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简·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简·爱》读后感10篇

2018-04-06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简·爱》读后感10篇

  《简·爱》是一本由[英] 夏洛蒂·勃朗特著作,猫头鹰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6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爱》读后感(一):再读《简爱》

  印象里,初读《简爱》是在刚上初中那会儿。在那个年纪世界名著总有一些无法拒绝理由。说来惭愧,那时候玩性大,很少有书能够坚持读完,《简爱》自然成为了劣根性之下的牺牲品,断断续续读了一半就扔在了一边。可惜,那时我尚处于青春懵懂期,即便认得书上的每个字,依旧不能明白其中的一二。只记得,书中女主名字叫简爱,和书名一样。 第二次读《简爱》,是在高中宿舍,某个八卦的夜晚之后。熄了灯,大家躺在床上。不知是谁,率先起了头,聊起了读过的文学名著里幼稚可笑的八点档情节一个女孩子,捏起鼻子,尖起嗓子,背诵了一段《简爱》的经典,嗤笑内容俨然一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玛丽苏戏码。这次的围炉夜话结束后,我特地去恶补了这本书,却总觉得有些言语太过细腻缠绵,有几分琼瑶奶奶风范,就再也不去碰触。 之后的几年,书柜几经变迁新书不断增多,旧书慢慢“淘汰”,《简爱》也随着四处散落,找不到了(或许被遗弃了)。其中许多书,我读了一次,便不想再拿起来,被“淘汰”是常事。《简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例外。 或许,是受部分通俗文学的荼毒,我那时候对《简爱》误解很深。兹以为,《简爱》无非是平凡女与贵族男之间的狗血爱情故事,说是女性的意淫也不为过。 五年之后,借着实习机会再读《简爱》,倒是有了一些新想法。 这几天,我总在想,简爱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她仿佛似曾相识。像灰姑娘,像林黛玉,仔细想想,却又都不同。大概,只有“奇”字能概括她的一生。 她寄人篱下但并非孤独境遇凄凉却不自弃;她爱上有缺点的人时,不掩饰挣扎,逃离关系时依旧审视自我;她幡然醒悟作出最终抉择,依然毫不犹豫。环绕她的一切,贫穷富有美貌丑陋冷漠亲戚、病重的朋友、献身于神的亲人、深陷污点的爱人,都不曾诱惑或者牵绊住她,她会坚定不移选择离别,也会抛下一切走向重逢。比起,软弱无助苦苦等待的灰姑娘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简爱的身上多了一份纯粹笃定的自尊、自我、独立自爱。这样的女子,无论是在十九世纪男子主义当道的时代,还是现在倡导男女平等社会,都是屈指可数难能可贵的。 十年之后,我大约能明白了,为何许多人曾笑言称这是一本写给女孩的书。艺术来源生活,更高于生活。它记录了一个女孩成长,必须经历的选择和坚强,也记录了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心灵蜕变。每个女孩,或多或少都能从中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困扰酸涩性格孤僻怪戾、不喜交流,而被当作异类排斥;不屑与其为伍,却又为得不到认可耿耿于怀不够美丽得不到宠爱,暗自菲薄,却又满怀期待憧憬改变时过境迁,这些可以被称之为少女情绪小秘密,或被有意无意的遗忘,或被隐藏心底,再不曾有人去回忆。它就像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它是懵懂苦涩伤口,关上它是慢慢愈合的希望。那些年少的苦涩与伤口,是成长的必然经历,但终会被时间抚慰抹平。 是灰姑娘?是林黛玉?其实也是另一个我。 其实,故事情节没有多曲折复杂,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平淡无奇。但它就是有一种魔力,让人随着简爱多舛的命运,而紧紧牵动神经。你以为简爱会在环境恶劣孤儿院生活一辈子,但孤儿院的整顿,给了她第二次重生的机会;你幻想她会和罗彻斯特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可上天又给了她重重一击;当你觉得她将黯然神伤、聊此余生,命运之神又再次眷顾,她找到了亲人,继承了一笔遗产。几度转折,她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到大喜,也完成了从青涩少女到成熟独立女性的心智蜕变。 但是,对不起,这一次老实说,我依然不喜欢故事结局,就如同我至始至终都不接受简爱和罗彻斯特的泡沫爱情。简爱的一生都在追求爱情里的精神平等,但最终促使这段爱情圆满的,却是罗彻斯特的失明和那一大笔意外之财,穷极一生她也未曾摆脱物质上的爱情平等。似乎这一切都是为了圆满而圆满,为了平等而平等,为了Happy Ending而强行生拉硬凑了一个大结局,狗尾续貂,惹人唏嘘。 可转念一想,如此评价,却显得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毕竟《简爱》不过是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一个个例,是蛊惑了大家成年恋爱毒药的一种。甚至连琼瑶奶奶都要将其称为前辈之作。 要知道,当年那一句“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承载了多少90后的儿时回忆以及爱情最初的模样。 可是等到长大后才发现:不是所有的感情,都是从一段排比的长篇表白开始;不是所有对上眼,都是一见钟情;更不是所有的结局,都只有欢乐没有悲伤。 “你以为我是机器吗,只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以为我能够看着唇边一小块面包屑被人抢走,看着杯子里最后一滴活命的水泼洒出去吗?就因为我没钱没地位长相平凡、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感觉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活跃,感情跟你一样充沛!假使上帝赐予我些许美貌和财富,我就会让你尝尝跟我分别时那份难分难舍痛苦,就像我现在必须离开你一样。” 你说的真是好极了,但那又怎样?我就是不爱你。 这,才是血淋淋的现实。 这也刚好可以解释,为何比起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爱情,我反而更欣赏她与贝西、海伦彼此陪伴友情,与谭波老师惺惺相惜师生情,以及与圣约翰、黛安娜、玛丽久别重逢亲情。至少那些都不是虚幻如泡沫的情感。 写到这儿,我又有点明白那些爱情故事中的男女,为何总是要跨越各种各样磨难才能迎来终成眷属的大结局。这何尝不是对平淡如水,却又矛盾重重的现实爱情的影射。那些横亘在爱情间的东西,又岂是一两句就能言语,与其拖拖拉拉倒不如用转折与磨难代替来得干脆。 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本书。十年间,《简爱》被翻译成各种版本,皆是对这段故事不同的解读与诠释。就像我今天的重温与昨天,又会有不同。但目的却只有一个,只想把更完整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简·爱》读后感(二):简爱中的女权意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问出版社的朋友,有没有读过《简爱》,可以评价一下,因为至今我还没有读过,没想到他也说他没有读过。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毕竟朋友算是我在出版业的前辈。这样一来,作为编辑的我又一次感到阅读稀少,即便是很多与之相关的工作者,他们也不那么热爱阅读,或者说,如今嗜书如命的人少之又少了。很多本该阅读的时间,被诸如电子产品网络游戏夺走。

  但我依旧觉得《简爱》还是值得一读,至少在玩王者荣耀间隙里,可以抽出一些时间,睡前,旅途中,都可以,或者自觉欠缺阅读广度的写作者,也应该把它加入你的书单。还有一个原因是,它读起来那么像如今流行的欧美文电影,比如《时时刻刻》、《雾都孤儿》,甚至《德雷尔一家》。舒缓、优美剧情跌宕。从开篇开始,对庄园景物的细致描写,每一幕都是美丽而古典的英国乡村景致。就如你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可以感受强烈的拉美文学中炎热的热带雨林的湿气与神秘,《简爱》也可以把你代入英国阴雨交织的暮霭中去。

  关于主人公,不得不说,简爱作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心思比较早熟,她对周遭事物观察细致入微不说,对每个人的内心揣摩也非常到位。甚至包括自己,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百分百的好孩子,且对世界充满一种反抗,这种反抗或许源于寄养家庭中受到的各种不公对待与欺侮,但不论如何,这种反抗从开篇一直延续到简爱步入学生生活,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甚至可以说是简爱幼小心目中萌发的对女权的意识。这是我对她印象最深的地方

  她永远不会屈服于身边女仆的说教,也不会向欺负她的表哥低头,相反的,她性格中那种倔强与反叛,让她反而向身边所有人控诉这个家庭对她的伤害。后来到了学校,面对老师体罚同学的不公行为,被体罚的朋友对她说:《新约全书》里讲,要爱你的敌人祝福那些诅咒你的人;善待那些怨恨你,恶意利用你的人。加之之前朋友曾说:如果事情无法避免,就有责任承受嚷嚷着说你没有办法忍受命中注定该忍受的事情,实在既软弱又愚蠢。面对这样的话,简爱依旧反抗道:如果是我,我会把所有受过的苦难一吐为快简言之,反抗到底。

  看到这里,其实让我想到很多,比如余秀华。最近去看了她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她年幼时因为脑瘫,后来被母亲嫁给一个大她十几岁的男人,按她的说法是,糊里糊涂就嫁了,那时对婚姻最基本的认知都不够。长达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她说无非是因为有了儿子,这种家庭关系是靠儿子在维系。她的忍受,或许就是《简爱》里那些虔诚基督教徒信条真实写照。但儿子成人后,她每年都要提离婚,只是因为父母反对经济基础等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得以实现。后来她成名,经济独立起来,终于离成。其实整个过程,从余秀华的身上也可以看到由一个基督徒向简爱的转变,那就是绝对的反抗精神。反抗大众思想,反抗刻板印象,反抗一切固有的约定俗成观念与教条,看起来俨然就是女性起义的核心

  在那样一个时代,公然提出反对耶稣基督,或许对女性地位的提升起到一个实质性的作用,《简爱》当时能够引起轩然大波,或许正是从故事的开头便抛掷出这个硬性的鲜明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女性的地位,似乎是永久性的话题,因为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时代在如何改变,政治新闻、甚至国家选举乃至整个社会形态,女权依旧是热门词汇。所以,《简爱》对现代人的作用依然是明显的,只因为我们身边总有看不见的压迫。尤其对于女性,对于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国家与自身境遇中的女性,《简爱》探讨的无疑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简·爱》读后感(三):简爱,你值得拥有——《简·爱》读后感

  《简·爱》这部外国文学名著,据说是女性必读书目,看到豆瓣里的书友,有的人在上小学时就读过了,而且感动到落泪,让我由衷佩服。我也是很早就听说这部名著了,而且由于她简洁、传神的书名,很容易跟人留下印象。不过我却没有认真拜读过这部作品,甚是可惜。到现在已经三十出头结婚有子,早就过了谈情说爱的年纪,作为一个已婚男人,怀着好奇心情,认真地读了一下这部久仰盛名的著作,感怀一下爱情。

  故事的情节,我想很多人都是了熟于心的,尤其是喜欢逛豆瓣的人,可能都读过好几遍了。我读的这版是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于2017年7月新出的一个版本。译者名叫陈锦慧,毕业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育硕士专业。曾任平面媒体记者十余年,现为专职译者。这个版本是32开,锁线硬精装,总计601页,小巧精致。硬封上一个大写的“J”字,让这本书显得甚是典雅厚重

  《简·爱》读后感(四):情感的平衡

  西方文学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来的外貌也是完全不同的,《简爱》这本书所诞生年代正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很多人跟我说这本书不同于其他外国名著,因为这本书看起来总感觉太过普通,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情感的转变。有些人更会觉得书中的几位人物性格有些太极端,甚至还有人无法对书中主人公产生同情或喜爱的感觉。这都是因为这本书经历了太长时间,看过它的人来自世界各地,这其中到底蕴含多少,其实是取决于读者的阅历的。

  这本书很多人都看过,也有很多人给我讲过,所以带着这种早已经被剧透过的眼光再去看这本书,其实会看清楚很多东西。我不知道这样到底是好是坏,因为最终我的内心情感也是很平淡的,如果我事先没有了解过剧情,我应该也会同情简,把这一切当做是一种救赎。简从小遭受虐待,这使她的性格变得古怪,再加上她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所以她去寻找爱情就必定比其他优秀的人要难。以这样的人生开始,就算她的性格再怎么古怪读者也依然会对之产生些许同情。

  故事中的人物命运都十分具有戏剧性,仔细阅读会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都不是沿着一条线走的,而是在某个点会迎来巨大的转折。故事的整体都是在寻找一种平衡,简最后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罗彻斯特也瞎了,这样两人才走到了一起。倘若不是这种改变,两人就永远无法达到平衡,也就不能够在一起。西方人对感情的处理都是很细腻的,有很多我们不能理解的地方,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所以说这本书很贴近当时的现实,什么人能和什么人在一起也都是有潜规则的。

  那是一个不平等的年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十分低下,其实最终能够有简这样的命运已经是非不错了,所以说这本书也在替女性发声。一开始在罗彻斯特面前就是仆人的她,最后还是在情感中找到了平衡。据说这种平等带当时是很稀罕的一件事,这也是使这本书在那个年代成为经典的原因,如果它是在如今被创作出来,这种力量就会减弱许多。

  整条故事线所体现的正是简的成长过程,不平等的童年使她成年后一直为了平等而努力,她所做的,正是当时很大一部分读者想做的,只不过这些在现实中实现起来十分困难。

  《简·爱》读后感(五):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评《简爱》

  试问,爱情是什么?是《西雅图不眠夜》中所说的真爱过的人,很难再恋爱?还是《罗马假日》中所说的请抬起你的头,我的公主,不然皇冠会掉下来的?还是《泰坦尼克号》中所说的我甚至连一张他的画像都没有,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在七夕节谈论跟爱情有关的话题也真是应景,然而爱就一个字,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有缘,未必情投,情投未必意合,意合未必能在一起。牵得起的是手,牵不起的是心。有些人,孤独一生都不愿错爱;有些人,一生守候只为一个人。英国女作家勃朗特的这本《简爱》告诉我们,爱就好好爱,别错过;爱就好好爱,别欺骗;爱就好好爱,别放手。生命,或长或短;岁月,或浓或淡。即便生如蜉蚴,也要爱得绚烂。真爱,别错爱;简爱,用心爱。

  袁泉同名话剧剧照,侵权可删

  《简·爱》读后感(六):追求爱情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爱情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它绝不能被一个人的地位、权势和所拥有的财富来衡量,在大多数人的个人生活中,人们总希望去寻找积极的,有意义的和浪漫的爱情,并期望信誓旦旦,恩爱一生。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追求爱情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爱,真爱是两个人之间心灵息息相通的交融,如果你真的爱对方的话,绝不会计较对方的好与坏。《简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寄居在舅母家的简是个孤儿,受尽凌辱的她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学会了如何生存,如何去用自己的努力去挑战当时不公平的社会。也正是她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她独立的人格、进取的精神和美好的理想,她只靠自己生活,在世俗的压力下,凭借努力工作,聪明的智慧和倔强的个性,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在她生活的道路上,从不屈服命运,勇敢追求真爱并对所爱的人忠贞不渝。面对贫困底下的社会地位和漂泊无依的生活遭遇,简就像是一直正在蜕变的蝴蝶,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炼终于破茧成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