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刀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刀锋》读后感10篇

2018-03-31 20: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刀锋》读后感10篇

  《刀锋》是一本由(英)毛姆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读后感(一):一个人孤独,和向上的少年

  面对毛姆的确会有很多话想说,但又总觉得思绪纷乱,像极了甫一接触阅读理解时候答非所问有口难言,一方面知道他的确写得好,故事情生动有趣人物鲜活且充满生命力,但总还是有一层戳不破的隔膜,感觉那些文字浮在面上,很难真正走进去。有朋友笑言毛姆一本书拖稿四年,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一定没有好好写。这样想来,猛地一次两次看不懂也不算太难为情的事情。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想的一样,做一个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人也没什么不好,这也是我无论看《刀锋》还是《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东西,我们很难不被这个世界欲望所俘获,当然在今天这个多元化并鼓励自我表达社会选择自己道路不见得就是多么可耻的事情。但又恰恰,我们太需要一个人迎难而上了,毒舌、智慧、果断、认真特立独行,毛姆讽刺着所有人,结果在几十年后还是会被很多人拿那句“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来当做至理名言。有些事,总要有人来做,这便是毛姆对于时代意义

  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一个批评家也是如此,因为他不是那种站在街口骂街又对政府指点江山的闲汉,他首先是个自制力高过创造力的人,其次又是表达能力高过文学能力的人,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他能够写出“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对付的是你的时刻想要冲出来想要出风头的小聪明”,就一定是文采飞扬了,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话语背后的不花哨不绕口但又能引申出的力量,才是他核心价值终点

  看看《刀锋》吧,张公子曾在知乎上说毛姆最擅长写"我有个朋友"式小说,这个故事里的“我” 拉里是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成长在一战之后欢呼雀跃的美国气氛当中,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战争带来的满足虚荣心让大部分的美国人开始寻求更大的生命价值,例如财富和名望。当然,我们的主角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毛姆不会允许,可拉里还需要一些小小的刺激,因为他的生活还太完整了——成功战场上活下来的大幸运,还有美丽的未婚妻,如果说我们都在追求一种人生的小确幸来支持自己继续行走,那么属于一个普通人的小确幸也不过如此,可拉里开始“疯”了,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妄图追求真理,毛姆是个看客,也只是听众,他称赞这位“朋友”,可又同时把这道命题交给读者自己看破。

  所以拉里身上发生了什么?不过是初出茅庐的飞行员第一次在战场上体会到了死亡,打仗嘛,死人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只能这样默默告诉自己,因为我没有经历过这些,目前为止我连小灾小病都没怎么亲眼目睹过,可这并不妨碍我去猜想拉里的内心世界:

  好端端的战友说了句“哈哈,老子要挂了。”然后就死在他面前,如果他不是救拉里而中弹,如果他不是从生到死让拉里亲眼目睹,如果他的遗言可以再具体点,别这么一如往常的大大咧咧,我想拉里都会好受一点,因为他知道这个战友本来准备打完仗后回爱尔兰跟一个姑娘结婚的。

  “结婚” “姑娘” “幸福生活”,这些词汇对每一个正值满腔热血年轻人来说都是如此充满吸引力可惜小伙子死掉了,拉里回来了,并且即将结婚,放在我身上,我估计也不会太容易想得开

  所以周围人默许了拉里一开始的庸庸碌碌,战争之后总是需要休养的嘛。去年热播的《伪装者》里,胡歌将新兵蛋子第一次开枪杀人的紧张情绪演绎的生动形象,毕竟战场上死了人跟一个老人死在床上比起来还是不太一样的。可是拉里就这么“晃膀子”晃了下去,未婚妻跟别人结婚了,那个伊莎贝尔嫁给了能给自己带来充实生活的人,当然她等了他很长时间,只是最后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么说也不太准确,因为伊莎贝尔不想追求什么道,她只想过着有皮衣有大房子珠宝首饰的生活就够了,她依旧爱他,但他一个人跑去“修道”了。

  我差点有些恍惚,拉里走的是不是本名李修缘的济公的那条路,堪破红尘,寻求顿悟,他跑去煤矿,又转向农场,各地的旅行中也试图从宗教中找到答案,他苦行,且并不算是自得其乐。不过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真理——

“我想弄清楚上帝究竟有,还是没有。我想弄清楚为什么世界上会有恶。我想要知道我的灵魂是不是不灭,还是我死后一切都完了。”

  这里精神境界实际环境猛烈的对冲,和《月亮》里一样,毛姆设定的人物都是这样不拘束,甚至是离经叛道,拉里距离惯常意义里的完美生活就差一步,可他转向地如此彻底,当然毛姆并没有一味追逐悲剧化,拉里的未来充满了光亮,虽然只是结尾的一次隐喻,当然也已经足够。

  《刀锋》读后感(二):叩问生命,行在刀锋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整个欧洲社会经济衰退、精神空虚,然而隔海相望的美国大发战争财,国内经济空前繁荣,人们沉醉在发财致富的美梦中。可惜物极必反突如其来的经济大萧条让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精神文明进一步恶化。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人们又该如何寻找人生的真谛明白人所存在的意义呢?

  为了弄清这一切,英国知名小说家、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踏上游历之路,走访多个国家地区,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来到美国,潜心创作出《刀锋》一书。书中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围绕主人公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展开,描绘了他抛弃外在阻碍因素执着地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体现了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对人性深刻思考

  我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原文出自古印度的《迦托——奥义书》,相信译者下了不少功夫,才比较贴合中国人的说法。毕竟之前有版本译为“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读来实在教人费解。但如今看来,这句话不难理解:锋利的刀刃,容易伤害自身,更何谈行走在上面,必是极其艰难的,正如通向自我的道路需要艰难跋涉。而追求至高无上者,向往真正的光明,因此能够越过刀锋、得到救赎的人,必是放弃了外在的物质,抛弃了自我的人。是故,圣者说“那是一条狭窄而又危险的道路”。

  那么在《刀锋》里,毛姆探索的救赎之道又是什么呢?书中的主角拉里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有青梅竹马的未婚妻伊沙贝尔,从战场上载誉归来时,被所有人当作英雄前途一片大好,只等他顺理成章接受美好生活。出人意料的是,他选择了逃避,开始外人眼中“游手好闲”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众人所不解。原来是他的战友在一次飞行中为救他而牺牲,朋友的死亡让他对生命有了独特体验,在强烈震撼之下,他困惑于生命的意义,人又为什么要活着。故回到家乡后,他抛弃了拥有的一切,四处游荡,体验不同的生活,路永远在继续,拉里救赎与否尽在不言中……

  或许毛姆以“刀锋”为书名的意义就在于此,拉里对生命的苦苦追求,正是《迦托——奥义书》中的真实写照——叩问生命,行在刀锋。解救心灵的唯一途径必然充满荆棘,其中的辛酸苦辣,自是不用多说,既然选择就不要轻言放弃、踏实的走下去。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刀锋》出版之时,恰逢第二次大战末期,战后士兵心理状态普遍问题严重,纷纷怀疑人生,毛姆倒是给他们指引了正确方向。若说毛姆前期的《人生的枷锁》,只是展现了最真实残酷的人生境遇,那后期的《刀锋》便是最理想美好的精神境界,这一前一后的写作是毛姆思想觉悟提升,用“刀锋”来斩断“人生的枷锁”再合适不过。

  《刀锋》读后感(三):一个在战争中幸存的美国飞行员放下屠刀去东方取经的故事

  毛姆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讽刺揶揄的机锋和明察世事睿智。无论其喜剧还是长短篇小说都浸透着他愤世嫉俗个性狂放不羁的才情。这个被称为“天堂之魔”和“人世挑剔者”的毛姆,其实并非一味恨世的偏执狂,而是一个对人类极富同情心优秀作家。正如他在谈自己的文学见解和人生哲学的著作中所说的:“我推崇诚实、坦率,向往真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许多作家观察到了而不愿公布于中的人类特性揭示出来而已,人类最令我困惑的就是人性的矛盾性。”

  正是有了这种直面人生的勇气和不畏世俗观念的胆识,毛姆在他的一系列优秀的长短篇小说和剧本中,透过现象本质解释了人性的乖戾,命运无常阶级迫害的凶残,西方社会价值观的荒唐无稽,生死的意义和存在的孤独感、虚无感和荒诞感。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大量极富哲理性的段落和情节。他的长篇小说代表《刀锋》更是将他对人类行为所作的观察和思考的总结,始终贯穿着对人生之谜的探索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读后给人深刻的启示

  《刀锋》读后感(四):我们向何处去?

  1897年,法国画家高更最喜爱孩子阿丽娜因肺炎去世,悲痛欲绝的高更创作出了油画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向何处去?》。这三个如同孩子般的问题,却是哲学上的终极问题。而毛姆也以高更为蓝本,创作了一部探讨艺术与生活矛盾性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而我今天要讲的是毛姆的另一部小说《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类似,这部小说以英国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而创作,同样在思考生命的究极意义究竟是什么?相较于上一部,《刀锋》更像是在试图回答高更的第三个问题:我们向何处去?

  拉里向何处去?艾略特向何处去?伊莎贝尔向何处去?格雷向何处去?索菲向何处去……

  在回答上述小说中的这些人物向何处去之前,我想先谈一谈刀锋。我在拿到小说甚至看完小说都有一个问题萦绕着我,那就是作者为什么要把小说取名为《刀锋》。在小说的扉页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圣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羯陀奥义书》。《刀锋》有很多个译本,我看的是刘勇军的译本,而在周煦良的译本中,这句话是这么翻译的: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因为我没看过英文的原版,我只能通过两位译者的版本对刀锋进行分析。上述两位译者的翻译有两个地方存在差异,一个是剃刀和一把刀,另一个是通过和越过。

  在我读完小说之后,我更倾向于刘勇军的翻译。剃刀寓意光洁自己的表面,小说里的艾略特每次出席聚会都要打扮一番;伊莎贝尔宁愿放弃爱情也不愿意放弃光鲜的生活;格雷一家十分在乎外人客户对自己的看法;索菲就算堕落也要保持美丽;而只有拉里,他一直在追寻内心的东西,以至于作者毛姆在多年后见到他时,还以为他是一个流浪汉。物质世界的剃刀很好使用,每日清洁即可,而内心世界的剃刀却是无比的艰难,是故圣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通过和越过的区别在于救赎之道是否存在终点,欲通过者无不艰辛,不代表救赎之道存在终点,而如果是越过,那么救赎之道是存在终点的。小说的最后作者写道:所有我关注的人都得偿所愿:艾略特拥有了显赫地位,伊莎贝尔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格雷有了稳定收入,苏菲告别了人世……我们会发现作者没有再提及拉里,有人会说,作者没有再见到他所以不知道他的近况,但从前几张章拉里从印度学来的智慧也会看出,世界从无限中产生,由无限产生有限的世界,而人想要在有限的世界里找到无限的真义,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条救赎之道是永远没有终点的,是故只能通行而非越过。

  在了解了刀锋的意义之后,我们再去看小说和回答高更第三个问题便会流畅许多。我们究竟去往何处?是艾略特的显赫地位?伊莎贝尔的财富?还是格雷一份如意工作。这些去往的目的地我们非常能够理解,但却无法统一解释我们去往何处?换句话说就是这些财富和地位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在小说中只有拉里去寻找了这个更加深层次的答案,他在印度找到了去往何处的答案——轮回永恒

  按拉里的理解,我们这一世的所作所为是上一世的结果,而我们这一世又是下一世的因,生命如此循环轮回。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我们所要去往的是一个无限的结果。为了让下一世能够相对幸福,这一世需要进行修行,也就是通过救赎之道。

  作者毛姆对拉里从印度学来的吠檀多哲学理论不予置评,这也是整部小说的基调,小说讲述不同人的前行之路,但不对任何一个人的选择做过多的评判,如同他在开头所写:虽然我可以杜撰某些情节来填补空白,令故事更加合理,但我没打算这么做,我只是想把我所知道的写下来。而最后毛姆和拉里也失去了联系,我们亦无法知晓,这个永恒与轮回的救赎之道是否就是他心中追寻的答案。

  《刀锋》读后感(五):做一个疯子,一路狂舞,燃尽生命

  如果生命是一部小说,我们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贫穷也好富有也好,精彩也好平庸也好,我们永远挣脱不开我们的人设。如同井底之蛙永远无法看到井口之外的世界,我们也不过是囿于某个井中的青蛙,不过这个井或许大些,大的让人常常忘记了它的存在。

  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是从一个井中跳向另一个,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你会知道,世界原来不只是你生活着的故土。

  而读书,则是去体验一个全然不同的生命。在文字里,时间也好空间也罢,一切都不能成为隔阂,我们可以与某个数千年之前,地球另一面的灵魂相遇,对话,惺惺相惜,一见如故。我们可以天马行空,去感受现实生活中无力实现的理想。

  大概毛姆这类作家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如此。他把我们心向往之,却始终不能至的人生写下来,再送给我们,反过来使我们感动。

  《刀锋》是毛姆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叙事到人物塑造,都是典型的毛姆风格。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拉里有些离经叛道的生命历程:谎报年龄参军,退伍后不读大学,不工作,一心扑在无法言说的某种理想之上。读书,读所有的书,学习多种语言,游荡,甚至到达印度跟随瑜伽行者修行。而毛姆自己,则作为拉里的一个朋友,讲述了他所能了解到的故事。

  我把这本书安利给朋友,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觉得,拉里如此自私,辜负深爱他的未婚妻,让关心他的人为他担忧,这是不负责任的;有的人却无比的羡慕,却苦于被重重现实的枷锁束缚,无力去寻求心底的梦想;也有人不屑一顾,认为不过一个疯子而已……

  确实,疯子而已。

  这本书的文案写着,“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为传奇”。而事实上,他也并不能称为传奇。终其一生,他始终不过是茫茫人海中孤独行路的一个疯子。我,却羡慕这个疯子。

  相信许多人来说,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多少有些羡慕。

  毛姆是个天才,他用一个故事,轻易地就唤起了人们心底已经沉寂的热情。

  人群,每天漫无目的的活着。拥挤在莫名其妙的城市里,周旋在光怪陆离的人事间。工作家庭两点一线,偶尔假期,拥挤在巨大的青蛙群中,扑通扑通地跳进别的井里,名曰,去旅行。

  如同拉里小说中所说的:“我不知道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死亡的结局。那么,这个每人一次,绝无可能重来的一生,就分外值得珍惜。

  我宁愿踏上泥泞的道路去寻找自由,也不愿平顺地走进牢笼。

  我宁愿一路无人理解无人同行,也不愿跟随群羊却不知方向。

  我宁愿快乐而平庸地活着,也不愿不快乐而伟大、高尚。

  我宁愿碌碌无为却微笑着死去,把骨灰抛进原野大海,也不愿满载殊荣,连腐朽的尸骸也被关在宝石做的监牢。

  我愿做一个疯子,一路狂舞,燃尽生命。

  《刀锋》读后感(六):人物画廊里的人生奥义

  毛姆的《刀锋》出版于一九四四年四月,男主人公拉里的经历脱胎于他在英国剑桥大学结识的哲学教授维特根斯坦的真实生活。跟随作者的目光,我们可以看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中心主义的黄昏时代,还有在那个时代画卷中形形色色的男人和女人们。

  小说以拉里为中心,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社会男女的生活图景。比如: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是贪图享乐的代表;艾略特则以买卖古董起家,一心想要跻身上流社会;格雷是经济大崩溃的产物,只知道做生意发财,虽然头脑简单却心地忠厚;苏菲因丈夫和儿子在车祸中丧命,被放逐到巴黎过着堕落的生活,终于被杀害;还有模特儿兼妓女苏珊娜,最终得到了安稳的生活……

  小说里的男男女女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虽然身份地位有所不同,但同样都在社会大潮的卷席之中追求着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唯有拉里,他永远是一个闲云野鹤式的人物,他逃学到加拿大,十八岁混进空军,经历过一战,曾是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因为好友为救自己牺牲陷入了人生的迷惘。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甚至放弃婚约,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

  拉里这个人物其实是一战的产物,他反映着那个时代很多年轻人的人生与心态。显然,在那个时代,法国已经不能再为来此寻求人生真谛的人们带来满意的回答了。拉里从美国到巴黎,又从巴黎遍游世界各地,最后到了印度,找到了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于是了悟人生。这预示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文化中心已经开始发生转移。

  从小说的主题来看,《刀锋》并不是一部有趣的作品。这是因为无论是从社会生活,还是哲学探究角度,它试图探讨的其实是:一个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该选择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该以怎样的姿态去融入这个世界?等等,人生的终极问题。这有点类似于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它其实讲述的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寻求,以期最终达到内心圆满的过程。

  不过,小说对人物的塑造却是极其成功的。在阅读的过程之中,读者就像在欣赏一幅幅画廊里的人物肖像,透过每一个人物,透过作者生动鲜活的笔触,我们窥见了历史,也思考了人生。毛姆对各色人物的塑造可谓是写作学习者的优秀范本,而他的叙事的技巧也十分值得称道。

  《刀锋》之前读过周煦良的译本,采用的是直译法,通俗易懂,且不失原文味道。相较来说,这一版的翻译更注重文学性,采用的是意译,可能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在此仅举一例,即开头引用《奥义书》的那句:周译:“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刘译:“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圣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两种翻译风格截然不同,读者可以自己体会。据说此版是根据1944年英国Heinemann 出版社经典版本完整翻译,是一字未删的“足本”,所以从作品呈现的完整性上来说可能会更好一些。

  “我要走遍世上的每一条路,度过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阅尽《刀锋》里的人物,你是否也想在复杂的世界里寻得属于自己的人生奥义呢?

  《刀锋》读后感(七):我们穷其一生,追求的是什么?

  知道毛姆是源于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吴苏媚(曾用笔名:菊开那夜)。她很喜欢毛姆的文字,尤其是毛姆的游记,特别是关于印度的,因为她本身也是个印度迷。在她的影响下我开始对毛姆很好奇,机缘巧合,第一次看毛姆的文字就是这本著名的《刀锋》。但显然,我不算是很能接受毛姆的文字的人,所以,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很久。看完之后的唯一感觉是:我把自己看懵了,我需要缓一缓。

  小说以艾略特的叙述开始,讲述了青年拉里的故事。拉里原本在退役后就要和艾略特的外甥女伊莎贝尔结婚的,前提是他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偏不,他觉得钱够花就够了,他要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然后,伊莎贝尔和他解除了婚约,嫁给了一个富二代。

  这部小说,反映了许多不同的价值观,即便放在现在,也能从生活中找到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对号入座。

  艾略特,一个热衷于交际的有钱单身汉。经常组织聚餐、舞会,流连于所谓的名流圈,视名利为生命,即便病入膏肓就快死了也还惦记着要穿上代表身份与地位的衣服去参加一个贵族女王举办的舞会。看起来人脉极广,但真正的朋友仿佛只有“我”,这一点从他临死之前可以知晓。“我”为了了却艾略特的心愿,特地去拜访女王,只想偷一张邀请函寄给他;“我”在他病入膏肓之际看望他,其他那些平常吃他喝他的所谓名流,没有一个出现;“我”在他临死的时候,还守在他身边……

  艾略特既孤独又幸运。他穷其一生都在追求上流社会的生活,满足自己的虚荣,到到头来真心待他的朋友寥寥无几。不过,他也是幸运的。幸运是他寥寥无几的真心朋友中有一个“我”,虽然两人价值观不同,但“我”一直尊重他的各种观念、想法。

  伊莎贝尔追求物质,所以,她不会和拉里在一起,即便结婚也会离婚,因为拉里满足不了她的物欲。虽然她口口声声说自己爱拉里。但并没有。她不会支持拉里的理想,因为她不理解拉里的理想。所以最后她嫁给了富二代。

  但显然,她又是矛盾的,因为如果说伊莎贝尔追求物质,那么在富二代格雷破产成为穷光蛋后,她竟然没有离开,显得十分不可思议。有一个原因伊莎贝尔自己有说到:格雷床上功夫不错。另外就是可能是因为她每个月还有2000元的收入,有两个孩子做牵绊,再加上舅舅艾略特的照顾,生活并没有那么困难,也没有那么潦倒,还能满足她的物欲,所以,才没有离开格雷吧。

  周旋于画家圈的苏珊娜,从一个画家的怀里到另一个画家的怀里,说她是个高级妓女也不为过。但我对她一点都不讨厌,她为一个画家生下女儿,在画家走后独自担负起照顾女儿的责任,还攒钱在乡下买地,并学习作画,提升自己。对于一个从小穷怕了的人来说,也许能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属于自己的金钱、土地、房子等更能带给她安全感。

  故事的主人公拉里,在当时,即便是放到现在也有许多人会觉得他是个loser。因为他不愿意工作,不学无术,要去寻找自我、生命的意义,离开美国,常年在外流浪……他只追求精神层次的东西,对于物质要求极低,只要能维持温饱即可。

  可是,他又是那么普世,有大爱。他愿意去救济交际花,他愿意娶滥交、吸毒的苏菲,这两种女性,在常人看来都绝非良家妇女。可见拉里之伟大。

  看完全书,我不仅思索,我们穷其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名利?财富?安全感?精神需求?追求什么才是正确的?才是大众价值观里对的行为?后来我想明白了,我们缺什么,就追求什么。这可能是一种执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刀锋》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