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懂孩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读懂孩子读后感10篇

2018-03-22 21: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懂孩子读后感10篇

  《读懂孩子》是一本由周鼎文著作,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7-12-1,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懂孩子》读后感(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看到这本书出现惊人的一幕。

  下午的时候我刚在樊登读书会上听到一则故事

  故事里说有一个小伙子在19岁那里有一天晚上觉得莫名其妙的非常冷,冷得让他感觉快要死了,所以他吓得不敢睡觉,从那之后他就开始整夜失眠,睡不着。

  后来心里医生调查他家里的族谱情况发现他的一个叔叔就是在19岁那年有一天晚上出去维修电缆时冻死了。他的命运诡异的隔空传递到这个孩子身上了。

  本来这件事情我是将信将疑。哪有这么离谱的事?

  结果晚上就在这本书上看到这么一段话

  很多家庭教养良好感情和睦。孩子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不断往下追踪就会发现隐藏在家族中的各种未尽之事或家族秘密:早夭,意外,杀害,暴力精神病,不当收入……,如果这个家族不能好好面对这些事情,或有的人的命运不被接受,甚至遭到排除或忽略,那么家族中旺旺会有孩子去经历这些事情。

  书中举例:有一个年轻人每年的4月份情绪就会陷入低潮期,甚至想自杀,后来我了解到,原来这位年轻人有一个叔叔,他就是在4月份去世的,由于这位叔叔去世时很年轻,所以一家人都不愿接受这种事实。于是这件事情就成了家族的一个黑洞。

  看到这里我开始确信这本书确实确实是言之有物,值得精读

  本书是围绕孩子的成长教育的一些问题来阐述的,比如父母离异、父母发生冲突、家族系统里出现感情链断裂等情况下的孩子的教育问题。

  作者以一个心理学家身份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工作案例,告诫我们当小孩子出现了一些反常的情况时,我们要先学会观察,观察孩子的情绪、人际关系疾病等等,然后再从这里面分析出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诱因。

  在本书里面作者还介绍了一种非常重要方法----家族系统排列图,做这张图表不仅是对先祖的一种缅怀,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整个家族能源流里面的位置,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来审视孩子的问题

  在本书的每一张作者还布置了一些练习,在文中适当的位置还有插图,令人赏心悦目,读起来很舒畅

  在最后一章周老师给出了自己的教育孩子的见解总结起来就四点:

  第一、 他要有高尚品德

  第二、 身心健康,情绪开朗稳定

  第三、 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懂得爱自己和他人。

  第四、 能够勇于探索人生,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并且能勇敢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何才能把孩子塑造成理想样子呢?

  答案是“父母要成为典范。”

  《读懂孩子》读后感(二):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很多自称父母的人来说,从过去讲究能成活,吃饱饭,吃喝拉撒睡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如同做任务一般都是在每天的忙碌中进行着。

  现代人更多的是讲究科学育儿的方式,一直很期待,也一直在寻找科学方法来开导自己,想让我们的下一代获得更好的生活,所谓的幸福快乐从何而来。

  首先了解我们的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当问题出现时,再去找出适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与过去相比较,现在讲究与时俱进,教育永远在不断地更新进行提升自我。

  了解一个孩子身心,助长孩子的成长健康,本书也是在帮助我们的家长,将孩子和老师和家长三者互相连接起来,以达到帮助孩子发挥最大的潜能

  主张学习也不是最重要的,能够让孩子更开心的接受学习这件事,进行有效的教育。

  读懂孩子的问题,更多的家庭环境影响言传身教,让很多活在当下的人,只有言传没有身教,玩着手机对着孩子又是吼叫,完全失败的标榜。

  当你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是反省自己,这样的错误不能一再犯下去,要从中获得经验教训

  像我们家这样原生态的家庭,关于我们成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父母辈的爱的传递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当我们准备画这幅画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这是单纯善良基地,播种之前也要让种子周围的环境变得和谐幸福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的爱是本能反应,对于这面镜子,孩子体现出来的行为举止,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家长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所在。

  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还有孩子都有情绪的表达,系统地读懂这些情绪也是需要不断观察学习和反思的。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现在的孩子吃穿不愁的,基本所求都会被满足自然也就想要更高的需求,其实关于“爱与归属感”也是本书提到最多的地方

  心灵的灌溉需要爱不断地填充,其实这是每个人从小到老都会被需求的食物,不管是盲目的爱,还是成长中的爱,最后成熟的爱,都需要去学习提升自己,到底如何去爱?

  本书的生命五大法则具体的介绍。读懂孩子,也是属于个人的需求,乃至整个家族的需求。

  《读懂孩子》读后感(三):接纳,面对,活出独特的自我——《读懂孩子 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

  当我们成为父母之后,常常都会觉得力不从心。最困难的一点,就是如何与孩子好好地沟通,为什么孩子那么任性,经常只要没满足要求,就开始大喊大叫,闹个天翻地覆。 为什么他们情绪那么多变,在你还没想明白上一种情绪的原因时,他已经转换到另一种情绪了。到底怎样才能读懂他们?我们都迫切想要了解。可却因为不得法而事倍功半。 《养儿育女中长大》一书的作者丹·阿兰德曾说:“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事物地球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此外,为人父母也比世界上任何一种角色更加矛盾,它让我们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害怕失望;时而执拗地坚守自己的立场,时而又敞开心扉向人求助。” 说得太对了,矛盾!确实就是如此!可是,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通过孩子,净化我们自己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变得成熟。 周鼎文老师的《读懂孩子》告诉我们,“爱与归属感”是所有问题的关键点,并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我们:爱与归属感是什么,爱与归属感如何影响孩子。我们可以通过书中的实例与解说,从孩子们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和疾病四个方面来了解孩子,从而让危机变成转机烦恼变成智慧,疾病变成祝福! 这本书我认认真真看了两遍,时常“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感觉!孩子问题的背后都是爱!因为爱,他们才会在家庭里出现需求间的矛盾时,用自己行为上的问题、情绪上的问题、人际关系上的问题,甚至生病来宣告,来按响警报器。 1.行为问题。 当孩子无法从原生家庭,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归属感的时候,他就会通过别的方式获得,比如找朋友。为了拥有归属感,他会跟朋友做一样的事情。这时,孩子心里没有对错,只有跟随。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莫名其妙地交上了坏朋友,染上了坏习惯,如沉迷于网络、撒谎、偷窃等等,甚至屡教不改!原来,问题不在孩子,而在大人——父母关系失衡了。 2.情绪问题。 有些孩子情绪很不稳定,不知道什么事情就引爆了他的怒气,变得歇斯底里,或者莫名其妙就变得忧郁,甚至会有自杀的倾向。我们百思不得解,这就是莫名其妙的青春期吗?原来,这只是孩子承接到家庭中某人的情绪。他为此感到恐慌、害怕。只有大人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孩子才会允许表达。否则,他一方面承接到大人压抑的情绪,另一方面,他压抑自己未表达的情绪。 3.身体的疾病。 许多时候,孩子的疾病反映着家庭系统里面发生的某件事,孩子不知如何应对,于是就在潜意识里透过身体表现出来。这些疾病的后面往往有着想要表达给父母的心声,是一种爱,一种盲目承担的爱。据周老师观察,遗传家族疾病的孩子,他们对家庭更忠诚更愿意为家庭承担!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不止看到疾病,更要看到孩子本身,看到自己需要做的调整! 4.人际关系问题。 因为家庭关系失衡,孩子产生情绪,并压抑这种情绪,把它宣泄到了与同学们的人际交往中。孩子因为与爸爸妈妈的连接出了问题,他的人际关系就出现问题,是在告诉我们:“我想要归属感,我想要有个伴儿。” 5.危害生命。 有的孩子还会通过严重危害自己的生命来承担家庭中的一些事情。这是他选择的爱家庭的方式。 看清了孩子们的这些行为,身为父母的我们,一方面要保持觉知,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面对自己内心创伤,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他有一个责任,那就是不管家里发生什么事,他都要把自己的人生过好! 对于孩子的情绪问题,我们首先要站好自己的位置,画好界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位置是晚辈,是小的。然后,我们要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平时创设一种可以任意表达自己感受氛围。说话时,不要直接评价指责,而是以“我觉得”“我感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遇到孩子有情绪时,先接纳、理解他的情绪,如“你看上去很生气(郁闷伤心……),发生了什么事吗?”当孩子开口后,我们不要急着给建议,而要认真倾听,或者用角色扮演法去说出想法。。这样,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包容鼓励,孩子自己就可能冷静下来思考,作出正确决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总之,如果我们能遵循周老师提到“生命的五大法则”,即:整体法则(学会尊重家族里的每一个人,尊重他们的命运,并把他们放在心里)、序位法则(必须回到自己的序位)、平衡法则(想得到,先付出。可以付出,才能接受更丰盛的给予)、事实法则(不要逃避过错、责任,学会接受、面对)、流动法则(让情感、情绪自然流露,让爱自然表达、传递),就能够让自己、让孩子迈向幸福成功的人生! 愿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里,学会爱、收获爱、成就爱,从而将自己与孩子带往一种光明理性、成熟的爱当中!生命的意义就是,活出生命所创造出的独特的自己!

  《读懂孩子》读后感(四):解读孩子行为的密码 ——周鼎文的家庭教育智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反过来,孩子则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反射中父母的教养与气度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些父母和谐,家教良好的家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少年,而他们的父母也会异常苦恼,却不知如何找出问题所在。国际知名导师的周鼎文先生和他的伙伴们,联合创办了结合现代心理学、系统排列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应用心理教育培训机构——道石教育,秉持着“为生命服务”的宗旨,提供最具专业性的家庭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咨询与系统排列等成长课程服务,协助人们在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与企业组织等方面突破瓶颈,迈向成功幸福。

  也许我们无缘加入周先生的现场课程,但这本《读懂孩子——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却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我相信每对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与家庭,孩子是家庭忠心的守护者。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的孩子的问题,其实只是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的方式。而如何解读问题孩子们的深层心理,从而让我们看到孩子爱的方式,从而激发孩子们持续的内趋力,也让每一个家庭源源不断地产生前进的力量,这就是周鼎文写作本书的目的。

  《读懂孩子》一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孩子如何爱自己的家,孩子是家庭最好的镜子,孩子的行为在说什么,孩子的情绪在说什么,孩子的人际关系在说什么,孩子们的疾病在说什么以及我之教育观。而每章之后,都附有周鼎文亲自设计或者国际知名亲子专家设计的练习课程,供读者灵活运用。

  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并针对自家的问题对号入座,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知道很多时候孩子做错事本身错不在孩子,一定要认真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自己。问题孩子不是不爱自己,不是想成为坏孩子,他们只是想要找到归属感,用错了爱的方式而已。

  离异的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也是困扰许多家庭的问题,方法得当,孩子异常优秀;方法不对,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知道,不管夫妻是否在一起,孩子都是无罪的,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的父母是否在一起,他都是他们共同的宝贝,是他们曾经相爱时最美丽的结晶。

  还是那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希望孩子养成什么习惯,自己就先要养成;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清楚地明白“爱与归属感”,察觉自己如何在爱,自己的爱是“盲目的爱”还是“成熟的爱”,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读这本书?作者如是忠告读者:一个核心就是要敞开心胸,反观自己,然后亲身去探索与实践,相信你和你的孩子都会有所收获。

  《读懂孩子》读后感(五):用爱去教育

  记得有个非常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叫《爱的教育》,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主要描述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读懂孩子》也是一部呼吁与教会父母如何理解爱和如何爱的书,书中用深入浅出的的方式告诉你,爱与归属是什么,爱与归属感如何影响孩子。

  书中是以心理学与教育学经典学派的理论成果为基础,作者总结与提炼了工作多年的自身研究和教学成果写成本书。书的开篇就提到了经典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引出作者自创的分层理论,作者将人类需求分为三种:个人需求、系统需求、灵性需求,感觉作者的这种分类方法是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思想在里面的。书中通过实例讲述了孩子需要通过行为、情绪、人际关系和疾病来综合的观察,讲述了“盲目的爱”和“成熟的爱”是如何造成影响的,讲述了要尊重家庭所有成员的爱,遵循“生命五大法则”的爱。书中有很多作者所见的案例和很多作者实践的方法,这些内容很实在,而且作者对这些处理的方法和观点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比较适合中国价值观家长去学习和阅读。但是我认为作者自己理论的科学建模做的并不是很好,只是停留在经验之谈的基础上,并没有做科学实验、科学总结和科学研判,虽然说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是社会学科,但同时也是社会科学,不能只凭借经验主义和知识积累来建立系统理论,这样做难免落入个人主观主义的偏见之中,使理论成为个人观点而不是科学理论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本书只能算作个人观点与经验总结,不具有经典理论所具备的科学性与普遍性,我们只能从中学习一些好的方式方法,但并不可以作为一个经典的指导工具或教学工具使用。

  如何读懂孩子呢?在最后一章周老师给出了自己的教育孩子的见解,总结起来就四点:是一他要有高尚的品德。二是身心健康,情绪开朗稳定。三是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懂得爱自己和他人。四是能够勇于探索人生,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并且能勇敢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 “父母要成为典范”才是教育的精髓。

  《读懂孩子》读后感(六):读懂孩子,读懂家庭的困扰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几乎都是带着被爱和祝福的真心而诞生的,但现实的教育环境的限制或压抑,让很多父母无法为孩子塑造一个优质有序的生活环境,让很多父母无法将自己的爱意和祝福真诚地表达给孩子。

  在现实的失衡和缺爱的教养环境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很多孩子出现了问题,各种各样已经被看到或被忽略的问题。这时候我们要责怪孩子不懂事吗?我们经常讲孩子的问题一定也是家庭的问题,但究竟是哪里的问题,我们未必清楚,或许你也需要读一读周鼎文先生的《读懂孩子》。

  在《读懂孩子》中,周鼎文提醒每个家庭或孩子需要面对3重需要,而几乎所有的问题发生都源于这3重需要之间的冲突延伸,也就是个人需要的“爱与归属”,系统需要的“平衡与完整”,道性需求的“道德与升华”。从这3个需求出发,还总结出人生命发展所需要遵守的“五大法则”,帮助我们从家庭中验证这个运行法则的规律。

  我们要读懂孩子,不仅要读懂孩子表面上的独特个性,更要去看到孩子的性情背后的系列缘由。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家族系统排列法”,主要是通过梳理整个家族的人际关系和重大事件,让我们看清每个人需要正视的伤痛,这和我们所讲的“原生家庭追溯”有些相似,但这个概念扩大到整个家族的审视,去疗愈整个家族系统的失衡,而不是单个家庭或孩子的伤口。

  周鼎文的《读懂孩子》中,更核心的一点便是“理解孩子的爱和归属感”, 所有问题的发生,几乎都是因为孩子无法在家庭环境中找到爱和归属感的正确来源。这一核心原因,可能导致孩子在行为上出现厌学,离家出走等反应,可能导致孩子在情绪上出现自闭症,多动症等表象,可能导致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出现欺凌,软弱等现象,还有可能导致孩子某些生理疾病的发生。

  要理解孩子的问题,就要面对孩子的爱和归属感的链接断裂的现实,通过“系统排列法”去家族中寻找链接断裂的原因,并引导家人之间修补自己的伤口,修复的过程也不是孩子一个人的参与,而是与事件有关的全体人员的集体安抚。

  如何去读懂孩子呢?大概就是去理解孩子对家庭深深的爱,拥抱孩子的问题来源的归属感,去修复孩子与家人之间断裂的情感链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面对孩子的问题,更重要是去探索父母自身的情感链接是否完整,审视整个家族的问题所在。

  孩子和家庭密不可分,哪怕长大远离,依旧受到家庭的归属感所影响,这就是家庭的最美的意义,是父母与孩子的隐形牵绊。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汪星人爱星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54957683/

  《读懂孩子》读后感(七):读懂孩子,就读懂了家庭幸福密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萨提亚女士提出了个人行为的冰山理论:个人行为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只占冰山水面的八分之一,另外八分之七藏在水底。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看到生命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显然,冰山理论是让我们关注影响孩子行为背后的力量。

  由家庭教育专家周鼎文先生所著的《读懂孩子》一书,从行为、情绪、人际关系、疾病四个方面来帮助大家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力量。通过转化的方式,让冰山下面的秘密露出水面,让孩子遇到的烦恼变成教育孩子的契机,让孩子出现的不良情绪得到疏通,让孩子僵化的人际关系得到化解,让孩子的身体状态得到改善。

  一、读懂孩子的行为

  在读懂孩子行为之前,我们首先反思一下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夫妻关系中是否一方强势,另一方一味忍让。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女性一味地迎合丈夫,夫唱妇随,有了怒气也不敢言。这样的家庭,母亲内心只有压抑,孩子很有可能吸收母亲未消解的负能量。结果孩子很有可能帮助弱势一方去承担。比如成年后想办法替妈妈出气,跟爸爸对着干,甚至离家出走。也有的家庭母亲过于强势,在家里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这样的家庭培养出的男孩就缺乏阳刚之气。

  所以说平衡的夫妻家庭关系是孩子成长的一剂良药,孩子要自然成长,父母要互相支持,让彼此发挥潜能。对方对你好,你也要懂得回报,回报的时候还要“多加一点”,这种正向的加法,放在孩子身上就是正向流动的“爱”。

  如果这种“爱”流动的方式是反向的,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离家出走,厌学,说谎,偷窃,沉溺网络,攻击性强等等,背后都是孩子爱与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

  二、读懂孩子的情绪

  在读懂孩子情绪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情绪的类别。周鼎文先生在书中提到了四种情绪类别:本能情绪、替代情绪、承接的情绪及超越的情绪。

  本能情绪,顾名思义,就是孩子能直接表达出来的情绪。比如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生气了就恼怒。婴儿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

  替代情绪,也容易理解。比如我们常说的恼羞成怒,比如亲人过世,孩子原本悲伤,却通过疏离或者愤怒来表现。

  承接的情绪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比如我们常说的眷恋故土,指的是有人年轻时背井离乡,他们后代的子孙也对故土有强烈的归属感。也有的是承接亲人的情绪,比如我们会承接夭折的兄弟姐妹所带来的孤独感。

  超越的情绪,是指冷静处理人事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没有情绪的情绪。这种情绪表现出来比较沉静,是一种深层的觉醒。

  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如果家庭成员发生大冲突,孩子可能在学校发生冲突,或者生病;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孩子学习成绩好,与同学相处融洽;如果父母处于冷战,或者离异,孩子表现得心事重重。这是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家庭系统内部的承接,从最亲密的家庭成员那里承接最强烈的情绪。

  三、读懂孩子的人际关系

  在读懂孩子的人际关系之前,我们先看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句话:人人都想有所联系,有所归属;人人都想感觉很能干。

  争强好胜的孩子背后很多时候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家长能正确引导,把外在的竞争力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比较,孩子的进步会更大。

  胆怯畏缩的孩子,有的是先天的性格,也有的是后天习得,还有的是承接了家族的恐惧情绪和不安全感。

  爱欺凌弱者的孩子,有的是内心压抑,需要通过欺负别人得到别人的关注。这样的孩子家庭成员多半有暴力倾向,或者家庭成员很多正常的情绪没有正向的流动。

  四、读懂孩子的疾病

  在读懂孩子的疾病之前,我们先要了解疾病的类别。周鼎文先生在书中提到了几种疾病,比如身体上的哮喘、多动症、抽动症、厌食症、过敏,精神上的精神分裂、双向障碍、自闭。

  这里重点分享一下精神分裂症和双向障碍。精神分裂往往是因为家庭里存在谋杀事件,孩子承接了加害者与受害者的能量,内心就产生了严重的分裂对立。双向障碍俗称“躁郁症”,有狂躁、抑郁发作。狂躁是因为有一些事情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还有的是因为我们通常感觉自己是超人一样无所不能。

  生命是一种流动,它透过每个生命个体作为接受器与发送器,同时透过生命群体关系的相互交流,生命的信息在群体中传递,疾病也包括其内。孩子身上的疾病也证实了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集体潜意识──人类共享的信息数据库,祖先强而有力的经验宝库──可以说,所有生命里的信息都在关系里传递着。

  总之,孩子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疾病表面上与父母关系、家庭成员有直接关系。实际上家族系统的力量更加强大,而后者更难察觉。孩子这面镜子会活生生地反映出家族中的情况;家族系统的力量甚至会超越父母的影响。用系统观,去读懂孩子,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学会了更好的平衡孩子的内心与渴望,我们也学会跟最亲密的人和谐共处,相伴相生。读懂了孩子,也读懂了家庭幸福的密码。

  《读懂孩子》读后感(八):家庭教育之《读懂孩子》

  lue编辑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孩子的成长可能算得上是头等大事了。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每一位年轻父母可谓是操碎了心。为了能够了解学习一些育儿的只是,年轻父母们 不惜借助各种渠道,通过书籍,网上案例,专家讲座,身边过来人的经验等等,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可能年轻父母们也会看到一些负面的案例。那就是有很多的“问题少年”的成长,这些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结果在青春反叛期间做出的事情往往让周围人很难接受。究竟这里面是怎么回事呢?

  在如何培养孩子,如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下,很多家长付出了很多努力。近年来也有很多家长注意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是合适的,对于不同的家庭答案是不一样的。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道石教育创办人周鼎文编著的周鼎文生命教育丛书之一的《读懂孩子》一书中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从一位辅导了数千个家庭的导师角色出发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在本书七个章节的篇幅中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环境究竟有多重要,其实很多心理学家都曾提及过。例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中就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儿童的成长环境对以后的影响。不过在《读懂孩子》一书中这些理论更加的通俗浅显,更容易让普通读者理解。

  本书作者在文中提及家庭教育的时候,始终中信是放在孩子身上的,这一点从章节名也可以看出。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是从婴儿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成长的过程中也就具备了人的一般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这就不得不提到人的需求,在书中作者就提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我们可以很形象的通过作者给出的金字塔形的示意图看到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和重要程度。只有了解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对于孩子的成长中的一些注意点也就有了理论解释的可能性。

  在后面的章节内容里面,作者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孩子的案例来讨论家庭中父母的直接影响。可能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的紧张与否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也会有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可能很多家长们都没有留意到。

  如何才能够在平常的家庭生活中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如何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里面究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些都只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当然只看不做还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所以在每一个章节的最后作者都给出了相应的练习,希望每一位父母们都能够按照练习实践一下。最后希望本书能够给家有儿女的父母们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启发和帮助。

  《读懂孩子》读后感(九):读懂孩子

  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希望所在,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想着把好吃的好玩的漂亮的衣服,各种各样的玩具都留给孩子,总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但是这些真的就是孩子们所希望得到的吗,这些真的就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乃至成人吗?很遗憾,我们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我们的孩子依然还会在人际关系、学习等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成为家长们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重要事项。

  《读懂孩子》一书的作者周鼎文认为,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爱与归属感,那么爱与归属感到底是什么呢,爱与归属感又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呢,家长们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到底应该如何做呢?在《读懂孩子》一书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读懂孩子》试图从有关孩子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和疾病等方面来为我们了解孩子打开一扇大门,让家长们可以真正的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已达到孩子们可以更快乐的学习成长的目的。

  本书内容一共分为七个章节。在第一个章节里,周鼎文首先提出孩子要如何爱自己的家的问题。周鼎文认为,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不知如何处理需求与良知间的冲突。作者在文中提出有关于人类需求的三个类别即个人需求、系统需求与灵性需求以及爱需要实践生命的五大法则,系统的阐述了如何处理各种需求之间产生矛盾的方法。

  第二个章节的内容紧紧承接上一章,上一章提出的如何判断我们是否走在对的路上的问题,在本章节得到回答。作者认为孩子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反映孩子家庭状况的一面镜子,通俗来讲,就是父母的行为家庭隐藏的行为将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去文末提出的小练习则会帮助我们找出我们自己的家族系统图,找出那些成为牵连纠葛力量的人出来。

  在第三到第六个章节中,作者分别从孩子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疾病等四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论述,对于孩子在这些方面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做了具体分析,同时加上了真实的案例解说以及内在引导与具体实用的练习,以帮助我们领悟与实践其中的道理。将看似深奥的问题用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可以明确的了解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及要求我们如何做的问题。

  本书最后一章作者重点讲述了有关于品德教育、情绪教育、家庭系统教育及生命教育结合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些教育项目的发展可以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获得更大的益处。

  纵观全书,个人认为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分析孩子行为、情绪、人际关系、疾病等问题,来帮助家长们真正的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可以对症下药,并及时检讨自身不足,以达到将自己与孩子带到一种光明、理性、成熟的爱当中。文中所涉及的各类小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将枯燥的理论实践化,已达到现学现用的目的,着实难能可贵。

  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却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希望《读懂孩子》可以帮助我们在如何帮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问题山助我们一臂之力

  《读懂孩子》读后感(十):培养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

  孩子不仅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对如何教育孩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是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非常关心的话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教育大国。几十年来的应试教育让很多的家长将注意力用在了如何提高竞争力、如何考出好成绩、如何进一所好的学校等方面,往往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和健康成长的基础。一方面,孩子们的天性得到抑制,另一方面家长们还在不停地给孩子加码,不仅孩子们很累,家长往往也很劳神费力。遇到叛逆的孩子,家长还会很受气。那么,如何培养、教育孩子呢?

  曾经读读到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自己不喜欢做的,就不要希望或者勉强孩子去做。的确,对于大人们尚且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我们怎么能要求孩子们去做呢。我们常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的确,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只有为人父母做好了自己,我想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吧。

  知名教育导师、亚洲系统排列大会主席、道石教育创办人周鼎文用自己多年的教育研究心得,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所著的《读懂孩子》一书,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用大量的实例指出了许多在中国比较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用细腻的笔墨带领读者们一步步深入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启发我们越过表面现象更深入的去认识孩子的内心,更关注孩子成长本身。

  《读懂孩子》一书中指出了核心观点——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点就在“爱与归属感”。本书围绕这个主题一一指出孩子健康成长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作者认为,如果你不了解“爱与归属感”,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自己,也没有办法读懂你的孩子。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你,爱与归属感是什么,爱与归属感如何影响孩子。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以及配套解说,从孩子们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和疾病四个方面来了解孩子。

  作者不仅给孩子健康成长的诸多知识进行了深入讲解,还对如何阅读本书也给出了建议。作者指出,一个核心就是要敞开心胸,反观自己,然后亲身去探索与实践。作者进一步指出,有爱人的,最好跟爱人一起读,这样你们可以共同成长,一起讨论如何教导孩子。你也可以读给孩子听,循序渐进,一次读一个段落,并和孩子一起做练习,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自己读,相信孩子们会在潜移默化中自行吸收领悟。老师们可以带学生读并做练习,安排进度让学生分组运用创意,例如表演、朗读与讨论等方式,把书中的知识用相对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自己会领悟得更多。

  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还专门论述了未来教育所关注的新焦点,比如品德教育、情绪教育、家庭系统教育及生命教育等方面。本书的内容很全面,信息量也很大,不仅适合家长、孩子、老师们阅读,也适合教育研究工作者参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读懂孩子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