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光列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光列车》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光列车》的读后感10篇

  《时光列车》是一本由[美] 帕蒂·史密斯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列车》读后感(一):不再是孩子

  不是说M Train写的不好,只是比起Just Kids,这个时候的Patti失去了几乎所有所爱之人,二三好友,独居生活,再多的猫也不能让她像20多岁时候那样温柔放荡了。也是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人是不能完全孤独的。

  她还唱歌,她还写诗,她的工装裤,她的黑针织帽,她热爱的一切都陪伴着她,除了爱人。60多岁,头发开始发白,膝盖隐隐作痛,什么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就连每天去的咖啡馆也要关门了,这种孤独不会因为人们叫她一声“朋克教母”而有丝毫改变

  电视中播放着的侦探片,床上散乱着的献给波拉尼奥的诗的底稿,书桌上的宝丽来相机厨房里悬挂着的加缪的相片厕所里堆积着的杂志,门口信箱里还未拆封的信,成箱子的书,桌子的夹层里有一个火柴盒,里面放着她要带给热内的石头,这份礼物已经迟到了20多年,楼梯间墙上未完成的画,楼下的猫群,茶几上的遥控器,蜷缩在床上几乎睡着了的Patti Smith,我相信某个地方一定收藏着罗伯特的摄影作品…这几乎是Patti的全部生活。

  多简单女人,像她刚到纽约时一样简单。

  后来她结识了艾伦·金斯堡,杰克·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成了很好的朋友。垮掉的气氛深深吸引着这个女孩, 她沉醉于波德莱尔的诗作,穿着衬衫单独前往巴黎拜访兰波的故居,去那个热内一直想去的监狱为他带去礼物…

  白驹过隙,69岁的她为Bob Dylan获奖激动不已热泪盈眶,甚至在代表Bob出席的领奖台上忘词,可爱得像个小女孩。不久前她买下了兰波的故居,完成了年少时的梦想。Iggy Pop70岁生日,她送去祝福可能她忘了,她也已经70岁了。

  atti不再是个孩子了,可她还是有那颗天使的心。

  《时光列车》读后感(二):编完这本书,我仿佛也着了魔

  帕蒂今年70岁了,一直在唱、画、摄影、写作同时更令年轻人汗颜的,是她依旧在不断地成长、进步,变得更加有趣

  凭借《只是孩子》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七年之后,她出版了后续回忆录《时光列车》,获得评论交口称赞,前作也被制Showtime买下改编权(帕蒂说,好希望克里斯蒂娜·斯图尔特来扮演年轻时候的自己)。之后她以迷妹之心联合村上春树在东京举办艾伦·金斯堡的纪念演出,去英国参加在监狱里举办的王尔德致敬朗诵会,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献唱(忘词了),编选了一本威廉·布莱克诗选集并导读(“读布莱克就是让自己不孤单”),自己朗读《时光列车》有声书还入围了格莱美奖。而最近的新闻则是她买下了兰波的故居。

  《时光列车》读后感(三):帕蒂•史密斯的书单列车

  帕蒂•史密斯的书单列车

  书打开,满载字词的列车启动。如果说,“写作的人就是列车长”,那么阅读的人就是旅客。读书是一场漫长的旅行。确实如此,阅读与旅行,书页踪迹与途中风景,具有某种同构性。阅读“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的《时光列车》,脑海里不时会浮现这样的思绪:旅行与书是多重交织在一起的……

  这本书“目录”的位置写上了“车站”,形象地将书中的二十则随笔比喻为二十个车站。它们串联起作者在用脚步度量世界时,待过的旅馆咖啡馆、教堂文人墓地场所,读过的书及遐想,看过的电影戏剧,沉溺其中的梦境往事……

  随着列车的行进,书也一本本闪现。帕蒂史密斯给读者列了一个绵长的书单:但丁的《神曲》、穆拉比特的《海滨咖啡馆》、让热内的《小偷日记》、波拉尼奥的《2666》《护身符》、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普拉斯的《冬树》《爱丽尔》、奥登的《冰岛信札》、塞巴尔德的《道法自然》、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马洛克•克雷克的《瘸腿的小王子》、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简•韦伯斯特的《长腿叔叔》……除了经典文学、哲学著作,也有陪伴其幼时的童年读物,足足有数十本。它们勾勒出了帕蒂•史密斯晚年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轮廓

  帕蒂•史密斯写到这些书时,很少对书做过多的阐述和解读,而是以漫谈或“蜻蜓点水”式的点评。有时在写到某本书时,会加以联想或回忆,有时则只是一笔带过,甚至真的就像在列书单,“于是,我改变主意,在一张餐巾纸上写下了几个书名——《缓刑》、《维特根斯坦的火钳》、《棚户区》、《狗心》——然后把那张纸递给他。事后我才想起来,竟然没有写下正摊开在我眼前的这一本,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其他十七篇故事》,也没有写下我口袋里的这一本,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

  当然,这并不能代表帕蒂•史密斯对书的阅读是肤浅的,或漫不经心的。这只是她写作这本书的一种笔调或风格。而且在书中,她偶尔也对她所阅读的书做出一些颇有真知灼见判断。比如她认为大师的杰作有两种,一种是剑走偏锋的经典作品,像《白鲸》《呼啸山庄》或者《弗兰肯斯坦》,而另一种是具有毁灭性的书,在那些书中,作者把活生生的能量灌进了文句之中,读者被旋转、绞拧,然后挂出去晾干,比如《2666》或《大师和玛格丽特》。

  除了这些,帕蒂•史密斯还经常陷入对她喜欢的作者的幻想之中,比如在提到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时,她将他想象为“情人节守护”,幻想与他一起隐居于山脚下,并成天冷战不说话。可爱极了。

  与《只是孩子》直线叙述其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爱情故事的写法不同,帕蒂•史密斯在这本《时光列车》中,以散漫灵动的笔调,绘制了一幅漂移不定的“人生路线图”。随着列车的行进,随着她停落于无数的场所、书和影的轨迹,她的思想光点和精神世界在我们面前不断铺开和延展……

  (《深港书评》阅读专栏)

  《时光列车》读后感(四):不着边际的写作是否可能?(卡尔松 文)

  文 / 卡尔松

  (*加粗处系编者所加)

  一

  “不着边际的写作没有那么容易。”帕蒂·史密斯在她的最新回忆录《时光列车》中如是说。

  《时光列车》中的二十篇文章由许多个现实记忆交织的生活片段构成,篇幅长短不一,亦无明显主题,真应了作者那句话:“我的思想走着走着,像小孩子手上的火车头一样,哪里也到不了。”此书真是由“不着边际”的方式写就的?读者不免产生了疑问,手持书本如票根,以乘客身份走上了这趟“列车”。而作者倒还真仿佛一位任性司机,既不预报此趟列车的停靠站点,也时常毫无预兆地急刹、转弯或停车。乘客极容易被这种“不着边际”的感觉牵引着,不知将去向何方。

  但倘若读者的感受只到此处,无疑是以浅尝辄止的方式放弃了阅读此书的趣味,也会因作者的自谦之辞忽视了她在写作时的深思熟虑。帕蒂是个推理探案剧迷,钟爱《谋杀》、《法律秩序》、《CSI:迈阿密》这类电视剧,甚至曾在途经伦敦转机时,特地留在科文特花园的小旅馆中,彻夜观看ITV3的悬疑剧集。她说:“昨天的诗人是今天的侦探”。写作与探案的共通之处在于不懈的自我探索。读者不妨也如深入案件般,细读《时光列车》,在书中看似随意细节铺排下,体察谋章设局的用心

  此书原名M Train,M指代什么单词?据帕蒂自己说,可以理解为Mind,即以意识的自然流动,将现实与记忆如车厢般串联起来。书中有几处细节呼应了M字母及列车的意象,比如标有M字样的绿色火车,比如帕蒂失眠时在心里模拟跳房子的单词联想游戏,默数以M字母开头的一系列单词,又比如书中提到几位名为M的作家,包括村上春树(Murakami Haruki)、亨宁·曼凯尔(Henning Mankell)以及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的《学生托乐思的迷惘》。这篇小说一开头便说:“通往俄罗斯的长途铁路上,一个小火车站。”这些都似乎暗示了写作者的意图,她既是司机也是列车长,她的作品就是自己的专属列车。“把时光录起来,一下子后退,一下子前进。”读者跟随着帕蒂,不断地在纽约及其他城市间来去,不断地从现实的时间跳脱至某个已经失去过往片段。现实的站点流动变化,而记忆的站点更漫无涯际,唯有“字句构成的车轮”是能够控制的。循着这些字句探寻下去,不难发现帕蒂将一条有关“时间”与“记忆”的思维之线或深或浅地掩埋在“车轮”之下,我们所需做的,是小心翼翼地拎出这条线索,审视其上闪烁的光芒

  二

  一切的起点源于一个最真实的生活细节——帕蒂几乎每日必去的伊诺咖啡馆。对帕蒂来说,喝咖啡意味生活中的必须时刻:写作、阅读、沉思、游历。她的思维从现实的伊诺咖啡馆转向1965年的但丁咖啡馆,1973年自己开奈瓦尔咖啡馆的梦想,当年在密歇根用母亲给的咖啡壶煮咖啡的美好生活,1971年寻找世上最好咖啡的墨西哥旅行,摩洛哥丹吉尔的巴黎格兰咖啡馆,日本旅行时朋友特意准备的热咖啡壶。然而,伊诺咖啡馆停业了,接着,是但丁咖啡馆……

  这些都曾是当下的时间,也同时意味着已失去的时间。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时间?在《没有指针的时钟》篇中,帕蒂提出了这个问题。“那是完全没被打断的时间吗?只是当下被理解的时间吗?思绪只是轰隆通过的火车吗?完全不停,也没有纵深。”对时间的思考引发了写作者的自觉:“如果用现在时写作但却离题,那还是真实时间吗?如果写着关于过去的文字,却活在存在于现在的时间里,那么我还是在真实时间里吗?”

  应当看到,《时光列车》虽然不断用时间或地点的变换来进行时空的转切,但始终有着一条清晰的现实时间线。从11月的《伊诺咖啡馆》、12月的《切换频道》,到第二年的6至8月的《我如何搞丢了发条鸟》、11月的《她的名字叫桑迪》,再到第三年3月的《暴风雨中群魔出动》,又一个阵亡将士纪念日的《被覆盖的地面》直至《补述》中的圣诞节。现实的时间就是如此清晰地流动,伴随着自身及他人的衰老和逝去,作者在此中是清醒而自觉的,那她为何还要追问哪一种时间才是真实的呢?

  如果我们将自身代入帕蒂的生活空间关键词便是:写作、阅读、咖啡、猫、探案剧、简单而必要人际交往、对逝去亲人的追忆。这是一个独身者的生活,也是一个孤独者的生活,工作是此时生活的重心。帕蒂说:“人只要走进一个生活作息的空间里,就能感觉到此间居于中心地位的工作为何”。真实的生活往往由高度重复性和责任感支撑着,“你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也不能估量自己的价值,但是你的位置已被指示。”她自述自己目前的状况是“生活在底层信仰在最上头,中间的部分住着创作冲动”,渴望着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认可,并将写作《时光列车》的想法和盘托出:“读者会对我感到熟悉吗?读者会想要对我熟悉吗?我只能抱着希望,因为我将我的世界盛在一个大盘子里献给读者,盘子里到处都是偶尔才提及的各式典故。”

  但在真实的时间之外,痛失所爱的巨大悲伤仍然难以抑制,帕蒂说:“我的自我惩罚,单单是因为存在于这个世界,不是书本里一页一页之间的那个世界,也不是我内心里一层一层沉积的那些感受氛围,而是对其他人而言真实存在的那个世界。”真实的世界并不能掩藏内心的黑暗,她坦诚自己感受“最幸福的时刻”,反而是那些“没有明确的时间框架的时刻”。那是与已经去世的丈夫弗雷德的共处时刻,1979年在底特律的布克凯迪拉克旅馆,他们“围绕时钟生活,却无视于时间的存在,径直走过流逝日日夜夜”。

  在本书的开篇《伊诺咖啡馆》中,帕蒂写到自己与弗雷德曾去法属圭亚那的圣洛朗旅行,拣选了当地的一块石头放在茨冈牌火柴盒中,想要送给自己喜欢的作家让·热内。而直到全书接近收尾的《到拉腊什之路》中,由于工作的需要,帕蒂去往摩洛哥丹吉尔参与一项向垮掉派作家们致敬的活动,才将这块石头献给了热内之墓。热爱的作家和曾经伴侣都已逝去,丹吉尔仿佛“在一个不存在时间的国度里为我们送上时间”,过去的时间与现在的时间终于重叠。“热内已经死了,不属于任何人了。弗雷德却还是属于我”,这是何其沉痛之言。

  “为什么我们会失去所爱的东西,而我们满不在乎的东西却始终跟着我们,将来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还会被当成衡量我们有多少价值的标准。”人始终要与所爱告别,而自己仍然“瞠乎其后,奔波在艰苦世间”。任何人只要有过此种经历,怎能不对时间的真实性及价值产生怀疑

  三

  既然“最幸福的时刻”已难以复现,逃避进入心中的黑暗之地,甚至遁入永恒的长眠,似乎是自然而便利的选择。不过,读者在《时光列车》中读出的难掩的悲伤,并未影响到更加强烈的讯息——继续创作与生活的热切愿望。在去往伦敦探访普拉斯之墓时,帕蒂的笔叹息着写道:“人身难得哪,西尔维娅,这可是生命。”在引用《创世纪》中罗得之妻违背天使不可回头看的吩咐变为盐柱的故事时,她又警示地说:“别回头看”。所以,读者应当能够理解帕蒂为何会在罗卡韦海滩边买下一幢别人都不看好的破落小屋(在《伊诺咖啡馆》就已留下一处伏笔:出于在咖啡馆中辞职的服务员扎克的邀请,帕蒂才会来到罗卡韦海滩的木栈道并发现了这幢小屋)。她要像修补自己布满创口的内心般重新整修小屋,而这幢小屋还真奇迹般地在桑迪飓风的肆虐中幸存了下来。帕蒂出生于暴风雨之夜,费雷德死于暴风雨之夜,这幢小屋,像是经风雨肆虐后屹立不倒的帕蒂,也仿佛她与费雷德那珍贵感情的象征物。

  “这可是生命”,这就是生命。写作与生活一样,“一个人要怎么样才能让他的作品有生命力”?会提出这种问题的创作者是不可能轻率对待自己的作品,所以,“不着边际的写作”其实并不存在。作为回忆录的必要内容,帕蒂“擦亮既往欢乐的壁龛,在一个秘密的兴奋时刻停止不动”,这种种时刻对读者来说是最惹人兴味的地方。但“别回头看”的忠告又似乎与记忆的必要相违,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

  应当特别注意帕蒂在书中提到村上春树《发条鸟年代记》中的那口废井,那是进入“平行世界的传送门”。她说:“如果那口井是一个向外的传送门,那应该也要有一个走进来的传送门。应该有一千零一个找到它的方法。只要找到一个,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们可以发现,帕蒂将书籍比喻成世界的不同传送门,全书中提及的作家、作品为数众多:波拉尼奥《护身符》、《2666》、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尼卡诺尔·帕拉《晚餐后宣言》、奥登《冰岛信札》、吉姆·卡罗尔《宠物动物园》、W·G·塞巴尔德《道法自然》、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村上春树及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赫尔曼·黑塞《东方之旅》、布鲁诺·舒尔茨《弥赛亚》、加缪《第一个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爱丽尔》等等。但要注意,书籍或许只是他人所提供的传送门,只有依靠自己的写作,才能创造出属于自身的记忆传送门。

  从事记忆研究的学者指出:“回忆的先决条件既不是持续在场也不是持续缺席,而是多次在场和多次缺席的一种变换关系。文字的隐喻除了以文字形式加以固定之外,还暗含着记忆内容的永久可读性和可支配性”(《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阿莱达·阿斯曼著)。这段话与《时光列车》那走走停停的记述方式如此贴合,意味着无论是作家的创作或学者的研究,都可以产生理解力上的共鸣。帕蒂试图以极其坦诚的语句阐明身为创作者的愿望,这其实也是去面对记忆、理解记忆的勇气。她说:“我就是我自己的独行牌局的幸运之手,我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记住,然后我要把所有这些东西都写下来。”她还说:“写作者并没有伙伴。他得走回过来问他自己——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那么,读者又看到了什么?

  帕蒂在书中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一些“没生命的东西”,比如衣物。弗雷德的旧法兰绒衬衫被两次提及,自己丢失了心爱的旧外套,喜欢的剧集女主角林登穿着的费尔岛花纹滑雪毛衣,“穿得臃肿邋遢,简直是把它当做精神上的防弹背心来穿”。她并非执着物质之人,但认为“有些没生命的东西就是比其他东西要亲切得多”,因为其中有日常的使用记忆,而“我怎么会忘记我们共度的那些具有先见之明的甜蜜时光呢”?在《豆子山》篇中,她谈到与费雷德曾经的共同生活地:密歇根。在彼处,他们居住在乡村石屋中,用母亲给的壶煮咖啡,写字的桌子旁有加缪的照片。密歇根意味着一种“具有心灵意义的时刻”,“那是一颗梨子会出现在果树枝头上,然后落下来滚到我脚边,对我产生激励作用”的时刻。记忆的复现意味着难以弥补的缺失,因为在帕蒂看来,这些时刻仿佛她每次旅行随身携带的宝丽来相机,快速成相、便携、独一无二。在丢失了普拉斯墓前的照片后她写道:“任何东西都没有可能真正地重新做个一模一样的。爱情没有可能,珠宝没有可能,就连一行诗也没有可能。”

  帕蒂将弗雷德去世后的时间视为AF时刻(After Fred)。任何一位读者都可能拥有如上的生活记忆,而我们每个人也可能面对、且必须面对自己的“AF时刻”,思考一旦“被内心的爱和没有办法弥补的损失紧紧缠绕”时,如何避免堕入那些无奈且难解的生活黑洞。这恰是《时光列车》最震撼人心的部分。帕蒂说,费雷德的性格是“不需要所有的梦想都实现,这一堆梦做不成了,改做另外一堆。”而这或许是AF时刻的记忆所能提供的最好收获——“属于生活的丰富可能性”。

  唯有继续探寻生活才能弥缝生活带来的缺失。在回应2016年诺贝尔颁奖典礼的忘词事件时帕蒂写道:“在我丈夫费雷德去世时,父亲告诉我,时间并不会抚平所有创伤,但是会告诉我们忍受它们的方法。”她的方法是工作与写作。信赖着写作带来的可能性,记述一个又一个时光的碎片,“我们从所谓时间的专制独裁中被解放出来”。事实上,并不存在任何一种能为生活提供终极答案的作品,好的作品只提供解释与理解生活的可能性,而这一点正是写作者与阅读者都渴望找到的。

  最终,“我们所失去的东西又回到了它们所来自的地方,回到它们绝对意义上的起点。”

  是为《时光列车》。

  (文 / 卡尔松 )

  《时光列车》读后感(五):my trian

  帕蒂在文章中写她对弗雷德的感情。“我对他的感情沾染了每一样事物——我作的诗,我怕写的歌,我全心全意都是他”。

  这本书是我的爱人送我的生日礼物,我无意中的一句,他便把它送给我。在春节来临之前,在快递停运之前,在巨大的煎熬感到来之前,这本手被怀揣在我的心上。我喜欢的书本散发的独特气味,是否可以制成香水,随身携带,是否可以如我赠送他的香水那般,永不消逝,我成为了他,我也成为了书本身浓重优雅的油墨味。

  在伊诺咖啡馆,帕蒂和弗雷德去了马罗尼河圣洛朗,她写她想开而未尝如愿的咖啡馆,悠长的,充满意外的旅行,圣洛朗的石头,荒芜的监狱遗址。结婚纪念日,卡宴东南方向上的村落,雷米尔—蒙若利,狂欢的民众各自散去,站在一望无际空荡荡的海滩上,如痴如醉。浪漫有各种形式,而诗意的人,把诗活成了生活,金钱堆砌出来的,不再是单纯的感官享受,夹杂些尘世的欲望,烟火气是顶级的浪漫,多数人总恐惧庸常生活挟持了他们的理想,而一个打心眼里浪漫的人,总是会,把平凡,把贫穷,把琐碎,过成远方的诗歌。

  很多时候,我们沉湎于一种寂静,介于无趣和放空之间,说是无趣,却也享受于此,说是放空,脑袋里却恍惚有一个怪东西在横冲直撞,暂且称呼它为一种“寂静”吧。在这样一种接近孤寂的心境中,我们企图抓住些什么,让那样一个怪东西跳到我们的手掌心,轻轻的握住它,于是便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私自珍藏的,作品也好,写真也好,于帕蒂,就是那些宝丽来照片了,她走过世界各地,拍摄喜爱的作家的坟墓,拍摄赫尔曼·黑塞的打字机,伍尔夫的拐杖,弗里达·卡洛的手杖,托尔斯泰的熊,罗贝托·波拉尼奥的椅子等等,这些纪念,都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证明,是帕蒂生命的形态。

  有没有这样一些时刻,厌倦了人与人之间无尽的,纠缠不清的话语交流,倾心于没有生命气息的物体,散落在房间的遥控器,或是床头的台灯,它们比人类亲切多了,不是吗?对它们说一些悄悄话,不必被他人审判,不必委屈自己,不必控制微小的面部表情,不必为人情所累,在睡前,望着台灯,当作朋友,讲一些情意绵绵。《重庆森林》中梁朝伟不就如此吗?卸下伪装,忘记一天的烦扰,把自己交给那些无生命物体,只因它们不会随意评判。

  帕蒂讲弗雷德,不是像米迦勒那样的天使长,而是从底特律来的人间天使,穿着一件大外套,没戴帽子,一头浓密的棕发,水色的眼珠。这样一位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位,而我读于此,只觉得感慨,自己从未将爱人与天使连接,那时我依旧执着,不信某种纯粹的爱恋,那般圣洁的情,我几乎从不主动触碰。她说她真的遇到过了,这几个字,足以使任何耽溺于爱情的人掩面哭泣。

  这里有许多垮掉派。逝去的垮掉派曾经带领了我这一代人迈向一场文化的革命,威廉·巴勒斯作为她的密友,对她说,一只跳蚤的幽灵。这位写出《裸体午餐》的作家,在他的院子里,用罐子练习射击。病理学家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加以检验跳蚤的血,可是对一个作家,一个想象力的探查者来说,他看到的不只是血,还有字词的喷溅。

  不需要所有梦想都实现。弗雷德常常这么说。不过后来我发现自己怀孕了,我们只得回到底特律的老家,这一堆梦做不成了,改做另外一堆。梦想是一个充满斗志的词语,但在成年人看来,不免可笑。理想主义的梦大概每一个人都做过,坚持下去的,是那些真正可以称之为天真的人,这是一个褒义词,唯有天真的人,才足够配得上人类的理想,才足够让这个世界更接近本真的状态。做梦是人类的本能,无需压抑,在做梦的过程中,顺着那条若隐若现的道路,走下去即可,那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

  帕蒂对《奇鸟行状录》的迷恋深刻至极,几乎要跑去日本去寻求宫胁家,等到真的到了日本,幻想在路上偶遇村上春树,却对那处心心念念的地产避而不及。她写她去到墨西哥,寻找威廉·巴勒斯说的,世界上最好的咖啡生长的地方,环绕着韦拉克鲁斯州的山里面,在情人节那天,把心献给一杯完美的咖啡。

  买下罗卡韦海滩的小破屋,做着在里面想事情、煮意大利面、冲泡咖啡,甚至于写作的梦。哦!她当然买下了它,持续工作了四个多月,终究买下了,曾经梦想开一家海滨咖啡馆,最终在海边买下一栋屋子,这之间差不太远。就连飓风桑迪也没能击垮她心爱的小破屋,可见梦想的生命力多么顽强,不过,直到一年后,这座屋子才可以住人,但这些都不重要,不是吗?

  圣洛朗的石头,最终归于让·热内的墓碑之下,在丹吉尔,在弗雷德去世之后。

  她渴望:我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记住,然后我要把所有这些东西都写下来。为一件外套写一首咏叹调。为一家咖啡店谱一部安魂曲。她做到了,我几乎忘记了她作为“朋克女王”的一面,只记得她的诗歌。

  听过很多地下丝绒的歌曲,但第一次知道卢里德是在纪念鲍勃·迪伦出道三十周年的演唱会上,却在最后一篇文章得知他早已去世,惊讶万分,《海洛因》壮观到难以置信。我们爱你。

  喜爱这本书,不仅因为她的文字,很长时间,在入睡之前,我轻轻的将书摊开来,安置在我的脸上,贪婪地呼吸着,一种油墨味,油味重过墨味,也许有人不稀罕,但这才是意义,每本书有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组成了它们独特的名片,组成了作者的内心深处的隐秘,也组成了我们一寸一寸的时光。

  《时光列车》读后感(六):短评写不下

  她让我想起了三毛,不管是写的故事,文笔还是她们都痛失了自己最爱的另一半。

  这样的人太敏感,写的东西太细碎,剪下来的开叉发尾都会收起来的人啊……

  这本书是一个情绪的过程,开头是美好的二人世界(虽然去的地方做的事情真是文艺到极致),中间的只字不提,到书快结束了,她已经可以坦然的写出他过世的句子和心情了,虽然还是“带着一个被冰霜包裹囚禁起来的人的那种无法发出声音的专注”。其中他梦见丈夫的一小段让我看的心都要碎了:

  ——我们看到你身在危险之中,只好出手干预,打电话给弗雷德(她死去的丈夫)。他飞快地把你抱起,带到了这里。

  他人都死了,我心里想,这怎么可能呢?

  ——这整件事情会需要一点费用,那个年轻人说,十万迪拉姆。

  ——我不敢确定我有这么多钱,不过我会想办法凑到的。

  ……

  我一开始把这本书看成是散文集,但快看完了才发现不是,这是一本完整的故事集,写的是作者的故事,每篇文章间都是有联系的,我好喜欢这样的故事组成。

  《时光列车》读后感(七):翻译还能再靠谱点嘛?!!--翻译绝对毁了原著

  很喜欢patti

  从just kids开始就迷上她的文字

  还有她歌词里面的意境和美感

  atii绝对是个美感和思想兼具的人。

  无论在音乐和文笔上,

  而阳光列车翻开,让人根本不想读下去。

  我断定

  阳光列车的翻译绝对有问题!!

  开头让人莫名其妙,似是而非却不是一种艺术的美感。根本没兴趣往下读了。

  随便翻开一页,文笔很幼稚,长句子太多太多!!

  我想如果patti懂中文,大概会为这样的翻译吐血吧。

  真希望能有人重新翻译下 ,最好是just kids的译者来翻译。

  《时光列车》读后感(八):当我们失去一切,才开始拥有自己

  去年12月的诺奖典礼,帕蒂·史密斯作为文学奖获奖者迪伦的挚友出席并翻唱《A Hard Rain's A-Gonna Fall》,在媒体所谓“一位摇滚传奇向另一位传奇的致敬”的渲染期待中,帕蒂两度紧张到忘词并申请重唱,一度成为新闻。此事发生在长期被人们乐此不疲地冠以“摇滚桂冠诗人”、“朋克教母”巨帽的帕蒂史密斯身上,会让不少人心生惊讶,也会让另一些人会心一笑。他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只是孩子》、《时光列车》中帕蒂受邀参加各种朗诵会、演讲时纠结无常的心理状况,会想到她前往柏林为大陆漂移社的半年大会发表的那篇《魏格纳失去(最后)的时光》引发全场魏粉愤慨的尴尬情形,对的,这就是帕蒂史密斯,不是什么“摇滚桂冠诗人”和“朋克教母”,是书中的那个在伦敦偶遇喜欢的侦探剧男演员后会对着床罩激动地讲个不停的“我”,那个丢三落四后对着照片怅然若失的“我”,那个一直未曾远离的诗人,艺术家,孩子。

  帕蒂史密斯的文字有这样一种魔力,让我们不经意地游走在她日常生活当中,随之彻底模糊了她在公众中所展示出的形象以及她丰腴又变幻的一生。我们醉心于她流连的同一家咖啡店同一个位子上滚动的思绪,感同身受她对喜爱的作家与艺术家的信徒般的追随,感叹她面对一段段浩大的人生转折(发表诗集、成名、组乐队、出唱片)采取的轻描淡写与顺其自然、却对身边的人物与琐事倾注的波涛汹涌的情感与厚重的真诚。

  尽管带着相同的烙印,相比《只是孩子》,这本《时光列车》还是会带来截然不同的阅读感受。一旦面对难以回避的比较,后者带来的吸引力与张力很可能稍显逊色。帕蒂有意识地将读者引出前一本的语境,试图展开一个新的画面。这从时间上很好解释----《我是孩子》的时间线横跨了她的出生、成长、在纽约的生活(1966年-1979年)、她的诗歌与唱片崭露头角、最后到她即将与丈夫弗雷德搬离纽约前(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过世发生在她离开纽约7年后,而这段时间在书里是一字未提的 )。这是个即便未在那时出生的人也会津津乐道的疯狂的年代,如雷贯耳的名字悉数登场,这足以使《只是孩子》顺理成章地成为波澜壮阔的纽约地下文化的史诗(可能主人公会花费更多倍的笔墨在购买热狗与甜甜圈上)。更不用提全书的主线,帕蒂史密斯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从相识到彼此依靠、逐渐分离,从穷困潦倒到只能“拥有彼此、拥有作品”,到成名、分开后的彼此牵挂,《只是孩子》会使每个热爱艺术的人想象自己是浪潮中的一份子,一口气追随他们到最后。而《时光列车》将视角定格到了作者年老后的这段静止不动的时光,来到21世纪,经历了结婚生子后重回的纽约,已经不再是那个激情洋溢的年代,此时帕蒂的生活轨迹,是慢条斯理地喂完每一只猫,走路穿过第六大道到诺伊咖啡馆,坐到同一个位置写文章写诗写旅行计划。此时的帕蒂彻底卸下年轻的回忆,开始直面人的老去。她的碎碎念填满了整本书的角落,让这么一本慢节奏的书,读下来必须怀有耐心,甚至要怀有希望。

  然而越往后会逐渐发现,可能真的如开头铺垫的那样,这是一次彻底的“不着边际”的写作,不着边际体现在很难为这本作品定义一种体裁。回忆录?旅行手记?散文?好像都不是。梳理一下全书的几条线索:几次旅行,更确切地说是朝圣----法属圭亚那的圣洛朗、柏林、墨西哥城、东京、赫普顿斯托尔、丹吉尔,为她最爱的作家和艺术家-----热内、布莱希特、弗里达·卡洛、芥川龙之介和太宰治、西尔维娅·普拉斯;几部痴迷的侦探剧集;一个在罗卡韦海滩买下的海滨小屋;几件丢掉并为之伤感的物品;几次梦境;对丈夫弗雷德的思念。这几条线索,在之前的书里很少有提及(在《只是孩子》里写罗伯特时有提到过热内:“像让·热内一样,罗伯特是个笨贼……他俩都是有审美的贼”),尤其是关于丈夫弗雷德,帕蒂叙述(是的,仅仅是叙述)他们相遇结婚,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没有什么比和弗雷德在一起更重要,愿意为了他“毫不犹豫和纽约及其所装载的雄心壮志说再见”;但弗雷德是怎样的一个人?人们仅仅知道他是60年代不知名朋克乐队Motor city 5的吉他手(甚至曾经有微信公众号在煽情帕蒂的文章里编造出弗雷德是地下丝绒吉他手这种滑稽笑料)。书中仅有的一段弗雷德的清晰的回忆,他们的圣洛朗之旅,整个弗雷德的形象仍是模糊的(仅有的印象是他在会在一堆男人中间迅速地成为谈话的主讲)。如果说这部书对人的刻画是次要的,但到末尾的章节关于对弗雷德的思念的反复渲染总让人不那么容易产生共鸣。弗雷德是这本书的一个缩影,帕蒂满怀诚意地为大家展现她近年生活和内心的全貌,但也许只有老读者、老歌迷才能从自己的记忆中追根溯源,将这本书当做填满一位灵魂导师图像的重要拼图;对于不熟悉她的人来说,会有变为另一部充满缓慢仪式感的文艺青年指导手册的危险。

  直到书的后段,如同往常的每一个在贝德福街度过的日子,被告知这是伊诺咖啡馆的最后一天,我和帕蒂一起被震撼,和她一起伤感,这才明白这间伊诺咖啡馆就是《时光列车》的主线。帕蒂的每一次旅行和每一段思绪都从这间咖啡馆的同一个位子起飞,如果不幸有人“抢占”了它,她会坐到一旁直瞪瞪地等着对方离开。她将那把椅子当做她思想的传送门,而咖啡馆关闭时店主也将“传送门”赠送给帕蒂。之后,前面散落的所有线如同风中的羽毛迅速地靠拢、升空----大陆漂移社解散了;侦探剧到了高潮,留下的是悲伤与失去;她的回忆来到弗雷德和弟弟相继过世的那段黑暗时期;一个失而复得的牛仔,引发了她对失物的思索……这其实是一本关于失去的书,她发问:我们失去的东西,也在难过地想要找回我们吗?不仅仅是她的发条鸟、她的黑大衣,也有她的咖啡馆、她的亲人与爱人。我们从她闪动着对世界的光亮热情的文字里面走出来,才意识到她年已七旬,如同她自己所说,“如今我已经比我爱的人老了,也比我死去的朋友们都要老”。再版补述中,女儿打电话来告诉她Lou Reed的去世,她最初的感受是有个老朋友近来病了很久,但一直还活着,如今真的离开了。她仿佛看到Lou Reed不声不响地从背后靠近自己,一如习惯的那样突然对她打招呼,但当一回头,才意识到纽约已经永远失去了这个才华横溢、随心所欲的王子。此时此刻她会想到什么? 是1970年的纽约,在Max’s Kansas City酒吧初识Lou Reed的喧闹的夜晚?还是他永远的苍白的脸,黑色的T恤,像猫一样突然的出现?我们不知道Patti Smith这不平凡的一生经历了多少这样的相识淡忘与分别,就像我们数不清她多少次带上宝丽来相机走遍世界去朝拜兰波、热内们的墓碑。她把每一次失去当做是永恒的一部分,一如她丢掉那本写满记事的《奇鸟行状录》后,安慰自己“也许是因为我找到了一块我自己的地方,现在宫胁家也可以转回去,转回到村上那个与之相连的世界。发条鸟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最后我们所看到的书里面的帕蒂史密斯,仍旧是每天喝着咖啡,写着不着边际的文字,像年轻人一样痴迷地追剧,偶尔在梦里才会遇见往事的老年朋克歌手。

  自己的地方----那座名为阿拉莫的海边小屋,帕蒂不顾律师对房况的疑虑执意买下,却在桑迪飓风中成了奇迹的幸存者,如今是帕蒂的寄托。因为它多么像自己。在暴风来之前,这里曾有连绵不绝的柚木组成的一望无际的木栈道,络绎不绝的冲浪客在海滩边喧闹,玫瑰色的夕阳下扎克捧着大杯的黑咖啡从他的咖啡馆走来。如今一栋栋烧焦了的房子空对着海浪的潮起潮落,咖啡馆、栈道、游客已成云烟,整修过的阿拉莫召唤着远在纽约的帕蒂,穿过单调的风景,在生命的长卷尾端画一些东西娱乐自己来对抗漫长的独行。

  像她最爱的兰波写的那样,

  ----我爱过沙漠、焚毁的果园、破旧的商店、温热的饮料。

  我在陈腐的小巷里散步,闭上眼镜,却将自己献给火神太阳

  《时光列车》读后感(九):不着边儿

  出名儿了写些作家自己在做的事,在读的书,在想的念头,在喝的咖啡,在踱步的地板……我希望我的老一辈偶像们不要这样接地气,结果还是来不及剁手地加了购物车,感谢我没有收到书拍照发朋友圈就结束了,实际上我几乎做了这么多年来最多的一批“不着边际的”的旁注,连“哈哈这个我也经历过”都用上了。 这一个月的夜晚,我常读着Patti smith的文,左手边是一套她的摄影集,电脑放着她的THE HORSE专辑,真是嫉妒得要死。老天爷似乎把所有天分都给了这个作家,诗人,摄影师,朋克教母,cdc成员,垮掉的一派代表…… 我已经很久不看私小说。Patti Smith把自己的写作称作“不着边际的写作”,她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熟练得像一个畅销书作家。她可能不知道,在国内的90年代,我们称之为文艺女青年私小说。写作十分私人,喜好更是一件私人的事儿。有时候碰对了,像与文的主人携手偷偷在禁烟区猛抽了根烟似的窃喜,快活。 4月1号愚人节这天,我躲在南京站的咖啡店小角落里避开人群,翻到《到拉腊石之路》,我知道拉腊石,它就在我不久前去过的摩洛哥。Patti Smith写到:“愚人节这天,我虽百般不情愿,还是着手准备另一次的旅行。我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在丹吉尔举行的诗人与音乐家的大会,要在会中向曾经把丹吉尔变成作品舞台的垮掉派作家致敬。”差点看哭,我最爱的摩洛哥城市丹吉尔,原来就是最爱的垮掉派的一代最后聚居地。我曾想过用照片和文字来描述这座城市,但是重温了三遍谍影重重三之后就抛在脑后了,你看Patti写的:丹吉尔是过去与现在以恰当比例同时并存的地方,构成这个城市的材质里隐藏了某一种什么东西,仿佛是编编织着欢迎同时却混合着缝入了一丝丝的不信任——就是这样啊! Patti smith还常写离别,只是她自己也没察觉到。或许她已年近七十,无限靠近死亡,而我站在衰老的开端,对离别,褪祛总是敏感些。从海边咖啡馆到但丁咖啡馆到伊诺咖啡馆,从保罗鲍尔斯到地下丝绒乐队的Low Reed,充满朋克气息的老年忧郁,帅气,轻描淡写。 我一定是跟着她不着边际的写作走得太偏了才七七八八写了这些,一个听华兹华斯和门德尔松的老年朋克教母,听起来真是超酷的一件事儿,希望有生之年还能看她跳舞。

  《时光列车》读后感(十):人生列车

  昨天坐地铁无聊时自己又感慨了一下:感觉人生真的就像一辆列车 一辆永不停息的列车 每个阶段总会有一部分人上车 也总会有一部分人下车 你不能因为你而去控制别人的上下车 每个人目的地不同 方向也不同 而上下车只是代表短暂的离别 车途后的联系也是另外一回事 而在上下车的每个阶段 总会结识到不同的人 甚至成为了朋友 有些还成为了恋人 记得年少轻狂时 总在幻想着无限种可能 觉得自己会和谁在一起 可能还会永远 现在想想这种想法有点傻 你和他可能只是在列车行驶的某个阶段关系好 但是有些时候 每个人目的地不一样 他也需要转乘 最后大家就分散了 其实有些时候也想不通为什么好朋友总是很难成为恋人 即使内心怀揣着爱慕 可上天就是不能让你们俩撮合 …可能这就是有缘无份哈哈哈 傻傻的发了牢骚 相信自己多年后看到这条豆瓣 总会扑哧的笑出声 其p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