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6: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10篇

  《资本主义简史》是一本由[德] 于尔根·科卡著作,新经典/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元,页数:2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本主义”一词,在我们教育体系里所修习获得的语境中,可谓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它一般作为社会主义一词的对立面而存在。在阶级斗争这一语系之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非白即黑的两个对手,它们之间的尖锐对立,使得林黛玉的那句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成了诠释两者关系的最形象化的口语经典。

  随着冷战的结束,资本主义一词,仿佛随着激烈的政治交锋而消隐,这一概念完全回归到了学术话语中。即如在我们中国,也很少去提及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在这一语境下,德国学者科尔所著的《资本主义简史》,使我们能够从新的立场、格局、地位,去看待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

  当然,资本主义有两层意思,即它具有学术用语与政治用语两种语境,而科尔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显然已经看到了,资本主义一词从政治术语回归到了学术用语。科尔注意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更愿意以批判的态度研究资本主义。其后,美国高校涉及资本主义历史的课程数量猛增,标题中含有“资本主义”的书籍和论文增多。作者所著的这本书,显然与金融危机激发出的资本主义的再度反思与重新审视有着密切关联。

  正本溯源,既然讨论的是资本主义这一概念,作者在书中首要的是追溯资本主义一词出现的具体时点。正如西方文化里的“文明”一词一样,“资本主义”一词出现及使用的年代并不久远。作者在书中指出:“这个名词正式进入法语和德语的时间分别是十九世纪中期及六十年代以后,进入英语的时间还略晚一些。为此作者重点介绍了资本主义研究领域的三位经典学者,分别是马克思、韦伯、熊彼特。作者肯定了三者学说在理论建构方面的巨大功绩,但也指出,他们的预言不同程度上落空了。

  在陈述历史性探讨的基础之上,作者结合他所面对的2008年金融风暴的现实,从当代资本主义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中,重新到历史中去寻找更能适应资本主义真实价值体位的理论体系。为此,他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在对付金融危机中更起到了实际效用。作者回顾了凯恩斯的理论要点,即凯恩斯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提出,资本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能“唤起个人致富、爱财的本能,形成经济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目的理性存在漏洞,而情绪填补了这些漏洞。本书作者看到了凯恩斯的当下意义所在:“人们在批评2008年以来金融资本主义最大危机的时候重新引用了这一观点。”

  在综合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对资本主义的概念认定,他将书中的资本主义的概念“定义为以分散化、商品化和资本积累为基本特征。”其本质上就是个人的自主决定权、市场的充分发育以及资本的核心位置。按照这个标尺,作者对人类历史进行了一次由“资本主义”为核心关键词的全面梳理。正是在这种梳理体系下,资本主义演变史实际上成为西方历史的同义词,因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与西方历史密切相关。

  这也必然导致作者在回叙资本主义历史时,无法幸免地回归到西方历史的特有的节点定性上来。一般而言,西方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就是1453年。这一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克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它导致了陆路上欧洲人无法再从东方获得文明的滋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年亚洲比欧洲更为繁荣,包括文艺复兴的知识来源都是从阿拉伯那里舶来的,现在土耳其人断了欧洲人从亚洲那里获得精神与物质利润的由头,迫使欧洲人不得不另辟渠道,转而求诸于对大洋的突破,绕道获得与东方的联系,由此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并一连串地引发了后续工业革命的产生。因此,资本主义的兴起意味着中世纪的终结,取决于工业革命的兴起。

  这种西方历史的节点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本书的体系。作者在书中指出:“1500年前后到1800年前后是资本主义的突破阶段,马克思和韦伯所说的‘现代资本主义’诞生了。”(P26)。显然,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时代,是符合作者的三个原则的资本主义最纯粹的时段。而之前,以贸易为原则的资本主义萌芽并不存在在欧洲大陆,而却奇怪地出现在中国与阿拉伯世界,这也是书中,在回顾资本主义出现之前的时代,重点透视了中国与阿拉伯社会。但是,这两个区域并不符合“个人的自主决定权、市场的充分发育以及资本的核心位置”这三个资本主义的原则理念,它们是建构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社会体系,尽管这个社会,要比当时的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中的欧洲社会更加文明与敞亮,但是,这两个社会体系没有发育出资本主义的核心概念中的三个要素。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二):关于“资本主义”的通识读物

  中国工业化起步于建国后,资本主义进入中国经济领域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邓公战胜党内宝石势力带领大家完成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而非西方自下而上。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给企业提供一定自由空间、放松广大农村地区管制,农村人涌入城市。但那时期的中国仍是基础工业资本主义:低工资、残酷压榨工人、依靠大规模出口。虽然在短时间内获得经济上巨大成就,使多数人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使大量财富聚集到少数人手里(邓公说的先富带动后富,其实并不是均富,也是像早期工业资本主义一样,允许贫富差距存在的)。

  我知道即使没有邓公,也会有后续其它领导人完成经济改革,但仍要感谢邓公,毕竟以当时的政治环境,他是赌上自己身家性命的改革者。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三):作为文化概念的“资本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东西。”有段时间,“资本主义”是一个贬义词。其实,马克思说这句话有他特定的历史背景。

  全书分成四章,首先阐析“资本主义”的概念。这个20世纪普遍使用、近乎泛滥的名词,其实之前是被学者们有意识地避免的。马克思著作里经常出现“资本”“资本家”,但他很少直接使用“资本主义”,即便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他的落足点也是“生产方式”而非“资本主义”。这个名词在19世纪下半叶使用频率渐增,《迈耶百科词典》在1896年首次有了独立的、有详细释义的“资本主义”词条,直到1902年,维尔纳·桑巴特出版了经典作品《现代资本主义》,这才在全世界范围内真正地点燃了对“资本主义”的热烈讨论。

  作者选取了三位经典理论家:马克思、韦伯和熊彼特。

  马克思毋庸多言。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有很多与事实不符之处,但他在伦理意义上对现代资本主义诞生的种种思考,很有启发性。在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的定义涉及私有制、市场机制和企业经济。他曾经说过,“创新、完成或者仅仅是运用个人力量和智慧的喜悦”超越了金钱的目的,而“互惠利他”无疑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增进全部个体的利益。熊彼特倡导的企业家精神近年来颇受重视。如何摆正利己与利他的关系,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如果有机会回到古罗马、回到丝绸之路,或者游览中古时期的佛罗伦萨和广州,我们一定会惊讶于喧闹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世故老练的商人,还有活跃其间的金融巨鳄。从广义上,“资本”即“可用作投资的金钱”,很早以前,就伴随着商业行为发挥作用。这段就严格而言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作者称其为“商业资本主义”,这就将通常的“资本主义”概念扩大化了。资本和资本主义者很早就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现代资本主义其实是“跳一跳”摘到的“果子”,它是人类历史长久的自然演进之后的一次迈步。

  直到1500年前后,商业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在此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像东印度公司这样的股份制公司形式,是商业资本主义的一次强力升级,更剧烈的变动来自于工业资本主义。资本力量席卷全球,这是一场残酷的掠夺,是对劳动力的无情压榨,也是文化之根的断裂和重塑。

  当然,近百余年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具有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的功能。作为资本,逐利是其本能。它被冠之以“主义”,说明它在脱离自发的、蒙昧的状态之后,迅速以鲜明的、强力引导的方式进入各种文化。资本是奔腾的野马,需要套上笼头,还需要一个好骑手。房价不可能无限上涨,房产泡沫终究会破灭,怎样尽力减少资本的破坏性?资本主义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平衡好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作者说,“每个时代和每种文明都有与自己匹配的资本主义”,不过,在“全球化”的名义下,多元文化被资本主义加强了还是摧毁了,仍然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

  《资本主义简史》读后感(四):关于资本主义,你应该知道的历史

  文/初晓

  若是问你“什么是资本主义”,你可以能会给我书本中的各种定义,不同的人定义不尽相同。这些定义,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吗?对于资本主义的历史,你又知道多少?纵观全球,资本主义似乎也引起当今社会十分紧要的问题,贫富分化严重大多数人都看得见,那么如今的环境问题也让很多国家和人为之困扰。

  资本主义既是造就创新与进步的引擎,也是带来危机、剥削和异化的源头。最早,资本主义这个词并不为人所用,用的更多的是“资本”这个词,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十七、十八世纪,“它最初指货币,后来指由货币、物品的货币价值、商业票据、商品和生产设备构成的资产,其关键是‘要用于盈利’,而不是用于消费或被积累起来。”1867年,“资本主义”才被一部重要的法语词典作为新词收录,被定义为“资本或者资本家的权力”。直到1896年,《迈耶百科词典》才第一次独立、详细的定义了“资本主义”,它的定义是这样的:与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名称。

  在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有三位著名的经典学者,分别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约瑟夫·A·熊彼特,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讨论和定义至今都有重大影响。我们最为熟知的人自然要数卡尔·马克思了。

  他对资本主义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发达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市场是分工和货币经济的基础;其二,马克思详细的分析了原则上无限的资本积累;其三,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依附于资本家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以及没有生产资料、受到合同约束人身自由、用劳动换取报酬的工人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其四,马克思描述了资本主义制度惊人的活力。

  他的理论很多人接受,也有很多人批评质疑。尽管如此,他的分析仍然是一种独到的、有趣的、重要的理论,直到如今,还有很多人认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