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超级阅读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10篇

2018-05-03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10篇

  《超级阅读术》是一本由斋藤孝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一):(原创)适合初学者的一本阅读书

  如今市面上教授阅读类的书籍有很多,每本书往往都有着不同的受众,有的讲解的晦涩难懂但却是再版的经典,有的属于技能提升类,适合有一定阅读技巧的读者,而今天推荐一本适合初学者使用的阅读技巧书《超级阅读术》。 先说一下成书的背景。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社会已经流行读书的热潮,一直持续到明治时期,这也是当下日本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而当今的日本却发生巨大变化,比如东京大学生的藏书量不断减少,通过书本获取系统学习欲望逐渐下降,这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看来阅读量少,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斋藤孝,是明智大学文学部教授,平时要指导很多的学生同时也担任了电视台早间信息目的主持人,因为是直播节目,所以工作十分严格,不允许出错。这两个职业让他每天生活异常忙碌,同时也促使他坚持广泛的读书,从而锻炼了他的读书技能,在责任感的驱使下,他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通过在这本书,讲解作者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阅读方法,从而比别人读更多、更精、读完后用于工作。 接着说一下这本书的结构,总共分了五个章节,是读书重要性-阅读技巧(速读)-阅读技巧(精读)-选书-输出为主线。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可以学习前人总结的经验、强化大脑等等,但是即便认同了阅读重要性的理念,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自己有时候会忘记读书。 在这里作者给出了建议:将读书融合生活之中。比如每天去咖啡馆看书,和别人约定等候地点的时候,首选书店,在乘车的时候不玩手机只看书。通过制定阅读的规矩,来反复强化读书体验,从而让阅读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当我们确定了阅读的规矩之后,面临了新的问题:选书难。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图书实在是太多了,容易让人挑花眼。作者提出可以通过滚雪球方式,将自己喜欢的作者全部作品集中起来读,也可以去图书馆、去旧书店邂逅好书,从而形成自己的书单。 当书选好后,这时候就需要关注阅读的效率,因为很多人无法坚持阅读习惯,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书中提供了两个方向的技巧:速读和精读。这也是这本书的重点。 对于速读来说,可以先集中精力准备几本相同主题的书,浏览目录,快速浏览全文,花5-10分钟找到书中的结构和关键点,然后提取出自己想要了解的五六个关键词,集中阅读。 在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贴切例子,比如对于大部分书的结构,简单的可以总结成:第一章是目前为止大家都这么想的吧,第二章是过去的理论如何,第三章开始是最重要的,结论在最后一章。 所以当读者对某个话题已经有一定了解之后,可以直接通过目录省略很多篇幅。 只有速读容易宽而不深,所以需要精读来配合。在速读基础上,针对一些重要内容详细阅读。比如可以使用三色圆珠笔读书法,将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含义,比如红色代表重要,蓝色代表比较重要,绿色有意思主观感受。但要注意的是,绿色调动阅读神经,是最重要的。 读完一本书之后,如何运用是最关键的。作者建议可以将书的内容带入平时聊天话题中,这样可以反复锤炼自己得到的知识。 这本书对于读者来说,除了一些阅读技巧外,最大的启发在于,可以从中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异域风俗。 比如在国内的阅读技巧书中,很少会提及阅读漫画,而在日本看漫画,是一个重要的解压、拓展交流宽度的重要方式,并且日本有很多类似于漫画的、图解版书,这种书用最直白图文方式去解读了经典,对于读者来说是最好的入门书籍。相信明白这种书的重要性之后,国内的图解版书会更吃香了。 而另一个让人关注的技巧是,在精读章节中,作者特意提到了朗读、背诵的重要性。 我们在学生时代,朗读背诵是语文的必修课,但是离开学校后,这两个技巧反而被遗忘了。重新拾起享受朗诵、背诵,相信将是一件美妙的体验。而朗读也可以通过停顿、声调把握来凸显关键字词,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含义。 读一本书能切实的让自己内心拥有一个坚实的点,即便无法立即学以致用,终有一天会将这些点点滴滴串联起来,从而构建精神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开启阅读的大门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二):给你的读书加点料——让你更会读书的方法论

  陶渊明说:“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意思是说想知道千年以前的事,正是要依靠勤读古人的书本。读书是获取古往今来知识最便捷有效的方式。而且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那么到底怎么样读书才能算得上是“善读”呢? 是“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还是“解书只是明他大义”?是要“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还是仅仅要开心明目利于行?虽然对于每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和效果都是不同的,但是掌握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却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学会的“器用”。这个“器”可以让你有事半功倍收获

  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会有一个爱晒读书的姑娘吧!小Z就是其中的一员,朋友们认为她是个阅读达人,也常常让她给大家推荐书来读,可是每次和大家交流读书心得,她却刚开口就结束,或者只言片语抓不住重点,大家听得云里雾里。而她自己也是有一种“混沌不开”“茶壶里倒饺子”的感觉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将书里的内容表达出来。如果干脆没有读过书,尚有安慰,但是时间金钱都花了,甚至还不自觉地“炫耀”出来了,这个结果就让人感到沮丧。这样的读书的朋友,只能说,她是一个文字的“浏览器”,不是真正地读书,因为她们根本没有掌握真正的读书方法。读书就是消遣了一点闲暇时光

  对于有闲暇时间的人来说,读书可以作为消遣,但是,对于大多数为生存而忙碌的职场人来说,这样的消遣就显得太过奢侈了。步入职场之后,读书的时间就像压缩饼干中的空气,被一抽再抽,但是,职场上随时都需要我们自我提升,读书则是自我提升的省时省力的最好途径了,那么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而不是像小Z那样,读书之后还是一片茫然呢?此时,你案头应该常备这本书——日本作家斋藤孝写的《超级阅读术》——一本让你读书比别人多,读书比别人精,读过之后马上就能运用到工作中的书。

  本书作者斋藤孝是日本知名教育学家,很多人读过他写的关于阅读的书,比如《超级聊天术》《开口就能说重点》《教育力》《读书力》等等,他是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擅长的领域涉及到教育学、沟通技能、阅读技能。在他的著述中,每个人几乎都能学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本书中,你能学到速读技能,精读技能,选书技能和读书的输出四个方面能力

  一、作者首先给你一些必须读书的理由

  对于读书的好处,早已毋庸置言,否则社会上也不会总流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言论,在中国古代,读书会成为阶层跃迁的手段,现在,“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也依然以“高考”的形式存在于每一个家长脑海。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读书,摒除其功利性的一面后,内在的对于人的视野的拓展,对于人的思想心灵上的充实,对于人气质的改变其作用是巨大的。

  《超级阅读术》一书中,作者斋藤孝主要针对的是职场人士的读书方法,所列好处也比较有针对性,不过本书的出版也许在印证“终身学习”的道理,不管是身为学生,还是步入职场,学习都要像呼吸一样不能停止。 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书中提到的职场人士掌握读书技能的理由:

  二、确立读书的生活方式

  我们常常在各大平台上看到图书满减的活动,相比较动辄就要几百多元才吃一顿的大餐来说,同样的价格我们可以买到很多经典的名著或者当季的好书。也就是说,对于很多人来说,买书已经不是一个不可跨越的壁垒。这还不包括很多公益性的图书馆和二手交易平台。当图书几乎成为唾手可得的商品的时候,它真的可以像充饥的粮食一样,真正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明朗。因为读书还没有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买书、借书、读书也没有成为每个人的刚需。而在本书中,作者就告诉我们一些让读书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的方法。

  ● 构筑自己的读书方式,比如上车后只能读书,不能玩手机。

  ● 避免过分的网络社交(横向社交),用读书提升纵向思考能力。

  ● 阅读浩瀚的图书,建立脑中图书馆。

  ● 放一个书架

  ● 去找到一些能够谈得来的读书的朋友,不管是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中。

  ● 与人生导师共享精神世界

  ● 阅读古典名著。

  ● 向高性价比的读书目标迈进。

  ● 让读书锻炼你的想象力

  ● 读书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就像狄更斯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我们用一部手机便可以了解天下事的同时,也用手机将自己的时间碎片化,让人们陷入过分的网络社交,而没有时间进行深入的阅读,这样的结果可能就是,人越来越没有独立的思想。然而人类终究是一棵“会思考芦苇”,这种思考的能力从哪里来,第一是一种独立自主清醒的自我思考意识,另外就是多读书,提升自己的阅读量,就像作者所说,“人要咀嚼通过读书获得的信息和思想,重新建构自己的思想,这一活动能够纵深地培养每个人的思想深度”。 培养一种读书的生活方式,就是让自己的思想向独立又靠近一步的有效途径。

  三、速度的全技能——增加阅读量

  对于每一个读书人来说,提高阅读量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也是我们这个快节奏时代的要求。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定的,所以只有提高阅读速度,才能增加阅读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呢?那么答案在这里——速读。

  很多人在读书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阅读速度慢,甚至必须念出来才能读下去,有的人注意力很难集中,读着读着就会出神;有的人读书没有方法,拿起来一本书从第一个字开始读,一头扎入知识的汪洋大海不能自拔,耗费了时间得到的也许是灵光片语。 读书的人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怎么样改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呢?

  当你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你可能要花费一个小时阅读一本图画书,但是当你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理解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 同样的这本书可能只需要三分钟就看完了,因为随着你的阅读量的提高,识字的数量和理解能力都在提高,那么阅读的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所以,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个方法就是,增加阅读量。阅读量的增加,会让你掌握的知识增加,那么同时就意味着站在你面前的拦路虎也就越少,速度自然也就上去了。

  为了让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你还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漫无目的的读书就像在迷宫一样的城市漫游,最终可能会迷失,找不到回家的路。但是,如果你给你的家一个定位,那么无论你以何种方式走,最终一定会到达目的地。书中建议,读书的时候,哪怕你只是设定了一个“向别人介绍书中的内容”这样一个简单的目标,你读书的能动性也会提高,阅读的速度也会提高。

  还有,人的眼睛在读取信息的之后,大脑这个CPU 就要开始行动了,这也就是说,如果“眼睛一次读取的文字数量越多,处理的速度也就越快。”“不是一字一字地追踪文字,而是培养一次性地读取大量文字和语句的能力,提升跳跃性地读取文字的速度。” 想必你身边也有这样扫几眼就能读一页书的人吧!他们并不是走马观花,他们的阅读效率并不比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的人差,那么这种阅读的方法的确是行之有效的。

  在书中,作者还给我们介绍了诸如“用五分钟概括书中的内容”从书尾读起的“逆算读书法”“探照灯方式”寻找关键词的阅读法,也许其中的方法就适合你,并且对你的读书之旅有所帮助。

  四、提升读书质量——精读的全技能

  那么读书的速度提高了,自己到底能够沉淀下来多少知识,就要看你读书的质量如何了,这个时候,就是要考验我们精读能力的时候了。 书中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朗读的好处。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朗读是儿童时期的回忆,朗诵是高雅艺术,要么离我们远去,要么离我们很遥远。 而作者认为,朗读对于理解内容是非常有效果的。因为“要真正理解书中内容,在哪里停顿、怎么把握声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字词的意思是在读的过程中显现的””文字的意义,通过高声朗读自然而然地进入你的大脑。” 书中有一个非常形象比喻,就是我们在旅行的过程中乘坐了大巴车,那么对于周边呼啸而过的风景,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但是如果我们边走边看,那么身边的美景基本上都能够尽收眼底。而朗读就像是在用双脚“远足”,一点不落地看到了大自然所有的美景。

  在精读中,作者特别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做笔记的方法,那就是“三色 圆珠笔方式”:最重要的内容用红色的笔来画,比较重要的地方画上蓝线,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画上绿色的圈。当你这样做,那么这本书就成了你的读书笔记本,你就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 还有一种精读方法是“三段引用法”。就是在读书时,挑出三个篇幅,在和别人交谈或者写文章、写日记的时候引用,这样做能够让书中的文章完整地成为自己的知识。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让你在写文章的时候不再空洞无物,而是能够旁征博引,写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五、拓展读书范围——选书的全技能

  学会了读书,我们还要学会选择书。浩如烟海的图书中,到底哪些书是值得你去读的呢?一种方法就是滚雪球,当你喜欢上一个作家的作品,你是不总有一种冲动将他的所有的书都找来看一遍?读的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这就像我们喜欢上了一个偶像,就想要了解这个偶像所有的生活状况是同样的。

  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选择图书: 第一,当你处在不同的年龄段时。如果你是一个学生,那么你一定要抓紧时间来博览群书,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如果你是一个职场人士,那么就要根据社会变化和工作的需求来读书,好在现实中站稳脚跟。

  第二,当你在不同的场景中。你可以在图书馆、旧书店、网络书店找到自己喜欢读的书。

  第三、你要选择经典的图书,比如读名著,读内涵强大的经典读物,利用解读本去读懂古典读物,读漫画好给自己减压。

  第四,不同材质的书,比如电子书和纸质书我们都可以找到想要读的书,只是在不同的场合要让它们发挥不同的价值。

  六、输出的全技能

  在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输出这个词并不陌生。说到底,输出是对一个人所掌握知识多寡,表达能力强弱的最直接的考验。那么我们要输出什么,又怎么样输出呢? 在《超级阅读术》一书中,作者大致从四个方面回答了我们要输出的内容:

  第一,在表达自己的时候的输出。

  第二,在自己的思维能力方面的输出,比如,你是否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将概念转化为语言的能力,全局和系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对概念的转化和活用能力。

  第三,自我的塑造。

  第四,带领团队的能力,比如如何抓住人心,如何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以及一些处理工作的细节等。 想要实现这些输出,最快的捷径恐怕就是读书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代社会,尤其是对于职场的人士,表达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被提升,被重用。如果你多读书,那么就“能让文章的结构进入大脑,提高发言的建构能力。进而,随着知识修养的增加,你就能自如地操控丰富的言辞,提升发言能力。”其实,从另一个方面讲,这种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你读书的一种变相的“输出”。

  到此为止,书中的主要内容就告一段落。通过《超级阅读术》一书,我们学到了速读技能,精读技能,选书技能和读书的输出技能。我们要试着将每个技能都去应用在读书的过程中,用好的方法论指导读书,让读书的时间和精力不会白白浪费,让读过的书真正进入我们的脑海,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三):使用超级阅读术,让你一不小心爱上读书

  汉朝时期大才子孙敬饱读诗书,通晓古今,很多人都上门来向他求教。而他之所有能出名并且受欢迎,与他的刻苦读书是分不开关系的。他经常读书读到半夜,困得眼皮打架了,就把绳子拴在房梁上,绳子绑着自己的头发,只要他一打瞌睡,头发就会被拽得生疼,然后他就又立马精神继续读书。 与他同样刻苦学习还有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苏秦,他也经常读书读到半夜,一想睡觉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通过他的这样不懈努力,他从一开始被别人瞧不起,最后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两个人的故事就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头悬梁锥刺骨”。经常有人拿他们的故事来鞭策我们好好读书,很多时候我们就不自觉地把读书跟苦联系起来了,加上自己读书效率不佳,最终没有取得什么成果。然后就越来越不爱读书,一谈到读书就害怕,一看书就想睡觉。只能一边羡慕着别人一年读了60本书、100本书、200本书……并且通过读书过上了开挂的人生,然后一边暗自摇头说:“不行,我不行的。工作了一天累死,还要像这样逼自己读书,太苦了、太累了。我只想葛优躺。” 其实读书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辛苦,我们不需要像孙敬、苏秦那样头悬梁锥刺骨,我们只要学会使用超级阅读术,掌握一定的读书技巧,并且有效地运用上,你会发现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慢慢地你就有可能爱上读书。轻轻松松的,一年你就能读上几十本书甚至上百本书,并且能够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都不是问题。 那么什么是超级阅读术呢?如何使用呢?日本作家斋藤孝在《超级阅读术》中就为我们详细介绍了。 斋藤孝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现为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他修了多门专业,其中有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出版了多本书,如:《学会学习》、《深阅读》、《超级聊天术》等,可谓博学多才。 斋藤孝在《超级阅读术》中从提高选书全技能拓展读书范围;提高速读全技能增加阅读量;提高精读全技能提升读书质量等几个方面来告诉我们超级阅读术的使用策略,让我们轻松应对读书,并且爱上读书。 一、提高选书全技能拓展读书范围 读书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通过大量的阅读,慢慢地你会发现哪些书你喜欢但是不适合你,哪些书你不喜欢但是对你却非常有用。读的书越多,你的知识储备越多,你对读书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你也就逐渐学会了选择。 但是刚开始阅读时,你会觉得很迷茫,一片混乱,不知道要读什么书。书那么多,怎么样才能选到好书,选到自己喜欢的书呢?斋藤孝在《超级阅读术》介绍了几种实用技巧。 1、滚雪球法 滚雪球法是斋藤孝最重视的一种读书方式,他认为这也是读书中最精华的读书法。而什么是滚雪球法呢?斋藤孝认为滚雪球法就是如果你喜欢某一个作者,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个作者的一些书籍都读一读。比如:我喜欢东野圭吾,那么我就会把他的《解忧杂货铺》、《白夜行》、《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等都拿来看一看。 除此之外,如果喜欢同一系列的作品,喜欢这一系列作品中的某一个人物,想看看他后续的发展,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一系列作品都拿来读一读这也是一种滚雪球读书法,例如:有人喜欢《哈里波特》这一系列丛书,那么就可以全部看一看。 通过这样的滚雪球方式你就可以选出很多的书籍来阅读,轻松解决不知道选什么书的烦恼。 2、利用书单 斋藤孝认为制作书单既是自己读书的一种记录,同时又能够激发读书的热情。因此你可以利用书单来帮助自己选书。 在建立书单的时候不单单是把书名列出来,还应该把作者名字、出版社等也都记录下来,最后在书名后面写一两句自己的感想,也可以引用书中的一两句话。这样更容易增加对书的感情和理解。 二、提高速读全技能增加阅读量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处理信息的速度也需要越来越快。斋藤孝认为速读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技能。对于提高速读全技能他给我们提出了几个方法。 1、设定读书目标和读书期限 读书目的让读书切实有效,读书期限强行加快读书速度。两者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阅读速度。 如果漫无目的地读书,我们有可能读不了两页就不了了之。没有读书目的,那么我们读书的动力也就不足,很难坚持下去。 我们也不要读书目的设定得很高,这样很难实行,读书目的也就没有意义了。斋藤孝在《超级阅读术》中举了一个例子,他认为假设要把读过的书介绍给别人听,带着这样的目的,就会想要多读一点内容,不自觉地就加快了读书速度。 身为大学教授的斋藤孝,他经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5分钟之内将书中内容概括出来,通过这样读书时间的限定,学生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都习惯了,并且能够有效地将书中内容概述出来。 关于读书时间限定,斋藤孝还认为买了书之后,就应该立马读起来。人与书的关系就像恋爱一样,刚买书,就好像对它一见钟情,之后慢慢地就会对减少它的热情。因此买下书之后,务必当天读完。 通过时间和目的的设定,你就会慢慢地提高阅读速度,很快你读书的数量也就会多起来。 2、逆算读书法 读书的时候,我们不必从书的第一章读到最后一章,我们可以通过目录找到概括本书所有要点的章节先读起来,这样就对全书的脉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例如读这本《超级阅读术》我就想了解速读的方法,我就直接翻到了第二章,重点阅读这一章节,掌握速读技巧。 3、二成读书法 斋藤孝认为读书可以采用二成读书法达到速读的目的。一本200页的书中,其实重点也就大概只有40页,我们可以通过二成读书法来进行阅读。也就是说只重点阅读这40页。这与二八定律不谋而和。 当然对于这40页并不是阅读连续的页数,而是跳跃式阅读,这种阅读可以借助目录来完成。你认为全书哪部分重点,就看这部分。 4、探照灯方式 除了借助目录,我们还可以依靠关键词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这就是探照灯方式。例如:我们在目录中看到了“探照灯”这个词,那么我们就打开这个词所在的这一页,然后快速浏览,找到这页书里哪个地方有提到这个词,然后就重点阅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和段落。 一开始我们可能不习惯,这时候你可以在书本将关键词做上记号。当我们熟悉之后,你再次阅读时,你会发现一个个关键词自动跳入你的眼帘。 三、提高精读全技能提升读书质量 速读是时代的要求,但是也不意味着就没有必要精读,精读才能使我们的读书变得更加有深度。对于精读,,斋藤孝在《超级阅读术》中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 1、朗读和背诵 朗读和背诵能够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记得以前语文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是不是带领着我们阅读课本中一些重点部分,并且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赏析。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章老师还要求我们背诵。斋藤孝也是这样要求他的学生的。他认为这样精读方法就像是迈着坚实的步伐外出远足,让我们足够深刻,也让我们受益终身。 2、三色圆珠笔方式 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书上划线、标圈,把书当成笔记本和素材库。而这时候你可以运用三色笔记法,也就是使用红蓝绿三种颜色分别对书中最重要部分、比较重要部分、有意思的地方划线做上标记,这样重读的时候一目了然,让读书变得更加有效率。 3、三段引用法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可能没有办法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但是没有关系,如果你把书中认为有意思的、对你有用的地方摘抄下来,把它引用在你的生活中,那么读这本书也就有了意义。 关于引用,斋藤孝认为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三个篇幅,不管是一句话也好、还是一段话也罢,只要你认为它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就把它挑选出来,并且做上笔记。在和别人交谈、写文案时都可以运用于其中。 这种三段引用法简单可行,很容易就能够把书中自己喜欢的内容转变成知识。 书只有自己喜欢读才能读得深,也才能感受读书时的乐趣,增加读书的幸福感。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样写道:“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那么如何让这种喜欢变得长久呢?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术,将读书变得轻松。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四):读书懂了就可以?差得远呢。

  关于阅读,我有很多困惑:读书不少,却一句也不会使用,听别人谈话时将名家观点信手拈来,暗地里佩服。自己却茫然不知人家怎么做到的。

  合上书,似乎记得看过的东西,有触动或是觉得充实,但什么也说不出;过一段时间再翻开,整本书如同初见——这种感觉并不美好。

  《超级阅读术》帮我解决很多关于阅读的困惑。

  一、设定读书目的

  设定读书目的,即是假设“要将现在所读的内容明天介绍给某某人听。”

  这是为提高速读能力提出的建议,但是我打算用来提高读书的整理能力和逻辑能力。

  理财达人三公子曾分享过她是如何锻炼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向他人复述,将看的书或是电影讲给别人听,别人听明白了就达到目标。

  李笑来老师也说过用自己的话说书中的内容,就意味着读懂了。

  不只是读书,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或是写下来——做一次加工,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按照金字塔学习理论,教别人和演练一遍能记住的东西要比阅读 的方式记住地多百分之七、八十。

  学到东西不吝教他人,这不只是德行问题,关系到能不能学到更多东西。读过的书或是听的讲座尽可能把重点说给人听。

  二、三段引用法

  读书时,选择喜欢的三个篇幅,无路是一行还是两行都可以。在和别人交谈时或写散文写日记时进行引用。

  在书中选择受触动、有帮助或是喜欢的部分,写一写自己当时的想法,以后如何用来指导生活实际,或是喜欢的原因。

  此刻,写这篇读书笔记正是做这件事。

  以前,我走入一个误区——喜欢的太多。自己的层次有限,觉得哪句都比自己水平高,都值得再读和吸收。

  导致,一本书中折角太多,划线太多,想要做笔记的内容太多……然后,这真是好大的负担——太麻烦了,索性不记了。

  因为贪多,消化不动,一个吸收不了。到书中去寻找最精华的内容,两三个句子或段落,顶多四五处,能引用能内化就很好。

  作者很体贴地说:谈论时只需说出关键词和大致内容就可以,无需原文引用。

  三、输出为前提

  以输出为前提的读书方法。爱好历史的人,只沉溺在自己的兴趣中,不会将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知识用于兴趣之外的事情上。

  就这样将自己封闭在读书的世界里,未免太可惜了。

  以往,我伸手拿本书,只是打发时间;后来刻意买一个种类的书籍,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

  但,从没想过要把独到的东西整理并输出。

  我的打算是,在喜欢的领域里多读多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方式写出来,有自己的解读和感悟。但凡读书都是带着实践和提升自己的目的,并且将学到的知识理念写出来。

  四、涉猎广泛

  读书时你不能只读自己喜欢的种类、擅长的种类,需要通过阅读各种领域的书籍来养成整体把握事物的能力。

  以前,我的读书停留在需要的种类上,对其他书籍不甚感兴趣。

  买的书很多,但种类单一,读来读去都是一种思维,平日里偶尔看篇励志文都能和所读的书联系在一起。甚至,单位领导开会时,听到关于这一领域的片言只语,或是能联系上的地方,大脑都很兴奋。

  在这一方面确实提高很快,不过,修正这种单调的思维方式,却用了很长时间。

  五、啃读新概念

  读书的意义并不停留在单纯吸收各种知识上,也是为了吸收新的概念。

  当你遇到新概念时,吸收它并使用它。

  一直以来,我更喜欢读事例,对于概念都是敬而远之。看来得改改这个毛病了。不然,永远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遇到新概念,多思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还可以用在哪里?可以解释我经历的或是在书上看到的哪些事儿?

  来看看李叫兽的做法:

  我在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

  “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这句话如此简单,1秒就能看完,但是用这种方法,即使看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

  书上可能会对理论举例说明,但是那仅仅是别人使用理论解释现象,并不代表你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论来解释现象。

  所以我在看书或者接触任意一种信息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理论,总是问自己: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还有呢?还有呢?(一般要找到5个以上)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建立联系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大。

  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1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0000个知识,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

  李叫兽以上文字也在告诉我们,读书的同时要对重要的内容做大量思考。

  读书,并不意味着翻着看完所有的页码就万事大吉,也不只是看字,“哦,读懂了。”更重要的是读句子的含义,还有与句子相关的思考。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五):速读——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貌似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从网上直接获取,甚至还有人预言纸质书会被电子书所取代。这一天会不会到来?我不确定。但我能确定的是,在我有生之年,纸质书在我的生活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精神的锻炼正如同肉体一样,肉体久不锻炼,肌肉会松弛为“肥肉”,精神久不锻炼,神经会变得大条。所以从学校迈入社会后,更应该多读书。当然,如同跑步本身不是目的一样,读书本身也不是目的。为了让身体更加健康,我们可以选择跑步、骑行、健身等锻炼方式。那为了让我们的精神更加富足,除了读书,自然可以选择看电影、旅行等等你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方式。 本书的作者斋藤孝先生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现为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擅长领域包括教育学、沟通技能、阅读技能等。他认为职场人士尤其需要掌握读书的技能,通过此本书,他也为我们介绍了些许读书的技能与方法,像是如何速读,如何精读,如何选书等,这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通过书本,获取我们想要的知识。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六):目录就是读书技巧

  用5个小时看完这书,可以说全书都是干货!特别适合职场人平时没有时间读书,想读书,但又不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性价高的书,特别喜欢一句话“读书不是靠智慧而是靠知识”,只有多读书!多读书!多读书!里面提到很多技巧:比如适用速读的“逆算读书法”、“二成读书法”、“探照灯式”、“平行阅读法”;适合精读的“三色圆珠笔法”、“高声朗读和背诵”、“抄写”等,都是容易掌握的,其实方法因人而异,不需要拘泥于哪种方法,只要自己用的顺手就好。关键是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坚持每天抽出1个小时读书,一周读3-5本书,可以说你已经养成读书的习惯了,要读经典,读不同领域的书,这样才能纵向深化自己的思想!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七):《超级阅读术》:你要是早点儿看到就好……

  文/千寻心 我梦见自己一个人在图书馆里,所有的书都一本本飘浮在空气里。我随手打开一本书,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我努力地想看清,理解并记住其中的意思,可是书页在飞快地自己翻页,我根本连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这本书就飞走了,我又拿起一本书,还是来不及看就又飞走了,然后那些书又都愤怒地落在我身上…… 这是源于我看书焦虑所做的一个梦——迷茫、无助,而又渴望成长进步。现在上班了,时间夹缝里读点书,总感觉感觉很费力,很多书想看但是来不及。现在开始写作,更是逼着自己大量看各种各样的书。《超级阅读术》是偶然听大咖文友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中提到的,我觉得方法很有用就特地记下书名某宝上买了一本。 这本书是明治大学备受欢迎的斋腾教授所著,他除了日常教学任务,还担任了要求极为严苛的早间新闻直播主持人,与此同时,他还写书,在繁忙的工作中大量读书。他是“如何比别人读的多、比别人读得更精、读后马上就能用于工作的”? 本书序章和第一章主要阐述读书的重要性,精华部分在与第二、三、四、五章,分别介绍了速读、精读、选书、输出四个模块。 速读 21世纪是信息爆炸时代,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从众多纷纷扰扰的信息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速读是必备技能。 想要进行速读,作者给大家建议“设定”: 一、设定读书的目的;比如为了将书的内容讲给某人听。 二、设定最后期限,强行加快阅读速度。比如每周5本书,5分钟概要。 明确目的,比盲目读书会更有效率。可以让人精神一下子高度集中起来。速读的方法,作者集中介绍了: 1.逆算读书法:从书尾读起,迅速抓住要点,不必力量均匀地从头到尾阅读每一个章节,找到概括所有要点的最后结论部分开始读起,实用性、议论性强的书特别适用。这一点,对目录的把握要求很高。 2.二成读书法:即著名的8020法则在读书中的应用,通过阅读书中20%就能抓住重点,这需要培养自己强大的甄别能力。 3.探照灯法:边找关键词边阅读,做好记号,折下书角,有重点的进行关注。 4.同时平行阅读法:同时读几本书,从自己需要的部分开始读。作者可以同时读30本书,这个“量”刷新了我书要一本一本来读的观念。 5.视野拓宽训练法:书中提到左右臂笔直前伸,横向展开训练自己所能看到的双臂范围。另一种多行逐渐加宽字距法训练也很有效。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升读取意识的能力。 精读 1.朗读:一开始,我以为作者会给读者提出什么精读的奥秘,我没想到竟然是“精读的根本在于朗读!请放声读书”,这不就是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吗?这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原来就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朗读与背诵。朗读可以培养语感,背诵可培养把握文章脉络的能力。试想一个人从小就将朗读融入生活中,比如书香世家的孩子,受家庭熏陶背诵古典诗文,孩子长大后对古典诗文的这种领悟能力能把大多数人的甩出八里街外。 2.三色圆珠笔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在书上做笔记,三种颜色代表不同的重要程度。我其实就是书中所说的那个不太舍得在书上做笔记的人,担心这样书就脏乱了,但是很容易读了就忘,痕迹可以加深印象,唯有进入脑子里的东西才真正有用,否则保持再整洁干净的书,也就只是个工整的摆设。 3.三段引用法:选择三段想要引用的内容,将它们进行排列、消化,将喜欢的内容为已所用,反复谈论读过的内容,有意识地引用自己想要的内容,提高自己的“引用能力”,通过旁征博引,来提高自己文章的深度,和谈话的价值。 4.抄写:这又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方式,作者认为这是精读最有效的方式。我小学老师从教写作文开始就告诉大家,要留意摘抄优美句子了,用了这么多年,我更是深有体会。 选书 书海浩瀚云烟,互联网时代充斥满了信息,学会甄别,寻找自己真正需要东西的能力,早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1.滚雪球法:喜欢上了某个作者,那就把这个作者的一系列书都读遍,喜欢某个领域,那就把这个领域的经典都通读遍。因为喜欢,所以能读得深,坚持起来也不那么费劲,幸福的雪球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越滚越大。 2.列书单法:这个方法目前很流行,市面上有不少以服务读书的app,各大卖书网站也都有推荐,身边的专业人士,读书达人的书单也可以参考。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给自己精准定位,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想要看哪方面内容,列出书单有计划有目的的来读。 输出 大凡成功人士都是爱读书的人,比如日本首富、阿里巴巴投资人孙正义,在生病的时候一年读了2000本书!学以致用是读书的终极目标,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表达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写起文章来旁征博引,谈起话来滔滔不绝自然不是什么难事,肚子里货多,底气足呀。不断读书,可以强化自己“发言与发问”的能力。 2.思考力:多读得到普世认同的经典书籍,看书时充分发挥想象力,举一反三,将作者的思考内化为自己的思考,训练自己能够一分钟领悟作者的用心的能力。 3.精神力:努力了解外部世界,不断完善自我塑造能力,通过广泛读书,养成把握全局和“系统思维”的能力,活用概念,提高创造力,运用到与自己相关各个方面,碰撞奇思妙想。 我通读完此书,顿觉剥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要是能早点儿看到这本书就好啦,特别是关于速读与精读的方法,这本书也让我发现了自己读书存在的一些问题。 罗曼罗兰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我在读书的路上越走越远,所有的困惑与迷茫终将寻找到答案,总有一天我会不再焦虑不安,变得足够勇敢与强大,做真正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八):我读过的1000本书

  书还没看完,先写下书评。

  买一本可能是因为书名,也可能是因为作者比较知名,也可能是因为封面装帧的比较好看,也可能是封面上的某句话打动了你。

  这本书是从网上订购的,买它是因为书名。

  日本人写的书一般都还不错,他们的文字通俗易懂,读起来很顺畅,而且比较薄一口气就能读完。

  我是一个得失心比较强的人,一本书读一半就放弃是我最不能容忍的。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读书的历史:

  1.持续读书14年

  2003年高一开始读一直到工作十年

  2.读过超过1000本书。(豆瓣标记的400多本,早起读书的时候好像没有豆瓣,所以没有标记)

  3.读书最快纪录:连续10小时读3本(在去外地的火车上)

  4.喜欢读书的类型:人物传记,广告文案,营销策划,经典管理类,个人心灵成长

  5.拥有藏书2000册左右。(没细算,一面墙三个书架,两个大的,一个小的,全部摆满)

  6.自己写了5本书。(没有正式对外发行,但是以百元/本的价格在圈内买了1000多本)

  其实关于读书有三类人:

  1.从来不读书的人,这类人从来不读书,不读书的人几乎都没有思想。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当然有些老板不认识也很有思想,这个我不排除。也不要较真。这类人可能家里也有几本书,基本这样的书都是出自地摊,心血来潮买了一本。而且几乎是全新的,从来没有翻过。署名大概是《成功人的十大好习惯》,《为什么成功的不是你》,作者的名字一般都是你没听说的。或者是某某人编著。(我几乎从来不看某某编著的书,基本都是垃圾,教材除外。当然教材也是垃圾)

  2.读一些陶冶情操的书。很多人自认为自己是文艺青年,天天读一些附庸风雅的散文啦,小说啦之类的书。请问你有什么资格?我不是在骂街。我听过一个很喜欢读书的成功人士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没有赚足够多的钱,请不要读一些与赚钱无关的书”,我当时顿时被震撼了!从听到他那句话之后,我烧了所有的小说。(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你随便读)所以当你还没挣到足够多的钱,请读与财富相关的书,请读与你专业有关的书。

  3.像作者这样的读书的人。作者读了很多书,他的前三十页的方法几乎都是我正在用的方法。他读了很多书,当然他工作很忙,自己还要写书,还能大量读书,这种是难能可贵的。

  欢迎爱读书的朋友来交流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九):阅读要先求量,再求术

  我自己很喜欢读阅读类的书,并不是因为我想看很多读书的方法。事实上,我现在缺少的不是读书的方法,而是读书的量。现在市面上有多少的书,多少的文章都在强调“不要低水平的勤奋”,要“正确地努力”,才能获得“爆发式成长”。很多人的重点都放在了“低水平”,“正确”,“爆发式”,大家都妄想能得到一个所谓的“方法”就能不需要勤奋,就能爆发式地成长,这是典型的浮躁和功利的心态。

  不可否认,方法很重要,但是我们似乎都忽略了那些句子里更重要的东西,即“勤奋”,“努力”和“成长”。在我看来,任何的成长都是需要量的积累的,看书也是如此,在没有看到一定量的书之前,谈方法就比较扯淡了。

  而能写阅读方法的作者,一般都是真正喜爱阅读的人,他们的阅读量十分惊人。而作者在书中讨论书的时候那种情绪就能特别地能感染我,加深我对阅读的喜爱。而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读讲阅读类相关书籍的原因,类似《如何阅读一本书》,《越读者》都能给我这样的感受。

  再回到这本书,全书包括序章总共六章,分别从选书,速读,精读与输出四个板块进行讲解。个人感觉,这本书讲的选书以及输出的方法,可操作性不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上面介绍的方法高。

  序章和第一章主要是讲了读书的好处,以及如何将阅读融入生活中,现在这种类似的文章在网上也很多,书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书上也提到了阅读量的重要性,作者说“读过 1 本书与读过 1000 本书的人,他们的读书的质和量当然不同”。虽然现在网上很多文章也都是在批判那些只重量,而不重阅读效果的人,但是在我看来,对于刚开始尝试阅读的人,应该不需要管什么效果,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最重要的是把习惯培养起来,积累一定的阅读量之后才有资格去谈所谓的阅读方法与读书质量。

  第二章介绍了速读的方法,如何在快速浏览的同时能抓出书的重点,总结一下就是:

  * 为自己阅读一本书设定期限,强行加快阅读速度

  * 以输出倒逼输入,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就假设“要将现在所读的内容明天介绍给某人听”

  * 使用检视阅读法

  * 同时阅读多本书,并在不同的状态下阅读不同的书

  第三章介绍了精读的方法,作者介绍的方法比较传统,现在的人大概很少人会去这样做:

  * 朗读

  * 背诵

  * 在写作或者聊天时,要多转述或者引申所阅读的内容

  * 抄写

  这几种方法似乎都是在念书的时候用得比较多的方法,毕业之后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去这样子读书了吧,而且值得背诵跟抄写的也只有经典的古籍了吧。

  第四章跟第五章介绍了选书与输出,但是感觉书中讲的内容比较零散,提到了很多职场,以及沟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有很多小节的内容比较宽泛,可操作性不是很强。这两个主题,我还是比较推荐《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上面讲的方法。

  总之,从这本书上学习的方法比较有限,不过本来我的目的也就不是学习阅读方法,也就没什么好说的。这种书对我的意义在于灌鸡汤,每看一本,就能多少增加我对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帮助我坚持看更多的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书也就算是值回票价了。

  在附录部分作者向职场人士推荐了五十本书,然而这里面基本上都是日文书,因此参考的意义也不大,里面有中译本的也就这么几本:

  * 《自私的基因》

  * 《穷人的银行家》

  * 《论语与算盘》

  * 《卡内基自传》

  * 《富兰克林自传》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第五项修炼》

  * 《从优秀到卓越》

  《超级阅读术》读后感(十):《超级阅读术》笔记

  2018年读完的第一本书,读书时不时觉得惭愧,首先是作者身为一个外国人,对《论语》了解透彻,文中引用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说实话,我以前没看到过这句话,现在看到这句话,我还要想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学习老祖宗的东西远远不如一个外国人,实在是惭愧。

  其次,作者说一个月能读完一两本书,那不叫形成了阅读习惯,只有每周能读完2、3本书,才叫形成了阅读习惯。而我自己目前的状态是一个月都读不完一本书,就算按照每月读一本书来算,一年也才读了12本,这个数字实在惭愧。

  作者的2个观点我是十分同意的,一是大量的阅读,二是多读古典名著。想要开阔自己的眼界,是需要多读些不同领域的书,不同思想的书,不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某一种思想中,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岁月的洗刷,能够流传几百年到我手上的古典名著,必定有她不可磨灭的价值。现在书店里摆在畅销书架的上一些书,虽然她也传播了思想,但是经过十几年或几十年,大多数书也会淹没在长河中。用有涯的人生在浩瀚的书海里,最快捷的就是找古典名著来读。

  具体到读书的方法,作者讲了速读和精读,速读的时候,要设定期限和目的,我要在多久的时间内读完这本书,读完这本后我要输出些什么。这一点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建议,我读一本书战线拖得太长,有时候读到后面都快忘了前面讲了些什么了。

  另外读书的时候没有带着要输出的目的来读,通常读完了就完了,问我这本书讲了些什么,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我确说不出来,如果带着要输出的目的来读,真的可以一并解决我读书忘记做笔记的习惯。

  而一些经典,比如《论语》、《唐诗》等就需要精读。我也认同作者关于精读的一个建议,就是高声朗读,通过朗读,会让我更能理解书中的意思,也通过朗读,让人更能体会书中华章的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