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通往冈仁波齐的路》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8 21:4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的读后感10篇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是一本由张杨著作,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一):理想主义者的朝圣之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吃饱穿暖之外,国人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是所谓“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吧。现代人深陷钢筋水泥的囹圄,心中却渴望着神山圣湖的诗与远方。因此,《冈仁波齐》这样的电影取得口碑票房的双丰收,似乎并不使人意外。虽然导演张杨早就凭借《爱情麻辣烫》《洗澡》等作品功成名就,但从剧本构思到选择演员都颇费心力的《冈仁波齐》,仍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吧。

  在《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一书中,导演详细地道出多年来心中的西藏情结自己对于电影艺术的感悟,无论是想了解中国电影人还是想探寻电影《冈仁波齐》幕后鲜为人知的主创故事,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现在流行的环游中国、骑行川藏线、搭车在路上,张杨早在1991年就玩过了,算是文艺青年的鼻祖。那时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就在心里埋下西藏情结的种子,一直想拍关于西藏的电影的梦想,终于在二十多年后得以实现。所以,只要还有梦,就在奔向它的路上不懈追逐,终有实现的那一天。

  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艺术也需要资本支撑。在票房至上、金钱至上的今天,商业电影的巨大成功,挤压着本就不大的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在商业与艺术间巧妙平衡不失为上策,但在张杨看来,二者是难以兼得的。导演固然希望通过电影表达自己独具创意思想,但拍电影需要拉到巨额投资,而投资方要考虑盈利。张杨在书中提到《飞越老人院》为满足市场需求改变了他原有的思路,最后虽然也还算成功,但并不是他想呈现的效果。这也许是一种电影行业潜规则”吧,艺术服从于资本和政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冈仁波齐》能与我们见面,于观众而言,也是一种缘分

  近年来崇信佛教成为时尚潮流,从表面看是受很多明星信仰藏传佛教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喧嚣世俗生活中,面对种种逆境烦忧人们需要寻找一个渠道来解答人生困惑。而对于代代相传的藏族人而言,信仰早已深入灵魂,无需借助外力来寻找信仰的理由。采用素人演员的《冈仁波齐》,较为真实自然记录了这些怀着各式目的踏上朝圣之路的人在旅途中的成长历程与思想动态。外面五彩斑斓世界吸引着他们,正如无数走出村庄走向拉萨的年轻人一样,现代化浸染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

  拍摄朝圣者的路上,导演组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是见证别人的修行,亦是记录自己的朝圣。导演张杨在神山找回自我,我们在电影中找寻自己心中的信仰。唯有亲身体验过雪山与绿树同在的青藏高原才能理解无数人不畏艰险探索西藏的执着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二):在世界中心呼唤

  今年的九月中旬,我再一次踏上了西藏这片土地。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电影《冈仁波齐》放映后对我深深的触动;原因之二,因为工作一直忙,错过春天夏天去看海。父亲名字叫春海,在他去世的这十年间,每一年春天我都会去世界各地看海,但今年没能成行。都说父爱如山,看过这个电影后,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去冈仁波齐转山,为天上的父亲祈福。

  然而,事与愿违,我在西藏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计划最后停在了珠峰,而没有转山冈仁波齐。高原病就是这样,不会因为你得过一次就不再得,也不会因为你上一次没得,这一次就不会得。而得病的高度,也许上一次是5000米,这一次可能就是4000米。也可能呆一年也没事,但多呆一天就发生了高反。没什么规律防不胜防。我前一次西藏之行,非常完美,而这一次,却是大大的遗憾。但回到家后,竟然收到了出版社寄来这本《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也许这就是天意吧,很多事冥冥中早已注定。

  这是电影《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的导演张杨的拍摄手记,也是他的另一种方式的朝圣。这本书是张杨的首部文学作品,回顾了他二十年的从影历程,也详细地书写了拍摄这两部电影的幕后故事及创作过程。这本书收录了张杨导演的珍贵照片,以及大量精美绝伦的藏地摄影作品。也许到过西藏的人会更有感觉,西藏像是一个神奇的魔咒,去过的人就忘不掉,而且会一次次踏入。比如我。

  去一个地方旅行,实在需要心中有一种信仰般的力量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种突如其来心花怒放,那种在遥远之处突然天人合一喜悦之情,好像那在漫长生命中轮回曾经熟识之地,那种既熟悉陌生感受海浪一样,一排排汹涌而来,摇撼心灵。在我看来,这是旅行可追求的最高心灵体验。冈仁波齐,与云南的梅里雪山、青海的阿尼玛卿山脉和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而冈仁波齐被称为“神山之王”。在西藏,你看到藏民虔诚的朝拜,这种宗教性,当你亲眼所见,会有一种震撼感动。而去冈仁波齐转山,是每一个藏民的神圣理想。这种存在天地之间超越天地之外的信仰力量,才能够永久地让人信服。愿意相信为它轮回和生命之道。这也是人们所能获得的慰藉信念所在

  《冈仁波齐》没有剧本,只有一个大体的思路。演员都是从西藏芒康县的一个村子里找到的,他们从未接受专业表演训练,大部分都是本色出演。 转山是一种宗教活动,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需要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神山转一圈或多圈。藏族汉子尼玛扎堆,刚刚经历了父亲的过世。父亲一辈子的心愿,是去拉萨朝圣。尼玛的叔叔看到哥哥的遗憾,决定不再等待。尼玛打算陪着他年后上路。2014年是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村子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带领的朝圣队伍。一位年轻孕妇,她倒插门的丈夫,与即将出生的孩子都属马,也决定一起去朝圣。她挺着大肚子,与丈夫一起上路。同行的还有她的妹妹,尼玛扎堆的儿媳妇。尼玛的三个儿子,都娶了她。姑娘每天在喂牛做饭料理家务,只有回到娘家,才有一刻空闲。一对中年夫妻,因为去年家里盖房时,帮忙的工人发生车祸,死了两人,赔偿让他们背上了巨额债务。他们也想走朝圣之路,为死去的亡灵超度祈福。他们9岁的女儿扎扎,因家中老人无力照看,也一同上路了。村里的屠夫,宰杀过许多头牲畜,心里总是惴惴不安于自己的业障,习惯酒精来麻醉自己。他也决定去朝圣,来拯救自己的罪孽。两名少年,其中一名受伤有残疾,在父亲的支持下,也加入了这支队伍。每个人都带着自己不同的故事,也怀抱着不同的自我救赎之心,开始了一段2000公里的朝圣之路。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对那些演员而言是神圣之路,对张杨而言,则是艺术之路。拍摄完《冈仁波齐》之后,《皮绳上的魂》也被提上了日程。这部电影改编自藏族作家扎西达瓦的两部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去拉萨的路上》,张杨将两部文学作品揉成一个剧本。小说原作侧重于展现西藏面临现代性的困境,电影则去除了体现时代性的部分,将它整合改编成了一个有关寻找与救赎的故事。透过张杨朴实坦诚文字,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他对电影事业的执着,特别是对藏族信仰的笃信。书中描述的很多电影之外的东西,甚至比电影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直相信生命是有奇迹的,西藏之行,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无数次凝望自己拍过的照片,蓝天、云朵、村庄、湖泊、山恋、雪峰、草地、牦牛,藏民……心怀感恩谦卑,也依然被这样的美所折服。你以为虚构的小说很真实,可是你我,万物众生,不是被另一种更高的超越我们生命意志的神,虚构出来的呢? 不要追求,不要寻找,在祈祷中领悟,在领悟中获得幻象,只有一条路是通往人间净土的存在之路。

  人的这一生,是从生到死的旅程,是一场在人间的朝圣。也许明年,或者后年,我还是会再去,完成我的心愿。西藏,人间的天堂,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我要坚定地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神山,冈仁波齐,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祈祷父亲安康幸福,祈愿众生平安喜乐!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三):人生的朝圣

  《冈仁波齐》作为国内现象级的院线文艺大片拥有良好的票房成绩和极好的观众口碑。被誉为“让当代人重拾信仰的镜子。”《皮绳上的魂》也因为出色的故事构架和精湛的影像表象,让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多重可能性有了全新的期待。作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张杨,这些年一直保持着对于电影艺术的虔诚之心。他说:“我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那个完美电影的复制品,只能努力接近,可能永远也无法到达。但我依然要心无旁骛,回到创作的初心,坚定地去寻找心中的神山。”在新书《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中,张杨记述了《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的创作和拍摄的全过程、导演手记更是细化到了每一天如何去组织拍摄,如何与演员沟通,如何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完成拍摄的感人细节。这部书也是张杨导演的首部文字作品,书中他坦诚地回顾二十年从影之路 ,更有自己对于电影拍摄的独特思考和作为优秀导演的抱负。从北京到普拉村,从冈仁波齐到掌纹地……张杨在走向神山圣湖途中的,为我们呈现出的是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电影的坚持阅读这本书,仿佛让我们从字里行间随着导演张杨一同完成了一场人生的朝圣之旅。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四):一场虔诚的朝圣

  在关于西藏的印象里,有着壮丽的景色纯朴的民风,美丽的格桑花,以及布达拉宫和朝圣的人们。

  这本《通往冈仁波齐的路》是导演张杨记录自己拍摄《冈仁波齐》这部纪录片的一本书,关于朝圣我们了解的并不多。

  关于藏传佛教的朝圣,我们也是在关于西藏的电视纪录片里看到。拍摄这些纪录片的过程中,对于导演和导演组的人员来说,一方面要选景,一方面要适应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文中提到过作者本人出现的高原反应,出现肺水肿的过程。

  有时候遇到车辆抛锚的时候,等待救援和联系救援人员也是很不便的。所以相对在平原地区的拍摄,高原拍摄要更有难度

  拍摄《冈仁波齐》的整个过程的记录,在前期准备之后,拍摄组前往这神秘的地方,关于磕长头的朝圣队伍,他们必经之路和他们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整个朝圣的过程很久,差不多一年时间,拍摄的时间却不能一直这么久,如何才能压缩时间,却又能全面的展现这场盛大的朝圣呢?

  《冈仁波齐》没有剧本,创作之初只有一个思路,在选景选人的过程中,他们带着纪录片团队跟着遇到的十几个磕长头朝圣队伍。每个队伍都会跟拍几天,观察队伍里的形态,每个人的皮裙,手板等等细节,等到对于休息的时候,去了解他们,了解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要真实的记载这场虔诚的朝圣,就要深入这些群体认真的了解,多多的跟朝圣的队伍沟通,让当地的居民了解拍摄的意义,让他们认同并且觉得拍摄的是最真实的朝圣过程。同时也让观众更多的认识《冈仁波齐》所要表达给观看者的最真实的场景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五):内心的信仰

  冈仁波齐峰是横贯在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高度为6656米——在青藏高原的诸座高山中,单纯按高度排名,冈仁波齐并不占优,但它的意义体现于另一个方面。一方面,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所以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转山是一种宗教活动,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需要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神山转一圈或多圈。转山人需在57公里长,海拔4800米至5723米处的转山路上行走或叩头,快者日夜兼程当天可转完,而一般人则2到3天时间转一圈。神山周围有扎布热寺、确古寺、哲热寺和祖珠寺4个小寺,转山一定要拜这些小寺,这是转山的一部分。

  在张杨导演所写的《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一书中,关于拍摄的故事讲得虽然非常好,但更令人难忘的则是一开始的那些转山人的影像。无论男女老少,都是一脸的虔诚。一片白茫茫中,只有转山人的身影是如此清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呢?根据张杨导演的说法,当年电影《冈仁波齐》在冈仁波齐神山杀青之后,他终于有时间踏实实地转一次山。五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下来,按照他的话就是,体力像被掏空了。可想而知,转山一圈都已经这么难了,更不用说,有些人还在转好几圈。如果不是因为出自于内心的虔诚与执著,如果不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去努力坚持,多半是一定坚持不下来的。

  转山的人因为是在围着神山转圈,所以心中就有了目标,就有了坚持走下去的那一种坚定的信念——其实转山可不仅仅只是走路而已,有的甚至会一路磕头,这就更不容易了。其实,换成是每一个人,包括张杨导演在内,做每一件事情,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在支撑和激励着自己的内心,如果事情很艰难的话,半途而废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而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冈仁波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所以才能一路风雨、一路跋涉,朝着目标艰难前行!

  在《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一书中,张杨导演回顾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从影经历,主要是拍摄《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两部电影的故事,字里行间似乎颇为轻松,但却一定可以想见那些创作的艰难,更不用说具体拍摄时的种种状况了!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西藏总是会情不自禁地给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触动——即便是人生的初次相见,也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那里,然后就是越来越喜欢,直至于着迷以及痴恋!

  人生其实就是一条不断寻找自我价值、挑战自我价值的路。转山总会有结束的时候,人生的路也会有走到尽头的时候,但结果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只要有了一颗坚定执著的心,就会勇往直前地坚持走下去,而不会惧怕过程中的那些艰难险阻!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六):我心中的冈仁波齐

  从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到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底,我除了有两天下到成都去见了个演员之外,整整一年时间基本都待在高原上。

  我们车队总共有十一辆车,有六辆是新买的车,从高原上下来后,都跑了四万多公里。从芒康到拉萨,再到冈仁波齐的总长是两千多公里,所以来来回回地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再加上选景时候走过的路程,这一年真的是围着地球转了一圈多。

  虽然我们是在高原上,又要沿着公路拍摄,但我最欣慰的是,整个一年里,剧组没出过任何安全方面的事故。很多地方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必须戴着安全帽拍摄。有时候正在工作,突然就听到石头哗啦啦往下滚,大家就赶紧找地方躲避,只要被一块石头砸中,人就没了。

  我们唯一发生的意外是,电影全都拍完了,车队从西藏回云南的路上,撞了一头牛,赔了一万多块钱。所以要感谢菩萨保佑,感谢冈仁波齐神山的庇护。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底,电影《冈仁波齐》在冈仁波齐神山杀青,一年的拍摄工作画上了句号。这一年中,好多次经过这里,从四面八方的各个角度,无数次眺望过这座神山,但那都是因为工作,心里想的全是电影的事情。这一次,我终于可以从繁琐的事务中抽身出来,带着索朗尼玛和两个剪辑师,踏踏实实地转一次山。

  虽然已经在高原上待了一年,但转山对我们而言依然非常艰难,五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下来,体力像被掏空了。从海拔五千米的高度往海拔五千七百米的卓玛拉山垭口攀爬时,每走几步路就要停下来喘气,休息一会儿后再往前走。大家就这样安安静静,一步步往前挪动。这个时候谁也帮不了谁,只能心无旁骛,靠着自己的意志坚持下来。

  拍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两个三十多岁的苯教信徒。他们每天都会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围着冈仁波齐反着转一圈,计划是转一千圈。我们到时,他们已经在山脚下住了两年多,转六百多圈了。我们转山用了两天,跟佛教徒的转山方式一样,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走,所以每天都会遇到这两位信徒。大家碰面后打个招呼,然后擦身而过,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行。他们虽然面容黝黑,衣衫破烂,但眼神里却都是虔诚和执着,我常常被他们的眼神感动。

  冈仁波齐是很多教派的神山,大家都为着自己心中的信仰转山。我自己虽然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我对佛教有亲近感,佛教有很多方法论,帮助一个人去修行,通过这种修行会把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看得更明白。

  我自己这一路的拍摄,不正是一种修行吗?在电影的道路上,我也是信徒,这一年的拍摄,也是我的一种朝圣—— 电影的朝圣,而我想到达的目的地正是一个导演心中的冈仁波齐—— 一座电影的神山。

  就像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所说的,这座电影的神山可能只存在于理想国里,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那个完美电影的复制品,只能努力接近,可能永远也无法到达。但我依然要心无旁骛,回到创作的初心,坚定地去寻找心中的神山。

  只要是在这朝圣的路上,心里便已是极其幸福的了!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七):我们选择认识内心的方式

  人生学会了那么多的花拳绣腿,你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大的命题。 生而为人,有的时候我都会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通过张扬的这本书,或者说这部电影,让我真切的感觉自己都是在虚无的矫情。 磕长头不惧艰苦,毅然前往冈仁波齐。他们几个人或者一群人,前仆后继,循环往复的走向一条信仰的朝圣路途,我们的人生梦想是什么呢?有什么能让我如此坚定的去做一件事呢? 回顾我走过的路,信仰的力量,是一个人的驱动力。无论风雪,无论生死,坚定的去选择一样内心的执着。我感动他们的行为,我怯懦的畏惧他们的执着。 当落实掉下的那一刻,面对生死,他用身体给她挡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了母亲的意义在于子女,当了师长的意义在于教诲。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其他人可能是职业限制,意义在于成绩。我们呢,抛却身份只是一个人,只是一个自己的信仰又是什么呢? 我们说到信仰,可不单纯是信仰的力量,在于执着。在于坚持。 看到书中的一切,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70多岁的的老人,身患重病,一路走来,也许丧命在路上,但对于他来说,能死在朝圣的路上,是最好的归宿。藏族人如何面对死亡,他们对于轮回的认识,天葬。

  另一种可能,他一路走来,身体反而越来越好。路途中,他们遇到死在路上的朝圣者。这让我很震撼。这里的死亡不会让人害怕,不会让人慌张。天葬是藏族人对于肉体和灵魂的一种认识。在路上出生和死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且他们认为路上的生与死都是非常神圣的。

  电影剧情中,虽然是极致的写实,但它的故事也都是精心编排的,只不过这种编排,我们都能从生活里找到真实存在的依据。它是在一个剧情片的范畴里,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情节设置也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人物,所以电影内部的真实感会非常强烈。

  在通往冈仁波齐的这条路上,张扬导演经过的地方几乎都没什么人,没有电视、网络、手机也大部分时间没有信号,平时那些烦恼全被屏蔽掉了,你的内心会一下子变得特别安静,每天都特别踏实。

  读完此书,看完电影,有的时候对于人性只能赞叹,自私的人虽然多,但是人性的真善美更让我饱含感动。自然温和扎实,好电影,心生敬意。

  内心深处,总有一扇窗,让我们看见世界的不同。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八):【200】信仰

  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相信的。

  A

  信仰是什么?曾经在宗教知识的课堂上,这个问题反复被同学提及,老师只是微微笑笑,并没有太多的解释。

  对于大多数没有信仰的人来说,信仰带有“拿来主义”的色彩。知名寺庙的香火鼎盛,求子求财的神仙前络绎不绝,好像,无论犯了什么过错,在佛祖面前拜一拜,就可一笔勾销;好像求子拜了观音,求财拜了财神,孩子和金钱便可接踵而至。很多人,打着信仰的旗号,做着实用主义的事情。无事不登三宝殿,出事才到佛堂前。就如那耳熟能详的俗语:临时抱佛脚,总比不抱好。

  佛教这外来的和尚,和中国本土的道教相融合,两者相融的神仙簿,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诉求。要什么就拜什么,实在不行,就拜拜如来或者玉皇大帝,怎么来说,拜拜位置最高的那个人,总是没错的。

  那么信仰究竟是什么?很多人会思索,却没有答案。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也随着鸦片进入中国,在中国不断发展;百年后的今天,信徒不断扩大的趋势。人们物质丰盈之后,总要信些什么,这些宗教有意识无意识之间成为了一种选择。不同于马列主义的无神论,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心中,还是冥冥之中存在着一个万能的神袛。那么,信仰是什么?

信仰如花,无声绽放

  看完《冈仁波齐》时,再次被他们震撼。记得漫长的电影,就是他们的脚下出发,一跪一拜到了神山。“磕长头”是很多信徒的选择,这是生活赋予他们的本能。不用强求,它就在那里。

  从家到拉萨,到神山,千公里的路程,被缩影在被缩影,一年的时间,化为这部质朴的电影。没有固定的台词,没有精湛的演技,他们就是在演着自己,他们就是在表述着自己对于宗教的信仰。一步就是一步,耽误了就重来,在这跪拜的途中没有怨言,一切都是自愿的。

  他们出发,他们到达。中间短的要数月,长的要几年,可是他们心甘情愿去做这件事情,这是他们选择后,应该默默承担的事情。生老病死,都随着信仰跟随自己的一生。因为信了一些东西,所以在做事之时,总会有所顾忌。

  甚至因为信了一些东西,就不得不换种方式去生活。

  课本上,曾简短提及“磕长头”的事情,那时颇为困惑。花上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磕头,风吹日晒、露宿街头,这样的生活简直不可想象。因为不理解他们的信仰,所以不理解他们的生活。

  信仰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吧,与他人无关,或是因为家庭的影响、或是受到环境的左右,开始去信一些东西。可能是可触及的,也可能是存在于幻想中的人或事物。

  C

信仰如花,在心绽放

  一如张扬团队花了很久的时间拍下来《冈仁波齐》电影,记录下西藏人民的部分生活。他们跪拜了多久,团队就紧跟了多久。这就是一个梦,梦圆了,信仰就有一定的升华。

  信仰,它可触及,因为它不遥远,它就在你的心底。略微俗气的说,它可能是你想要的一个物件或者喜欢的一个人。你甘愿为它付出一切,你甘愿为它牺牲一切。当你有天,让它无声地影响你的生活,那它就存在于你的心底。

  它可能不会让你升官、也可能不会让你发财,甚至有时候,你不能说谎、不能懒惰,你要勤勉要正直。那么那个时候这就是你的信仰。

  你的一切都是为了它存在。它就是你此生的丈量。

  它是信仰,是无声的宝藏。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九):信仰的力量——评《通往冈仁波齐的路》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一书是中国著名导演张杨的拍摄手记,这本书记录了他在西藏一年的时间里拍摄电影《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时所写下的文字。书中的文字说不上多么深刻,但是足够真实,带给人十足的现场感和久违的感动。 张杨对于电影是有着很深的情怀。他并没有把电影当成自己安身立命的工具,而是当成了一种信仰。他有着很深的西藏情结,在大学时,去西藏旅行的经历,除了给他带来了震撼外,也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在西藏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他多次出现了痛苦的高原反应,甚至有一次差点因为感冒引起的肺气肿而险些丧命。但是他却从没有动摇过放弃拍摄的计划,体现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西藏是个很神秘的地方,在选演员时,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云南、四川的藏族聚居区选演员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但是到了西藏芒康县一个叫普拉村时,他第一次遇到了在小卖部吃方便面的藏族女孩斯朗卓嘎,并给她拍了照片。在晚上翻看白天拍的照片时,张杨觉得就是斯朗卓嘎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演员,她应该出现在他的电影里。通过斯朗卓嘎,张杨在那个小村子里找齐了电影中设定的人物,这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在拍摄整个电影的过程中,作为一部中国式的公路电影,绝大部分的拍摄都是在公路上,能够一路顺利地拍摄完成,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创造的这个奇迹的因素,我想是因为信仰的力量。 《冈仁波齐》没有剧本,只有一个大体的思路。“虽然我们为了追求真实的力量,采取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但我们拍的并不是纪录片,它还是一个特别明确的故事片的概念。所以要从生活经验中建构我们这个队伍在路上的形态。” 那些演员都是从西藏芒康县的一个村子里找到的,他们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大部分都是本色出演。“非职业演员身上没有程式化和教条性的东西。”他们大都不会说汉语,与导演的交流都需要通过翻译来进行。这样的一部电影,一上映,居然广受好评。记得当时电影上映后,我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一进去居然有些不太习惯,因为电影院里坐满了人。我忽然想到平时看这种类型的电影,大多时候整个电影院大厅都不会超过十个人。我还记得,电影中的一个细节,朝圣的队伍中有个叫江措旺堆的人,平时会帮别人杀牛换一些酒买醉,他为了洗刷自己的罪恶感,加入了朝圣的队伍。在朝圣的路上,他在磕头时,看到眼前有一只虫子经过,于是趴在地上一直没有起身,后来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怕伤害到小虫子,而选择了耐心地等待,等那只虫子缓慢地经过后,他才起身。通过朝圣,每个人都从外到里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当他们开的拖拉机被一辆吉普车撞坏时,看到车里有人生病需要赶到医院,他们放那车走了。拖拉机坏了,他们总是把车往前拉一段路,然后再返回去,从起点开始磕头到拖拉机所在的地方。 对于那些参与拍摄《冈仁波齐》的演员而言,他们心中有着很虔诚的信仰,整个拍摄的过程,是他们朝着心中的神圣之地前进的过程。这一段路注定是艰苦的,比如在朝圣路上生产的孕妇次仁曲珍,在孩子出生后她并没有选择离开朝圣队伍,而是选择继续跟着。那个原本的小混混,也在朝圣的路上得到了蜕变,他在拉萨遇到了爱情。学会爱,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很重要的因素。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对那些演员而言是神圣之路,对张杨而言,是艺术之路。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十):坚守成就《冈仁波齐》的电影奇迹

  著名导演张扬的作品《冈仁波齐》创造了2017年电影界的奇迹,在好莱坞大片的包围之下,创造了超过1亿元的票房。该片以对大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探讨,给现代人带来心灵上的巨大冲击。因此,本片被看做是2017年的现象级作品。电影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导演以伪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的一群藏族人翻山越岭2500公里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过程。在全片117分钟的时长里,影片中壮丽的风景、变幻莫测的天气以及那些坚定执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再打动着观众的心。

  每一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真相,其中的滋味,只有成功者自己知道。对于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来说,自然也离不开这则规律。《冈仁波齐》从开始谋划到拍摄成功,期间几经波折,导演张扬克服了物质、精神上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功德圆满。张扬对电影《冈仁波齐》的坚守,就如同电影中藏民民对神山冈仁波齐的坚守,沉浸其中,心无旁骛。幸而,张扬将其中的酸甜苦辣,以文字的形式进行了记录,于是便有了这本《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这既是张杨的首部文字作品,也是他对自己二十年的从影历程的回顾,以及电影《冈仁波齐》的创作过程。透过张扬朴实坦诚的文字,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他对电影事业的执着,特别是对藏族信仰的向往。书中描述的很多电影之外的东西,甚至比电影更值得读者思考。

  《人民日报》曾经有篇文章写道: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商业电影的本质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要求电影尽量满足大众的口味,而艺术电影往往指向更加个人化、极端化、实验性的东西,却难得高票房。想要结合他们,就得两方面妥协,结果就有可能两方面什么都不是。在电影行业里,很多导演为了票房而追求票房,在商业和艺术之间选择了商议,沉迷于票房数字的增长,而忽略了对深层次人性的挖掘,缺少了打动人心的电影灵魂。张扬导演在拍摄了《无人驾驶》和《飞越老人院》两部电影之后,开始对自己导演事业的深度思索。在他看来,电影是一个导演的艺术,而导演的创作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你还想拍出几部自己满意的好电影,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不要再左右摇摆了,要对自己狠一点,想清楚未来的路。如果要拍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要在艺术上走得更远,你就必须受得了寂寞,顶得住压力,受得了清贫。于是,他放弃了待遇优渥的商业电影,转而拍摄自己梦想多年的电影《冈仁波齐》。

  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更是对初心的一种坚守。当你放弃某件东西的时候,或许会收获更有价值的东西。《冈仁波齐》这部影片采取的是一种伪纪录片方式拍摄的电影,自始至终都没有剧本。要拍出这部电影,就必须忘掉以前所会的东西,摈弃那些驾轻就熟的使用技巧,己回到最初,就像第一次拍电影一样,用最纯真的眼光去发现,用最笨拙的方式去寻找。这完全颠覆了张扬以往的拍摄经验,但他明知这个过程充满坚信与挑战,但依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如果对技术上的放弃可以看做是对新拍摄方式的尝试,那么在物质上的放弃,则更显得张扬对电影事业的执着。张扬是国内第六代导演之一,曾经2次获得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次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想要拍摄获利丰厚的商业片易如反掌。但他放弃了拍摄资金充裕的机会,选择了《冈仁波齐》。为了争取到拍摄的机会,张扬尽可能地压缩拍摄剧组的人员和预算,将普通剧组130人左右的规模压缩到30人左右;一年之内拍摄《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两部电影,预算控制在3000万元。为了确保顺利拍摄,张扬和执行制片人甚至用自己的钱垫付了启动资金。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创作上的自由,张扬拒绝了商业投资,而是采取了拍摄公益短片置换的方式,争取投资或支持。比如他接下了“雪佛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拍摄公益短片的活,换取了一笔钱。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张扬愣是完成了整部电影的拍摄。更难得的是,对拍摄内容的取舍。由于没有剧本,张扬也不知道电影未来的走向是什么样的,甚至不知道下一场戏拍什么。这些未知数带来了很多挑战,但也带来和很多惊喜和意外收获。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也拍到了很多精彩的片段,甚至还有一些超出期望的片段,但是放在影片里觉得不够好,或者有的破坏了节奏的流畅性,以及与影片本身的气质不符,于是就统统拿掉。正是有了这种取舍的精神,使得《冈仁波齐》取得了令人瞠目的票房奇迹。

  艰辛,是每个成功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正是有了艰辛的磨练,才会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效果。要知道,常人在西藏行走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你要面对寒冷、空气稀薄、高原反应等等问题。晚上睡觉时,必须把睡袋全部拉上,只露一个鼻子呼吸,早上起床后,帐篷里到处是霜。《冈仁波齐》没有剧本,只是张扬在脑海里盘旋了十几年的念头。最终,他决定用一年的时间,跟着一组朝圣的队伍拍摄。用一种苦行僧的方式,跟他们朝夕相处,同吃同住,也不事先规定剧情,就从他们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任务。在拍摄电影的同时,张扬也经历了朝拜的整个历程,在艰辛的环境中,完成了对自我的一种探索和蜕变。

  就像张扬在书中写道的那样,他梦想一边旅行,一边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始终在寻找一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其实,仔细思考,人生不正如《冈仁波齐》中的朝圣者,需要在面对风雨变故时始终纯粹地坚守信仰吗?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既是张扬的电影探索之路,也是找回生命本真的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