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在裂隙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生活在裂隙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05 00:04: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在裂隙的读后感大全

  《生活在裂隙》是一本由立雯著作,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在裂隙》读后感(一):期待立雯老师新作

  

一艘船如果不扬帆,任何风对它来说都是逆风;信息碎片化、焦虑日常化时代的我们,如果不时常冷萃自我,梳理自知自洽的人生理性,没有坚韧从容的心,生活就成为不可承受之重,生命变得不可承受之轻。

本书作者深爱哲学人文,基于她广泛的阅读与多元的经历,在历经波士顿漫长的冬日和太平洋两岸的喧嚣与静寂,逐渐生成自己的人世哲学。

在本书中,她试图撕破生活的表皮,让人看到更深的内底,并在这种看见中,获得一种存在的自知、平稳的力量与活着的智慧。

  《生活在裂隙》读后感(二):一场与自己交流的际遇

  

感谢在20年末拥有了这份意外的礼物,这本书好像一见如故的朋友一般,从她这里,我看到了相似的人生经历与生活感悟。

初见立雯老师,她温柔大方,谈吐优雅,再看她的文字,也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无论是探讨人性,还是分享生活,我看到的是,用最简单的文字记录下了当下的心境,很巧,阅读的人也有同样的共鸣。20年面对了太多的烦恼,也在阅读过程中,看到“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只有自己才能完全理解自己”,慢慢与矛盾的自己和解,也有遗憾今年没有旅行,但在看到“上海与波城之秋”时,惊喜发现原来我们都很爱这两座城市。

这是一场我与自己交流的短途,梳理了自己这一年来所遇到的人、所经历的事,偶尔开心,更多时候是平庸地过每一天,但人生很长,“路途比终点生动,经历比得到值得”。在阅读过程中,简单的复盘思考让我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也期待充满无限可能的21年。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感恩所有:)

  《生活在裂隙》读后感(三):对我而言,这本书是哲学启蒙

  

已忘了最初是什么时候与《一个人的阳台》邂逅,而后在微博关注了立雯。她的文字在信息流中是独特的存在,柔和而充满力量,常常带给人以慰藉、启迪和宁静。本以为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应该是一位情感丰富、内心敏锐的作家,然而猜对了前者,却猜错了职业,不过虽然意料之外,大抵也在情理之中——最懂资本、市场和战略的人,往往也是最懂人性的人,而立雯则是更少数的愿意向外界输出真诚的人。

《生活在裂隙》是立雯回国后完成出版的,可以看作《一个人的阳台》的重制,形式上是散文集,记录了作者旅美十年的点滴感悟,以及疫情之后回到国内新增的几篇随笔。联想到当时寻找《一个人的阳台》的艰难,想来这本书在国内的出版应该是不容易的,好在终于在2020年底问世了,这对喜欢她的读者而言真是最好的跨年礼物。

收到书后,在一个晚上读完。“沉浸地忘了时间和困倦,直到封底。合上书本,留下的是如遇知音般的喜悦,和思维流淌的平静的幸福”,我在微博如是表达体验。但是想提醒后来的读者:对待这本书的态度,不宜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其实更适合一点一点去安静、反复地品读。篇章简洁,文字朴实而隽永。一遍自然不够,读得懂文字,却忽略了文字背后的思想,大概是读书最大的遗憾。

回顾这趟阅读之旅途径的风景,有些是对外界现象的观察与思索,有些是对内在心智的剖析与反思,还有些是对文化、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洞察。一遍读完,书中的许多片段已记忆模糊,但是留在脑中的核心画像是清晰的,如果只用一句话概括,我把它表达为:认识自己的心性,构建符合这种心性的内心秩序。对于这点,于我自己而言,年少时不以为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心智尚未成熟,即便有时似乎有模有样地拿捏着那么些道理,然而由于经历与体验的浅薄,其实“不解其中味”;如今已步入职场,虽经历有限,却也实实在在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知道了心性稳定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内心和谐秩序的必要性。

在2019年的回顾中,我写到:我发现理性的思考有时并不能帮助我立即解决内心的症结,因为那似乎是另一片我未曾接触与历练过的部分,相比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物理世界问题,精神世界的问题看起来有另一套方法论。于是我不再轻易忽略自己的感受,而是如实地去抓住并记录下来。理智与情感的合一,原来是我一生要修为的课题之一。

无独有偶,我的一位好友(注:我们都是理工科出身),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也曾以为保持理性思考是件很容易的事,直到自己的膝盖无数次中箭才始觉,原来,情感的生活高于理智的生活。如果说感性是大海,那么理性就是冰山,比例大体如此。但是在众多的十字路口前,我们需要理性的指引。理性的头脑作为弱势群体,要学会与感性的内心对话,了解内心深藏的力量和驱动,并争取引导它,这样才能逐渐达到心智的合一。”

通过《生活在裂隙》,我再次确认了这一点。前面提到的“精神世界的问题看起来有另一套方法论”中的“方法论”,现在来看,应该就是指哲学。作者指出,从功利的角度,哲学在到了人生一定阶段会变得有用,深以为然。教育体系的宣传、历史的故事、社交媒体的文字,无不把一切都简化——优秀的学生是各科成绩取得高分和各种可量化比赛获奖的人,历史由一个个大事件和符合逻辑的事件结构构成,人的定义是标签化的,事物是非黑即白的,社会上永远充斥着非议、争论和鄙视链……人们从小就容易被线性的信息包围与引导着,渐渐形成了线性的思维方式,世界看似简单了。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信息化浪潮带来的副作用,人们的生活变好了,可是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增加。这说明现代社会的发展忽略了对人的心性的塑造,人们自己也忽略了对社会现象背后逻辑的思考,更忽略了对内在的探求与认识,于是逐渐被群体意识和宏观系统所“异化”。而为了更和谐地存在于社会间,我们必须向内生长,认识自己,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这大概就是哲学所要讨论的内容之一。而这个过程,可能主要依赖一个人自己去进行。

这本书不会告诉你世间的真理,却可以启发你去思考一些“无用”的事情。立雯老师说,读书就是读自己。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读书,读到共鸣,乃至读到共鸣之外的新的启迪,那么这趟旅程就是值得的。与我而言,这本书是哲学启蒙,因为它让我确认了一样自己逐渐有所体悟而曾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好的东西。

如果你感觉心境平和,那么你应该去读读这本书;如果你感觉浮躁而希望自我求解,那么你更应该去读读这本书。

  《生活在裂隙》读后感(四):生活在裂隙-读后感

  

终于在今天读完了立雯老师的著作《生活在裂隙》,称呼您为“老师”,与您的职业、教育背景无关,我是您的一个普通的读者,在您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一种在独立中的思辨、冷静中的睿智。

这本书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宣扬什么成功学或厚黑学,而是在一种平和的心境下冷静思考人性、欲望、智慧、痛苦、幸福等哲学人文话题,既不故作高深,也不流于浅薄。这种以哲学短文写就的著作,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几年前我读过的周国平先生的作品《人与永恒》。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有好几个方面:

一、要有内省精神

在我看来,“内省”精神的表现有两个:一是独立思考,二是行胜于言。

就像这本书的封面所写的那样“未经审视的伤痛是慢性的毒,侵蚀着你的思想和身躯”——而“审视”就是内省。

按照大众舆论和他人意见来指导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话,实际上是放弃了思考,也放弃了自我。面对人生的诸多选择,盲从舆论及他人意见,固然这可能是一条最轻松的宽阔马路,而另一条经过自己思考、认真选择后的道路可能是一条陡峭的登山道——选择后一条路的人是少数人。

举一个例子,当我读到第一辑的《“逆来顺受”的智慧》这篇文章时,立雯老师讲述自己阅读禅宗佛经、坐禅、与禅师对话等方式试图解决自己遭遇不顺后的心绪不宁——每个人都会面临不顺,只不过我们面对“逆境”时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我最近尝试在哲学著作里面找到“答案”(但是我意识到,哲学一般只提供思考问题的方式,记住一个结论意义不大),在艺术、运动等爱好里面找到慰藉,在亲友那里找到温暖。

二、找到精神的锚

在互联网时代,常见于社交媒体上的各种骂战,或者受惑于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资讯,或者受困于被“量化”(源自本书《量化时代》这篇文章)的命运安排……

我们就像一条在海上航行的夜船,时时面临信息海啸、人际关系网等的侵袭而失去方向,我们需要找到精神的锚,让我们坚定方向,让这条船驶进安全的港湾。

找到精神的锚,就是在自己内心要有安定的力量,它可以是信仰、价值观或某一种生活方式等。

“等我老了,欲望脱落,我想我也会挑一个安静的地方待着,专心做心喜之事,观美好风景,全然沉浸于生活本身……在人生的终点,我希望能够优雅地跟这个世界告别,跟自己告别。”

当我读到这篇《衰老的亮度》时,这是多么朴素、多么优雅的晚年“畅想”。人在面对人生的终极问题——死亡问题时的回答,最能看出他的价值观和处世哲学。

三、观照人生的风景

人与人的外部遭遇有相似性,但是外部遭遇带给每个人的感受和收获各不相同,有的沉沦其中不可自拔,有的超越自我——外部的遭遇沉淀为内心的风景。

想要将外在风景(外部遭遇)转化成为内在风景,需要:

第一,阅读

阅读经典作品,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观看人生的风景,那是一种“上帝视角”。

惊讶于立雯老师的阅读量,尤其是您提到自己多阅读非虚构内容的哲学散文,您在本书中引用的名家名句让人印象深刻,我甚至将这些引用的哲学著作写在纸上,作为自己的待阅读书目,计划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哲学人文涵养。

第二,思考与写作

旅美十年生活,让立雯老师有了对中美差异重新思考的基础,不像一般媒体报道的那样,刻意夸大中美的差异,您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重新思考,“你所见的中美差异也许只是浮于表面”、“人性都是超越国界的,差异的只有程度”……这是以“异中求同”的眼光看待问题。

借助这一辑的内容,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中美的差异,或许说得更准确一点,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美国文化。

写作的背后其实是思考,思考也需要借助写作固定框架以及成型。

……

幸运在微博遇到了立雯老师,幸运在《生活在裂隙》遇到了一种理性思考后的处世哲学。

谢谢立雯老师和编辑老师的努力,让《旅美十年散文》得以在国内发行,我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收获颇丰。

祈愿平安喜乐!

您的读者 慕淹

2020.01.0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