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米尔·汗:我行我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2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的读后感10篇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是一本由[印度]克里斯蒂娜·丹尼尔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80元,页数:201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一):最真诚演员,最有责任公民

  知道阿米尔·汗是从几个月前的影片《摔跤吧爸爸开始的。那一场电影看的酣畅淋漓。给力的屏幕巨大的音效,完美内容展示,令我难忘。之后从百度上搜了一些关于他的影片更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有人说阿米尔·汗是印度良心。看他的影片,会得到不一样惊喜。这个具有如此影响力的影视明星,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无比敬佩。

  这本书是阿米尔·汗的自传。在电影这个领域,熟知的中国导演和演员很多,但,传记却从没有看过。这本书,让我更好的了解他,了解印度电影。

  书中贯穿了阿米尔的人生。从童年到现在。他出生于一个电影世家父亲和伯父研究电影,不过父亲选择了他擅长的制片领域,而伯父乐忠于导演。从小,他就表现了对电影的热爱。上学期间,更是为了演出而最终退学。在他的电影《冷暖人间》中,他塑造了大男孩形象。这部影片讲述了家族矛盾。一场爱情悲剧。此后,他的电影事业开始打开,一部又一部电影接踵而来……

  似乎每一个巨星的演艺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阿米尔·汗也是如此。虽然他的电影大受好评。但最后奖项都与之无缘。直到《印度拉贾》为他打开市场。在他的婚姻生活中,也出现波折。最终,他们二人选择结束了婚姻。直到几年后,他遇到了基兰,又一段人生随之展开……他们都是热爱电影的,尽管对于电影的解读不同,但两个人心之所向,共同面对。

  阿米尔是独特的,从“我行我素”中尽可以看出。他对电影演出的认真程度,对拍摄的亲力亲行,都体现了他对电影无限的热爱。拍《抗暴英雄》时,坚持头发留长,留大胡子;拍《三傻大闹宝莱坞》时,为了影片形象,又努力减重,坚持打羽毛球;拍《摔跤吧爸爸》他坚持练摔跤。如此坚持的演员,一定是认真负责的演员。

  阿米尔·汗的影片打破权威,上升到国家层面。他主演的影片都极具意义。最为代表性的是《巴萨提的颜色》,这部影片深入到了社会变革。在之后的实践中有重大影响。他积极为国家做着他所能做到的一切。推动改革,向总理请愿,坚持“地球1小时公益活动,担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他不仅是一个演员,一个明星,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一个“成功”的人所具备的要素,阿米尔·汗都具备。他对电影的真诚,对社会的责任。对自己的刻苦,都给我们深深的触动。文中有几句话令我为之动容:“请好好审视你自己,找到你不满意自己的地方并努力改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么我们的国家都随之变的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能为国家所做的。”的确如此,这就是阿米尔·汗,就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演员。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彩表演,还有更深层的内涵。而这种内涵,就是我们源源不断向上的动力

  ,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二):阿米尔·汗从影星到“印度良心”的进化之路:这样的演员请给我们来一打儿

  今年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可谓“口碑炸裂”、“逆天神作”,而其中的主演阿米尔·汗更是再次圈粉无数,成为网络话题人物。之所以说“再”,是因为早在多年前,阿米尔·汗就凭借《三傻大闹宝莱坞》红遍亚洲,在中国也积攒了强大人气,如今无论新老粉丝,提起阿米尔·汗时无不称赞他是全能影人、印度良心,除去他本身对于电影的热爱和敬业,他对于国家、社会的贡献也令人竖起大拇指

  近日,《阿米尔·汗:我行我素》在国内出版,这本书全面记录了阿米尔·汗从8岁到52岁了不起的人生,书中有50余张珍贵照片,以及众多导演、演员、评论人等,他们有的是阿米尔·汗的合作伙伴,有的是亲密无间朋友,从各方角度完整呈现这位传奇演员是如何成为影星,又是如何从影星成为“印度良心”的进化之路。

推荐理由作者和译者的情怀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一书每一个章节都是十分生动的开头,或者是一些回忆片段,或者是阿米尔参演的影片桥段的精彩描述同时还穿插着各大媒体对阿米尔的点评以及他本人的金句。

  全面、精彩、权威,可以说是这部书的特点,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作者与译者在书中留下的独白,一个是在1988年因为听到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主题曲而从此痴迷的作者克里斯蒂娜·丹尼尔斯,一个是因为2010年因为一部叫《三傻大闹宝莱坞》而从此视阿米尔为人导师的译者白迪。阿米尔·汗的魅力竟能跨越时空、跨越国度,这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阿米尔的关键词自信

文凭起不到决定作用

  令人惊讶又感到有趣的是,阿米尔·汗虽然出生于电影世家,仿佛可以套用“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说法,然而阿米尔的父亲塔希尔·侯赛因——也是印度的知名电影人,他从一开始却希望自己的儿子远离电影产业,塔希尔认为电影产业变数太多,不希望孩子深陷其中,相反更希望儿子能成为工程师或者医生

  然而无论是血脉的影响,还是冥冥中的注定,年轻的阿米尔还是深爱上了电影行业,甚至想为此辍学从影,这让他和家人为此争论不休,他坚信文凭不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种无与伦比的自信或许正是今后他在影视道路上取得成就必要因素之一吧。

阿米尔的关键词:突破

唯一不变的是永远改变

  今年当《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火了之后,阿米尔·汗身材的改变也成为了大家的泪点,他为了影片需要体重暴增至97公斤,而后又狂减25公斤,练就一身完美肌肉,先是扮演人物老年,接着又扮演年轻时的样子。不靠硅胶、不靠假体,这种对电影的执着真的是我们国内许多小鲜肉应该学习的。

  而这仅仅是阿米尔电影路上的小插曲,早在他年轻时就层大跨度扮演老年角色,人到中年后又尝试扮演小年轻,有时候为了角色需要他甚至会特别留起胡须和长发,绝不依靠道具。而且在自己凭借诸多正面角色成为明星时,又突然选择了反面角色。

  这些不断的改变与较劲,是阿米尔在不断追求艺术诉求商业利益的双丰收,他在名声大燥之后总是能锦上添花,每一部电影都在创造新的模式,之后又将其打破。

  同时,他的电影还都勇敢地触及社会问题,比如《我的个神啊》关注印度宗教问题、《三傻大闹宝莱坞》向教育体制发问、《巴萨提的颜色》推动国家修订《反示威游游行法令》……

  可以说,阿米尔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改变,他是印度电影的权威,同时又是打破这一权威的人。

花边:喜欢搞恶作剧

  书中还记述了女演员南蒂塔·达斯爆料的与阿米尔合作时的有趣经历,有一次,剧组在等车,阿米尔叫剧务拿一杯咖啡,接过杯子的时候故意打翻,南蒂塔以为热咖啡就要泼到自己身上了,吓得尖叫起来,结果发现杯子是空的,从杯子里“溅”出来的是一只手镯。

  阿米尔是一个在拍戏时认真严肃,不拍戏时就热衷搞点恶作剧的人。

阿米尔·汗 影片不完全推荐

  阿米尔·汗的作品在这里无法一一罗列出来,除去被国内观众较为熟悉的作品,在此推挑选其他部分经典代表作,并附上简短介绍

  1988年

  影片《冷暖人间》:这部电影让阿米尔成为万千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并改变了电影业的发展方向,为电影带来了理智

  1989年

  影片《灰飞烟灭》:阿米尔塑造了一个被迫杀戮、走向毁灭的年轻人,展现了他本人优秀演技,让内向的阿米尔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990年

  影片《讲心不讲金》:一部以校园背景浪漫喜剧,保留了印度电影里的经典冲突,这部片子也是阿米尔事业上重要救命稻草

  1995年

  影片《艳光四射》:阿米尔在影片中以一种夸张艳俗的装扮出现,而且有点痞气,他甚至为了贴近人物还到一些小帮派中体验生活

  1998年

  影片《古拉姆》:阿米尔在片中仿佛“成龙”附体一般上演了一出“跑火车”的戏,阿米尔曾表示这部片子是他从业以来最好的作品。

  1999年

  影片《大地1947》:这是阿米尔全新电影旅程的开始,也是他首次与国际团队合作,为他后期电影制作提供了丰富经验

  2005年

  影片《抗暴英雄》:《好莱坞记者报》评价这部片子是印度版的《勇敢的心》。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三):阿米尔汗:不止明星

  《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市场的票房爆红,让印度媒体都为之震惊。在国内院线拿到11亿票房,热门之际国内正式上市阿米尔汗的自传《阿米尔汗:我行我素》。事实上,这本书在2012年就曾获得过印度“最佳传记”,而新版增加了近五年的内容,形成了包含50多张珍贵照片、15万字详细记录的最新版本

  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蒂娜·丹尼尔斯同时也是一位影评人,为了完成呈现这位“印度良心”的进化之路,她几乎采访了每一位曾与阿米尔汗合作过的导演,让读者能从8岁陪伴阿米尔汗走到52岁的精彩人生路

  比起印度“全能影人”的身份,让阿米尔汗在国内更圈粉的是,他在各类社会运动中的作为。他曾经博客上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尝试着让自己变得更好,那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好。这就是我们能为国家做的。”类似意思的话来自美国前总统肯尼迪: “My fellow citizens of the world: ask not what America will do for you, but what together we can do for the freedom of man.”最近,扎克伯格在哈佛2017年毕业典礼上也提到要创造一个每个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这都意味着,独立伟大是无意义的,而拥有心系他人的目标可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阿米尔汗在电影中勇于触及社会问题,《三傻大闹宝莱坞》质问印度教育体制,《我滴个神》反思印度宗教,《巴莎提的颜色》甚至推动印度修订《反示威游行法令》……教育可以带来改变,而阿米尔汗在电影之外也同样重视教育的力量。他支持政府非政府组织阿坎沙,这个组织致力于通过“教育印度”计划,让印度科技学院和印度管理学院的学生到地方学校支教。在《摔跤吧爸爸》中阿米尔汗直击印度的性别歧视,这也是他个人节目的重要课题。在种姓制度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印度女性获得平等权利的道路举步维艰。而正如电影和《天空的另一半》中所共同显现的,女性不是问题,而是解决办法。给予她们同等的条件机会,能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助益。

  作为一个演员,一位明星,阿米尔汗愿意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去带动改变。以本书的中文译名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个明星的名姓,而是“我行”,才有后续行动可能性。中文版的封面是一位明星应有的模样笑容可亲。但我更喜欢另一个版本的封面。阿米尔汗衣着朴素背靠墙壁席地而坐,胡须爬满他半张面庞。他仰起头看着上方,一副苦行僧的模样。也许这个画面没那么光鲜亮丽,但他从来也没有选择一条好走的路,总是我行我素。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四):阿米尔汗:我行我素

  *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那我们的国家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能为国家做的。

  * 我不把我自己当作大牌。我只是一个和故事打交道的电影人罢了。

  * 很多人为自己的梦想奔命,但几乎人会因为别人的梦想奔命,因为那需要极大激情,以及对生命本质理解。但阿米尔做到了。

  这本《阿米尔汗:我行我素》主要讲解的是阿米尔汗的电影成长之路,借曾与他合作过的导演之口,对他的评价等来塑造他的形象。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是对于电影的讲述,所以我更喜欢文章的后半部分,这里才有很多关于阿米尔的事迹

  2010年,《三傻大闹宝莱坞》里虽然他饰演的兰彻让我印象很深,但那时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直到2017年,《摔跤吧,爸爸》当他再次出现在荧幕中,他那精湛的演技和精彩的剧本让我一下就记住了,原来他叫阿米尔汗,被称为印度的“良心”,在印度的电影界是天王级的存在,他有着许许多多优秀的品质

  勇于逆流而上的他。印度的电影产业曾是被恶棍们所控制的,电影的千篇一律投资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使得印度的电影产业被腐蚀。而阿米尔挑选参演的电影标准并没有受限于金钱,对于他来说剧本、导演和制片人才是标准。即使你是新人导演,没什么成绩,但如果你的剧本吸引了他,而他与你的拍摄理念相投,他就不会让你的好作品埋没,哪怕需要冒风险主流不符。正是有阿米尔这样的演员才能让许多优秀的电影剧本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样的规则阿米尔并没有嘴上说说,而是从影以来身体力行。《芭萨提的颜色》就是例证。

  他的勤奋无人能敌。他是大明星,包揽许许多多的大奖,但是在片场他都能准时到达,为了仅仅三个镜头,他也能默默坐上十二个小时;为了能够符合角色的设定保持年轻的状态,他能够拍摄期间每天四点起床打羽毛球,保持面部肌肉的紧实。他一直都是跟着工作人员同吃住,他让所有人都觉得,他就是个普通人。许多导演都说他不仅为电影带来了他的演技和票房的号召力,他还为片场的演员们树立了榜样,带来诚恳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A.R.穆鲁加达斯导演说过的话:“你什么都不用担心,我始终站在你的身边。要是你对电影哪里不满意,我们就重拍。我希望你满意你的作品。”。

  这样一位优秀的演员,怎么能不惹人喜爱。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五):随阿米尔,游历二十余年印度电影史

  这是一本描述《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主演阿米尔的传记,诞生于2012年的旧版未曾料到《 我的个神啊 》《摔跤吧!爸爸》后期会如此火爆。所以并未侧重介绍国内观众更熟悉的电影,而是顺着时间,通过多位影视从业者向我们解开印度片的变化发展。

  阿米尔从影二十余年了,他的成功,绝非一蹴而就,从腼腆的奶油小生到国宝级的演技派,胶卷记录下他的成长。本书则追寻影片轨迹,透过共同合作的编剧,演员等人的口中,重塑不同时期的电影文化与阿米尔的逐步蜕变。但原著者是印度影评人,对阿米尔的所有电影知之甚详,对印度不同地域文化更是了解透彻,所以本书并未倚重任何影片。可以说,这是印度人眼中的巨星成长之路,但用它筛选优秀印度电影,足够了。

  变与不变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六):阿米尔汗:我行我素的人生

  看过之后,我觉得《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这名字翻译的真好,很贴合阿米尔汗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质。

  虽说收到书的时候,因为快递原因,书籍的外表面我不是很满意,但是内里的书页质量真的没话说,纸张细腻光滑,质感超棒,色彩看起来也很舒服。具有代表性的影片宣传图以及阿米尔汗的珍贵影像资料,在初翻的时候就给人以非常好的视觉冲击,首当其冲就让我们感受到不同侧面的阿米尔汗,勾起人的阅读欲望。

  这不是一本严肃的理论著作,所以读起来比较轻松。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和翻译都是用比较客观的方式记录了阿米尔汗每一部电影拍摄的幕前幕后故事,每部电影中,作者截取了导演或者合作的制片人等对阿米尔汗的现场表现以及行事方式、个性的认知,各自表达看法,算是一个比较多样化的视角。

  我看过他的电影算是比较少了,关注他也是从《摔跤吧爸爸》开始的,后来才知道《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他的作品。影片放映的时候国内各大公众号媒体宣传也是放出了不少关于阿米尔汗的事迹介绍,把他称为印度电影界的良心,关注社会问题,拍电影高标准严要求,十分励志。于是我就对这个演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很幸运,就有了这本书。

  翻阅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阿米尔汗从小的个性,就是那种对自己的爱好和目标非常笃定,任何人事物都不能打扰他的专注,很佩服这一点。这里就有个小故事,那时候小阿米尔汗特别热衷于网球,对电影倒是不怎么感冒。12岁的阿米尔汗第一次在体育馆见到电影人阿素托史,就拒绝了他一起打网球的邀请,让他别打扰他练习。虽说可能我们看来是有一些的狂妄,但他是用实力说话的,他的球技相当好,阿素托史看着他打球以后,就甘拜下风了。我特别感慨,我们去做事的时候,总是受囿于各种限制,而放弃对自己的爱好和目标的坚持,是相当可惜的。正是由于阿米尔汗这种超出常人的专注和执着,才最终造就了这样一个电影人吧。

  当然阿米尔汗的演艺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虽说他是个演员,但他其实是个性格非常内向,刚开始表演很容易脸红害羞,直到演出几部电影之后,才慢慢调整过来,变得游刃有余。电影的评判比较主观,并不是各种技巧和理论便能堆叠出一部好电影,演员的状态,当时的心境,在他开始出演《冷暖人间》的时候,正是那种阳光、天真以及略带无助和脆弱的眼神,打动了观众。不得不提的是,这部在现在看起来并无特殊的电影,在当时印度的电影界,打破了当时的传统和套路,算是一种创造和革新。因为那个年代,电影非常套路,英雄主义盛行,结局都是大圆满的,甚至在当初拍的时候,阿米尔的爸爸还担心不是大圆满结局的电影会不受欢迎。

  阿米尔对于电影的真诚,对自己负责,对团队负责,不为钱财、人际关系以及任何与电影无关的因素所影响,也正是小时候性格的延续。这也是我们看到《摔跤吧爸爸》呈现给我们的,既有细腻的情感,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却仍然不失商业价值,能做到这几者兼顾的人,寥寥。

  当然,虽然有初始的成就,阿米尔的选片表演等经验不足,也经过了几年时间的沉沦,后期才逐渐找到自己的主心骨,一路向前。我想能经历过成功,经历过低谷,仍然能坚持自我道路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而我们也能学到一些人生的经验吧,当初拍摄《灰飞烟灭》的时候,一堆并没有什么经验的演职人员,一起努力和摸索,面临着诸多问题,最终攒成一部剧。年轻时候对梦想的追求和大胆实践,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就告诉自己不行了而放弃,要知道没有经验也可能是最好的突破,万事只有去做中学,才显出其价值和意义。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七):阿米尔·汗,我行我素

  很少看印度电影,认识他,是从夏季的三傻再到未知死亡。演绎的角色印象深刻,对于阿米尔再无其他深入的了解。以前,他只是活在另一个陌生国度遥不可及的演员,于我而言,只存活在故事与多变的角色里。而,如今,读了此书,虽然依旧只是个观众,却自豪的成为了阿米尔迷中的一员。从演员到制片人到导演,飞跃的转变。工作中,认真负责,坚持自我的从业原则,以优秀的演技,游刃有余的转换不同角色,生活中,善良,爱搞怪,兴趣爱好广泛,德才兼备,喜欢动物,阅读,国际象棋,聪明,思维敏捷,20秒能解开魔方。为人谦虚,情商也高,采访时不贬低他人,提高自我,做为印度巨星,没有巨星的架子,为了仅仅三个镜头,也能默默在片场坐上12个小时,没有选择贴着国际商标进行炒作,而是靠自我的能力获得成功。做为一个演员,他始终将电影的利益看的比演员的利益高,看重的是观众对影片的口碑,而非看重个人荣誉与奖杯。常常接到知名导演的邀约,却常于新人导演合作的较多,虽然他们的作品都失败了,但还是会选择与他们合作。与众不同,不担心别人与自己抢戏,不怕聚灯光打在别人的身上。没有做明星的高傲自大,相反却很真实,弟妹老师面前的淘气,父亲面前的害羞,内向。对于喜欢的事情,极度专注与执着,较真,一场喝醉酒的戏,因缺少喝醉酒的感受,为了更深层次的真实感,真的喝醉酒来演绎。重承诺守信用,为守一个约定而错过上镜的机会。近乎完美的人,也有失意低谷的时候,电影反响平平,不尽人意,与此同时,婚姻也出现危机,与第一任妻子,因性格不合,产生分歧,而结束这段16年的婚姻。离婚后与前妻依旧保持友好关系,即使分开也互相尊重,理解。不像有的人家庭婚姻破灭后,撕破嘴脸,互相伤害。作为一个全能影人,只要阿米尔的名字一出现,就有着无限票房的号召力。拍摄电影追求完美人尽皆知,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成的,最大的原因来自他的努力,敬业,自律,为了电影百分百的付出,拍摄未知死亡中,每天早上6点一直待到夜里2点,拍摄三傻时,为了满足年轻的外形,每天拍摄10几个小时外,还要早起打羽毛球,为了保持脸部紧张。自信,真诚和聪明,靠自己的头脑打破一切常规,分歧,有判断能力,经常在片场中,因对人物形象等问题与导演发生矛盾,最终互相沟通,达成共识,协助导演完成每部影片的拍摄。一部好的作品在未呈现之前,有着台前幕后,前期后期的各种精心准备。拍摄中,遇到困难,当你有各种放弃的念头,他总会鼓舞支持他人。自信给了他成功,同样也赢得了导演对他信赖。拥有鲜花掌声的同时,拥有多重身份,做为一个印度公民,做为一个公众人物,他背负公民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问题探讨与改革,捍卫民生问题,反对暴力,做环保的形象代言人,无私,从不索取报酬。将印度的传统文化以影片的形式,改变社会,推向国际,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这神秘的国度。做为演员,他为电影倾他所有,做为公民,他为社会尽他所能。45岁时候,获得莲花装勋章,这是在自己领域里为印度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有的荣誉。他的身后已光芒万丈,却依旧不断向上,不断超越自我。全身上下充满着正能量,读他,无形之有了无限能量,人的能力虽小,即使微不足道,也要坚信能一点点的改变他人,改变社会,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懂得工作中,既要专业也要敬业,为自我负责,不给他人惹麻烦。自我完善的同时尽自我所能,做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不卑不亢,不骄不傲,谦虚低调。谢谢,作者的翻译让更多的人看到阿米尔的独特。谢谢阿米尔让我获得正能量。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八):期待未来的阿米尔

  在本书出版前后,有不少同事问我:“你怎么会预料到阿米尔·汗会大火的 ?”但是说实话,我在报选题的时候,还不知道《摔跤吧!爸爸》什么时候会在中国上映,更别说预测这部电影在中国大火了。

  我当时想做这本书,很大部分原因是出于对米叔的喜爱,就算没有《摔跤吧!爸爸》,也会按计划出版此书。而本书的翻译,更是他的资深粉,是在网上自发翻译了阿米尔很多影片和新闻的大神。

  这本传记,曾获得了2012年印度最佳传记,我们引进的,是2017年新版,增加了一部分近五年的内容。本书在引入之前,阿米尔的粉丝团已经从印度购入了一批原版书卖给粉丝们,希望我们做的中文版能获得这批粉丝的认可,并且让更多想了解阿米尔和印度电影的读者们接受。

  《摔爸》上映后,受到的欢迎程度是大大超出我的预期的,这让原本秉持“只想做一本偶像的书”的小小初衷的我压力倍增。毕竟,阿米尔已经在中国影迷心中树立了一个伟大演员的形象,读者对这本书的期待值肯定远远不止一本明星书那么简单。所幸,本书内容详细、完整,从阿米尔8岁谈起,涉及他几乎所有影片,记录了他一路蜕变和成长的过程。对印度电影界的很多知名演员、导演和制片人也有诸多着墨,所以,本书也是了解印度电影发展的一本较为完整的书。

  本书开头引用了阿米尔爸爸30年前的一句话——“我从没预见过我的儿子会出名。”而现在,就连阿米尔本人,也对他目前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连连惊叹。

  作为他多年的粉丝,我很清醒,我们大可不必将他当神一样捧上天。希望读过本书的读者了解到——没有人是真正完美的,阿米尔也不例外。作为电影人,他只是比大部分同行多了一点创新精神,一点坚韧不拔和完美主义的信念;作为公民,他只是担起了和自己名声相匹配的责任。

  阿米尔现在才刚过50岁,我们应该坚信,他更好的岁月是在未来。从他一路以来努力寻求改变,塑造各类角色的野心来看,他还有很多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我们一起期待,在未来二十年,甚至更远,他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感动。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九):对阿米尔汗的喜爱抵消不了对这本书的厌恶

  截止到今天,攒了四篇书评。

  对于前几天的车祸还心有余悸,总是觉得耳旁有嗡嗡的声音,让自己不敢再去想象。做什么事情,都有些心有余力不足。

  但是继续攒下去,超过一定的时间,写起来也不止从何下笔,索性就沿着这种心情来吧。

  从看完本书的前10%,我决定打一颗星,一直看完,都没能改变我的这个决定。

  严重觉得,这是我最近看的最垃圾的一本书。

  跟阿米尔汗无关,我很喜欢他的电影,每一步都有很发人深思。

  但是对他的喜爱抵消不了对这本书的厌恶。

  本书是从阿米尔汗从影到现在,拍的所有的影片,一部一部按照顺序罗列出来,导演、制片人、演员等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感受,媒体对本电影的评价,获得了什么奖。

  所有的内容竟然可以用上面的两句话概括。

  我勒个去。

  感觉一堆复制粘贴。

  严重影响了我的心情。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十):阿米尔汗自传.《我行我素》

  期待已久的米叔自传《我行我素》终于在昨天中午到了,拿到书籍的我,兴奋不已,看到封面帅气的米叔,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亲吻了一口。 拿到书籍后的我,心想:要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一本书,两个灵魂在文字中交流……

  也许是对米叔狂热的迷恋,我实在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开始了我的旅程…… 这本书确实是像宣传说的那样:5万字,记录阿米尔汗从出生到52的经历,的确是这样,按照米叔年龄的增长而编排的。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不是因为我看书快,而是整本书看下来,我并没有从书中得到什么,顶多就是知道米叔和他电影的导演、制片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是怎么合作的?书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记录别人对米叔的评价,而米叔对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对电影事业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只是只言片语带过,我甚至在怀疑这本书的作者在写这部自传的时候有没有去采访过米叔,整篇文章看下来,就像是把米叔拍的所有电影梳理一遍,背后导演和制片人简单说一下,再附上他们对米叔评价的原文,仅此而已。 现在应该可以明白为什么看完这本书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因为这本书就只是简单的罗列,并没有思想在里面,它只是一个躯壳 ,并没有灵魂。

  其中还有好多错误出现,如,“佣人” 打成“用人” ;《爱在旅途》海报下标《冷暖人间》的注释……

  后来,我才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从小就是米叔的粉丝 ,而这本书的译者则是米叔所塑造的兰彻一角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感性会超过理性。崇拜多于批判。

  我并非是说米叔不好,我也是米叔的超级粉,也深深地崇拜着他,但我们要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阿米尔汗这个人,他如此优秀,如此成功,自然是经过不少磨练才有今天的成就。

  是的,我们都很喜欢米叔,就像这本书的作者和译者,但是作为一本名人的自传,必须是真实的,有褒有贬的,绝对不是单纯地讲主人公的优点以及他的成功。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米叔也是一样,他也是从“奶油小生”一步一步慢慢蜕变成现在的米叔的。接受不完美,才能走向完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