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街头巷尾》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街头巷尾》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09:49: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街头巷尾》读后感精选10篇

  《街头巷尾》是一本由九州出版社著作,68出版的29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街头巷尾》读后感(一):图画中体味中华风俗的质感与魅力

  小时候,总能听到父辈们回忆,家门前的手工“小白糕”多么好吃,一碗红薯稀饭可以换回一碗上好的豆瓣酱;或是赶集的时候,白胡子老爷爷的耍猴节目多么的夺人眼球,街边小摊反复拔丝出来的麦芽糖可以“舔”满回家的路……这样的画面,充满烟火气,充满东方的热闹与个性。闭上眼睛,仿佛各种方言的吆喝声就会阵阵传来,像歌谣一样在耳边回响。

  古代有外销画刻下重重一笔,在现代,领读文化整理的《街头巷尾》,是对历史另一种形式的篆刻。内容上,书本搜罗整理外销画,按行业、民风、玩物分类整理,全面展现了十九世纪市井生活的代表面貌。最吸引人的是书本的外壳:使用中国红——朱红作为书名底色,书名则使用毛笔楷书撰写,使得外观既有中国气息,又有春联的民族特色,美观和吸引程度不言而喻。打开书本,内部采用右图左文形式,文字部分竖排排版,毛笔字、文言文和白话文翻译齐上阵,既有原汁原味的古代特色,又有生动形象的现代趣解。图文并茂,如何把玩,全凭看官自主选择。

  在同样一本记录建筑类民俗的书评中,我曾这样写道:做学生的时候,常有人说,去敦煌吧,那里沙漠化严重,也许用不着几年就消失了。而现在,我想说,保护这些民俗民风吧,那才是我们的标记和光荣。一个国家的风格,往往由街头巷尾、砖块瓦片、人们的言谈举止组成。当洋酒和金发把人们雕琢的面目全非时,只有拨浪鼓和香包耍线还能记住你最初的模样。这种记录,可能就是对一种归宿的记录,带给你的是对根的心安。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还有人愿意拾起老祖宗零碎的记忆与画面,并用工匠筑工的精神整理成册。这样传承文化的作品只要问世,就应该无条件予以满分。拿起这本书,在十九世纪的街头巷尾穿梭吧。让泛黄的图画把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车辚辚马萧萧的场面再次出现在那个地方。在怀旧成为流行的现代,让我们在拨浪鼓和打糖锣之间,体会中华文化的质感与魅力吧。

  《街头巷尾》读后感(二):一本由外销画建构起来的老北京记忆中那些街头巷尾

  新到一处,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从大街串进小巷。也许,巷子里的门脸都略显寒酸,但没有点真本事或者独到之处是存活不下去的,这里都是街里街坊,谁都骗不过谁。

  街头巷尾有着一方水土真正的生活景象。就像巷子的墙围,是红砖,还是青石,是水泥,还是土坯,每一处都是清晰的注解。

  那些本地小贩,味道就更浓烈了。这让我想起,某年陪伴魏先生在成都度过的那些日子——魏先生的早晨从早晨开始,而我们的早晨则是从中午开始的,寻一家小店觅食,肥肠粉、小面、老妈抄手、蹄花汤、夫妻肺片……一口气难以举尽所爱。饭闭,就该喝茶了,街头巷尾所到之处最不缺的就是茶馆,不必讲些什么,就把时光随着那一杯杯盖碗茶泡进岁月里。一日,在人民公园喝茶,挨着河边落坐,魏先生非得找一位师傅给我掏耳朵,我是抵触的,害怕致残,又碍于他的执着,硬着头皮给师傅掏,没想这一幕倒是被镜头记录了下来,每每看到,那时那人那景就向我奔跑而来。

  捧读《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不禁让我忆起与我相关的那些街头巷尾,而遗憾之感又重生——如今我已驻扎北京多年,却对老北京的那些街头巷尾陌生得很。于是,这样一本由外销画建构起来的书籍,也让我沉迷其中。

  外销画,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明信片,是当时西方人了解中国这个神秘国度的重要媒介。大概出现在今天的广州一带,当时中国连接世界唯一的通商口岸。画面既不是当时的清代宫廷绘画,也不是中国一脉相承的文人山水画,而是没有留下名字的一些民间花匠采用西方绘画技术和材料绘制的当时的中国的街头巷尾。

  比如,这幅“取字纸之图”,记录着十九世纪的中国人对文字的敬意,说当时京城富裕的人家会捐钱来“敬惜字纸”,怎么表达这种敬仰呢,专门花钱雇人来收集写过字的纸,这些写过字的纸不提倡甚至反对被重复用作卷烟、盒子等,而是要被郑重地收集起来,然后选一处干净的地方焚烧成灰末,这些灰末将被撒进江流湖泊,顺流而去。

  正好最近在重读余华的作品,他冷静的笔锋非常适合准确传达“当下人”的生活状态,就是各种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作者声誉世界,也说明这种表达是通行于世界的。这与这些外销画的经历何其相似,真实向来是容易感染人的、吸引人的。

  《街头巷尾》读后感(三):街头巷尾:回味那些有趣的慢生活

  街头巷尾,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嗅到了一股市井里的烟火味,是旧时风景的感觉,想到了别人说的老北京的古胡同,老上海那又窄又拥挤的街道,全都是老房子。各家各户都是认识的人,街里街坊没事就坐在哪家门口唠叨、嬉戏。

  想象一下那时候,感觉是好久之前,并没有建起高楼大厦自然也不是住的商品房连格子间工作区也少……高级一点的地方很少有普通人会去,日常的生活烟火气通常都发生在窄长的平民街道里,小贩商家更是在这里找到谋生的机会,可能一连串的排边都是都是买菜的买吃的买好玩的,大家都在吆喝着自己的东西,大部分白日里的“街头巷尾”总是充满了喧闹,也会一些不错的门面店在街上,比如茶馆,小吃店,打磨首饰的,还有常年驻足的杂货店……在这里,可能只是两三条街道连接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亲密的,矛盾也是随时摩擦出来的,总之,会感受到真切切的生活气息。

  《街头巷尾》读后感(四):过去我们有街头巷尾,如今只有物业小区

  文/夕四少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市井生活,街头杂耍百艺的,路边占卜问卦的,巷子里磨刀剃头的,乃至走街串巷的吆喝叫卖,南来北往的贩夫走卒,都是来自民间来自底层最真实最鲜活的生活,充满了温情,如今想起来,倍感亲切。

  这些曾经充斥大街小巷的民俗文化,如今越来越少,甚而绝迹了,人人都忙着进城挣钱,都忙着从拥挤喧嚣的乡镇,车水马龙的街巷,搬到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把过去的阡陌相闻,鸡犬不宁这些世俗的热闹美好丢到九霄云外。

  我们似乎总是急于忘掉过去,拥抱未来,因为过去代表了贫穷落后,代表了愚昧无知,代表了封建迷信,而未来则代表了科技先知,代表了人工智能,代表了富裕优越,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小的时候,村里常来货郎挑,卖的无非就是针头线脑,以及大人们用的避孕套,可那在我们孩子的眼中,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个孩子一样,我们是当作气球吹的,大人们也不说破,一毛钱一个买给我们。

  村里来了玩马戏的,必是敲锣打鼓广而告之,等到了晚上,全村人都去场上看杂耍,生吞铁球,口吞长剑,吊辫荡秋千,劈腿穿铁桶,口喷火焰……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生活如此精彩,原来艺多不压身,人可以学会这么多手艺。

  等到秋天逢会,几个孩子一起去镇上,看到街头巷尾的各种营生,搭台唱戏的,耍猴卖艺的,乞讨要饭的,卖各种吃食玩意儿的,摆摊卖蟑螂贴耗子药的,街头坐诊看病的,代写书信的,织锅盘灶的,打铁的,杀猪的,剪纸的,讨饭的,卖书卖画的,修伞钉鞋的……好不热闹,好一幅盛世景象。

  我一直觉得,这些来自民间来自街头巷尾的三百六十行,才是活色生香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留恋和被记忆存储的生活景象,是应该被定格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可惜我们脚步匆匆,过去的很多行当,都渐渐失传了,我们只专注于当下和未来,慢慢变得浅薄无知,面目可憎。

  最近读到的这本讲述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的画册《街头巷尾》,让我对过去有了更多的思考,对中国正在大面积消失的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和行当表示无奈和惋惜,许多小时候曾见过的手艺,曾吃过的美食玩过的玩意儿,穿越两个世纪,穿越小时候,又现眼前,倍感亲切的同时,却也难过于很多手艺都只能通过图画回忆缅怀,而不能亲身一见了。

  它通过一些精美的图画,把过去街头巷尾的各行各业的营生囊括其中,通过影像保存下来,以此告诉后人:我们的祖先,曾为了更好的生活走街串巷叫卖,曾为了一家人的衣食白天黑夜奔波,曾为了生存,学会了各式各样的手艺,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他们活跃于街头巷尾的各个角落,风吹日晒,冬三九夏三伏,把各种吃食,玩意儿,手艺带进千家万户,为身边人提供了满足生活的衣食住行,也为自己挣得了一份贴补,他们有的坐地行商,有的走街串巷,喊着抑扬顿挫各有特色的调子,种种吆喝混在一起,竟悦耳动听,这是来自民间最美的音乐。

  我想起小时候听到的“磨刀,戗剪子哎——”我爷爷会此手艺,常挑着担子在附近村庄转悠,家家户户有用钝了菜刀、剪子,闻声而出,呼唤至家,爷爷就摆开了阵势,就势忙碌起来,往往四邻知道,都会至其家,这一忙就是大半天,有钱的给几毛钱,没钱的给两个馒头,爷爷高兴了,还会唱上一段……

  过去老北京的天桥一带,以及各处大小胡同里,都能听到各种不绝于耳的叫卖声,王府井,琉璃厂,囊括了民间各行各业,这些街头巷尾的行当,摩肩接踵的热闹,不正是我们曾生活的场景吗?不正是我们曾热切巴望的生活的所有么?

  我看过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老先生画的《走街串巷》,他凭着自己的记忆,画下了小时候所见所闻的市井生活,穿越大半个世纪的时间,看到过去民间的那种繁华和热闹,不由得令人向往,那是遗失的美好。

  如今我们的马路越修越宽,交通越来越便捷,但再没有过去的那种市井喧哗欢快热闹,没有喝茶聊天的闲情逸致,没有讨价还价的分厘必争,没有说书唱戏的余味悠长,没有三杯两盏的面红耳赤,没有打骂孩子的嗔怒叫骂,没有家长里短的问候请安……一切都是光秃秃的,充满了汽油的味道,也显出了我们精神的日益贫乏,生活的越发单调,我们只能对着高科技的手机电视傻笑。

  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画了一幅反映民间风俗的画作《清明上河图》,背景是北宋的都城东京,也就是现今的开封,反映的是当时汴京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几乎囊括进了当时民间的所有行当,牛骡马,车轿船,酒楼茶肆,贩夫走卒,士农工商,栩栩如生,为我们保留下古代民间生活的鲜活景象。

  《街头巷尾》相当于把《清明上河图》中街头巷尾的所有行当,一一拆解出来,为我们进行详细的图配文的解说,通过这些曾经鲜活的图景,让我们重新组装拼接祖先曾生活过的两个世纪前的市井生活,如此熟悉却又陌生,如此鲜活却又生冷,倘若这些民俗,这些来自民间的技艺,这些生活图景被置换到二十一世纪,会不会水土不服?或者干脆被城管驱逐,没有任何的生存空间?

  看着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影像,突然有些羡慕古人的生活,那时候没有网络手机,没有电脑电视,买东西还要去街上,见一个人还要去他家里,去一个地方只能步行或马车,想吃什么小吃,只能去那个摊位,那时候一切都很慢,一切都很熟悉,一切都很亲切。

  看完《街头巷尾》,看完上百幅过去生活的景象,好像重生了一般,不由得对过去充满了留恋和怀念。那时候贫穷,却有无限的美好善良,那时候一切都慢,我们有很多时候去关心一个人,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温度和它能够给与的所有,就像木心先生的一首诗里的两句话: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过去我们有街头巷尾,如今我们只有物业小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