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0篇

2018-04-25 20: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0篇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自己》是一本由[美]埃米尼亚·伊瓦拉(Herminia Ibarra)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一):转行

  首先要对大家泼一盆凉水,别急着转行。

  书中记录的转型成功人士平均年龄41岁(大写,加粗),平均从业时间大于10年。所以啊,我们这些三十左右的中年人着什么急啊,自认为目前工作如意,其实只是自己太low而已,有什么抱怨等做到行业领先再说!从书中的案例来看,那些转行的在原来的行业混的也挺好,至少是外人看来的不错。虽然不清楚之前行业的成功是否会对提高转行成功率有影响(这也是作者在附录中提的本书关注与“如何“转行,而非”哪些因素能提高转行成功率“),我个人主观认为个人个性智商、处事风格对转型成功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某个老师说过,一个人如果能把一行搞定,那么他/她也一定能搞定其他的。

  再来说说书名

  中文版《转行 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英文名《working identity unconventional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your career》(直译的话,职业身份,重塑职业的非常规策略)。

  看完不得不说中文版这个名字取得很鸡汤(现在市面上的书名都是一个德行,叹气)。作者是心理学出身,所以本书也是基于心理学的一系列观点描述转行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与以往普遍的职业规划认知有很大差异的,故取名为”非常规“。简单的说,常规方式是通过冥想或者各种心理测试告诉你适合干什么,而非常规方式是除了你自己去尝试摸索,没人能告诉你你适合干什么,其心理学基础在于人的个性不是固定并且清晰明确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且只能被人发现其中的一部分

  最后说说书的内容

  我很赞同豆瓣书评中的一条,如果你没时间看完正本书,只看杨志平(大写,加粗)写的推荐序就好了;如果有点时间,那么在看第8章 成为新的自我,这章可以说是全书总结;如果像我一样觉得花了20块买本书非的一字不拉看完的,我手头这本18出售有人要么?单纯的转行案例写的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但是其他部分我看的时候总觉得有点生涩看着看着就走神了,这也是为什么一本不厚的书拖了这么久才看完。

  转行是一个渐变的(痛苦)过程,靠想是没有用的,理想不光要有,还得去尝试,不然是没用的。在尝试的过程中,最好的办法是去认识新行业里的人或者有类似转行经历的人,原有的社交网络往往会在这时候拖你的后腿。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解释(这条不是很理解,更多的是类似量变引起质变时的顿悟。)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二):遵循这三步九句,你也能成功实现转行

  前言:作为一个生涯规划师,尤其是作为一个正处于转行过程当中的生涯规划师,这个时刻读到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伊瓦拉所写的《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其实是有双重意义的,首先,作为一个生涯规划师,这本书的出现,颠覆了我原有的一些生涯规划理论认知。所以,我边读边不停反思:这本书中提到的转行观点、方法道理吗?难道传统的生涯规划理论是错的?可是,本身作为转行中的一员,从一个医药行业质量管理者转为生涯规划师,我当下所采用创造实验机会、建立新的关系网等转行办法不正是书中所倡导的办法吗?所以,我选择相信书中的理论是正确的。同时,这本书的出现,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当下不时迷茫失落彷徨情况正常的,是每一个处于转型期的人都会遇到的情况,所以,在转行成为一个生涯规划师的路上也多了一些从容,少了一些焦虑。更加坚定做出改变决心信心。所以,读完此书,迫切想将这本书的内容分享计划转行或者正在转行当中的职场人,相信一定对你有所帮助。

  一、 传统的方法

  或许,面对日复一日重复的闭着眼睛能干好的工作,你早已心生厌倦,想要做出一些改变,可是,我想做什么呢?我又能做什么呢?外面的职场又有些什么适合我的机会呢?面对这些问题,你可能自己探索,也可能寻求亲朋好友建议,抑或寻求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按照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思路,一般会遵循如下三步:

  确定职业目标。通过测试、沟通交流等办法了解自己的性格需求能力价值观等,发掘“真实的自我”,听从内心声音的建议,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为了确保实现职业目标,你会将自己的兴趣、现有的技能经验资源进行整合,找出与目标职业的差距,然后制定相应的措施,弥补其中的差距。

  采取实际行动。目标明确了,措施(方案)也有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按计划去落实措施即可,直到实现目标。

  这种“先计划,后行动”的规划思路是典型的传统思路。而且,这么多年来绝大部分生涯规划师都这样指导来询者。然而,《转行》一书作者伊瓦拉的研究却发现,这样的方法往往可能导致转行者一无所获,最初渴望的职业也永远无法实现。

  二、 结症所在

  为什么会这样?传统的“先规划,后行动”的方法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第一步:探索“真实的自我”

  按照传统的观念,在我们想要转行,转变职业生涯之前,我们总希望对自己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进行测试、分析,其目的了清楚地了解自己,弄清楚“我是谁”,试图发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然后才考虑“我要去哪里”以及“我要怎么去”的问题。

  可是,实际上,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Hazel Markus)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可能的自我。什么是可能的自我?就是你对自我所希望、所预期、所恐惧。简单说,就是一系列心理测试,其实很难让我们明白自己究竟是谁,它的测试结果更多的是根植于过去。而可能的自我一部分基于当下,一部分基于未来。因为未来很多是不可知而模糊不清的,存在很多可能性,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实践而不是通过“反省”来了解“可能的自我”,另外,过多的“反省”还容易导致我们推迟行动,总是希望想清楚了再行动,而又总是想不清楚,所以最后可能就一直没有行动,转行也无从说起。

  第二步:向熟悉的人要建议

  当我们想寻求改变的时候,本能地会向家人长辈、身边的朋友闺蜜或者其他熟悉我们的人寻求帮助,期望他们能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然而,事实是,当我们要重塑自己的时候,那些最了解我们的人却最有可能阻碍我们,而不是给予帮助。他们更多的时候只能对我们现有的工作起到帮助。他们可能想要支持我们,但他们更倾向于让我们安于现状,甚至拼命地试图让我们保留那些我们想要摆脱的旧职业身份,想想那些在体制内的伙伴离开体制的时候,大多数的父母是持一种什么态度你就明白了,在你渴望转型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起反作用

  第三步:追求一步到位

  根据伊瓦拉的研究,职业生涯的转变平均需要3年时间,这个过程是最难熬的,心理学认为在这个过渡期,我们会有矛盾的心理:我们会在维持现状拥抱未来间犹豫不决,在渴望牢牢地抓住过去和精神抖擞投入到未来的冲动举棋不定。职业转型专家威廉•布里奇斯把这段从结束到新的开始之间的时间称为“中间区域”。这是一个“两不着边”的心理区间,这个阶段,我们的身份充满了变数,我们似乎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落脚点,但最终会走向哪里,我们自己心里也不是那么的明朗,因为有很多“可能的自我”。

  而传统的一步到位确定转行目标,然后做个决定,转身全力以赴去努力实现目标的方法显然与伊瓦拉的研究结论不同

  三、正确的方式

  那么,相对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基于对39位中年转型人士的研究,伊瓦拉提出两个不同于传统的观点。第一个观点,我们不是一个自我,而是由许多个自我构成的整体,因此,我们无法做到将自己从旧的职业身份立刻转变为新的职业身份,或直接升级到2.0版本的新自我,想要重塑自我,我们必须经历一段过渡期,以此来重新思考并重新形成多种可能的自我。第二个观点,我们几乎无法通过思考来了解如何重塑自我,因此也同样难以按照计划有序地推进这一过程。成功的转型并非是因为在一开始就了解一个人内在的、真正的自我,而是来自对于可能性的想象和尝试。

  基于这两个观点,伊瓦拉给出职业转型的非传统策略,这些策略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边做边学”的实践方法。关键做法包含如下三个方面

  实验性的尝试

  在转行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在明确自己的最终目标前迟迟不展开行动,只有不断地尝试各种具体的可能性,不断地实践,才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我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副业”,承担临时性任务或者通过培训,在新的领域考取证书等方式来尝试,从而不断给转型目标添枝加叶,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尝试,也不会给当前的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也避免了盲目地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

  建立新的人脉

  职业转型不仅仅是改变我们的工作,更是一件能够改变我们人际关系的非常重要事情熟人邻居或那些在同一领域工作的同事,很少能告诉我们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因为他们和我们所得到的信息来源相同的。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寻找新的同类群体导师以及实践群体。建立新的人脉,找到能够让我们钦佩的人、我们想效仿的人、我们想要与之共度时光的人及能够帮助我们的人。这些人或者团队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安全基地”,使我们能有勇气带着新的身份去冒险,提供我们转型的动力,并给我们提供一个专业领域的群体,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新的归属感

  为转变做出解释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并不是转行的策略,但是,当我们经历无数个不眠之夜下定决心,或者一段漫长的探索,最终离开原来的职业,转投一个新的领域,成为一个我们想成为的人,我想,我们是需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转变做出解释的,唯有如此,方能使我们在踌躇中找到方向。通过在一些事件附加特殊的意义,然后将其编成连贯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关系到我们转型的下一步想要做的事情。这能使我们理清自己混沌不清的职业转型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职业转型的9种非传统策略

  1.先行动,再回顾

  只通过内省发现不了真正的自己。你必须行动起来找到你新的思维和存在方式。

  2.别拿自己太当真

  不要再寻找你真正的自我了。把重点放在你想尝试发现的那些多种可能的自己上。

  3.和矛盾共处

  给自己一个过渡期,在坚持放弃中转换。与矛盾共处比下一个不成熟的决定要强

  4.积少成多,不要一次到位

  要抵制住“下一个重大的决定,一次改变所有的事情”的诱惑。运用小步快跑的策略,让每一个小小的胜利积累起来,引领你实现更大的变化,那些定义你工作和生活基本假设的大变化。接受曲线救国的方式。

  5.试验角色

  挖掘一些能帮你感受新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的项目。把它当作业活动或平行的工作,从而能认真实验而不用承诺什么。

  6.找到你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别太计较你想做什么工作,而是去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和能为你的转换提供帮助的人。但别指望在你现在的社交圈里找到他们。

  7.不要坐等灾难降临

  不要等到真相显露的灾难时刻到来。运用日常发生的事情去发现你所经历的转变的意义。练习组织和重新组织你的故事。时间会让它逐渐清晰。

  8.退一步,但别太久

  9.抓住机会

  改变瞬间发生,而后又是新的开始。我们对大的变化有时准备的比较好,有时候却没有准备。抓住机会吧。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三):我就是要重头再来,不然活着难道是为了凑合?

  入行两年,做得还不错,一咬牙辞了职。到底应该换一家公司继续做原来的工作,还是彻底换一个行业?我脑海中充满了不确定,还有那些从早到晚闪现出来的对未来的担忧。在整个寻找探索的过程中,我看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叫作埃米尼亚·伊瓦拉,是一位行为教授,本书是她采访了39位职场人士进行跟踪调查的总结。我认为本书中提到的很多观念都非常有指导现实意义,确实是战胜了过去陈旧理念

  不过我之所以给这本书打分很低的原因是我觉得指导类书籍应该主题更明确,逻辑更清晰,实实在在地给出指导方向,而不是花大量的篇幅去描述这39个人的心路历程和前世今生。我始终认为实用书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用有效。一本由大量故事堆砌出来的实用书的提炼转化率是非常低的,这不符合现代职场人士对效率的要求。

  所以,如果不是想认真研究每个故事的同学,我建议大家直接去看其他人的笔记总结就好了。推荐看一下阳志平老师为这本书写的推荐序,强推。

  其实转行的决定看似是一瞬间的,但实际上它是经过了很长时间在思想中的发酵的,有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个过程在进行着。有时候可能会经历一个所谓的“顿悟”,有一个触发点推动着我们做出了某种决定,但是真相是这个触发点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要改变的想法已经在思想中根深蒂固了。

  自从做出改变的决定那一刻开始,真正重要的事情就变成了坚持改变的勇气,保持对改变的信心,以及应该做出一个什么样的改变。第一点和第二点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面对任何事情都必须面对的,它们似乎是成功者必不可少的素质。有些人靠天赋拥有这些素质,有些人靠年复一年的辛勤努力来获得这些素质,这些素质好像很简单,又好像很难。这世上所有的改变都是有代价的,对于职业转换来说,通常的代价是三年。一直以来都有“换工作穷三个月,换行业穷三年”的说法,因为每一次改变,都意味着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抛下过去的成绩,一切从零开始。但是更换行业要担心的不仅仅只有经济问题,面对种种不确定,我们会不断摇摆和质疑,进一步退两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状态。

  “我们无法轻而易举地抛弃自己过去的(虽然可能已经过时的)职业身份。……这一步会走得非常艰难。因为一旦进入转型的初期(离转型成功还早),各种不同的自我就会不停地打架,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渡阶段。”

  做好这个心理以及经济上的准备之后,我们就开始认真地考虑重塑“职业身份”。

  如何重塑职业身份呢?

  1.用最小的代价试水

  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的时候,最好不要一意孤行,骤然改变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它和赌博具有同一性质(当然了,你要是说你就是爱赌博我也只好双手双脚赞成了。)我们真正的方向感并不来源于推测和判断,而来源于实践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所以先尽可能地给自己列一些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或职业,任何自己有优势的,或者自己想要涉足的都可以先列出来,可以先排除一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的行业(比如我从小到大都是学文科的,我的数学成绩从来没及格过,但是我居然写了数学家这个职业,这个基本上可以排除了吧……)然后按照自己对它们的渴望程度进行排序,之后尽自己的一切可能去实践它们。

  最好是在主业之外可以以副业或者兼职的形式去尝试,这样能够给我们最直观最准确的反馈,如果这样做的效果很好,那就可以加大力度,逐渐转变工作,条件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全力从事这份新工作。

  这一点我是非常赞成的,但是可惜我自己很悲催,我之前那份工作确实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成就感(因为我做得还行),但是它需要的是我全心全意随叫随到。我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不允许我再去做一份副业了,每天都感觉身体被掏空了,所以在挣扎了很久之后,确定这种状态不是我想要的之后,我终于裸辞了(给自己一个悲哀的表情。)

  2.改变关系网

  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需要改变我们旧有的关系网,“收纳”进和我们现有关系网非常不同的人。越是亲密的人,越会在我们寻求巨大改变的时候阻止我们,有时甚至还会声嘶力竭地拼命劝阻。因为亲友都觉得冒险不如稳定更好,这是人的本性。过去的亲友倡导的价值观和过去的你的价值观几乎一致,这些价值观成就了现在的你。只有结交新的朋友,才能打开新的眼界,让新的价值观涌进来,才能让你走出过去和现在的困境,这是其一。

  另外对于成人来说,最好的学习新事务的办法,就是融入一个和这个新事物高度相关的圈子,近距离地观察、学习和揣摩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成本。这个圈子很可能还会出现你职业上的偶像(role model),他回更好地激励着你不断在这个行业上精进向上,这是其二。

  而且,据说,世界上大多数工作机会,都是通过人际关系得到的,介绍工作成功的概率远远大于漫无目的的撒网。真正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的人际关系,往往都不是亲密的关系,而是那些不怎么联系的关系,这是其三。

  3.做!做!做!

  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并准备好为之承担后果之后,就不要思前想后畏首畏尾了。哪怕只是一件小事,立刻去做!

  虽然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彻底被金钱占领了(我没有贬义哦,钱是个好东西啊!)但是我觉得考虑职业生涯的时候,还是尽可能地考虑一下自己的个性、才能和志向。因为除非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能够迅速让我们发家致富(比如我拼命个十年就可以环游世界浪掷千金财富自由了。)否则工作可能是我们要面对30年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也许还不如找一个自己更喜欢的,做起来更有使命感的,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幸福感的工作。

  改变的路上,祝大家好运。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四):看不见的选择

  (一)

  富丽堂皇的大厅里,一面色和蔼的中年大叔拿着我的简历,微微笑,“你这毕业一年就已经换了俩份工作,有点多啊。”

  我听罢有点茫然,从没感觉一年换两份工作是有点多。。。愣了5秒,好在机智如我。

  “是有点多。但是像我这种一年内即懂策划,又懂媒体传播,能搞活动能写文案还能采访的人也不多啊。”

  从七月辞掉上家公司的工作,到现在两个月的时间做了三件事:放松身心,陷入深深的困顿,解释过去。

  上一家公司只做了两个月自己提出了离职,在写文章常常不通过郁闷至极又恰逢分手人生简直黑暗无光的那段日子里,公司的一位前辈安慰我“如果你能挺过去,你就升华了。”

  结果是我选择不挺过去。去找老大提离职时,老大又讲了一堆大道理,所有的无外乎“迈过门槛就好了。你们90后任性啊……”

  我不禁想,自己又是为何离开上上家公司的?当初为什么加入这家公司?而想离开又是为什么?

  (二)

  有很多人会鼓励你“去寻找真实的自己吧” 可是,我们往往知道的只是自己不喜欢什么,想极力避开那些不喜欢的,却又不知去向哪里。仿佛那个真实的自己是一种隐秘的存在,当下所有的不愉快只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此那个“真实的自己”。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去哪里找,通过什么途径找?

  《转行》这本书中,纠正的一个观点是“这种真实的自我可能并不存在。因为我们不是一个自我,而是由许多个自我构成的整体。并且我们也无法通过思考来了解如何重塑自我,了解的方式往往需要可能性的想象和尝试。”

  这个观点类似创业公司的产品模式“快速迭代”。当可能性不明确的时候,更需要直接行动,而不是过多的思考。文中举的一个投行总监转换职业生涯的例子,在过渡期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的去尝试。

  (三)

  但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人们常常又会退回到原地。

  当我开始想找工作的时候,基于之前的职业经验,我首先选择了内容运营和内容编辑类的职位。也有朋友知道我在待业中,推荐我工作的。断断续续的面试,也拿到了几个offer。但每次自己总是找各种理由再把offer推掉。直到上周,已经和一个做心理学app的公司说好端午之后去上班,周日的下午我仍在犹豫要不要去上班。后来决定放弃这个职位。一次次的反复和抗拒不得不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后来我想其实自己厌倦做文案编辑只为营销毫无内容创意的工作。

  过去的职业经验,熟悉的圈子,往往会成为重新选择的障碍。朋友会觉得我擅长做文案类就推荐我内容运营的。人无法通过理智,思考,反思去逾越自己的认知局限,唯有拓宽自己的经历,重塑自己的信念。

  在埃米尼亚看来,转型期可以成为我们助力的方式有三种:

  (1)关注弱关系。调查表明人们新工作的获得和尝试往往不是通过熟悉的人,而是那些只有几面之缘的弱关系。如果想转换自己的职业方向,不妨留意自己身边的弱关系。

  (2)导师。导师可以引导你融入新的圈子和行业,帮你熟悉环境和行业语言,也会鼓励你完成心里方面的蜕变。但我看来,这种导师的关系可遇不可求。书中列举的一个文科教授想转行从事金融行业,她选择的方式是通过给金融专栏的作者写信,表示对其文章的赞赏同时希望自己可以有与其当面交流的机会。两人见面后发现有很多共性,这个人就成为了她职业转换过程中的导师。虽然机遇难得,但这其中我觉得还是包含了“心诚则灵”的成分检验的~

  (3)找到实践性社群。有的人通过参加课程培训找到组织共同体,这其中的小伙伴会给你力量,因为大家都对同一件事情有着极大兴趣,彼此也很容易互相理解。在实现自己小梦想的同时也在实验找到共同体加入其中的小计划~

  (四)撰写自己的故事

  “在职业转换期间秩序解决的核心身份问题之一就是决定如讲述 能够把旧我和新我联系起来的故事。为了更有说服力,故事必须解释为什么我们必须重塑自己,我们要变成什么人和我们怎样达成

  目标。”

  之前我肤浅的认为一份工作只是提供给我薪水,它并不能定义我是谁。它是不能定义你是谁,但工作却可以是 你回答“我是谁”的一个维度。我们很容易看见工作的内容,所属部门,所在行业。更身一层次的便是这份工作需要的能力,你的动机及包含着的自己的价值观。但我觉的你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逃不掉的一个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你在这份工作中体会的更内在的,对于人生追求和世界基本看法的一部分。

  我们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确定了我们是谁。

  看这本书的时候,回想起很多自己的经历,比如画年轮那天,小伙伴们针对我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质疑,让我不得不去思考,给自己找的理由具有合理性吗?这些观念是哪来的?然后那晚回家,一夜未免,又顺着思绪思考把年轮画完了。之后心血来潮想回家,立刻买了回家的票。回家是一个转折点,让自己重新审视了很多东西。一周后再次回到上海,整个人的几乎又调整回了正常状态。

  能找到自己热情所在并释放生命的人只是一小部分。所以这从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那些或明或暗你为之尝试过的点,会连成线的。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五):敢想,敢做

  听书。

  书中对我启发最大的观点就是作者提出的:

可能的自我—发现自己无限的可能性。

  和他提出的与之相对应的行动指南:

列出所有你想成为的人的样子;然后抓住机会去试错,切忌毕其功于一役,进点,退点,不断调整;寻找相关领域的导师带你飞,建立新的稳定的朋友圈子。

  书内容是关于重新选择职业,我觉得这些观点不只对职业生涯有帮助,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参考价值。

  对我启发之深原因有二:

  1、解心间疑惑— 发现“可能的自我” 。

  忆往昔,常相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曾想成为大学教授,为国家技术创新献己力;喜欢大学校园的简单纯粹,工作朝九晚五,寒暑假可以呼朋引伴外出游玩。着实美好~

  曾想成为一名甜点师,在圣托里尼开一家温暖人心的面包店,为过往的人提供幸福甜蜜的回忆,吹着海风,品着爱琴海的美。

  曾想成为一名家庭主妇,静静的享受美食的每一次诞生,与小孩子一同画画,跳舞Happy。

  曾想。。。。。。

  很多想法天马行空,极具稚气。总以为它们不可调和,总质疑自己:怎么想法总是在变?爪子那么“花心”?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自我?大多数内心不坚定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当有很多“路”(不确定性)在眼前时,间歇性焦虑便随之而来。

  书中提到人不是一个终点的状态,不要总是想着寻找“真实的自我”,而应努力发现“可能的自我”。让我不禁哼起了《疯狂动物城》的主题曲,TRY ERVRYTHING~~~ 挺好的,自己想做的,喜欢的,多多去尝试呗。

  2、重化心间执念— 走走,转转,停停,退退。

  从前,一旦选择了一条道,便总想着一条道走到黑。

  从前,一个人出去旅行,订好了目的地之后,眼里便只有目的地。记得有一次骑车去西溪湿地,路过浙大的某一个校区,纠结了一下要不要停下来进去转转,内心蹦出一个小声音:“先去目的地吧,回来再转”。然后回来时在马路的对面,便也就懒得过来转悠了。

  从前,真是个“学霸”,图书馆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可能当时思想简单,一心扑在学习上,四年时光匆匆过。都是快乐的时光。如果重来过,我希望自己仍旧很爱学习,但不要那么爱学习。

  享受沿途风光。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六):主要观点摘要

  1. 先思考一下:可能的自我/可能的职业生涯都有哪些,列出所有可能的自我和可以做的事情,看看哪些应当仔细考虑、哪些可以直接排除,然后立即将至少一个选择带入到现实中进行考量。

  2. 做些小的实验小改变积累些小成功。尝试应当适度。毫无节制的进行新的尝试是愚蠢的。

  3. 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寻找职业偶像和可以追随的人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单飞。

  4. 改变原有的一些观念,就像是过河的女人手里的石头,要放下了。跳出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期待中。

  5. 要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客观评估各种尝试的结果和收获。关注并发现情绪背后的意义,以便更深层次的挖掘我们的直觉,然后将它们作为数据。用事实、直觉、理智、情感来共同做决定。

  6. 要创建新的人脉。就感情而言,如果不建立新的人脉,我们的新身份也很难得到认同。建立新的人脉关系,寻找和我们相似的同类群体,找到导师来鼓励我们,加入新的实践群体。

  【洗脑研究中发现,标准的洗脑实践操作就是将被试与所有之前认识他的人隔离开来,以便于使其摆脱固有的职业身份。】

  7. 明确在新的角色里,主要活动是什么,人际关系是怎样。

  8. 找到想要模仿的榜样,和愿意归属的地方。新的职业身份中,有谁是我很想成为的人么?

  8. 职业转型来自于行动之后接触的新的人和新的信息,而最后的结论可能就是来自于这些发展出来的枝叶上而非一开始计划时候的主干上。“转型往往不是来自宏伟的计划或者谨慎的策略;而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一点一滴的成功,从而逐渐增强我们改变的能力,最终实现转型的成功。

  总结,先做小尝试-接触新的信息,开拓新的人脉,找到新的榜样,加入新的团体-用理智情感来评估-转型成功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七):Working Identity 笔记

  Working Identity 笔记

  Unconventional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Your Career

  # 我们无法在孤岛中重塑自我

  什么样的人脉有助于我们的职业转型?格兰诺维特认为,既不在于我们和他关系的亲密程度,也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和地位,而在于一种可能性,即别人认识我们不认识的人,因此他们提供我们一些不同的信息。熟人、邻居或者同一领域的同事很少能够提供不同的信息,因为我们得到信息的来源基本相同。即使是精英圈子也需要外部的“弱关系”来调整自己的视角,更好做出选择。大多数人局限在自己核心圈子里的朋友和同事之中太久,很少想到跳出来探索外部世界。

  我们的亲密关系网会时常蒙蔽我们,使我们困在自己过时的旧有职业身份中。职业重塑涉及各种可能自我的尝试与测试,但我们长期的社会关系可能与这些尝试相抵触。离开那些熟悉的人,往往会使我们的大脑更具有可塑性,典型的例子是孩子去外地上大学,会不可避免减少与家人和老友的接触,他回来时变化也更大。与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人(父母、朋友、配偶、老板等)都希望我们保持不变,并施加压力来使我们保持原样。当然,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刻意破坏你的计划,但和你拥有一份共同的经历会形成一种类似“合同”之类的期望,而你的重塑很可能打破这一隐形的合同,对他们心理认知来说是一种损失。

  # 导师

  导师的重要性:我们从那些正在转变的人身上得到鼓励,并学会了生活和工作的新途径。

  人脉关系会为我们提供入场券,或提供一份工作,但导师将他们的形象与我们所梦想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在这个过渡过程当中,导师的陪伴会使我们确信自己不是一时兴起或是发疯了,他传达一种概念:自己所追求的转变是合理且可行的。他的随时反馈及建议更是弥足珍贵。

  # 实践型社群

  和导师一样,新的社会群体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给予包容感,提供安全感,并代替我们正在远离的旧群体。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学到如何成为新的自我。

  最重要的是两件东西,压力和支持。一个优秀的社群,是由其中许多优秀的个体组成,而且最好年龄相仿,属于和自己同一辈的人。长期处在这样的群体之中,看着身边的人那么优秀还那么努力,不可避免会给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形成“同侪压力”,你自己在其中也会爆发同等的动力去学习,而不用消耗多余的心理能量来说服自己去做事情,所谓“被动进步”,就是做一样的事情,产生的效果却远超从前。时间久了,你会感觉自己是这个社群优秀的原因,自我驱动力会更足,脚步也很难再停下来;另一个重要的点事群体对你的支持,人是社会性动物,在低落的时候难免会感到孤独,找到一个和自己趣味相投的群体是很重要的,你会开始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和他们成为朋友,在你气馁难过之时来你一把,原来自己可以不是一个人,不仅是知识的分享,生命也某些时刻可以共享。毫无疑问,对于追求成长的人来说,共同成长远比单打独斗要来得简单得多。

  # 非传统型策略

  1. 先行动,再回顾

  只通过内省发现不了真实的自我,必须通过行动找到新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2. 别拿自己太当真

  无所谓真实的自我,只有无数可能的自我,把重点放在尝试这些不同的选项中,并找到一个合适的长期发展下去

  3. 和矛盾共处

  个自己一个过渡期,在坚持和放弃中转换。与矛盾共处比下一个不成熟的决定要强。

  4. 积少成多,不要一次到位

  要抵制住“下一个重大的决定,一次改变所有的事情”的诱惑。运用小步快跑的策略,让每一个小小的胜利积累起来,引领你实现更大的变化,那些定义你工作和生活基本假设的大变化。接受曲线救国的方式。

  5. 实验新角色

  挖掘一些能帮你感受新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的项目。把它们当作业余活动或平行的工作,认真实验而不必承诺什么。

  6. 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别太计较你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或者能够为你转换提供帮助的人,不要指望现有社交圈里就有这样的人。

  7. 不要坐等灾难来临

  时刻准备着,不要停止成长

  8. 退一步,但不要太久

  9. 抓住机会

  改变瞬间发生,而后又是新的开始。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八):2018-08:「转行-遇见未知的自己」

  人们在谋求工作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挑战,难免会出现更换行业。如何降低成本有效转行?如何在转行的过程中避免过度追求“真实的自我”?如何避开“滚石难生苔,转行难聚财”的尴尬?传统观点告诉我们要想转行成功,首先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定出一个可以实行的方案。

  作者埃米尼亚.伊瓦拉(Herminia Ibarra)博士告诉我们:转行并非换个工作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自我重塑,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认识自我,而不是通过理论;通过现实中的尝试,而不是内省,这也是作者提出的转行非传统策略——先行动,再回顾。

  本书反常识的地方以及转行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我们在转行的过程,不要掉入“追求真实自我”的坑,传统转行策略先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需求、能力,搞清楚“我是谁”,然后再考虑“我要去哪里”、“我要去做什么”。那么,传统的“先规划,再行动”,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

  斯坦福心里学家黑兹尔.库斯(Hazel Markus)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可能的自我。什么是可能的自我?就是你对自我所希望、所预期、所恐惧。简单说,就是一系列心理测试,其实很难让我们清楚自己究竟是谁,它的测试结果更多的是根植于过去。而可能的自我一部分基于当下,一部分基于未来。因为未来很多是不可知模糊不清的,存在很多可能性。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实践而不是通过“反省”来了解“可能的自我”。另外,过多的“反省”还容易导致我们行动瘫痪。

  其次,转行要避免向身边人请教。传统观念认为当你计划转行,你应当向你那些了解你的人和了解市场的人请教。但是,当你想重述自己新的职业身份的时候,最了解你的人反而最可能阻碍你,而不是帮助我们。家人或朋友本意是很想给你支持,但他们往往会加强或拼命保住你的旧身份。

  家人或朋友,他们属于强联系,能够有效转行需要借助的人际关系更多来自——弱联系。弱联系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MarkGranovetter)于1973年提出,相对于“强联系”来说,“弱联系”更像是将整个社会串联起来的虚线。它并不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而是通过信息把人联系起来。

弱联系信息的传递

  在阳志平老师「工作谈」系列文章中指出格兰诺维弱联系思维类比到人际交往上,它也是建立人际网络的三原则:

  1. 类我原则,在建立人际网络中,应该避开同自己性格、生活环境比较类似的人,比如老乡、校友等。

  2. 邻我原则,在建立人际网络中,应该避开同自己生活一个圈子的人,比如同事等。

  3. 共同生活原则,在建立人际网络中,应该注意和某些活动组织者发生链接。

  类我原则与邻我原则侧重我们不应该与哪些人交往,共同生活原则更多侧重的是,我们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埃米尼亚.伊瓦拉(Herminia Ibarra)的研究发现,人们为什么职业生涯转型失败,正是因为常常找身边的人请教。

  作者在本书最后附上九种转型非传统的策略,以上“先行动,后回顾”和“追寻真实的自我和可能的自我的区别”,两种策略是我阅读感触比较深的章节。剩余作者讲的“和矛盾共存”、“试验新的角色”、“不要坐等灾难降临”、“退一步,但别太久”、“抓住机会”,其实这几点,无论转行与否,懂得这些道理,对我们更好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九):关于转行的读书笔记

  年后,你想转行吗?

  那读这本书就对了,而我将从书中提取一些有效的方法论,希望可以对你的转行提供帮助。

  推荐语

  犹豫不决只会让你一拖再拖,光阴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被浪费的。你是真心的想寻求改变吗?那就从现在开始。

  想想你能做什么,或者你想做什么,立即开始;只要你勇敢去做,你的智慧、力量和能力就会被发掘出来。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关于作者

  伊瓦拉,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在哈佛商学院任教13年,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21世纪最重要的50位管理思想家之一,对于职业身份与企业战略有深入的研究。

  核心解读

  这本书是伊瓦拉博士对来自各行各业的39位成功转型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提炼出来的普适策略。

  转行并非换一个工作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自我重塑。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尝试,而不是通过理论;通过在现实中尝试,而不是内省。随着尝试新的行业,接触新的组织,寻找新的角色榜样,向周围的人们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的职业追求会变得越来越清晰,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自我画像。先行动,再计划是他特别提倡的。

  这本书是为那些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职场人士而写的,这些人是在为现有的职业生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教育成本之后,才开始考虑职业转型的。希望在下一个职业中取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赢,做自己职业生涯的践行者。

  本书框架

  重塑自我的概念

  职业身份的转变

  实践中的职业身份

  非传统策略的运用

  自我重塑

  本书揭示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我们不是一个自我,而是由许多个自我构成的整体。因此我们无法做到将自己的旧的职业身份立即转变为新的职业身份,或者直接升级到2.0的新自我,想要重塑自我,我们必须经历一个过渡期,以此来重新思考并重新形成多种可能的自我。

  第二个观点,我们几乎无法通过思考来了解如何重塑自我,因此也同样难以按照计划有序的推进这一过程。第一步就是立即行动,边学边做。

  职业身份的转变,自我重塑的过程

  实践中的职业身份:促使职业转型成功的措施

  当我们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公司时,当我们在思考自己未来想要什么时,实现改变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践和尝试各种可能,直到积累足够的经验来指导自己做出下一步的决定为止。

  职业身份的转变

  从没有哪个时代,转变职业生涯会变得司空见惯,创业、跳槽不再新鲜,斜杠青年、间隔年成为时尚,然而,并不是每一次职业生涯转变都会带来好的结果。

  在刚成年时,我们往往会受到他人期望的影响,职业是出于父母、师长、配偶的影响或者是任职机构的忠诚而草率的做出决定。在考虑职业生涯转变时可能要付出的代价,觉得无力承受,而迟迟不敢行动。

  一些高管由于先前来自家庭的压力或者其他不得已的原因,一开始就选择错了职业方向,对现状不满,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会更让自己更满意。

  如何创造和评估“可能的自我”,我们可以通过尝试新的事情、建立新的人脉和开启新的职业生涯来实现。比如新精英的咨询师或者讲师,他们很多在做咨询师和讲师之前,在高校、事业单位、国企、外企、民企有着很不错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结合兴趣定期参加一些学习与培训,比如财务、人力资源、心理学、写作、职业生涯、演讲、艺术等一系列培训,有些工作之余还创办自己的公司,或者同时兼职做咨询师、讲师、主播、插画师,通过各种尝试,结交各个圈子的人脉资源,然后逐步转型,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比如古典在创办新精英之前是新东方的GRE讲师,在教学工作中觉得学生即使出国了但对于未来依旧迷茫,他们不知道、也不了解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能够做什么,于是萌生了了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想法,在此期间去中科院攻读了心理学硕士学位,是国际企业教练第一人玛丽莲博士Marilyn Atkinson PH.D亲传弟子,创办了“新精英生涯”。转型往往不是来自宏伟的计划和谨慎的策略,而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一点一滴的成功,从而逐渐增强我们改变的能力,最终实现转型的成功。一般职业生涯的转型平均需要花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探索可能的自我,创造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塑造新的自我,达到深层次的改变。

  实践中的职业身份

  1、实验性尝试

  我们迟迟不愿跨出第一步,是出于对于未来的畏惧。实验性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索和尝试一些小项目,在一个有限但切实际的范围里找到新的职业角色,比如做些副业,《三体》作者刘慈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正职工程师的业余进行写作,完成《三体》的创作。樊登,一边做着大学老师,一边在家里创业录制樊登读书会,取得巨大成功。还可以参与培训、重回校园,在一个新的领域考取资格证书也是不错的方式,比如新精英的很多咨询师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职业规划师证书,参与培训“刷新”自己,边玩边学,倾听我们内心的感受,相信直觉,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达到自我实现,助己助人,当真正的机会降临之时,可以一把抓住。

  2、建立新的人脉

  我们无法在孤岛中重塑自我,人脉圈子对于我们的自身突破和发展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之前曾经流行的一句话,如果三十岁以上你的工作还要依靠投递简历来获取你就是失败的,这话有些严重,但是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找到工作。而令我们找到工作的人脉不是朋友、家人、也不是亲密工作伙伴,而只是点头之交,称作为:“弱关系的力量”。

  书中给了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三原则

  类我原则:在建立人际网络的时候,应避开跟自己性格、生活环境比较类似的人,比如老乡、校友等。

  邻我原则:在建立人际网络时,还应该注意避开跟自己属于同一个生活圈子的人,比如同事等。

  共同活动原则:在建立人际网络时,应注意与能够参加某些共同活动的人脉建立链接,比如参加读书会、兴趣小组、社群、培训班等认识的各类有着共同活动与学习的人。

  想要告别过去,你必须敢于涉足未知的关系网络,这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寻求新的门路,更重要的是真正的认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最有可能帮助我们认识真正的自我的人往往是哪些我们不熟悉的人。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学习,而是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这也是古典的《跃迁》中所提到的“联机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角色榜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很好的指导和衡量你的进展。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提到“七个人物法”,写下7个你希望成为的人,让这七个人物成为自己的导师,帮助我们实现预期的自己。

  非传统策略

  本书提炼的转型准则

  1、 先行动,再回顾

  只通过内省发现不了真正的自己。你必须行动起来找到你新的思维和存在方式。

  2、 别拿自己太当真

  不要再寻找你真正的自我了,把重点放在你想尝试发现的那些多种可能的自己上。

  3、 和矛盾共处

  给自己一个过渡期,在坚持和放弃中转换。与矛盾共处比下一个不成熟的决定要强

  4、 积少成多,不要一次到位

  要抵制住“下一个重大的决定,一次改变所有的事情”的诱惑。运用小步快跑的策略,让每一个小小的胜利积累起来,引领你实现更大的变化,那些定义你工作和生活基本假设的大变化,接受曲线救国的方式。

  5、 实验新角色

  挖掘一些能帮你感受新的工作和方式的项目。把它当作业余活动或副业的工作,认真的去做,而不要急着做决定。

  6、 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别太计较你想做什么工作,而是去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和能为你的转换提供帮助的人,跳出圈子,向外拓展,找到榜样。

  7、 不要坐等灾难来临

  不要等到真相显露的灾难时刻到来。运用日常发生的事情去发现你所经历的转变的意义,联系去组织和重新组织你的故事,时间会让它逐步清晰,大多数职业转换历时3-5年,给自己点时间。

  8、 退一步,但别太久

  如果前进受阻,花点时间从焦躁的状态中撤离,想想你为何、如何改变。

  9、 抓住机会

  改变瞬间发生,而后又是新的开始,机遇之窗开了又关,在此之前做好准备。

  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曾经写道:职业身份就像是一颗善良之心,这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不断的丢失与重新获得,成人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质疑和做决定的过程。终身学习,勇于尝试,刷新自己。

  愿你成为你期待成为的自己。

  附录,本书作者采访了39位职场中期的转型人士,以下是作者的采访指南,如果你身边有转型成功的人,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访谈。

  如果喜欢这篇书评,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胡中月

  ID:hzy-0815 个人微信:huzhongyue3752

  《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十):真实的自我,不来源于别人的评价(女人过河抱紧石头不愿放弃现有,却沉下去丧生)

  《转行》 | 成甲解读 本书和作者 本书作者伊瓦拉博士通过对来自各行各业的39位成功转行者进行的深度访谈和调查,提炼出一系列职业转型的普适策略,颠覆了传统职业规划的认知,向人们揭示了成功转变职业生涯的新方法。 作者埃米尼亚·伊瓦拉,耶鲁大学博士,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教授,曾在哈佛商学院任教13年。她曾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21世纪最重要的50位管理思想家之一”。 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很多人为什么不敢转行? 第二、如何才能成功顺利地转行? 第三、转行的本质是什么?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或者转发到朋友圈 第一、很多人为什么不敢转行 1、错误的假设 我们之所以不敢转行或者难以下决心转行,原因在于我们难以丢掉那些看似合理,实则错误的假设。 真正决定我们要做什么样工作,或者要不要转行,不应当仅仅取决于现状是什么或我们有什么样的技能。 案例:一个女人抱着石头游泳的故事 2、职业选择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的顶层:最常见的职业选择思路。 比如:我在什么机构,做什么工作,要不要继续做某个具体的岗位等。 金字塔的第二层:不太会被具体的岗位、工作所局限。 比如:思考的是我的能力是什么?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我觉得工作能够给我的价值是什么? 金字塔的底层:职业选择的最基础标准,对职业抉择影响最大。 在这个层面思考的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什么? 在选择一份职业时,可以用这个金字塔结构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视角,来帮自己进行职业定位。 案例: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为什么要转行 3、转行的时机 当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底层价值观时,就是最佳职业转型时机。 比如:当你发现了自己有热情很想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者你想做的事情和能做的事情却无法调和的时候,你就不要再担心和犹豫了,你的最佳转型时机到了。 第二、如何才能成功顺利地转行 1、列出“可能的自我” 在重新职业选择的时候,你需要放弃寻找那所谓的“真实的自我”,而应该努力去发现“可能的自我”。 转行误区:转行前要先去寻找“真实的自我”,只有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可能的自我: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提出,认为每个人都是“可能的自我”,我们不是一个自我,而是由许多个自我构成的整体,自我是塑造出来的,而“真实的自我”可能并不存在。 现实可能性列表:把可能成为的自我列出来,比如心中所有觉得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可能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去挖掘自己能够做什么,或者唯一热爱的是什么。 2、不断试错 找到一个新的职业和新的行业,其实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要做的不是一开始就全力以赴,不是下个大决定然后一次改变所有的事情,而首先要做的是试错。 转行误区:选择了想要尝试的方向,然后全力以赴、一步到位。 如何试错:小范围的低成本的去尝试不同的工作,这里并不是说要不停地去换工作,而是说在保留现在工作的前提下,去开发一些副业。比如:兼职、外包或去感兴趣的领域接受培训等 试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一个去尝试,找到“可能的自我”的过程。正因为我们的精力有限,进行跨行尝试的成本高,因此,小范围低成本的试错就为我们探寻和验证可能的自我创造了机会。 (此前我们节目讲过《反脆弱》和《麦肯锡方法》两本书,都涉及到这个方法。想对这个方法有进一步了解,可以收听那两期节目。) 3、发展新的人脉 在转行过程中,想要让自己更坚定地走下去,获得心理支持,就要找到自己的导师,和跳出过去的人脉圈子去建立新的社交网络,这样才能够一方面获得技术上的支持,一方面获得精神和感情上的支持,让自己最终能够坚持走下去。 寻找一个导师 导师可以降低你加入一个新行业的成本,帮助你熟悉环境和行业规则,也会鼓励你完成心理方面的转变。 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过去的人脉关系会阻碍你的转行,因为他们是以过去对你的认知来评价你。 新领域的人脉,会给你提供各种各样新的机会和情感支持,帮助你融入。 第三、转行的本质是什么? 1、转行的本质 转行并非换个工作那么简单,本质上是一个自我身份转变和认同的过程,是一个职业身份重新塑造重新阐释的过程。 职业身份重塑,意味着你要把 “你过去是什么人”和“你将成为什么人”联系起来。 2、重构自我转变的故事 在这种身份大幅变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转变赋予意义,讲述一个把过去自己和未来自己联系在一起的故事,从而让自己和别人都理解和支持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真正转行成功。 案例:从行政人员转型为面包师是如何重构经历的 3、探索转行意义的3个方法 在生活中不断利用各种事件进行反思。 以退为进 利用生活的感悟去审视自己 本书金句 1.“真实的自我”根植于过去,而“可能的自我”则立足于现在和未来。 2.当你想要重塑自己新的职业身份的时候,最了解你的人反而最可能阻碍你,而不是帮助你。 3.塑造“职业身份”是一种实践,是一个对你“可能的自我”进行测试、检验和了解的过程。 4.离开那些以前熟知我们的人,我们会变得更有可塑性。 5.任何行业的学习都是一种社交过程:我们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群体中进行实践,同时在这个群体和成员中塑造新的身份。 6.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曾经有过相同经历并了解自己方向的指引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