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槽边往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槽边往事》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09:48: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槽边往事》读后感精选10篇

  《槽边往事》是一本由和菜头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裸脊锁线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槽边往事》读后感(一):《上班这件事》

  和菜头的文字很早之前就看了,最早可能看的是新浪博客。

  后来出了微信,就第一时间订阅了他的公众号。

  也许是三观一致,我很喜欢他的文字。就像作者说的,他很早就在比特的世界里留下自己的文字,这本书虽然只是网上文章的选集,但我还是有很多内容没看。

  下面摘一篇我认为这本书里面最实用的文章——《上班这件事》

  上班这件事

  我是在1997年7月19日报道上的班,十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大学里终日游荡。觉得自己是一颗闪亮的子弹,屁股马上要挨上一撞针,穿过黑洞洞的枪膛朝着广阔的光明直飞而去。生命是一场RPG游戏,当了十六年学生哥之后,现在可以按下“Upgrade”,成为一个打工仔。在所有属性清零的同时,金钱那一项终于出现了正值。

  到如今我上了十一年的班,驻外三年,病假14天,是个够意思的员工。够意思就是说,我不欠公司,公司也不欠我,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回想十一年前,当我穿着大短裤在校园里闲游浪荡时,应该对今天的境遇并没有任何概念。只是跃跃欲试地想走向社会,因为在学校里呆了十六年,实在是厌倦透了。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值得体验一下。不过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对工作的厌倦比对学校的厌倦要快得多。

  我想把这十一年上班的个人体验写出来。这世界上有各种个人体验,但是上班似乎算不上,因为太多人有一份工作,人们更愿意看一个在肯尼亚做联合国义工的人写的经历。不过,我觉得最普通的事情未必人人都能做好,我就在职场上走过很多弯路,不妨写下来。难说有什么人看了能避过一坑,少走一段,谁知道呢?

  一、 番外篇

  一上来就写番外篇,并非是故弄玄虚。人生是连续的,按照佛教的说法,昨天就是你的前世,明天就是你的来生,昨天的事情决定了你的现在,你现在做的事情决定你的未来。所以,要谈工作这件事,至少应该有一段前情提要。每个人选择某份工,一定有什么因果在里面。否则,人生的际遇就变成了纯粹的莫名其妙,而莫名其妙的事情也就不用讨论了。

  听说现在的小朋友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职业规划,我很羡慕这一点。为了念书而念书,这事总让人觉得有点别扭。我就是觉得念书是为了上大学,结果真的进去了,发现心愿得偿,却不知道接下去该干什么了。规划并不是说具体的决定,而是一个发展的大概框架。一个高中生在升入大学之前,会有三种选择。

  一、念完大学回家乡

  二、念完大学去中心城市谋发展

  三、念完大学考研或者出国

  第一种选择是过日子,家乡有自己家族广泛的人脉,工作容易找,房子不用买,这是最简单的一条道路。选择这条道路,就不应该出省念书。既然定了要回家乡生活,那么去外省读书就是纯粹的浪费。从经济上讲,在家乡念大学可以不用住校,不用吃食堂,能为父母减轻不少负担。从就业发展上讲,除了北京之外,中国任何一个行省在就业上会优先照顾本省的大学。每个省的劳动厅不会和教育厅过不去,本省自己造的学生本省居然都不要,那么省内的大学怎么开得下去?这样一来,结果就是本省大学的校友遍布各行各业,而且都是山大王。比如念医科,当然是协和、同济、中山、华西这些学校好。但是,等你回到家乡找工作的时候,会发现各大医院的各种大小头目全是省立或者市立医学院的毕业生。你的北协和的金字招牌好看,但是你会被别人强大的同学会完全摒除在游戏之外,进修、升职什么的,你就慢慢等吧。

  第二种选择是求发展,目标地点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怀揣梦想,准备在超级城市里飘一段时间,然后努力扎下根来,做一代移民。这是最艰难的一个选择,做一代移民很艰苦,完全是造福自己的孩子。你和你老婆打一辈子工,终于有了一套房子,略微有点存款,然后你的孩子就可以以毕业就有车有房。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大城市进军,因为梦想可贵。想走这条路,专业一定要好,脑袋一定要好用,学校稍微差点没关系。目标设定就是空降,而且一旦降落就得开始自己养活自己。所以,在专业选择上就一定要投其所好,选择热门专业,确保就业成功率。当然,竞争也会很激烈,那么就要在大学开始练习扮一张可爱的脸。学校差点,分数低点无所谓,关键是长得有说服力,看起来比较灵活,但是心地又是那样的善良加白痴。

  第三种选择自然是上名校,名校的签出率相对高得多,专业什么的不重要,反正出去了都得改行。这是最遥远的一跳,完全脱离了中国社会,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求发展。不过,这也是赌博的一种。在海外的人有混得好的,也有很糟糕的,T和G不说明任何问题,全看自己和运气。值得一说的是研究生,从上班的角度看,研究生的本质是一种就业延缓。考上研究生,你等于是为自己赢得了两年到三年的选择时间,但是始终还是要面对就业问题。研究生有微薄的收入,但是进了研究生院就和参军一样,最后要面对二次就业。到了那个时候,未必情况就会变得有什么不同,还是只能在工作、出国、读博中选一样。

  我那时候没有人和我说这些,所以我的路线图是出省念好大学的烂专业,然后又回家乡工作。所以,找工作难,转职难,晋升难,在工作头几年经济压力相当大。在所有的选择中,我挑选了最糟糕的一套组合。有时候回过头去想一想,觉得自己真是个天才儿童,能做出这种霉到杠上开花的选择来。

  上班这件事之二《欢迎来到肖申克》

  作为新鲜人来到一个新单位,可能每个人内心里都充满了憧憬。不过,先不忙憧憬,真实的情况是你刚刚来到肖申克监狱。你小心翼翼地站在场地中央,周围是一群性高彩烈的老犯。无论是什么工作,时间长了都是一种重复。固定的人,固定的程序,固定的事情。所以,当有新鲜人出现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演出开始了。对于资深员工来说,他们兼任观众和表演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饶有兴趣地观察新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新人面前表演自己,让新人承认他周围看不见的势力圈。这个道理就和遛狗的时候狗会在花坛、电线杆、街道转角撒尿一样,每个人都在标注自己的势力范围。

  由于带有狂欢的表演色彩,所以新人初到,所目睹的一切都不需要太当真。冲上来热烈欢迎你的未必就真是喜欢你,他可能是寂寞太久了。抓你到一边耳语,告诉你要注意什么的,未必是真正的知情人,他只是想让你觉得他什么都知道。而对你不闻不问,带理不理的家伙未必是真的反感你,也许他只是不善表达,在日后可能会成为你信任的工作伙伴。在这个阶段,有一条真正的福利政策:允许犯错。因为你年轻,因为你新来,所以犯错是难免的。在不触及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每个资深员工乐意显示自己的宽容。不过,在具体的处理上,很多人把这种宽容当成是一种放债。很多年后,还有当年的同事提醒我当初我捅了多么大的一个篓子,他又是怎么为我遮掩的。

  有一种错误的想法是在这个阶段当演员,目的是取悦所有人。相信我,这世上只有几少数的人能够完全掩盖自己的真实性格,这种人前程远大,所以是阴谋家和优秀演员的合体。而绝大多数人很难改变自己的性格,迟早要暴露出来。而这种时候,周围的同事由于觉得你前后反差太大,就会揪住这事不放。要知道,别人在单位里混了那么多年,见过那么多人,有多少优秀演员都穿帮了,为什么你不穿?所以,与其做个小可爱最后穿帮,不妨做个坦诚的混蛋。小可爱是一种界定不清,别人不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而混蛋很清晰,你的四界都清清楚楚,别人也知道如何和你打交道。取悦所有人是一个绝对不可能的任务,而且即便人人都喜欢你,对于你在工作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也没有多少帮助。因为可爱是一种无害,而无害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无能。

  工作给予一个人金钱,相当于可以用来取暖的火。工作单位就是一个洞穴,那火在最里面燃烧。同事就是豪猪,按照级别决定大家靠近火堆的距离,每个人都尽力往前拱。当你来初来乍到,站在洞口,面前是一片长着长刺的屁股正对着你。作为一头新豪猪,你能做的就是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拱进去。如果在门口的豪猪想挤你出去,给他一下是个不错的选择。有原则有尊严的人,才有尊重。任何冲突都是在确立个人的边界,对于越界者一定要立即射杀,否则你的边界就会成为马路。如果真是在肖申克,用术语来说,就是你从此成为了他的Bitch。

  缓慢而不动声色很重要,新人报道本来就是狂欢,安全的做法是保持低调,密切观察。千万不要上台表演,吸引注意力,那么你什么都不看不清楚了。我上班之初就把办公室变成了脱口秀现场,随时都会爆发出阵阵笑声。代价是我迅速被“盯”上了,当很多人都注意你的时候,挨一闷棍的时候也就不远了。老话说树大招风,意思是不要太鲜亮,不要站在舞台正中。

  上班这件事之三《两种官僚》

  新人上班,挨闷棍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权力和体制化需要如此。每个人从本性上来说都好逸恶劳,但是单位又需要把这么一帮懒鬼组织起来,完成某项工作。所以,人们就发明了所谓的管理,对权力进行分配,建立起一套体制。基本上,权力是一种仅靠想象就能维持的东西。一个人被赋予某种权限,这种权限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行之有效。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来自权力最严厉的惩罚无非是开除,但是这种权限却不是任何一级管理干部都有的。那么,畏惧之情从何而来?想象,人们相信如果服从指令,完成工作,那么会有一个“好的前程”。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想的不是最低标准—辞职,而是最高标准—升职。于是,权力就发挥它的效应,遵循体制者得到奖励,乖宝宝有糖吃,这就是示范效应。即便所有的宝宝都明白自己也听话但是绝对没有那么多糖分,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去做个乖宝宝。因为这么做会拥有一个概率较低的可能性,但是不那么做,就连一点可能都没有了。权力不需要用具体的威吓和强硬手段证明自己,当有第一个人开始服从,那么整个秩序就开始建立。违抗权力的后果,绝大多数都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就像是核武器,并没有人真的去用。不过,为了提醒大家权力的存在,用新人来敲一棍子也是好的。武松被劳改的时候,初到之日要挨一百杀威棍,也是基于相同的道理。

  棍子无善无恶,打人的是拿棍子的手。因此,需要讨论的是拿棍子的官。从出身上看,他们可以分为传统型官僚和技术型官僚两类。传统型官僚没有任何专业背景,是纯粹的手腕高明,从站马步开始一级一级爬上来的。他们深谙权力的各种奥妙,喜爱权力超越世间的任何东西。技术官僚大体上指的是恢复高考以后,受过大学正规教育,在单位靠专业起家的官僚。他们大体上比较清廉正直,而且有文化和专业。再过十年,可能就没有那种纯粹的传统型官僚,而只有技术型官僚。但是,这种分类只是根据出身,而不涉及手法。事实上,技术官僚用起传统官僚的手段来一样得心应手,而且可能更为毒辣。传统官僚也许不知道你是在上网看新闻还是上网查资料,而在技术官僚面前打这种马虎眼那就是找死。有些公司的管理者会用手机定位查员工的岗,足见有技术背景的人为恶更为可怕。

  站在挨棍子的角度看,还是技术型的手法好受一点。因为至少它的打法有规律可循,有章可依,而且不得不体现一点公平的原则。在技术型打法之下,别人迟到扣50块,不可能到了你这里变成100。而传统型打法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在它那里权力是一种法术,法术不应该有任何规律可循,更不能容忍你能推断和预判。要的效果就是你完全头晕脑转,觉得随时随地都可能挨棍子,那么效果就出来了。要的就是绝对的畏惧,因而产生绝对的服从。

  上班这件事之四《白天不懂夜的黑》

  要总结上班有什么好,很多人都会抓着头想半天。但是,如果换成列举单位里最让自己讨厌的人,很多人可以立即脱口而出一个名字,甚至更多。是啊,那么多人为了一碗老米钱来到一个共同的地方,除了对老米的那份渴望完全一致之外,也许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同之处。这样的一群人挤在同一片屋檐下,总是会起各种矛盾。工作本身就是制造矛盾的利器,因此,同事之间或者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司空见惯。和同事有矛盾,对方会打你的小报告,用流言蜚语败坏你的名誉,又或者在工作中整蛊你,给你挖坑下药。和上级有矛盾,尤其是和直属上级有矛盾,会让个人处境变得很艰难,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也是让人最头疼的。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用的全都是法术和技巧。在单位里很常见一种“大哥型”的领导,使用人格魅力代替管理,用义气取代规章。实践中这种方法很好用,能够为一个人赢得大量人望,而且拥有一批死心塌跟随的小弟。经常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某个高管或者中层跳槽,单位里就立即产生连锁反应,一帮人跟着也跳槽走了,大哥到了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一个大佬决定一片天空,制度、规章、模式完全靠不住,和大哥之间的义气相比之下要稳定得多。同一个部门,同一项职能,同一种外环境,在某甲手下做和某乙手下做,完全是两种概念和结果。大哥操作良好,整个部门会是整个单位里权限最高、油水最足、干活最愉快的地方。大哥很孬,那么已有的权限和利益都会丧失殆尽。很多职员选择跟人,虽然有押大小的嫌疑,但是在这种社会现实之下,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另一种就是“威权型”的领导,他在某一专门领域内做了很长时间,本身就是专家,资历很深。他几乎不需要说什么,但是下属会坚决执行,因为他就是权威。你所想到的任何问题,他都想过了。你遇见的人和麻烦,他都经历过不止一次。他并不和属下称兄道弟,而是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人人畏惧他,把他当作神一样看待,甚至觉得能和他共事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这当然是一种光环,但是,这个社会上又有几个人不是生活在光环之下呢?

  还有就是所谓的现代管理,在我看来那是标准的法术。核心思想是让普通员工参与决策前的讨论和分析,用度让部分知情权的方法获得员工的支持,让他们误认为某项工作是“自己的”。又或者是用几套表格玩点数游戏,使得活人为了点数而奋斗,原理和拉磨的驴脑门前吊个萝卜是一个道理。管理就是铁手,现代管理无非是在这双铁手上套了一双天鹅绒手套,但是实质并没有任何变化,都是迫使人去干活,无非是被迫或者是被催眠到心甘情愿。

  值得分析的类型有许多,但是以职员为着眼点,其他类型对于个人来说没有多少助益,所以不再花时间分析。在大哥型领导的手下干活,除开上面提到的实利,还有个人发展上的好处。大哥型领导本身处于上升期,如果他的发展很迅速,意味着你跟着一起分享胜利果实的机会也相应增加。而且,这种个人高速发展一定需要周围有强大的支援,因此你会跟着学到很多东西,他也会主动教你,努力让你跟得上他的步调。但是,这种人在上层的眼中并不让人喜欢,因为他经营私人实力,就像唐代的节度使,在中央权力之外豢养私人武装,拥兵自重。一切管理权限问题都是平衡问题,有一个大哥,那么就一定会有第二个来平衡他。对于上层来说,他们乐于看见相互竞争的大哥们,因为这是在促进单位的发展,只是要小心控制内部摩擦的伤害程度就好了。对于个人来说,这就意味着风险。一旦带头大哥败落,那么你作为小弟很难继续安身下去。大哥跳槽,小弟跟着跳,我说不好这里面究竟是义气的成分多一些还是不得已的成分多一点。

  威权型领导本质上是一种发展至个人事业成熟期的资深职员。除去那些光环,面对他们的时候应该想一个问题:既然他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见他提职?答案是很大可能他就到这一步了,这里就是他的极限。关于升职有一个极限理论,就是说应该一直提职,直到这个人显露出不适合目前的工作为止。当然,决定升职的因素并不全在个人能力。无论是什么,反正他到这个位置是不会再继续向前发展了,可以一直做神到退休。在这种人手下打工,优点是很明显的:你个人只要安分守己,日子会过得很安定,不用考虑太多变动的因素。而且,你也有提职的机会,只是时间相对较长,因为对于这种人来说,他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确认你是否合适。缺点在于你可能完全要自学,威权型的领导经常出现在业务成熟的部门,各种工作流程早已确定,每个人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而已。你可能在一个职位上连续干上十年,但是对于整个部门的工作流程一无所知。所以,如果你是个拧螺丝的,那么就可能一辈子都在拧螺丝,不会变更工种。

  对于个人来说,进入单位遇见什么同事或者什么上级,这完全是不可控的。别人喜欢或者厌恶你,这也是完全不可控的。有的人就是第一眼见了就烦,不为什么。有的人就是第一眼看了就觉得投缘,似乎也没有什么道理。一个很容易犯下的错误是试图改变别人对你的观感和态度,或者扭曲自己,强迫自己看到别人的优点,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千万不要小看了人性中的顽固之处。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证明了别人先入为主的看法是错误的,但别人是否接受,并且真的改变对你的态度,那是另外一回事,任何人都不倾向证明自己错了,而是维护自己任何一个判定。与其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不如争取改换门庭。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有不喜欢你的,但也一准会和你投缘的。社会上有那么多上级,有厌恶你的,觉得你一无是处,也一定有人欣赏你,觉得你是难得的人才。不要试图改变别人,更不要试图扭曲自己的内心,但可以试图改变自己的环境。找有喜欢你的人,欣赏你的上级,去那里打工,这样一来,因为工作而得癌症的人也能少很多。

  工作有一点点像恋爱和婚姻,你得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地方。只有一种极端例外的情形:无论你换了几份工作,但是都和周围格格不入。那么这只能说明是你的问题,要么你改变自己,要么就是说你只适合自我雇佣,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上班这件事之五《钱到用时方恨少》

  十一年前我上班的时候,月薪是720元,加各种补贴奖金,总额是800元。所以,当我听说今天的有些小朋友拿1000元的起薪时,觉得非常吃惊。这是因为当时我上班的时候,单位提供免费宿舍,食堂有伙食补贴,这两项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节省下来是很大的一笔。现在的小朋友要自己租房,要自己开伙,起薪不过上涨了几百元,不知道怎么活得下去?也许,开头几年都还需要家里支持吧?中国的家长总是喜欢说:老子最多供你到18岁,然后你就滚蛋。或者:老子最多供你到大学毕业,然后你就滚蛋。现在看起来,中国人青春不老。父母一直青春,所以一直供养。子女青春期漫长,所以一直接受供养。佛经里说子女是来收债的,大抵不错。

  新人上班,走入社会,开头的这个阶段非常痛苦。除了来自工作上的压力,和成人世界打交道的困扰,最大的痛苦来自经济。工作了,按理说就是独立了,但是未必经济上能完全独立。就像一只压满了扳机的枪,但是没有子弹。这时候有无数强烈的欲望,却没有丝毫实现的经济基础。在学校里也就罢了,学生的身份可以掩盖很多不平等。但是,上班之后看别人花钱,看别人生活,这种滋味非常难受。你有了准入证,但是由于没钱而被排斥在诸多成人生活之外,那种恼人的感觉到今天都挥之不去。

  很不幸的是,十一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信用卡和ATM。而银行为了拉业务,和各个单位的财务部关系都很好。很快,我手头就有了一把信用卡,而且都允许透支。我长那么大,唯一感谢银行的就是当年他们把透支额度设置为1000元而不是1万。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我苦于钱不够用。结果就是透支提前消费,然后过着还款的日子。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发完工资,赶紧到银行存1000元,偿还透支的款项。然后忍耐一两天,再透支1000元出来花。要点在于,你得在银行开始计算利息之前把钱还上,然后再立即透支。如果当时银行把透支限额设置为1万,那么十年前我早就因为刷爆卡跑路,现在估计正在泰国普吉岛卖烧烤。

  在现代社会生活,作为新鲜人来说,谈理财太早,但是平衡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这种功课学校里不教,家长不会。我的父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他们的经济学知识仅限于计算银行利率和国库券利率。到今天为止,他们都认为按揭买房是一种耻辱,一个人应该以不欠债务为荣。你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财富的教授,那么最多有两个字:节约。如果一定要再多说点的话,他们会加上两个字:储蓄。所以我经常说70年代可怜,糟糕的童年,变换的时代。教科书都是旧的,而社会现实是新的。十年前,报纸上报道,家长培养孩子理财的观念,方法是给个小存折,或者每天给零花钱做账。今天看起来,觉得这种“培养”简直让人吐血,但是我当年连这种教育都没有。更别说学校里开设股票、地产课程了。

  教会小孩子关于商业社会的观念,理解一个商业社会如何运转,让他们懂得如何在这种社会里生存下去,我觉这比什么课程都重要。我们的教育侧重于专业和道德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并非社会人,无法立即下水就开始游泳,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商品社会是滚滚金钱洪流的循环,它残酷,如同鲨鱼。但是它也生生不息,更是如同鲨鱼—鲨鱼没有鱼鳔,有生之日,必须不停游动。个人身处这种社会,也应该如鲨鱼一样,终生以赚钱为要务。一天不死,一天就要保持资产增值。所谓生活质量,所谓社会地位,在这种类型的社会里,永远是钱说了算。所以,应该对钱非常重视,“视金钱为粪土”这种话虽然豪迈,但是真相信了,未必活得下去。

  对于个人来说,也有自己的金钱小循环。打工、挣钱然后消费,钱流出流进,构成一个微循环体系。前面讲到所谓平衡预算,就是要竭力保持这种微循环的收支平衡,而且尽量做到略有盈余。“月光族”我是根本不赞赏的,因为活得跟没有明天一样,所以今天必须极尽而欢。所谓把握现在这一刻,或者活在当下,这本身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误读。任何人都有生活模式,模式一旦固定,就非常难以更改。养成了月光的习惯,那么中年还是月光,老年依然是月光。这样的人,在青年时代是父母的负担,中年时是配偶的负担,老年时成为社会和子女的负担,运气好的话,一世不操心,只是苦了周围的人。

  生活模式一经确定,效果是惊人的。请看任何一个城市,每个月都有新的夜店开张,这就意味着总有人去消费。这种消费就是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吃完晚饭,坐到八点,然后就屁股上长针,再也坐不住了,觉得心里痒得慌,一定要“出去坐坐”。每晚八点出动,出街游玩,这就是一种生活模式,夜晚的生活是由夜店和酒精构成。我刚上班的时候,和一位同事经常对班,值班守夜。每次到了晚上八点半,他就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魂不守舍。然后就央我代值一会,他冲出去夜访洗头房。一小时后回来,神闲气定,心满意足,然后叫我休息,他替我守夜。

  每一种生活模式背后,对应的就是消费习惯。新人上班,因为以前当穷学生当到恨,所以出来习惯性地恶狠狠消费,报复四年没钱的青春。这种纯消费的生活模式很容易建立,包括大肆购物、吃饭、赌博、游怡。放心,你在任何地方总能找到愿意参与的人。一旦一群人形成固定的圈子,生活模式也就固定下来了。即便你想退出,团体里也总有人要督促和鼓励你。今天有谁想不出去玩,但是总有另外的人出来催促一番,最后也就总能成行。总有一天,你要想脱离这种生活,那么就不得不告别一批朋友,难度可想而知。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变换工作环境或者换了工作城市之后,整个人都变了。这是因为硬生生脱离了原有的那班本朋友,终于得到建立新生活的机会。

  工作初期,工友比朋友更重要。事实上,同事对你的影响可能比朋友还大。朋友之间一周不过见一两面而已,而你的同事一周五天,每天八小时,总在你左右。他们如何生活,你就往往会萧规曹随,复制了他们的生活。要小心这里面的不平等,别人是资深员工,甚至可能有家有业。他们出来玩,无论下夜店还是上牌桌,那是用闲钱娱乐。而你赌博技术不精,躲酒技术不够,而且新人又得抢着埋单,是用吃饭穿衣的钱陪人玩,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傻的事情了。结果就是当年我总结的一句话:经济搞垮,身体搞差。

  所以,在赚钱之前,先想着怎么省钱。而省钱之道,在于建立合理的生活模式。习惯了发工资就冲进百货商场血拼,当然没钱血拼就觉得痛苦难过。但是,如果你根本就没有这种生活习惯呢?那么你就不大会因此而感觉不适,整天念念不忘新款上市的消息。人不可以纯消费和娱乐构筑生活的全部,总要有之外的某种小乐趣,小趣味。不要忽视它们,因为你乐在其中,所以会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心无傍鹜。或许经过几年,转过头来,它们会成为你事业上或者生财上的重要助益或者关键转折。无心插柳,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靠节余而买车供楼明显不现实,谁都能看到这一点。不过,前文说过,金钱应该如同鲨鱼一样不停游动。起初的节余目的就在于此,无论是将来做什么,起初总要有一笔启动的资金。这笔小钱加上流动和时间两个因素,会产生惊人的变化。无论这笔钱多么小,你都得让它流动起来,渐渐多起来。每个月多一点点,但是几年下来,和每个月少一点点结果截然相反,这就是复利的威力。你可以随便拿一个计算器,在某个微小的基数上乘以一个微小的比率。经过一定次数的循环,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大,而且越往后,增幅也就越大。简单的操作,乘以漫长的时间,就是惊人的结果。人往往陷入一种误区,觉得自己年轻,觉得自己聪明,所以一口就可以吃个胖子,然后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很美,但是毫无现实依据。哪怕是一个200斤的胖子,也是一顿饭多吃一小口而变来的。

  当然,你肯定想到做小额的投资,实现个人财富的增长,但是我个人并不推荐这么做。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刚毕业就投资网吧,半年后网吧被政府封杀,直接经济损失是3万多元。想一想看,我当时月收入一千出头,一下亏损了3万块是什么概念?因为新人刚刚到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非常小心。等年纪大一点,经验多一点,投资的成功率才会高。我们常说“做点什么”,而到我现在的年纪,觉得这真的非常难。想做点什么,“天地财法侣”一样都不能少。

  天,就是天时,也就是说你的气运,这是天定的。所谓成事七分在天,三分在人,就是这个道理。地,就是地利,你在什么地方做你的事也很重要。你就算是投资老虎机都没有问题,只要你别开在闹市中心。财,就是你的资本。无论你做什么,投资什么,你不可以是个穷人,做孤注一掷的事情。因为这样心理压力会很大,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变得顽固而愚蠢,不懂得松手,或者不懂得顺风连斩。法,就是正确的方法,有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方法不对,还是死路一条。我们常见好人走霉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问题往往就是方法不对路,再怎么挣扎也只是一个败字。侣,就是同道,助力。有了前面所有的因素,你也会发现,很难找到一起奋斗的合适的人选。哪怕是你最好的朋友,不经过事,你不知道他能不能做事,合适不合适做事。有时候经常看着中国人口统计数据叹息,人虽然那么多,但是合适能用的人却那么少。

  这里,就可以说今天这一篇的结语了:在你刚开始工作,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任何赚钱门路的情况下,合适的办法是把你自己当成你的钱。你,就是你的钱。与其乱花钱,不如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与其闭着眼投资,不如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参加培训也好,多念点书也好,甚至只是把身体锻炼好也罢,先投资你自己。等最艰难的头三五年过去,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你会发现提高收入的办法,会发现很好的投资机会,会找到合适的同道。没有人可以不经过十月怀胎而来,所以即便你在大学再聪明,总要把一定的时间花在积攒经验值和自我培养上。属于你的日子总是会来的,但是,希望那时候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够翻身跳上机会,疾驰而去。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补丁要打:如果今天的我能够坐时光机会去,和当年的我说这一番话,可能我的人生轨迹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一个人很年轻的时候,该吃的亏总得吃,该上的当还得上,该浪费的时间和金钱还得浪费,这就是年轻的代价。所以,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或者已经那么过活,并不需要自责,这不是什么错误,而是必要的课程。而我这里说那么多话,目的只是提醒,而不是教导。人只能被生活打服,不可能被别人说服。最后,迄今为止所有的话,都是针对一般人。天才总有出路,而蠢材也无药可救,他们都不是这些口水话的对象。

  上班这件事之六《作为人的员工》

  人的欲望哪里有餍足的时候呢?

  一开始,你觉得只要能进某个单位或者某家公司就好了。等你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挤了进去,起初的自豪和满足一周时间就消耗殆尽。随后,你扬起头,扬到脖酸,看见面前是一座高耸入云的人肉金字塔。顶端是肉眼不可见的领导,他偶尔会神降一次,溅起无数张笑得稀烂的脸。“傻逼!楞在那儿干什么呢?”一个声音把你的目光拉回现实—在人肉金字塔的底座上,一帮愤怒的兄弟正在奋力支撑,用下巴指了指一个黑洞洞的空位,意思是叫你赶紧过来填上,好分担一点他们的压力。

  蹲上三五年,你的傲气,你的自得,早已经抛在三十三天之外。你又开始觉得不满足,又开始不快乐,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爬上去一点,高一点,再高一点。从这时候起,你永远不会觉得自己的位置足够高。只有非常少的人会因为上升速度过快而怀疑自己,而绝大多数的人则认为自己的努力和所在位置不成比例。先把职场上的景象定格在这里吧,因为这个游戏就此开始,需要一直玩到退休。没有人能确知自己能到怎样的高度,但是所有人都时时刻刻感觉到欲求不满。满意永远是暂时的,而欲望长存。每一次,你都告诉自己:如果我能。。。那么我就满足了。事实绝非如此,许多人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为一见钟情的对象所慑,觉得哪怕只要能呆在对方身边五分钟就好,什么都不做,只五分钟就好。很多人最终也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但没有人真的觉得就呆五分钟就好。会有许多事情次第发生,欲望驱动你产生一个个行动,一个个行动派生出新的欲望,一直指向最终的厌弃。在职场,只有退休才能吹响终场哨,而即便如此,许多人依然恋栈不去,造成悲剧。最新的例子就是安徽古井集团的老总。

  如果能理解这个游戏的本质,那么就不应该保留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逐级晋升和保留自我之间,你只能选择一样。你不可能不被评判、被处置、被安排、被委派,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自由意志所能决定的余地很小。员工不等同于人,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现代的自由社会宣布最大限度上保有个人自由,保证个性发展,不会受到粗暴的干涉和强力管辖。但是,即便是在真正的自由社会里,有两种社会组织是豁免于自由条款之外的。一个是军队,一个是公司。公司的组织方式决定了不需要任何自我,自由的意思是说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公司,但是一旦你进入其中任何一家,你都必须上交你的自我,服从指令。所以,自由职业者和Boss患有心脏病和肠胃道溃疡的几率要远低于公司员工。

  让我们把定格的录像带继续播放下去,再次看一下这个欲望驱动的小游戏。

  权限按照大小从上到下分布,部门根据距离权力中枢的远近形成大小不一的同心圆势力圈。一名员工会被按照这两个维度分配到一个点,游戏的规则只有两条:尽量往上爬,同时尽量往中心靠。很快你就会学到,向上爬的阻力太大,较为合理的可能是往中心靠。再以后,通过观察你也能领悟到一点:从边缘部门进入核心部门,从技术部门进入行政部门,是向上跃起的最佳途径。最后,你也会形成自己的权力分布体系图:围绕权力核心,直接进行服务和体现其权威的部门是所谓核心,它们包括但不局限于办公室、行政部、HR、财务部。然后是中间较为紧密的执行部门,和外围非常疏松的支持部门和技术部门。权力的意思是人事权和财务权,其他的一切无非是在这两项权力控制之下的延伸。

  如果你决意要玩这个名叫工作的游戏,以上大概就是基本的个人发展路径。中国人很早就已经提出了观察结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个结论过去被极为粗鄙地解释为对劳动人民的压榨,用体力劳动的量化指标作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分。但在我看来,沿着向上和向中心的路径前进,一个人持续不断地获得了整个系统的支持。也就是说,他不再依赖于个人力量,或者是部门力量,而是利用整个系统的协同力量完成工作。一个懂得如何去使用这种力量,他当然应该不应该继续去具体操作,而是变成管理者和决策人,最后上升至游戏规则设定者。任何系统最终都会成为这样的层级结构,最终也会确定这样的上升通道。

  许多人身在这条路径上时,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种权力上缓慢而微妙的变化。一开始,你获得关注和重视的原因是因为你足够努力,足够肯干,同时也显示了有智力活动的迹象。于是,你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可能因此而靠近权力中心一点。在这时候,经常出现一个理解上的偏差,会认为这是一个奖励游戏。之所以有现在的变化,是因为自己足够刻苦,足够努力。于是,就倍加刻苦,倍加努力,维持原有的工作方式。觉得这个模式可以继续维系下去,一直得到提升。结果,很多年过去了,你变成了传说中所谓的“老黄牛”,却一直原地踏步不前。

  根本原因是你太勤奋,太个人奋斗,而没有使用系统的力量。个人努力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充其量是一张重要的入门券。获得进入游戏的许可之后,考察你的个人能力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贯彻权力的意志?指令从权力中枢被发布出来,你是否理解它的含义,明白需要进攻的真实方向?并且想出办法来完成?另一个则是你如何去完成的?是单打独斗,还是有办法尽可能多地把多人、多部门圈进来,协同完成任务?你是否可以划分好利益分配关系,维护脆弱而短暂联盟关系,策动一群人听从你的想法往一个方向前进?

  如何实现这两个维度下的要求,有太多权谋法术的书籍和教训可以参考,这里无意做太多介绍。有些人的确因为能力问题而无法继续前进,也有的人是逐渐对这个游戏失去了兴趣,于是最早的那个命题又被提了出来:如何保留自我?

  答案是:不要去玩这个游戏,相信现在就是最好的一刻。前面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游戏的驱动力是无尽的个人欲望。所以,不是工作折磨了你,让你丧尽自我。而是你的欲望在折磨你,你的欲望让你用自我去做交换。熄灭了这种欲望,才会有对工作的真正乐趣升起,不再生活在忧愁和恐惧之中,在患得患失之间辗转到天明。至于说工作中真正的乐趣是什么,留待以后再讲。

  《槽边往事》读后感(二):不要轻易去看,因为看了你就会爱上它

  看了一些菜头叔写的文章,真的是个个都是精品!爱不释手。感觉他的文笔真的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充满生活的哲学和智慧,不信,你去看一下,你就知道了!!

  引用罗胖说过的一段话:

  且看和菜头戏作片段,虽然字字都是调笑,但是能把文言文驾驭到这个份上的当代人,实在罕见。下面抄一段——

  冯唐有诗云:“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传唱一时,天下春闺梦里人,处处娇呼“冯春风”。然,春水者,润泽状也;春林者,勃然状也;春风十里者,云雨之事也。后冯唐文风大变,着墨尽在男女之事,此诗即为端倪。

  和谐十年,冯唐文风大变。穷情欲之极,以求本来面目。《不二》、《素女经》,墨尽续之以血,血尽续之以精,故腥膻无比,寸椟不得入关。香港书业困顿,全仰冯唐为生。是故,人称“香江黄书小王子”,又称“冯皇叔”。冯唐于微博夜夜“今宵欢乐多”, 人头攒动,恐龙如云,观者大有羊车游幸之慨。

  太史公曰:皇叔名唐,甜到忧伤。

  在写作的领域里,他是自己绝对的君王。

  这样的文字,值得当做写作范文,一篇篇细读揣摩。

  训练自己对世界精细的观察,精微的体察,以及贴切的表达。

  这种能力,未来不管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槽边往事》读后感(三):随笔

  花了很长时间读完,确实不应该,开头都忘了是写的什么了。

  我觉得这是一篇老男人的回忆之书,满满的都是人生感悟,是对嵌入他生命里白族、云南特色。《赠小朋友》让我想到的是再回到过去,再开始一个童年,让童年过得有滋有味。但是童年永远回不去了,正如故乡永远是在记忆深处,走近了才发现,一切都物非人非。可能也因为我是一个云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漂泊生活的感受,如此的感同身受。把昆明写得如此动人,特别是那句有一天会厌倦情人的眼神,孩子的拥抱,但没有理由厌倦昆明的天空,激起了身为一个云南人的自豪。他仿佛像一个老友,和我秉烛夜谈,共话我们共同经历的美好。

  当然让我整个人都兴奋起来的还是第二篇,讲美食的。他说身为一个云南人应该都是吃货,但是在享受懒的惰性和美食的食欲间,我选择前者,也没有体会一碗米线给我的愉悦,有的只是果腹时好咽和不好咽之分。也是在他的笔下我发现,吃是如此的神圣和美好,也许有一天我走近了美食的殿堂,我一定不会忘记遇到的这个引路人。

  《槽边往事》读后感(四):这是我的菜

  看完这本纸质的精选集,我对菜头的敬仰正式升级为崇拜。看菜头的文字时第一次有这种奇妙感觉:他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我想读的!他写的每一句道理都是我想说的!他用得每一个修辞都是戳中我的high点的!怎么会有菜头这么奇妙的作者!

  看到有人说对美食和昆明的那两张不感冒。可当我看到他描述的美食时,完全被那些对色香味和口感精准的描述所吸引,似乎可以完全在眼前脑补出这样一大盘。而关于昆明的地方,其实又并不完全是只有昆明人才能懂,因为太容易移情到自己的家乡、自家的房子、自己的小屋和床……

  在我看来,菜头写的从不是纯粹的某道菜或某个地方,而是每个人心中对美食和家乡的牵挂。它们可以是一碗菌子汤、也可以是任何东西。它可以是昆明,也可以是任何地方。它们在你心里,就可以了。

  《槽边往事》读后感(五):五月读书:和菜头与他的《槽边往事》

  三月的时候,我心血来潮给自己制定了每月至少看一本非网络图书的计划,以试图拯救日益颓废的自己。四月的时候,我重读了王小波。五月的时候,我终于将购买了几个月的《槽边往事》看完了。这是网人和菜头的自选集,里面的大多文章我都看过。买书的时候就想,虽然看过,也应该买他一本书,算是对菜头的一种支持吧。当然对着电脑看文章与捧着一本书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后者明显更适合于装逼。

  《槽边往事》是和菜头的自选集,他喜欢自称大叔,对于这个活跃于互联网十几年激情不减的大叔,我怀着很深的敬意——很多人都曾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投入过时间和热情,但在中文互联网上保持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十几年如一日的恐怕只有和菜头一人了。

  知道和菜头是在2000年的中青论坛,当时他还是个剽悍的青年,用文字在网络肆意宣泄自己过剩的雄性荷尔蒙。他似乎跟我一样,因为李方的一篇《天堂有没有互联网》的文章开始在中青出入。那是BBS的黄金时期,那时的和菜头文采斐然、霸气侧漏,面对各路英雄,挑起一次次论战,鲜有失败。他像个骄傲的土司,腿毛飘飘的站在山顶,俯视着失败者,就像检阅自己的属地。那会我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在论坛向和菜头请教关于辩论的方法,他专门写了一篇文字回我。

  我一度认为自己是和菜头的粉丝,追着他的文章从中青到凯迪,再到搜狐视线(大概是搜狐视线论坛存在的时间太短的缘故,和菜头的这段经历鲜有人提起,但通过前期魔鬼教官等人的努力,我曾像教官一样相信这里要成为中文BBS的老大,从不做版主的和胖子还在某个板块做了版主。可搜狐视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关了,就像流星一样绚丽而短暂。),又到泡网江湖和牛博,关注了他的博客、微博、也在他自己捣鼓的私人网站“比特海码头”里注册了。那个网站基本都是喜欢看他文章的人去,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在和菜头的网站里跟他打招呼,我不确定他是否记得我,然他记得并用问好回应我。一些粉丝很惊讶,为什么这样随意的问候都可以得到偶像和菜头的回复?然后我看到和菜头对那些粉丝回复:我们认识十年了。我在电脑这边开心的笑起来——和菜头还是十年前的那个性情中人,虽然他更有名气了。

  是的,和菜头一直是个性情中人。从我认识他起,他就是语言犀利,张狂不羁的刀客,在网络的世界肆意驰骋,率真的性子表露无遗。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待朋友热情似火,对对手毫不留情。喜欢他的人认为他语言幽默,文笔犀利,是率性之人;痛恨他的人认为他夸张刻薄,哗众取宠,还有些矫情。有时候我看他的文章的时候也想:这样张狂而剽悍的人生是不是过于高调?但不管别人怎么看,和菜头就是和菜头,文字诙谐,语言生动,爱恨分明,不妥协更不会委曲求全,而他的才华足以撑起他的高调!

  人在江湖容易老,再锋利的宝刀,终有隐藏锋芒的一天。纵横江湖十几年的和菜头,虽然依旧活跃,依旧不时的霸气外漏,但他已不像网络初期那样单纯的用文字来刺激读者的心灵,他已然成为了一个知心大叔,在微博和公众号里为人解惑。他的文章少了一些张扬,不再刻意的在每段话里加几个笑话,多了一份收敛与返璞归真的平和,只是在前段时间国足竞争亚洲12强时,他用早先花50元从宁财神处购买的账号与国足的粉丝们再战江湖,我依旧能感受他当年在BBS与人拍砖的风采。

  或者文风内敛是和菜头内心深处的追求吧,在把文字的犀利和幽默娴熟的玩了一圈后,他似乎要追求一种平淡。在我看来,《槽边往事》收录的文章与他的第一本文集《我打不赢爱情》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都是散文集,但前者温情多于诙谐,虽没有后者看起来那么快意,但更值得人去慢慢品味,因为我居然在这里面看到了和菜头自己不会承认的事实:这个剽悍而想当土司的男人,其实就是一个温情的大哥哥。不知道和菜头晓得这一看法会不会暴怒,反正他又不知道,哈哈。

  最后,我觉得《槽边往事》这本书值得一看。虽然逻辑思维出版的书向来贵于同行,但是考虑到和菜头一再声明:本书用了裸脊锁线的装帧方式。而我发现这样阅读,确实比看一般的书更有快感,所以比其他书贵一点也就不是问题了。更何况,这本书的内容轻松而质朴,也是作者对自己十一年来的一种总结,确实适合在这个喧哗的世界里缺少阅读的孩子们。

  补充说明一下,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恰好又看了这篇文章,而且想看这本书,请不要和我借,原因就像和菜头说的:三十多岁的人,朋友越来越少了。谢谢!

  爱因斯困

  2016年5月28日晚

  《槽边往事》读后感(六):书是检验网红坚挺程度的唯一标准

  我几年前刚开始看《罗辑思维》视频的时候,觉得罗胖简直各种牛逼说的各种好,又加上天真地以为他推荐的书自己全都读过,那个主角光环简直晃得不要不要的。可是等到视频文案结集出书了之后,认真去看其论点论据,简直就是 bullshit。

  认真反思了其中因由,概是因为罗胖是电视人出身,太懂得如何调动观众情绪了,加上视频的节奏又快,观众很多时候被带偏了都不自知。

  可是等到那些内容被白纸黑字记录在册的时候,等到外部干扰被剔除的时候,才会发现被情绪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包装起来的东西有很多都是垃圾。所以说,网红如果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轻易不要出书。

  和蜀黍和罗胖不同,他从一开始就是以文字示人,大概没多少人见过他的真容,但没在网上读过他的文字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可是书跟博客毕竟还是不同,平常看蜀黍的博客微信文章觉得甚好,可是集结成书了,再用书的标准去看,就看出了不足。只是问题不是出在作者身上,而是编辑身上。

  比如分类的同质化太严重了,完全按照最浅层的主题分类,以至于连看了好几篇却好像只是把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话说了一遍而已,有的时候甚至是同样的话。(博客有重复的段落很正常,我自己写东西有时候觉得几年前写的那一段更好,也会直接复制过来用,反正都是自己的东西,可是书中居然把这两篇编在一起,这就……)

  这种从好多年的博客文章里挑出来的东西,肯定有很多观点性的东西是一以贯之的,甚至有一些一年一度的时间节点上都会拿出来重申的东西,在博客上一年看一次自会有不同的感触,可是在书上几分钟看好几遍,这个感觉……就不太好了。感觉目前的分类是编辑偷懒了,虽然从好几百万字儿中挑出这样一本书来确实挺不容易,虽然毫无疑问编辑是付出了巨大的心力的,但是付都付出了,那就再多付出一点,做的更好些呗。

  比如时间混乱,这个跟上面一点其实是一致的,因为是按照文章主题分类的,所以自然时间上会跳来跳去的。一般这种很多年的文章出集子,最好是在文末加上写作时间,方便读者将前后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境。这一点对于博客文章来说应该毫无难度,但是,这本书没有。

  光这两点就很影响阅读体验,剩下的都是小问题。

  说完了形式,来说下内容。其实大部分都是看过的文章。最有感触的关于故乡的那部分。和和蜀黍不同,我对故乡的感情没有那么深厚,想到故乡时,脑海中出现的不好的东西多于好的地方,对它所有的眷恋都只是因为那里有家,那里有童年的美好记忆(现在那些记忆也已经在慢慢模糊了)。

  事实上,没有什么一个地方会让我产生类似“乡愁”这种归属感,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我的心灵故乡,我是一个没有根的人。

  所以看到别人写的关于故乡的文字总是会有一丝掺着羡慕的触动。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愿意花大笔墨去书写自己的家乡,世界上独有的故乡,那么无论他笔下的故乡是好还是坏,都不重要了,因为,他写的都是爱。

  这本书另一个让我自己都感到有点惊讶的地方是,关于食物那一部分,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也许是因为一直活得比较糙吧,对食物没有那种仿佛信仰一样的追求,我自己下厨做菜都是心之所至,意之使然,放什么调料,放多少,先后顺序,完全不按章程来。就连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西点,也都是随意增减,想着反正是自己吃,随意点无妨。大家最讨厌的中餐食谱中的少许若干适量恰恰是我最喜欢中餐的地方。

  所以看和蜀黍一本正经强调正宗川菜回锅肉里的配菜必须是蒜苗时,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毕竟我这人不吃蒜,在成都三年,点过土豆回锅、莲白回锅,就是没点过蒜苗回锅。可是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有些精致体味不到就算了,没必要拼命凹造型,糙有糙的美。

  前面批了那么多,我难道是要说和蜀黍的形象幻灭了吗?并没有,要是幻灭了我也懒得写这么多字儿了。这本书整体还是不错的,文字功底在那儿呢,思想内涵在哪儿呢,真情实感在那儿呢。内容都挺到位的,只是我觉得作为一本书,它原本还能更好一点的。

  首发微信:mzybhs 豆瓣有删减

  《槽边往事》读后感(七):《槽边往事》(和菜头)读书笔记

  全书前1/4观感:戳中。为什么只是前期呢,因为戳中的只是内心里与作者相同的文青、理想主义、享乐安逸、追求自由、不羁的那一面自己。往后看得越多了,不认同、质疑和分歧也会积累越多,内心和作者站不同面的那一部分觉醒,独立思考,重归了理性。再往后,就是我觉得自己阅读最好的一个状态,通过作者的文笔情绪和态度,结合其个人经历与人生轨迹,再参考自己的人生,归纳产生的共鸣,也思考一些分歧产生的原因,不一定判断是非对错,因为彼此都是存在及合理。比如我不同意“多读书,插图越少的越好。”业内公认好评的能够开发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优质绘本绝对不在少数。比如也不认同《按照电视剧的教导》这一篇,人不是按照电视剧的指导行为生活,而是艺术本就源自生活,是生活中有这些人事,电视剧书籍才会copy过来,将其艺术化夸张化或者标签化。

  另外,莫名地自打读出和菜头那种中年荷尔蒙过剩的感觉起,就一直联想到冯唐。果不其然,读了一半多的时候写了他一篇... (啊,确实是有交集啊,怪不得觉得是同类。这样想。)看过冯的书,以前还挺欣赏过觉得文笔比较戏谑有趣也有点文化,虽然黑他的很多,但我没什么偏见,我自认同我所认同的那一部分他,负面的知道就可以也不用太较真,谁又能保证被所有人喜欢认可呢。

  这本书其实蛮杂的,后面甚至还写了很多篇食谱...(之前非疾病的肥胖被说得委委屈屈有理有据,其实是为我所不齿的。)总体来说既有发人深省的思考与启示,也有闲文散句可以拿来排遣时间,算是一类博客文集吧。

  《槽边往事》读后感(八):终于等到你《槽边往事》

  今晚本来要复习考试,还是忍不住翻阅了刚到的《槽边往事》,既有忍俊不禁,也有屏息深思。和菜头的这本书是精品。 和菜头是著名的网络作家,截至目前有19200人订阅了他在得到APP上的付费课程,按照199元每人来计算,他的课程基本上已经赚了382万元,而且不需要交税,秒杀了很多中型企业的利润。和菜头性格乖张,思路天马行空。出生云南,早期经济困难,在南京大学学习期间免费为图书馆打扫卫生就是为了阅书无数。 这是我在得到APP付费学习的内容,现在感觉微信免费的东西价值越来越低,很多写手是在拼文字的华美,拼凑情节的小资,或者用一些下三滥的东西吸引眼球,或者文字很好看,但是文末笔锋一转,推销日用百货。得到APP的好处就是提前收费,然后讲干货。逐渐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的文思几近枯竭,必须寻找思路上的突破。在苦恼时期,铁树凝大姐微信建议我,花钱订阅和菜头的得到APP内容,开始狐疑,订阅后爽快,继而一发不可收拾,后续订阅了万维钢的经营日课以及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好了今天话匣子打开了,收住开始说《槽边往事》。 和菜头从1998开始在网络上创作,文字有着冯唐式的戏谑,但是错落有致,如同音律一般的节奏,看着不腻歪。在上图这篇《迁徙几何》中,和菜头写道: 选择在家乡还是超级城市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选择生活的方式。这种选择与其说是基于能力,毋宁说是基于性情。在小城市里生活,活在探照灯下,活在各种比较之中,活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网里。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对家族的价值,对于关系网的价值。 在超级城市里生活,万人如海一身藏。没有人在乎你是谁,你在做什么。无论在这里混得是否如意,这种能够长吁一口气,隐藏在陌生人中间的感觉,还是会让许多人感觉到安全和放松。你的价值就是你个人的价值,这是赤裸裸的买卖市场,你总有个价,它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 家乡向你许诺安定,而超级城市以将来诱惑你........超级城市喜欢想象力,欢迎一切骗子和野心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超级城市里你和他人越是不同,做的事情越是偏离正轨,你的价值也就越高。因为超级城市里永远渴求不一样的东西,渴求八仙桌上得不到的东西。无所谓你怎么玩,只要你能带来新鲜玩意儿,你就被需要。在这里,有最珍贵的东西,对创造者的宽容和尊重。 写的很好,其实类似逃离北上广的文章也有,和菜头大学毕业就没有回云南,而是咬牙苦苦睁着留在北京。现在依靠写文章一年赚到几百万,即使和罗振宇分成之后,也是百万富翁。他是桀骜不驯的,但是他的文字又有着穿透心灵的指引作用。 看了他的一篇《职业荣誉感》,也很有启发,工作就是一种尊严,人被黏在网上,如果不工作,正如罗振宇所言,我们就不会逼迫自己在天寒地冻的早上起床,工作虽然有时无奈,却是比兴奋剂更好用地逼着人变得更强大。 和菜头坦言11年前,一个月的工资加奖金总共800元,那时候他还是彻头彻尾的屌丝。但是屌丝也有春天,这充分证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时代:肯努力、有实力的人总会出头。和菜头的文字具有杀伤力,这种杀伤力就是无情的说服你,虽然和菜头的口头禅是:”请你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但是我们像极了青春期的孩子,越不让我做,我偏要去做。你说自己错了,我偏要相信。 看看和菜头在《证明题》里的阐述: 人们写信来,索要帮助和建议。但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的人生是我的人生,我的经验是我的经验,未必对你有用。况且,我安于这样的生活。命运如此安排,若换做别人,怕是不能把这其中的的一日当作清凉无梦的午后安睡。我们习惯于看到各种酣睡的面孔,缺少有人上前掀起床单来,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钉子。或者像张爱玲说过的那样:在这一袭华美的裘衣下欣赏挨挨挤挤的虱子。答案我们都知道:睡在哪里,都是睡在雨里。只是所有人都顽固地坚持认为,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会有属于自己的屋檐下的一张小床。 ........我想,无论是过哪一种人生,都有各自的理由,背后也有种种不得已。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把生活当作了手中的那个苹果,我们总是把光鲜靓丽的一面示人,自己永远面对着有虫洞的那一面。所以,总的看下来,别人手里的苹果总要更好些,却少有人去想别人很可能面对一条更肥大壮硕的虫子。佛教把这种视角称为平常心,可惜拥有这种视角的人少之又少。 和菜头嬉笑怒骂皆文章,我强力推荐他的《槽边往事》给大家,中信出版社出版。这也是罗辑思维这些年来带给我的最大的惊喜,把这个活宝介绍给了我。 文末鸣谢铁树凝,引荐了这位网络作家给我,丰富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思维广度。

  《槽边往事》读后感(九):我读了十年和菜头

  2006年2月12日,我在豆瓣创建了“和菜头同学会”小组。在小组简介里,我写了这么一句话:“不是个人崇拜,只是共同喜爱”。十年后的今天再看这句话,粉丝心态欲盖弥彰,倒是很符合一个二十一岁年轻人的心智。

  2005年我大学毕业,此后一年间发生的很多事情奠定了我后面十年生活的基调,只是在当时其意义未必全都显现。我到北京工作,在一个叫豆瓣的网站注册了帐号,人生中第一次恋爱……以及,在新浪发现了一个叫和菜头的博客。我一篇接一篇,看了整整一晚上,临睡前还意犹未尽:“明天接着看。”

  谁知道一看就是十年。

  和菜头喜欢把网络称作比特海,而自己是一名海上船长。海上的生活居无定所,永是漂泊。这十年来,和菜头从新浪博客到独立博客;独立博客数量从一个发展到三个,又从三个归为零;在饭否、腾讯微博,他从玩家变成工作人员;他入股牛博,又和罗永浩决裂;他在新浪微博没一句正经,动辄自删个精光;除此之外,他曾经混迹的地方还包括而不限于中青论坛、泡网、豆瓣……在这个微信时代,他开设了公众号,但谁又知道明天船会航行到哪里呢?

  和菜头的创作精力十分旺盛。他曾经在博客时代一日三更,以至于我一位朋友很长时间里以为“槽边往事”是一个群体博客;他也曾经在微信时代坚持每日更新公众号,长达一年;更不要说他玩饭否、微博最疯癫的时候,终日刷屏无休。这十年来我看了和菜头多少文字?百万?千万?这些文字在网络上四散漂流,随处可见,但想搜集整理齐全几乎不可能。而这种四散漂流的状态,可能恰恰是和菜头自己所乐见的。

  海上航行留不下足印,信息在互联网上未必永存。就算永存也可能沉入海底,无迹可寻。和菜头没有什么在网上圈地营造的执念,他从不恋栈,也不为昨日叹息。他曾经评论赵半狄:一位富有才华的画家,经年苦修,终有所成,声名与财富唾手可得,却一夜之间舍弃这来之不易的昨日种种,选择了另一种道路从头开始,这是不是一种大智大勇?(大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菜头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长时间看一个人的文章,体会其中岁月变迁带来的变化,是有趣且令人感慨的。2004年,和菜头还不到三十岁,他在一段自述中说:“我的青春、岁月和奶卡都献给了轰轰隆隆的网络搞笑DIY运动这一人类历史上最NB的事业!”那时的和菜头,文字活泼幽默,令人捧腹。而现在的和菜头,抖机灵、说笑话的时候越来越少,十分擅长的时评也几乎不写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和11年前张扬桀骜的文字相比,现在我写得少了,也写得慢了,更加节制和内敛。”这也许是一个男人从三十岁到四十岁的必经之路。

  从张扬到内敛,和菜头又说:“很难说我自己更喜欢哪一种。”这和我作为读者的感受是一样的。但是偶尔看到一篇老帖,还是让我兴奋。2015年3月22日,和菜头在公众号里发了一篇《豆焖饭》,刚看了几句,我就意识到这一定是他十年前的文字:

  “教育要从猪娃抓起,当猪还是小猪的时候,每天都需要把它们带到房间里来。指点空中的腿给它们看,告诉它们:这是你爸爸的腿,那是你爷爷的腿……总而言之,让猪产生一种类似日本人进入靖国神社的内心感受就对了。经过这种教育,每只猪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被吊上去。”

  我将这篇文章推荐到朋友圈里,说:

  可能是和菜头十年前的文字,不见得比现在好,但贫嘴的劲头和小聪明转速明显比现在强劲得多。那时的和菜头很可能比我现在年轻。写文章还有一股“不在两百字里塞八个笑话把你肠子笑断不罢休”的执拗劲头。年龄会让一个人的文字悄然变化。

  我很可能在十年前看过这篇文章,但早忘光了。如今我认出它来,靠的不是对具体文字的记忆,而是对和菜头文风的熟悉。十年间坚持看一个人的文章,这和看他一两年间的文章是不同的,和一口气看完他十年间的全部文章也是不同的。这就和看美剧一样,同样是看《老友记》,十年间追了十季,和一个星期看完十季,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文字成了时间的介质,连接着当时写文的他和读文的我。一篇十年前的老帖,瞬时让我回忆起当时三十岁的和菜头,以及当时二十一岁的我。往事历历在目。

  如今和菜头出了这本新书《槽边往事》,书里的文章都曾第一时间发在网上,我也都第一时间读过。对有些读者来说,这是读一本新书;而对我来说,这是重温一幕幕旧梦。

  和长期活跃形成对比的,是他偶然的人间蒸发。这十年来大概有那么两三次,和菜头突然从网上销声匿迹,时间长达数月。他的每次消失都令我十分不安,倒不是因为没有新帖可读,而是担心他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直到他再次活蹦乱跳的出现,我才长出一口气,把心放到肚子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已经读了他十年,未必还会再读十年。我只希望他在现实中一切安好。和菜头说他坚持在网上更新是对读者的陪伴,而我守候他的更新则有点像是等待他报平安。

  2007年,和菜头曾在自己的独立博客里架设了一个论坛“比特海码头”。在那里我结识了一大批朋友,一度经常线下聚会,其中还促成了好几对夫妻。如今这个论坛早已风流云散,那帮朋友们倒是一直保持着联系,从QQ群到微信群,聊天打屁全年无休。和菜头参加过几次论坛聚会,我也借此目睹了两次他的肉身。说来惭愧,当年见到他真人,我居然还有点怂,有点紧张,特别是他说话的时候还拍了一下我的大腿。

  如今我三十一岁,和十年前的和菜头差不多大。我可以确定的说:和菜头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网络写手。我写作的风格、说笑话的方式、看问题的习惯,多少都受到和菜头的潜移默化,就算别人看不出来,我自己心里也有数。比如人与人在网上的分分合合,相聚相离,我就看得比较淡。每当有相熟的网友要离开一个社区,我很少去做无谓的挽留。因为我认同和菜头的看法:网络是一片比特海,没有什么可以长存,没有什么可以强留。

  我只是相信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就像和菜头这十年来在网络上居无定所,而只要他还在更新,我们就不会失去他的音讯。

  《槽边往事》读后感(十):这个秃头胖子说,他所说的每个字都是错的

  原发于个人公众号 影子书房

  仔细想想,身边的胖子们大多憨态可掬,心宽体胖,热爱生活与美食,生性平和又散漫。想必是瘦子们每天绞尽了脑汁要凹造型保持身材,火锅、麻辣烫、冰淇淋不能吃,奶茶、可乐不能喝,憋了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吧。而胖子们就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能吃能睡,生活还有什么不开心呢?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顿麻辣香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嘛。

  但和菜头是个反例,他在网上那些喜欢和人纠缠恶斗,骂战不断。此人在网上口碑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槽边往事》的豆瓣评分7.6,还算不错,但短评里基本全是批评。还好我这个人对书不对人,但凡不是抄袭,我会抛开作者的风评去看书,做什么评判只针对书。

  书名听上去奇怪,解释完就更奇怪了。和菜头觉得自己是头驴,为了追求脑门前的萝卜,不停地拉磨,在每一个疲惫的夜晚,偶尔抬起头来看星星,那么这头驴子也会想到些什么。记下来的便是槽边的心情。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胖子,赞美没有规划的人生,并猜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学会用火的猿人,可能就是一个逃离了狩猎队伍,躲开了采集浆果的任务,拎着棍子漫无目的地在森林里晃荡,偶尔遇到雷击引发山火,用棍子取回了火。

  他鄙视文艺小资,搞不清楚那帮去云南丽江自拍的人为啥要买披肩,他们去西安的时候记得买盔甲了吗?

  他讨厌同学聚会里那些爱炫耀的家伙,形容他们“恨不能带电脑过来,用U-Key打开银行户口让你数有多少个零”。

  他认为读书是和那些想把自己的观点售卖给你的作者们的斗智斗勇,见识和眼界的增长,大都来自这种斗争。

  在云南生活了许多年,却又放弃铁饭碗在中关村游荡,因此他的笔下经常出现故乡这个主题。我喜欢菜头写故乡的那种调调,不是那种“我在这头,xx在那头”的刻意煽情,也不是“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才是家乡”这种网络签名体。他写:

一碗大酥牛肉面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面条,衬得上任何一个美好的早晨。你当然不会赞同,因为那是昆明的特色早点,而你又不是昆明人。你会说燃面、热干面、肥肠面、奥灶面、锅盖面、云吞面、阳春面、重庆小面、青菜肉丝面才最好吃,行啊?那你倒是来写啊,写完了倒是给我做啊?

  摆明了跟你撒泼打滚,卖萌逗趣。这才是一个人提起家乡美食的态度,那是老子从小吃到大的滋味,老子就认这个,不服你来写,写完了给我做啊。当然,对待这样一碗面,他的吃法是这样婶儿的:

于是你嘴吹着气,用唇尖试着温度,加入周围此起彼伏的吸溜之声大合唱。在这美好的早晨,你们这些幸运的少数人如同听到了天籁之音,灵魂竟然脱壳而出,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经过哪些鼾声如雷的卧室窗口,掠过树梢和鸽子的尾翼,一路向上,向上……直到日光如瀑布倾洒,给你们透明的身躯镀上了一层金色。 从此,砖也搬得,卡也打得,老头老太太也扶得,竟然毫无畏惧地开始了这崭新的一日。一碗好面就是有这样的威力。

  这种一本正经地排比抒情,字里行间却又洋溢着扯淡气息的文字,就是和菜头了。

  而菜头笔下的云南人,个个都是以食为天,对每一种舍身喂养人类的食材心怀敬意的行为艺术家:

当两个身在外地的云南人相遇的时候,事情突然就变得很简单了。 我们坐在海边,吹着风,喝着茶,操着不分前后鼻韵的普通话闲聊。突然一个人说道:“我记得有一家馆子很好吃。”另一个人立即问:“有多远?”回答:“一百多公里。”这时候接下来的一句话极为重要,是不是云南人全看这一句。 正确答案永远是两个字:走嘛。 真正的云南人会驱车上百公里去吃一顿饭,只是因为味道好。而且,吃完了就转身回来,因为说好了是去吃饭,那就不应该包括逛街、购物、桑拿、打麻将。唯有对食物保持如此虔敬的心,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云南人。

  作为一个在比特海上漂泊了十多年的老船长,和菜头不再努力往文字里添加段子逗人开心,而是心平气和又阴阳怪气地嬉笑怒骂着,嘴角还带着一丝得意的微笑。最后还信誓旦旦地用“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这样的托辞帮自己解围。他自嘲是个秃头胖子,重达0.1吨,“浴盆里肥皂盒舰队的司令长官,卧室和阳台上穿着睡衣于午夜游荡的梦游者”。

  当你被他的某些文字所打动,他笑嘻嘻地说“我逗你玩儿呢”,当你被他的一些语句所触怒,又会被他伤敌一千,自损两千的自嘲功力搞到哭笑不得。对于这样一个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胖子,你还能说什么呢?

  按照他的说法,“推荐书籍就跟介绍人去相亲一样,要非常谨慎。不要轻易向朋友推荐书籍,免得双方都感觉受伤害”。这么说来,我是个相当失败的媒人吧。因为我推荐过的书,基本上没人去读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