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5 03:32: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精选10篇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是一本由[英] 萨曼·鲁西迪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一):简评 + 书摘 by 陆大鹏

  萨曼•鲁西迪(1947— )

  1947年6月19日出生于印度孟买一个穆斯林家庭。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则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

  14岁赴英国求学,后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历史。大学毕业后,他短暂从事过影视剧作家和广告公司文案工作。他长期生活在英国,2000年后定居纽约。

  1975年,第一部小说《格里姆斯》问世。

  1981年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出版,获当年布克奖。1993年,荣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25周年而颁发的 “特别布克奖”;2008年,又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40周年特设的“最佳布克奖”。

  1983年,根据巴基斯坦当代政治现实而写的小说《羞耻》出版。1987年出版随笔《美洲豹的微笑》。

  1998年,“追杀令”解除。之后,他创作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作品:《她脚下的土地》(1999)、《愤怒》(2001)、《小丑萨利玛》(2005)、《佛罗伦萨的神女》(2008)、《卢卡,生命之火》(2010)、《约瑟夫•安东:一本回忆录》(2012)、《两年八个月零二十八天》(2015)等。

  在世界文坛,鲁西迪是公认的天才作家,获得了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多年来,他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陪跑多年,公认受早年事件牵连)。当年鲁西迪受追杀令影响时,瑞典各文化团体尤其是作家纷纷发表抗议声明,瑞典学院院士的基本道义倾向支持鲁西迪,但多数院士仍以“学院不应干预政治”为由,拒绝以学院名义发表声明。因此,三名院士公开宣布退出学院,尽管学院基于终身制的规定不予批准,他们也不再参加学院的活动。

  鲁西迪的创作往往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作品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他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后殖民文学作家,被誉为“后殖民文学之父”。如今,七旬的鲁西迪依然笔耕不辍,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都是世界文坛的大事记。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二):鲁西迪: 好一个文化杂耍者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三):香料,马萨拉,以及一个家族的没落史

  在《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中,鲁西迪再次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他熟悉的印度——他出走的地方,也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虚构出了一个达·伽马-佐格意比家族。该家族主要经营香料生意,在印度属于上流阶级,尽管是基于财富而非种姓制度。然而,这个家族中的人,男人或女人,都在不经意间与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激变历程,产生了一定的交集。作为家族中最后的继承人,莫赖斯·佐格意比,却是一个生来畸形、腼腆羞涩、身体健壮、蕴含着强大毁灭力量的男人,绰号“摩尔人”,他,能肩负起振兴家族的希望吗?

  ◎ 香料:男女情欲和政治激情

  不过,尽管如上文声称鲁西迪属于那种擅长宏大叙事的作家,但他的作品其实不乏私密叙事,或者不妨说,他的作品,总能将宏大叙事和私密叙事两种风格近乎完美的结合。《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书写的是佐格意比家族的没落史,但具体到每一个体,情欲心理、政治抱负、商业才华,又相当私密个人,特别是恋爱、婚姻中的男女心理。

  佐格意比家族,香料家族的没落危机及化解,与男女情欲紧密相连。无论是家族中的长辈,还是承载家族希望的“摩尔人”,都无法逃离情欲的罗网。在政治、民族宏大的主题之外,也不时演绎着一幕幕爱情的悲喜剧:奥罗拉敢于选择自己中意的人,为此与家族走向对立;“摩尔人”则在一次次的期待、恋爱中体验到幸福、失落与绝望,直至被迫与父母断绝关系。在婚姻之外,一出又一出出轨、背叛的好戏或闹剧,轮番上演。

  在私密的男女世界外,还有一个政治的世界。这个世界,佐格意比家族有时触手可及,甚至被卷入其中,遭到重创(卡蒙斯、艾雷斯的被捕入狱);有时,他们与之隔离,相去甚远,看起来毫无瓜葛。比如奥罗拉醉心于艺术世界的创造,再不言其他。不言政治,参与政治,个体恐怕都与政治难分难解。佐格意比家族的兴盛与政治有关,而其没落,亦复如是。

  ◎ 马萨拉:混杂与纯粹

  佐格意比家族中人,很多人都是“混血儿”:莫赖斯·佐格意比是印度人与犹太人的混血,而他的母亲则是西班牙与阿拉伯人的混血的后代。达·伽马-佐格意比家族中人声称自己是航海家达·伽马——他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线——“私生子的后代”,尽管“除了几个世纪的传说之外,没有任何证据能支撑这个说法……”混血,或说混杂,几乎是这个家族的常态。然而,这个家族一直在追求纯粹,正如印度始终在不懈追求着纯粹由印度教徒统治的国家。

  在《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中,混杂与纯粹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事实上,混杂是常态,而纯粹,反倒是一厢情愿。可惜的是,在印度,文化宽容,似乎从来就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因“纯粹”之名而造成的政治惨剧,一幕接着一幕,但是,缺席的是自上而下的反省精神,缺席的是人权、文化宽容等等概念——确实西方传来的概念,但它们果真不具有普世性吗?鲁西迪有“后殖民文学教父”之称,在殖民之后,独立国家何去何从,历史沿革又是如何,一直是他的文学书写对象,尽管他常常通过历史来映照或映射现实,而非现实主义式的。

  ◎ 家族:没落是宿命,中兴是晚景

  或许从一开始,达伽马-佐格意比家族的衰落,便是不可避免的。奥罗拉前三胎生的是女儿,第四个孩子,也是最后的孩子,这个家族传承之希望的,才是个男孩。不过,这个小男孩,天生便携带着种种异常:四个月已出生,外貌远远超出生理年龄,好像在加速成长、衰老。他对家族的香料生意,并不够热心,而在艺术、拳击等方面,则展示出一定的兴趣或天赋。而他几个姐姐(如果确实商业能力显著,也不排除招人入赘),或陷于男女情爱无法自拔,或投身主的怀抱,或成为律师为印度国内的不平奔走。子女如此,家族岂有不没落之理?

  其实,早在莫赖斯(绰号“摩尔人”)出生之前,佐格意比家族已经历了几次传承的危机,面临没落的风险。贝拉(人送外号“科钦的伊莎贝拉”)、奥罗拉,先后成为危机的化解者。两位杰出的女性,在家族男继承人不堪委以重任的情况下,挑起了家族的大梁,可惜的是,她们最后的结局都不甚美好,尤其是奥罗拉,她被亲自选择的丈夫派人杀死。《午夜之子》、《佛罗伦萨的神女》中,都让人见识到了鲁西迪对于女性和历史的理解,在《摩尔人的最后叹息》里,女性,再次成为解读历史的一大关键。如果说男性是攻击性的,带死亡本能的,女性则是建设性的,带生存本能的。当没有人可以充当建设者,家族的没落,便自不待言。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中,鲁西迪出色地完成了与一系列经典——印度宗教经典、神话传说、欧美小说、欧美流行文化等等——的互文性创造,以一个香料家族的没落史,影射出了印度独立前后的复杂历史。印度,这个人口数仅次于中国的大国,在宗教、社会上处于分裂状态,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冲突不断发生。遗憾的是,官方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有时甚至利用了这一矛盾。

  本书中,《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是莫赖斯·佐格意比的母亲,奥罗拉绘制的一系列“摩尔人组画”中的一幅,暗含纳斯尔王朝末代苏丹巴布狄尔向西班牙双王之伊莎贝拉投降的典故。巴布狄尔的叹息,正在亡国之叹。而莫赖斯的叹息——佐格意比家族中人,很多都患上了与呼吸有关的疾病——何尝不是对家族没落之叹。另外,何尝不是隐含作者对印度分裂之叹!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四):希望工匠能认识到自己是工匠

  我真是好久都没读过这种正文前要用彩页介绍作者的书了,上一本好像还是我爸战友自费出的散文集。

  我不喜欢鲁西迪,但书并不难看,尤其那种磅礴的叙事能力带给我的画面感,陷进去还挺难以自拔的。

  这就让我很为难了,就像张翰或杨洋拍了部好片,我到底要不要为他打call?

  读到最后,米兰达身体里的那根针也有了交代,我真是随着摩尔人一起叹了口气——

  替作者累得慌,我几乎能从每一个标点符号后面看到鲁西迪大师的洋洋自得——“

  老子牛逼吧?老子编织庞大的族谱和故事线,每一处都留下伏笔,每一处我都没忘,你们学不来!”

  好作品是混沌的,让你看不到背后的创作过程,全身心体验纸上的表达,往下一级,便是匠气之作,比如这本书。

  我不讨厌匠气,认真的人、认真的作品总有可取之处,只希望,工匠能认识到自己是工匠。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五):读后感+勘误

  1. 自己水平太低没法把握鲁西迪的大作 2. 所以看起来鲁西迪的话唠风格简直神烦 3: 所以感觉里面的人物脑回路都像是抽风了 4. 不过里面孟买MA党的菲尔丁不就是准法西斯组织出身的摩的老仙嘛…印度教民粹准军事组织+右翼政党 5. 提到了不少英印精英对宗主国的膜拜、印巴分治时延续至今的宗教与种族仇杀、印度教沙文主义、典型的第三世界混乱的经济政治法制社会图景 6. 如果光看他的家庭出身,特别是奥罗拉认识这个怼过那个的,还以为是杰克苏… 7. 不过这也是鲁西迪本人对印度次大陆的真实体会吧 勘误: 1. P290 Para2 Line7 “普什图族”应为“普什图语” 2. P380 Para3 Line2 “小说”应为“小时”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六):见证历史的家族——《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有感

  lue编辑

  印度,这个国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这个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大国家,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种姓制度是其鲜明特色,至今都对印度有着深远影响。其宗教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例如中国的玄奘就曾经东去古印度取经,其经历还被写成一部小说《西游记》,一直流传后世。但是另一方面,印度在近代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继而独立,由于与中国之间的领土边界等冲突,在政治军事上与中国的关系也是比较紧张的。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我们对于印度这个国家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仅仅知道印度的软件行业非常发达,人口众多,宗教矛盾比较严重等,但是背后的深层原因则知之甚少,就连印度的文化可能也了解不多。

  这部《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是享有“全球最有争议作家”,凭借《午夜之子》“三获布克奖”的“王中王”天才作家鲁西迪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描写在印度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传统家族达·伽马-佐格意比家族随着印度在近代以来不断变换的复杂局势中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宗教,政治,传统与进步等各种宏大的概念。而能够将这些牵涉到整个国家的各种复杂争斗浓缩到一个家族的发展史里面,可以说是相当厉害的。

  想要很明白的了解书中讲述的整个故事,就必须要对其中涉及到的关于印度的一些背景文化有所了解,这对于读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的。所幸的是,作者(或译者)在书中采用了脚注的形式对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概念进行了简短而清晰的讲解。本书作者的文字非常的精致,品味其中的文字可以说就正如江南的糕点一样精致可口。但是这样可口的文字是需要细细咀嚼才能下咽的,我们在阅读征文之前很有必要阅读一下梅晓云在正文之前的“混杂、互文与文学‘马萨拉’的烹制”,在这里面对于本书中所用到的那些文学方法进行了分析,这样能使我们阅读起来更为容易。

  在正文阅读中,可能会注意到作者在情节的安排中隐射了很多概念,例如在文中的绰号为‘摩尔人’的我,在回忆自己的家族史的时候,谈到自己的母亲奥罗拉和情人乌玛的时候,用了‘美利坚’和‘莫斯科’的绰号来形容,在文中后续的描写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两个人的言谈举止其实也是暗中比喻了两个超级大国的行为模式,当然这都是站在印度的角度。

  在这部署中描写的这个家族从一开始的实力雄厚,最开始经营的香料生意可以说在印度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是由于家族内部的成员由于观念上的的冲突,从传统的埃皮法尼娅的丈夫弗朗西斯科开始,这个家族就开始逐步发生变化,虽然弗朗西斯科个人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无奈自己的后代以及自己的妻子却意见不一致,从而也就为以后的家族分裂埋下了伏笔。

  我们完全可以透过本书描写这个家族的发展到沉寂的过程,这个大家族里面的各种人物之间的明争暗斗,对于宗教的不同看法,对于政治的异见等,都是当时整个印度大环境中的缩影。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印度,了解背后的故事,这样才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七):混杂、互文与文学“马萨拉”的烹制

  混杂、互文与文学“马萨拉”的烹制 梅晓云

  《摩尔人最后的叹息》序言

  鲁西迪喜欢用第一人称写故事:“午夜之子”是“我”(生于印度独立之际)、“羞耻”的是“我”(写第二祖国巴基斯坦)、“摩尔人”是“我”(也是文化杂种)、“愤怒”的是“我”(索兰卡也是一个生于印度住过英国而今混迹于纽约的人)……他作品里的角色很多,即使不是“我”,也透视出“我”,虽然变形、混杂、破碎、隐喻、象征、魔幻,却与“我”始终有关系,始终透映出作者自己的影子:都是历史的私生子,都是多元文化混融的杂种,正如他早年做过演员演的就是他自己,或者也可以说,鲁西迪就是自己作品的互文。

  混杂和互文,是鲁西迪的文学宿命。

  自一九七五年发表处女作至今,这位话痨作家已经出版的作品可以开出一份长长的书单,作品后面的“背景书籍”则极为复杂。西方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与南亚次大陆文化的古老典籍、宗教、神话、民俗生活在作品里混杂起来;世界政治地图的边缘与中心也在作家的头脑中生成;南亚政治风暴与前殖民地宗主国的复杂关系,也当然地成为他写作的斑斓舞台;后现代文学技巧与前现代传统如同“马萨拉”(一种印度混合香辛调料)一样造就了他的文学风格,后殖民文学内涵与超前的文学技巧,也如影随形、混杂难分。哲理与寓言、文学与生活、想象与现实、混杂与变形,创造出一个奇幻吊诡、无比绚丽的文学世界,令人不免叹为观止!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也是这样一个想象的文本,却又映照着历史和现实。这部小说的“文眼”其实就在书名中,“摩尔人”喻指了“混杂”,“最后叹息”隐含了“互文”。如同鲁西迪其他许多作品一样,这也是一个从“我”开始的故事。

  “摩尔人”是一个顶着不吉姓氏“佐格意比”的名叫莫赖斯的青年人的绰号,他是科钦地方的香料巨商达•伽马-佐格意比家族唯一的男性继承人。对于几个世纪前来到印度的佐格意比家族,鲁西迪有意写得复杂和恍惚。“摩尔人”的父系有着犹太血统,但这血统却因一个与西班牙阿拉伯人发生过异族性关系的祖先而被玷污了,因此被人蔑称为“野种”,也就是说,莫赖斯•佐格意比祖上的血统已然不纯。而他的母亲奥罗拉则是葡萄牙裔的天主教徒,她嫁给“摩尔人”的父亲——“一个操蛋的码头摩西”——年岁大她一倍的亚伯拉罕后,成为了奥罗拉•达•伽马•佐格意比,她的祖上也血缘可疑,因此被骂作“婊子的种”。毫无疑问,“摩尔人”——莫赖斯•佐格意比,意味着混杂、不纯,他既没有成为真正的天主教徒,也背叛了犹太教。他说:“我两方面都是,又都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犹太天主教徒,一个天主教犹太人,一个大杂烩,一条杂种狗。……一个真正的孟买大杂烩。”

  “叹息”是小说的又一个“文眼”。“我呼吸,故我在。”这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句式。鲁西迪这样写道:“叹气不仅仅是叹气,我们吸进世界,呼出含义。”小说中反复提及这个家族的“肺”,这是发出叹息的必要条件。然而,家族中却总有人肺不行,父亲亚伯拉罕有哮喘病、贝拉死于肺癌、麦娜死于窒息、“摩尔人”的肺也经常不能正常呼吸,“在我们家里,我们总觉得世界上的空气很难呼吸”,于是鲁西迪写到“肺叶丛林”,奥罗拉画出“摩尔斯坦”,这里可以喝空气而醉倒,也可以被空气噎死。“摩尔人”气喘吁吁,头昏眼花,“两手拼命捧起空气,徒劳地将它们塞进嘴里”。但吸进去容易吐出来却难,好像挨打容易打人难,“摩尔人”•佐格意比家族背后的复杂历史被吸进去,吐出的却是这个家族“从香水开始的东西,以臭气熏天结束”的含义。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酷刑”,“摩尔人”为这个家族的衰败发出了“最后的叹息”,也是为一个即将失去的世界发出的最后的叹息,一个摩尔人的饱含喧哗与骚动的哀歌。他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做最后的了断。老宅子外面,是肮脏的、龌龊的现实世界,政治斗争、经济颓败、世界大战、希特勒与斯大林、美利坚与莫斯科、尼赫鲁与国大党、民主主义与灵修观念、圣雄甘地与达•伽马……无休无止,此起彼伏。老宅子里面,则是一幅家族分裂、争吵斗殴、心机用尽、亲情破裂、坐牢自杀、偷情嫖妓、拐卖妇女、丑闻不断的残破情景……如小说里所写,“像野兽一般丑陋”,“他们与魔鬼交易”。贝拉高声骂道:“这个家的人倒是受过良好教育、血统高贵,我们的行为举止却像狗。”这个香料家族四代人的复杂恩怨故事,道尽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也透映出历史的吊诡与荒诞。作家说,因为一切都会弯曲,不仅是爱因斯坦的光。

  然而,鲁西迪写起来却像是在烹调“马萨拉”,佐料很多,细节丰富,味道浓郁,互文发达。他用阿拉伯的西班牙来想象印度,用印度的犹太人来幻照葡萄牙,又把这个“摩尔斯坦”投射到世界史上,写得鬼气森然、沉重残酷,令人窒息却又趣味盎然。

  写“最后叹息”,写犹太人、摩尔人,避不开《旧约》。小说开篇,“我”坐在橄榄山杂草丛生的墓地,在十字架的注视下,离“最后叹息”加油站的小路有一点距离,“我精疲力竭地瘫倒在地”。这便是《旧约》中的内容,也是今天还能够看见的耶路撒冷的情景。耶稣受难前在橄榄山上流连难返,又走下山来到小路边的“主泣堂”发出无望的“最后叹息”,在客西马尼园下到“苦路”,背着十字架最后来到个个他受难,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当然,也更避不开最后一位摩尔人皇帝巴布狄尔:一四九二年,他不战而降,拱手向西班牙双王斐迪南和伊莎贝拉交出了王宫阿尔罕布拉宫,终结了摩尔人八百年的统治。离去时,这位末代君主最后一次回望安达卢西亚,回望曾经的美丽与荣耀,不禁发出一声“最后叹息”。不仅“摩尔人”的父亲亚伯拉罕隔着五百年的时空听到了这声叹息,“摩尔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听到了;奥罗拉也听到了,她把这声叹息画在了自己的作品里;作家鲁西迪无疑也听到了,他把这声叹息写得如此沉重,以至于当场引发了亚伯拉罕的哮喘,它“就像个凶兆,把相隔几个世纪的不同人的生命连接在一起……这些气喘吁吁的哀叹不仅是我的,也是他的”。

  小说这样的镜照互文,无可怀疑地反映出作品的最终目的,即:吸进世界,呼出人生含义——这个含义就是“受难”。“摩尔人”在小说中正是以一个受难、沉沦者的形象出现的。在奥罗拉的《摩尔人组画》里,身处人类垃圾场中的“摩尔人”,茕茕孑立,不再是多元融合的新民族的象征,而成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这是一个由高雅而至沉沦的故事。曾祖母弗洛里一生固执地划下的那条泾渭分明的线,在奥罗拉画笔下却无可逃遁地成为一道蜿蜒曲折的裂缝,而里面是“犬牙交错的黑暗”!“摩尔人”也发出了他的叹息:“这座城市,或许整个国家,是一张被反复擦净重写的羊皮纸……隐形的现实如幽灵般在有形的虚构之下运行,颠覆了表层的所有意义。……我们如何能接触到底层已经迷失的母亲的全部的、感官的真相?我们如何能过货真价实的生活?我们如何能避免变得畸形?”

  无疑,《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展开了极其惊人的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一五〇〇年为历史节点,划分了之前和之后的世界,鲁西迪的小说如同斯塔夫里阿诺斯一样,展开了自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为寻找香料而于一四九八年五月到达印度的卡利卡特而来的“由诱惑衍生的历史”。作家把这段历史作为小说背景,虚构了“摩尔人”家族的故事,创造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互文网络,一部鲁西迪式的魔幻小说。这里,我们不是在全面评价这部意涵丰富的作品,只是拿“混杂”和“互文”说事。

  这部叫人眼花缭乱的小说,其主题不仅是马丁•路德钉在门上的论纲,而是人生受难,是由香而臭的历史。如同鲁西迪笔下的“印度母亲”,给了儿女生命,却也杀死了他们;好比亚伯拉罕和奥罗拉生育了“摩尔人”,却也献祭了自己的儿子。“我们是自己的木马”,野蛮就在我们的皮肤里。

  仿佛小说开篇的调侃,“摩尔人”满肚子“论纲”(theses),其实都是屎(feces)。这两个词不幸的读音是那么相似!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八):I AM THAT I AM

  其实我是抱着看看这本书哪里触到敏感点要被禁才来看的……

  书里讲了在一个葡萄牙和英国混杂的孟买的土地上一个天主教徒和一个犹太人生出的摩尔人观察自己家族四代,从盛兴到衰落,摩尔人发出了最后的叹息。

  刚开始读的时候有种《百年孤独》的恍惚感,但后来作者的风格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互文我特别喜欢,一种文字游戏,虽然有些地方囿于我读的书不多没发现,但发现的几处都觉得特别巧妙。

  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也非常强,刚开始时间线有点跳跃,加上名字又都很长,读着有点恍惚但是故事本身非常奇特又吸引人。不管是摩尔人母亲奥罗拉的线还是摩尔人自己的线,都非常吸引人,其中不乏那种细思极恐的有趣。

  非常喜欢摩尔人家所有人,都在有限的生命尽情地燃烧,用力地生活,噼里啪啦散发出香料的味道。

  摩尔人的家族是混杂的,不管是宗教还是国籍,是富裕的,是上流的,是散发着香料好闻气息的。然后到了摩尔人这一代,香料味开始转变,散发出尸体腐烂的恶臭。

  V•米兰达这个人也很特别,不属于摩尔人一家,却参与到了摩尔人家族中不少事件,是个冷静的旁观者还是参与其中的醉汉?不知。

  奥罗拉,不羁又被社会拘束。

  亚伯拉罕,永远不知道他的账本上此刻写下的是谁的名字。

  乌玛,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假亦真,真亦假。

  这本书真的太神奇了,决定带着结尾重新再看一遍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九):一声叹息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十):四代人的悲歌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讲的是四代人的故事,鲁西迪的写作风格颇像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书中融入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将现实与虚幻巧妙的糅合在了一起,将一家四代人历史的宏图缓缓的铺展开来。本书的是以最小的一代人莫赖斯·佐格意比,一个拥有六十岁的外貌而实际年龄却只有三十岁的青年为第一视角讲述的故事,家族本应该是和谐,欣欣向荣的整体,然而在鲁西迪的笔下,这个家族嗜血,灰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表面的蓬勃生机都无法掩盖住家族内部的腐败,他们就如同被蛀蚀的桌腿,看似稳定,但只要经历一点风吹雨打便分崩离析,再也无法安稳的矗立在地面上,我觉得这个家族战争的起源就是“宗教”,宗教的狭隘误导他们走向了灭亡。

  读这本书时,我颇有几分吃力,书中涉及大量的印度历史知识,从印度独立战争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从甘地讲到尼赫鲁,小说内容中的历史体系十分庞大,而我在印度历史这一方面所获取的知识又十分的欠缺,看到作者所列举的历史名人和历史典故,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书中还提到了大量的宗教典故,都是我从未听说过的故事。建议对印度的历史和宗教的典故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去阅读此书,或许才能发现鲁西迪笔下意想不到的诙谐幽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