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时》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有时》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2 20: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时》读后感精选10篇

  《有时》是一本由徐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时》读后感(一):《有时》之间,致我们一朝一夕生活

  与《有时》的邂逅,是一场缘分

  第一次遇见这个书名,是在一次选题会上,在被投影仪投射的选题表中那众多的密密麻麻的奇特各异的书名中,它显得那么单薄,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到底要向读者交代什么呢?

  虽然在脑海中生过一丝疑惑,但那疑惑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我没有细究这个书名到底掺杂着何种意义,也没有去想它到底指向何方,因为毕竟,那是别人的选题。

  后来,那个被别人承包的选题,那个在我脑海中曾留下惊鸿一瞥印象的书名,有一天就这么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我的怀里。它的主人匆忙离去,留下了它孤单身影

  接到它,才知道它是一本文学随笔。尽管我也曾爱阅读胜过爱一切,尽管我也曾一眼就被那熟悉而充满趣味目录吸引,但对这份书稿,我还是有些不知所措的,因为我不知道它到底会在我的手下成长为哪番模样

  我将书稿从头到尾读过一遍,以蜗牛速度,生怕错漏每一个字。读到深处,我才明白作者的那份文艺心,爱书情。书里到处铺陈着村上春树、马尔克斯、菲茨杰拉德、太宰治、王尔德等一些炙手可热的作家人物,作者如数家珍驾轻就熟地谈论着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身上的古怪趣事。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她的身边。

  天才总是有些怪癖。比如村上春树爱用名字很长的书名;在写出《1Q84》这样大部头的三部曲之后,并未急流勇退,而是出乎意料地推出一本带有浓郁怀旧气息青春小说。比如马尔克斯立志要成为作家契机,竟源自17岁的他无意间看到卡夫卡的《变形记》。比如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的交情甚至超越他们各自的爱情,而太宰治则是一个爱自杀爱到痴狂的自我毁灭意识形态者。

  作者对这些作品的解读,不是单纯地讴歌吟咏,而是倔强地掺入自己感性理智,将自己对世事理解天衣无缝地缝缀其中。正如止庵、野夫为这本书写的推荐语。止庵曾说:“只有你是个好读者,我才是个好作者;如果我不是个好作者,你仍然可以是个好读者。”他说,这样的话,其实特别针对徐瑾这样的人而言。徐瑾读书,真能达到古人所谓“会意”,读得出一本真正的好或不好。读书是门学问,或开卷有益,或一无所获,《有时》的贡献,可以说是方法论上的。

  相比于止庵的平实中肯,野夫的评价则更为直接坦荡,他说:“徐瑾向以财经专栏作家著称于政商两界,其深厚学养独特视角犀利文风,素为人仰。而其散文随笔,亦清新佻脱;感时悟世,远出俗流。此书须读,斯人可交。”

  止庵、野夫两位老师都是真正的写作者,他们在俗世之中,仍旧葆有对这个世界美好纯真事物热爱,和世间至情的歌颂。止庵老师在《惜别》中写亲情,感怀淡远绵长,哀而不伤;野夫老师在《1980年代的爱情》中写爱情,浓烈饱满深情,醇而不腻。而两个人对作者的评价亦是恰切十分。

  及至读完全书,再回头看本书的前章序言,方才明白,《有时》这一书名果然值得回味。“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正如作者徐瑾所言,在这世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必然答案,有的时候只能回答:无关对错,只是有时,譬如爱之绚丽徒劳,老之卑微枯寂救赎之虚妄与可能——

  是啊,一句话戳中人心,有时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一件事总要捕捉那个答案,总要问个清楚明白,可事实是,很多事情并没有必然的答案,我们穷尽力气所追寻的,也许只是一个空壳,一具皮囊。真正美好的东西,总是会在时间尽头出现的吧,会在我们只问付出不求答案的那一刻悄然闪现的吧。

  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也源于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我所经历的一切。

  做书的人都知道,一本书的封面如同一个人的脸面。可在我看来,一本书的封面更好似一个人的气质。书是有气质的,正如人的秉性一样,或暴戾,或温柔,或阴郁,或活泼,或张扬,或沉静……人的秉性往往和他自身的经历、阅历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有关,而书的气质,也必定与书中的内容有关。

  在做这本书的封面时,我就在想,到底该如何表现这本书的气质呢?到底该为它画上怎样一副妆容呢?我想了很久,却找不到答案。

  但是,有一种线索挥之不去,那就是,它一定要足够淡雅,并且富有质感。将此作为这本书的封面风格基调,一定是没错的。于是,我匆匆写了封面文案,和封面的风格要求,就交给了我所联系的首位设计师

  这位设计师可谓手脚麻利,不到一周,初稿已经发来,但是质量并不理想:封面上花色繁复,底纹偏暗,给人一种老气艳俗的感觉。索性打回去修改。又是一周,终于等来了修改稿,封面上的花色是少了,但整体的气质仍困在旧有的格局里,无法超脱

  没办法,只好换设计师。

  第二位设计师是从同事那里借来的,公司刚刚出版的一本热销书的封面就是由其设计的。在一番软磨硬泡下,对方最终答应帮忙做,但时间要两周。按照这本书的时间进度,两周的时间已有些捉襟见肘,但出于质量考量,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等待的过程总是焦灼的,可结果并不一定如期灿烂。两周后,本以为一份完美的设计样稿会呈现在我眼前,可等来的却是一场空欢喜。设计师很愧疚地对我说,抱歉,找不到灵感,没能做出合适方案来。

  啥!?两周时间竟然连个皮毛都没做出来!?设计师的一句抱歉挡住了我所有的言语,可无法阻挡我心底熊熊蹿起的小火苗。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可封面连个影子都没有!这该如何交差呀!

  虽然心中怒火难捱,但毕竟是自己有求于别人,只好自认倒霉。眼下的问题是如何止损,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再去联系其他设计师。

  可是,口碑好一点的设计师都要先预约,而且都没有合适的“档期”。兜兜转转,还是找不到合适的设计师。

  急躁并不助于解决问题,静下来才能洞见答案。后来,我终于想起同事之前推荐的一位设计师,虽然这位设计师并不是理想之选,但毕竟时间紧迫,只能试试看了。

  所幸的是,这位设计师很快就被我联系上了。于是,不待对方细问,我便自报家门,一咕噜将自己所来何事,所求何种封面悉数交代而出,并坦陈危急处境,望对方江湖救急,慷慨相助,以解燃眉之急。也许是我的语速太快,也许是言辞恳切,对方一时呆住,慢腾腾敲出一个“好”字。

  好一个“好”字。这下,我原本一颗悬着的心立时有所着落了。

  果然是江湖之人,以信为重。不到一周,这位设计师就将三个初稿诚意满满地甩给了我。感动如我,心想,即使这三个初稿效果不佳,也不必为难对方,毕竟这样的设计师不是打着灯笼哪里都能找到的呀。

  可是,打开效果图的刹那,我还是后悔那样想了:这三个初稿果然不咋地。第一幅图主打鲸鱼,太过普通,与同类书很难区别开来;第二幅图略有感觉,但色彩灰暗,缺乏活力;第三幅图黑如墨碳,不知所云

  我只好苦口婆心,请求修改。可对方却不耐烦了:我觉得还不错呀,明天再出方案出不来了。啥,初稿都不愿改?我也想一气呵成呀,可天下哪有那么多一步到位好事呢?如果初稿都不想改,那以后的合作岂不是更是磨难重重?

  本来我这坏脾气上来,说拉倒就拉倒了,可是彼一时此一时,如果现在放弃,是否还能找到高效出图的设计师呢?想到这里,我还是决定不抛弃不放弃,于是再次请求。这次,设计师的说法解开了我的疑惑:“主要是我之前和你们家合作过几次,但总是改来改去的不了了之,所以您要是觉得之前的方案有的改,我们再改,要是再出方案,我们就不出了。”

  原来是设计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之前的不够愉快的合作带来的合作阴影深深伤害了她,所以她才会如此大的反应呀。看来,合作要想继续,就要说服她,消除她的合作阴影。

  于是,我只好担当说服的角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消除她对合作继续下去的担忧。后来,她慢慢接受了我对于封面修改意见的请求,终于决定继续配合,出更好的方案。当第二轮方案出炉后,眼前真的有为之一亮的感觉,有一幅年轮的图立时吸引了我的注意,而在那年轮的边上,有一抹新绿正盎然挺立,似有撑开页面,伸向天际之势。年轮,这个象征时间的东西,不是正恰合书名之意吗?

  而这个封面,也得到了全体成员一致通过。接下来,就是封面色调上的纠结和选择了。关于色彩,果然众口难调。有人喜欢深蓝,有人喜欢墨绿,有人喜欢浅黄,有人喜欢淡紫……众口难调的结果是苦了设计师,她只好做出几种效果来,供我们选择。

  在后来的产品决策会上,深蓝色的腰封,浅色的年轮,绿色枝桠的封面得到一致的认可。封面效果确定后,接下来需要细调的就是封面上的文案了。

  我常觉得,文案是一件需要靠运气的事,有时你苦苦思索,却等不到一手好的句子;有时你不刻意去想,一句话就不经意间跑到你的嘴边。

  下面是我曾深深去想的几句文案:

  世事无关对错,只是有时,譬如爱之绚丽徒劳,老之卑微枯寂,救赎之虚妄与可能。

  万物有时,诸事有序生命绚烂与美好,朽败与酸馊,都该被接受。

  阅读不仅影响我们的心灵(感性),也在改造的我们的头脑(理性)。

  这是一部关于爱、衰老与救赎的作品,献给万千文艺青年

  探究事情的结果是无意义的,生命的丰富在于不确定。

  人生苦短,而短让一切有为与无为有了意义。

  万物有时孱弱,有时伟大,世界不过是一段偶然的显影。

  文学无用,但它致力于还原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的意义,却不能被低估。

  我想要全知全能困惑,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世事没有标准答案,你愿意去做的就是最好的。

  后来,以上全部被推倒。

  百无聊赖间,翻回序言,重新去读这本书。将开篇那句“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读了几句,顿时觉得,这两句话不就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吗,发给设计师,再细调格局,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封面模样。

  至此,全书已定,可下印厂。

  去印厂的路上,偶然间看到一条“知乎上的48条神回复”的文章。其中一个问题是:世界上有那么多好书电影动漫注定看不完,我们对这个事实该持何种态度?这个问题的神回复是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而这本书呢,也是讲了那么多的好书好电影,所以你若问我为什么要读这本好书,我也会借胡适先生的话回你,“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

  《有时》读后感(二):有时我们需要读一些书

  读书人分两种。一种人买了整屋子书,只是为了摆样子,或者是为了有人看到之后,对他说一句,真是一个读书的人,他就会傲娇不得了,当你继续询问他最欢哪一部,讲述了什么内容时,他就会羞得满脸通红。还有一种人,或许读不了多少书,不过每读一本都要反复读,甚至把自己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与作者同频共振,好像那里面写的人物就是他,或者就是他所了解的事情,或者感伤,或者彷徨,或者陶醉其中,不愿醒来。我不属于这两种人,我属于第三种,就是那种拿起一本书就读,觉得投缘的一气读完,不投缘的,丢到一边,也是摆了满屋子书,但是能够放进书架的不多,这样大家就应该知道我是对哪些书偏爱,哪些书无感了吧,或者我应该被称为书虫,而不是读书人。

  徐瑾著的《有时》这本书,应该归类为书评范畴,而且作者算是很有水平的人,每一本书他都分析透彻,很用心,绝没有敷衍了事。我也写了很多书评,也如作者一样,将读书当做了人生的一大乐趣,但是我没有作者那样勤奋,或者说没像作者那样极其认真的读书,他不仅读书,还能很详实地说出作者是在什么背景完成这本书的,作者一生写了多少作品,为何这部作品这样与众不同,可见他绝不是泛泛地读,而是带着一种真诚品读,当然他这样读书的结果就是他对很多作者甚至作者的作品都能记忆深刻,而且能够对作品的大时代背景,写作动机,都会分析透彻,可谓真正的读书人。与他相比,我可不敢称自己是读书人,读书人有一个特性,他们是选择性读书,而不是烂读;他们读书是仔细认真的读,而不是走马观花的读;他们读书甚至反复读,带着情感去读,所以他们才会读出很多深远的意义,而我们大多数人读书,只为了消遣,打发时光,读过之后,书一丢,完事。这些不是读书人,是寻求感官刺激的人。

  我的一个朋友出了一本书,他很卖力宣传,希望证明一下自己的作品很受欢迎。其实最后买书的人多是亲人和朋友,而大多数人收到书后,会随手一丢,连翻上一次都懒得翻,我觉得这样的销售方式不是很好,第一,把自己的作品卖给一个不喜欢写文字的人,那是对自己作品的轻看。第二,朋友不是主动与你联系的,这样的宣传无疑会让朋友和同学对此有些反感,属于友情赞助,好像是要小钱一样。我觉得每个人都想拥有一批读者,毕竟自己写出的文字需要找到知音,但是要知道,知音难觅,我没有经营意识,我的书也只送给那些能够珍藏书的人(但愿吧),毕竟我了解自己的作品中有多少文字会吸引到人,有多少文字,不会让人有兴趣读下去,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我还是对得起我自己写的文字,我希望它们不被亵渎。

  《有时》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读书人的偏好,他们读书绝不是心血来潮,他们很专注地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事,甚至被书中的某句话感动得茶不思饭不想,你别觉得这是一群书痴,其实,他们是一群活在一个一个故事中的人,读书的人,大多也都喜欢写文字,读得多了,他就会文思泉涌,就会写成自己的故事,这就是写字的乐趣,他们希望一个个虚拟的人物活起来,而他就生活在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感受不同时代的变迁,这些人物中有他喜欢的角色,有他向往的角色,也有他自己,还有他所憎恶的角色,但是肯定不会固定成为某一个人,只能说有某个人的影子。我最近读了一些小说,能感受到作者在驾驭这些故事的时候,那种信马由缰、酣畅淋漓的感觉,他们喜欢人格分裂般去创造各种类型的人物,当然没有生活来源的作品是没有根基的,要写出一部能够让人感兴趣读下去,甚至无法忘怀的作品,我相信每一位作者都会非常激动,其实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被人喜欢的,而不是逼着人家,或者求着人家来读你的文章。你的粉丝会追你的每一部作品,这时你才有资格沾沾自喜,因为这一切都值得。

  读书,其实是需要一种心境的,而且还要对作者有些敬畏,毕竟码文字不是一个轻松活,还能码出略带文采的文字,那就值得尊重,有时我们不要太挑剔,经典永远是经典,非经典有时也很精彩。

  《有时》读后感(三):一种阅读选择的参照

  算不上是触动我心灵的书,只能说不好不坏,作为阅读书籍的选择可以提供某些程度的参照和选择。对于阅读方向有些启发。和作者相比,我还没有达到那种引经据典、比较总结的功力。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缺乏专业系统的训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目前的阅读量太小也有局限。所以关于书中有关某些我不熟悉作家的描写好坏有待以后阅读考证。

  书中涉及人物,比较了解的是奈保尔自己菲茨杰拉德,起码那些作品自己还都阅读过。有些人,类似王尔德、奥威尔、村上春树等停留于只闻其名未读其书的地步,还有些人自己以前从未听闻。因而,这次阅读也算是给自己的书籍选择提供了新的可选择的方向。

  奈保尔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外国作家。看作者的文章时,发现自己凑巧也是2014年接触的奈保尔。只不过之前我没那么多阅读体验和了解,所以当时对奈保尔谈不上喜恶,仅作为自己最新了解的一个作家。阅读从虚构小说《米格尔街》(可能是因为当时买书时网站的推荐语买的)开始。看完没什么大的感触。对我冲击较大的是,之后开始阅读他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印度三部曲”等。印度三部曲相比《重访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带给我的冲击更大。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看“印度三部曲”的时候以前从未了解过印度文明,不过我个人认为,写作《重访加勒比》时期的奈保尔比起“印度三部曲”出现了某种转变。看完了《有时》中关于奈保尔的文章,现在又回去再次阅读奈保尔的作品了。虽然说奈保尔是一个“刻薄”的作家,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对于社会现实那种入木三分的刻画。还是很喜欢他的。

总而言之,这本书其中很多人自己没阅读过,因而也谈不上了解知晓。书写的中规中矩吧。序言写得挺好的,哈哈

  《有时》读后感(四):不圆滑的你如何应对这个趋利的世界?

  对圆滑的人,我们都是不屑为伍的。但有时也会懊恼我们在处事上不够圆滑,以致只能用“吃亏是福”来安慰自己。可是不那么圆滑的你,如何应对这个趋利的世界呢?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应对之策。我却试图从名人的故事,或名人的经历中找寻一些见解,或是答案,或本无答案,只是希望能有一些启发。

  村上春树----尽量诚实地面对我们自己

  我们都有隐而不言的伤痛,有的甚至一直没有痊愈,只在深处腐蚀溃烂。时间浸泡我们,有时候是蜂蜜,有时则是卤汁,每一次久别重逢也注定再次分离,每一款辉映组合每每沦为四散有时零落,甚至每一次倾盖如故也往往是白首如新的开始。在村上的世界中,孤独是宿命的,但也是开启个人成长的必然途径,村上的态度是“大概只能尽量诚实地面对我们自己”,正如书中人物多次引用的这句台词:“我们可以给记忆盖上盖子,但是绝不可能掩盖历史。”

  人生苦长,但并非没有自由。中年回头多是不堪,却是免不了的自省,纵隔着千山万水,时间最终会浸没所有人。撕裂这些创口意味疼痛,也意味着痊愈的可能,唯有诚实,才是自由之途,不过结果并非总是坦途。这人生的永恒真相与怪诞困境,这种自由很多时候可能只是苏菲式的选择,就像村上书中那个荒谬的例子,如果必须选择拔掉你的一个指甲,同时也给你选择自由,是脚指甲还是手指甲?

  福楼拜----存在之难更要有颗淳朴的心

  真实的人生往往难有豪情如旧,多是沉默喑哑, 就像福楼拜在《一个淳朴的心》中写普通人,岂止恋爱,生老病 死无非“和别人一样”。但无论存在有多难,生活的艰辛如何让梦想支离破碎,保持一颗淳朴的心,应对世界的存在之难。我所认识的一个公司的采购员,每天都微笑示人,觉得这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不知愁为何物。后来了解到,他父母均为残疾人,妻子也卧病在床,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本来可以借工作之便,行些“圆滑”之事,改善现状,但合作的客户都说他,为人本份,心正。真的用”一个淳朴的心”应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在别人眼里可能是活着困苦,其实他才是真正按自己的心生活的人。虽然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却活着比任何人都自在。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独善其心

  《百年孤独》的经世畅销,再次印证马尔克斯是当今为数不多文学大师。世人谈起马尔克斯,总是言必称《百年孤独》,甚至未能免俗地反复引用“很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对比很多关于马尔克斯的外在评价,再听听马尔克斯如此谈论自己是一件有趣的事。对于马尔克斯而言,他一方面承认作家职业的孤独,“在文学创作的征途上,作家永远是孤军奋战的。这跟海上遇难者在惊涛骇浪里挣扎一模一样。是啊,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谁也无法帮助一个人写他正在写的东西”。

  孤独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看似热闹的聚会,亲热的画面。觉得大家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实又各有算计,各怀心事。你已经看透了这一切,却不得不貌合神离的敷衍着,违心的融合着,做不得不圆滑的事,而内心却是无比的孤独,不如舍弃这些,由着你的心,独善其心,做快乐的自己,与其他无关。

  评的是故事,谈的是人生.

  《有时》读后感(五):后来,他成了全世界亏欠最多的人

  前几天,66岁的卢冠廷再次用吉他弹唱起那首《一生所爱》,刷遍了朋友圈。这首经典的歌曲,在卢的诠释下,别有韵味。那经岁月沉淀的洒脱超然的声音传达出的更多的是一种诉说和感慨,让人忍不住想起《大话西游》,想起紫霞仙子和至尊宝的故事,想起周星驰,想起那些年我们欠周星驰的电影票。不过,后来,《美人鱼》上映了,大家纷纷跑去电影院还票,总算得了稍稍安慰。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担心,没有了“我们都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这个梗,以后还能玩什么?

  没关系,我们有的是梗。比如那个“我们都欠小李一个奥斯卡”。

  在2016年2月29日之前,他总是叫人不省心。从1994年的《不一样的天空》中第一次被奥斯卡注意,到2005年的《飞行者》,再到2013年的《华尔街之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总是与奥斯卡小金人擦肩而过。人们眼睁睁看着他从帅得人神共愤的小鲜肉等成了画风奇特的发福大叔,唏嘘他是“专业陪跑20年”。后来,在那一天,他终于加冕称“帝”,结束了专业陪跑之旅。众人脑补小李子获奖时45度角仰望天空最想说的那句话可能是:我哪懂什么坚持,全靠死撑。与此同时,人们又开始担心,没有了小李子这个梗,以后奥斯卡可怎么办。

  没关系,历史是不断被人创造的,还有许多新梗等待着神通广大的万能的网友去继续发掘。于是,人们又想到了一个人,他叫村上春树。继周星驰、小李子之后,人们慨叹,从此只剩村上君。一夜之间,他似乎成了全世界最寂寞的人,也成了全世界亏欠最多的人。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预想到,等到2016年10月8日左右,诺奖揭晓前夕,舆论间定会再次掀起一阵狂潮,诸如“我们都欠村上一个诺奖”“小李子都奥斯卡了,村上的诺奖还会远吗”“连续8年无缘诺奖,心疼村上春树”“被遗弃的最悲壮炮灰村上的一生”的标题都会招摇过市。

  当然,我们更期望听到的是“喜!大!普!奔!wuli村上终于获奖了”“陪跑8年,村上终圆梦”“今夜我们都是村上春树”这类大快人心的消息。不过,那时候我们可能又会担心,“我们都欠……”这个梗还怎么玩下去。

  其实,对于村上春树来说,得不得诺奖已经不重要了。他曾说过:“我的弱项之最是仪式、致辞和派对。如果这三者联袂而至,那简直就成了噩梦一场。”他还说:“获奖不获奖对于我实在太次要了。诺奖的政治味道也不怎么合我的心意。”

  村上春树是个内心固执叛逆的人,对于世间的名利奖项,他或许早已置之度外了。他有自己的爱好,听爵士乐、养猫、跑步、驾驶敞篷车。他很享受这样漫不经意的时光,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他把这些带入他的写作,像海明威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经历换个名字写入小说一样,“追究个人心灵的深度与广度、追求人性中那些难以言喻的微妙关系”,所以,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深受当下的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近年,村上的三卷本小说《1Q84》深受好评,继而出版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则被认为有故作玄虚之感。我们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在写出《1Q84》这样大部头的三部曲之后,村上会去写一本这样带有浓郁怀旧气息的青春小说呢?或者说,在有能力问鼎世界一流文学殿堂之际,本应激流勇进,村上为何要推出这样一部看似过于“小清新”的著作?

  去年,村上又推出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关于爱情,世人已经谈论的太多,那么对此,村上要探讨的是什么呢?

  关于村上的这两部作品,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感兴趣的你,还不快来读这本由止庵、野夫推荐的文学随笔《有时》,和85后美女作家徐瑾一起聊聊文学、电影那些事儿。

  关注本书,还有更多你喜爱的作家和电影人哦,马尔克斯、太宰治、菲茨杰拉德、王尔德、奈保尔、野夫、止庵、李碧华、严歌苓、徐皓峰、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荒木经惟,你想了解的关于文学和电影中的主题都在这里……

  《有时》读后感(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读《有时》

  01

  “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初见《有时》这本书,书名让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红豆》的经典歌词。与《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约定》、《浮躁》、《暧昧》、《唱游》等有着鲜明林夕特色的歌词相比,《红豆》不算曲高和寡,算是相当“烂大街”的一部作品;就表述手法而言,《红豆》的歌词,抒发的是对盛情不再的遗憾,颇有些喃喃自语的味道。但终究出自鬼才林夕之手,上述几句歌词,婉转悱恻且意味深长,“一切皆有时”、“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寥寥数句,道尽了宿命面前的无力感与接受一切后的释然。在QQ和开心网还没有被微信取代的年代,这几句歌词简直就是个性签名的不二选择,是文青唏嘘“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标准注脚。

  怀着对旧时光的不舍与喟叹,我翻开了这本书。我一向对书籍的装帧风格和封面的色彩设计有着较为偏执的挑剔。对我来说,封面的名人推荐语和腰封上大字号的“联袂推荐”往往会让人有审美疲劳之感。而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约、清新、明快,我甚是喜欢。封面上,“有时”两个大字铺陈在一片年轮的细纹上;在年轮的一边,一株细小的树苗正在抽出嫩芽。厚重的年轮与新生的嫩叶在同一个时空中神奇地并列在一起;一圈圈年轮饱含着岁月的风霜,而未来,就在那一片片绽出绿色的嫩叶里。

  回味过去,希冀未来,珍惜当下,品味“有时”。

  ———这便是这本书给予我的整体印象。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有时》,是作者徐瑾的一部随笔作品文集,收录了作者“陆陆续续写了十来年”的28篇随笔,文章内容涵盖面甚是广泛,有作者读书的感想和书评,也有作者对一些类别电影的观影感受。

  02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喜爱有时,憎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在序言的开头,作者引用圣经和合本《传道书》中的段落为本书定下了基调:凡事皆有定时,我且观察、记录和思考就是。从儿时读《安娜•卡列尼娜》时懵懂的感叹开始,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渐渐明白: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必然的答案,有的时候只能回答:无关对错,只是有时,譬如爱之绚丽徒劳,老之卑微枯寂,救赎之虚妄可能---这构成人生不同况味的写照,也是本书的三则主题。”

  作者徐瑾是“85后”,面对“爱”、“衰老”、“救赎”——如此宏大的人生哲学命题,自身经历肯定给不出她想要的答案。于是,年轻的作者选择了阅读,争取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为迷茫寻找出路。马尔克斯、菲茨杰拉德、村上春树、太宰治、奈保尔、王尔德、奥威尔……,作者涉猎甚广,并在阅读中记录、观察、思考,写出了这本书。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设备以及一系列写作网站的兴起,伴随着“碎片化”阅读,短篇网文写作方兴未艾。很多网络爆文篇幅大都不长,惯用的结构是分享一则故事,提炼出一些颇含意味的人生哲理,行文轻松简洁。

  与将“网络爆文”结集出版不同的是,作者的这本随笔集,均没有涉及到她的个人经历。相反的是,作者在书中对此问题也有自己清晰的思考;她认为,在中文写作圈很流行的“非虚构写作”,“或许是一种失真年代的求真焦虑”,如何对抗这种焦虑?答案也许并不唯一,但深度阅读与思考肯定必不可少。这本书中的篇篇文章均可见作者日常阅读涉猎范围之广;行文的字里行间也可看出作者积累的丰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她的思考并不从琐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而是反复强调:“对于伟大作家而言,他描述的必然是我们生活的一切以及尚未意识到的一切,这就是最伟大的真实。”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扉页上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公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虚构类的伟大小说,出于现实,高于现实,又饱含着伟大作家对于人生及命运的质问及反思,确实是我们了解人生、读懂命运的绝佳途径。马尔克斯在与门多萨对话时也说:“小说是用密码写就的现实,是对现实的揣度。小说中的现实不同于生活中的现实,尽管前者以后者为依据。这跟梦境一个样。”

  03

  怀抱对大师级文豪的敬意,作者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体会大师的爱情观;看过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后又去看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并将小说与《挪威的森林》巧妙类比:

  “两本伟大的著作都发表在两个社会(美国和日本)的烈火烹油之际,却能够透视出即将到来的零落成泥”。

  这样的评价与思考在书中比比皆是。在这个浮华的时代,阅读这样的文字就像是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并欣喜地感受到花朵盛开后的满屋馨香。

  从《挪威的森林》开始,到村上春树陪跑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些年,阅读村上几乎成了文艺青年们提升格调的速成法则。但是,正如村上春树在《无比芜杂的心绪》中所说:

  “文学提供的是多尺寸的鞋码,大家要试很多也未必合适,但却觉得好像有‘某种意义’。”

  通读村上的作品后,作者对于“青春的痛楚、抗拒、成长”有了自己的思考,并且最终指向那个终极的哲学命题:认识我们自己。就了解和认识我们自己的方法上,作者引用了卡夫卡的话:“我想,我们应该只读那些咬伤我们、刺痛我们的书;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除了通读外国文学,作者的涉猎相当广泛,在对周天籁作品的解读中,将《亭子间嫂嫂》和《海上花列传》做一类比,后者曾经得到张爱玲极高的评价(张爱玲曾经感叹:《水浒传》被腰斩,《金瓶梅》是禁书,《红楼梦》没写完,《海上花》没人知道),对“娼妓文学”做了开展有趣的探讨;通过电影和小说《青蛇》解析李碧华作品,慨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三生三世三界中体会痴男怨女的悲欢离合。《爱在西元前》一文则是对于《诗经》中爱情的解析,带领读者走进西元前先民的爱情世界,也体现出了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

  04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大师的经典著作可以帮助我们读懂爱情,也带我们直面人生孤独的苍凉底色。马尔克斯、川端康成、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从大师们的字里行间寻找他们的态度,即“赞美年华的老去”。

  如今的我们动辄感叹自己“已老却事业未成”,在真正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老人面前,多少显得有些矫情。我非常赞同作者书中的一句话:

  “现代社会吹捧年轻,其实还是浮躁。原因之一是部分老人失去自信意态之后的失态失仪,而据此找到的年轻人无非是迎合老人的投机之辈而已。看英剧,说起老年贵妇,都是说越临近凋零而越发美丽,所谓夏日最后一朵紫罗兰。”

  而我们呢?非虚构的“私人记忆”分享渐渐在网络上方兴未艾。很多所谓的作者,没有结婚就教读者如何权衡婚姻中的利益得失;谈了几场恋爱就变身情感专家,以历尽沧海桑田的口吻为后来者们指点迷津;还不到30岁,就举起张爱玲曾经的激扬之语“出名要趁早”为自己出书立传……很多人掀起一些浪花后又没了声音,后浪推前浪,我们是不是少了些许从容?

  05

  通过阅读,作者塑造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样通过阅读,作者确定了自己的方法论。在“关于救赎”部分中,作者继续向读者分享自己在阅读的漫长历程中积累的点点滴滴:探索日本作家太宰治的懦弱与骄傲,从奥斯卡•王尔德遭受审判的际遇思考“异端”之含义,从而引发对于宗教、社会、政治、哲学的思考。

  思考的深度与否暂且不表,就作者文中对于名家宿儒观点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看,足可见作者在生活中是一个勤于思考、勤于记录,涉猎广泛、爱好多样的年轻人。文中随处可见作者日常阅读中的深刻感悟与思想的灵光一现,有对于理性的思考、对于“绝对正义”的发问,还有观察和体悟身边世界转变的随笔记录。

  前段时间,我曾经读过一本名叫《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小册子。日本作家奥野宣之以精益求精的“笔记本读书法”向读者分享提升阅读效率的方法。在第一部分“如何用读书笔记塑造‘读书生活’?”里,奥野宣之认为,要做到买书时不被言过其词的广告和名不副实的销量排行榜左右,最佳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随时随地列购书清单”的习惯,具体方法就是:通过广告、他人推荐、名人介绍积累自己的购书清单,购书时“有的放矢”。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购书清单”大大地扩充了。说来惭愧,虽然也曾在豆瓣等“文青聚集地”混迹多年,但太宰治、奈保尔,包括菲茨杰拉德的著作我却涉猎甚少,仅有的接触也只是浮光掠影,并未深入阅读过。享受完了这本“献给万千文艺青年的饕餮盛宴”,我要踏踏实实的去读书了。

  谈到提升空间与瑕疵,那么也斗胆多说一句:作者的某些文字表述尚有需要琢磨的地方。但诚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收录的文章是她近十多年来陆续写就的一些随笔。我相信,作者是有意保持着自己十多年前文字的本来模样的。回首相望,从“此时”望向“彼时”,看着自己当年的文字,那些逝去的时光,又何尝不是我们生命中的'有时'?

  《有时》读后感(七):短的是快乐 长的是人生

  1 “我们人还是不了解自己 一定要倾国倾城 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 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是爱的”

  2”最令焉识心疼的是 婉瑜从来没有意识到人们和事物们对于她的不公 因此没有被不公变成怨妇“

  3”人很难超越自己的时代 这意味着个体气质以及教育往往在你的青春时代已经注定 个人成就的天花板从出生往往就已经隐形存在“

  我觉得我所处的环境已经束缚了我很多 小镇的保守 幼年的胆小懦弱都让我错过很多 从这一刻开始 想勇敢且及时做想做的事

  4”最不可忍并不是妥协 而是平庸“

  我的理解是 对现实妥协 容许自己归于平淡 但是每天用心生活 不容许自己日渐平庸

  5”一个无根的人 如果得到一点温情 往往会成为生命中恒久的温暖“

  好像可以解释旅途上的人 很容易被温暖的陌生人打动

  6”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琐碎的日子 就这样成了永恒“

  7”爱是一种温柔的献祭 需要给予彼此最柔软而致命的部分 而给予本身就是收获 从打开家门的那刹那 我的身体便有一种感觉 就是我不是孤单一人“

  8”一个人的年龄并不是他有多少岁 而是他感觉自己多少岁“

  9”幸福感受离不开记忆 而记忆好坏只是一种感受 取决于事件高潮以及如何结束 并不取决于时间长短“

  10”短的永远是快乐 长的永远是人生“

  11”活过 爱过 写过“这是司汤达的墓志铭

  12”父亲去世给我的真实感受并不是我送走了他 而是我们一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他送我到一个地方 那也就是他在世界上的最后时刻 然后他站住了 而我越走越远 渐渐看不见他了“

  13”无奈是无奈 忧伤是忧伤 但是也就仅此而已 需知眼泪 也不过是一种体液而已“

  突然觉得有点无能为力啊 流出一种体液 改变不了什么

  14”人的生日 并不单是妈妈生你的那一天 还有很多能令你心境改观的 便是你的生日 某种意义而言 如果一直在观念更新 那么就一直在重生之中 “

  我渴望一直在重生中啊啊啊

  15”要消失的东西最终会消失 但不改初心与初衷即为豪情本色 而记忆留存以及口口相传也是一种不休的方式“

  16”武侠小说归根结底是对于一个充满秩序感的旧时代的怀念 而且这个时代很可能在外人看来只是一个怪力乱神的无边梦呓 武侠本是一种情怀 无须写尽 “

  17”无赖派文学 灵魂憔悴破败之音 顾名思义 无赖派文学在日本主要是指以自谑的态度来表现战后日本战败社会与现代人精神与感官世界的双重萎靡 疏远于主流之外 以颓废抵抗社会化 现代人身陷其中而又难以脱离的异化被一再抵制 太宰治是无赖派的代表人物“

  18”厌恶家庭却一生都在经济上难以脱离家庭支持 这些都最终促使他彻底走向虚无“

  19”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 是主体存在的表现 语言退化的本质是思想的堕落与理性的麻木“

  20”一个异端没有生存空间的时代注定是可悲的 而没有异端的时代是彻底堕落的“

  21”理性是好东西没错 但是只能告诉你所知道的东西 无论是作为工具使用的理性还是作为价值判断的理性都只能作为生活的一个方面“

  22”当人们停止信上帝的时候 不是说他们什么都不信 而是说他们什么都信 生命的本质如此 必然一次又一次固执地拒斥虚无”

  23“似乎上帝想毁灭一个人的时候 不是让他发疯 而是让他更有理性”

  24“我们最好重读一本书 而不能只读一本书”

  25“我们应该自己走进经典 做出自己的思考 而不是把自己的头脑作为别人话语的跑马场和嘈杂的聚会”

  26"我不固执 生命对我才固执“

  《有时》读后感(八):凡事都有定期,万物都有定时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必然的答案,有的时候只能回答:无关对错,只是有时,譬如爱之绚丽徒劳,老之卑微枯寂,救赎之虚妄与可能---这构成人生不同况味的写照”,颇具禅意的书名,读完序言就惹不住会一口气翻完的著作。

  这是一本作者自己的书单和电影的评述,透过一系列大师的书籍和电影,讲述关于爱、衰老、救赎三个主题,其中爱的讲述始终贯穿始终,爱的无奈,爱的悲剧,爱的不伦,爱的禁忌;阐述了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解读,不被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注释所束缚; “短的爱情,长的人生”“短的永远是快乐,长的永远是人生”,或许一切都会消逝,变成我们憎恨的或是引以为傲的人,但一切都可以在记忆中得到不朽,有时这本书就是讲述作者对于诞妄、对于不确定性的通过不断自省不断抛弃来更加的接近未知的自我与真想。“凡事都有定期,万物都有定时”,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认清自己,不被他人所左右。

  《有时》读后感(九):书之书

  “读是一种消费,写是一种生产,读书是借用别人的火炬照亮自己的路,而写作更多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我们认真的读,努力着用别人的火炬照亮自己的路,我们简单的写,照亮的也仅仅是自己。看着生有时,死有时,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我们书写着有时哭,有时笑,凡事都有定期的人生。初看《有时》我在我的微博中这样写道。

  再读,才发现它不止是一本随笔集,更是一本“书之书”。为何称之书之书,首先,《有时》自成一书。其次,《有时》中又包含了许多的书。它涉及了全球炙手可热的作家和电影人,比如太宰治、村上春树、菲茨杰拉德、马尔克斯、王尔德以及徐皓峰、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等,作者对文学作品和经典电影以及其中的经典人物做了深度剖析,他的视角独特,文风犀利,从中延伸出来一系列哲思美文。

  书中分析到的有些作品,我曾经读过,但有时并未细想,于是跟随着作者的文字重新回味!有些作品,我未读过,于是更加想要了解。所以,此书需读,此书中之书,也需读!我继续读着……

  《有时》读后感(十):若离文字岂能禅

  若离文字岂能禅

  ——读徐瑾的《有时》

  □清秋124

  喜欢思维敏捷的人,更喜欢能写出透着智慧文章的人。徐瑾的这本《有时》真不错,不论是人,还是书,皆为我所喜,竟然连续读了两遍。有意思的是,她在书中所提读过的书和那些书的作者,于我却是大多陌生,孤陋寡闻却不妨碍我的阅读,倒是勾起些欲望,而她的知识点和语言风格,我蛮喜欢。这于阅读,可能更有趣味一些。或者,不知何时,我会心血来潮,读一读她所认可的那些外国作家的著作,钟爱与否,得看与文字的缘分深浅。

  因为阅读,感觉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偶尔觉着自己学识挺渊博的,毕竟读书不少,偶尔又觉着自己学识浅薄,动不动就是寓目生疏的书籍和作者,更遑论过目就忘的本事,简直不敢和他人说起自己的记性。及至遇到《有时》,发现自己原来是纯粹的小巫,笑,始知学海无涯,苦作舟都撵不上亦无法成全自己并不远大的理想。

  开卷有益之一是了解一些外国名家名著,虽蜻蜓点水,也不失为一种文学的给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好,《霍乱时期的爱情》也罢,甚或《苦妓回忆录》,在我都是曾经听说而已。经此一提一读,倒成了引子了。日本的村上春树也是知名的作家;中国人周天籁的《亭子间嫂嫂》也能勾起人读的欲望,一并想了解那个时期的上海;江湖浪子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炒得那叫一个火,我却未曾饱过眼福;远藤和的《深河》也是个诱惑;止庵的《惜别》透着种超越母爱的悲怆,愈平静感情愈深沉;徐道峰的《道士下山》也应是个值得探讨的作家与导演融汇的精彩一幕;太宰治的才华以及创作包括他的命运,成就日本无赖派大师的地位;欧洲最受上帝恩宠的天才王尔德;农舍中那个本来就分裂而矛盾的奥威尔;被大众冠以新浪潮“最后一名隐士”之誉的埃里克·侯麦;时光中的潜行者塔可夫斯基;有爱也有悲悯的说外在并非唯一的白羊座大岛渚;荒木经惟的迷色世界……有多少动心,就有多少唯美。

  开卷有益之二是这些知名作家的作品极大丰富了我的视觉和智识,以飨文字的精神食粮,也能跳出国家的界限,扩大视野审视文学的覆盖性之疆域。譬如偏离正轨的奈保尔是徐瑾非常认可的作家,她看重他的优秀,也看重他的笔的“毒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奈保尔竟然使徐瑾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使她对于世界的新视角在心中破土发芽。她说生意人的读书方式务实又理性,我以为她既是在说别人,也是在说自己。小说是用密码写就的事实,是对世界的揣度。随笔则不然,徐瑾用一种洒脱的语言风格,向中国读者介绍奈保尔,这是她的因个人喜好而本意的推崇,显然,在文学的界别处,徐瑾属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那个赠花人。而我们,皆是以心灵之眼将故事转化为图画,同时启动智识的凡夫。村上春树对徐瑾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严格地说村上影响的应该是一代人。当然,作家自杀也是种超出常人的事例。古今中外,成为一种多发现象,要是就这个话题延伸开来,也能成个不错的题材。原因不外,文学的人多感性,容易冲动,内心敏感,很多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缺乏理智。

  开卷有益之三是弥补了自己性格上欠缺的某种特质,从书本中觉着了一种女人的强势,这种强势,一方面是徐瑾带给我的,一方面是她的这本书带给我的,都值得玩味吸收。鉴于自己的弱势性格,不爱人前显胜,亏吃多了,估计除了佛祖没人会舒服,谁真的信奉吃亏是福?这本《有时》中不乏警醒与对人世的深层思考,对我不但是学识的提升,更是心径的攀升。徐瑾是财经作家,在我看来,但凡学财经的,脑子都特活络,转得快,思维呈放射状发散出去,触角灵敏,反应迅速,在文学界探淌那自然是手到擒来。况且,财经与文学,某些方面也有相通之处。这本《有时》,却不关财经,是纯粹的随笔,而且多是作者谈及对中外国文学知名作家及其著作的看法。视野的拓展,语言的张力,见解的独到,形成徐瑾突破女性创作的一种突破。就算没读到她笔下作家的作品,却能令我对她这个重度阅读上瘾者写下的这本书的建构美美哒地解读。通读之后,我最大的感觉,徐瑾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男性接近,她的文字中,理性成分多过感性成分,这是一般女人做不到或者能做到一点点的,在徐瑾,却是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如同一件用熟了的兵器,因为拿手,舞得呼呼风响。

  开卷有益之四是《有时》里我个人认为经典的语句颇多。试举一二:肉体上不忠,心灵上却死心塌地,又从不让自己的背叛给她带去痛苦;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这更是一本关于人生的小说,一个关于“耽溺”的故事,而短的总是爱情,长的总是人生;盖茨比的故事背景是美国咆哮的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代勇于堕落又欣欣向上,慷慨给予盖茨比爱上黛西的可能,又一片片撕碎这种可能,如今盖茨比激起国内无数人的共鸣,部分在于穷小子逆袭失败的通感;迷茫比肩惆怅,绝望并存希望,反叛共生妥协,享乐同时厌倦;聪明的人往往没有聪明的人生;才华不足以自保,生活不吝倾轧天赋,最优秀的头脑往往最先崩溃;活过,爱过,写过,这是司汤达的墓志铭……

  一本好书的魅力不亚于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带给人美好的视觉和心理双重享受,哪个角度看都着眼。徐瑾的《有时》,在我就是如此。借用中国古人的话小结似乎也合辙合意:空到色香何有相,若离文字岂能禅。窃以为,《有时》的色香之相,便是文字的禅。

  2016.6.12

  书名:《有时》

  作者:徐瑾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4

  2016.6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定价:36.00元

  字数132千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