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格调(修订第3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格调(修订第3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3 21: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格调(修订第3版)》经典读后感10篇

  《格调(修订第3版)》是一本由[美]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格调(修订第3版)》读后感(一):岂为格调品《格调》?

  保罗·福塞尔的《格调:社会等级生活品味(修订第3版)》一书在为他赢得盛誉的同时也饱受质疑。译者之一的石涛说,书名“CLASS”既有阶层、等级的意思,也有格调、品位含义,而前者更令人敏感。于是以《格调》作中译名一事,都能成为神经敏感的攻击口诛笔伐目标,认为是欲盖弥彰。

  但事实胜于雄辩,《格调》一书在中国的畅销以及随书带来的改变(被作者指为低格调的事物渐趋沉寂:保龄球、汽车后窗的毛绒玩具),证明他恰恰戳到了痛处。修订第三版为市场而来,也为那些时隔三十年依然困扰我们的问题而来。

  福塞尔以九个等级划分阶层,并从外表住房消费精神生活、语言方面探讨各个阶层的特点,不可谓不犀利。他首先声明,阶层的划分并非以金钱为唯一标准,一个人的品位和格调,无时无刻不在泄露他的身份信息,殊难伪装。上层阶级可以坦然穿旧衣、开旧车,中层阶级偏爱可读的名牌、名车,下层阶级或拥趸假名牌。外在的选择是他们真实内心写照,一个是无需恭维、理所当然优越感,一个是畏首畏尾、渴求认同又害怕下落,越在意自己的阶层,越容易落入窠臼。

  所以,将《格调》中的内容划分出指引禁忌小心遵循和规避未免迂了。作者观察到的是一种本质的流露,过分的刻意只会被现实操控。譬如书中提到的邮购目录即是一例,那些千奇百怪、标榜品位的小物品象征着“急不可耐的贪求”、“触手可及的小目标”,五角雕像、仿银书签、人工吹制玻璃酒杯,在网购时代变得愈加泛滥。又如,上大学是为了学东西,还是突破阶级的敲门砖?从校名中的“学院”抑或“大学”、洋气的舶来名、或远赴重洋镀金均可见一斑。当读者无力在浩瀚书海中选出能彰显地位的那一本,国家图书奖也完成了到美国图书奖的转变出版社广告商、销售人员全程参与,是在保卫面子还是操纵审美尚且两说。

  福塞尔帮我们重新定义了品位和故作有品位。一个人很难摆脱出身的印记,尤其是自幼养成的习惯,要上升几个阶层太难了。无视规则,用才华说话倒可以划入单辟的“另类”之列。可若以为福塞尔是想居高临下嘲弄中下阶层的丑态就错了!正如照本宣科会显得刻意一样提升格调的根本不是通过外在,而是内心。否则,就跟扔掉了后车窗的毛绒玩具却换上一溜全家福似的,又落入另一个禁忌。

  有格调的人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宁肯直接地表达,也不扭捏作态;有格调的人低调朴素,自有主见,愿意不受打扰地追逐内心的快乐;有格调的人不为难他人,不会为自己的彻夜狂欢让佣人陪着熬通宵。发自肺腑的美好,岂因标榜格调(CLASS)而寻求《格调》!

  ——丁酉年读保罗·福塞尔《格调》

  《格调(修订第3版)》读后感(二):《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的“圣经

  第一次读格调时我整个人像捡到宝一样,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踏入社会,却自认是一个小市民嘴脸的世俗人。但我觉得《格调》是爬向上层阶级,或是装作一个从上流社会出来的人的圣经宝典,那个时候的我是这么看格调的。《格调》和《恶俗》使我彻底迷恋上了Paul Fussell,他太犀利了,《格调》与《恶俗》简直精辟之作。现在来看,《格调》似乎是一本很表面肤浅的书,它以貌取人,实际上Paul Fussell以深刻犀利的目光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等级制度与美国人行为品位,倒不如说你的衣着装扮反倒暴露了你的社会等级,个人品味,而你的生活品位又决定了你的社会阶级,至此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由此可以看来,读格调,更能掌握时尚或穿衣打扮精髓。然而格调又不失语言艺术特色,Paul Fussell措辞讲究冗长句式,典型的英式风格,他毫不避讳,毫不掩饰地解刨了美国社会和人类群体的等级特色特征。我就是喜欢这种赤裸裸的、畅快淋漓批判方式——精准而又不偏不倚,毒舌而又不失优雅,精辟而又恶毒刻薄。 后浪在《格调》第三版修订上规范了一些名词用法,纠正了一些翻译上的错误,极力去还原原文那种温柔的刻薄和犀利的恶毒。如今再读《格调》,很多人觉得它已经不再适合这个时代的一些特征。果真如此吗?我并不觉得,它并不是一个时代化的产品,相反,它投射出来是一种较大众而言的永恒不变的品位,它具有全球性的参考价值。在读一切时尚杂志之前你必须得读过《格调》。Paul Fussell以深刻的目光把美国社会阶级与品味雅趣分析的鞭辟入里。说来有趣,社会等级这东西是无法忽视的永恒存在。就像圣经里最早的阶级出现小时候我读圣经里面的故事,当时最不解的就是上帝为什么随意分配给亚当和夏娃的孩子们不同职业身份,老大木匠老二国王。可社会阶级现象却也是很讽刺事情,记得我小时父亲小学同学多年过后要造访我们家,我们属于中层阶级,而父亲的小学同学经过多年的打拼之后,开了一家公司,在当地赫赫有名。他开着几百万的白色路虎来到我们家,带了一堆值钱礼品,父亲之前就叫我们拿出最好的衣服要穿搭得体,还要礼貌,又把家里的一些角落细致打扫了一番。为什么呢?无非是装阔气要面子呗。 然而读此本书的可能一些中层阶级或一些下层阶级的读者在这些条条框框的对号入座之后,被作者犀利恶毒的评判给刺痛,接着他也许他会合上这本书,认为它是荒谬的狗屁。这本书在现在的中国社会读来却正好,它就是解剖社会的一把锋利手术刀。作者并非嘲讽中下层阶级或下层阶级,抬高上流社会,读者却能够在一些中层阶级的生活习惯中读出这类人的爱慕虚荣妄自菲薄、缺少品位。当然了,他们各具特点。作者在开头解剖等级时指出:美国社会最简单的等级划分是两种:富人穷人资产阶级或贫民阶级。所以最简单,你口袋里的钱或多或少,物质影响到你的个人行为,消费习惯等,这方面就决定了你的社会等级。 [1]“腰带悬垂物无论是真皮还是假皮的,都是中产阶级甚至地道的贫民阶级的标准标志。”来自【低品位标志】(P.78)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典型中国人把一大串钥匙吊在裤子口上(有时还坠有一些各种恶俗的装饰物),走起来叮当作响配合他们大摇大摆的步态说话的粗俗鄙态,仿佛那串钥匙碰撞声音在炫耀他们的身份:这可是我车子的钥匙,房子的钥匙,保险柜的钥匙,我有房有车。[2]“贫民阶层感觉到必要穿戴易读服饰,存在若干心理原因,因此它们看上去并不滑稽可笑,反倒惹人同情。”来自【易读性】(P.67)不妨想一想,什么样的人会喜欢衣服上的印字或者商标logo呢,我发现近几年大众流行穿Adidas或Nike时,他们喜欢把他们那种logo印在身上的(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穿的是牌子),或者裤子边侧印有品牌logo的当作潮服穿,大街上撞衫成堆。据书中心理受众分析,这类人属于贫民阶层。而爱穿印有文字信息的,多属于中层阶级或中上阶级。那同时也会发现一些贫民阶级因为不懂英语而穿上了一些映有反叛精神标语的T恤,例如:“Motherfucker”。 《格调》在根据社会等级归纳了一些人的行为特征之外,它对一种Classic fashion(经典时尚)也做了一些品味的正确选择。书中列举的一些失败糟糕的穿衣打扮还戳中了大众的痛点:也许大多数人不会穿衣服之外,他们还不会买衣服。穿衣的品位又与社会阶级分不开。[3]“藏青是中上阶层的颜色紫色属于贫民阶层。”来自【颜色】(P.65)[4]“上层人士多余之物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服装追求‘最少化’。相反,多层次的穿戴是必需的。”来自【衣着】(P.64)[5]“至于面料,生物成分越高越有档次,羊毛、丝绸、棉和各类动物皮毛才高档,仅此无它。所有的合成纤维属于贫民阶层,既因为它们比自然纤维廉价,也因为它们千篇一律得令人厌倦。(难道你能在一件丙烯酸纤维毛衣里找到草或羊粪的痕迹?)”来自【质地】(P.66)——把这些衣品多读一读,你会发现时尚杂志模特的穿搭万变不离其宗,几乎都是遵守着Paul Fussell犀利的、一语道破的标准衣着品位。领口、袖口、纽扣、饰品细节问题最能看出品位。在品位这件事上,对比一下作者所做的上层与下层人各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上层人更注重一种生活的品质。就像生活中有一类人他永远只买打折的东西,但是如果你习惯了打折,渐渐的你就变成了一个廉价的人,你的品位就和你这个人一样变得恶俗。

  同样,《格调》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分门别类做了细致的、精准毒辣的解读。作者给自己的社会阶定位为X阶层:有品位、有创造力、有思想、有影响力、生活得体但并不富有的阶层。这个阶层包括了作家艺术家文化阶层,更好地解读了社会等级。他透过社会等级和个人品味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使得《格调》这本书更是一本解剖社会的经典。Paul Fussell对同性恋的品味见解更是一针见血:[6]“野心勃勃的男同性恋者,至少在幻想中,热切地期望从其卑微的出身一跃成为古玩店、画廊和美容美发厅的拥有者,此目的可以通过不断地接触名人实现。他们打电话时会模仿优雅的声音,并且本能地受到‘风格’和上流社会的吸引。女同性恋者则恰恰相反,她们喜欢沉沦,从中产阶级沦落为出租车司机警察建筑工人。男同性恋者的终极梦想就是坐在雅致餐桌旁,桌上摆着鲜花、餐具垫和洗手指的玻璃碗,周围是成功、富有、服饰华丽机智狡猾和不在乎道德人们。女同性恋者的终极梦想则是穿着工作服,和那些高大健壮的贫民阶层一起,尽情与好友们共进午餐肆无忌惮的大声喧哗、互开玩笑。”“上层人很难沉沦到下层人中去,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就算你的谈吐没让你露馅,你的语法,你对服装、轿车和精神生活的品位也会让你暴露无遗。光临贫民窟的上流社会人士往往成为贫民嘲笑的对象,因为他们说话的时候没有省掉‘g’的发音,而混进上流社会的贫民,则因为对吃洋葱一窍不通而犯下大错。”来自【沉沦】(P.236-237) 所以这本书第一次读来有趣、好玩,再读一遍你会觉得Paul Fussell写的真是太精细微妙了,这是一本以严肃的方式解剖社会的学术著作。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思考问题的方式,讲话时的腔调,家中的摆设,车里的配饰等。作者很明智的在开头写道:然而,社会等级这个话题迄今依然可以轻易的激怒别人……最近有人问我正在写些什么,我说正在写一本关于美国社会等级的书。人们听后会先紧一紧自己的领带,然后会偷偷瞥一眼袖口,看看那儿的磨损程度。几分钟之后,他们便会悄悄站起身走开。——显然这里描写到的是一个中产阶级或中下层社会的人,这个话题对他们而言是敏感的,就像对我父亲谈及有钱人的态度他的眼神总是复杂的。Paul Fussell观察了解地细致深刻,这些表面的东西却展现了什么叫做社会等级,它也揭示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个人品位是不可丢舍的。

  《格调(修订第3版)》读后感(三):谈论社会等级还可以这样一针见血——《格调》书评

  近年,一本叫《格调》的书频繁展现在各种书店里。其实国内这本书最先在1999年出版,畅销至今,一定有它的魅力所在

  《格调》内容简洁叙述清晰,内容关于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等级和生活品味。于是我买了这本后浪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修订第3版,很喜欢精装封面,没几天这本书就被我读完了。

  保罗·福塞尔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教授著名文化批评家,非常擅长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观察,《格调》这本书就可以体现出他的风格。2012年,他88岁高龄逝世,如今,他的作品经久不衰

  读完这本书后,你会觉得社会到处充斥着等级讯息的符号,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和理想,变成了赤裸裸的等级目标。尖锐的剖析,给了人们一个响亮的大嘴巴,所谓的品味,只不过是自己经济和等级的反映而已。如果你发表对社会等级问题的愤慨,这反而恰恰暴露了自己的阶级身份。

  属于你的阶层掩盖不了

  首先,保罗把社会人类分成了九等。社会等级分为上层阶级(看不见的顶层、上层和中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下层贫民(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

  区分等级除了财富,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我们常看到,一位暴发富脖带金项链,家装富丽堂皇,“土豪”味十足,虽然财富多,但品味低,可能只是个上层贫民。而一位家产微薄的高级知识分子,谈吐高雅、学识丰富,充满人格魅力,也许是个中产阶级。

  接着,全书依次从外貌、住房条件、消费方式、精神生活、语言等方面描述了各个阶层的特点。在保罗看来,等级符号可以细致到一个西装上衣的领口。一个人再如何装扮都无法掩盖自己阶级烙印,这是非常自然但也很无奈的现实。

  这段内容也是全书最具风趣和讽刺的部分。在阅读过程中,作为读者很难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哦!原来自己符合这个阶层的特点。由于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存在差异,并不完全能与中国实际情况对应,但明白人懂得,这些事物都意味着什么。

  有趣的是,每个阶层都不想扮演自己。底层试图装扮为中层,中层试图装扮为上层,上层试图装扮成顶层,顶层希望别人不要注意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扮作底层。终究一句话来说:不满于现状。

  “奋斗者”只不过是“向上爬的人”

  与时下各种鸡汤文、励志文显得格格不入的是,保罗认为“奋斗者”是一些改变阶级属性的“向上爬的人”。显然,在他的措词中,认为“向上爬的人”是不切实际的,这些人渴望地位上升,但所处的环境让他们只能做梦,只能通过靠近上一层阶层的行为比如购买某种商品、参加某种活动等来满足自己的想象力。

  《格调》一书中,保罗还悲观地认为,整个社会朝着贫民化趋势发展。征兆表现在畅销书书目、电影、购物城等等的大众文化。有意思的是,他说贫民阶级表面上看起来是失败者,实际上是赢家,因为他们用他们的方式“玷污”迄今为止神圣不可侵犯的艺术文化领域,而社会顶层自动滑过来使自己适应他们的需求,购买力越来越集中在了贫民阶层手中。我想这源自于整个社会充斥着虚荣、焦虑、利益至上的观念。

  全书不仅抨击了下层阶级的品味低、盲目自信外,也抨击了中产阶级的贪婪、虚伪和势利。他揭露表面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背后的恶俗现实,对于认知中国社会具有很大的价值。这种社会等级的现象,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

  或许,保罗不应该过分抨击中下阶层。社会阶级是必然存在的,中国曾付出巨大代价要消灭它也没能成功,可见阶级、阶层暂时无法消亡,阶级的分化、流动也随之产生。不可否认,大部分的人身处贫民阶级,做着中产阶级的梦,操着上层阶级的心,这正是他们感到“活着”的意义。

  “另类”——社会等级的清流

  当初令美国人感到尴尬的《格调》,如今同样令中国人感到尴尬,社会等级愈发明显,生活品味也愈发地分级,恶俗、低级满天飞。

  不过,在《格调》后部分,保罗还是给残酷的社会等级带来了一股清流。有一些人群充满着才华,远离了父母和家乡,专心致志地从事着艺术、写作等创造工作,他们不属于社会等级,并被称为另类,或者好听点叫“没钱的贵族”。这里的另类并非是贬义词。保罗称他们思想独立,不受社会习俗的约束,举止和行为都自由自在。

  转念想到自己,一直以来我躲闪了父母期盼,避开同学熠熠生辉的事业,义无反顾地选择从事创造性的“底薪工作”。因为我遵从内心的执念,而不是社会评判标准,不愿意随波逐流,放弃在拥挤的“奋斗者”中“向上爬”。从社会等级角度来说,我是个失败者,但抛开社会阶级,我活得更加自由。

  《格调(修订第3版)》读后感(四):社会用什么区分了阶层?

  保罗·福塞尔著,20万字,10章,295页

  首先说明,英文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中文版的首版于1998年。

  美国社会没有经历封建统治,因而并不像欧洲那样有很多所谓的老贵族,但是一个社会怎么可能不区分阶层?美国人找到了一个方案——消费(事实上不仅仅是划分阶层,越来越多的东西都用这个消费来解决了,后边会看到)。通过种种消费行为的不同建构阶层意识和阶层壁垒。

  但是,作为所谓灯塔的美利坚又怎么能把阶层这么个东西明确摆在面上?

  只可惜,保罗·福塞尔发现了这个现象,便就写了这本书,一本精准而刺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直接点明了社会等级和生活品味之间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是分层模式,福塞尔居然分了9层——看不见的顶层/上层/中上层/中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看不见的底层,从这个分层模式来看,所谓中产滑落之后还有好几个位置需要往下滑呢,这部分的内容是非常犀利的,福塞尔的批判毫不留情,但是却没有太多的新意,有些内容继承自凡勃仑《有闲阶级论》,所以说看起来非常的平淡,分享一下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一个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可替换的零件,他们最惧怕“他人的批评”,因此是为他人而存在的。他们是全社会中最势力的一群人。”(扎心不?~)

  媒体上吹嘘的“中产梦”还做么?下面是对这个阶层的描述,高能预警:

  而这个阶层最大的特色是——地位恐慌。(从学区房到阶层固化),这个阶层的另一个标志是迫切要让自己从属于什么的欲望,以及他们用购物等机械行为满足这一欲望的方式(心痛么?)由于本质上市一些推销员,中产阶级认识培养了一种推销员式的风格,因此才有他的乐观主义,他坚信,只要自己奋力投入,就必有自我改善的可能(扎心不?)

  抽象地描述完几个阶层的不同之后,就开始事无巨细地描述各个阶层,衣着/住房/消费/休闲/摆设/精神生活/语言,换言之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选择都在无时无刻之中体现自己的品味和格调,而品味和格调的背后所反映的则是社会阶层的不同,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这一部分有些与中国的实际不一样,毕竟国情不同,中国可没有美国人那么丰沛的土地建房子,在另一方面,从凡勃仑写《有闲阶级论》开始算,这种通过所谓格调的社会分层在美国已经进行了接近百年,这种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而我们才刚刚开始,也就是说我们虽然不能拿这些直接套,但是学习福塞尔的角度,来观察这个社会,我们或许就能看到——格调,或者说品味,就是在进行社会分层这个功能,而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当然,福塞尔认为社会的趋势是贫民化或者说大众化,这一点我们也能体会得到,不用说太多,但是福塞尔最后指出了一条明路——另类,他认为有品位,有创造力,有思想,有影响力的人,会过得更好。

  当下,消费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钱不能帮我们获得普遍的认可,尊重和赏识,怎样花钱?消费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区分阶层的核心要素。这是一面镜子,也是对我们生活的指导。福塞尔在书中所展现出的对社会的细微观察以及尖锐的反讽和尖酸刻薄的文笔,读来真是酣畅淋漓。

  《格调(修订第3版)》读后感(五):可怕

  尽管媒体当年沸沸扬扬,我曾怀疑这本书对中国社会是否产生了影响。

  一个朋友告诉我,至少有两种东西因为《格调》的出版而衰落了,一是保龄球,二是轿车后窗上悬挂的毛绒玩具。暂且不论保龄球和后车窗的毛绒玩具格调高低,仅从功能角度考察,保龄球肯定不如户外运动更有益于健康,而后车窗上悬挂悬挂过多的异物,无疑会遮蔽后视镜需要的视线,容易引发车祸。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东西因为《格调》时髦了起来:由于福塞尔观察到,在球类运动中,球的尺寸越小越被认为有格调,所以今天中国越来越多的有钱人都打起了高尔夫球。而在诸多对比中,我自己观察到的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则是地产开发商在改变住宅品位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今天,你已经很难在中档以上的住宅区内看到笔直的道路了。小路正在变得越来越弯曲,常常莫名其妙地消失在绿树掩映的楼群里。

  最近有人间我正在写些什么,我回答道:“一本关于美国社会等级的书。”这时,人们总是会先紧一紧自己的领带,然后偷偷瞥一眼袖口,看看那儿磨损的程度 。几分钟后,他们便会悄悄站起身走开。

  《格调(修订第3版)》读后感(六):不要害怕成为中产阶级,因为你可能只是个贫民

  如果挑一个词来描述当下人们的焦虑状态,“中产阶级”无疑是最合适的。

  “中产阶级”原本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指代那些政治、经济地位处于社会中游的群体。这个阶层的“中间性”必然使它成为最适合多数人存在的层级,但对“平庸”与生俱来的恐惧却使大家对这个标签唯恐避之不及。于是,在中国,“中产阶级”成了一切烦恼和不如意的代名词,它意味着需要房而买不起房,意味着随时面临失业的窘境,意味着高物欲和低收入之间可笑的差距,也意味着惶惶不安的玻璃心。

  很多人认为中产阶级面临的现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产物,但其实,无论何种社会体制下的中产阶级,都会遭遇同样的难题。新概念英语中有一篇名为《The double life of Alfred Bloggs》的文章,描述的就是上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主人公Alfred Bloggs是某公司的一名清洁工,尽管他的薪水是普通职员收入的两倍,但他却时常为自己的职业身份感到羞愧。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他每天伪装成公司职员离家工作,并隐瞒了妻子长达两年时间。最终,他找到了一份白领职员的工作,并因此放弃了一半的薪水。

  中产阶级似乎是最在乎自己社会地位的一群人。他们所受的教育使他们足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上流社会的差距,同时又促使他们极力与贫民阶级划清界限。在《格调》一书中,保罗·福赛尔将中产阶级视为最平庸、最无趣的一群人。他们极其在乎别人的看法,既恐惧权力又崇尚权力;他们缺乏社会根基,不得不为了保住工作而在职场上“去个性化”的生存;他们强烈渴求社会认同,并喜欢通过加入各类社群和“买买买”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不安定感使他们患上了“习惯性自嘲”,并心醉神迷地充当自己最忠实的听众。

  《格调(修订第3版)》读后感(七):请开始你的表演……

  1. 了解各种中产阶级的装腔作势行径,敏锐察觉电视广告商的投合意图,比如尊享热线什么的……

  2. 以贫民百姓的安之若素,可以尽情享受diss中产的乐趣

  3. 认识贵族文化的衰败走向,平民化的潮流席卷全球

  4. 阶层就像密不透风的墙,活在其中的人不过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读这本书就像突然有个人给你凿个洞,让你见识其他阶层的精彩表演

  5. 自助服务是最平民阶层的,这是否意味着现在流行的电商模式也是一种平民化趋势的表现?

  6. 如果说美国文化存在平民化的趋势,那其实中国也存在这样的趋势。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使用其实就是一种平民化的表现。从现在翻译的质量来看,中文的文本其实已经少了很多古雅的词。

  7. 本书有不少翻译值得商榷……有时间还是看看英文版。比如说第七章,Nice would be the non-Upper way of putting it,“上层的说法是nice”好像译反了。

  《格调(修订第3版)》读后感(八):好格调就是做真的自己!

  你是什么时候真正意识到社会等级的存在?

  我23岁去南京实习,期间受邀去同学家做客,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做豪宅,什么才是高档次家庭生活,饭后我和同学步行十几分钟去玄武湖散步,一路上我都在想为什么我家会和他家完全不同!

  这个年代众人都在探讨阶级固化的问题,因为社会等级意味着生活品质,意味着格调高低。恰逢在一片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中,偶遇《格调.生活品位与社会等级》一书,它让我正视社会等级的问题,心灵上也有所触动。

  1

  《格调》第一版成书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初到中国时,便掀起关于“品位、格调和社会等级”的大讨论。2016年底后浪出版社联系到作者保罗·福塞尔的经纪人,签下版权重新出版,令这本风靡一时的书籍重现江湖,大蒜与咖啡的格调问题又引发人们新一轮的思考。

  《格调》与其他研究品位的书籍不同,其他的书籍百般恭维中上层阶级,而《格调》却一针见血的批驳社会等级的肤浅,对不同等级的人们有了醍醐灌顶的作用。

  作者保罗·福塞尔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教授,著名文化批评家,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迪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其二战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专著曾获得197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他是英美文化批评方面的专家,擅长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观察,视角敏锐,语言辛辣尖刻,又不失幽默和善意。

  2

  如果你仔细观察,街头采访种类繁多,但唯独缺少询问社会等级的话题。尽管人们的确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当中,但对于社会等级这个话题,相信很多人会慎重的考虑,毕竟不谨慎的回答往往意味着歧视。

  《格调》一书共分十章,以“生活品味与社会等级”为话题,展开细致的讨论与分析。作者保罗·福塞尔将社会分为九个等级:看不见的顶层、上层、中上层阶级、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

  看不见的顶层。你很难觉察到他们的存在。这一层级的财富来源于继承遗产,曾经喜欢炫耀和挥霍。后来在媒体和大众的嫉妒下,在慈善机构捐募者的追逐下,销声匿迹隐藏起来。

  上层。一个既富有,又看得见的阶层。可能是企业CEO,政府的行政部门领袖或某些经济机构的委员。这一层级的财富大部分得自继承,也从工作中挣到相当多的财富。

  中上层。这个阶层的家财与上两个阶层不相上下,区别在于大部分财富,都是通过诸如法律、医药、石油、航运、房地产等行业赚来的。

  中产阶级。一个最紧小甚微了无生气的阶级。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可替换的零件,他们最惧怕他人的批评,因此是为他人而存在的,是全社会中最势力的一群人。

  上层贫民。一个被称为蓝领贵族的阶级,他们靠手艺吃饭,认为自己和律师医生一样也算“专业人士”。

  中层贫民。一个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阶层,由于经常受到老板的斥责而对生活心存怨恨。他们唯一的乐趣就是串亲戚。

  下层贫民。一个没有明天的阶级,过一天算一天是他们的常态,明显地感到就业不稳定。

  赤贫阶层。一个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等级,懒惰、失望和怨恨压倒了他们的自尊,几乎没有什么收入。

  看不见的底层。蝼蚁一般,看不见在哪里,完全靠福利救济生活。

  3

  阶级的标识

  外在条件包括:容貌、微笑、身高、体重、衣着;消费休闲包括:住房、汽车、装潢、喝酒、用餐、食品、购物、周末、旅游、体育运动、收藏;精神层面包括:大学、读物、观点、言语。

  《格调》作者不断强调一个问题,区分等级的绝非只有财富一项标准。仅仅是有钱,也许你意味着你是个暴发户。社会等级划分核心立足于中产阶级,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上层阶级绝不是努力就可以达到,是家族几代人积累的结果,而中产阶级起码还让人看到一丝丝希望,能成为中产阶级已然不错的选择。同时对于国家而言,中产阶级的数量与稳定性决定了国家未来走向。

  那么你是中产阶级吗?典型的中产阶级是自豪与自卑的混合体,他们唯恐被人判定为社会地位无足轻重,因此常像明智的哲人或管理者一样雄心勃勃地为赢得名声而运筹帷幄。

  中产阶级的焦虑

  大部分时间被当作努力对待的中产阶级,对个人实力和成就抱有一种狂热的错觉,中产阶级的一个标志是迫切要让自己从属于欲望,以及他们用购物等机械行为满足这一欲望的方式。

  中产阶级以公司受训人员的身份步入自己的成年,并在四五十年尽忠职守的生活后成为一名公司高级职员,同时由于其收入的不断的提高,往往会成为企业的负担,遭遇裁员概率更高。

  中年失业是中产阶级的梦魇,由于担心自己会下滑一个或两个等级阶梯,有时候中产阶级会被社会等级这个问题吓得要命,如何维护自己大半生努力换来的成果是所有中产阶级必须面对的课题。

  4

  总有人热衷嘲笑中产阶级,有“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的感觉。但除了作者特有的温柔与刻薄、狡猾与犀利以及善意的恶毒外,仍然留给读者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

  如何去正视客观存在的社会等级?又如何追求属于个人的社会等级呢?

  实际上,面对“生活品质与社会等级”这一问题时,人们会暴露他们对社会等级的敏感:越是感到烦恼和愤怒,越说明等级存在的真实和严酷,个人容易变得异常焦虑。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在由下一阶级晋升上一阶级都是极其困难的,是成为一心想往上爬的人,还是成为不幸甘愿堕落沉沦的人呢?

  不要责怪抱怨

  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等级的形成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需要家族几代人不断努力积累完成。

  常有人感叹为什么我爸爸不是王健林?哀叹到投胎是个技术活,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责怪父母没有能力。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坦白的讲依赖责怪和抱怨就可以改变社会等级,就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成为有格调的人的话,那大家尽可以大肆抱怨,除了让你情绪失控,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做人呢,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他们尽力给予我们受教育的机会。感谢和平年代,让我们有机会打拼,靠自己本事吃饭是件光荣的事情。感谢我们自己,拥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

  知识改变命运

  古人讲“学而优则仕”,今人说“知识改变命运”。今时今日少有人提及“读书无用论”这一观点,砸锅卖铁搞教育是人们的共识,改变命运固然有历史变革的缘故,但归根到底是知识改变命运。

  社会等级有家族财富遗传的因素,但在稳定和平的社会中,通过学习改变社会等级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九大社会等级中,无论是律师、医生、工程师、设计师等所有的职业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进修成为某一社会等级的人员。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淘汰率更高,缺少知识的支撑,疏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最后会被不断涌现出来的年轻人所淘汰。

  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改变的是思维模式,尤其好奇心和独创性这两种特质,让你成另类,成为与众不同的人。事实上仅是遵循原有的方式和方法,是很难完成突破的,就像你做生意,资金和人脉方面与大财团有着天壤之别。

  格调就是做最真的自己

  《格调》我读了三遍。第一遍思绪随着作者笔尖而跳跃,嘲笑、讽刺、批评和挖苦社会等级;第二遍陷入沉思,对比社会等级让自己感到恐慌、无助和焦虑。第三遍淡然处之,与其仅仅是嘲笑和焦虑,莫不如行动来的更加踏实。

  中国十几年的平等社会神话已经打破,人们的社会等级观念正在极速地更新,推动这一变革的最有力的因素就是金钱,占有金钱的多少正把人们的社会地位重新划分。金钱取代了平等和社会公正,开始编制自己的神话和传奇,编织人们的生活梦想。

  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无止境地追求金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也未必可以顺利地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追逐金钱消耗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穿凿里,而珍贵的不能重复的生命却在悄悄的流逝。

  当我离开南京回到东北老家时,母亲包了酸菜馅饺子等着我,爸爸和我喝了半斤白酒,听他老人家讲述年轻时奋斗的经历,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小家特别的有格调,那是有爱的、温馨的小家。

  有可能终其一生我们也无法跃上新的社会等级,也许我们会水到渠成的成为新的社会等级,但无论何时何地一个人都不因贫穷而降低人格妄自菲薄,亦不因富裕而狂傲无比目中无人,真正的好的格调就是做真的自己,如同小时候父母教育我们一般,干净的衣服、善意的微笑、真挚的言语、努力的学习。

  《格调(修订第3版)》读后感(九):《格调》:貂皮优衣库

  1

  老家在一座东北小城。

  18线那种。

  这座城市除了几家破败的国企、愤怒的工人以及连绵的上访事件外,并没有什么特色标签。

  对,还有矿。

  我们说“矿”,不用说是什么金木水火土矿,不以具体矿藏种类为区分,咬文嚼字,显得做作。

  在曾经那个狼奔豕突的年代,不管是煤矿钼矿,挖出来就能换钱。矿,诞生并滋养了许多富豪。我们说矿,就是在说矿背后的财富。

  感谢货币,作为衡量价值的一般标准。

  矿一代二代们开路虎,坐宝马,大金链子小手表,貂皮大衣上身,玩世不恭,自带气场,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作为国企的聚集地,比起曾经一水儿的工作服,他们就是fashion icon,就是新贵。在他们的带动下,这种迷人的气质,在这座小城里让无数有钱没钱的大姑娘小伙子欲罢不能。

  如果难以想象,请参照mc天佑。

  他们,代表了这座城市的某种格调。

  2

  虽然细细读过这本后浪出版的《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却一直没办法把家乡的fashion icon,与作者保罗·福塞尔的分类对号入座。

  想来也是。作者在上世纪80年代的观察思考,放到现代美国都有点不合时宜。何况,万里之外的中国?诺大的中国。

  比如,《格调》里提到的old money,老钱,祖辈传下来的家产,我们有吗?我们走过“弯路”,经历浩劫,直至90年代改革开放,别管是倒爷、炒房还是互联网新贵,大多富一代还未走远,富二代还没完全接手,资本积累还没完成。

  最起码,二代们手里的还不是“遗产”。

  而且,《格调》里的中产,对欧洲做派心生向往。对衣食住行,欧洲,不管是想象中的,还是历史中的,像是一个明确的“标准”,锚定了一个目标。

  我们中国就不是这样。在厚重的历史传统、席卷的马克思主义、无处不在的“糖衣炮弹”混杂、交融中,不像老美,我们没有可以眺望的精神故乡。

  3

  那么,是否就是说,这意味着,除了辛辣的讽刺、调侃的笔调外,这本书毫无意义吗?

  当然不是。虽然历史、环境有所差别,人性啊,毫不意外的一模一样。看这本书,里对各个阶层的描绘,脑海里立刻浮现此时此刻,国产的富豪、中产以及贫民们的百态。

  其实,这本书放到90年代那个消费主义刚刚萌动的时代,倒是略显超前,调侃意味弱于讽刺意味。放到现在,更为适合,转型期的我们,在消费上,或者说消费体现的生活方式上,没有太多参考和方向,美帝二十多年前的生活状态恰如其分。

  有人说《格调》是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指南。不对。你不能有钱了,买豆浆喝一碗倒一碗,拿讽刺当圣经。

  那么《格调》到底说了什么?它对美国阶层进行洞察、分类、描述,找出各阶层衣食住行品味的共通性差异性,笔调辛辣,细节丰满,内容详实。

  要是分门别类,详细解读一番,就没啥意思了。读完之后,我的感受就是说,对于阶层划分就一条:收入决定,文化找补。

  我们社会学老师去大英游学一圈,回来讲观察讲感想,他说抹平人与人差别的,是收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收入差别不大,开出租车,当大学老师,做白领,可能工作时间、内容、形式有差别,收入相同,购买力相同,虽然商品组合千差万别,效用相同。

  经济学上来说,就是有着大致相同的无差异曲线。

  如果按收入水平将人们分类的话,掐头去尾,毕竟超级富豪和超级赤贫的人,从数量上占比太小。大部分是中间的几个阶层,收入差距不像断崖,更为平滑。可能就是可能看到这篇小文的你我。上面的的士司机和大学老师,不是租车开的移民和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比较时也不能太较真。

  所以,将这一块细分的,不只是收入,更是文化了。所谓文化,也没那么邪乎,主要就是在消费观的差别。看《格调》里细致入微的描述,就是对买什么、用什么,看什么、说什么的态度。

  3

  说到这里,必须提一下,在这本书里,作者对上层和贫民态度其实较为和善,唯独对所谓中产阶级,冷嘲热讽。

  从收入上,中产阶级与上层差距很大,却在拙劣的模仿,除了穷尽腰包外,还假装有文化,有理性,有责任感,来和够不到的上层区分。与此同时,中产阶级与所谓下层在收入上并无太大差距,却时时处处用谈吐、穿着上的“规矩”,即所谓文化来与下层划清界限。做作、虚伪。

  文化,用在中产阶级身上,别说是褒义词,中性都谈不上,应该与消费文化、大众文化这类词挂钩。或者说是一层虚伪的面纱,看似轻盈高贵,实则屁用没有。但是,也没什么可哀怨的,豆瓣知乎简书上的我们,都一样。

  4

  回到开头的话题。

  如何去理解家乡小城的品味之差呢?这里的差是差别的差,并不是差错的差。郭德纲穿再多的奢侈品,也没有那个气质。恰如穿上优衣库的陈坤倪妮秒变路人。

  优衣库卖场里的貂儿,怕是没人买。穿貂儿的fashion icon们要是胸前印着uniqlo的logo,也自惭形秽。

  尼采都说了,要贵族精神,不要奴隶精神。人们啊,得去行动,得去建功立业,而不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而最悲哀的是,是收入上达不到中产的标准,却养成了中产的诸多坏毛病。

  倒不如一人我饮酒醉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