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五体不满足》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五体不满足》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1 14:3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五体不满足》经典读后感10篇

  《五体不满足》是一本由乙武洋匡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0.6,页数:2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体不满足》读后感(一):其实生活精彩

  不知道看过、听过多少残疾身残志坚故事,但是感觉这好像不一样。对于从小生活在普通学校的他来说,生活的一切应该是太残酷了,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好像更加出色了。残疾人成功的当然很多,不过别人好像尝试的是他们能做什么。别人成功所做的事他们本身可以,只是比一般人更好。不过他尝试的都是在人意料之外的事。我并不是说他不能做这件事,可是,毕竟这有点太出人意料啦!刚开始的高木老师希望他和别人一样,所做的努力如果算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接下来的希望表现不同就是出乎意料的了。他证明自己甚至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也许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幸运的,而他们是不幸的。不过好像现在不一样了吧。在某些意义上,也许可以这样地去证明自己,反而是幸运的了。我原来总是抱怨生活不精彩,也许这是因为我不懂尝试,不会创造精彩。习惯于一直是自己的生活在掌控之中。书中的主人公教会了我,原来,尝试会使生活如此的精彩。

  其实生活很精彩,要看你会不会尝试,会不会创造。

  《五体不满足》读后感(二):终究只是乌托邦的梦——《五体不满足》杂谈

  终究只是乌托邦的梦——《五体不满足》杂谈

  “五体不满足”。

  好吧,第一次看到这书名时候我以为这会是本官能小说或者猎奇文啥的,但在我看到封面的时候便苦逼地把那些想法揉成团扔进碎纸机了。

  娘亲这么治愈的封面怎么让人瞎想啊喂!

  买这本书的时候大概预想到会是治愈系,而且那会儿也预感不久的将来我要悲剧,最后,我悲剧了,这书也派上用场了。

  总之——《五体不满足》是一本讲述没有四肢作者乙武洋匡由呱呱坠地到立足社会成长经历以及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所获得的对社会现状以及人生的感悟的自传体小说,文风朴实恳切,人物饱满充实

  整本书下来的感觉是:剧情很普通、很青春、微励志,人物很牛叉。

  一个个普通平凡但又性格鲜明,带来牛叉般感动的人。

  更难得的是:都是活的。

  书中的最大亮点就是“人”,分为两部分,一半是乙武洋匡本身,另一半是乙武洋匡周边的人。

  书封上是这样介绍本书的:媲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成长杰作。

  我们来看看比起威武的海伦女士,乙武怎么样:

  他几乎没有四肢,仅长十几厘米的残肢明显不能满足一个正常人需要,而我们的海伦女士四肢完好,没有听力和视力。在这点上乙武似乎幸运许多,他只是在触碰世界器官上残缺了一些,而感受世界的器官还是完好的。

  那这“幸运”的乙武又能做到什么呢?

  生活自理、写字、跑步、游泳、爬山、打篮球、当导演、出国旅游、考上名校早稻田大学、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著名体育记者。这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与一个缺少四肢的人毫无关系,但实际上,乙武洋匡做到了。

  靠把铅笔夹在脸与残臂之间来一笔一划地写字;通过杠杆原理,让残臂平衡用力驱使刀叉来取食;使身体呈L形,用臀部和残腿交互来一步步向前挪动;利用“漂浮岛”,腿臂并用地划水;用残臂和肩一下下地娴熟运球,甚至还能双臂交互(至今我仍不会用左手娴熟运球,从这点来说乙武屌爆了)……

  这些对乙武洋匡这样一个身体残缺的人来说有多难自然不必多说,难得的是乙武洋匡并不满足于这些正常人的事情,他把自己当作一个正常人而不是残疾人,就像他在小学学习特征”与“特长”的区别时写下的:

  特征:无手无脚。

  特长:绝不服输,因为无手无脚。

  他在利用自己的特长一步步向高处挪动。

  没有双手与双脚的他,组织文化祭、考上名校、荣获英语演讲大赛第一名、倡导“无障碍运动、成为名记者,他以残缺的身躯做到了许多身体健全的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我认为乙武洋匡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全归功于他的性格。

  为人坦荡豁达头脑清醒、勇于尝试,还有最最重要的——懂得反思与思考。书中的几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是乙武在初中收到人生中的第一封情书的时候,一般来说像他这样身体严重残缺的人在收到情书时除了惊喜外也会有隐隐的担心,担心自己是不是在被耍。初中时的乙武洋匡在班级中很受女生欢迎,但他自知这种欢迎并不是包含着爱恋的仰慕。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忐忑于自己是因为残疾、受到同情才会被人爱慕以致产生恋爱障碍,而是在青春少年烦恼中渐渐理解“恋”的意义从而使得自己有了恋爱的勇气

  他这一部分说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失恋原因果真仅仅因为你是残疾人吗?绝世的美女也有不如意的婚恋,天底下没有如愿以偿十全十美婚姻。你的消极绝不会让异性感受到魅力。”

  第二个是“户山节”时为了宣传他们拍的小电影而写下的文字:我们都会有后代,那么,我们要传给后代的应该是什么?是生的尊严,是人与人的和谐交流……是的,有许多许多,但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那以前未曾被你注意到的、对你自己来说最最重要的“感动”究竟是什么?

  拍电影儿、做音乐儿、写文章儿不都正是应该为了那一瞬的触动而做么?

  最后就是因这本书而陷入成名苦恼的乙武洋匡一再重申自己只想做一个普通的社会人,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他在书中也说:这本书并非是人生励志的书,它仅仅只是“乙武洋匡”这个人的成长感悟,仅此而已。不为功名所惑,明白自己的位置实在是清醒得令人敬佩。

  说起乙武洋匡这样性格的形成又不得不提起他的父母——面对刚产下不久、没有四肢的他笑着说出“我可爱的乖乖”的母亲和亦父亦兄的父亲,他们把自己孩子当作正常人对待,不溺爱、不过于呵护,认为四肢残缺仅仅是身体的“特征”而不是残疾,他们甚至会在作者中考时为了鼓励他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而搬家到学校所在地区与趁着初中时的他和朋友出去旅游的时间跑到香港旅游,这些都绝非一般父母所为。

  除此之外还有树立他自立意识萌芽的高木老师,帮助他构建自信的冈老师,鼓动他青春的阿野和其他同他一起度过青春的同级生们等等平凡但性格鲜明的人们

  独木难支一台戏,正因为遇到的是这些人,乙武洋匡才会有那样多彩的人生。

  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在我看来仅仅只有乙武他的那些感悟而已。对于身处在不再纯净、甚至于有些污秽的环境中的人来说,整本书只是青春热血剧一场,终究只是乌托邦的梦,一去不返

  书名到最后我还是没能参悟透,仅仅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仅仅满足于五体(头、四肢)健全,不能仅仅安于现状,爬起来、站起来、强起来,去做得更多、更好,更顶尖更自信,因为这世界上有些事只有你才能做到。莫浮躁,不满足,生命律动永不停息。

  乙武洋匡在书中说“残疾确有不便,但绝非不幸”,那么我便说:

  “不顺确有不便,但绝非不幸”。

  最后容我咆哮一下————————

  劳资的青春对比他的空得就像张白纸啊!!!!!

  还有劳资我也不喜欢数学,高数西奈,(<ゝω·)☆ 坷垃!!!!!!

  《五体不满足》读后感(三):命运转变

  乙武洋匡的故事早在十年前就听说过,《五体不满足》是他在1997年的时候写的,1999年曾被引入中国出版,当时就造成了轰动。这次由南海出版社重新出版的《五体不满足》又一次把乙武这个坚强男人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他的讲述下回顾他的努力和成功。

  其实医院对于乙武出生时的病症判断为“先天性四肢截断症”,但就像本书书名一样,《五体不满足》乙武并不认为自己有何残缺,而只是“不满足”,身体上“不满足”,但他的精神确实“满足”的,甚至比很多健全人还要“满足”。

  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有两点。第一是乙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同学、老师、同事,对他的关爱支持,在我看来似乎是个神话。在我小学的时候,同班也有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同学,他虽然四肢健全,但走路比较歪扭,口齿不清并且常有口水流出,和我们交流有困难坦诚的说,我们对他做的连乙武同学的十分之一都没有,虽然没有嘲笑或者欺负,但也尽量避免接触。而乙武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受到了尊重和鼓励,这不得不让我感动,我想乙武后期的成功,与儿时受到的关爱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如果周遭的人们都唾弃他,嘲笑他,那她的人生轨迹一定与现在不同。

  小学时弘法山的远游给我的触动最深,当乙武在高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历尽艰辛登上巍峨山顶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充实的,是满足的,在他后面的人生道路上,他也有理由相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许多人无私的伸出援手,帮助他排除困难达到成功的顶峰。而从另一方面说,乙武的内心也充满了感恩,会以加倍的热情去回馈社会和人们对他的关怀

  当然除了环境的作用外,乙武本身的坚毅与豁达,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换位思考,如果我遭遇如此不幸会怎么做,恐怕很难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状态吧。 而当他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同样把这种乐观向上、坚毅不挠的精神传达出去。

  机缘巧合下,乙武认识了一些有识之士投入到了“无障碍设施”的宣传活动中,这个工作真正发挥了他的能力,也能激发他的热情。乙武的经历令我艳羡不已,书的最后有这么一段话:“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有位母亲被孩子的哭闹搅得心烦意乱,她指着我对孩子说:‘听话!你要是不听话,就会变成那位小哥哥的样子。’我的书出版以后,我收到一位母亲的来信,她在信中说:‘我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乙武这样的人。’”

  是的,这就是乙武的成功!他转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转变了民众对残疾人的看法,功勋卓著!

  《五体不满足》读后感(四):缅怀也为着努力

  如果你正在初三高三挣扎着,我建议你看看这本五体不满足。书的好我是一言不能尽。但有一点,他能使你拥有无穷的勇气。不必去想或是比较那些世界上比你境遇悲惨的人,而是去感受一个珍惜生命的人该怎样去做好。就像甘地那样,乙武洋匡的精神也激励着人们去追求,去向往,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的世界里缺乏的不是对现实处境的宽慰。这种宽慰是对比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得来的,是廉价的。我们所渴求钦慕的是定于天立于地的慷慨气魄。这种气魄,不是知识,不是见闻,不是演说,而是脚踏实地的去践行珍视生命,珍视未来承诺这样的人生,即使卑贱如蚂蚁,仓促如朝露,也是绵长悠远,回味无穷的。

  《五体不满足》读后感(五):五体不满足 部分摘抄

  --------------------序--------------------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能进入这所大学是很幸运的,可是,你能想像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考进了这所大学吗?日本残疾青年乙武洋匡就做到了。他不但能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读书,还是学校多项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英语演讲得过全校第一名,他参与了早稻田无障碍社区建设,主持过无障碍和全新世界设计研讨会,他还写了这本《五体不满足》——一个健康人做这些事也许不足为奇,可乙武能做到却实在不容易

  乙武生下来就没有四肢。那天医生没敢告诉乙武的妈妈,担心她看见这个孩子受不了。一个月之后妈妈才见到了乙武。“我的可爱的乖乖。”谁也没想到这是妈妈抱起他说的第一句话,周围的人们被感动了,可他们一定会想:这孩子怎么长大?长大后能做什么呢?

  一个孩子生下来,需夏阳光空气乳汁—一更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怀,而过多的爱往往会变成溺爱、乙武的父母是理智的,他们爱乙武的方式是让他锻炼自己——自己能干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干。这对一个残疾的孩子是多么大的鼓励和信任啊!乙武的小学老师高木先生,是一名称职的教师,他对班里的同学们说,乙武自己干不了的事,我们再去帮他,而不要让他滋生只会等待别人来帮助的惰性。在那些富于同情和怜悯之心的人们看来,这也许有点残酷,乙武却觉得这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是快乐,是走向成功的过程。这种撒手不管地让他自己干,实际上是最有益的帮助,它为乙武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乙武在小学、中学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可他并不满足。他总是向更高的阶梯攀登,终于考进早稻田大学—一

  心灵永不满足,这也许是乙武的写照。任何一个人,只要心灵是健全的,就永远不会满足。乙武努力发挥自己的能量创造力,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残疾人和健全人没有什么两样。乙武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什么只有你才能干。残疾只是身体的一个特征,就像人有高矮胖瘦一样。正是这种豁达的胸怀,乙武才充满希望地活着,成了一个能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人。

  --------------------摘抄--------------------

  2016.2.26读书《五体不满足》乙武洋匡

  “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就与众不同,现在吃牛奶少、睡觉少,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不能与别的孩子比。”

  之后,父亲每天一下班,我们就这样一问一答,边游戏边学习。

  母亲呢,只要一有空就读书给我听,因为她从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受到了刺激。那篇文章说不给幼儿读书,就等于摘除了幼儿的前脑叶(主思考、判断的部分)。我的父母真可称得上是教师爸爸、教师妈妈。

  当时,一般来说,残疾儿就要上养护学校,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养护学校的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那是一种特殊教育,因此,我的父母很不情愿。他们想,我们的儿子难道不能接受普通教育吗?他在幼儿园的时候,是一个“孩子王”,拥有平常孩子的能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接受特殊教育的必要吗?而且,我的父母一直有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普通教育的愿望。

  可是,父母并没有灰心丧气。这也许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他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非要把我送进这所学校不可。

  高木老师是一位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自己的班里有了我这样一位残疾学生,该怎么办?他认为如果别的同学时时处处帮助我,对我并没有好处。他从一开始就这样认为。但他又不明确地对我和同学们讲,而是把这种意识压抑在心底,因为同学们的所作所为……对一位同学的帮助……本质上是一种美好的行为。高木老师不能干涉同学们帮助我,但他又实在担心随着同学们对于我的恐惧感渐渐消失,前来帮助我的同学会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她们与生俱来的喜欢体贴照料他人的天性,会让我失去自理能力,完全依赖于他人。

  高木老师对我说:“大家都跟在你的身后跑,其实不是羡慕你这个人,而是对电动轮椅感兴趣,你却洋洋自得,这怎么能行?”再说,“残疾儿”不能被特别看待。高木老师认为,我应该有普通孩子一样的心态,而从乘坐轮椅无端生出的优越感,纯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感觉。

  另外,从体力上考虑,我也不能再乘坐轮椅了。小学生时代是成长发育期,虽然没有手和脚,但我也自有我的成长发育特征。如果在这一时期一直乘坐轮椅,身体活动的机会就会减少。为了我的将来打算,高木老师认为我应该从小就注重身体的锻炼。

  高木老师一如既往,对这种呼声充耳不闻。他说:“乙武现在看上去是怪可怜的,但有些事他必须自己做。这孩子将来要靠自己生存下去。将来是他自己的,他现在就要为将来做准备。这也是我的任务。”

  --------------------

  不能以为游戏只有一种规则,我玩球的时候,有适合我的特别规则,这种规则就叫“乙武规则”。这是同学们为了能让我与他们一起玩儿想出来的妙招。

  可是,高木老师的担心是多余的。一个没有腿的人也在跑道上跑,确实容易出事故,一些高年级的同学注意到了这一点。一天早上,我正在跑着,突然感觉旁边一直有人。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六年级的大哥哥。他们依次先按自己的速度跑,跑完后又回到我身边组成队列保护着我跑。为了防止我被同学误踢,他们在我的前后左右形成屏障,使我的安全得到了完全保障。

  那位护士自始至终一直在微笑着听我说话。当我说完后,她伸过手来轻轻放到我的肩上,我骤然感到了一种温暖,那是一种久违了的甜蜜感觉。这种感觉从我的肩膀传遍全身。我深深体味着这种感觉,渐渐地心神安定下来,心中原本绷紧得像一条丝弦一样的东西,突然断裂。这时,我一直强忍着的泪水哗地流了下来,我先是吸泣,接着便嚎啕大哭起来。

  “我想快点回家……”

  哪怕是些许的关怀,当时的我也能痛切地体悟到。和蔼、温柔就是温暖。以前,我总是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但感激之情是那么地淡漠。今天的感受,对于我也许是一剂良药。

  父亲说:“到寒假的时候,还要在右肩背再做一次同样的手术,也会留下这样一条疤痕。乙武,到那时,你的后背上就是一个‘V ’字了,胜利的‘V ’。”

  这是一条疤痕,但不知为什么,我突然觉得它像一条系着勋章的绶带。

  冈老师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立住,然后一屁股坐到地上。这样以来,我们之间一下子缩小了一米多的身高差距,我可以不太费力就能面对冈老师了。我与冈老师正儿八经地对话,这是第一次。

  高木老师主张我不搞特殊,要尽可能地与大家一样,而冈老师则主张,我如果做不了大家做的事,就去做别的事,以此予以补偿。这不单纯是教育方法的不同,其中也有冈老师的苦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身体发育显著加快,我再也不可能像小学低年级那样做什么事都和大家一样了,如果强求一致,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2016.2.27

  五次测验总得分最高的同学,就会获得“宇宙选手”的称号。这个称号的获得者经常是我。这倒并不是因为我比别的孩子聪明,而是放学后别的孩子去玩,而我只好呆在家里,因而有更多的时间查词典、记词条,做“汉字世界秩序”上的题也就成了我的拿手好戏。另外,我的决不服输的个性,也帮了我的忙。

  自身残疾,也许会成为恋爱的障碍,但千万不能让残疾阻碍自己的思想,阻碍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最重要的。

  从那以后,我又收到过她的几封信,还接受了她旅游时从外地带回来的小礼物,但最终我没有答应她。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深深感谢她,是她给了我恋爱的勇气,同时也让我思索了许多人生问题。

  2016-3-6

  --------------------

  更令人受不了的是他们此后的言行。若是一般的父母,尽管已经签定了租房契约,也会尽量不声张,以免给正在准备考试的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可我的父母却大不一样。

  “已经签了契约了,如果考不上可就糟了。”

  这种故意给孩子施加精神压力的父母也实在少见。

  我蹑嚅着说:“到底能不能考上……还不一定呢。”

  --------------------

  我好像从未想过我加入到橄榄球俱乐部中能干些什么,我之所以有这个念头,全是因为我一直记着那位整形外科大夫对我说过的话。我甚至感觉我不顾一切考入户山高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入美式橄榄球俱乐部。因为想加入,所以才加入,似乎别无其他。在这个时候,我的脑子中根本没有“残疾”这个概念,就像当年我要求加入用贺中学篮球俱乐部时一样。

  --------------------

  每年9 月,学校都要举办“户山节”。虽然也有例外,但原则上是一年级学生搞展览,二年级学生表演戏剧,三年级学生每班拍摄一部小电影。对于外面来的客人来说,去观看外行的高中生表演的戏剧或拍摄的电影,自然不如去舞场或酒吧开心,但对于我们这些创编者、表演者来说,似乎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快乐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户山节与现在时兴的文化节、校园节还是有所不同的。

  --------------------

  脚本获得一致通过,已是三年级的5 月份了。脚本的主题是“死”。生与死是文学创作的两个永恒主题,但是“死”比“生”更能打动人心。那年的“全国高中戏剧汇演”,最后入选了16个剧目,其中大半以“死”为主题,由此可见当时的高中生对“死”的问题是多么地关注。

  --------------------

  我向他们讲我可以自己上下楼,楼内有没有电梯没有关系,可他们依然摇头:“一旦发生意外,我们负不起责任啊。”

  此后,我一个接一个地拜访高田马场的补习学校,竟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我入学。有的学校的校门内有楼梯,接待我的人看到我的样子,连一句“请进”的话也不说,就请我回去。我心里很恼火:你们学校的门口并没有写着“乘坐轮椅者禁止入内”的牌子啊。

  尽管屡遭拒绝,我并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愤怒地与人争执,我只感到一种惊愕,一种为社会所抛弃的悲凉的惊愕。日本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

  我该怎么办?我自己知道,我不是那种可以一个人呆在家里也能成就学业的人,我没有那样坚强的毅力,我需要束缚,需要指导,因此无论如何也要上补习学校。可是,要上补习学校竟是那样的难!

  --------------------

  可是,一旦遇到风雨天气,情况可就糟了。我必须用左肩和头夹住雨伞。如果风大,怕雨伞吹跑,我还要用残腿夹住伞柄。一边打着雨伞,一边操作轮椅,慌慌张张,一副狼狈相。在雨中行路。不但消耗大量体力,而且因雨伞遮住视线,很难看清楚路口的信号灯,有时从路口经过的汽车竟从我的身旁飞驰而过,相当危险。30分钟的“风雨路程”,神经高度紧张、身体疲惫不堪。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

  尽管如此,我也从未因天气不好而逃过一次学。我喜欢这所补习学校,感到在这里我是快乐的。这所学校不同于其他补习学校,班级固定,座位也固定,同学之间长期相处;很容易成为朋友

  --------------------

  就是这样一个我,竟然咬定目标要报考早稻田大学。因为我认为早稻田大学是一所非常有魅力的大学,它给我的印象是进入这所大学就一定能发生点儿什么。那是一个大染缸,持有不同价值观的学生混杂一处,相互间个性彼此碰撞,整个大学渲染出一种强有力的勃勃生气。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人都会感到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也想使自己发生点儿什么变化。借助外力成就自己,或者说为了日后能找到一个自己想干的职业,早稻田大学对于我来说是一所最合适的大学。

  --------------------

  就是这样,每天从早晨到傍晚,我集中学习,晚上回家就放松身心,有时与父亲一起观看电视棒球转播,一边看一边议论。十点一过,我就开始睡觉,雷打不动。对于我的这种生活,周围的人有的说:“乙武还真有乙武的一套。”我把这话当成对我的夸奖。是的,我不能自己搞乱了我的学习生活规律。

  --------------------

  “我们在这几个月的活动中深深感到,我们这个社区不仅仅存在垃圾回收的资源再生利用问题,包括震灾对策问题、地域教育问题等在内的许多问题都互相影响,彼此制约,千头万绪,纷坛复杂。要想一下子全部解决,是相当困难的事。因此,我们要着眼于‘营建新社区’,从不同的方面、采取多种形式逐一解决,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譬如我们想创建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无障碍’环境,想法当然很好,可是如果得不到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积极响应,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不知乙武你是怎么想的。我们实在需要一位像你这样的人来与我们一起做这件事。怎么样?我们一起干吧。”

  --------------------

  谁也不是木谷先生的对手。我和安井先生背地里叫他“日本第一拍马大王”。这个人的特点:劝你做某事,先狠狠地吹捧你一番,让你心里美滋滋的,不由得对自己充满信心,内心立刻涌出一显身手的冲动,但决不至于忘乎所以,盲目从事。这样,你就会去干这件事,而且一定能够干好。执行委员会组织的一切活动,全部得以顺利进行,其中木谷先生功莫大焉,他的思想工作简直做到了家。在他的强大思想攻势面前,我只有“举手投降”。

  --------------------

  第二次讨论会冠名为“从无障碍到全新世界设计——1997”。“全新世界设计”一语,我是第一次听说。这是一个比“无障碍”含义更为广、层次更高的概念。因为有“障碍”,所以才倡导“无障碍”,但“无障碍”只是针对残疾人而言,“全新世界设计”已经打破了健全人与残疾人的界限,它所面对的是全社会所有人的利益,不论有无残疾,不论男女老少,人人可享“全新世界”的生存自由。在“全新世界”中,为残疾人、老年人服务的特殊设施不再仅仅是一项社会福利,而成为普遍的社会生活基础构成,健全人与残疾人、青年人与老年人……不再相互疏离,不再有心与心的隔阂,而是人人平等,谁都可以幸福地生活。

  --------------------

  这次研讨会,让我得到了许多,我的视野更开阔了,我的人生经历随之更加丰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取的。我明白了,这些人各个是一所学校,他们的为人处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给予我以影响,尤其是他们那对社会福利事业倾注的满腔热情,令我不敢有半点儿的懈怠。如果说我终于到达了彼岸,那么他们的无私奉献正是鼓满我船帆的凯风。

  --------------------

  如果说圣弗朗西斯科的美是一种自然之美,那么拉斯韦加斯的美则在于雕琢。城市建筑形状各异,鬼斧神工,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像欧洲中世纪的城堡;那边是自由女神像,这边是倾斜的海盗船,旁边是正在喷发的火山……全城就像一座巨大的流光溢彩的游乐场,令人眼花绽乱,甚至看到西天美丽的晚霞,你也会意醉神迷,以为这是哪家高级饭店玩出的花样。

  高级饭店鳞次林比,华美绝伦,置身其中,那一派豪华炫人眼目,可对我来说,那豪华则平添诸多不便,光是地上的绒毯,轮椅的轮胎能严严实实陷在里面,让我走行格外困难,就好像走在沙滩上一样。

  --------------------

  那么,残疾人让人感到可怜与其外表形象就没有关系了吗?当然不是。我在美国的时候,感触最深的就是美国的残疾人个个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在街上,我看到乘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衣着整洁,一派绅士风度;在歌剧院里,我身旁的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夫人穿的是一件漂亮的晚礼服……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不卑不亢,甚至是高贵气派。他们也是残疾人,可是有谁会认为他们可怜呢?

  可是在日本,喜欢打扮的残疾人就为数不多了。也许日本的残疾人外出参加社会活动,或者去公共娱乐场所的机会比美国的残疾人少,因此,他们没有修饰打扮的意识,所考虑的只是便利实用,譬如毛衣,穿在身上既随意又舒服,残疾人都喜欢穿。可是毛衣这种衣物,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

  假如两个残疾人,过着同等程度的生活,一位打扮得整齐漂亮,一位则不修边幅,人们会觉得谁可怜呢?答案不言自明。

  也许有的残疾人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自己感觉好,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可是,我们要改变世人对残疾人的印象,要唤起自己对生活的热望,难道不应该神清气爽、朝气蓬勃吗?

  --------------------

  我经常在想,如果“环境”适应了残疾人的生存要求,那么残疾人就不是残疾人了。譬如,我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经过的车站内没有电梯,又不能乘坐公共汽车和出租车,那么我的愿望就不可能实现。即使能够达到目的地,也会费尽周折,而且不知要得到别人的多少帮助。这个时候,我就是“残疾人”。可是,如果车站内附设了电梯,站台与车厢间没有空隙,也没有台阶,可以驾驶轮椅顺利上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设有小型升降机,能把我连同轮椅一起升入车内或降到车下,那么这个时候,我就不是“残疾人”。一般来说,人们从家里出门的时候,要在门口换鞋。我呢,不是换鞋而是乘上轮椅。鞋子和轮椅是两件不同的物品,但从利用它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这层意义来说,它们的功能又是一样的。社会中有那么多的自以为残疾人的“残疾人”,这确确实实是环境因素而致。

  --------------------

  “习惯”是最重要的

  消除社会生活与残疾人之间的那道“墙壁”,是必要的,但我认为最重要是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阻隔”。在交通工具、建筑物中创造“无障碍”环境,说到底关键还在于“事在人为”。我们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抱有一种什么态度,是关心、理解还是置之不理,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那么,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关心、理解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从我们的“习惯”说开去。

  --------------------

  从这个例子可以明白,人们对于“少数者”(不管是残疾人还是外国人)的理解,“习惯”因素所占的比重实在太大了。可是,正如前面所说,人们平时遇到残疾人的机会毕竟有限,一旦遇见,如何对待,确实没有心理准备,“习惯”就更谈不上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关键的是要培养人们善待残疾人的意识,而且要从小抓起。

  --------------------

  现在,我走在路上,与跟随着妈妈的小朋友相遇,他们会圆瞪双眼直直地盯着我看,有时还会听到他们问妈妈:“那个人,为什么没有手和脚?”这时,他们的妈妈就显得非常慌乱,不是去回答孩子的问话,而是不住地向我道歉:“对不起,实在对不起!”然后,拉起孩子,快步离去。

  每当这时,我的心头就涌上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我不觉得难受,只感到很遗憾:又有一位天真的孩子失去了一个理解残疾人的机会。孩子是好奇的,他看到奇异的现象往往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是一般情况下的疑问,父母不但耐心回答,还会夸奖他聪明伶俐,可为什么孩子把我当成一个奇异现象而提出疑问时,父母就会大惊失色呢?直接解答孩子们的这一疑问,就会消解他们的疑惑,就会从一开始架起一座与残疾人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否则,孩子们的心中就会永远存留着这个未解的“谜”,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中,他就会对残疾人另眼相看。

  千万不能躲避孩子们对于残疾人的好奇,好奇是理解的第一步,父母有责任解答他们的疑问,有责任培养他们对残疾人习以为常的情感基础。只要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心灵无障碍”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

  日本的情况如何呢?日本与欧美国家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日本是一个单民族国家。单民族国家富有极强的趋同性,很难容许不同价值观念的张扬,而且往往自以为是,唯我独尊,对游离于同一性之外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偏见,甚至是歧视。在这样的社会中,残疾人这个独特群体的个性特征要想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自然难上加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