈音乐说创作大抵是让很多人都喜欢说到追寻梦想,翻出陈老师的歌,大部分都是自己创作,且源于自己的生活。歌曲我就不谈了,主要回到这本书《不在他方》。她写到喜欢的早晨,台北丰富多样的早餐店,并不因为油烟味和老板高分贝的复诵点餐内容影响心情,反倒喜欢台北俐落的早晨,精实具体去准备好一天的战斗力。反倒是在巴黎咖啡馆,刻意的悠闲快意,浪漫不已让她对咖啡店有些厌倦。书里有一篇文章《家》,在最后写道:“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却在今天黄昏回家的路上,随手放起罗大佑的CD听着,突然间大哭一场。因为多年来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我特别喜欢歌词版本,记得时间的歌在沪演唱会时她谈了下这首歌的创作,有一天晚饭后跟妈妈散步完各回各家,她在前面走,妈妈就一直要看着她过马路,走回去。回到家不知为何特别难过到落泪。家,对妈妈的陪伴越来越少,她唱:“轻轻放开你的手 漫漫长路继续走,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她也写外婆跟她的感情,“怀念和外婆住在一起的时光,有时候她会约我一起看港剧,她一边打毛线,我靠在她旁边吃她买的咸水鸡,吃到嘴唇都破了,看到两个人眼睛都睁不开,剧情错乱,天也亮了。”在陈老师眼里,家是特别的眷恋,她对妈妈、外婆,构成情感和思念的港湾。

  陈老师就是小众文艺女青年的代表,并不会一直驰骋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置柴米油盐于不顾。记得她来沪宣传《不在他方》时,主持人问最近都喜欢做什么。她笑着回答,因为去年身体一直不好,今年大部分时间都喜欢研究吃的。她说在家里的床头会放食谱跟占星术的书,源于热爱身边的生活,这也许就是《不在他方》的主题吧。

  这个奇怪的女生总是会有些特别的行动,有段时间看消息说她在古巴旅行摄影收集声音。有火车的鸣声,有溪水的流动,有鸟儿的叽喳,还有,人的各种声音。从她的角度给我们带来很多奇妙的感受。就像她的摄影作品,单纯从摄影角度看,就像一个自由旅人拍摄下质朴的记忆。她在书里写“摄影是伟大的发明,是眼睛加上记忆,是生活日常加上一点不寻常,是让每一次,都加上第一次的魔力。”

  现在的明星歌手,如若有曝光的机会都不会放过的,她没有社交网络账号,偶尔她会去个人官网更新自己的小情绪,【cheerego小黑板】,她会写,我们会看,分享体会此刻的人生。

  现在偶尔听到别人说起陈绮贞总喜欢把她归为小清新,文艺之类的标签,大概是《花的姿态》跟《华丽的冒险》这些专辑过于的专注内心和自我,各种小女生情怀。而这些年,她开始关注生活关注声音关注身边小幸福,创作跟时间相关的歌曲,写下的这本散文集《不在他方》,在我的世界里,这些就是生活,静静的过着自己喜欢的姿态,幸福不在他方,就在身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