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10篇

2018-04-03 21: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10篇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是一本由[日] 斋藤孝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一):如何说出自己独特的评论

  在开会时,领导让大家针对某件事或者是他刚刚说过的话发表一下看法,这个时候熟悉场景就是大家你看一下我,我看一下你,然后扭扭头表示没什么看法。但是通常也会有一两个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他们都能滔滔不绝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讲得还不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本来就有那么多话说吗?

  其实很多时候,思维和评论的能力都是可以掌握其中的方法并通过加以练习而得到提升的。

  日本作家斋藤孝在他的新书《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一书中,就给出了几个写评论的好方法:

  1、 提取自己“体会深刻部分”。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评论都是“XX不错。”、“XX很好,很值得一看。”,这样短短的一句评论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书中说到,评论的最大关键在于评价而不是感想

  你说某样东西很好,为什么很好?你也应该写出来告诉别人,它到底好在哪里?比如说,你觉得某部电影很好,你不需要把电影的全部内容告诉大家,你就把你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提炼出来并加以展示就可以了。

  2、 避免批评,多赞扬。

  为什么要避免批评,多赞扬呢?因为很多时候一些消极、负面的评论都是过于偏激,要么是对商品看法有所偏颇,要么是与内容无关的批判或诽谤,这样的评论已经失去了中肯的立场

  因此,我们点评的时候尽量还是少用消极的语言,除非这个商品特别差,差到你真的忍受不了,但是说的时候,语言也尽量不要太过于低俗、偏激。

  3、 表明 “背景”。

  在点评一样东西的时候,穿插一些背景知识,这样会让评论看起来更有深度,也同时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多信息

  记得前一段时间,某位大学老师晒出工资单的新闻网络很热,但是就有不少媒体纷纷报道和写评论,其中一家媒体写的评论让我印象特别的深刻,他不仅点评了当今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情况,还按历史时间从古到今的梳理了大学老师的收入情况,这篇评论看起来就更加有趣和有深度了。

  4、 可以只对一部分进行“限定评论”。

  很多时候,我们看完一本书,特别是很厚的书,很难把整本书都一一点评完,要么是从书的总体来点评,要么就是从书的某一部分进行评论,最常见的就是摘取某一章或者某部分语句进行评论。

  那么什么叫“限定评论”?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明确个人立场是一种限制,只选取对象作品的一部分或者从某一特定的观点角度进行评论都是限制的。“限定X限定”的形式更能体现自己思考上的独特性

  5、 避免精神论和抽象表达

  我们在评论时切忌不要用过于抽象的语言进行评论,这样一般人都比较难看懂,最好的方法是先提炼关键词,然后通过关键词再进行分散的陈述。

  6、 通过“引用”,提高价值

  在评论中使用引用是一件利器,因为如果你能把引用的内容完美的嵌入到自己的主张中,不仅使文章的价值有所提高,同时也能增加一定的文采。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评论的能力也一样,一开始我们可以先从身边事例或者自己喜欢主题开始培养自己评论的能力,如喜欢音乐的,可以从一首歌开始点评;喜欢电影的,可以从一部电影开始做评论,别管写得好与坏,先行动后再说,之后再一步一步的进行改善并提升。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二):你的观点独特么?

  在这个社会上,个人观点的表达特别重要,尤其是好的观点,何谓好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好的观点,首先要表达清晰,而且要新鲜和有特色,也可以说观点独特,独特的观点,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是一个优点,独到的见解可以拥有大批的阅读量和粉丝,当然,独特的观点,在职场上也占有优势,以便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观点独特,那么,我就推荐一本由日本作家斋藤孝写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斋藤孝,1960年生于日本静冈县,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本宝宝认为学法律的人都非常严谨),主要著作有《学会学习》《深阅读》等。这本书比较薄,但的确是浓缩的精华,以五天的时间,来塑造自己独特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你肯按照本书的方法去做,你的观点的表述能力和独特性一定大有提高。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作者认为本书的目标:在掌握新规则基础上,整理对应规则的练习,掌握赢得游戏技能

  。这也是我推荐《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的理由。好高大上努力ing。还有付诸行动才是终极目标,毕竟不劳而获,这是不可能滴。

  第一天:通过写评论提高思考能力

  (形成“自己的想法”的基础课)

  1.用评论锻炼“自己的想法”

  作者认为:作为有“自己的想法”的人,如果遇到不熟悉的领域沉默不语,这是不可行的,因此,无论面对怎样的事,首先应该具备的一种状态是“耳闻目睹之事,皆可谈论”。

  这就是第一步,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能侃侃而谈,并做出一个完美的回应,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2.无论评论什么样的事物,自己是否有话可说,比起感觉,更重要将之看成练习。

  好的评论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举例:(在古典音乐方面,除了一些非常有名的作品,也存在没有知识储备就很难沉浸其中、尽情享受的曲目)因此,假设一位对古典音乐颇有研究的人告诉我们“这张cd的这首曲子要这样听才优美”,这样的建议如果能谨记在心,那么即便第一次听,在听觉享受上也大有差异。稍微夸张的说,一条评论或者建议,都会为他人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3. 评论就像是梯子一样,无论是谁都可以借助这个梯子,更上一层台阶,并从中有所收获。通过眼前景色变化,摆脱“不明所以”的状态。

  第二天:掌握思考技巧的基本准备

  (名为思路武器

  1.考虑有何不同

  作者认为,就像数学问题有多个解法,思考也有很多思路。平时我们认为“这个人的头脑聪明”“想法很好”的这些人,实际上暗自运用着这种思路。

  2.如果接触某一对象,就要养成“一定要做比较”的思考习惯。能够把握对象的特征,是不让思考停滞的基本方法。至少不会回答“不知道”“没什么特别”等。

  在写文章、提出企划案时,这种“做比较”的思路也十分有效。仅凭自已为是的想法写出的文章并不少见,但是这样的文章无疑被淘汰。因此我们有必要冷静一些,写清楚想要传达的是什么,特征是什么。因此,引入比较对象b就会增加说服力。比起单纯地推崇a,后者看起来更有思考的深度。

  对于这本书,我只送上第一天和第二天的部分干货,《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适合编剧和作家以及所有自由撰稿人,虽然作者的书中只介绍了五天,但我建议应该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判断自己执行的天数和任务的完成量,谢谢观看。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三):怎样才能有自己的观点----《5天学会独立思考法则

  刚来大学的时候,面对和偶像剧里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学校,聚餐是我最为期待事情之一。每次都跟着前辈们,出门根本不用GPS,也不用带脑子,只要跟着就好。

  几次下来,周边地方就去遍了,吃的也无非就两类,涮火锅烧烤或炒菜。每次出去之前为了“民主”,总会问我们想去哪里,想吃什么。每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说:我都可以,没有意见

  后来在学生会里,每当部长问道:对于这次宣传部的任务,大家想要怎么设计,有什么看法没有?这时我总会默默的低头,并暗自庆幸自己个矮,这样的话在人群中就不可能看到我啦!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讨论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问我的意见。这个时候,我不用担心别人说我出风头,也不用害怕自己的决定让其他人不爽,我也觉得自己应该是有一些意见要发表的时候,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提不出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或是看法。或是说出的答案,总是模棱两可……

  觉得自己好可悲哦,竟然都没有自己的想法跟看法。这样的自己,说什么出人头地,也不过是玩笑罢了,连一个主意都拿不定,连一个自己的想法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独创性的思维了,对我来说能够有自己的主意就是天方夜谭

  但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在我回答什么都行、没有意见的时候,也是有人附议的呀!只不过这个不能成为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只不过呢,自己也不能操之过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斋藤孝的《5天学会独立思考法则: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一书中就给我们提出了实操性很强的建议。

  5天的时间是让我们学习这一套的方法,要想真正的提高自己,在事情上面有自己的想法,需要按照书中所讲,长时间的学习、练习、提高自己。

  1.提高思考能力

  要想一下子就有自己的、一针见血的、独到的想法,那个难度还是很大的。自己没有想法,但是别人有呀,我们可以先试着陈述别人的看法,试着写书评。在书评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常会跟着作者的思维去思考。

  我曾经问过豆瓣的书评达人土豆姐,到底要怎样去写书评呢?是要把书中的内容都写一下呢,还是写自己体会最深的部分?土豆姐说她自己会都写,重点的部分重点写。如果自己刚刚开始写书评的话,可以首先写自己体会深刻的部分提取出来加以展示。

  写书评的过程中可能自己只需要提供2~4分的想法,这样的话写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自己在写的时候要中肯,也要表明自己的身份立场,自己对作者是不是了解,对作者写的领域是不是了解,这样自己写的东西,别人在看的时候才会有相应的价值。

  当然写书评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提出新的观点。

  2.掌握思考的技能

  没有自己的观点,大多数时候是因为自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多做思考,总是人云亦云,觉得两者都是对的。现在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开始思考,把思考融入自己的生活,这和凡事问个为什么是不一样的。

  ① 比较。 学会去比较类似的或是不同种类的,这些东西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自己想要换洗发水了。肯定要拿自己想要入手的两个产品来比较,那些不同的地方是哪里,哪个的功效更加的吸引自己。作者在书中还提出,可以从毫不相似的事物中寻找共同点。

  ② 比喻。我们在生活中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比喻。爱好篮球的人,在谈话的时候总是会喜欢用一些打篮球时的专用名词,这时如果能互相理解比喻,就能够格外加强认识和只是的共享深度。感觉这个在方案构思的时候互相的理解很是重要,要不然你说了一个idea,别人却不懂你的触,这多难受啊!

  ③ 辩证法思考。像我们这类不喜欢思考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别人告诉我们的“真理”,这样的话我们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也会感觉很有底气的那种,因为会觉得责任不在自己的身上。从现在起,抛开对经验真理的确信,注重现象本身重新认识。

  ④ 系统的思考。斋藤孝的《5天学会独立思考法则: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一书中写到:工作时不要忘记准备、灵活、反馈。要养成俯瞰全局的习惯,放大自己的格局

  这些所有的技巧,都是要实践,落在实处。方法变成自己的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3.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提高自己的词汇量。这个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曾在《沟通圣经》这本书里就提到过,如果自己的词汇量很足的话读书的速度就会有明显的提高。当然如果一个人的词汇量大的话,别人说的话自己就很好理解。

  准备“万能”的小话题。作者在书中给我们的小建议是在接话的时候说:这么说来,还有这样一件事。当然在别人谈话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积极提问,这对形成我们自己的思考有很大的益处。为了能够提出问题,我们需要积极的做笔记,然后用心研究提问。越是深层的提问越好,能够方便深化自己的思考。

  4.深化思考

  读书时锻炼思考能力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先挑一些“畅销书”来读,这样和别人在聊天的时候,有共同话题的可能性更加的大。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肯定有其过人之处,我们可以通过读古典名著来深化自己的思考。

  如果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提出观点,我们似乎也没有因为时间短而开天窗。作者提出30分钟读完一本书。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简直是疯了,怎么可能呢!30分钟我能读完一章就算好的了。

  后来我就尝试着,用这个方法读书。我倒没有给自己定下30分钟这样的时间,我只是尽量的快的读书。后来我觉得我发现其中的奥妙了。快速的读书,必然有很高的词汇量,也逼着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出书中的重点内容,这样下来倒是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有自己的思考和经历的结合就会更加的快,因为理解起来不费事儿,简单层面的肯定自己已经思考过了,那我们是不是就要开始深层的思考了呢!

  5.加速决断

  只有彻底的思考才不会后悔。如果自己已经把所有的情况都想过了,就会选择出最优解,自己就不会再面对结果的时候追悔莫及。

  在做决断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预想的情况进行推演。就像我自己最近想要开始学习写手账。面对这件事情,自己喜欢做计划,画画方面也有一些能力,所以我预计自己的手账不会做的太难看。之前读过有关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书籍,所以还算是有些技巧的。

  想了一下自己的时间,现在大三,专业课和考研的准备工作要开始做了,手账可以使自己更好的做好时间管理。而且渐渐读的书多了,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化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如果有一本可以让自己赏心悦目的笔记进行复习,那也是不错的呀!

  于是我决定要开始自己的手账之旅,然后就是需要提出自己的具体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了。

  斋藤孝的《5天学会独立思考法则: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虽然说的是只需要5天的时间,但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去提高,或许写书评提炼别人的观点就需要5天的时间。我们要按照作者的建议,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提高自己。

  之后别人问我们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斩钉截铁的告诉TA自己的想法,并对其作出完整的、完整的解释。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四):“你有什么想法吗?”是脱口而出,还是支支吾吾...

  我一直很喜欢看《锵锵三人行》,后来停播了,开始追《圆桌派》,窦文涛、梁文道、马家辉、马未都这些人都是圆桌派的常客,我时常羡慕他们在聊一个话题的时候,能够侃侃而谈。对方不仅能够接得住话,还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拓展话题的广度和深度,他们都是“有想法的人”。

  现实生活中,“有想法的人”和“没想法的人”给人的感觉会很不一样。比如在职场上,让你发言,你能够发表独特的见解,那老板肯定会对你刮目相看,升职加薪的速度定是要比“没想法的人”快。在恋爱中,有想法的男人通常让女人觉得有主见、聪明、有魅力,没想法的男人让人觉得有些许木讷,尽管老实巴交,但难以挑动起女人“想要崇拜”的心弦。在沟通中也是,流水账似地平铺直述,会让听众倍感无聊,但加入自己新颖的想法和观点,就会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现在是一个全民评论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移动的“自媒体”,只要你有才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使是一名无名小卒,也有崭露头角、咸鱼翻身的机会。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里就针对“没有想法”这个弊病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这是一个集训小册子,通过5天的密集训练来掌握打造独特观点的技巧和方法,学会了这些方法,你一出声,就会让人觉得“与众不同”。

  这本书的作者叫斋藤孝,在日本是一位有名的作家,写过《学会学习》、《深阅读》等多本畅销书,他还是东京明治大学的教授,也是一名教育学者。那么他的五天集训到底是怎样的呢?

第一天:通过写评论打好地基

  写“评论”,是生成自己独特观点的基本功。评论和感想不一样,比如你吃了一个美味的食物,感想就是“非常美味,身心舒爽”,但是评论在于,你能够说出哪里好,食物的材质、色泽的搭配、摆盘的新颖等等,要稍微带一点专业性。写评论有三个小技巧:

  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市面上的书评、影评、乐评、文案(产品的体验)、旅行体验师、酒店试睡员等工作,其实都是把自己对这些事物的看法表达出来。还有人专门写金庸、写中国古诗词、写明国历史等,写评论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样最大的好处是,有持续输出的动力。

  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看别人写的东西,一方面要分析对方的思路,跟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就是从中摘取出真正有用的东西,并储存起来。李敖先生才高八斗,也是通过不断地给书籍“五马分尸”,看到有用的知识,就把书的那一页裁剪下来,然后分类整理好储存在素材库,写小说的时候打开它,写一下就好了。

  写的越具体越好。按照作者的话说就是“避免抽象表达”。现在自媒体的文章都十分“白话文”,也就是特别口语化,因为很多文章都要录音频。口语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十分浅显易懂,毕竟社交网络上文章太多,每个人都在精挑细选,以优化时间分配。用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用细节来替代“泛泛之谈”,比如朱自清写的父亲的背影,从小处着手,也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天:打开“思路”的大门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五个实用的技巧,每一个都可以催生出新的想法。

  比较和比喻。比较事物之间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比喻是一种形象化的比较。比如,村上春树演讲时曾说:“在一面高大、坚固的墙和一只撞向墙的鸡蛋之间,我将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 墙和鸡蛋分别代表着强者和弱者。“墙”象征着是一种坚不可摧的体制,将我们团团包围,像是在保护我们,又像是在禁锢我们,大部分人是鸡蛋,鸡蛋碰到墙,墙毛发无损,鸡蛋却粉身碎骨。

  辩证法。简单来讲,就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有积极的,悲观的;赞同的,反对的;喜欢的,讨厌的。我们不仅要看到矛盾对立的一面,也要看到统一的一面。比如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看到了祸与福的辩证关系。

  现象学。在现实中,贴标签是个常有的姿势,有佛系青年、有剩男剩女、有文艺青年、妈宝男等,标签的背后是一个大的群体现象。作者提出现象学,其实重在强调“观察”,很多很火的文章其实都是来自对表象的深入挖掘。由表及里之前,先对表象有个清晰的了解。

  系统思考。这个思路不难理解,就是要有大局观,有俯瞰全貌的习惯,有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比如心理学上有一个原生家庭的概念,一个孩子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导致很多精神疾病,在进行医治时,不能单独只了解他个人的历程,还要了解他的整个家庭背景,这就是一种系统思维。

第三天:打造熟练的“遣词造句”能力

  想法是由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语言组织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打磨你的词汇量。我觉得拓展词汇量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优秀的文学作品,当然作者也觉得听电视、广播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想要把好的词汇牢牢地储存在脑海的“活跃区”,需要的时候就能够“提取”到,还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好的句子是如何组成的。

  转述。对于经常开会发言,发表演讲的人来说,可以通过转述、复述的方式来提高对口语的熟练度。我平常会经常看TED视频,还有造就、一刻等中国的演讲平台,无论对于提高口语水平还是提升认知都大有裨益。

  运用“概念”。概念,可以让思路聚焦,同时也是对一系列事情的总结,比如极简主义就是一个收纳整理方面的概念,涉及到家居设计、家务、生活美学,甚至包括心灵和头脑的极简。

第四天:通过主题阅读深化思考

  快阅读与慢阅读。阅读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快速阅读,目的在于抓取信息;另一种是慢阅读,要“细嚼慢咽”,体会其中的意境,培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思考的“耐力”。

  畅销书和古典书籍。在阅读的书籍里,有两种书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畅销书,很多畅销书并不一定是特别有营养的书,但是它能够“火”自然有它的道理,里面通常能够发现一些有重大“受众”的话题;另一个是古典书籍,我过去一直淹没在所谓的“畅销书”或者“成功学”书里,但后来发现它确实没有给我很大的养分,如果把浩瀚书海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读“树叶”部分,很少有人会读“根部”,但那其实是所有知识的源头。

  主题阅读。把这个领域内的所有优秀作者聚集在一起,像是开个研讨大会,相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观点会发生碰撞,也正是因为这种碰撞,灵感的火花才会产生。

第五天:加速决断,付诸实践

  整理想法。有了自己的想法,还需要整理一下,比如写一篇文章,写三个论点就足够了,不够精彩的观点基本上可以“抛弃”。

  快思考与慢思考。在做决断的时候,人通常会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快思考,也就是依靠直觉和经验,“瞬间”就决定了;另一个是依靠理性和逻辑,慢慢推理,深思熟虑之后下结论。最好的方式是,双剑合璧,威力才无穷。

  做出决定后,自己的想法才算真正“落地。

  打造观点的过程,其实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一个人没有想法,多半是因为他没有启动或者懒得启动自己的独立意识,淹没在他人、社会和网络的信息洪流里,选择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思考。在面对人生很多决策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总是没有想法,就会随波逐流,让别人牵着鼻子走,长期以往,自己与生俱来的独立意识就会渐渐被封印。其实每一个灵魂都渴望被“唤醒”,每一颗大脑都渴望被主人得到充分的利用,当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会变得更有自信,更能感受到独立思考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五):怎样快速“有自己的想法”?

  又是一天沉闷无聊的会议!王木木一直在会议室角落里面无聊的转笔玩,公司为了推进这个项目进展,召集多个部门总监经理,以及具体执行人员开这个协调会已经三天了,这三天里哪怕一点儿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出现,上司们各种撕,口水快要淹没这间会议室了,所有人都头晕脑胀的。

木木,你有什么想法吗?

  老板大概是想要换换脑子,随口点了在一旁走神的王木木。

啊?我……没有什么想法,觉得大家说的都挺对的…

  王木木慌乱的声音越来越小,偷眼看得见老板失望的眉头锁起来了。

先森,你有什么看法吗?

  老板把目光投向了和木木一起进入公司的小李。 小李把手中的笔记本放下,抬起头来说:

我认为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六):5天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本教大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书籍。

  比较有意思的是,其结构分为5天。每天根据提示完成相关的任务就可以逐渐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很重要么?

  确实很重要,学校培养人,特别是大学生,最主要不是技能的学习,而是独立思辨的能力。前者随着时间推移,技能会逐渐变成过去式;后者则是终身受用。

  ## 短短“5 天”便可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

  - 第 1 天:在博客或社交网络上撰写书评,培养思考的感觉。

  - 第 2 天:借鉴伟人们创造出的思考模式。

  - 第 3 天:重新审视生活习惯,从而锻炼“思考体质”。

  - 第 4 天:通过读书来提高素养,为话题提供论据支持。

  - 第 5 天:准备万全,试着做出决策。

  如果你对这个主题已经有深入了解,那么,只看上述五条建议即可。

  ## 评论的最大关键在于评价而不是感想

  “喜欢这首曲子”

  这明显是属于感想。

  这句话仅仅说明了个人喜好,对读者来说毫无意义。人皆往右,我不出左,这样一种随波逐流的言论只不过是更加印证了这个人没有“自己的想法”,无法“独立思考”这一事实。

  ## 如何快速创造评论?

  试着从『引用』开始。

  即便文章整体都很乏味无聊,但经常能够从引用部分得到感悟。即便是这么一点,也会让人感觉“读了这本书觉得真好”。

  在这个练习中,首先来尝试写书评。

  一开始的时候,要写出两段喜欢的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想必不怎么花费时间。以此为基础,在引用文字前后写上关于这部分的引子和说明。仅是这样基本上就完成了一篇有意义的评论。

  **好的评论,多擅长利用比较方式陈述**

  gt; 作家村上春树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在当地发表演讲时,提到“在一面高大、坚固的墙和一只撞向墙的鸡蛋之间,我将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引起了极大反响。

  ---

  什么是好的评论?

  可能就是从阅读中,能结合日常生活,提炼一组感悟。

  譬如以下的案例:

  ## 人生中其实没有“成功”,仅是感受到“成就感”而已

  人生如麻将。麻将这个游戏,四人中有一人和牌,游戏就立刻结束。

  gt; 绝对不会有任何拖泥带水或者未曾完结的部分。组成和牌,推倒洗牌……如此循环往复。 因此,如果没能因和牌而取得胜利,那就不能洋洋得意地说成功了。而且,摆在我面前的麻将牌如果排列得杂乱无章,我会毫不露怯地告诉大家我想要打乱重新再来……

  我们每天也是组成和牌,推倒洗牌;推倒洗牌,组成和牌这个连续循环的过程。 昨日还是今朝,迎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早晨。当然也没有同样的白天和夜晚。 随之下一个早晨就来临了。

  于是,如果能明白这种连续往复就是人生的话,就能明白在人生中有或没有“成功”,仅是能否感受到“成就感”而已。

  ## 总结

  从报道当中收集的原本就是别人发表的言论,但由于选择语言的是自己,从积累中也要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且,从这些语言中选取 2~3 个组成一个小话题的话,就会完全变成原创了。

  一本书提炼3句话,是形成快速阅读的关键。快速阅读指的并不是一目十行,而是快速选择对自己重要的部分。而提炼重点,理论上就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教科书不同,没有人会告诉我们什么是重要的内容,每个人对一本书重点理解都是不一致。这时候,需要我们像猎人一样,伺机发动对猎物的突袭。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七):“我觉得他演技不好···” “你行你上啊!”

  去年我在网易云音乐中欧阳娜娜为《是!尚先生》唱的主题歌下面发表了评论,说“娜娜唱歌的声音太平了”,出乎意料,这条评论成为了热评,不断有人点赞,其中也不乏反驳的意见,我都没理会。前两天,这条评论被一位欧阳娜娜的粉丝骂了,她说“不好听就别听,听了就别喷。”

  我就回复了个“怎么还不能评论了?”

  她回“你觉得不好就别评论,有本事就你唱啊。”其中还带着骂人的词语。于是我把她的回复举报了,并且拉黑了这个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在网络上公开发表过对某部剧或是明星的评论,却引来一些忠实粉丝的反驳:

“你知道他/她有多努力吗?你有什么资格质疑他/她? 你行你上啊!”

  遇到这样的粉丝,让人感觉吃了苍蝇一样噎得说不出话来。我觉得这些人的逻辑都有问题,为什么我觉得不好就不能评论,难道说明星们的唱功、演技只能夸奖而不能批评?身为观众,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毕竟,明星的受众不只是粉丝,而是所有人。

  在《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中,作者认为,

现在新的电影作品在电视上大肆宣传已成惯例,宣传使得观众云集,即使水平不那么高的电影也会获得高票房。也就是说,电影领域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仅凭电影票房来一决雌雄的局面。

  现在那些明星的所谓“忠实粉丝”太护短了,不允许任何人说自己爱豆的不好,有人骂他们就引爆了他们的引线,必须骂回去才。看看现在的中国电视剧和电影领域,导演为了票房和收视率,不得不启用粉丝基础庞大的小花、小鲜肉。

  《解密》的导演让陈学冬来演男主,把天才容金珍演成了智障,一众演技派配角更衬托出了陈学冬的演技有多差;《绣春刀》的导演让杨幂参演的原因是杨幂能带资进组并且粉丝强大,电影上映后,人们评价杨幂的演技使得北斋仿佛和其他人物不在一个次元中;罗振宇出了本书,不是让人们自发评论,却花钱买豆瓣红人们的好评……

  导演追求票房和收视率无可厚非,用大明星也是完全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但是小花和小鲜肉是否应该提高演技,粉丝也应该欢迎不同意见,而不是只要有人说他们不好就要回

一年拍11部戏、轧戏的是您本人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理智的、中肯的评价很难存在,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跟这些脑残粉们也不可能讲得通道理。

  影评家不是必须去演电影,体育解说员也不一定是世界冠军,普通观众就不能批评几句(即使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刘翔比赛失利的时候,那么多人骂他的时候,为什么没人说“你行你上啊”这样的话呢?

  从观众角度来说,若观众产生“如果我是导演的话就会这么拍摄”这样的意见也是个人的自由。并不是说因为观众无法做到就不能批判。日本著名的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和黑泽明名盛一时,但是审美严格的观众也非常多,制作者和观众都十分认真这样紧张的对立关系,才能支撑起丰富的电影文化,也提升了整个产业的水平。

  而对于明星们来说,存在着这样的批评,也能让他们头脑保持清醒,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是世界的宝贝。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八):想要脱颖而出,先打造自己的独特性吧!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启发式教育》的文章中提到,关于成吉思汗继承人的考题,中国高中的历史会出: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园那一年?最远打到哪里?

  但美国世界史的出题可能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试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分析。

  在我读书的时候,历史考题大多是如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这种考法,所以迄今为止,我看到历史就头皮发麻,连最基本的朝代顺序都搞不清楚,更别提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学习方式的不同,会很大程度决定一个人,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回答者,还是一个优秀的问题解决者。

  这两种人最大的区别是:是否拥有独特的个人观点。

  而我最近看的日本作者斋藤孝写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的书,正是一本在培养我们独特想法方面很受用的一本书。

  作者

  斋藤孝

  斋藤孝,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任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主要著作有《学会学习》、《深阅读》等。同时,斋藤孝也是日本著名的企业教育和沟通专家,长期叫到企业、职业人士及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并迅速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里,作者提出的“5天短期集训”的方式,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那么如何打造独特观点呢?

  1.多写书评影评

  要避免人云亦云,在人群中大放异彩,势必要求有独具一格的观点和见地。但观点的独特性并不能靠一朝一夕获取,没有经过时间的锤炼和积淀,想要出口成章,并不容易。

  而通过写书评和影评,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思维被激活。让自己从知识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生产者。

  当我们在看一本书的时候,试着从不同角度去看眼前的文字,试着去和作者对话,甚至可以假象自己就是作者,看看会发生何种变化。

  同时看电影的时候,不仅仅作为观影者,不妨试着作为导演、编剧、摄影等角度去看电影,所思所想是不是会大不同?

  所以,想要想法独特,不妨站在不同角度去写书评和影评。斋藤孝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里就给出了很好的写书评和影评的方法。

  2.多路径思考

  就像文章开头所提到文章中的例子,两种提问方式就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事实上,对于同一文章,可以采用不同路径的思考方式。

  在《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里,作者就给出了多路径思考的方法,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对同一问题,采取不同的思考路径,得到的结果大不同。

  3. “鱼钩思考”

  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想要让鱼上钩,钩上必然要有鱼饵,才能够把鱼吸引过来,而“鱼钩思考”,就是让我们的想法像鱼饵一样,可以从一个观点,拓展到无数的观点。

  这就像画思维导图一样,从中心图像开始,不断的联想、发散,再联想、再发散,最终成为脑力智慧的凝聚。

  而“鱼钩思考”,就是让我们的观点如同思维导图的中心图像一样,无限扩展,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思维地图。

  4. 扩充大脑内存

  买了16g内存苹果手机的朋友,一定和我一样面临一个窘境,需要时不时的删内存,不然微信等app就罢工了。内存的不足,导致功能发挥不出啦,这真是太遗憾了。

  而我们的大脑,虽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瑰宝,但如果不去扩充内存,大量的输出,到最后就会也面临同样的境遇。

  所以,想要拥有独特的观点,能输出绝妙的点子,125g的内存,甚至更大的内存就是必需了。

  而如何扩充呢?如我们最开始的第一个观点一样,多阅读,多观影,除此以外:还需要多学习,多旅行,多交谈,多看展览。如此以往,才可以拥有丰盛的脑力资源。

  在斋藤孝的这本《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不错的深化“自己想法”以及改变“现实力量”的思考方法如决断力等等,在书中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找来看一下。

  今天不妨就从阅读开始打造自己的独特观点吧!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九):被信息洪流冲击的你我,是否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朋友小明,看完电影《敦刻尔克》在朋友圈里说“好看”,问他哪里好看,却说不太清楚。 朋友小红,看完《黑匣子思维》一书说“有启发”,问她怎么有启发,却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朋友小丽,看完音乐剧《小公主》直说“太震撼”,问她怎么震撼,却回答说“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上面的回答是否很熟悉? 我曾经就是小明、小红和小丽。 接触信息越来越多,却不知怎样排列组合这些信息,也不明确自己的想法到底是什么。信息越多,危害越大。脑子里充斥各种信息,让我们以为自己很牛,然而,却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如果你也和曾经的我一样,那么《如何打造你独特的观点——5天学会独立思考法则》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斋藤孝所著。他是日本明治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教育学者。他的主要著作有《读书的力量》、《提问力》、《规划力》、《学会学习》、《深阅读》等。这一系列书名看下来,就知道作者擅长思考、学习、阅读,也乐于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读者。 而《如何打造你独特的观点》这本书如题,就是教读者独立思考的法则,帮助读者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天。 第一天,通过写评论提高思考能力。作者认为任何对象都可以拿来做评论练习,是形成自己想法的基础课。 第二天,掌握思考技能的基本准备。主要介绍了五种思考路径。 第三天,改变行动的习惯。沟通能力和联想力提高,就会渐渐形成改变行动的习惯。 第四天,深化“自己想法”的读书方法。深化思考的高效方法就是找到最合适的读书方法,并执行。 第五天,加速决断的思考方法,具有改变现实的力量。 《如何打造你独特的观点》从整体上来看分为思考的基本练习,思考的方法(也称之思路)、思考的能力和行动、思考的内容和素材,以及思考带来决策五个部分,层层递进,既有方向,又有细节。 第一天 通过写评论,来提高思考力 独立思考能力自然是可以提高的,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写评论。书评影评美食评,任何对象都可以成为写评论、练习思考的对象。 写评论的好处 写评论可以锻炼思考能力,帮助我们产生自己的想法,归纳整理尚无条理的想法。无论什么事情,寥寥几句话,就可以评论出自己的感想。坚持这样做,就能够慢慢产生原创且真切的想法。 而所谓“我们自己的想法”,作者认为八分事实或信息,两分个人色彩,就可称为自己的想法。在书评影评乃至任何评论上,都可以采用这种结构。 写评论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会对读者有帮助。如果是专业内容,甚至有可能为读者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买书、看电影、去餐厅是多么依赖各种APP上的评分,自然也就能明白写评论的价值。 怎样写评论?作者提出了几点方法。 1 将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找出来,归纳概括到八分,再加上两分自己的想法。任何一本书,一件事,我们应该都有点想法,哪怕不成熟、跟风,长时间练习下去,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 2 尽量避免消极负面的评论。看电影看书,一些牢骚可以在朋友之间说。但在人人可见的网络上,尽量不要带着情绪批评。因为可能会伤害到其他人,进而产生连绵不绝的论战甚至攻击。我们写评论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思考力,没有必要承担这样的风险。 3 在评论开头明确自己的背景。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立场,读评论的人就有一个参照。比如说烤鸭店的评论,如果开篇就说“我从没吃过烤鸭”或者“我常常吃烤鸭”,那么读者就会对怎样看待这条评论心中有一个预设,有助于读者自行判断这个评论的价值。 4 好评论需要掏腰包。用实际的数字比如说钱和时间来评论,参照更加具体明白。例如可以在评论中说“40块钱,这本书实在是物超所值”、“五块钱看了这样的一张DVD,实在是太划算了”;或者“这本书,值得我花五个小时认真阅读”“这本书,浪费了我两个小时。”等等。 5 手把手评论,把自己真实的体验写出来。这一点类似于现在的开箱视频,只不过我们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我“开箱”和使用时的感受。还是烤鸭的例子,“某店的烤鸭鸭架烤着吃特别好吃,比我在其他店里吃过的都要好,但是这家店小料配得不好。”清晰明确,有参考作用。 6 可以只对一部分进行限定评论。写评论时,有两个信息一定要出现,一是介绍评论对象本身,二是介绍评论对象的相关信息。我们写书评,不仅要写书的内容,也要介绍一下作者或创作背景。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限定评论,指的是评论某一部分内容,一本书的一部分,一部电影的配乐或男女主角等等,重点是这部分是你有热情、觉得值得尊重的部分。 7 尝试从制作者角度看问题。以影评为例,如果你对电影制作、音乐或者美术等某一方面很了解,就可以从专业角度发表评论。看电影的人评论越来越高级,拍电影的人压力就越来越大,要求也就会越来越严格,自然就会认真制作拍摄。 8 避免任何抽象表达。不要用陈词滥调,“非常好”、“勇气”“真心”、“坚强”等等平庸词汇。要竭力思考自己的感受,对应这个感受寻找到独特关键词。 9 通过引用提高价值。引用关键词句段,可以提高评论的可读性和价值。寻找关键词的简单方法:挑选两段喜欢的文字,然后在文字前后加上引子和说明。一本书中选出两段很容易,加上自己思考出的引子和说明也并不那么难。 第二天 掌握思考技能的基本准备,名为思路的武器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如何思考,按照什么思路去思考。作者认为这是掌握思考能力的基本准备,他提出了五种思考法:比较法、比喻法、辩证法、现象学思考法、系统思考法。 比较法 在最初接触某一对象时,就要先考虑一下可以和什么内容作比较。这样就会去思考它的特征是什么,增加什么内容可以比较起来。 在同一篇文章或者同一对象内,也要学会比较。以文章为例,阅读时找出作者采用的上下文对比、突出一点或者其他陪衬。如能找到作者是否使用比较法,如果有是怎样比较的,就可以理解整篇文章的思路。 另外有时需要一些联想力。在看不同领域对象时,也要尽力思考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尽管外在可能毫无联系,但经过观察和思考,总是能找到相关之处。长期练习,就可以锻炼联想比较的思考能力。 比喻法 比喻能将事情生动活泼地表达出来,也能加强对我们想要反映事物的认识。好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村上春树在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讲了一个比喻:“在一面高大、坚固的墙和一只撞向墙的鸡蛋之间,我将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鸡蛋和高墙,任何人都可以在心中迅速描绘出一幅图,意义绝妙且印象深刻。 不要选择不合时宜的比喻。不要说听众或读者不明白的比喻,比如对大部分理工男性来说,流行品牌的比喻就可能不太容易接受得了。 另外,借鉴优秀的人物的比喻。可以借鉴你喜欢的作家的比喻。平时也要多注意收集印象深刻、精妙的比喻。 再有就是多多了解和接触电影、电视、书籍制作的背后故事。看各种报纸杂志、采访、现场实录等等来学习或者进入创作背后故事,学习他们的隐喻系统,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语言思考能力。 辩证法 辩证法,可以简单理解为正反两个命题,想要表达的内容和它的对立矛盾面。日常生活会有各种失败、麻烦和不满,如果把它们理解成反对命题,它们的破坏力会大大下降。常常带着这种思考生活,就会由消极变为积极。进一步,可以学习《黑匣子思维》一书中反复强调的“把失败和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思考能力也就越加趋向正向循环。 辩证法思考法第二个要点,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可以理解为现在流行的“刻意练习”概念。在乐器、运动技巧、阅读写作技巧、思考方法上,都可以使用这个概念。具体来讲,把每一个问题都分解为可操作的技巧来练习,练到一定量时,自然会有质变,质变再带来新的变量。 辩证思考的另外一个要点,不论什么问题,硬性要求提出反对命题。一种现象、一个问题、一种对策,都强制提出反对意见。自己可以和自己对话,找到正反两种意见。在团体内部,尤其是在会议上也要求硬性提出反对意见,必然就会产生更多思路。 现象学思考法 现象学指的是抛去经验和过去认为的真理等概念性问题,只关注现象本身。在写作中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去掉陈词滥调,在相同情况下思考,用更简洁的句子去描述。尤其要注意标签化现象,撕掉标签,关注现象本身。 生活中很多事物被人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在使用标签时,一定要思考一下,自己对这个现象有没有不同意见。人脑工作的方式之一就是把事物归类放在框里,然后选择合适的标签去记忆。但是如果要学习独立思考,必须要自己去贴标签,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套路。更不能只根据自己有限的几个例子去归纳总结宏大事物或现象。 现象学思考法的另一要点是表达出你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在学习和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很多小事。如能不带偏见地去观察细节,会发现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藏着很多奥秘。用句俗气的话说,发展自己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观察力,可是使用画画的方法。对大部分成人来说,画画是一件有难度的事,但是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画家,而是希望通过寥寥几笔描摹,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在本子上面随便描两笔,就有可能改变心情,让思考更深入。 现象学思考的第四个要点是重返童心。儿童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对世界充满诧异。学习童心,就是要我们带着好奇和感性去理解世界,重新衡量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重新展开想象翅膀。 系统思考法 第一,准备、灵活、反馈是社会人的基本能力。在工作时,不能仅仅看到自己眼前的一点儿事情,要把自己的职责和思考放在更大系统内,比如说整个部门、整个公司去看待,时刻准备,灵活应对,积极反馈。就个人而言,也要常常思考,我可以做的准备是什么,我能采取的方式够不够灵活,通过反馈我学到什么。 第二,养成俯瞰全貌的习惯。在工作中生活中,抓住细节和小问题很容易。从更高角度看待问题却并不容易。跳出自己现在所处小系统,以更高视角来思考。问题的答案不常在问题本身,而在系统之外,就像钥匙并不在锁头里,永远在外面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通常在更高格局之下。 第三,图解系统。任何事情都可以采用图的方式去分析结构,找到原因、结果、或者解决办法。随手画图,思路清晰,头脑灵活。 第四,关注事物之间关系。系统是由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不仅要关注各个要素,也要关注要素之间关系。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仅仅纠正不良行为,一般是没有效果的。正确的做法是去思考不良行为产生的环境和周边因素。父母关系有问题?学习遇到困难?在校被欺负?从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看,很可能不良行为根本就是必然结果,通过系统分析,就能解决问题。 第三天 改变行动的习惯,锻炼沟通能力和联想力 想要有自己的想法,基础练习和思考的方法很重要。另外,形成良好习惯,促进改变一样重要。 1 头脑聪明有独特观点的人有一个显著标志,就是词汇能力强。一个人能够运用的词汇越多,他的内涵就越深刻。 而增加词汇量,打磨用词的格调,作者建议利用电视和广播。电视节目的语言都是精炼过,有格调的语言,广播语言也是标准优雅的语言。看电视、听广播时,注意倾听他们的用词,学习说话技巧。 并且尝试将听到的语言转述给别人。不管我们看多少电视,收听多少电台,也不能保证语言能力提高。但如果尝试将听到的内容用原来的用词转述给周围人。有意识使用新鲜词汇,就可以慢慢增加词汇量。 2 想要表达独立观点,可以提前准备加入各种谈话的小话题。很多时候,我们在别人谈话时很难插上话,完美融入。这时,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万能话题。经常性收集信息,寻找众人感兴趣、幽默的话题。 3 另外,以边框化思维观察世界。去画廊会发现很多画是有画框的,这个画框使画面变得更出彩。这种规则也适用于思考领域。想要突出一件事物,就在它周围,增加一些起装饰或陪衬作用的其他事物。 4 所谓思考也可以说就是熟练运用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各种概念,在事物中发现套路(我认为套路本身是中性的,当然也可以说发现系统)。把一件事系统化,再找出每一细节,把细节做到精益求精,寻求最大的边际效应。然后,带着系统化概念化的对象,在寻找自己记忆中相关内容获得灵感。这个方法作者称为鱼钩思考。 举个例子,小朋友都喜欢故事和游戏,我会把生活中很多枯燥的事情编成故事,用游戏的方法展现出来。小外甥女不喜欢擦鼻涕,我就拿卫生纸叠成蝴蝶的大概样子,落在她脸上啄她,啄着啄着就把鼻涕擦掉了,小家伙满脸笑容,豪不抗拒。这个办法我就是通过游戏化思维搜寻自己的记忆想出来的。 5 在略微紧张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有临场应变思考能力。压力巨大时,我们的大脑就停工了,但是在稍微紧张时,人们都会思考得又快又好,超出平常时的反应。这时候,大脑习惯这样的节奏,就会希望继续保持同等刺激。刺激又会带来新想法和灵感。所以有意识在生活中创造略微紧张的环境,有助有优化我们的思考。 6 通过提问能力聚焦思考点,学会提问。想要提出好问题,思考必须深刻,只接受信息,没有自己的整合和理解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古典的新书《跃迁》中,有这样一个比喻:“时代是水流,答案是河岸,而问题是船只。在水流不太快的时代,你可以在河岸上慢慢走,也许跟得上水流;但在知识爆炸,洪流时代,你只有登上船只,才能保持和时代同步。守在岸上,只能被远远抛下,望洋兴叹。”这个比喻就是在说明提问能力越来越重要。 提问的时候有两点很关键。做备忘录,不仅记下来对方的发言,也要记下自己想问的话;另一点,用心研究提问,不提抽象、肤浅问题。 提问能力可以通过咨询的方法来锻炼。和人面对面进行咨询交流,观察对方的反应,提出相应的问题,根据对方反馈,继续提问。也可以自己和自己对话,提问自己。 7 缓解压力。压力太大不能思考。作者缓解压力的办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让身体保持温暖,可以泡泡澡,可以喝些热饮,晒晒太阳。一是潜水,在水里憋气,然后浮出来。另外一种是随着音乐摇摆。在团队内部,可以开展让关系变得更和谐的活动,尤其是运动会带来身体变化,让大脑也变灵活。 8 玩心丰富思考。带着享受问题、享受生活的带态度去生活,不要一板一眼、太紧张,像保持童心一样,也保持一颗玩心,什么事情都尝试一下。 第四天 深化自己想法的读书方法,深化思考的最有效的方法 基础练习过,我们可以独立思考之后,也要持续深化思考能力,读书就是最好的办法。 1 寻找畅销书,作为合适的谈话素材。畅销书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部分,可以关注书中处事方法,为人原则,也可以了解热议话题,积累谈话素材。 2 读书,也是锻炼和深化思考能力的简单方法,尤其是锻炼思考的耐力的有效办法。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练习容不得半点虚假”,读书的能力也是容不得半点虚假,学习并思考,理解并实践,最终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去书店。现在网络购书成为主流,但是书店依然是值得去的地方。去书店的好处是可以随时翻阅各种书。可能会遇到各种书,不经意间得到启发。在书店里,可以随手翻阅,包括平时不怎么看的类型,也许就会打开另一扇世界大门,发现世界的多样性。前段时间去北京书展,这种感受非常强烈。各种想象不到的类型书(立体书、翻翻书、洞洞书、材料书),没有这样的意识,根本不可能在网上买,确实有打开新世界之感。 4 读到的内容分享给别人。为了让自己所买的书能够回本儿,作者建议将印象深刻的地方分享给别人。作者还强调不是向一两个人分享,而是向10个人分享。每个人都分享不同内容。并且最后融会贯通之后讲给别人。这一点很有启发。我们常说的分享就是写书评或者在朋友圈里写个简短的记录。但如果一本书按照不同话题分享给10个人,一定能收获更多。 5 要养成阅读古典书籍的习惯。古典书籍是最具有性价比的书,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增添自己说话的内涵。中国的古典书籍博大精深,倘若能吸收一二,再结合自己当下的经历,势必可以创造出独特观点。 6 读书有两种模式,快读和慢读。快读在于吸取知识,不用每一个字都读懂,快速阅读80%的信息,迅速找出需要学习的地方。快读需要大量练习。其中可以练习30分钟读一本书,目录概要以及关键部分,快速迅速浏览之后,选取三段文字,就可以大致读完一本书了。 作者提到适合慢阅读的书是小说。读小说主要是为了让我们的心欢喜快乐,并潜移默化对大脑产生影响。 关于慢阅读,我的观点和作者不太相同,作为消遣的小说可以快读,经典书籍需要慢阅读,哪怕是知识和信息类的经典书籍。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提高心智能力,也就是最高级的思考能力。 7 假设自己是杂志编辑,平时要怎样阅读和思考。我们需要编辑能力,整合信息、变换话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考虑各种问题。编辑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找到有趣信息并且拥有独特观点。 怎么才能有独特观点?平时阅读材料收集信息时,注意选取有趣的、引人注意的、特立独行的词句。虽然本来是别人发表的言论,但由于是你的选择和积累。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久而久之这就会变成你的原创。 第五天 加速决断的思考方法,改变现实的力量。 我们为什么要思考?思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我们思考是为了改变,是为了作决定,付出行动。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带来改变的思考,也许毫无意义。 作者有一个习惯:在做重要决定时,会列出所有要素,认真思考最坏结果是什么,再作出决定。这其实就是一种决断力,在现代社会信息如此丰富,我们都需要能够快速做出决断的能力。怎么才能培养决断力呢? 1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整理论点,别人发表的言论,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整理出来,说出清楚思路。尝试自己与自己对话,寻找思路,整理想法。 2 直面消极的想法。做决定时,如果承受巨大压力,就会思考迟钝,难以做出合适判断。这时就要借助思考来摆脱压力,可以安慰自己:“这又能怎么样?反正也死不了”。把最坏的情况,最消极的想法都想一遍。不去遮掩它,看清楚为什么害怕,反而会感到安心。 3 锻炼决断力,要确保有自己的口分田。这里的口分田,可以理解为自留地。要确保有播种收获全是自己负责的地方。在这里,只能独立思考且作出决定。 4 跟随优秀的人。任何事情都可以从优秀的人那里学到不少东西,决断力也是这样。不停地模仿和学习优秀人才,自然也能够学到出色的决断力。 5 具有主人公意识。凡事先不要想“这事儿我只是参与”,而是要想“这事如果我负责,会有什么不同?我要怎么做?”强调自己的主人意识。 6 日常有大量待完成事件时,需要决定先后顺序,为了不错过重要事件,就需要决断力。而列好清单则可以帮助我们消解压力,促进决断。 作者建议在集体中,尤其开会时,也要安排优先顺序讨论议题,而且每个人的讨论时间最好是控制在十秒以内。参加会议谈话时需要注意三个要素,数据、视角和想法,在每一个主题之下,找到自己的数据,以及是以什么视角看到这些数据的,这个视角之下有什么想法。 小结 如果每天被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追着走,只思考眼前问题如何解决,就会日渐疲惫,生活无力。但是当你在内心深处探究真理,去寻求理想和思考的根本能量时,遇到问题就会有清晰的自己的想法,这样思考也能够持续下去。所以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的思考能量来源是什么,换句话说,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信仰所在。这是思考的能量来源,也是一切的根基。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读后感(十):日本沟通专家教你快速拥有自己的想法

  “某某同学,请你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某某,对这个你有什么想法?” 无论在读书时期,还是在职场上,你肯定有过被别人发问时哑口无言的经历。

图片源自网络

  心中充满煎熬,以及干站着的尴尬气氛在课堂或会议上蔓延…… 我们无法招架这些场合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根本“没想法” 而想要打破这种困境,想要在职场上胜出,你必须懂得瞬间思考,并迅速提出独特的观点。

  这本斋藤孝写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就能教你在短期内快速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使你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观点。 斋藤孝是日本企业教育、沟通专家,长期教导企业、职场人士及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并迅速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还专攻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主要著作有《学会学习》、《深阅读》等。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的主旨是通过五天的课程来使读者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一天,讲解了写评论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和小窍门。 第二天,罗列了许多获取思路的方法,并用许多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 第三天,提出了日常中锻炼思考的方法,并且讲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思考的事。 第四天,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还讨论了阅读不同文体类型时会产生的感想和启发。 第五天,讲述了在实战中如何快速而有效地做出最后决定。 书中的方法有很多,但如果觉得五天时间太多,或是感觉很多都没办法去实践,只要选出自己愿意去使用的方法即可。 在这里,我为大家挑选出了五条方法,这五条方法简单而又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①通过“引用”,提高价值。 如果觉得写文章、说话时没有什么说服力,适当引用一些名人事迹、名人名句会产生很大的帮助。恰当地引用金句不但会使人眼前一亮,还会使人印象深刻。 不过,要在理解事例和句子的意思时再引用,因为引用了不恰当的事例或句子反而会产生反效果,不但没有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甚至会对你减分。 ②经常在事物上寻找相同点。 如果总觉得没什么好点子、好想法,那么在两样不想干的事物上寻找相同点吧。在寻找相同点的过程中,也许就能够碰撞出新的灵感。牛顿在太阳、月亮的运动和东西落地的现象中找到了相同点,从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ipod一代光滑简洁的外观使人痴迷,但你绝不会想到它的灵感来自Jonathan Ive设计的一款浴缸。 ③尝试将听到的话转述给别人。 斋藤孝认为将在电台听到的话转述给周围的人,能够磨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提高思想深度。同理,在阅读别人的拆书稿或听书时,把那些得到的知识复述给别人听,就能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因为这个说话的过程正如书中所说的“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重新整理后再传达”。这样做,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 ④多阅读有价值的书 为什么要读书呢?斋藤孝认为“读书是锻炼思考能力的方法。”在阅读书籍时,我们有时会被书中的某些地方触动,而触动后的思考正是锻炼的过程和关键。进一步来说,从读书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如果只能阅读快餐式书籍或是只习惯碎片化阅读,那就很可能是大脑的思考耐力不足。想要锻炼思考耐力,应该去阅读结构结实、内容丰富的书籍。 ⑤说话时明确关键词 在会议上或是讨论时间有限时,说话的方式极其重要。说话前要打好腹稿,说话时要一刀切中弊病,不然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如何使发言简洁明了又能一针见血呢?那就是确定好发言时的关键词。当确定好关键词时,就好像射箭时有靶心,发言所说的话才不会漫无边界。斋藤孝对这方面建议是把会议发言控制在十秒内。把发言控制在十秒内会迫使发言者下意识地只讲要点。 除了这五点,《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中还提出各种有趣的方法,比如把平凡的东西放进“优秀环境”的边框法等等。 最后,无论你是看完了原书所有的方法,还是只知道以上简单的五点,灵活使用这些技能并持续思考才能帮助你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观点。 希望学会了这些技能的你,能够在课堂或是会议上能够快速讲出属于你的独特观点。 图片源自网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