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妮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妮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8 21: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妮萨》读后感精选10篇

  《妮萨》是一本由[美] 玛乔丽·肖斯塔克(Marjorie Shostak)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2017-1-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妮萨》读后感(一):一个非洲女孩生命

  【一个非洲女孩的上半生】

  她13岁有了第一个丈夫,丈夫是一个大她十多岁的男人,婚后没几天,因为丈夫和伴娘乱搞,她的家人把丈夫赶走了。过了一年,家里又给她找了第二个丈夫,这时她的乳房刚发育。她不喜欢和丈夫在一起,丈夫不给她提供食物。她的娘家人又把她带走了。

  她有了一个情人,她们关系很好。可他已经有了一个妻子,她拒绝做他的平妻———地位相当的妻子之一———又离开了情人,和家人一起过。这时她还没有完全发育好。

  16岁时,她有了第三个丈夫,这一次她终于喜欢上了这个丈夫。因为他没有强迫她发生关系,一直到她开始来了月经。之后三年里,她的丈夫还想娶一个平妻,但她最后把这个女人赶跑了,因为她忍受不了和别的女人一同分享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经常外出,不是打猎,就是打工,她和丈夫的弟弟也有了关系。

  后来,她的第一个女儿长得有点像丈夫的弟弟。这个头胎的孩子刚会走路,就得病死了。她第一个成活的孩子是个女儿。她经历过流产,孩子早夭,有男孩也有女孩。她和第三任丈夫的最后一个孩子是个男孩。这之后,丈夫也死了。她独自带一个女儿和一个幼小的孩子回到父母村子。她这时差不多30岁。

  【她是《上帝疯狂》的原型之一】

  这就是一个非洲女孩的上半生,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做妮萨。这只是一个化名,这个化名是生活在南部非洲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的一群昆人的代表。1960年代末,人类学家玛乔丽·肖斯塔克和丈夫一同来到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与昆人一同生活。后来,她便以这一名字,写下一本《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生》。

  玛乔丽之所以选择昆人作为研究对象,有着她发自内心愿望。作为西方第二波妇女解放运动一代人,玛乔丽的“社会正在质疑关于婚姻和性的传统价值观念,”女性固有的社会角色性别身份,是否与生俱来,是那个时代迫切需要寻求解答的问题。她对这次非洲之行充满期待,“我期望这次田野调查能帮我厘清妇女运动提出的某些问题。……她们的社会跟我们不同,没有老被各种社会政治派别干扰,告诉他们女人应该这样或者那样。”

  像所有的人类学先驱一样,将昆人作为和西方社会等同的对比组,是她的初衷,如果能从昆人社会中获得妇女自由证据,将可以证明普天之下的妇女,所承受墨守成规,都可能是社会后天建构,而非天经地义的。

  玛乔丽为何会找到昆人呢,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经典喜剧《上帝也疯狂》(1、2)说明了一切。在该剧中,以昆人为原型的非洲部落,依旧过着极为简单物质生活,连一个外来的玻璃可乐瓶子也会引起全族成员的追捧。在当时的人类学家眼中,昆人一类人口分散的小规模人群,就代表了人类社会最原初的天然模样

  真实的昆人生活并不像电影那么浪漫欢乐。其中的残酷和艰难,当然也包括乐观和应对,就通过妮萨之口,以玛乔丽描绘的南部非洲女性的“婚姻和性”表现出来。

  【 一个非洲女性的下半生】

  带着失去丈夫的痛苦,她带着女儿和儿子在父母的村里生活。她拒绝了第一个来追求她的男人,因为她不想做他同时拥有的第二个妻子。

  她没有和童年时的情人走到一起,另一个男人成了她第四任丈夫,只是因为他“死缠烂打”。她的内心并不是特别接纳他,于是又有了许多情人,至少五个吧。

  丈夫很愤怒:“不,你……你不是个女人,没准这就是原因。没准你是个男人,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就像男人———找一个情人,又找一个,再找一个。你到底算什么女人……”

  她却反驳道:“这是因为我不接受你,不想要你,就算现在我跟你结了婚,那也是因为谁都坚持认为我该跟你结婚。我怕说不,所以嫁给你。你无权用你的忌妒来责骂我。你要这样的话,我就离开你。一开始我就不想嫁给你,即使到现在,我的心也只有一点点向着你。你没有得到我全部的心……”

  最后,男人拿走了她藏在小盒子里,她给欧洲人帮工赚来的钱,偷偷跑去喝酒。被发现后,就逃跑了,抛弃了。她和第四个丈夫的关系,就这样完了,那时还怀着他的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她肚子里的孩子,可能因为营养不足流掉了。她的爸爸去世了,很快,妈妈也去世了。

  带着女儿和儿子,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五位丈夫。他帮助她摆脱了上一任丈夫无止尽的纠缠。“我们一起过,一起坐着,一起干活。我们深爱对方我们的婚姻非常非常牢靠。”这是她最后一任丈夫。

  她后来还交往过不少情人,但并没有冷淡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有时也有别的情人。她和丈夫之间一直保持着相爱的关系。因为她开始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妇女很强大;女人很重要,我们族的男人说,妇女是酋长,最富有也最有智慧,因为妇女拥有让男人活命的最重要的东西:她们的阴道。”

  【两个女人的友谊

  玛乔丽最初并没有和妮萨建立良好的关系,她对这个热情有加的女人保持着距离。像大部分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家一样,玛乔丽更倾向和她年纪相仿,或没大几岁的女人交朋友,听她们分享的故事,而对比她大好几十岁,年纪可以做她母亲阿姨的妮萨并不亲近。(有趣的是,她后来确实以女儿、侄女的身份和妮萨合作融洽。)

  就在玛乔丽准备带着失望离开昆人部落时,又想到了这个“坦诚热情、甚至风趣”的老年妇女。因为她一直没有收集到自己期待的“真实”的故事———与她交往的同龄人,要么表达能力有限,要么人生阅历不足。

  于是,她用田野调查最后三周的时间,放下了所有的顾虑和纠结,全心全意地倾听起妮萨的人生故事。玛乔丽不再纠缠于妮萨故事中矛盾或看似不合理细节,比如,近似荒诞、错乱的性关系。在两个星期中完成了足足有30个小时的录音。就这样,一位昆人妇女充实而立体的人生过程就这样呈现了出来。曾经,人类学家眼中千篇一律丛林生活,被精彩纷呈且富有诗意的人生故事永远所取代。

  “‘风会引路。’有次她讲得更诗意:‘现在我跟你说另一个故事我会打开话匣,告诉你这里的生活。讲完后,风会带走它,如同这沙上消失的其他事物。’”

  十多年后,当玛乔丽带着早已誉满全球的《妮萨》一书,回到妮萨生活的沙漠小村时,她已经是一个身染乳腺癌的病人。若干年来,她并没有将昆人妇女妮萨的生命史,当作一段可供贩售的猎奇故事,而是作为她与妮萨友谊的见证。昆人的祛病舞蹈没能治好玛乔丽身体上的疾痛,但老年妮萨的确陪伴她走过了生命最后一段历程。而她也成为妮萨生命史的一个真实参与者。

  妮萨的故事,就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的南部非洲。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非洲妇女“婚姻和性”的猎奇故事,而是“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这个故事中的两位主角,都早已离去。她们留给我们的,是这个地球一角真实发生过的一种生活方式。奉行这些生活方式的人们,与我们有着一样的基因;同样与我们共享着她们的幸运不幸悲伤快乐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年11月19日 版次:AA11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7-11/19/content_88499.htm

  《妮萨》读后感(二):狩猎采集社会与现代社会有什么贯连?

  在豆瓣的推荐上看到这本书,一天以内看完了,掩卷发现我们现代社会的习俗,与古代狩猎采集社会已经形成观念习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不禁感到一种类似于“穿越”的感觉

  作者玛乔丽是一名女性,对于女人的心理情感是抓得很准的。没有文献表明,男性的社会学家对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抓女人的心理不如女性社会学家。但我看罢这本书,从妮萨的叙述部分,能强烈感觉到玛乔丽的细腻敏锐,她成功了。

  回到正题,在狩猎采集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上,其一,食物对于人有着无与伦比重要性,虽然在现代社会人类对食物的需求有所下降,觅食的时间会变短,但对于美食的需求与渴望是永远突破不了的。昆人喜欢吃檬戈果,因为这种果子富含蛋白质;喜欢吃肉,因为肉类可以保持良好的营养。我们纵然是食物种类万千,对于肉类也是有着渴求的;

  其二, 狩猎采集社会,食物作为物物交换最重要的载体,虽然没有涉及到任何的货币或者金钱,但这种物物交换已经表明,交换能够使得资源均衡分配,从而保证部落的生存,这种交换再发展到后来,很可能就会形成以货币作为交换的中介物,从而促使金融的产生;我倒是很有兴趣知道,昆人部落现在是需要拿钱去买牛奶吗?会养驴子拿去卖了换钱,再去买别的部落的人的牛奶吗?

  其三,婚姻上,虽然昆人是一夫一妻或者一夫两妻,但这一点很难保持,很多人有婚外情,很多昆人女子有情人,包括妮萨,情人多得两只手都数不过来,这应了孔子的话,食色,性也。性欲需要得到满足,否则婚姻基础不牢靠,这一点与现代社会何其相似

  其四,婚娶中的经济,昆人婚娶中是需要男方女方家庭带来食物的,这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彩礼,只不过彩礼是以货币的形式来表现。

  其五,昆人男子多在20~30岁,打到大的猎物后,才会被视作成年,才会结婚;女子在20岁,来月经后,才会视为成年,才会结婚。因此男女会有最大10岁的差距。类似于现代社会,一个有能力的男人可能在30岁后才事业有成,而在此之前,是没有娶妻的,等到成为成功人士,才娶了90后为妻。结婚的年龄并不是以生理意义上成年的年龄为准。无论狩猎采集时代还是现代社会,人成立家庭的基础是男人的能力与实力

  其他,在昆人的社会心方面,有一些比较有意思地方,比如昆人外出狩猎,猎到大的猎物后,不能在同族面前炫耀,需要保持着低调女孩子来月经和结婚的时候,情感上要表现出一种羞惧,要隐藏自己的请愿,假装很痛苦,这样才是得体行为。这些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但是书里没有揭示为什么。

  : 看完这本书,决定把《理性的乐观派》看完,这种涉及历史和社会的还挺有意思~从另一种视角去看待我们的社会、习俗及经济制度……

  《妮萨》读后感(三):一部民族志文本的生产——对《妮萨》、《重返妮萨》的阅读思考

  如果说《妮萨》还是一部典型的民族志科学研究报告,那么《重返妮萨》更像是作者玛乔丽带有文学色彩游记回忆录。十四年过去了,不仅是昆族部落人的生活发生了种种改变,玛乔丽自己也不自觉认可了昆族的思想文化,她重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要昆人用神秘力量”能“治愈她身上现代医疗技术爱莫能助的乳腺癌。也许可以这么看,《妮萨》展现的是“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和心声”,《重返妮萨》书写了“伪昆族“玛乔丽的心声。

  福柯对话语生产的阐述成了现代学者共识。从这一视角出发,民族志也可以视为一个被学者生产出的知识文本,《妮萨》的成书经历了系列过程,包括田野调查、调查资料取舍和文本写作。每个生产环节都会涉及到人类学家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关系的建构。玛乔丽的选择是在田野调查中融入昆族群体并与其建立密切的关系。她将妮萨作为主要访谈对象,让她的经历与群体形成呼应。这让《妮萨》的叙述过程中就或隐或现地夹杂着多种叙事声音,如妮萨本人的叙述,人类学家的学术性阐述和玛乔丽作为现代社会新婚妇女的种种感受。在这部昆族民族志的生产中,最为显著的是一种“女性经验碰撞”,包括玛乔丽的学者经验、女性经验和受访对象的个人经验。这种碰撞所显现的张力使得玛乔丽的《妮萨》成为不同于经典民俗学研究范式的实验之作。

  具体来说,《妮萨》虽然没有体现女性主义理论,但是作者使用了女性主义的方法论——对女性经验的关注。女性人类学家在民族志文本的每个生产环节都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与研究对象形成动态的互动关系。在田野调查环节中,玛乔丽因为性别因素获得了与研究对象亲近的机会,并在不同场合灵活地进行身份的建构,如她既可以是妮萨的女儿/侄女,也可以是库玛的平妻,这种灵活性给了研究对象表述更多声音的机会。可以确定,妮萨的性经历绝不会被事无巨细地袒露在一个男性研究者面前。在调查资料取舍方面,由于同为女性,玛乔丽关注到了生育、性等日常生活中琐碎的细节,敏感地捕捉到了妮萨的情感变动,并结合个人经验分析这些细节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在文本写作的过程中,第一人称的口述方式能让调查对象本人发声。而到了《重返妮萨》,又成了作者本人主导的第一人称叙述。不同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能够看到更多有关人类学家如何与田野中的他者建立关系的细节。文学性和学术性的交织使得经验和事实都得到了在民族志文本中登台的机会。

  另外,玛乔丽本人在田野调查中的立场问题也是耐人寻味的。玛乔丽坚持与昆人建立亲族关系,通过取名、同吃同睡等方式拉近与昆人的距离。但是,她失望地发现昆人与她始终是利益交换的关系。无论她做多少努力,如多少次无偿开车带比萨去诊所,慷慨地赠与他毛衣、烟草和其他礼物,在她需要用鼓的时候,比萨向玛乔丽收费并在谈判中不为所动。妮萨关心的也是玛乔丽能否给她驴子和报酬,而不是这个侄女的个人生活。玛乔丽融入的失败也为我们做田野调查的情感和心理预设提供了一个悲观性的案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