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2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大地上的亲人》是一本由黄灯著作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3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一):为冷酷的现代文明指出了回家的道路

  黄灯的这本《大地上的亲人》。让我读到了久违了的知识分子情怀

  这种感觉作者的序言里就温暖到我了。

  这本书没有居高临下的对当下的乡村做了没有冷酷批判,而是出于一种还乡省去矫情的审视。我觉得用自我审视这个词为佳。也许更加准确。来还原。她所见的中国大陆农村现状。她好像在提醒。我们这种现代到,没有了文化道德。只剩下利益。的后工业殖民文化。是怎么以。牺牲本源获得暂时的荣光的。她甚至不屑对这种事物做出判断。因为她只是希望人们在每个空闲中看到,那块生养我们文明的。就要枯竭的脆弱河床的危机

  作者甚至没有使用。被滥情到极致的。“打工”。“草根”。以及。现在流行的“游民“。抢眼的。符号

  这是本让我们重归温暖的书。它为冷酷的现代文明指出了回家的道路。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二):大地亲人的人生将奔到哪?他们不知,我们无解。

  由南到北,工作一两年后,我才想了解自己家乡。此前,我拼命往前走,只想逃离那种纠结细微情感却无果的人生命运。

  和很多描写乡村的书的内容一样,我的很多亲戚循环着书内人物命运。但好在的是,我的爷爷通过读书逃离了乡村,进入了小镇。我的父亲通过生意逃离了小镇,进入了市。但是,爷爷的两个弟弟至今都在农村生活,幺爹中年时外出打工,三个孩子两个孩子有病,他在晚年回乡务农,至今无法摆脱生活的苦难;三爹在家务农,三个孩子外出打工,两个儿子市里买了房,但过年后就成为空房,他们的孩子也都成了留守儿童

  每年过年,我才有机会回到小小乡村,在泥土上听着家人故事。和这本书一样,他们的故事里渗透着悲凉无奈。外出打工,蜗居在大城市的城中村,受骗常有,挣不了多少钱,家庭负担过大,对孩子的教育不抱期望……这是多数人的既定命运。2010年暑假,我跟随大学实践队去青海社会实践。八叔(爸爸的堂弟)在青海从事装修包工头多年,那几年是他的黄金年,挣了一点钱。但到了他的租住地后,我失望了。两间平房昏暗灯光,堆积的日用品脏乱厕所……这是我第一次接近家人的打工人生,感受他们回家风光过年背后的生活艰辛底色。

  对这本书里的几个现象深有同感。

  一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裹挟下,农民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爷爷的两个弟弟年轻时没能走出农村,他们的七个子女都是读到初中就外出打工,多从事装修和缝纫工作。小时过年,听到家人对他们最多的问候就是“今年挣了多少钱”,总觉得这句问候太过于薄情,没人关心他们过得好不好,只关心他们挣了多少钱。直到我工作第一年回家时,家人也用了这句话迎接我,我回了一句多年来想问的话:“你们怎么没问我过得好不好?”

  二是农村社会风气的败落。每到过年时,爸爸、叔叔都会跑回村里参加一年一度的“赌博大会”。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在这几天内可以输掉辛苦打工一年的钱,不得不背上债务重新出发。他们在赌桌上的大气曾经幼小的我一度认为,他们在外很好挣钱,过得还不错。但长大后,我才明白,这是一种想摆脱贫困又不愿脚踏实地欲望在作祟,让他们面对赌场时欲罢不能

  三是乡村的空心价值观。家乡没有自古流传的传统文化,没有读书成才的经典故事,整个村只有一户人家的子女通过读书获得了另一种命运,其他人都在土地和外出打工里寻求生活资本。当没有信仰信念支撑,人容易空虚,对外来事物没有抵抗,形不成自有的人生观。于是,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渗透农村,慢慢延伸后就很难制止了。

  四是教育的缺失。作者很幸运,在八十年代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在那个时代享受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光环。但是,年轻人的外出,老人和儿童在家的驻守,读书无用的悖论,让乡村的人们很难相信读书还有用。读一个职高和普通学校,耗费一个家庭的辛勤付出,却很难换来好工作。2013年,我考上研究生,有家人说,现在是个人都能读上大学,研究生又有什么用。这句话和乡村经济衰败、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增多等多重社会现象都有关联。

  最近顺着农村这条线看书,会有一丝自己觉得很可怕的侥幸感。好在,我由于看不惯家人的空叹和生活的纠缠,将外出作为读书的动力拥有了不错的现状。但意识到这种自我侥幸的情感后,又不得不为家里的亲人难过。我此前从未像作者那般仔细倾听亲人的故事,也没把他们的苦难与社会大背景结合。但当我走远了,在大城市采访城中村,查看打工者的命运时,我会想起我的亲人。我多么希望,他们能自我觉醒,社会能自我觉醒。

  最后,想在书评里插一个最近因为工作接触到的打工者。他今年32岁,在北京从事装修行业,往年十几万的工钱无法结清,闹上法院也无果。他只能打点零工,但是工钱也得过段时间才能结清。上周二,他全身只有30多元了,想起在公交站看到过的一则“有偿献血”广告单,想通过卖血换取近期生活费。“我觉得这种行为没有什么,医院供血不足,我通过卖血救人没什么。”他跟我说了两三次这样的话,能看出这是他对自己的安慰和麻痹。他的故事让我想起,在这个城市,在我的故乡,又有多少人在城市和生活苦苦对抗呢。

  越是了解无解的悲伤,我们的内心越是苍凉。这群人的人生将奔到哪,他们不知,我们更无解。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三):重以及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每一个凤凰男或者凤凰女生命中都有着不能承受之重,这重或是他们的兄弟姐妹,或是他们的父母,或是他们身后根深叶茂家族。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他们不得不背起这份重担,而这些“重”自觉不自觉都会将他们视作生活中最后的希望,甚至是唯一的希望。

  《大地上的亲人》讲述的是一个女博士眼中,她和她的凤凰男老公各自背后在大地上刨食,在工厂里谋生的亲戚们的故事。

  作者黄灯的这本书缘起于她2016年春节一篇被各大公众号热传的文章《一个农村儿媳妇眼中的乡村图景》,文中对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被剥夺的乡村社会、农民工的养老以及农民工二代未来的就业等问题的发问,让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觉得无所适从。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大多数人也都看得见,但却没有人为之呐喊疾呼,而黄灯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不管不顾地把这些问题都摆到了台面上,让人不得不面对。这是勇气,也是残忍

  诚如作者本人所言,这本书对其所提出的问题无法给出任何结论性的观点,也几乎没有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本书的写作中,我宁愿接受无法得出结论的宿命,也不愿掩饰亲人生存的复杂、多面,掩饰乡村的多重面相,以推导出一个斩钉截铁的结论。毕竟生活的边界模糊不清现实的复杂远远高于理论简洁

  作者从背后的家庭出发,从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出发,探讨乡村问题的成因,以及导致乡村沦陷的根源。由于家族的庞大,亲戚众多,给人感觉这些兄弟姐妹,侄子侄女们的故事,几乎是整个中国乡土社会的缩影。

  因为以纪实的手法呈现了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整本书以细节取胜,叙事结构类似近几年大热的《江城》和《打工女孩》,区别在于,彼得·海斯勒(何伟)和他的妻子张彤禾是以旁观者视角和采访对象建立连接;而作者和这些被描述的对象之间有着不可割舍的血缘、亲缘关系不可避免会有生活上的介入,也因此,对于作者本人来说,这种写作本身就有很强的内省与自我观照。

  而写作的本身,也缘起于描述对象给作者带来反思

  她的堂弟——一个在5个月大就失去母亲的乡村留守儿童,13岁南下广州打工,是个极其辛苦却所得甚微的建筑小工,在得知作者来广州读博士后,耗费几个月的工资余存买了礼物来看望她。从小不曾获得过爱,却仍在内心保存了爱与悲悯的堂弟的这一举动,触发了她想要书写她打工的亲人们的故事。而作者的反省,也让同为“逃离的群体”的我开始了自我审视:

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中,逃离的群体,是如何在知识的规训中,以个人成功名义剥离一种本真的感情,并在内心注入更多上升通道的算计和权衡;又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不动声色中塑造精英的感觉,逐渐疏远身后的亲人。

  多年的求学,让我得以在乡村教育彻底溃败之前通过这唯一的上升通道,摆脱不断沦陷的乡村故土,而命运本身的自重像滔天的洪水,一直在身后追赶着我,让我片刻不的停歇。08年的金融危机对还在读大三的我似乎没有太多影响,但作为最后一波婴儿时期出生的我,在毕业时候赶上了最多大学生就业年,虽然保送研究生让我延缓了就业,热门计算机专业让我可以在13年毕业的时候赶上移动互联网热潮,但想要释放天性的我,在硕士毕业后的跨专业就业,却让我在此后的3年里吃尽苦头,至今依然难以从容

  我相信,像作者,或者像我这样,家庭毫无背景,完全靠自己努力上学、工作,挣扎着似乎在城市里站住脚跟(注意高昂房价让我们并未扎根城市)的人,很容易就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认为都是自己努力换来的命运的馈赠,而那些没有考学成功的小伙伴们,要么是资质愚蠢,要么就是懒惰不自律;那些打工辛苦却只能艰难糊口的,要么是能力太差活该一辈子搬砖,要么是点儿背就该自认倒霉。总之,对于在赛道上摔倒落后的,或者完全偏离赛道的同伴们,完全是一幅高高在上的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知识分子形象,对于亲人们的痛苦,要么施以经济上微薄的援助,要么施以廉价同情

  逃离乡村,看似是一种时刻发生不可逆转进程。但更进一步说,整个中国,都是这样一幅逃离的图景,求学打工者逃离乡村,逃离小城镇,小中产阶级逃离二线城市,先富阶层逃离中国。财富在一层层地聚拢,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在被抛下。大城市像个离心机,甩掉了那些跟不上速度的人,由于房价被一线城市抛弃的中产阶级因为懂得如何发声而不断被提起,但那些由于社会本身的快速进化而被抛弃的农民们,却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寂寞地来,无声地消失。

  那么,为什么需要关注那些竞争失败者呢?因为终归来说,99.999%的人都会是失败者,失败是人生的底色,除此之外,都是幸运,都是意外。

起初他们(纳粹)抓了所有的共产党人;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 接着他们抓了所有的社民党人;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社民党人。 然后他们抓了所有的工会骨干;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工会骨干。 后来他们抓了所有的天主教徒;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属于新教。 最后他们来抓我; 到那时候, 已经没有剩下能出声讲话的人了。

  沉默的农民工一身伤痛地从城市里消失了,失落的工人们在困苦潦倒中老去了,周密严谨的中产阶级们在永远明亮办公室无声地睡过去了,剩下厂房里机器的轰鸣声,以及人工智能礼貌谦逊的问候,资本在咆哮……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四):何去何从的农民

  小时候经常听长辈们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今天这句话用得不恰当时,会被人攻击为“地图炮”。然而每个离开故乡的人,都会想起自己在家乡成长时所受到的滋养,还有枝根盘错的乡村里属于家乡的亲人。不管在外漂泊的日子得意还是失意,家乡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同一片土地上的人,真的就能养育成了一样的人吗?

  《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作者黄灯,就是以家乡为蓝本,通过展现她最熟悉的家乡情况讲述他们那方水土上养育的一群人。这幅乡村图景不是什么山青水秀,当然也没有什么穷山恶水,在“逃离北上广深”广为流传的语境中突然出现的这样一幅图景,围观群众看到的却是农民一张张饱含风霜的脸,他们想不到的是苦难之外还有更辛苦。我们不谈风花雪月,只谈柴米油盐,“天聋地哑”的困苦生活就在我们身边真实存在。

  《在地上的亲人》里一共写了三个村庄状况,黄灯以外省媳妇身份嫁入的婆家湖北村庄丰三村、出生地湖南省凤形村,以及童年时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过的湖南省隘口村。以这三个村庄中亲人的生活轨迹线索,串起整个农村转型过程中乡村与农民的生活图景。主要体现了90年代后的二三十年里,农村家庭中三代人的命运轨迹,几十个人物的相同出身不同命运。每一个家族成员遭遇各不同,却又因着血缘的关系互相影响。第三代农民90后们也已长大成人婚礼豪华排场、沉迷吸毒赌码的村民,他们的经济收入没有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车轮下得到改善,而物质浮躁深深卷入农村。

  虽然书中的出发点为三个农村村庄,然而所记录的并非全是农村生活。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这些出生地为农村的人,在90年代后却相继的离开土地寻求生活。仅靠田地里的耕种已经很难供养起一家老小,他们不得不在城市的夹缝里生存。在北京做“包工头”,找关系进工厂,去广州的城中村打各种小工。因作者家族人口众多,两代人的生活经历放在一起,也可以看出国家每次转型给农民工带来的就业机会也各不相同。城市与乡村结合在一起,农民工进城他们的故事已经属于城市故事的一部分。城中村、握手楼、暂住证制度,这些都真实的存在于城市的街头巷尾,与之对接的却是农民工。书里面的农民也并非全是农民,除了作者黄灯与丈夫都已经在城市立足,同样也有其他在城市中立足的亲人,他们都已变成双层身份,他们需要继续从城中的生活回馈农村。

  这是一本将根设在乡村,枝叶却蔓延到了城市的大型图景,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村与城市早已嫁接在一起。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如果不愿或是不忍去目睹留守在故土的困境,这本书大概就是最好的乡音传递书。整本书给人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不知所措与沉重,因为我们同书中这些亲人一样,并没有找到出路来改善这一切。当我们不再回避,不再装聋作哑,也许路就慢慢的清晰起来。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五):个人史的八百亿种写法

  黄灯的这本《大地上的亲人》,被认为是“中国转型期农村面貌的典型样本”,如此学院范儿的表达,估计很难让人产生阅读兴趣。“农村”,现在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很难让人想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或者“希望的田野上昂昂”,而总让人联想到贫穷、落后、底层……现代人每天的工作生活已是如此辛苦,大概不想分出太多精力去关心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生有涯学无涯,人读书总要算计一下投入产出比。读它有什么用呢?用处有多大呢?

  3月,黄灯在北京单向街书店做了新书的第一场活动,活动一开始,黄灯先道了一段长长的自白,她说自己做的是一个家史的梳理,梳理一个普通农家在三十年来社会转型期中的变迁。历史是人的活动构成的,黄灯写了她几十位亲人的人生。她在书里说:“当时代裹挟无数个体,一同驶向不确定的未来时,卑微的个体也在种种不确定性中,获得了超越性的表达意义。”啊,又是一段学院范儿的表达。其实黄灯老师是想说,不管你是大英雄还是小人物,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仅仅是他本人的一生而已,同时也是他所处的时代的一个缩影。通过观照一个人的一生,或可窥探到历史的本相。个人史的书写,从而获得了合法性。

  人活在特定的时空中,便不可避免地和时代产生互动。有时人是直接和大的历史事件encounter,比如黄灯写她的父亲,“文革”时为了参加一个会议,曾在京广线上申请到一个火车头,一个人坐着火车头去开会。这样的事情放在今天简直不可思议,黄灯也觉得,有种宏大叙事的恍惚感。这就是人和历史大事件迎面撞上了。更多时候,人浸淫在历史中,历史潜伏在日子中,相互纠缠,难舍难分。黄灯在书中写70后的大学生们,他们靠读书改变了命运,又赶上了房市疯狂前的平静年月,于是在城市中成家立业,站稳了脚跟;而90后的大学生们,现在面临的却是读书无用、买不起房……生活似乎没有特别的惊天动地,但后劲十足。

  我想黄灯这本书,不仅是一份反映转型期中国现状的样本,也是一部个人史书写的方法论。观察黄灯书中人与社会的互动,原来个人史可以这样写。人在历史中载沉载浮,人也是历史的载体。

  我也曾试着去了解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姥姥,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我姥姥今年90岁,她从民国走来,经历过战争、挨过饿、交过皇粮……我觉得姥姥这一辈子就是一部中国近、现、当代史。这里的历史分期不以课本为标准,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啊什么的,而是对应姥姥自己的生活状态。姥姥出生那会儿,那个普通的鲁中小山村,的确更像近代,甚至古代。譬如说,姥姥裹过小脚。我觉得姥姥的脚不仅仅是一种事实,也是历史的显现。想象的人生,因为缺少真实的痛苦,而显得轻盈、虚幻;真实的人生,沉重、琐碎得多了。千年来的女性,生老病死,裹脚生育,受苦受难地过来了,体现在姥姥身上,最明显的就是那折断的脚趾。

  我的姥姥不识字,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她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这个世界上很多道理是很朴素的,或许用不着复杂的定性/定量论证,比如说半个世纪前的饥荒到底是怎么回事?姥姥有次不经意的讲述shock到我。她说那一年,地里的庄稼熟了,但大家都在大炼钢铁、吃食堂,庄稼没有人收,都烂在了地里,第二年饥荒便来了。姥姥说,这饿挨得太亏了。

  有时,人活在时代之中,总是当局者迷。譬如说我的太姥爷,听姥姥讲,太姥爷出身贫苦,超级勤劳能干,努力挣钱买地,但土地改革一来,把他的地全部收走了。姥姥说收地的时候,那时谷穗熟得又大又好,“连地带庄稼,都被收走了”。但太姥爷有着质朴的信仰,相信买地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于是他又继续干活赚钱买地。当然他最后一亩地也没有拥有。这是他那一代人的历史。

  在姥姥讲的所有故事中,这两个庄稼熟了却没能收获的故事,格外让我动心。大概因为这样的故事很难凭空想象出来吧。我也相信,每个人的个人史,都有让人难以想象的丰富,不是凭一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的就能概括的。

  一元的宏大叙事之外,个人史有八百亿种写法,每种都真实深厚,而且belong to you.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六):回不去的故乡

  黄灯的书,讲述了三个村子,她老公老家的亲人、她父亲的亲人以及她成长的外公外婆那边的亲人的经历遭遇。

  此书勾起了我的回忆,看书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的是自己的亲人,黄灯在书中说到亲人打工、辍学、吸毒、游荡等,我看到的身边或多或少的亲人也这样。

  不同的是,黄灯带有学者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和心态在记叙,同时她内心里更多的柔软和克制。言语中,虽然饱含感情,但是没有一味地抒情。

  而我的心情,我的心情属于逃离的心态,再也不想回去。

  同辈成长起来的很多人都离开了家乡,真真正正扎根农村的人很少。

  回去聊什么呢?

  除了血缘纽带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维系。也不想沦为“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沉寂在往事的回忆中。

  看完此书,我最想追问的是?

  是什么导致了农村的贫穷,是什么导致了个体的沉沦?

  这种问题,根本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人和人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习性不同,性格机遇不同,时代大环境差异。

  书里面提到的几个点,特别值得思考。

  黄灯说到,丈夫的哥哥们似乎陷入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确实看到了弟弟通过读书,在城市安家,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变好,通过这条路出人头地。但是孩子成绩不好,他们也无可奈何,有点认命但也有点不甘,总之很复杂矛盾的心情。

  黄灯二舅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看出来,他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是在农村里算是文化成绩高的人,农技员,不管是对生活还是对知识还是对孩子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虽然花了四百元买了琴,但是舍不得四块钱路费,自己扛回来,这是他心态的一种写照。琴,代表着投入,代表着他的教育理念。四块钱代表着他所在农村的一种观念,四块钱,好贵。(买琴几百块觉得贵,但是没办法,但是四块钱,自己一定可以省下来)。

  乡亲们在获得财富的同时,不知道怎么运用,转而陷入一种消费主义的扭曲价值观中。所以买码,妄想一夜暴富,几万几十万的赌博。年轻一代智能手机更换的频率,农村结婚,请婚庆婚车等等,根本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所以结婚还欠下一屁股债。

  亲人的分离,孩子与父母的分离,夫妻的分离,好像成了一种常态,这种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很奇怪的存在,留守儿童留守妻子,说他奇怪是,没有朝夕相处何来教育何来感情。但是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了生活。书里黄灯有个亲戚就是看透了这种,所以再辛苦,也想带着孩子在身边,哪怕是打工。

  说到底,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城市机会多,留给农村的有什么呢?

  未来的农村,除了极个别的走乡镇企业、发展旅游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村子外,大多数村子还会更加凋敝。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七):时代转型下的“新”农村——读黄灯《大地上的亲人》

  时代转型下的“新”农村——读黄灯《大地上的亲人》

  文/凡悦颜

  当大家都在喜气洋洋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黄灯看到了那一幢幢新楼房里暗藏的阴影。她替那颓败的老屋、失足的青年以及天聋地哑世代循环遭受厄运的乡村群体发出声音,振聋发聩。

  黄灯,1974年出生,她称自己是幸运的,赶在读书就能改变命运的年代,作为整个家族唯一获得高学历的人,得以远离乡村。她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最后又嫁入农村又“逃离”农村的真博士。家乡于她,和大多数离乡的知识分子一样,是生命的根,提供着情感的养分,走的越远,越感受的真切。这次她携新书《大地上的亲人》( 台海出版社)归来,想用文字的形式,对家乡来一次“反哺”,本书里的家乡,少了些许乡愁与诗意,多了些反思与困惑。

  本书副标题《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其同名文章作为论文发表,曾在去年(2016)引发了全国乡村问题大讨论。全书以生她(凤形村)、养她(隘口村)、嫁入(丰三村)的三个村庄为蓝本,描述了时代转型下“新”农村的生存图景。阅读过程中,仿似昏沉沉的天空,笼罩着一层低气压,给读者带来了些许压抑,但与此同时,作者描述的很多情况又能引发很多“农二代”的共鸣,使之看到这根救命稻草引向的光明。

  大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可以脱离时代独立存在,农村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形成的裂痕也愈加明显,就好像“灵魂跟不上身体的脚步”一样。

  丰三村与凤形村,虽然地理上相去甚远,但在时代变迁中,农村人的生存困境却遥相呼应。同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两地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和留守儿童等现象比较明显。人们倾尽全力挣来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现状,一旦有天灾人祸等突发情况,便陷入捉襟见肘甚至世代背债的境地。但即便这样,其昂贵的彩礼却能和一线城市比肩,一来是男女比例失调,不容易娶到媳妇,再者他们觉得成亲是一生唯一风光的时刻,宁可因此背负沉重的债务。

  相较于前两者,隘口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要快速的多,赶上了经济发展的大潮,很多家庭经商富了起来。但由于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不足,让他们难以守住打下来的江山,加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的冲击,尽管表面是个富裕的村庄,财富却流转于不同的人手中,其间暗藏的危机也不小。

  时代转型大潮下,作者笔下的三个村庄是个案,也有共性,从她跨越十年细致的观察、如实的记录中能窥到全国“新”农村的现状,其中最令人忧心的当属教育。城乡二元结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随着坚守乡村,将教育视为己任的老师们退休,后续师资力量要么被更好的条件吸引到城市,要么被浮躁功利的气氛所影响,使得农村教育质量每况愈下。时代变了,高昂的教育支出不再能换来铁饭碗,这样胜算不大的博弈在农村越来越失了分量。

  物质与精神两手抓,必然是当前新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在文中也提到重建传统文化或许是唤醒失足青年、重塑价值观的可行之道。当人人都有实力在赚钱之余填补精神食粮;当人人都有勇气和信心对du品du博说不;当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得到有效流传;当人们不再单纯地以金钱(工资)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或许只有这样,城乡的壁垒才真正被打破,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才能建设好。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八):《大地上的亲人》:无从介入,仍要努力“拥抱”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信奉“野蛮生长”的年代。对于占据着大多数的中下层人来说,年轻人要把“改变命运”要挂在嘴上,中年人则要拼死拼活,仿佛只有在单位拼命加班,在酒桌上发狠,在人情场上算计,疲于奔命才对得起自己和家人。成功者不快乐,失败者更加无地自容。

  这样的状况,对于从乡村走出来的人更为贴切,也更为残酷。大城市的神话仿佛某种无从抗拒的召唤,让他们相信只要离开,就可以找到出路。闯荡本没有错,但错的是断绝自己的后路——可如今乡村的悲剧,正是如果他们回头,就会发现自己已然退无可退了。

  关于如此境况,学者黄灯在自己的文集《大地上的亲人》中,尝试进行了剖析。然而这种“剖析”,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冷酷批判。对于黄灯自己来说,这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是她的亲人,更是她与“最初的自我”之间的实在联结。这就使她的观察与创作,充满了迫切与悲悯。她想知道一切如何发生,如何挽回,最重要的,是她期望可以亲手带来改变——即便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大地上的亲人》的整部作品以调查实录的方式写就。作者以自己的叙述分析为主,并且让不同人物的故事、访谈穿插其中。作品中所涉及的三个村子,皆是黄灯自己曾生活过的地方。她既是“观察者”,一个“介入的”知识分子,而现实又决定了她无法置身事外。她的“介入”也就变得无比尴尬。“知识分子和村庄没有情感的隔膜,却有着介入的隔膜。”(《大地上的亲人》,p.270)即使有最出众的学识,她也不能给她的乡村带来些许改变。而离“生存问题”最近的乡村,关心的其实就只有现实。

  这种对现实的全神贯注,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村精英主义”——“在城乡二元的结构中,逃离的群体……以个人成功的名义剥离一种本真的感情,并在内心注入更多上升通道的算计和权衡……不知不觉,不动声色中塑造精英的感觉。”(《大地上的亲人》,p.iii)这种情感的缺失,在乡村人对外部现实种种想象后,由于反观自身而产生的、迫切需要消除的贫瘠感面前,似乎已经无关紧要。可恰恰是以“唯有成功”形塑的心态,让他们在“求学”、“经商”,以及虚无缥缈的“混社会”等等人生路径里循环往复,耗尽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最终导致“爱的荒芜的代际传递”(p.13)。人们不养老、不扶幼,只要成功,一切都可以被搁置。

  但这样的扭曲状况,又显然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城乡的二元对立,最终以不对称的信息传递实现了连结,联系到实际却成了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的错位与重构。渴望出走、改变命运,这都是人类的本能。可当属于城市的诱惑——名牌商品、高端服务,“名望与财富”赤裸裸展现在这些外来者面前时,他们看似拥有了平等,却需要支付更加高昂的代价,去兑现似乎是什么其他人许给他们的承诺。他们曾经年轻,似乎拥有使不完的天赋和力量,可当这种“平等”成为一种负担,他们只有耗尽所有,才能维持外表的体面与光鲜。这显然是一种绝境,是原罪,也是天生的苦难。

  而除了平等的虚幻,“大城市”的另一“福利”,其实来源于它的包容。作者在书里讲述了从自己出生地风形村出走,来到广州打工的“河水叔”的故事。她为河水叔生活的窘迫而感到诧异,而当问及为何不愿回到家乡时,河水叔说自己“哪里是不愿回去,是不得回去!”在广州,即便贫穷,仍能让他有处藏身,甚至还有“正在奋斗”的体面。可如果回了村,这一切就都要暴露在空旷的乡野之下,接受众人的审视。如此,“不回去”就成了一种必然。

  “让亲人和像亲人一样的普通农民,过上内心安定、有意义附着的生活,是我今生最大的心愿。”(p.338)在作品的最后,黄灯如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走出了乡村,凭借努力在城市扎根,黄灯内心却依旧保有对乡村的关切。这种关切是实在的,因为她并没有刻意“卖惨”,以绑架众人评价标准的方式,让自己获得看似强大,实则无用的话语权。她只是在观察、思考,并把她认为的现实,与更多冷静的人分享。也许这并不会改变什么,可她至少让自己的生活,“附着于意义”,而不至于荒谬颓唐。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九):知识来自民间,应反馈回当地,造福于人民

  这本书叫《大地上的亲人》,作者是毕业于中山大学的文学博士,现在任教于广东金融学院。2016年春节前后,作者写的一篇《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也就是这本书的副标题,在网上一经发表就引起广泛讨论和关注,那其实像这种返乡体近年越来越多出现,比较早的返乡体可以回溯到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近些年的像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或者说另外一位文学博士王磊光的返乡笔记,都是讲的农村出身的知识分子如何运用专业背景观照家乡现实状况,从而对中国农村、农民的整体命运进行反思。

  这本书所不同的,以自己的亲人作为书写对象,可以足够熟悉,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了解背景并进入情境,但也很容易感性而不中立,而不利于社会调查这也为作者所坦诚。

  如果我们也有自己回不去的家乡,读的过程中就会容易产生共鸣,有一些地方甚至还蛮感动的。因为她写的就是当下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或为我们亲历,或为我们耳闻。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十):让人无法回避的真实

  在读《大地上的亲人》时,我被一种深深的坦率所震撼。我不知道作者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勇气写出这样的文字,自剖,反省,我在序言中看到了这些。我看到有人质疑写作不应该写亲人,我感觉与其质疑写什么,不如质疑怎么写。在我看来,黄灯写作时,显然是将自己和亲人放置在一起的,她没有将自己拧出来,她的困惑、她的疑问甚至伤痛,和她对身后的亲人群体的命运的描述,连在一起。她没有高高在上,没有从乡村走进城市的读书人的清高,因为在没有走进学院以前,她的生活和亲人并没有太大差别,她在序言中曾提到自己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下过岗,经历过人生的阵痛。我相信,正是这份内心的伤痛和灰暗,让她难以忘记曾和她一样,陷入困顿中的人。她是一个认真的写作者,是一个对待亲人满怀深情的人。她用文字记录普通人,她没有消费亲人的苦难和伤心。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真实的声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