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做市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做市商》读后感10篇

2018-03-17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做市商》读后感10篇

  《做市商》是一本由成一虫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做市商》读后感(一):比较烧脑的小说,力荐

  刚刚看完本书,感觉有些烧脑。

  边看还边按计算器,计算人性金钱,仿佛自己也走进了主角工作中,成了伟大卑微的做市商,掌管庞大资金,又斤斤计较

  相对于技术层面内容来说,人性和心理才是本书的真正主要内容。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成熟稳重坚持原则的李迁,追涨杀跌好高骛远的小谢,老谋深算的王总,是本书三位主要人物。三人仿佛三张形态各异的脸谱,呈现着圈内人生百态。

  做市商的圈子好比一个江湖,夹杂着争斗贪婪、欺骗、告密。主角游走在价值投资的人生追求和内幕交易底线之间,生活中充满了不可预知,仿佛有一只手推动着他,迫使他向前。这只手,是欲望,是权利,是资本

  诚实老实如李迁,最后走进了做市商的小小圈子。你说他胜了吧,他的性格的确为他赢得了他想要的权势金钱;你说他输了吧,他内心的欲望也的确战胜了人生理想,背弃了价值投资的初衷,不可谓不是悲剧

  最后摘抄几个喜欢句子,可做人生箴言。

  -------------------------------------------------------------------------------

  “威胁其实是基于能力,而非意图”、“交易的本质就是犯错误”、“对规则要坚持,对期望保持弹性”、“股市实质,就是赌市”、“谗佞之人,事出常情,大事既去,心生反噬”

  -------------------------------------------------------------------------------

  《做市商》读后感(二):阳光底下并无新事 —— 谁才是真正的做市商?

  在我评价书籍里面,能够打到四星的很少,而作为一本金融小说,《做市商》是够格了。

  在类似的小说里和它差不多级别的,《作局》可以算一本,不过《做市商》的故事结构更加纯粹化一些,不到最后一刻并不知道结局,悬念塑造和铺设得不错,小说意味更浓;而前者更多的是局限在具体操作案例上,一个个案例和故事切换,可以当做对资本市场的鸟瞰式了解,各有侧重点,也各有精彩

  一般来说,金融类小说要写出彩的话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心理博弈。这点《做市商》不错,尤其是围绕成美股份的互博,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我也是从这只股票上慢慢找到感觉:特别是当小谢发现原来老王和“对手盘”玲珑公司有瓜葛时,整个故事才变得有趣起来,其后围绕成美股份的一系列猜测与臆断,让整本书开始升温,这是主线

  2:技术细节作者在专访中也谈到书里有不少针对股民的细节,主要表现在小谢作为操盘手时下单和试单时的一些技巧策略,比如探测抛盘压力和买盘实力,监测主力动向等,作为机构操盘手,这些都是惯常用手法,仔细写来会让人开不少眼界,有细节作为补充,这本书才显得有血有肉,不乏生动

  3:人物个性。老王,李迁,小谢应该是书里的三大主角,实际上作者也围绕他们给出了3张不同的投资脸谱,其中一号主角李迁应该是保守型投资者,仅从他透露的从不参与“消息股”上就可以看出;小谢则是典型的投机短线者,而且习惯于重仓介入,快进快出,谋求短线超额收益,书里除了成美股份外,还涉及到了ST季阳,智卡,也主要从小谢的眼光来阐述类似的股票的波动走势,至于老王,则是另外一种更高层次的投资境界

  4:资本定位。但凡金融类小说,不能在文学上发力,也不能在奇幻上找卖点,所以评价一本金融小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作者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程度,这点而言,《作局》是通过大场景的切换传递给读者一个事实:资本市场就是贪婪的,可以吞噬一切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而《做市商》则在最后用近乎揭秘的方式传递出这样的理念:实际上,阳光底下并无新事,过去的事情今天会有,今天的事日后必再行

  男主角或许泡妞不是高手,因为他太实在,太坦诚;但最后被幕后老大内定为接班人,也恰恰是因为他的实在与坦诚,而这些,在复杂的资本市场里才显得弥足珍贵

  女人的嘴里虽然一直口口声声说要天长地久,可往往临到头却毫不犹豫选择短暂绚烂;资本市场则不然,虽然一直努力追求短期收益,绝对暴利,但真正的高手,却始终把握着恒久盈利的终极之道,而这,才是真正的 —— “做市商”

  《做市商》读后感(三):《做市商》读者与作者问答

  《做市商》读者与作者问答

  成一虫

  问:你为什么会想到写《做市商》这本描述股票私募的小说?印象中搞证券的人都不喜欢写作以本行业背景的股市小说。现在市面上的此类小说,通常是媒体从业人员写就的。

  答:确实如此。证券行业变化很快,工作节奏紧张机会非常多,收入通常也比较高,在退休或者盖棺论定之前,很多同行不愿意写以本行业为背景的小说,一来是没空,二来是害怕得罪老板影响就业,行业内的潜规则中有这么一条忌讳。除非是配合公司宣传需要,否则都得尽量低调

  中国股市只开张了22年,基金只有15年历史,也许几年后一些人陆续退休,此类纪实性质的小说会多起来。目前,写这种小说赚不了多少钱,手上股票涨跌一个点也许就几万元,比版税高。况且,用化名写,不易出名,似乎回报偏低;用真名写,可能影响本职工作,风险偏大。——搞金融的人都比较务实,会算这样的成本收益账。

  我入行时间比较长,近两年因为换岗,有一段时间相对轻松,出差减少很多,所以能留出一些时间写作,比如节假日、晚上回家。另外,我已经人到中年,对升职、赚钱的欲望也相对不是太强烈,不是很担心单位领导、同行朋友会因为此书而责怪、疏远我。

  问:现在只要是小说,似乎都得有感情戏,而且会来一段三角恋。《做市商》这本小说也不能免俗。你觉得金融圈内的女孩、金融圈内的恋情有什么特殊地方么?

  答: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女人的地方则会有感情戏。做证券的女性很多,普通员工中,男女比例可能接近1:1呢。所以,小说不写到女人不现实。《做市商》这本小说写女性不多,感情只是副线。目前国内券商、基金、私募、上市公司女性高管数量很少。女性不容易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除非是因为“婚外情”、“三角恋”而向有关部门举报,才会变身“领衔主演”。另外,私募公司规模小,工作较不稳定,女孩愿意跳到私募的相对较少。曾有个私募女生跟我抱怨说,老板让她们经常去找基金经理出来吃饭、上夜店。

  我写《做市商》,第一出发点就是想尽量纪实,所以不敢写太多的感情戏,害怕冲淡股市与私募的主线。现实生活中,债券部交易员的婚外情不时流传,投行人员出差胡搞的事也能听说,基金经理外面有小三的桃色新闻曾经登报。但总体来说,跟其它行业相比,股票资产管理圈子内的八卦并不会更多。因为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同事如果不在一个项目组,可谓是聚少离多。

  很多同行找的对象都不是搞金融的。金融圈内的女孩通常比较优秀,比较吃香,找男友不难,有不少是校园恋情的延续。倘若不在外资投行,也不会忙到没有相亲、恋爱的时间。

  问:《做市商》小说中提到的股票“顺势做市”操作模式可信么?有没有现实中的原型?

  答: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回答,如果我说可信、有原型,您让我举例,我可不敢举例。我只能说,现实比小说可能还精彩,有很多隐藏很深的故事。这几年A股市场越来越规范,过去那种“蛮庄”、“明庄”、“大庄”很少了,大家都不敢明火执仗地搞,只能转入地下,打擦边球,走在边缘地带,搞搞一些所谓的“创新”。真正最活跃的做市资金反而是民间游资、大户,玩的是野路子。券商、基金、保险、阳光私募等机构的胆子都变小了,暗地里动些手脚,都比较讲究技术、策略,努力做到“表面合规”。当然,桌面底下相互配合、接货、通消息、造舆论、忽悠还是很常见的。“抱团打怪”、“发展下线”是很形象的比方,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合规还是违法,很多机构事实上就是在这样玩游戏。《做市商》小说中的相关描述都是比较贴近现实的,没有夸张,也不刻意追求戏剧性。

  问:《做市商》小说中提到的股票、机构、基金经理等,有没有影射谁?

  答:既没有,也不敢。我有些同事、朋友、同学是公募基金经理、专户经理、投资主办、操盘手、私募公司高管。大家关系很好,也经常一块聊天。但我不会把他们写进小说。小说毕竟只是小说,纵然风格写实、追求纪实,也只是小说家言,不是史实。

  问:你写作《做市商》小说过程中,感觉最难的是在哪里?

  答:我想写出类似纪实的效果,但又得坚守一个底线:不伤害朋友,不影响我所服务过的公司。由于追求纪实,可能没办法写出非常戏剧性、甚至有些荒诞夸张的情节。这些都是相互矛盾的,有时就如走钢丝

  问:小说的资料素材都是你的亲身经历么?

  答:不全是。有些是朋友、同学、同事们周围的故事,个别是听来的。总体来说,素材有现实背景,贴近现实,但不全是真实事儿,是现实的影子

  问:有没有想过写续集,若写,大体情节是什么?

  答:目前没有时间写续集。如果想到好的故事,在工作中有新的体验、经历,能更好地描述股票私募投资圈的人生百态,也不排除会续写,可能会涉及到股指对冲、黑天鹅事件、境外投资等细节。

  问:你自己如何评价《做市商》这部小说?

  答:俗话说老婆是别人的好,娃儿是自家的亲。《做市商》这部小说不算纯文学作品,文学水平不高,语言文字、结构节奏、叙事方式等都没有过人的地方。它也不是非通俗易读的作品,没有很夸张的戏剧冲突,也没有非常激烈狗血的爱恨情仇。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算是一本很好的神作。但它的优点也很明显:内容比较充实、情节比较纪实、故事比较新鲜。我坚持认为,在股市、财经、商战这一类型小说中,《做市商》是综合水平比较突出的作品,对金融、股票、商战有兴趣的人很值得一读。

  问:这部《做市商》小说与以往的同类型小说,比如其它职场小说,有何不同?

  答:这本书主要是说股票的,跟《杜拉拉》、《圈子圈套》、《做单》、《浮沉》这一类成功的职场小说作品完全不同。至于与其它写股票、私募的作品相比,我觉得《做市商》要真实一些,毕竟本人在证券行业混了12年,亲身经历、厚积薄发,很有料。

  问:《做市商》小说中提及不少股市投资经验知识靠谱不?对股民有没有指导意义

  答:书中提到的股市知识肯定是靠谱的,本人在这一块领域可谓是熟手或专家了,不会忽悠读者。它们对绝大多数的普通股民是有参考价值的。写小说时,考虑到读者可能有这方面的需要,所以很用心地写,写得比较坦率客观简洁明了

  至于投资经验,则是因人而异。俗话说,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某一种炒股技巧对某一类人有效,对另一类人无效,因人而异。故,说到炒股的诀窍,须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比如性格脾气、期望收益、风险偏好、资产状况、知识结构等等,再进行区别对待。小说中提到的一些投资经验、技巧,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请读者们自行分辨,各取所需

  《做市商》读后感(四):被低估的金融类小说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类技术分析的书,吸引了大量希望赚快钱的股民。有个笑话说,如果写书的人的招数真的管用,他会屑于赚这么点稿费钱么。

  恰恰是这些根据书中所说的技术形态来进行操作的人被大户和基金经理们耍了个团团转。股市其实是人的战场,只有那些洞察人心和人性的人才能在这个战场生存下来并逐渐壮大。

  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证券类小说,选取的是基金公司的角度,不同于以往的以小股民为切入点。小说中证券市场的整体环境也基本是现实中A股的写实。在小说的最后,作者揭露了部分基金公司相互倒手,控制股价,创造明星基金经理的各种手段,不可谓不精彩。

  最近这段时间,看到了些相关从业人员对本行业有所思索的书,究其深度比那些媒体人士以及鱼龙混杂等写的要好的太多,所以选书读时还是要深究作者的背景才行。

  《做市商》读后感(五):郭浩的评论

  郭浩 21:02:15

  《做市商》看完了,比较对我的口味

  1、将一个35岁大叔和25岁姑娘暧昧作为“希区柯克的麦格芬”

  2、比较符合我的经验,一个人最重要的经验是“活下去”,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经验是“过下去”,一种经营最重要的经验是“有人接盘”,不是单单挣大钱、不是博出位的经验,那么单纯

  其他,…… ,慢慢回味吧

  3、“婚姻这玩意最考验人、最锻炼人了”

  这部小说,有一个类似八卦图的结构,事业和感情互相推动,又互相克制,

  如因事业不如他人出众,而没有追得姑娘,(事业克制感情)

  因感情导致被妻子举报,而事业大败。(感情克制事业)

  因事业,获得认识姑娘的机缘。(事业推动感情)

  因姑娘,获得很多商业的信息。(感情推动事业)

  有如一山不容二虎,互相撕扯、扑食,又有如二虎为一公一母,相辅相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