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州往事1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巴州往事1读后感10篇

2018-04-24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州往事1读后感10篇

  《巴州往事1》是一本由小桥老树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州往事1》读后感(一):躁动青春血色浪漫

  《巴州往事1》反映了改革开发以后,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工人阶级老大身份到下岗,带来了社会振荡,而红旗厂子弟也是在时代潮流见证变迁。时代的烙印之于这些青年可能是被成年人疏于管教之后的狂喜放纵。而时代变迁中,黑恶势力从崛起到转型,从倾向暴力努力洗白。像青年包强,他摇摆在善与恶的两侧,摇摆不定,则反映出小人物在时代变迁中思想混乱蜕变

  看《巴州往事 1》时,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十几年前读过的《血色浪漫》,同样的青春,不同故事背景,却同样惊心动魄。《血色浪漫》中号称“顽主”,喜欢“叉架”的那帮年轻人,终究不过是政治动荡时代,一群无所事事的大龄青年和社会青年,他们身上的“恶”的成分,多是基于青春无知个性张扬。而《巴州往事1》中的青年王桥等人面临的则是社会转型中,邪恶势力崛起的混乱,像刘建厂这种地痞,已经濒于违法犯罪,所以《巴州往事1》中的故事更为复杂,而王桥等复读学生面临的挑战更加险峻。当社会青年的底线一次次被触动,王桥等人也面临着生命威胁

  《巴州往事1》读后感(二):侯海洋故事的延续

  其实小桥老树也是挺凄惨的,写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大火以后,就成了靶子,《侯海洋基层风云》在读客图书那里出了三本以后就夭折。不过我要剧透的是《巴州往事》其实就是延续《侯海洋基层风云》的故事,只是将其中人物名字悉数换去。故事从王桥(侯海洋)到巴州一中复读开始讲述着王桥用超乎常人的刻苦努力,顺利考上大学的故事,当然,这其中必然少不了坏蛋的骚然,美女感情纠葛,最终主人公打败了坏蛋,抱得美人归。严格来说,小桥老树的作品文学性上比较弱,其最大的本领在于善于利用故事的剧情推进来弥补自己这点的不足,甚至他的小说中,人物都有些脸谱化,可很神奇事情就是他的作品,你会看进去之后欲罢不能,因为故事节奏感很强,一个故事段落结束,马上就会有一个新的故事架构又起来,阅读快感由此而来!这一部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就是同学们睡的大通铺,因为我也是那么过过来的!

  《巴州往事1》读后感(三):久违的畅快

  当年看《侯卫东官场笔记》是我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那段时间,很痴迷,文字和有声读物交替着,打发了很多无聊迷惘时间。王明君演播的版本经典,现代的评书。这本《巴州往事》刚出第一本的时候就买了,放了快一年了,攒到出了三本一起看。虽然小桥老树的作品文学性和思想性不是一流的,但是现实性和时代感最强,没那些矫揉造作。书中一个细节主人公王强没上过高中要参加复读班考大学,姐姐给他弄来了一个建行临时工的指标,说进去以后很有可能转正。王强拒绝了,说我就算转正也是最低级的职员朋友开公司想让他帮忙,说大学马上就要扩招了,大学变成基础教育了,毕业出来还得从基层做。他说我连基础教育都没接受过怎么和人竞争。这时是1994年。那时也是我有清楚记忆的开始,书中讨论的这些话题,至始至终都没有变过。生活安逸让越来越多的人逆来顺受,也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意义何在,我还是坚信一个观点心灵没有受到磨砺,一无所成。选择一条艰难的路,没有人走的路,能更快的成长

  《巴州往事1》读后感(四):暴戾中的挣扎——读《巴州往事》

  断断续续花了几天时间,在安静而有诗意黄昏的午后,读完了小桥老树的《巴州往事》。掩卷长思,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就仿佛昨日的小伙伴一样,在回忆里远去。

  这篇小说的故事背景深藏于上世纪90年代,那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时代,工业化的进程蓬勃而热烈,然而,在改革的浪潮下,曾经辉煌的一切烟消云散世事如盖,披荆斩浪而至,一代年轻人在现实面前憧憬焦躁不安迷茫惶恐,却又执着仗义豪迈坚定无所畏惧

  在作者流畅的文笔下,主人公王桥这个神秘而极具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物,就这样横空出世了。王桥属于巴州大族的子弟,骨子里流淌着不服输的血液。他的经历非常奇葩:他当过老师,做过鱼贩子,跑过广东,进过看守所,从看守所出来后,为了改变命运,从来没有读过高中的他做了一个大胆而果断的决定——上复读班,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大学。他的这种有别于他人的身份,却从未于外人道也。而这些不为人知阅历也正是他的独特魅力所在。他个性独立,行踪神秘,有“独行侠”之称,他混迹于单纯不谙世事的学生之中,虽尽力低调,却难掩桀骜不驯锋芒

  他到复读班的目的很明确——放下恩恩怨怨,不再过问江湖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无论是公益事业还是管闲事,他都尽可能远离。但是,学校中总有这样一批荷尔蒙过剩、血性狂热,为了显示存在感而为非作歹的混社会者,也就是以刘建厂为首,包强、麻脸在内的好事者。当这些人欺负他的室友洪平时,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去了。但是,当看到这些人飞扬跋扈,欺负到他深有好感的“女神”——晏琳时,他再也不能控制内心深埋已久的洪荒之力了,“偌大一个巴州,居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想到这群可恶之徒,他就咬牙切齿,他决定惩恶扬善,以暴制暴。他痛打包强,狠击刘建厂,不畏暴戾,胆气过人,在学生们心中树立了威望,俨然成了复读班的学生领袖

  在多次受到以刘建厂等人为首的操社会者的骚扰后,气急败坏的复读班学生如吴重斌、洪平、田峰、蔡钳工血气方刚,险些走极端。但沉稳的王桥总能在关键时刻众人愤怒合理化解,主张精心策划再做反击,以谋制胜。

  王桥血性、勇毅而不莽撞,仗义、重情而有谋略,除了在爱情方面的踟蹰徘徊外,几乎是一个完美男人

  如此完美的男人似乎会让人想起金庸笔下的乔峰,他智勇双全、胆略过人、豪迈飒爽、不怒自威,他有情有义,对爱情忠贞。只是,在爱情上,王桥也有他的不得已之处,与心爱之人吕琪失联,却不忍彻底放手,因害怕背叛又不敢彻底投入另一段感情,最终导致晏琳忍痛割爱,以分手信了结,默然退出这段曾温暖彼此最美时光的爱情。

  女主人公晏琳出身高干之家,是红旗厂副厂长晏定康的女儿,却没有富家女的做派,对于王桥这种草根出身上进青年抱有极大的好感。当然,更多的是王桥身上那种属于男子汉的侠义气质和神秘的人生阅历分外吸引了她。尤其是两次解救她于危难之间的举动,更让她一颗少女心的崇拜油然而生

  在她眼里,他是斯巴达,是她荒芜青春里最惊心的悸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王桥身上更多的秘密,知道他作文写得好,书法漂亮厨艺了得,对他的崇拜更是无以复加。晏琳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在她的闺蜜刘沪面前,她毫不掩饰对王桥的爱,即使刘沪多次劝她保持女子的矜持与克制,她仍旧敢爱——“一个女人能为爱情病一场,值得。”“如果爱情最终要破碎,破碎之前我选择不计后果地爱一次,生离死别是多么浪漫的一件事情。一辈子没有一次生离死别,人生是多么无趣。”

  她也敢恨。她对初恋充满着幻想和憧憬,在品尝了初恋的美好味道后,当得知王桥不能全情投入对她的爱时,她选择决然离开。她爱这美好的尘世,不惜全力得去爱,却也懂得在爱离去时转身,这份洒脱使她更加美丽高洁

  这世上有爱就有恨,当然,有善也就有恶。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终有一些人会无缘无故地制造事端,找人麻烦,即使人们努力去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比如书中的以刘建厂为首的害群之马、社会渣滓,他们仗势欺人、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收保护费,无恶不作。而那些被他们欺负的人,比如开烧鸡公餐馆的廖老板饭店老板、烟摊老板等等,在利益受损时,大都选择了忍耐,因为选择报警,带给他们的将是更大的损失。殊不知,正是人们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躲避态度,这世上的恶才愈来愈猖獗。

  “不惹事,不等于怕事。”在个人利益遭受损失时,最好的办法是敢于向邪恶宣战,给他们以打击。就像《老炮儿》中一直提及的一个戏核儿——规矩一样。只是时代变迁,人心流转,有些东西就在我们的念念不忘之间流失了,正如本书中的廖老板所言:“以前我也喜欢在社会上跑,那时还讲江湖道义。现在这些人只讲钱,完全没有规矩,啥事都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论是《老炮儿》,还是《巴州往事》,其实都道出了时代变迁之下,曾经的江湖道义早已不再适用,而缺乏对人心的敬畏,也正是因为金钱对于人心的冲击

  刘建厂带领手下在一番打打杀杀后,疲累之下曾说出这么一段话:“我们这群人表面威风实际上走到哪里都是人嫌鬼憎,和过街老鼠差不多,这样长久下去不是办法。更关键是找不到钱,找不到钱就没有意思。”浮躁的时代,金钱至上的时代,连混世魔王都在找一条致富之路,因为曾经靠义气和胆量所积攒和树立的威望,在如今,竟薄得不如一张钞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