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7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精选10篇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是一本由[英]约翰•鲍尔比著作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一):放慢我们的脚步,等等孩子——《依恋三部曲(第一卷):依恋》读后感

  每当一岁半的小儿子,拿着玩具汽车,挥舞着小手,冲着我“啊~啊!”地叫着的时候,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暖意。每当他害怕了、害羞了、或是烦躁了,都会一扭一扭的跑到我的腿边,抱住我的腿,依偎着,抬着头看着我,让我幸福满满。那一刻,我们是相互依恋的,我对孩子充满活力动作可爱着迷,小儿子也对自己亲近的父母强烈地依恋着。

  回想自己长大后,对小时候自己对父母依恋的回忆,也已经慢慢淡忘的差不多了。但有了孩子之后,每天看着那个小小的人儿,对身为父亲的自己那浓浓的依恋,真的是我一生中,弥足珍贵的幸福体验相信很多有孩子的父母,都有跟我相同的体验。但是,小时候对父母的“依恋”,到底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对他的人格影响有多大?我想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从现在比较热门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就可以略窥一二。大人们都在忙于挣钱养家,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可是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们童年真的能快乐吗?远离了对父爱、母爱的依恋,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到底能有多大呢?

  或许,就是因为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让我们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无视了生活中的缤纷色彩。而渐渐远离的“依恋”的感觉,也让我们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迷失。正像序言中施琪嘉说的: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讲,一切我们儿时的人和物都构成了我们的回忆,也构建了我们。因此,那些急速远离我们而去的人和物形成了人们弥漫的焦虑的来源,一个慢下来的社会对我们的存在有意义的。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二):易春丽:我的临床经验

  

动机

我在2000年之前从发展心理学教科书上了解到依恋理论,当时并不知道依恋理论的奠基人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是心理治疗领域精神分析方向专家。直到2004年秋天参加一场南京脑科医院组织的关于依恋理论的培训,当时主办方邀请了四位英国专家,培训中专家放了四段母婴分离的录像,这几段录像很有震撼性,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后来找到了约翰·鲍尔比的这三本关于依恋理论的书,当时没有任何译本,我一直都想把英文版好好读完,可惜在没有压力情况下把这么专业的英文书读完还挺难的。

  这三本书是约翰·鲍尔比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研究,他花了三十多年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三本最为经典的关于依恋理论的著作。这些书里包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呈现、反思批评。弗洛伊德用的是回顾性的方法,在成年病人的叙述中追溯其早年的创伤经历,而约翰·鲍尔比与之相反,用的是前瞻性的方法,对早期依恋关系质量个体后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追踪。约翰·鲍尔比在他的书中通过多角度来论证他的依恋理论,比如通过比较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来推演人类行为)、发展心理学中对幼儿与父母分离的研究,还有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这些大家都可以通过自己读这三本书来具体了解,我就不赘述 了。

  我一直希望这三本书能被翻译成中文,这样可以促进依恋理论的推广与应用。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编辑找到我让我做审校的时候,我很高兴接受了,我知道这可以使我好好读完这三本依恋理论的最为经典的书籍。说起来我在十多年前曾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萨提亚家庭治疗系列图书做审校,深知审校的痛苦,在完成那几本书的审校后发誓再也不做这种事情,可是等到依恋这三本书送到我面前时,由于书的吸引力,我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个审校工作。这次的审校工作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由于参与翻译的工作者很多,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使得审校有时候是一种纯欣赏,有时候就是一种痛苦折磨。这套书审校完成后我很欣慰自己终于好好读完了这些经典,也发誓不再做审校工作,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再有可以吸引我的书。

录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分,我对亲子互动的行为异常敏感,也很喜欢对各种视频进行分析和解读。因此,2004年看到的约翰·鲍尔比的依恋录像至今还对我有很大的冲击,所以我在这里还是要介绍一下当初我所了解的两个重要的录像,以及这两个录像的深远影响。约翰·鲍尔比就如同一个摄影记者,以不干预的方式进入观察环境

  第一个录像看到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和她妈妈的分离。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英国,小朋友住院的时候不准妈妈陪床。那个录像里小女孩住院大概七天,每天妈妈会有短暂的时间来探视小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和妈妈见面后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才能和妈妈进入一种比较好的互动状态。等到小女孩出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一大一小的背影孤独地走出医院,没有任何母女之间的亲昵互动。

  据说这个录像被拿到国会山给议员看过之后,改变了英国不准父母在医院陪床的规定。我还记得九十年代我在国内儿科医院实习的时候,家长也是不可以陪床的,家长白天可以在医院,晚上必须离开,相信这种住院方式在中国对儿童也是有损害的。

  第二个录像也是关于分离的,时间是九天。这个录像中的小男孩两三岁,他的妈妈要生小宝宝了。在那个年代,英国和中国不同地方是,他们没有亲戚帮忙也没有邻居帮忙,爸爸没有假期还要上班。妈妈要生的时候正好是晚上,小男孩睡梦中就被临时送到了一个养育院,早上一睁眼就在养育院里了,谁也不认识。他试图去获得保育员的注意,但是因为保育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小男孩的情感需求缺乏足够的关注。刚开始小孩子还试图和成年人接触,后来就绝望了,他没有办法获得保育员如父母般的照顾,等到他妈妈生完孩子几天后来接他的时候,妈妈抱起他,而小男孩在妈妈的怀里扭动着、挣扎着,就如同他妈妈是个魔鬼一般,他妈妈看起来很伤心。这对母子在精神分析师的指导下关系慢慢修复,但是即使这样,妈妈报告小男孩在随后的岁月里还是偶尔会莫名的情绪稳定

  第二个录像比第一个录像还震撼,它改变了英国的这种生育模式。英国此后开始推行新的模式来帮助孩子应对母亲去生育这几天的分离。

  第三个录像是又一个妈妈准备生孩子了,在生孩子之前妈妈带着她的大孩子去熟悉一个寄养家庭,妈妈准备在生育的那几天把孩子托付给寄养家庭,在生产之前经常带着孩子到寄养家庭中去玩,还让孩子带着自己的安抚物,就是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妈妈要让孩子对寄养家庭熟悉并且对待在寄养家庭中一段时间有心理准 备。

  中国近年来因为对儿童养育的重视开始有些亲子关系类节目,很多真人电视节目对研究依恋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实验室最喜欢研究和分析的是《爸爸回来了》。这个节目中,孩子和妈妈分离两天,然后由爸爸替代照顾,非常有研究依恋的味道,可惜因为有些观众觉得那些参与节目的真人秀家庭在炫富,结果节目不再继续做了。当然也有其他真人秀,例如《宝宝抱抱》《妈妈是超人》《爸爸去哪儿》,这些以纪录片方式录制的亲子关系类节目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养育技巧和依恋关系的研究资料

我的临床经验

  我曾经为一个自闭症儿童做咨询,孩子的妈妈生儿子的时候是剖宫产,因为儿子的头太大了,自然分娩可能会有极大危险。头太大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信号,人类必须为头大付出沉重代价,头大是智力发展的优势,但是为了减少母婴的危险,人类婴儿需要提早出生。相对很多动物一出生就具有很多技能来说,人类婴儿更为脆弱,他们必须依赖养育者的喂养和保护才能够生存,他们不仅需要养育者提供奶水,还需要养育者提供衣服和住所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他们不得不把自己交付给养育者,而养育者的养育水平决定一个儿童心理发展的质量,儿童需要和养育者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中国和西方文化对于分离的态度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当年研究者研究分离与依恋的启示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儿童大撤离导致的亲子分离,为依恋相关研究提供了背景,西方这种亲子分离比较少见。但是在中国文化下,亲子分离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我小时候还常常羡慕那些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的孩子,不用上幼儿园,父母把孩子送到农村,等上小学再接回来,没觉得这会有什么问题。目前,中国的大批农村留守儿童也是中国传统跨际养育的一种放大版本,另外一群我在临床工作中看到的高级留守儿童的情况是父母出国留学了,生完孩子就把孩子送回国由亲戚抚养,而不是父母自己抚养。在临床工作中,我一般不接成人的咨询,但是会给咨询师做督导,这些咨询师的大学生案例中大致有一半以上有早年和父母分离的经历,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主观感受

  就我的临床经验来说,并不是只要有分离,孩子就会出问题,通常是很多因素结合起来才会出问题甚至使问题放大。首先是孩子本身的个性特征和气类型,会出问题的孩子多半都是比较敏感的,尤其是在幼儿期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照顾的。其次就是寄养家庭和孩子的父母是不是都对孩子很好。如果两边都不好是最糟糕的,这对孩子来说是灾难性的;如果寄养家庭很好而父母是缺乏养育能力的,那么对儿童来说回归家庭时的转变就是巨大的创伤。最后,在孩子被寄养出去和回归家庭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让孩子能够适应,孩子回归时有必须哀悼的丧失,包括对之前依恋对象失去,还面临重新建立亲密依恋的未知旅程

  在我最初做咨询师的时候,我认为分离都是不好的,后来发现,有些送孩子去寄养的父母在做出寄养行为的时候是不具有抚养能力的,在孩子回来的时候,他们破坏性的养育方式更说明他们不具有养育能力,或许他们把孩子送出去是更好的选择。记得一个来访者说起她爸爸有暴力倾向,她家三个孩子都被寄养,她的寄养时间最短,她的弟弟妹妹都比她寄养时间长,他们在心理方面要比她更适应一些。因此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分离都是坏事情。对于不具有抚养能力的父母来说,能够把孩子寄放到有抚养能力的家庭中,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祝福。但是作为临床工作者,我还是强调父母应该学习一些科学的养育技能,并且要对自身童年的创伤或者不适做出修正,这样才能在养育过程中让孩子最大可能地受益。

  在这个序接近尾声时,笔者想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第一,大家应该做好准备再生育,要有计划,很多父母并不喜欢孩子,也没准备好要好好照顾孩子,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然后让他们留守,这是何其残忍。生育是一件该负责任的事情,不是盲目的。我坚持认为媒体应该倡导负责任的生育,成为父母之前要先评估自己是否在身体上、物质上、精神上具有养育能力,不然面对几千万留守儿童,多少咨询师都无法替代他们做孩子需要的有质量的父母。第二,如果一定要把孩子寄养的话,还是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再寄养,因为越小的孩子心智化水平越低,他们越难以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把他们寄养在别人家,或者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幼儿通常觉得他们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的离去在毁掉他们的这种自我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重要,或者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父母在惩罚他们所以才离开。第三,如果父母必须要离开,那么父母最好能让孩子提前知道自己要离开,以及什么时候会回来,即使只有一方离开,对孩子也是沉重的打击,所以在离开前的交接和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给孩子找一个替代者或许能有一定的帮助。第四,孩子回归,或者父母回归家庭后,需要亲子之间的再适应,父母应该以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为主,很多家长误以为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时候未必是不良行为,而是父母看不惯的行为)就是爱,在孩子和父母没有建立足够好的依恋关系的情况下,这些矫正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不接纳他们的,而且会认为父母在攻击他们而不是在养育他们。

  和父母的正常分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独立,最后脱离父母的羽翼。但是,和父母过早分离,而且分离时间过长,分离过于突然,是儿童无法理解的,这些都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关注母婴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也期待这套书中的理念能够推动中国研究,能向大众普及相关的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

致谢

  最后,作为本套书翻译工作的组织者和审校者,在此对所有译者和校对者表示感谢。第一卷的翻译者:汪智艳、王婷婷;第二卷的翻译者:万巨玲、肖丹、周晨琛、周兆璇、李娟娟、杨诗露、王秋蕴;第三卷的翻译者:白建磊、付琳、赵萌、梁恺欣、王益婷。 校对:王秋蕴、黄慧、牛安然、 王忆豪。本次翻译我们进行了两至三轮校对,部分翻译由译者互相校对,另外由本科生进行了一轮校对,我作为把关者进行了最后一轮校对,希望能把最好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易春丽博士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三):经典都会打人脸

  『历久弥新』,拿来形容《依恋》再适合不过了。这本书从序言到正文,没有任何一段废话,堪称字字珠玑。谈起『经典名著』,我们总会下意识的觉得它陈旧。但每次我看开经典,迎接我的从来不是发霉的陈旧味,而是啪啪啪的打脸声响。用更正经的话说——我们总能够在经典里,读出作者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批判性的强度,甚至强到历时二三十年后,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

  从打开目录的瞬间,我就被打脸了。书名如此直奔主题,对心理学有点基础了解的读者(我),难免下意识的觉得:『肯定一开始就讲母婴关系吧?』但鲍尔比整整花了167页,去介绍:弗洛伊德诸多原著中的提及的观点、控制论、本能行为。占据整本书46%的篇幅。直到第三部分,其标题才是『依恋行为』。

  弗洛伊德大名鼎鼎,可直到读了鲍尔比对他的介绍,我才具体明白,弗洛伊德在心理治疗历史中的地位和惊人之处。因为,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一开始并不受到当时精神分析界的广泛认可。

  在今天,直接观察母婴互动,来对人类心理、行为进行研究是科学界的普遍方法。但在当时——至少在精神分析界里——精神分析师们并不认可这种观测方法。

  鲍尔比在《依恋》的第一章中所做的,正是对同时代落后于他的同行们的循循善诱。他引用了大量弗洛伊德的原话,例如:『当我们从最后的结果回溯其发展过程的时候,事件发生的链条看上去是连续的,我们会感觉我们的思考所得是完全令人满意甚至是出乎预期的。但是如果用相反的方式去工作,如果从来自分析的假设开始,尝试遵循它们来推导最终结果,我们就不会感觉自己获得了事件非此不可的结果。』

  简单说,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很容易根据来访者现有「症状」和他的回忆,得出「难怪他现在这样,因为他童年……」之类的结论。但如果反过来呢?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要准确预测,总是比「事后诸葛亮」更难。但能够对现象进行预测,正是一项自然科学的成熟表现。(就像爱因斯坦相对论预言了光线途径大质量天体后会弯曲。)准确的预测对人们生活的改善是必要的——假如我们知道孩子和母亲过早分离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就可以预防;我们看到孩子的某些表现异常,就可以进一步做检查早点发现有关疾病并作出干预。

  鲍尔比继续引用弗洛伊德的原话:『对儿童进行直接观察的缺点在于这些数据很容易被误读;精神分析的困难之处在于它所得到的数据和结论都十分间接。但是当这两种方法共同作用的时候,就可能获得更加令人满意的确定发现。』

  鲍尔比并没有否认精神分析中回顾法的价值,正如同弗洛伊德没有否认直接观测的价值。

  那些批评精神分析缺少实证,甚至认为精神分析无法实证的人,读到弗洛伊德的这些原话,估计会讶异吧——弗洛伊德能如此具有批判性的看待他自己的方法(回溯法)。

  不认同鲍尔比的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看到这些引用时候,会有何感想?估计不少人要摸摸脸,沉默无语了。

  《普通心理学》一类教科书上简单介绍依恋理论的几段字,经常会给我们一种错觉:『这个实验、这个结论是很好,但好像没有了不起的地方。』但在阅读原著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地触及到那个时代,还有作者批判性思维的热度。

  为什么鲍尔比要花46%的篇幅去介绍弗洛伊德、控制论、本能理论?因为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它的假设是重要的,必须明晰。如果我们只想读几行字,记住几个结论,然后在朋友圈里发表以显示自己「好学」「多闻」,我们大可去看教科书,然后「熟读并背诵全文」。但科学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只有在我们通过原著直接触及前辈们的思想热度,才能被点燃。

  这是一本不断带给读者惊喜的书籍。

  哪怕说的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其推论过程、对他人成果的引用手法本身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我很惊喜地读到了《自私的基因》(1976年)一书中的观点,原来鲍尔比早在60年代便已经知晓有关的新达尔文主义,并且将其纳入自己依恋理论的基础内。对于最顶尖的学者来说,有关学科的进展是及时跟进的。

  另一个读者容易被打脸的细节是:对「本能」的理解。一般读者很容易认为本能是一些很刻板不变,完全「先天」的行为。然而鲍尔比指出:『本能行为并非通过遗传获得:遗传得到的是一种能够发展出某种类型系统的潜能……。』

  所以,这也是一本带给人希望和改变的书。

  对于广大心理咨询爱好者,甚至学习者、从业者而言,最常见的话题是「原生家庭」对人的巨大影响。但既然,「本能」并非铁板一块。再联想到鲍尔比引用的弗洛伊德原话:『……如果从来自分析的假设开始,尝试遵循它们来推导最终结果,我们就不会感觉自己获得了事件非此不可的结果。……』我们便可以对自己和后代的可能性,多了些信心。并不是每一件「糟糕」的过去,都会导向痛苦的心理问题。

  再者,在本书中文版序言一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对母婴关系的录像研究,是影响了英国政策的。

  读书是会令人谦虚。尤其是经典书籍。

  它会帮我们看见原先自己不知道是预设的预设,然后打破它。从一本已经出版了30多年的书籍中,见到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理论,它必然会撼动我们心底的傲慢——我们总觉得在新时代,不需要读「旧东西」。

  撼动我的细节是这个:变化有两种。一是,改变后在不同的环境中仍可以达成同样的结果。二是改变之后在相同环境中达成不同的结果。

  我不禁想:『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寻求的是哪一种改变呢?』

  希望大家都可以被撼动。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四):探索儿童成长的新方法——《依恋三部曲.第一卷依恋》有感

  lue编辑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为一个社会的独立人之前,按照传统的分娩方式都经历了从母体中怀胎十月,然后呱呱坠地,从婴儿开始慢慢成长,经过童年,少年,青年乃至最后成年。在这个阶段中,什么阶段对于我们的心理性格等影响最大,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弗洛伊德的相关学说,弗洛伊德作为西方精神学科的开山鼻祖,其代表作《梦的解析》可以说已经是成为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每一位心理学的研究学者基本上对其著作都有很深的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发展。

  由兴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所著,汪智艳/王婷婷翻译的《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一书所提出的相关观点也是这样得出的。本书所阐述的依恋理论其实是作者对于儿童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相处中的模式进行长期研究得来的。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的编排方式是通过五大部分十九个章节来进行阐述的,其实也就是作者的论文,书末附上了作者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可以说专业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保障。

  可能很多读者已经适应了阅读一般畅销心理学书籍的套路,一般的畅销书尽量使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文字将心理学相关的结论通过列举相关的事例得出,而对于相关的研究方法却没有详细的叙述。而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一开始就特意用了两个章节来阐述自己的新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在第一章中我们可以得知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是有很大区别的,弗洛伊德对事件和过程的推论都来源于已经过去的一段生活史。而作者研究的方法恰恰与之相反,作者的研究目标在于描述儿童早期经常出现的某些反应模式,并追踪其在后来发展出的人格功能中是否存在类似的反应模式。

  作者的研究方法所具有的一些有别于传统精神分析方法的特点,在书中也有明确的解释。当然这种解释的合理性究竟如何验证,如何取得读者和相关专家的认可,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者在这里将其研究方法运用到了弗洛伊德的一些研究结果上。即通过作者自己新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在弗洛伊德学说里关于致病因素的一般性观点和作者研究中所选择的特定因素的观点一起来进行对比研究。

  例如弗洛伊德关于创伤的定义(因果条件和心理结果两个角度的分析),作者就在此基础上对神经症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作者力图在每一点上都和弗洛伊德的研究进行对比。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是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样的,从而从侧面印证了该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更进一步的研究(关于本能行为的新理论),在提出这些系统的新理论中,作者还将其与传统的就本能行为的理论做了对比。而这一切都是后面提出其依恋理论的基础。在后面的关于依恋理论的介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并不是一来就直接从我们人类的婴幼儿时期与母亲的关系开始讲起,而是从动物界中与人类基因相差无几的狒狒,大猩猩等开始研究。这样一步步引出具有较强说服力的依恋理论。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五):依恋三部曲第一卷依恋——做一个好的养育者

  我在2011年学习发展心理学时,刚了解到依恋理论就对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着迷。一个小不点的很多情绪情感都与母亲密切相关,母亲对婴儿的关注情况以及与婴儿的分离都决定了婴儿的情绪状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如此依赖恐怕就只发生在婴儿身上了。等到成人后又有谁离不开谁呢?长大了的孩子翅膀都硬了就再也不愿理依恋母亲了。

  当时教我们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是国内国际都有成就的王美芳教授,王老师的课讲得特别棒,当时全院的同学在王老师精彩的讲解下都在讨论婴儿的各种行为,甚至很多同学都想要个孩子看看她的发展情况是否与书中描述的一致。直到现在回想当时的场景嘴角仍会泛起微笑。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是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著述的,他是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系统的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并花了三十多年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三本最经典的关于依恋理论的著作。

  书中包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呈现、反思和批评。而长期以来鲍尔比及其理论也遭到精神分析界的排斥。弗洛伊德用的是回顾性的方法,在成年病人的叙述中追溯其早年的创伤经历,而约翰·鲍尔比与之相反,用的是前瞻性的方法,对早期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个体后续发展的影响进行追踪。鲍尔比通过多角度来论证他的依恋理论,如比较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来推演人类的行为)、发展心理学中对幼儿与父母分离的研究,此外还有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也系统的介绍了动物与母亲的依恋(包括依恋发生的具体的时间,依恋的指向性,依恋行为强度的变化以及依恋的减弱等)、婴儿与母亲的依恋(依恋行为在第一年中的发展,人类依恋行为的后续发展)以及依恋行为的本质和功能。

  本书主要揭示了婴儿与母亲不同的相处模式对孩子成年后的影响。母亲越积极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在成年后越能抵挡各种压力和挫折,更好地生活,也更容易成功。而母亲与婴儿分离的,孩子在成年后越易焦虑,遇事越容易退缩。这些研究结果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父母或养育着在婴儿早期时一定要陪伴婴儿,养育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孩子心理发展的质量,孩子需要和父母或养育着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本书是学术性著作,因此读起来需要耐心和毅力,但是整本书读下来会收获很多,会让我去思考自己曾经与父母的关系,也会思考自己以后与孩子如何相处。父母与自己早期的依恋关系可能影响了我的性格,但是现在的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学着对抗自己的弱点成为一个人格更健全的个体。同时,我也意识到以后如果有孩子就要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因此要做好一切准备后再要孩子,这样对大人对孩子都是更负责的表现。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六):王倩:关于依恋的研究

  自从闻得易春丽博士启动翻译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经典著作“依恋三部曲”,我立即将这三本书列入教学参考书单,为临床训练和从事研究的专业同道们记下一笔,并翘首以盼图书刊印流通之时。

  易博士选择我,一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精神分析师为鲍尔比的书作序,透射出依恋研究与精神分析领域日益交汇之势。

  一直以来,临床精神分析的传统是设置在富有思辨意味的元心理学框架之上的,既不着力于体验的证实,亦非以实证方法相校验。正因如此,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典型冲突反而成就了前者作为后者的一个逆向视角,为精神分析理论提供系统观察实验之参照,并进而将社会性体验放置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通过提供特定的依恋框架来支撑临床治疗与预防。

  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阐释了儿童与依恋对象发生联结的本质,不是经由表象来判断,而是强调实际经验的重要性。同时,内部工作模型的提出,为之后玛丽·梅因(Mary Main)等人探索依恋视角下的内在心理表征状态(对自我与他人的期待与认识),以及代际间传递机制铺就了坚实的路基。

  无论一位精神分析师的分析取向如何,我们都相信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婴儿与照顾者形成的亲密情感联结构架了其早期内心世界的风貌,其内在情感图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早期照料关系所赋予的体验之中被锻造出来的,一个人的早期生活及成年之后所经历的种种情绪困扰、临床病理症状无外乎是外在与内在关系问题的表达。

  依恋关系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也提供了心智涌现的基础与背景。在当代精神分析、婴儿观察及依恋神经科学研究丛林中,丹尼尔·斯特恩(Daniel Stern)强调主体整合性生活经验;比阿特丽斯·毕比(Beatrice Beebe)则对“容纳的环境”“安全的背景”等概念开展母婴互动微观分析研究;琳达·梅耶斯(Linda Mayes)将“足够好的父母”的概念延伸到对父母表征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皮特·冯纳吉(Peter Fonagy)团队的众多研究者们力证依恋系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进化、繁衍,而是延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沟通领域,为社会化进程和社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制定了路径。

  依恋这个无限活跃的领域总是不乏令人关注的热点。2009年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年度研究方法研讨会上,我看到大量依恋功能水平、情绪调节与心智加工的研究题目;2015年第七届国际依恋大会上,特定情境下为人母的敏感性对依恋类型的影响及其缺陷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等报告令人着迷;2017年由纽约一处情绪和依恋研究的先锋系所举办的国际依恋大会上,早期依恋体验与发展性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发展性障碍的亲子干预模型等研究更让我兴味盎然。正如皮特·冯纳吉指出的,“依恋理论学者常常会划分依恋类型,将这些分类作为理论的入口,而不是以大量的观察行为簇。如果研究者停止关注这些行为簇背后的机制或者过程,问题就会出现。精神分析的视角也许会鼓励我们更少地在类别范畴内加以思考,而更多地在依恋安全型的尺度上给以关注”,依恋领域与精神分析的交叉研究日渐硕果累累。

  在诊室之内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20世纪40年代鲍尔比开始在英国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工作的时候,以及80年代玛丽·梅因开始在伦敦大学学院讲授依恋测评方法的时候,他们或许都未曾预料到依恋理论会以如此多样的方式被应用在临床心理治疗中。自2012年中英精神分析取向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学院制项目被引进中国以来,数百位学员在五年的时间里有幸聆听到多位著名英方学者分享的临床经验,他们的细腻描绘给临床工作者们勾勒出另一番感悟依恋理论的天地。

“在父母在场的情况下直接对婴儿做出回应的时候,婴儿会有一种在不知晓的状态下感受着的喜悦。”——弗朗西丝·汤姆森·萨洛(Frances Thomson Salo)“安全基地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而是一种联合创造的心理的状态,是一种两人之间的、婴儿与母亲间的心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婴儿的期待和母亲感觉其所能提供的是一致的。在这种适当的心理状态里,母亲能或多或少地回应她的婴儿,她能明白婴儿在寻找什么。”——薇薇安·格林(Viviane Green)“如果一个孩子逐渐相信,呼唤会招来一个关心他的成年人,并且对他的求助给以恰当的回应,孩子内心就会开始发展出一种基本的安全感。对于某些母亲而言,由于她们自身的情绪资源耗尽,养育和保护冲动不会活跃起来,尤其是在她们内心缺乏一个可以被唤起的、关爱的父母的声音的时候。因为没有充满生气的、被深深爱着的记忆,当她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没办法相信有一个足够好的成年人在情感上是乐于帮助他们的。”——阿曼达·琼斯(Amanda Jones)“家长倾向于重新活现和重新创造他们曾经历过的养育,然而也会带入他们曾经‘希望’得到的养育,这些潜意识的愿望会发展起来,将他们自己的孩子创造成他们自己曾经的样子,或者曾经希望的样子。在唤起过去的这个部分时,孩子可能会代表家长的潜意识自体的一部分——被爱或被讨厌的部分。育儿过程包含家长自己的过去,因为育儿过程已经由他们自己被养育和作为孩子的经验所塑造了。” ——莱斯莉·考德威尔(Lesley Caldwell)

  最后,我要感谢易博士,在我求学的最初几年,多承她不吝赐教,令我对依恋领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并一直保有兴趣,特别是她不懈以临床观察和质性访谈的研究方法开展亲子互动研究,更是开创了国内混合研究之先河。因而,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三本书得以付印,相信会为更多探索依恋领域的同道带来乐趣,中英培训项目的学员也将会得益于这三部译著,详加研读。

  王倩

  IPA精神分析师

  2017年5月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无意中看到这本《依恋三部曲1:依恋》,一下子就吸引到我。本书的作者约翰.鲍尔比是依恋理论创始人,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这本书是《依恋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内容网上都有介绍,不一一赘述。说说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两个点。

  一是母婴依恋关系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影响。

  作者认为,“对心理健康来说最基本的要素是婴幼儿体验到与母亲(或者稳定替代者)之间拥有温暖、亲密和持续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双方都感到满意和享受。”而孩子与母亲分离会相继产生抗拒、绝望和隔离。

抗拒时期:一旦母亲离开视线范围,孩童会哭,抗拒别人的安慰,急着找回母亲。绝望:当分离的时间延长,孩童变得安静,伤心和沮丧。隔离:孩童会避开或排斥其它人包括母亲。

  可见,母亲人物的丧失会对孩子情感和心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些人长大之后,一方面会表现出“对他人提出过高的需求,在无法被满足时感到焦虑和愤怒”;另一方面,“表现为无法与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小时候, 我们都能感受到失去母亲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而今成为父母,我们应了解并学习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拥有幸福的人生。

  那孩子依恋到底要满足他多少合适,会不会太多就会把他“宠坏”。作者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对儿童而言,多少食物是合适的?”。

  宝宝在最开始的几个月,一般都是他想要多少就给他多少,他要吃,说明他需要;不吃,也不强求。“儿童若拥有决定权,天生就可以调控自己摄入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除了少数例外,母亲可以放心地将主动权交给儿童。”

  “依恋行为与此相同,尤其是在最初几年。在普通的家庭中,儿童由母亲照顾,若儿童想要多少陪伴和关注母亲就提供多少,这不会给儿童带来任何伤害。因此,跟食物一样,在母亲养育方面,如果一开始就被允许做决定,儿童似乎也是天生就能令人非常满意地调控自己的“摄入”。只有儿童进入学龄前后,才会有一些场合需要温和的劝阻。”

  这让我想到我家大宝。大宝一直都是我带大的,在他需要的时候我会马上去回应他,尽量满足他的需求,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当时家人包括老公都说我太惯孩子了。其实也疑惑,到底要不要坚持,出于母亲的本能,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带他,幸好坚持下来了。2岁多开始,只要我出门跟他说妈妈出去做事情,你乖乖在家,他就会同意。对于分离,他能爽快接受,因为他知道,妈妈很快会回来。

  二是对孩子哭泣的反应。

  几年前看过一个帖子《美国妈妈带孩子的17个绝招》,里面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还有什么哭声免疫训练法、延迟满足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那时我还没孩子,看了还觉得讲的很有道理,想着以后有了孩子也这样做。

  后来,当我真正有了孩子,我才发现这个方法实行起来非常困难,孩子哭着可怜不说,自己心里也难受。在这期间也读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西尔斯的《亲密育儿百科》中就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作为当了妈妈的我,这个观点更深入我心,我也更愿意去践行。

  很多时候,孩子一哭,我们总会想尽办法让他停止哭泣,如果哭的时间长一点,甚至可能会严厉制止。理解孩子哭泣背后的需求很有必要,是饿了、渴了、哪里不舒服、还是仅仅需要抱抱?是想要引起大人注意还是想要表达情绪。

  如果实在不知道原因就陪在宝宝旁边安慰他,而不是粗鲁地觉得烦躁,觉得哭泣是不对的应该修正。其实,这只是我们的限制信念,因为我们小时候就被这么对待的,所以孩子一哭刺激到我们敏感的神经,很容易失去耐心,不自觉的想去制止。

  孩子哭泣,就依从自己的本能,给他足够的爱和安慰。毕竟我们成人在伤心的时候也是想要有人安慰的,更何这个小小人儿,他没安全感,唯一的依靠就是那个天天照顾的你。这个时候如果不回应,会让他觉得被抛弃,这对他来说多么恐怖的事啊!

  总之,给孩子足够的爱、关注和回应,因为良好的依恋关系是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快点长大,快点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慢下来,耐心些,细细欣赏周边的风景、看到眼前的小人,真正去陪伴他,这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当然,这本书的专业性很强,对于目前的我来说读起来觉得比较艰深。但是了解很重要,那一组组科学实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比单纯的理论更容易让人接受。即使很多不懂,看过了也很有收获,填充了自己的知识空白。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八):科学视角下的人文温情

  很偶然的因缘际会,在朋友的介绍下,有幸与本书相识。简洁的封面,舒服的色彩搭配,让人忍不住想要驻足品读。

  乍看以为是一本心理学科普读物,却没想到,竟是出自John Bowlby的大作。他是依恋理论的奠基人,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专注于依恋领域的研究,心理学上著名的母爱剥夺实验就是他的著名研究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心理治疗领域精神分析师,有多年儿童与家庭治疗方面的临床经验,《依恋三部曲》便是他花费三十多年心血,将各方面研究成果整理汇总后的经典之作。同样令人惊喜的是本书的译者——北京大学临床心理教研室易春丽老师的团队。易春丽老师博士毕业于北大心理系,有医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背景,是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以及心理督导师。这样一本出自大家,又译自权威的心理学书籍,在国内并不多见,无论是作为窗前枕边的科普读物,还是案头架上的研究专著,其科学性都令人叹服。

  《依恋》作为依恋三部曲的第一卷,围绕儿童与母亲联结的本质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为了对这一议题进行更为清晰的阐述,作者先将自己的研究假设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进行了比较,并辅以自己经验性的观察数据进行说明。澄清基本概念与观点之后,作者进一步比较了动物与人的依恋行为,并对于人的依恋行为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本书中不仅有科学的理论与实验,更给人以充满人文温情的关注与启迪。为什么会有依恋行为?依恋行为在不同阶段的标志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依恋又会如何变化?分离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又该如何减少分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您也有这些好奇,在这本书中,您都可以找到答案。

  那么,这本书适合哪些人来读呢?

  首先是关注依恋领域的学者与研究生。这本书作为依恋领域的重要著作,文章系统而条理地回顾了关于依恋的各种理论、模型与经典实验,并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可以帮助该领域的研究者更快速地对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构架。

  其次,便是心理咨询师们。与易老师的临床经验相同,作为一名兼职心理咨询师,我的众多来访者也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的经验,或是其养育者对其安全、情感方面的需求并不敏感。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来访者与原生家庭的互动模式,或许为咨询师的个案概念化提供新的视角。

  除此之外,我也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新手父母阅读。我们常说“因材施教”,了解孩子依恋的发展阶段,并随之调整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便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安全感,甚至为其未来的个人发展、亲密关系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如果您对自我探索有着浓厚兴趣,相信也许这本书也会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重新梳理、审视和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愿您与我同样从中受益。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九):有了你,我可以安心离开,我也可以放心归来

  自古至今,虽然人们始终能够感受失去母亲给孩子带来的巨大痛苦,但作为科学领域的研究,却是长期的盲点。面对无数婴儿在成长中的境遇,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从这一点上来讲,依恋项目的发起可以说超越了科学领域本身的价值,是对人类的价值观念、思维惯性和生存方式的强力冲击,这是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贡献,他的学术著作《依恋三部曲》就是以这样的力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与弗洛伊德的着眼点不同,尽管这位精神分析的鼻祖将每个案例都指向童年早期的经验,但事实上,他很少直接通过观察儿童来工作,采用的基本属于“回溯式”的工作方法。而依恋项目的研究恰恰相反,是从对个体发展的开端进行描述并展开推演。这是一种根本的视角的变化。

  从二战期间汉普斯特德保育院的观察开始,以及雷内和凯瑟琳对监狱系统未婚母亲所生的大约100名婴儿的观察,作为人类早期生存状况的真实景象,才被科学的视野纳入,之后,大量的研究开始出现,与母亲的分离对婴儿造成的影响浮出水面,在卓有成效的研究中,婴儿的生存状态令人耸然动容。与母亲分离的婴儿经历的抗议、绝望和疏离的变化,让人深深体味到完全等同于成人的悲伤、绝望和放弃。无论其他变量在婴儿如此痛苦的感受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权重最大的仍然是母亲的丧失。

  然而,相较于母亲的实在层面的丧失,更多的婴儿经历的是母亲确实存在于生活之中,但是却又确实“不在”的境遇。有关儿童联结的本质和起源的四个重要的理论揭示,孩子天然具有对食物、对温暖、对爱抚和依附的需要,以及回到子宫的渴望。对恒河猴、狒狒、黑猩猩、大猩猩的观察充分展示了依恋行为形成与变化的过程。其中,大猩猩和黑猩猩是最接近人类的亲属。

  婴儿会用吮吸、依附、跟随、哭泣和微笑等五种行为模式发展与母亲的依恋。“他会迎接并接近母亲,用一千种有吸引力的方式来寻求她的注意”,当我们注目一个小小的婴儿用尽浑身解数寻求与母亲联结的努力,怎能不感慨依恋对于每个生命无与伦比的价值。正像一叶小舟一次次逆流而上,只为回到最初的港湾。孩子用尽全力,也是为了获得与母亲原初的血肉相连。

  只有当安全的可信任的依恋关系建立之后,孩子才能将母亲作为出发探索的基地,也才能在遇到危险时,将母亲作为安全天堂。

  有了你,我可以安心离开,我也可以放心归来。一个母亲之于孩子的最大意义,莫过于此了吧。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读后感(十):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与经典精神分析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我对此深有同感。读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时我也仿佛置身于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探讨的一线阵地,听鲍尔比小心而笃定地辨析自己的理论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异同,私下里也不禁向他投去支持与赞赏的目光。

  新领域的开拓者总是非常令人景仰的,鲍尔比就是这样一位很有勇气的学者:敢于从精神分析一贯的回溯性分析方法中跳脱出来,提出前瞻性的分析视角;敢于直面弗洛伊德的心理能量模型以及驱力和本能理论的缺陷并颠覆之。这种努力是非常有价值的:鉴于弗洛伊德的学术地位及其理论的庞大和经久不衰,心理分析工作者往往已经对其理论有了很高的认可度并从许多角度或多或少对其理论进行了验证,这使得颠覆和替代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变得非常困难。尽管许多心理学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理论假设,但极少有人试图对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因此可以说,鲍尔比所做的工作是不容忽视和不可磨灭的。

  与此同时,鲍尔比也不断阐述其理论与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的一脉相承之处,以试图将其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改进与补充。鲍尔比将自己的依恋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的异同用一个医学领域的例子做了一个比喻:经典精神分析研究的焦点就像是某个特定的临床病症或症候群,而回溯性的分析方法就是从特定的临床病症出发来根据线索了解其致病原因,其局限性就在于难以识别出所有的因素,且难以考察不同病理学因素的相对影响力;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则聚焦于致病原因(即童年早期母亲形象的丧失)及其所产生的后果,是演绎推理的过程,尽管这种方式很难预测某种必然的结果,但却能对这种病理学因素的影响力进行充分的研究,因此能够成为经典精神分析方法的有力补充。

  鲍尔比依恋理论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其提出了有别于经典心理分析之外的另一种研究方法——分析直接的行为观察数据。这是一种在当时近乎于突破性的研究方式,使心理分析得以在研究内省的表象之外增强对实际经验研究的重要性。现如今对母婴互动的观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手段,这其中鲍尔比依恋理论的推动是功不可没的。

  鲍尔比依恋三部曲的第一卷完整地呈现了其建构依恋理论的过程和脉络,内容十分详尽:从动物行为研究到不同研究者对人类母婴分离录像的观察研究,为读者展开了依恋行为不断进化的长卷;将自己的理论与生物学、控制论以及精神分析学派内的其他理论相结合以探寻依恋行为的本质,使读者对与其理论相关联的其他观点形成粗浅的认知,便于读者进行辩证的考量。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著作读来有种波澜壮阔的感觉,不禁让我更加感到阅读学术原著的快感与必要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