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雪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沉雪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7: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雪的读后感10篇

  《沉雪》是一本由李晶 / 李盈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雪》读后感(一):荒唐岁月里的苦难之歌

  如果不是此次约评,我不知何时才能与《沉雪》结缘。看完之后,不得不说,《沉雪》确实是一本好书。所幸的是,我没有错过它,不早也不晚,在这时候来到我手上。 《沉雪》的作者,李晶和李盈孪生姐妹俩,在初中时代曾共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垦荒。那时候,狂热的左倾思潮席卷九州,兄妹俩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经历了一段难以忘怀的苦难岁月。正是基于作者的经历,以及作者急于向世人倾述他们的苦难之歌,《沉雪》就这样诞生了。 《沉雪》全文,总体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篇首作为引文,以主人公在烈日下辛苦劳作隐约透露全文将要讲述的内容绝不会是很轻松的话题。最后,又以一句“好多年过去,她就这样又见到年少的自己”引出正文要叙述的内容。 初时,我以为作者应该会在文里大倒苦水,像“伤痕文学”一样对那段荒唐岁月给自己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字字血、声声泪”的强烈控诉。直到真正细览正文,发现全文叙述得竟如此平和,正如朱西宁所言:“整篇作品没有歌颂,没有诅咒,没有抗议,没有伤痕,写得朴素安静。” 主人公孙小婴作为天津知青在寒冷而荒凉的北大荒里经历了一系列心灵蜕变。从她初至北大荒到她离开北大荒的这几年,她经历了很多我们当代人所无法直视的苦难。初时的孙小婴自卑而敏感,她极力想要逃脱集体,宁愿享受个人的孤独。然而现实不会如她所愿,在狂热地集体中,她必须咬牙承受自己不堪忍受的痛苦。直到遇到了高大健硕、积极乐观的她——舒迪。他们的友谊从此照亮了孙小婴黯淡的青春岁月。 孙小婴和舒迪都因为父辈的出身不好而在这个荒唐岁月里深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只是,两人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前者自卑而脆弱,后者乐观而坚强。 然而,舒迪后来被调往条件更为艰苦的石灰窑,她的精神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经历了那个刺痛孙小婴生命的夜晚,她们的友谊又该何去何从…… 书中的其他人物,性格各异,命运却无不让人唏嘘。开朗乐观的林沂蒙由于在部队里和卫生室里的郭小刚谈恋爱,并在一天晚上二人在卫生室里“烂干”被发现,因而被调往条件艰苦的石灰窑,后来出了事故被送进师部医院抢救,生命垂危……“美得不合时代的”叶丹娆在经受了失恋的痛苦之后,两个争着要跟她好的北京男生在一天晚上一起向她“撒野”……还有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人,那个最初与舒迪在马房共事、教给舒迪很多马房知识的老蒙头,最后也是选择了一条决绝的方式离去…… 在全文里,无论是叙述手段,还是主题理念,都隐约可见的是,作者在寻求一种“非集体化”的元素,或者确切的说,是“个人化”的元素。正如孙小婴在集体之下一直是个异类一般,作者想要追求的是荒唐岁月里的个体自由…… 《沉雪》里的人物命运虽然比较悲惨,但是作者没有刻意渲染这种悲惨,而是在平静的叙述中,无声无息地将这首苦难之歌呈现在读者眼前,正所谓“文平不起,字字泣血”……

  《沉雪》读后感(二):北大荒的知青岁月——对信仰、人性的拷问

  《沉雪》读后感(三):寒雪默梅

  直到现在,父亲还心心念念当年在东北农场的的日子,垦荒,伐木等,响应祖国的号召,投身北大荒的开垦中,用劳作的双手在零下好几度的天气中,结出厚厚的蚕茧。现在去往东北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从渺无人烟到富庶的黑土地,承载了整整一代人的记忆。

  有人说,知青小说,描写的苦难是一个时代的伤痕。伤痕不止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在每个人的内心,在身体的疲惫,劳动改造和创造生活下,还有精神上的重压。一方面是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另一方面是精神的压抑,和大众的猜忌,你不一样就是另类,不合群。好在主人公孙小婴有舒迪的支持和鼓励,让她的知青生活,在暗淡中透露出一丝光明。

  也有人说,即便是伤痕文学,在苦难中仍就埋伏着希望,在特殊的时代,是一个不能遗忘的时代,在特殊的时期,知青生活中的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或自私自利,或舍己为人,或追求自由,或安于事世,在苦难的记忆中,是知青队伍的团结,也是人性的互助,是友谊的缔结,也是情感的羁绊。

  《沉雪》的孙小婴终于返城,结束苦难的生活,在沉重的回忆中,默默的追寻舒迪的信息,那是一段不能遗忘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们有着知青生活的典型特征,既然时代改变不了,那就勇敢地接受。在苦难当中,也会生长着希望之花,支撑着柔弱的心灵,不断地走向光明。

  《沉雪》读后感(四):那些去北大荒的女青年——被遗忘的时光

  在时代的浪潮面前,人犹如蝼蚁,毫无抵抗之力。

  《沉雪》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几十年前,中国的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围绕着两个女孩儿身边所发生的事,以小见大,通过个人的境遇再次展现不为现代人所知的那段历史。

  通过查阅背景资料,我了解到作者是一对孪生姐妹作家李晶、李盈,出生于天津。李晶于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沉雪》读后感(五):沉重的年代

  本书是由两位孪生姐妹李晶和李盈共同创作的知青题材长篇小说,这是继王小波《黄金时代》之后的又一部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评审奖的大陆作品,评论者大都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的社会内容及其深刻的思想性。谢冕教授指出:“这部书最打动我的就是知青们经历的痛苦年代以及他们当年的外在激情,现在,这种青春的激情已不是外在的了,而是沉静下来的理性思考。”历史学者雷颐指出:“文学作品历来有真的历史记录,也有假的粉饰性文字,《沉雪》是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相信今后这部书的意义会更多地展示出来。”

  我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如今人们普遍不会那么贫穷,因为整体的生活条件上来了,但是那个年代却普遍很贫穷。在北大荒那样的艰苦环境中是十分磨练人的意志的,那是最接近生活的体验,那个时候人们是为了生存而活,现在人们是为了更优质的生活而活。从书中所描写的场景就能够感受出那种穷苦,人就像虫子一样,面对炽热的太阳,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分别是孙小婴和舒迪,两个反差十分强烈的知青女子。两人之间的感情有种说不出来的微妙,这种友谊之间仿佛又夹杂着一点爱意。

  书中的文字和语气并没有充斥任何强烈的控诉,故事仿佛平平淡淡的,就像是正常的生活一样。可是故事背后所表达的思想确实十分强烈的,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性格是复杂的、矛盾的,人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想更多的事,每天关心的只有眼前。在这样一个看似无情冷酷的世界,这些人竟然依旧保持内心的温暖,这不仅衬托出世界的残酷,更加展现出人类的坚强。一本小说能否成为经典,不是因为它的故事有多么新颖,而是它能否使读者在过后引起反思,这种情感的代入是越来越强烈的,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这种题材的小说如今已经不可能再有了,因为那个年代已经过了,没有那段经历的人是写不出这种文字的。因为作者本身经历过的事,使她们有义务将这些真实的情感记录下来,这是人类与众不同的证明,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是一部有灵魂的作品,反映的是那一代人的故事,人类内心深处的控诉比呈现在外表的历史更能打动人。

  《沉雪》读后感(六):时代的悲歌

  记得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这个故事,讲的就是知青下乡的故事。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每个人都在与环境,与社会,与自己的意志做斗争,有的人解脱了,有的人逃离了,有的人放弃了,这是时代的一首悲歌,这是不堪回首的时代。

  提前北大荒,想到小学课本的一句话,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文弱的孙小婴为了脱离红卫兵的斗争,自愿申请来到黑龙江下乡改造。艰苦的生活环境,劳累的改造让孙小婴备受疲累,每天以泪洗面,消极怠日,终于,她因为受伤来到了马房,认识了无所不能的舒迪,舒迪体育好,舒迪力气大,舒迪啥都知道,舒迪很热情,压抑自卑的孙小婴和舒迪就像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互相吸引,孙小婴冷,舒迪给取暖,孙小婴干不了活儿,舒迪就帮忙。他俩在一起互相慰藉,需要,可是,舒迪因为家庭背景,父亲贴过反动标语,所以她被分到了石灰窑,开始了一段更苦日子。两人的分别也让各自承受太多的思念。孙小婴更加孤独起来。

  终于机会来了,可以申请考大学了,为了这个目标,舒迪和孙小婴都在奋斗,她们来到了水利连,开始了盖房子生涯,孙小婴也被当上了排长。开始了有苦肚里咽的生涯,每天都在受累,就算做不到,也要辛苦的支撑着。舒迪说,人人都是疼的,区别在于你要没心没肺,你就不疼。是的,孙小婴成功了,终于逃离了这里去上学。

  人都是有罪的,他们又有什么罪,这个时代,要做个清清白白的人,要承受这么多苦难,要有多大的勇气。要全身而退更是难以想象。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是去上学支撑着孙小婴一路走来。从砖瓦厂到马房,到苇厂,到水利连,再到蘑菇岭。每日的疲累,不同的苦活,什么都要往肩上抗。而更重要的是人内心的空虚,每日的干活,读报,重复的干活,被关在一个地方。孙小婴之口说出的孤独像是我们感受到的一样。而这柔软的心承受着苦闷,只能每夜的哭泣,这煽情动人的文笔就像一个小女孩的心理剖析,如此细腻,如此感伤,如此让人心痛。

  这种沉重的感觉像雪花一样落下,这时代的悲歌,让人内心悲痛,更心软。而这场沉雪,终究也能让我们的内心寒冷,更让我们期待看到雪后的春天。

  《沉雪》读后感(七):不要冷漠地遗忘

  安稳的日子过久了,很多事情就会忘记了。尽管闭口不谈,但不意味着它没发生过,比如开垦北大荒。对于当事人来说,那里有灵魂相互烙印的知己,以及不能被遗忘的时光;对于非当事人来说,我们应该记住苦难。

  《沉雪》用非常低调的口吻叙述了所有的苦难,用一个真实的、很具体的画面让我们感受那个年代的痛苦。阅读过程中,我的心被压抑地死死的,无声无息地就被扼住了,文字并不恢弘,但是连在一起就把那个不平凡的年代和知青们不平常的经历表现地淋漓尽致了。

  《沉雪》读后感(八):时代的悲歌

  《沉雪》讲述的正是上山下乡的故事,天津女孩孙小婴因为出身不好,偷偷的烧毁了父亲的档案,奔赴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北大荒,想要开始一场清清白白无有牵挂的路。孙小婴因为自己一时的勇气,暂且摆脱了出身的影响,但是在她的身边,有太多人因为出身所累。孙小婴认为这不公平,但更多的人认为这理所应当,强迫别人接受,也逼迫自己接受。

  受困于出身,舒迪被分配到条件更差的劳动地点,因为出身,叶丹娆要拼了命一样的劳动去证明自己,去争取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然而即使她们付出千倍百倍的努力,因为出身,由一张薄薄的档案,甚至不过是上边人的一句话,她们依然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她们对此无力反抗甚至需要她们用与亲人断绝关系来证明自己。每当看到这种描写,都让人心底里发凉,人性在斗争里被毁灭,剩下的不知还有些什么。

  上山下乡是在劳动中接受再教育,也因此劳动是少不了的。但在不同的作品中,这些劳动都是不同的,在血色浪漫中,学生们主要是找吃的,农活干的到不很多。在沉雪中,因为北大荒的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知青们吃饭不成问题,但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也都有了成倍的增长。在那个年代,没人要求防护措施和劳动保护,一句口号过后所有人都要咬紧牙关去拼命。由孙小婴的视角去看其他人的拼,你会看到一种不自然的狂热。对孙小婴自己,这样超负荷的劳动甚至让人想去死,不知在这样的劳动后,能够改造出什么样的精神。

  沉雪在描写上山下乡的小说中,用女孩的视角对那个时代的工作劳动、思想教育、情感发展等等做了叙述,在留给作者疼痛回忆的小说里,我们能够见证一代青年的挣扎,也能够反思一个时代的混乱。

  《沉雪》读后感(九):不平静的年代,不平常的经历

  读完《沉雪》,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冷静地在生活中进行这种对照,恰恰就是因为,我们目前的现状就是冷漠和遗忘。

  在北大荒那样艰难的生活环境与时代中,孙小婴由于生性敏感脆弱,一直离群体很远,不愿融合到集体中却又总是觉得自己被群体孤立,让她不由自主总是回忆起过去的美好生活,感叹这无意义的劳动何时是个头,而在别人劳动了一天之后嬉戏玩笑释放苦累的时候,她又独自一人以泪洗脸。认识了舒迪之后,孙小婴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情感上,都对她十分依赖,以至于后面的一段日子,也好过多了。

  作品中隐约提到舒迪可能是女同性恋者,但是在遭到孙小婴的拒绝之后又重新拾起她们那最纯真的友谊,知道她与别的知青不一样,于是在精神上开导她要吃苦耐劳,暗中又帮助她得到重返学校的机会。这样的知青友谊,只能发生在那个年代,因为真诚,所以难得。不管是多么艰苦的的岁月,只要有感情支撑,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总是能让人多一分盼望,多一分希望,并且日子也会好过一点,过得快一点。

  今年读了很多小说,唯有《沉雪》这本小说,印象深刻,只要闲下来就会回味其中的章节,不是因为它曾得过奖,也不是因为作品得到了很多作家的肯定,也许是因为我也是一个不合群的人,对于文中关于孙小婴的心理活动读来总是能够感同身受,也让我回忆起独来独往的求学时代。作者借孙小婴的口吻,阐述了一个道理,你所认定的事物,注定了你。补遗那一页,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假如说,生命中确有某种隶属于本质的东西,那么即使是岁月的流逝,也无从改变它。”对比我这些年的生活,确实是这样的。我从读大学就认定我的性格是合不了群的,以后最好不要去大集体工作,我要做自由职业,于是我从不跟风,也不刻意去合群,只是默默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学习,所以现在的我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家工作带娃两不误,也得益于我特立独行、敢想敢做的性格。

  虽然我们离那个无理性的年代已久远,甚至我的父母对于知青下乡的艰难困苦也都是道听途说来的,但是《沉雪》这部作品中作者的心理描写部分非常具体,读起来完全能够体会到那种真实的苦痛,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历史学和社会学意义的书。正如台湾作家朱西宁的评价:最难得的是整篇作品没有歌颂、没有诅咒,没有抗议,没有伤痕,写得朴素安静。不平静的年代,不平常的经历,像沉雪一般,耐人寻味,诱人深思。

  《沉雪》读后感(十):沉重的时代,唯有悲伤与泪水

  你所认定的事物,注定了你。假如说,生命中却有某种隶属于本质的东西,那么即便是岁月的流逝,也无从改变它。

  可能更多的人会选择忽略那个悲伤的年代,因为在那个年代,正常的人生轨迹脱离了轨道。有些下乡的女知青,有的选择嫁给了农民,潦草的度过了这一生,有的下乡的男知青,拼命的想要返乡回城,却最终不得不背朝黄土,企盼着下一代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自己——却只能任命。

  我们看过太多、太多的故事了,可能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们,都不知道知青是什么。似乎上山下乡只不过是历史课本讲述的故事,可能经历过的那些老人们,不愿意向孩子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不愿意将自己生命中最坎坷的一段展现给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电影电视剧中,谍战片远比描述知青的故事多的多,而且那些知青的故事,大多就是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沉雪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