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国大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国大城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34: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国大城经典读后感10篇

  《大国大城》是一本由陆铭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大城》读后感(一):人文学科的人应该多读经济学的书

  这是一本经济学的“科普书”。人文学科出身的我,对于城市问题有很多困惑、成见和误解,这本书观全球、摆道理、讲事实、列数据、做图表,让我有拨云见日之感。中国的大城市真的膨胀得太快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城市病接踵而生——《大国大城》告诉我,不,中国的任何一个大城市,其实都不够大,正因为不够大,所以才出现那么多的城市病,才无法解决那些城市病,像上海,最终应该聚集五千万人口;费孝通推崇小城镇建设、就地城镇化、乡镇企业发展,这是基于他长年田野调查和理论思索的结果,人类学家就是靠谱——《大国大城》告诉我,不,离土不离乡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农村人口必须自由流向大城市才利于城与乡的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更靠谱;城市太灰暗污浊,要多种树种草,街道太窄太挤,要加大拓宽——不,高绿化和宽街道反而会加重污染和拥堵;我农村亲戚一家二十余口人全部进城务工,老家土地抛荒、房屋空置,我妈想去买一块农村的土地,种地修房子,却空有心愿,怎么办?——《大国大城》说,就应该让农民带着他的土地指标进城,把指标卖给城市政府,换得金钱和城市人身份,而留在老家的房子则推倒,宅基地与耕地统一配置复耕,让那些极少数向往耕种生活的城市人到农村去买地种地吧……为了照顾我这种经济学的小学生,作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不怕读不懂。该书配合国家地理频道的《寰宇地理之超级城市》系列纪录片看,感觉会更好(b站上有哦)~

  《大国大城》读后感(二):纯粹来自学者的呻吟,国家没有交给你来管理何其幸也

  原本读书计划进行的很顺利,到了《大国大城》这本书就进行不下去了,以至于书还没看完就开始写书评,因为发现再不写的话连之前觉得荒唐的点都想不起来了。忍着个人情绪,给三星,出于对作者专业素养的认可,但是不得不说有点也就只有这个了。

  先来试着写一写我对作者大国大城题目的理解。毋庸置疑,题目突出的就是大,讨论大国应该走的道路,讨论大城应该选择的方向。作者在书中用了大量的数据佐证自己的观点,包括发达国家大都市的案例,最常提起的就是纽约、东京,提起的原因无非就是人口密度比北京上海更大,发展状态也不错。此外还有大量的点阵图,作者希望借此说明一些自己强调的趋势,这是作者对于中国发展的思考依据,也是体现作者核心观点的支撑。

  在我看来,作者的核心观点就一句话:中国不应该限制人口流动。再翻译直白一点就是应该取消户籍制度(虽然书中并未明确提过这句话,但是我感觉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一句话展开的,可是在我看来,作者不是在写书,而是在直播。

  首先,关于作者论证观点的方式。

  一方面,作者论证方式有些片面。作者希望用经验性的数据来支持中国的大城市还不够挤,他强调纽约东京挤得多,但是人家生活的很好。这一点可能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我们要从全书来看作者的论证方式。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我们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效率,增加全国一盘棋的统筹能力,尊重市场的态度,更细节的建议包括提高大城市外来人员的公共服务水平,将大城市中还存在的一些耕地变成供人居住的用地等等。读到这些的时候,我想先问作者一句,你在世界哪个国家见过中国这么高的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日本还是美国?美国州政府的独立水平是开玩笑的么?日本那么大点个地方哪哪都没有资源,谈什么跨地区资源配置?的确,我国各个地方的政绩观仍然还是存在,每个省市县都希望当地经济能发展好,会招商引资扩大生产提供就业,可是难道这也有错?就因为地方政府考虑自己的政绩,你就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给吃了,居然还在最后提出了一句谨防中国经济欧洲化(P300)???

  另一方面,作者的论证方式有些极端。按照作者的看法就是,那些特别小的地方就别发展了,让居住民自生自灭,反正逼急了就去大城市了。公共服务是任何地区都需要为居民提供的,只要还有一个人资源就必须配给,作者能好意思跟出租车司机说大城市的养老谁来提供,难道小城市的人就不需要了?所以,在我看来,作者的论证不能叫理想化和乌托邦,是一个学者的呻吟,我没有用“无病呻吟“来形容是因为,我承认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有问题,但是作者用数据论数据我无法认同。

  其次,关于作者论证观点的结论。

  一方面,作者观点的结论不切实际。作者的观点明确,全书都是围绕为什么不限制人口流动,大城市如何承载更多人口的方向进行的。我想问作者的是,四五六线城市怎么办?服务业、工业不要了?在作者的模型中,感觉所有的改变都是一步到位的,就像作者提到的美国大中小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不大,因为美国中部地区地广人稀,农场主有条件大规模生产,我们国家也应该这样,而作者忽视的就是国情,生产的背后是历史、教育、气候、生态、现有政策等一系列问题,现在的资源就是做不到能够对全国人民有求必应,大城市的医疗教育水平好,是因为没那么多好医生好老师,根本就不是人口到不到大城市的问题,这就是13亿人和2亿人的本质区别,作者在书的最后提及了同样人口规模的印度,角度居然是贫民窟和城市聚集没关系,丝毫没有理会印度的人口自然流动为什么没有出现作者希望的欣欣向荣,只是说到印度住房供不应求,按照作者推理模式,这个还算是个问题么,盖房子就好了。

  另一方面,作者观点的结论不具有操作价值。在我看来,作者这一本书从头到尾就是在翻来覆去的说人口自由流动有什么好处,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为什么不会变差,可是这些用不着作者告诉我,我想知道的是放开之后乱套了怎么办,户籍制度一旦放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洗牌,这中间会出现多少暗门和灰色地带,并不是简单的人口流入大城市就能描述的。此外,还需要着重提出的,就是作者经济学基础可能不错,所以书中经常出现平衡应该交还给市场这样的话,所有的政策应该以效率为第一原则。我想提醒一句,作者眼中发展合理的美国,正在由1%的人占据的国家80%的财富,而且正是这一部分精英群体在支撑国家的发展,规模效应可能可以造就世界级的霸主地位,但是造就不了毫无瑕疵的体制机制。

  第三,关于作者论证观点的态度。

  一方面,请作者“己所欲勿施于人”。作者有自己的想法毋庸置疑,可是作为一本书真的太业余了,经常自问自答的,作者在文中提到公共政策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248),可是难道这不正是作者在书中做的事情么。作者提到,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农业GDP降到GDP10%的时候,农村人口仍然占一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如此低的消费率。像作者这种说法,我还能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造出无数个句子,可是这又怎么样,过去的三十余年中国几乎可以说是以没有倒退过的超高速在发展,如果说没有问题那才是见鬼了,就作者说的这些例子难道不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么?不看变化只看现状,不止作者自己会说,我也会说。

  另一方面,希望作者不要“高高在上”。在看书的过程成总有一种不管怎么搞跟我都没关系的感觉,他仿佛是在俯瞰北京城的发展,而没有真正的融入其中,后来我查了一下作者的北京,果然不是在北京生活的,是复旦大学的教授,那么给北京的建议都是些什么鬼,他侃侃而谈拥挤有利于减排,有利于公共交通发展(这时候又扯到了人均,大城市的人均排污量比小城市小,可是这是废话,这种时候难道不应该看总量么),同时,他又给出了北京堵车的“偏方”,把机关大院的围墙拆了,让小路可以通车(呵呵,请来三里河走一走),此外的建议很少有可落实的具体建议,都是些调整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疏散人口到郊区的建议,这种硕士论文随便扯一扯的建议也敢拿来堆砌?最后的最后,一句加强顶层设计作为全书的结尾,也是可歌可泣。

  我不是大经济学家,但是我至少知道,日本的发展最重要的理论是雁型理论,用我们的老话讲就是,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这种国策级的理论才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奥秘,当今的东京人口这么多也只是这一梯队建设的结果,根本就不是作者所谓的自由流动的结果。读过《大国大城》后有一点我是很明确的,中国的发展一定不能像他说的这样搞,搞了就惨了。关于作者提出的一些应该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等能够增加城市容量的观点我不反对,但是中国的国情是不同的,有一句话叫“谁能解释中国经济,谁就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不是句玩笑话,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不可复制的道路,称之为中国奇迹并不过分,希望这个奇迹能延续下去,希望“大国大城”也终能有其最好的归宿。

  《大国大城》读后感(三):历史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就是我们从来不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

  对外行人来说,这是一本打破我们日常从新闻网络周遭获知的所谓常识,以及在自我经验之基础上自以为是当然的推论的书,是一本真正开脑洞、拓视野的书。此书论点明确,论据充实,内容丰富,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结合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用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一个复杂的问题。

  城市规范与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涉及到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等各方面,但实践证明,城市的发展都要遵守经济学的一些规律,同时从世界各国城市的发展历史中都可以抽象出一些共性,因此,想要另辟蹊径不顾教训往往会导致搬石头砸了自己脚。

  正如书中所述,但凡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人口聚集的城市化进程去创造规模经济,这对经济发展有叠加推动的效果,长期来看,人口流动的效果比资本流动更好。而且人口聚集造成的城市病,可以通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规划的合理性来克服,完全可以实现降低通勤时间,减少拥堵,增强生活便利性等目的。但是我们不论是早年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城镇化,还是后来的**,包括当下的**,都与作者的观点相背离。如果说西部大开发是一次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尝试,那么与世界经济接轨多年后历史依旧上演,那就肯定不是“不懂经济”那么简单了。户籍制度的延续极大阻碍了人口自由流动,于是我们有了农民工,有了春运,大城市的发展和维持明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人口老龄化也往往从大城市开始,所以城市的人口是伴随经济一同增长的,但大城市,尤其是北京却极力控制户口,尽管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但门槛还是在收紧,即便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在限号的情况下交通状况依然恶劣,教育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也就是说北京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很多人,但北京的基础设施却容不下这么多人,这还是地铁在短短十年内由两条变成十几条、买车需要摇号的情况下。共享单车的繁荣恰恰是城市规划失败的一个投影。所以政府控制城市规模既是计划经济的惯性,也是迫于现实的无奈。现在北京又开始大量疏解人口,上边给指标,基层压力很大,能清理的绝不留,去派出所办事,如果符合迁移标准,那就先给我滚,否则啥也别想办。另外鄙人感觉较深的是,自从楼下买卷饼的大娘被赶走后,生活愈发不便利,而且大娘不在北京买卷饼,能去哪就业呢?我媳妇说,这样挺好,本来这些早餐点都是地沟油不健康,哈,这就是中国特色,还得考虑营养学和健康学,经济学家你还不傻眼。

  西部大开发的成果大家或多或少能有所感受,多少个所为的新区都变成了无人区,我只说一点,缺水的地方人都无法存活,如何发展经济,还有崇山峻岭里的交通和居住成本有多高,丝绸之路和西域繁荣的年代,既没有海运也没有空运,东西交流的通道就是陆路,况且隋唐的都城在长安,到了元代海运刚崛起丝绸之路就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路。

  帝都有个现象,我不知道上海深圳存不存在,就是毕业生找工作都说难,很多人都选择回家了,但是呢,招工单位都说人不好招,除了信息不对称这个因素之外,户口和房价绝对是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户口不用说了,至于房价,多少人关注薪水时内心是有个房价的锚的。帝都的私企,既不能保证户口,又只有少数能给高薪,所以对比一下,还是回家划算,家里还有爹娘经营多年的老本。这就造成了就业局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话说,帝都今年的户口名额更少了,多少人走的是先考公务员拿到户口再跳到市场挣钱买房的迂回战线。

  当然,一味墨守成规并不能适应每种情况,这个世界上总有创新和突破,更何况是在一个特殊的体制下,摸着石头过河,摸对了就过了,但也不得不防不小心摸着螃蟹被夹。

  《大国大城》读后感(四):城市大战中的博弈

  近期,雄安特区雄起,与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并列,让全国其他高新科技发展区黯然失色。同一时间涌上新闻的武汉高新区也黯然失色,声音被雄安特区铺天盖地的新闻淹没。有人总结说,深圳特区的崛起是中国名营企业的崛起,浦东特区的崛起是中国外资企业的崛起,而雄安特区将成为中国国有企业的特区。

  有可能是年龄的原因,或许是生活地域的原因。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成长并没有给我自己带来很大的不安。当然建设初期也存在很多的质疑声音,但如今两个地区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当初的政策的成功。而如今雄安特区的设立,尤其是以如此强有力高调的态势设立,让我们不仅心生疑虑,也异常惶恐,担忧雄安特区对于整个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其中最为牵动心弦的无非是北京房地产发展的影响。

  中国一线城市快速的发展不仅以其GDP的增长声名鹊起,最近几年更是以其房价速度的快速增长而博得了全世界的眼球。有人说谁研究说明了中国的房价上涨就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此种不乏调侃戏谑的意味,但更多的是充斥着大家的不理解,为什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可以这么快,可以超出人均收入的增长这么多,尤其是北京的房价,动辄10万对一平米,对于年收入20几万的工薪白领阶层是多么的打击。

  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也是复杂的。但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告诉我们供给和需求是决定价格的最主要的因素。面对如火如荼的居住需求,尤其是大量高端人才流入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是需求推动的直接原因。但与需求不断上涨相适应的是供给的不断减少。从2003年以来,中国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不断减少。这不是说中国一线城市已经不存在空缺的土地了,中国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用地紧张了。相反,如果你骑自行车路过北京的南三环,西北四环,北五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大的地方有待开发,甚至在三环以内也存在着很多的空闲地方。那么为什么一线城市存在这么多闲置土地,政府不放开土地的供应,解决房价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

  很多文章都从土地财政角度分析了高房价的有利之处,但是土地财政是全国范围存在的,为什么二线城市的土地财政追求并没有推动其高额的房价,反而是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较为好的地方,不需要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区出现了房价的过快增长。这与土地财政的逻辑不相符,尤其是在2014年以后,各项政策的出台限制地方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土地财政的逻辑已经不能够完全解释中国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当然,也有一些人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告诉增长,人民收入的提高,资本配置,战略性资产配置已经成为企业和居民投资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房子一直作为刚需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尤其是在中国存在货币超发,股市和债市相继步入熊市,如何寻找一个合理的配置资产的渠道是资金流向的原因。而房子提供了资产配置最合理, 做稳健的保值方式。尤其是在全球步入负利率的时代,存在严重资产荒的现在,房地产成为了资产竞相追求的核心。但是,该逻辑也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资本追求房子,是因为房子本身的保值和增殖属性;因此,资本追求房子,仅仅是加剧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但并不能解释房子价格上涨背后的逻辑。

  陆铭老师这本《大国大城》的书籍从中国城市规划的角度,从中国政府对于城市发展的理解的角度帮助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国整个房地产的发展本质上是中国城市发展博弈和规划的结果。政府过度夸大大城市病,尤其是一线城市引起的各种问题,包括治安、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于一线大城市采取了限制土地供应,防止一线城市过度扩张的政策,造成了一线城市土地供应不足,房价高涨。依靠房价将城市的规模限制在所谓的“合理”范围之内。正如坊间调侃“北京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北京人,一种是没房子的人”。暗含的基本逻辑是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多是不好的,因此,要限制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限制大城市病。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大城市病恰恰也是政策所导致的的,尤其是户籍政策,教育政策,这些都在不断加深城市的分裂,不断刺激城市边缘人的神经,造成城市不能够很好的融合。而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不通过解决户籍政策,教育政策,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而是依靠单一的房价政策将城市武断的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实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陆老师这本书从中国城市发展的逻辑出发,土地政策的导向出发,帮助我们理解了中国城市发展、房价上涨背后的逻辑,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大国大城》读后感(五):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就把读完后印象比较深的部分喃喃自语一遍吧。 希腊在欧元区的危机,是因为生产力低下却无法降低本国汇率以促进生产,只能大量举债,在金融危机时通货紧缩濒临破产。 类比于中国不发达地区,不具备参与全球化贸易的地理优势,例如港口、气候等,国家却非要西部大开发意图振兴西部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结果因为产业配套不成气候、运输成本过高等原因造成大量的空城空工业区,同时地方政府大量举债面临破产风险。 走出困境的道路在哪里?在于取消户籍、开放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化。让欠发达的人口聚集到发达地区去发展规模经济,他的宅基地指标跨省转移,对原用地进行复耕,或者开放交易。这样剩下的人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或旅游等产业时就有了人均土地面积的提升,也提高了人均收入。 作为一个大国,大国的优势在于发展规模经济,这是世界很多经济区羡慕的。然而发展规模经济,并非追求地区的gdp总量平均,应该追求人均gdp的平衡。要在向东部人口聚集中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让更多的人在具备地理优势的地方发展经济,而不是让更多的人在恶劣的地方发展经济。要以国家长远的、全局为重,不能以短期的官员政绩,局部的地方利益去割据市场!要坚定在聚集中走向平衡,走向共同富裕! 不用担心人口集中造成城市病的问题,而且把城市病归咎于人口多只是错误的、想当然的看法。北京上海的城市病不是因为城市大,而是因为不够大,拥挤、污染、犯罪都可以通过科学的行政管理去解决,资源配套的不足应该通过科学的城市化规模预测去超前规划。 最终,作者呼吁国家政策不要扭曲市场规律,例如调控过低的利率,造成资本产业过度深化,减少就业岗位,存钱的给贷款的补贴,穷人给富人补贴;例如户籍制度,逆着城市化的大势,使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剧增,只为了保护城市户籍人口的短期利益;这样的例如还有很多吧…… 体制内吸收了那么多聪明人,为什么还是这样?是不明白还是装糊涂,可能是装糊涂,因为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最后还是希望这本书有更多的人看到,向陆铭老师致敬。 ----------------- 引用网友总结的陆老师的观点:1.大城市有规模效益(包括环境,技术,教育等等); 2.城市病的根源不在人口太多,而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3.中国经济的集聚性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地方主义严重,并没有发挥出统一市场的优势;4.所以目前中国实行控制人口迁徙,人为压低利率的政策是不仅无效率,而且不公正,因此是完全错误的,它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城镇化率的低下,地区发展的不平衡;5.中国应该追求的是人均的地区发展平衡,而非总量的地区发展平衡;6.因此中国应该放开人口流动,允许工业用地指标跨省交易,从而让市场来实现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港口、大城市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工业、现代服务业,内地在人口减少情况下实现现代化规模农业。

  《大国大城》读后感(六):大家好才能真的好

  标题有点俗套,不过这正是我读完《大国大城》这本书想到的最接地气的表达。更高大上的方式可能如“社群主义”所谓将整个人类的幸福融入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中。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获得,有赖全体。

  书的全标题是《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中国是一个大国,她的发展和平衡问题,需要“大城”来解决。我从这本书获得的最大收获有三点:一是让我对《国富论》中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是针对中国当前各种现象和矛盾给出了符合经济学逻辑的解释;三是提供了一个分析城市发展的框架。

  我们一个个说。从《国富论》中我们知道,土地、劳动力、资本作为三种生产要素,是产生交换价值的源泉,也按比例的体现在价格中。价格呢,又是由供需关系来决定的。如果三者都可以自由流动,没有阻碍,“看不见的手”会调节它们达到效益最大化的均衡状态。经济学的理论又说,市场呢会有外部性,外部性有正负之分,负面外部性就是市场失灵的地方,也是政府需要介入弥补的地方。如果各司其职,则没有问题,但是政府插手本来应该市场做的事情,那就会产生各种“扭曲”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时代,服务业的继续发展需要更强的集聚,集聚可以提高生产率,同时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知识和科技越来越重要,集聚也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信息技术知识的互换和再生产。

  现行的政策,三大生产要素的流动都受到了限制。市场应该发挥的作用受到了压制和扭曲,导致了我们看到的种种怪现象。

  土地是固定在那里的,不能带走,但是使用权应该是可以流动的。但是目前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省分配,东部尤其特大城市紧缩,中西部则过量,这导致了大城市地价房价的飞涨,但实际上地是不缺的,上海这么繁华,还有百万亩的农田。农村的土地长期不能给农民带来除了粮食以外的收益,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成果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资本呢,统一的资本市场和多渠道的融资这个就不说了。存贷利率和通胀水平,实际的利率水平,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种种的后果,这些年我们看的很多了。

  劳动力方面,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占有不均等,尤其是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有没有本地户口,那是天壤之别。带来了种种的人们焦虑,本地人和外来人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和GDP的损失,书中都有详细的分析。甚至最近几件让大家很不开心的新闻事件,深层次的原因,都在这里。

  我们一直宣传的优势之一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什么公共服务方面会有这么严重的供需失衡呢?一个原因是当初城市规划对特大城市人口增长的估计不足,而其他城市呢,政绩考核标准也集中在短期经济增长上,前期投入不足。而经济的规律挡不住,人口不断地涌向大城市。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纵观全世界,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我们的一些理解还是很肤浅和错误的。目前北京上海制定的规划都是控制人口,但是从经济学角度这很难成功。而且实际的情况是我们城市的体量还不够,必然会继续增长,尤其是几个特大城市。我们担心的一些城市病,都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的优化,产业的转型来解决,去看东京、纽约、伦敦等等,都能找到成功的经验。

  书中提到了一点,城市的多样性和人性的讨厌单调沉闷,宜居的城市就是符合人性的城市。过年回老家,尽管也在变化,但是相比大城市,变化太慢,尤其是村子里,缓慢破败让我感觉不到美好。衣食住行,娱乐学习,机会收入,大城市都能提供更多,如果没有行政扭曲,如果国家在公共服务方面做到均衡,房价和其他一些成本就是调节剂,城市会走向它的平衡。

  看完国富论的时候我就在想,财富应该是依附于人的,没有脱离了人万世不易的财富。公共服务方面教育医疗和保障的投入,能附着在人身上,跟着人流动,假如每个人分到的都差不多,那么不管这个地方人多一些,那个地方人少一些,人均都应该是差不多的。保障这一方面做到了公平均衡,市场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在生产和创造财富方面,达到最大化。我们要追求的应该是,民实富,国实强。

  纵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口依然在向着城市集聚,只是速度减缓。物理化学中的动态平衡的概念,应该与此类似。因为只要全球的贸易和经济还是这样一种态势,全球贸易沟通还主要靠航运,地理上的大港口的作用就会继续增强,它对于周围的集聚和虹吸就不会停止。我们的一带一路,那也还有海上一带呢,纵然以后欧美不行了,非拉的贸易也离不开海上运输。

  以上大略说了说书中的一些内容,介于怕404和我懒,并没有逻辑严密的叙述。还是强烈推荐大家看一下这本书。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对城市的选择和评估,甚至具体到房地产价值,都能有一些理论分析的框架。另外,读了这本书,再去看新闻和国家的一些政策文件,也多了一个分析的角度,有了一些不同的认识。比如当前的各种改革,简政放权,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保障和转移支付,就可以明白它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再了解一些经济学常识,就可以试着分析政策的利弊。

  常识,尤其是提升认知和提供思考方式的常识,好多时候是相通的,也是别人不会直接教的。但却很重要,掌握它们,可以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经济学,数学,逻辑学等,就是相比其他学科更基础,更重要,也更值得花时间去学习。

  前几天去还书的时候,坐在公交车上,看两边的店铺建筑,看马路延伸的方向,看来往的人群。财富和进步从哪里来,就在这中间。熙熙攘攘,背后有规律和常识在起作用,就像满天繁星,都逃不脱万有引力定律等。顿时觉得世界可爱了几分,是混沌复杂,但也有几分确定。

  一座冰山,水面以下更加庞大,我们的世界也是,注意不到的地方,更多真实的故事在上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学习和行动都不可或缺。读《潜规则》和《血酬定律》,明暗交织的,矛盾着的,才构成真实世界的全貌。

  作者说:中国的问题,一向有两种原因,一是不明白,二是装糊涂。很犀利,不明白可以普及常识,装糊涂都是既得利益使然,而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困难。但规模和统一更重要。全国统筹更重要,这样才能1+1>2,如果13亿人自由流动起来,由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经济学的规律,那肯定是最强的国,最好的中国梦吧。

  《大国大城》读后感(七):给中国的发展开一剂药方

  不用去看财经数字,从周边去切身感受,几乎就能肯定,2016年的冬天有点冷。这个“冬天”当然代表的是经济,这从鼓励大学生全民创业等宣传中也能感受一二。 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经济开始火箭般地井喷,甚至多年前官方的一个声音是要给中国的经济增长“降降温”,然而就是从这两年开始,这支过热的火箭突然之间失去了继续腾空的动力。难道想要人民群众继续过好日子,就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办法了吗? 办法是有的,本书作者陆铭先生用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篇幅,说出了他的思路:即最终实现彻底放开人口的自由流动迁徙。 而这几乎也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当然,这个答案一出,估计北上广等地的居民好多都会一惊:“你看我们每天都被挤成什么样了?不做限制也就罢了,怎么还能继续流动人口?你看开车堵车,地铁里又全是人,每天都能看到外地人各种违法乱纪的新闻,难道非得把北京/上海/广州弄得遍地贫民窟到最后把这个美丽的大城市彻底毁掉才肯罢手吗?” 但根据作者的详实研究和切实的例子,只有人数够多,才能发展发达的地铁运输,这样之后路面行车反而会更加流畅。而且,在中国发展最火热的互联网行业,倘若脱离开众多人口,也很难得到如此高速的发展,比如网上外卖,团购,打车等,倘若要是在平均一平方公里一人的地广人稀之处,相信很难发展出来。 而且,大城市的集聚效应,这是谁都无法阻挡的。大城市的经济结构有大量的工商业和服务业,而这些行业都需要进行集聚,比如北京的中关村计算机行业,上海也有类似的诸多产业园,深圳有着腾讯华为,美国也有着硅谷等。许多需要大量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产业,你很难想象会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况且,这些行业之间也非简单的零和博弈,传统的农业社会,确实随着人口的增加,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不断增加的人口,很可能最终会因为不断开垦的土地,最终让一个地方的水土毁掉。然而服务业则不然,这些拥有无限可能和创造力的公司,甚至会人为创造出需求,同时大量的竞争又会产生高质量的产品,最终让这个行业得以发展,使每个人都会受益。比如手机行业,多年前的人们,谁会想到如今的手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人身体的一部分了? 而且,人为的按照户口将人进行割裂,也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人口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个地方没有赚钱的机会,人们就会换到更有前途的地方,然而现在人为设置的障碍,却严重阻碍了这种流动,当北上广的经济发展堪比发达国家时,某些西部地区的人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你很难想象这两个地区的人们,都叫做中国人。 也许中国的领导更热衷做规划,然而不是通过正常自然发展壮大的社群,其生命力也值得怀疑,比如中国现在的各种产业园全国开花,然而真正到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园看看,很多都是骗补贴的企业和高污染化工,真正能带来大规模经济增长的几乎没有,相反,发达地区的工业用地很少得到浪费,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倒是常常会发生经济奇迹。 当然,道理很多人不是不懂,然而做如此改革,牵扯到的利益面实在太广——你看我儿子本来在中关村二小/史家小学念得好好的,按照目前的势头升入名牌大学有望,可突然凭空增加了一半儿学生,这些外来人凭什么要把我儿子的机会白白抢走了?还没等到肉食者开口,很多千辛万苦拿到大城市户口的人却开始义愤填膺,霍布斯所说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几乎就在这种有意无意下,被挑动起来了。 既然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就不能逃掉该尽的义务,大城市不能一边享受着统一国家大市场带来的种种好处,却又对种种不公现象做甩手不管。 美国当年有过不短时间奴役黑人的历史,无论如何应该承认这是美国曾经对人权的严重践踏,当年就有人深信,美国的黑人迟早会获得平等的权利:因为你不能一边天天宣扬人人生而平等并将其郑重写在了《独立宣言》里,一边却只能将一个黑人的投票抵做白人的三分之一——然而当中国人意外死亡都会因为城市或者农村户口获得差异不小的赔偿额时,不知这种行为该如何评价?作为全球仅有的几个还有户籍限制的国家,我们为什么要和朝鲜和津巴布韦做同样的选择? 也许面对这种情境,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是最有说服力的法则:你愿意接受目前的这种社会状态吗?前提是,你并不知道等会儿穿越之后你在该社会中的身份。如果你同意,那么也许片刻之后,你就会成为1919年的佃户,或者1950年的地主。只有让这个社会尽量机会平等,你自己乃至后代才有可能换得更好的生活。

  《大国大城》读后感(八):用经济利益撑起人文关怀

  借用新京报的致敬词:“兼具严谨的学理逻辑和深刻的人文关怀,用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摇晃了那些长期以来将“城市病”归因于人口膨胀的认知偏见,以理性触及城市该被照亮的个体权利和公共利益”。

  陆铭老师纠正了我对城乡发展的很多偏见,也解答了我的很多疑虑。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陆铭老师完全是用经济学原理来证明:继续保持城乡二元格局、限制农民落户上海、限制上海扩展对上海未来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都有莫大的弊端。这比谈人权谈平等谈理想更有说服力更接地气。而陆铭老师的落脚点却又全都在人权平等这些高尚美好的理想。

  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一旦理想有了坚实的经济利益做基础,理想被认同被实现的可能性就被大大提升了。

  再借用陆铭老师的期盼:愿中国也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公平而有效率地发展。

  个人而言,在这个寒假读这本书真是一个绝佳时机:这一个学期都在上宏观经济和农村政治,前期积累的知识和信息让我从这本书中收获更多。

  《大国大城》读后感(九):你以为他们以后不会影响你吗

  你以为现在固定这些利益以后就不会有人来剥夺了吗,不会的,因为社会只要是向前发展,永无止境的走着一切违背了正常的逻辑思考出来的结果和对策都将失效,目前的固化只不过是饮鸩止渴般的麻痹自己的思想,我不知道这些事实,我不明白或者装糊涂就可以完事了,这种情况也说明一种是我们现在发展不对未来负责只对当下任期的负责所有不负责不计后果的出台政策和面对舆论的压力时只好说句道歉的话语草草了事,每个人身处其中就会放大这种本地化的思维何以继承大业为未来子孙后代做出努力。

  上面的话纯属胡编乱造,幻想出来的梦想总是那么遥不可及,等待着消亡低落的思想传染本身有点不正确,你懂得什么不正确,可见我们下意识就回避了太多可以说出来的东西,但不会去说因为有人不让你说,太多真实的人道出了很多可以道出的东西,有才华和有能力的人说出来很多问题的实质性,可为什么没有人听呢,太简单了为何要听为何要改变,一个人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不是挺好,现在的利益决策不正是符合最美好最正确最不会激起人反抗的因素。

  有时特别容易想到真实的例子,上海去年不是发生踩踏事件了吗,然后呢,然后呢,如今只要有点活动都限制了,只要稍稍那么人以多一点点就某个地铁站就关闭了,如此粗暴简单的逻辑也许没有那种组织可以为所欲为的;之前还可以有点期待,可现在有了事情后直接抹杀掉,连给你的机会都没有了,这种体会大概只有看到眼里的人才明白,我们是为了稳定为了更好的服务大局所以所以。

  充满了激励人心的话语总是来的那么直接,可一股脑的说出来大概就体会到人性背后隐藏了多少故事,多少不可替代但每天又来影响你的东西,是不是喷子的世界我不太懂,只是觉得没有了没有了。

  书中最后说的不错,生活的周围确实充满了烦杂的东西,但我们也得充满信仰,理想,因为那里能够给来的不仅仅是安慰,还有超越了个体组织所能让你体验到生命之美。

  《大国大城》读后感(十):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这本《大国大城》看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是一本可以一气呵成读下来的书,需要慢慢地边读边想,但是仍然有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关于大国大城,尤其是大城的观点,跟我直观的认知完全相反,然而作者说服我了。 作者陆铭是上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 看完全书之后,我认为,作者所表达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人性,政策的制定要顺应经济规律和人性,而非相反。合上书之后,留下印象的有以下观点: 1. 中国的大城市不是太大,而是还不够大,集聚程度不是太高而是太低。大城有多大,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规划出来的。 2. 衡量经济发展,人均GDP是比GDP总量更合适的指标。他举了美国的例子,虽然地区间GDP总量严重失衡,但是从人均GDP来看,地区间是均衡的。 3. 在国家内部应该允许人口自由流动,让东部聚集更多的人,而中西部依赖农业、资源和旅游业等总产出有限的区域人口密度降低,从而人均GDP得以提升。 4. 大城市的“城市病”的根源并不是人口太多,而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在有力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支持下,高度集聚非但不会增加污染,反而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5. 户籍制度带来的是基于身份的歧视,以及城乡间和城市内部愈来愈大的差距,不仅损害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利益,也最终会损害城市本地居民的利益。 全书看下来,感觉作者在反复地强调一些观点,然而并不会有拖沓冗长之感,反而觉得降低了内容密度,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读起来没有那么累,刚刚好。在详实数据的支撑下,在重复中甚至会让人读出一种苦口婆心之感。书中的观点是基于严谨的研究得出,有深入的思考,诚恳的建议,这是一个学者尊重事实的现实主义的一面;书的后半部分还能读到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我觉得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是他理想主义的一面。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使得一切往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