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6: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10篇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是一本由[法]罗贝尔·巴丹德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一):我,支持废除死刑

  今天,我参加了外公的葬礼。如果只是阅读该书,我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会成为一名坚定的废除死刑的支持者。但,今天亲人的葬礼上,我坚定了。

  当我和一群群的家属擦肩而过,当我看到一幅幅黑白照片时,我对死亡的厌恶让我无法举起司法的砍刀,落向任何一颗头颅。正如书中所言“如果两位母亲的眼泪交替落下,正义在哪里?”

  开篇,我唏嘘于协从犯罪的庞特姆被执行死刑。阅读到中篇,我扼腕叹息于“红毛衣”的死刑并最终执行。显而易见的愤怒和不理智的情绪控制着本该理性且正义的司法,一个人没了。所有一切都随之灰飞烟灭。如果他是无辜的呢?如果确有减刑情节呢?人没了,也就没有如果。阅读之尾声,我震惊于一位与断头台错身的死刑犯最后成为了一名文学博士。

  虽然我坚信人性本恶,但我也相信后天的教育和历练会改变人。从本我,转变为真我,最后实现超我。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不仅仅在于会思考,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且在于,我们的人性能克服基因里的动物性或兽性。

  废除死刑,与其让人成为夜空中浩淼的繁星照亮他人前路,不如让人成为自己的希望之光,指引自己,哪怕只是一条破旧的木舢板,驶向和平和光明的彼岸。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二):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可能因为平时电视(?)里新闻里播得多一点的中国啊美国啊日本啊都是直到2018年都是有死刑的,我读这书的时候有点震惊,原来70年代的法国就已经是当时西欧国家里唯一存在死刑的国家了啊。

  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可能因为平时电视(?)里新闻里播得多一点的中国啊美国啊日本啊都是直到2018年都是有死刑的,我读这书的时候有点震惊,原来70年代的法国就已经是当时西欧国家里唯一存在死刑的国家了啊。

  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三):死刑的废除与否折射出法治社会的健全

  看到这本书之前以为作者是个纯粹的学者,从奴隶制社会,到英国查理二世被杀头,根据的历史的编年体往现代写,年代与年代,国家与国家的比较。等拿到后才知晓,学习本书之前要了解一部分作者的社会经历,是什么样的目的动机让他写出这本书,有何意义,对死刑的废除是否起决定作用呢?

  罗贝尔•巴丹德,法国律师、政治家、作家,他的另一个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担任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第一个7年任期(1981-1986)的司法部长,在他的整个律师和政治生涯中,废除死刑一直是他的关键词之一,且这一倡导终于在他担任法国司法部长的任期内得以实现,由他著作的《L’Abolition》中文版近日由新星出版社翻译出版,中文译名《为什么要废除死刑》,严格来说,这一译名并不严谨。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作者对自己参与并主导的法国废除死刑全程的记录,讲述了废除死刑支持者们自1972年起的努力,并最终在自己掌管司法部的时候实现这一政治和法律理想。而关于废除死刑的人道主义和法理学依据,涉及甚少,这是一本建立在读者已经熟知废除死刑的理论依据前提下的著作,意在表明废除死刑对法国社会和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影响。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者一次次扣人心弦的庭审经历和坚持不懈、振聋发聩的呼吁,再一次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废除死刑这一基本人权问题。

  全书的时间节点是1972年11月28日至1981年9月30日。1972年11月28日,布菲和庞特姆因杀害人质和看守被判死刑并处决。1981年9月30日,法国两院审议通过废除死刑的法案。十年,欧洲大陆上仅存的唯一一个保留断头台的国家终于在人权立场上取得进步,以作者为首的无数坚持废除死刑的人士的理想得以实现。

  关于废除死刑的法学依据,早在1764年由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著作的《论犯罪与刑罚》已经详细论述,并由后世无数支持废除死刑的法学家们不断补充和完善。在本书中,作者预防犯罪优于惩罚犯罪的立场与贝卡利亚的主张一以贯之,此外,作者还援引了法律之外人权、宗教、社会、医学等方面论据,力证废除死刑的必须和无可妥协。

  究竟死刑是否废除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法治健全制度,是不能轻易的说废除就废除。很多人会说我们规定并使用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人类社会,使我们生活得更好,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在社会中都有所保障。而自古以来历史中的死刑往往是残酷血腥的,自从人类步入阶级统治的社会以后,全球各地的统治者都用过各种各样残暴的“死刑”来处理那些违法犯罪比较重的人,在古代“死刑”的方式不计其数,这一过程往往是痛苦、惨无人性的。它似乎与法律被制造的本质意图相悖论——法律是为了教育人类向善向好,而“死刑”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彻底“教育”了这些犯罪者

  而在法国关于“废除死刑”最初的争议中,主要的无非两种声音——支持废除死刑:死刑本身就是不人性的,最基本的人权就是没有人能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法律也一样……支持死刑:犯罪者的罪行已经是忤逆人性的行为,已是无视法律的存在,我们需要死刑来规范这个社会的风气……但是不妨我们退一步思考:如果支持了废除死刑,是否就等于在纵容这种犯罪行为?其实废除死刑也是我们对人性的思考。我们在对犯罪者的施暴中窥见了自己的人性,正如雨果所说,我们不能杀人的时候来教育另一个人不要杀人。死刑的本质就是最古老的以牙还牙报复方法——以死抵死、以命偿命。这与我们不断进步的文明社会的价值观念是相违背的。

  对于死刑的是否废除首先要符合国情,不是每个国家都适合废除,发达国家教育体系完善,人素质提高,但不能排除那种心理变态的杀人狂,如果死刑废除,那就对人没有威慑力,觉得我反正不会被判死刑,我想杀谁就杀谁,看谁不爽就杀他,到时就社会很乱,没有能制约威慑他的东西,会非常猖狂的。那些杀人如麻的变态报复社会心里人对社会危害性极大,如果不处死刑,出来社会依然是定时炸弹。所以死刑的废除不能妄下定论,本书所体现出的是人权,但如果践踏别人的人权,利用自己的人权杀人,那就没必要用法律保护他,古人说过,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本书作者所代表的是法国的,我们只能作为书阅读,辩证去看待它,提高思维能力,拓宽知识面。依据我们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才是正确的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四):关于死刑问题的思考

  罗贝尔•巴丹德,法国律师、政治家、作家,他的另一个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担任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第一个7年任期(1981-1986)的司法部长,在他的整个律师和政治生涯中,废除死刑一直是他的关键词之一,且这一倡导终于在他担任法国司法部长的任期内得以实现,由他著作的《L’Abolition》中文版近日由新星出版社翻译出版,中文译名《为什么要废除死刑》,严格来说,这一译名并不严谨。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作者对自己参与并主导的法国废除死刑全程的记录,讲述了废除死刑支持者们自1972年起的努力,并最终在自己掌管司法部的时候实现这一政治和法律理想。而关于废除死刑的人道主义和法理学依据,涉及甚少,这是一本建立在读者已经熟知废除死刑的理论依据前提下的著作,意在表明废除死刑对法国社会和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影响。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者一次次扣人心弦的庭审经历和坚持不懈、振聋发聩的呼吁,再一次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废除死刑这一基本人权问题。 全书的时间节点是1972年11月28日至1981年9月30日。1972年11月28日,布菲和庞特姆因杀害人质和看守被判死刑并处决。1981年9月30日,法国两院审议通过废除死刑的法案。十年,欧洲大陆上仅存的唯一一个保留断头台的国家终于在人权立场上取得进步,以作者为首的无数坚持废除死刑的人士的理想得以实现。 关于废除死刑的法学依据,早在1764年由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著作的《论犯罪与刑罚》已经详细论述,并由后世无数支持废除死刑的法学家们不断补充和完善。在本书中,作者预防犯罪优于惩罚犯罪的立场与贝卡利亚的主张一以贯之,此外,作者还援引了法律之外人权、宗教、社会、医学等方面论据,力证废除死刑的必须和无可妥协。 作为一本记录类型而非法学专业著述的作品,这些论据分散于作者每一次的庭审记录和政治行动中,我将其整理如下: 1、生命权是最基础的人权,死刑犯通常是侵犯和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而被判死刑,从人权角度来说,对死刑犯执行死刑与嫌犯杀人同样违背人权,正如伟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所说“你们想用死刑教育人什么呢?不要杀人。那么你们怎么能在杀人的同时教育别人不要杀人呢?” 2、执行死刑是一项不可逆转的过程。无论在政治运动还是在司法审判中,都有存在错误的可能,而嫌犯一旦被执行死刑,将无法复生,过错难以弥补。远如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红色套头衫》原型克里斯蒂安•拉努西,近如内蒙呼格吉勒图案,呼格吉勒图案已被确认为错案,国家赔偿也难以逆转和弥补剥夺生命这一错误,而拉努西案则成为永久的悬案。死刑存在的历史中,呼格吉勒图们何止千千万,死刑存在一天,我们就无法避免这些错误的产生。 3、宗教意义上,死刑的存在就是“怀疑宽恕的力量,怀疑救赎的普世性,怀疑皈依信教的可能性”。 4、被死刑支持者们信奉的死刑对违法犯罪的震慑作用并不存在,无数关于犯罪行为的调查和统计数据足以证明这点:废除死刑的国度犯罪率并不比存在死刑的国家犯罪率更高。 5、被判处死刑的重型罪犯通常有精神紊乱情况、悲惨童年或是战争等极端生活经历。精神问题是全球公认的豁免原因之一,而悲惨童年或是战争等则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全社会为其负责。这也是作者和其他废除死刑支持者们更为看重的:比惩罚犯罪、处死杀人犯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预防犯罪。这一点上,日本作家门田隆将的著作《与绝望抗争》中曾借本村洋之口表达过反对意见:我们有许多人的童年都很不幸,但并没有像凶手一样走上犯罪杀人的道路。而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洛夫教授在本书中则坦言“我一直都在搞科研,但是能获得确定答案的情况是很少见的,特别是涉及人的时候。”简言之,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我们知之甚少,哪怕基于最严密的犯罪调查和司法审判判决的死刑也有可能是违背人性的。 6、掌握嫌犯生死大权和具体执行死刑的人会无可避免的因为自己的作为承担心理和精神压力。这是作者在帕特里克•亨利案中采取的重要战略,在法国废除死刑的政治运动中,削减甚至取消刽子手的工资也是政治家们博弈的手法之一。 事实上,认识和思考死刑问题之后会发现,支持死刑和废除死刑各自的支持者们存在根本上的立论差异,支持死刑者们的主要立论基础是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和愤怒情绪,而废除死刑支持者则更多站在理性的基础上主张超越“痛苦”和“愤怒”去考虑全人类和全社会的进步。也即,这是一个理智与情感的问题,情感上难以接受,但理智上必须得承认是正确的。 犹记得去年有段时间朋友圈被“支持拐卖妇女儿童的罪犯一律判处死刑”刷屏,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痛失孩子是我无法想象的伤痛,太能理解当事人情绪裹挟下把罪犯千刀万剐也不足以解恨,但是随后针对这一朋友圈刷屏就有法律专业人士出面指出重刑的结果很可能是加重犯罪而不是震慑犯罪,我和我许多有孩子的朋友也都转发了这一评论以示支持。这是我亲历的关于死刑的一个小案例,也是我们普通公民能够对死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读的一个机会。 学术上,无论是法学界内部,还是其他社会领域;地理上,无论是世界上哪个大陆和国家;历史上,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死刑的存废都有其各自的支持者,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和斗争。《为什么要废除死刑》展示的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和法国司法的一个历史片段,而对于全人类,书中的案例和论据都足以引发长久的思考,关于人权、关于生存、关于道德我们应该作何选择?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五):还我书钱

  书名不能更坑,明明写的是"死刑如何被废除",却取名叫"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

  细节冗长无聊,从一开始就只是在强调自己的主观情绪,写自己多么气愤啊多么反对死刑啊,那你说啊那你倒是拿出理由啊!!!拿出你的论述啊我的哥!!!当然我不否认在几十页的内容里可能有那么几句夹杂在其中的理由,但你不觉得这样的内容离你的题目已经千丈远了吗???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废除死刑的过程肯定也有很多读者想要有细致了解,但恰巧我买这本书的目的不在这里,标题与内容严重脱节,请问我是否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欺骗??况且就算我想要了解这个过程,也不会想要看到这么一个随处充斥作者主观情绪的过程

  给你一星算多了,文不对题就是原罪

  以上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六):关于人性的一点思考——对别人的残忍中我们瞥见了自己的人性

  “L'Abolition”在法语里是“废除”的意思。这本书的作者罗贝尔·巴丹德是法国知名的大律师,同时也是法国的政治家和作家,在任职法国司法部长期间最大的作为就是促使了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废除死刑的法律条例,并于2000年出版了L'Abolition(《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而依据此书根据事实拍摄的同名纪录片于2008年在法国上映。为什么要废除死刑?罗贝尔·巴丹德用他作为一个律师的身份亲证了法国废除死刑的全过程。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成份去证明主题观点,而是陈述客观事实呈现了整个法国是如何通过法案废除死刑的历史过程。十九世纪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你们想让死刑教育人什么呢?不要杀人!那么你们怎么能在杀人的同时教育别人不要杀人呢?废除死刑应该是纯粹的,简单的和彻底的!” 我们规定并使用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人类社会,使我们生活得更好,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在社会中都有所保障。而自古以来历史中的死刑往往是残酷血腥的,自从人类步入阶级统治的社会以后,全球各地的统治者都用过各种各样残暴的“死刑”来处理那些违法犯罪比较重的人,在古代“死刑”的方式不计其数,这一过程往往是痛苦、惨无人性的。它似乎与法律被制造的本质意图相悖论——法律是为了教育人类向善向好,而“死刑”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彻底“教育”了这些犯罪者。 而在法国关于“废除死刑”最初的争议中,主要的无非两种声音——支持废除死刑:死刑本身就是不人性的,最基本的人权就是没有人能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法律也一样……支持死刑:犯罪者的罪行已经是忤逆人性的行为,已是无视法律的存在,我们需要死刑来规范这个社会的风气……但是不妨我们退一步思考:如果支持了废除死刑,是否就等于在纵容这种犯罪行为?其实废除死刑也是我们对人性的思考。我们在对犯罪者的施暴中窥见了自己的人性,正如雨果所说,我们不能杀人的时候来教育另一个人不要杀人。死刑的本质就是最古老的以牙还牙报复方法——以死抵死、以命偿命。这与我们不断进步的文明社会的价值观念是相违背的。 另外,在很多国家废除了死刑的地区,犯罪并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是否有死刑的规定,对犯罪的发展并未造成任何影响。相对支持死刑的人们来说,他们眼中最重要的就是杀人偿命。我以前已经看过一本书《精神犯罪者的科学》——美国最高神经科医学界发现这些杀人犯的大脑结构有异于常人的大脑结构,这也为司法的公正性提供了一些不确定因素。作者详细记录了为法国废除死刑的庭审过程,以及一些案件多角度的分析,内容翔实。我想这也是作者的用意吧,这不仅是历史的走向,更是要让读者自己在这些案件的发展中有一个自己的认识。死刑的确是同样作为法律的一种手段来规范社会治安,但它的方式却如同犯罪者本身所犯下的罪行一样残忍,死刑的执行不过是再次将这种罪行再犯一遍,我们所谓的想看到的公正也不过是我们不能克服的痛苦的映射。 我们对犯罪者的惩戒中窥见了自己的人性,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的良心。正如雨果所言,法国废除死刑的进程是纯粹简单而永久的。罗贝尔·巴丹德的斗争是有意义的,但这本书也会也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审视自己的一个窗口,我想正是这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作者采用陈述这个事件的口吻来展现这段历史,作者强调废除死刑是一个道德选择,我们无法设想部分废除死刑,无法在受害者的类型中进行抽象的区分,任何人都无法事先确定是怀着痛苦的程度。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什么我们要废除死刑,那是来自我们人性深处的一点慈悲。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七):死刑与刑

  页封上写:再现法国废除死刑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十六个字,简明扼要的将整本书概括完整。没错,它就是这样,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毫不含蓄地招呼过来,让生活在温室中的人伸出触及未知生活的触角,了解人性背后那猛烈真实的扣杀,鲜血没淌过你瞳孔,你怎么知道死亡那一瞬间有多难过。

  人真的是矛盾的动物,前些日子在果壳上看了一篇关于“蓝鲸自杀游戏”的论述,以死亡为信仰的青少年们还未来得及品尝生命的鲜美,便把自己交付给了天地。而那些用罪恶去游戏人间的“恶人”却想着从“以命抵命”的直观法则里重获新生。“死刑”或许真的给被害者家属一个有力的宣泄点。他们需要一个结尾来追悼逝者的亡灵,他们希望以他人之悲悲自己悲,恨不得全世界的公民都流些眼泪。的确,逝者的命该久长。他们无辜且遗憾于人世,他们还未感受生之欢愉,便被无情的杀害。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除了痛恨之余,我也只能深表遗憾,这世界每天都要走好多人,我不是当事人,所听也只能是一个悲伤故事。“死刑”也好,“无期”也罢,这无非是一个犯下错误应付的代价。或许有的人想活下去,他们有对生的希望,但活下去又无自由,余生何来欢愉之说,终将在悔恨中了却此生,死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往生世界,再转而化为善人,因因果果,又岂是一纸法律能说得清楚的东西,可没有规矩又不成方圆。

  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读后感(八):以和平换取和平

  我对死刑最初的认识大概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及历史书上的杀人偿命。而我也一直觉得死刑应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因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样的刑罚宛如报复。本书记录着一个国家死刑废除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众多人为这一目标努力着,对抗着舆论与站反对观点的人们。说服愤怒的人是不容易的,因为愤怒会燃烧理智与判断,愤怒的群众很容易被诱导,他们认为,死刑的存在会让想要犯罪的人掂量后果,惧怕死刑会举止更多的人犯罪。如果刑罚的作用之一是警戒与威慑,那么死刑是否达到了威慑作用呢?然而作者在书中提到,废除死刑的国家犯罪率并没有上升,然而保持死刑的国家也并没有因为死刑而下降。

  曾经我和很多人都和关于死刑的是否应该废除,有过这样那样的挣扎。一方面我们认为社会发展到如今,死刑如此酷刑应该消失,应该消失在历史的进程之中,可是某些时候我又觉得死刑的威慑似乎还应该存在。我记得曾经在朋友圈中疯狂转发过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文章名字叫“请判他死刑”,然而转发的群体跌破眼镜的是一群母亲们。在我们心中,母亲这个角色是绝对温柔与善良的代名词,难以想象她们会如此果决而愤怒的宣传如此酷刑。原因是,案件是一名男子他偷盗了数名婴儿并进行买卖,还在过程中造成了婴儿的死亡。同理心造成了母亲们的愤怒,同时害怕与担忧仿佛被盗走的是自己的孩子,她们的情绪被舆论导向的越发高涨,呐喊着那些人贩子都该死甚至株连。而我身边的朋友,同样也觉得死刑并不应该被废除,应该很多时候他们觉得犯罪的罪孽程度重到监狱无法浇灭仇恨与愤怒时,就应该用生命弥补。文中提到的小菲利普案件中对谋杀着的仇恨如狂潮中席卷全国,就如我们曾经朋友圈中对待人贩子一般,两者如此相似,小菲利普案件中要求处死刑的支持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如果在中国投票我相信支持率应该也会不低。我们用杀人来警示众人不能杀人,就某种程度不显得和用战争换取和平一样让人难以接受吗?我们的本质是抑制,然而抑制的方式确实和犯罪做同样的事情。

  即使到今天,很多问题因为社会大环境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争议,然而作者斗争的过程让人受益匪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