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匈奴简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匈奴简史读后感10篇

2018-04-25 20:5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匈奴简史读后感10篇

  《匈奴简史》是一本由水木森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匈奴简史》读后感(一):匈奴民族历史深痕

  匈奴,曾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民族。匈奴兴起于商周之际,鼎盛于秦汉之时。而这个初成于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民族,在后来的演变历程中,一度以一个蛮横悍勇的“武夫”形象屹立于世。它对中原地历朝历代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几乎全部源自武力的争衡。

  我热衷历史,这却是第一次了解一个民族的演变全貌。在水木森的《匈奴简史》一书中,作者时间发展为主要线索,一页页铺开匈奴民族的战争史。

  在这本书中,我感兴趣内容从战国时期开始。此时匈奴已经发展壮大,因其好战的民族性格,加之贪婪,不时派出军队抢掠中原王朝统辖下的北方地区。当时,地处中原北方的秦国、赵国、燕国与匈奴接壤,匈奴的屡次侵夺对三国造成了威胁。在战国末期,赵国遣名将李牧北击匈奴,获取了空前的大胜,这是中原国家予以匈奴第一次的痛击。

  中原经历了长久的分裂,终于被七国中最为强盛的秦国一统四方。强盛、统一的秦国面对北方最大的威胁匈奴,做出了一件中国历史引以为豪的大事——即将原来秦、赵、燕三国分别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原王朝抵御匈奴侵略最重要屏障

  因为秦朝的重赋苛政等诸多因素,大秦帝国在浩瀚的历史中转瞬即逝。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在中原大地上燃起了熊熊烈火。此时的匈奴也进入了整个匈奴历史中最为强盛的时期,匈奴民族的崛起,全因为匈奴诞生了“千古一帝”——冒顿单于。在这位英明、雄烈的伟大单于时期,他率领匈奴铁骑东征西讨,灭除东胡、威服丁零、迫降乌孙等周边的强盛部落,因此,匈奴领土不断延伸,盛极一时

  《匈奴简史》读后感(二):《匈奴简史》:一部匈奴史,廓清汉迷津

  《匈奴简史》:一部匈奴史,廓清汉迷津

  匈奴一词的出现频繁地曝光在汉朝文献中。在中国涉及汉朝历史的史实中,匈奴作为一种镜像的存在,凸出地映现出汉朝历史的演进与流变。

  在我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中,匈奴正因为这种镜像式的存在,相对于汉朝历史的完整性、连续性,匈奴的脉络则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杂乱形态。只是在汉朝历史中,需要涉及到与匈奴的交锋和和解的时候,才提及到匈奴的自身结构,这也必然导致一种历史的迷雾困惑

  过度碎片化的匈奴,往往在汉朝历史的夹缝里惊鸿一瞥地闪现出它的吉光片羽,但却让人无从捉摸匈奴历史的整个流程,对匈奴历史的细部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李广单枪匹马迎战匈奴骑兵的传奇、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波三折、苏武牧羊的忠诚守望还有王昭君出塞的千古悲欢、蔡文姬归汉的内中款曲,这些故事都涉及到与匈奴的关系,但在我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中,令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历史史实背后不一样的匈奴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根本原因,就是在叙述中国历史的时候,对匈奴的历史演变流程缺乏一个统揽式的掌握与考量,对匈奴的外在实力与内部体系变迁,缺乏一个细节式的了解,这必然导致与它呈现出镜像式对应的汉朝历史,在缺少映衬的情况下,难以让人一窥究竟,读懂其中的奥妙。

  而现在这本用通俗故事的口吻写来的《匈奴简史》恰好弥补了中国历史诉说中的缺少对应视角缺陷,可以让我们完整地看到匈奴历史的来龙去脉,可以看到匈奴在历史上最突出互动者——汉朝的每一项决策背后所匹合的因缘际会。

  中国史书对匈奴历史多有专著介绍,像马长寿的《北狄与匈奴》、林幹的《匈奴通史》等著作,但这些著作多是严肃的历史解析文本,甲乙丙丁,一二三四,条分缕析,只见事实,不见人物知识充足,但鲜活性断档,这是共性的历史研究文本的特点,自有其不可忽略的价值所在。水木森的这本《匈奴简史》却撇开了历史理论探讨所带来的一本正经面孔,采用了通俗讲史的方式,杂糅进时下最为流行的“那年明月”文体的轻松活泼口吻,让这本讲述历史的著作,具有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叙事长项。值得注意的是,书中的总体叙述语言并没有像“明朝那些事”一样,一味地引入大量的现代人的语词以重新对历史达到“陌生化”解读,本书作者骨子里仍然对历史怀着一种谨慎的“敬畏”的态度,对历史陈迹的复述,没有用过多的调侃的口吻,让历史被打扮成一种唯我所用的小丑角色,而是给予历史人物以合理心理忖量,恢复他们在过往情境下的契合时代特点的心灵反应,总体来说,作者笔下的以匈奴各代首领为核心的历史流程,表现得基本合乎情理,匹配语境。

  匈奴兴起于战国时期,衰败于东汉时期,在中国舞台活跃了近三百年。匈奴的来历与匈奴之后去向,可以说是中国史书之外无力掌控的一片陌生领域,而这片领域,也正是前苏联、蒙古以及一些西方学者加以论述与考究之处,但匈奴在历史中的存在,唯一性地在中国的史书中能够找到它们最为清晰身影。正因为如此,《匈奴简史》这本书的主要史料,来自于中国的史书,对匈奴的来龙去脉,书中按照中国史书的记载,尽力恢复它们的流脉。而对匈奴是如何出现的这一世界史学界仍然没有定论问题,书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纠缠,而对匈奴离开中国历史视野之后的命运,书中则引用了西方历史的研究成果,勾勒出了一幅匈奴撞击欧洲历史板块的壮怀激烈宏大图景,使得匈奴的前世今生在“大历史”的鸟瞰中,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立体的观照。历史的谜雾,在作者的笔下,基本廓清了来鸿与去雁,令整个匈奴史在一个大体上说得过去的宏观体系里得到了明晰的诠释。可以说,作者用准演义的笔法,交待出匈奴的粗略发展路径,是颇有价值意义的,可以帮助我们更通透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内在质素。

  当然,匈奴西迁的“后历史”,更关联着欧洲大陆的一次巨大的地缘政治震荡,但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匈奴的兴衰与存亡,却恰恰与中国的大汉王朝的起步与振兴密切相关,而且呈现出一种反向的映射关系。汉朝弱,则匈奴强,汉朝强,则匈奴衰。《匈奴简史》就基本以这一历史自身的规律,组合了汉与匈奴的持续纠缠的历史。作者把匈奴作为全书的聚焦视点,能够让我们看清匈奴此消彼长力量曲线,我们也因而能够清晰地看清汉朝历史上那些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汉初时的和亲与王昭君时代的和亲,性质是不一样的,张骞出使西域与班超远征西域,同样显示出的是汉朝力量的消长,正是因为我们太过熟知的汉朝历史,是与匈奴的起伏波澜密切相关,现在《匈奴简史》书中划出的匈奴连续线,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感知到汉朝史实的相应波动。汉初时,刘邦采取的和亲政策,是迫于当时匈奴的强大压力,更多被迫选择的成份,而到了王昭君时代,匈奴内讧分裂,和亲政策中汉政权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因此也使得这种相似的政治策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一样的表现形态。

  正是因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汉朝的国脉也与匈奴紧密相联。当强大的汉朝采取刚柔相济、文武并行的手法,瓦解了匈奴之后,看似汉朝一枝独大,天下无敌,但历史的惊悚处是,此时汉朝也因为强敌的消失而走上了末路。书中对此写道:“至于汉朝,在北匈奴西迁后,来自塞外的强大压力突然消失,渐渐地,它便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终于在西晋末年引发了‘永嘉之敌’,继而‘五胡乱华’。”

  可以看出,汉朝与匈奴竟然捆绑得如此之紧,匈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汉朝因为匈奴这一宿敌的消失,也最终衰减了自己的生命力,幸好或者叫幸亏中国的历史有足够巨大的空间的转圜之地,才使得汉朝的消亡未造成与匈奴远去一样的一个民族的灭绝。但由此我们看到,匈奴最终衰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悲情身影,同样也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深层的警醒,《匈奴简史》书中总结出的匈奴墨守成规、内部倾轧、拒绝吸纳先进文化,都可以看出匈奴没落的死穴所在,而由此我们或许能够从这一镜像式的生命轨迹中,找到一个民族复兴与崛起的最好的启迪

  《匈奴简史》读后感(三):匈奴:不可忘却的草原雄鹰

  公元前201年,汉朝初立,百事待兴。一支来自北方民族的骑兵突然包围了马邑而后又南扰太原城。汉高祖刘邦亲自前往相救却被包围于白登山,时间长达7天7夜,最后,不得不以下嫁公主的方式来解困。

  同样,因为这个民族,这支骑兵,我们才拥有了万里长城这样的世界奇迹;因为这个民族,这支骑兵,我们才有了昭君出塞,苏武牧羊的典故;因为这个民族,这支骑兵,我们才有了“马革裹尸”的豪情;因为这个民族,这支骑兵,我们才有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因为这个民族,这支骑兵,我们的历史多了一丝悲情,增多了一丝壮阔。

  这个民族,这支骑兵队伍就是在世界历史上名声赫赫的游牧民族匈奴族及匈奴骑兵。

  匈奴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中,最早统一了大漠南北的全部地区并建立起国家政权的民族。它兴起于兴起于商周之际,鼎盛于秦汉时期,衰落于东汉时期(公元一世纪),一直到公元五世纪中叶,才在亚洲和欧洲逐步消亡。匈奴族对于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匈奴骑兵的机动性,灵活性是超一流的。他们来如风,去如电,神出鬼没,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在早期的较量中,中原诸国均处于守势。为防止匈奴人的骚扰,战国时期的秦、赵、燕等国都在与匈奴接壤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然主要奉行战略防守的策略,将原秦、赵、燕三国长城连起来,加以延伸,形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到汉武帝时,中原才向匈奴发起进攻。李广、李陵、卫青、霍去病、马援等一大批名将也因此名垂青史。而匈奴此时,开始渐渐走下坡路,分裂成南匈奴与北匈奴。南匈奴向汉朝俯首称臣,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北匈奴则继续与汉朝对峙,一直到东汉中叶。后北匈奴继续西迁到欧洲,在欧洲一路横扫,所向披靡。哥特人、日耳曼人、法兰克人……纷纷成为他们的手下败将。北匈奴人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如今,匈奴族为一个民族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这个曾经在中国北边草原存在过的强大民族,在欧亚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改变了魏晋以后中国的政治格局,颠覆了中亚、欧洲的统治秩序,推动欧洲从奴隶制进入了封建制,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锐历史学家水木森的新作《匈奴简史》,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观点方法,对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近五百年的匈奴族的文化习俗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权组织,部落兴衰,政治演变以及其她民族尤其是汉族的关系,做了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叙述,内容虽然比较复杂,但语言简明,通俗,引人入胜,值得一读。

  《匈奴简史》读后感(四):汉人眼里的匈奴简史

  匈奴人阿提拉率领匈奴大军,远征欧洲大陆,西方的城市被掠夺,建筑被无情地摧毁,高贵被凌辱,乃至文明被撞击得东倒西歪时,西方人便惊呼:上帝之鞭出现了。但是回溯匈奴历史,我们发现这一切的源头,其实都在于西汉迫使匈奴的西迁。而匈奴民族从它出现到最终谢幕,都跟汉民族有着割不断的因果联系

  但在我们熟悉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却未见《匈奴史》,这是由于匈奴与汉民族不如之后的契丹、女真等民族广泛接受汉文化,而匈奴更多的与汉民族的交往在于相互的战争和进贡和亲等,本书从匈奴的来源说起讲到最后匈奴民族的结束,为我们简单却全面的介绍了这个跟我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匈奴王朝。

  其实匈奴跟汉民族的历史就像作者最后做的列表一样,就是谁强大了,就抡起家伙南下或北上打,另一位打输了就求和,再卧薪尝胆,强大了继续打。但谁最终也没有把对方灭了族,毕竟两家都不适应对方的生活方式,以至于获得了对方的土地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就这么互相牵扯了几百年。

  而匈奴也并不是如我们目前影视作品中表现的那么天生凶残,虽然游牧民族有着血性的因素,但依然有着自己的文化习俗,社会架构等。两个民族的斗争有时候其实也只是为了自我的生存和繁荣,不存在所谓的谁对谁错,就像卫青大破匈奴后,匈奴人所唱的: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在那个年代,大家也都只是为了自己人能过得好点而已。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瑕疵,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作者虽然写的是匈奴简史,但还是站在了汉民族的角度来写,文中很多章节甚至完全是汉民族视角的讲述,包括了汉高祖刘邦与匈奴的恩怨,包括了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北征。这样其实就不自然的带入了汉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在看一些问题,这对于表现匈奴的很多历史事件就变成了侧面描写了,反而不利于完整的讲述匈奴全面历史,所以我们会突然发现某段匈奴历史不自然的被略过了,而愿意就是这段时间,匈奴与汉民族没发生重大历史事件而已。另外文章对于最后北匈奴的西征描写的也比较简单。

  本书可作为想了解匈奴民族历史的入门材料,文章写得也比较简单易懂。

  《匈奴简史》读后感(五):记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个名族强大的标志并不是它的人口数量有多少,而是它的民族性格有多么强悍。只有性格强悍的名族才称得上强大的名族,这样的名族不但能改变自己,而且能改变世界。”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于匈奴的印象并不是基于对这个种族本身的认识,而是出现于中国古代历史中不断被入侵的一个游牧部落,或是出现在部分典故与诗词中,又或是位于影视剧中的击破匈奴的李广、卫青、霍去病、班超等这样的英雄人物的对立面。然而对于他们从哪来?经历了什么?后来又去了哪里?这些确并不知悉。这本由作者水木森著的《匈奴简史》便是这样一本书,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和特别的视角为我们描述了匈奴这支古代的游牧名族的历史,从而对匈奴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中原作为农耕民族作为食物生产者,生活与生产围绕土地,生产多的实物便于贮存;而游牧民族因其居住不固定性与物品的单一性,遇上丰年或可与中原民族通商互市,若是遇上灾年便不可避免的在边境求得活命的物品,没有钱便必须要抢了,于是战争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汉民族为了抵御匈奴入侵而修建了长城,从此便被隔离到了长城之外。却不时的遭遇入侵,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到汉朝的和亲便可知这是一个强悍的民族,处于外危压力之下的中原先后出现了秦朝与汉朝量大强国,中原强盛时,将他们击退,中原内乱时他们伺机进入,中原深受其扰确因其强大!

  北匈奴并没有因为被东汉彻底击败而倒下,在逃跑的路上遭受其他西域各族的挤压,不得不继续西迁,从而意外的让北匈奴在欧洲再次出现“冒顿单于”阿拉提,短暂的繁荣之后,匈奴民族最后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一如作者在书中所讲述:

  “匈奴西迁对亚洲和欧洲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既引发了血腥的征服战争、又促进了大融合。它的背影已经远去,但是作为一个名族,它已经成为一个记忆历史的符号,所刮起的历史旋风,所奏响的勇武刚健乐章,将永远回荡在历史记忆中。”

  另还有与此书同时出版的《契丹简史》、《西夏简史》,感兴趣的可以延伸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匈奴简史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