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精进》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精进》读后感10篇

2018-05-05 21: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精进》读后感10篇

  《精进》是一本由采铜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进》读后感(一):书《精进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七个侧面

  (2017.2.28-2017.4.2)No.30 《精进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采铜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本书属于自我提升书籍,共291页,附上读书笔记

  这本《精进》有个问题式的副标题: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就像作者所提倡的问题式学习一样,以该问题为引,探求该答案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1、如何对待使用时间

  《精进》读后感(二):一切归于实践

  乍看题目可能会猜想这大概又是一本成功类型的书。“精进”是个很吸人眼球词汇,“很厉害的人”也是。本以为作者会先对这两个词进行一番解释,至少对“很厉害的人”进行定义。好吧,如果给我这样的题目,我肯定先写这个。 言归正传,这不是成功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精进的方法,但是书中也指出只有当理论投于实践,才会有质的变化特别喜欢章节后面的summary精炼提要和Practice实践练习,虽然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是你在前面仔细阅读时最关注的点,但是还是能带人大致回顾一下上文内容,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而实践练习,就是引导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部分的练习都跟着认真做的话,会对自己有不一样的认识,有些选择也会变得更加明晰。 最近在微信看到一篇感觉很火的文章,标题是“累,是因为你想要太多”,而也有这样的困惑。恰好这篇文章也提到了,个人觉得,解决的最好办法,将大部分时间专注于某一件事,而“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机会实现人才能的最大化。”毕竟我们的个人资源是有限的,时间也是,首先应该集中资源,集中时间发展自己的长板,让其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后言它。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精进》读后感(三):别被书名所误导,这分明就是一本思想工具书!(结合精彩提炼的阅读笔记)

  可能乍一看书名《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会让人以为是一本成功学意味鸡汤,细细读下来,虽然鸡汤味不是没有,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些思维工具,帮助你认清自己,成为自己认可的很厉害的人。以及写论文期间看到这本书,里面许多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本身都让我很有收获啊。

  话不多说,分享一下我结合采铜老师的精彩提炼所作的读书笔记。

  时间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半衰期) ,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把握做事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 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积累可信知识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反思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 这个单子还可以继续列下去,大家可以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摸索。

  * 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其中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地理气候环境;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文化层面因素;而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布罗代尔认为,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出现,往往具有随机性,在表面现象背后,是更深刻和稳定的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中、长时间尺度的因素,这些因素才是更值得历史学家记述的。

  选择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决定。 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如果有太多的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声音。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 下面是我总结的三种更加灵活的思维框架,也许能对正寻找新方向的人有所帮助。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

  * 选择太多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并确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呢?基本方法就是“精细化(elaborate)思考”,也就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这种方法非常适用。可能有人会说了,我做决定的时候也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为什么要用维度分析法呢?维度分析法是一种可执行过程,它的优点是把人们隐性的思维给外显化了,虽然确实有少部分人本身思维就比较缜密,但要是掌握了好的方法,便如虎添翼,两者并不矛盾婚恋拇指法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作判断,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行动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乐于接受反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行动后要及时反思,并梳理这件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 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写论文也是。一篇论文的图层可能包括: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用于解释说明案例故事、必要的模型图和概念图等。

  * 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上都非常出色。他们既能提前设想未来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情形,又能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因此他们总是比一般人想得更加深入和周全

  * 组织行为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在《行动科学》一书中写道,科学理论诞生于“维持其他变量恒定”的理想情境,而实际的问题则处于一个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相互依存又互相冲突的“复杂场域”中,并且具有某种独特性。

  * 我们置身在这个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如果要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表象之上,是经由归纳抽象出来的经验、假设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更加真实与繁密的细节信息。那么反思和行动,就成了在这三者之间折返的桥梁;反思和行动越多,我们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就像图3-4所显示的:

  学习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 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手法

  * 福尔摩斯说华生,你只是看,你并没有在观察。评论家充当的正是福尔摩斯的角色,他需要基于对象构建现场,借助工具和细节,找到一条通路,然后发现真相。评论就是评论家将他观察的途径暴露出来。在原本的意义上,电影是一次性的作品。多数人只有一次机会对它进行观看。影评人对于大众的第一层价值在于定格,第二层价值在于再现,第三层价值在于提供那条通路的入口。

  * 这正应了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 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 对于知识的操练并非全无章法可循,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我们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写作式操练、游戏式操练、设计式操练

  * “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学习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螺旋式循环

  *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方式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思维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基于深入了解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的因素,借助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考的周密程度

  * 更根本地讲,一幅画作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线条颜色、构图,而在于其背后所展现出的“观念”,艺术品的价值就是观念的价值。

  * 在表面上不相关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

  * 大脑需要“断 舍 离”简化, 是清晰思考的前提,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适度的简洁,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

  * 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把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删掉

  * 基于深入了解的浓缩,把丰富的信息浓缩并灌注进一个小容器里

  * 基于深入了解的“模式化”:找到共通的模式在现象间建立联结,并加以压缩归并。

  * 模式化可能是最终极的达成简洁的方法了。赖特说:“任何孤立的事物自身都毫无简洁可言。一切事物只有被恰当地置于某个有机的整体中,才可能实现这个局部自身的简洁。”因此,当我们习惯了碎片式地吸收信息,碎片式地表达信息,碎片式地做各种浅尝辄止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头脑、我们的生活就必然是繁琐、冗余和无所适从的。

  * 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在讨论创意思维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 表达概念和想法的常用图示类型主要分为两类:流程图和结构图。流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含有箭头以表示“流”的运动方向。结构图表示的是一个静态结构,用以显示不同部分或者因素间的结构关系。

  * 最常用的“脚手架”是矩阵和清单。

  * 矩阵——这种表格形式源于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维基(Fritz Zwicky)发明的“形态分析表格”(morphological box),也被称为“创意表格”,是一种非常适合多维度思考的、激发新创意产生的有效工具。

  如何努力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努力不是一味地用力,而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把时间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与飞跃。

  * 在有限的精力下,只能竭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其发挥到淋漓尽致,而自己的弱势带来的问题则可以通过与他人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来解决。但要是你没有拿得出手的、显而易见的优势,有谁会愿意和你组队打怪呢?

  * 发展自己的强项,并且寻找和结识与你能力互补的人,将使你终身受益。

  * 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当代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说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的需要(autonomy)、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和归属的需要(relatedness),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人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其中自主性非常关键,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兴趣。

  * 阻碍我们自主探索的一个障碍是,我们把一些过来人似是而非的“经验”当作教条,自己束缚住了手脚。这通常发生在新手身上。而经验丰富的人则知道,再看似有理的教条也只是某些情境下适用,并没有非此不可的道理。

  创造你的成功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且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在理论与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地构筑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你个人独一无二的智识。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如果你找到了一条别人都还没走过的路,只要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

  * 如何求解现实问题? 一旦进入荒野求生,你必须了解,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很好地活下去,其要旨包括:

  1.正确地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别人的问题表述。可以基于对现实处境的深入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重新进行定义,以接近该问题的本质。

  2.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不借助书本和搜索引擎,因为你面前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全新的。你可以大胆提出若干个假设性的求解方向,然后去尝试,此时失败是正常的,但你会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我读博期间曾去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实习,从事用户研究的工作。刚入岗位时,延续在校时的惯性,一接到任务,不是先用自己的头脑作一番思考,而是打开Google Scholar一阵狂搜。花了很久时间才慢慢醒悟,企业里给出的问题都是具体而特殊的,断无前路可循,必须养成主动思考、先行分析的习惯,通过思考提出若干假设后再去找文献或其他方法探索论证。

  3.继续独立地思考,但是你可以在希望比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联的知识,此时你需要快速筛选和学习新知识,甚至需要不带偏见的、尽可能多地寻找各种可能有益的知识,也包括与他人交流意见。这一点其实也不容易,因为人的认知模式总是先入为主的,先期进入的信息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当后面的信息涉入时,原先的框架会影响我们对新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意无意地采纳与之前信息一致的部分,而将相冲突的忽略掉。

  4.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记住,不是只有专家、教授、名人、权威才有资格提出理论,你也有能力来构建理论。构建理论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对问题的分析达到一个新的深度,同时也能将问题简化到最本质的层面,并且可能在将来复用于近似的问题。

  5.你提出的理论必定需要修正,这时你可以用你的理论去尝试解决问题,也可以试用于各种扩展情境,如果发现其bug就立即修正。迭代之后,你的理论就变得越来越有力度,解决问题的大门就此渐渐打开。

  6.但由于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抽象,所以你还需要去关注各种细节性的问题,去通盘考虑现实情况,去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来彻底解决这个复杂的现实问题。

  7.通常解决一个难题的方案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案不够巧妙,不妨试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找到那个巧妙的方案。

  * 但是在处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分析极端现象的价值常常会远大于一般现象。

  * 归纳以上五位人物的方法,可以总结出一条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精进》读后感(四):有时候小事也让你烦死,这些方法也许能解决你的烦恼

  我们每天都有一些想做最后都没完成的事。你知道你胖了该锻炼了,但是一跑步就浑身疼。你知道你该读书了,但是翻开书就困了。你知道下周一就要交报告了,但是你觉得现在时间还早呢。到底怎么样才能才能让自己动起来,去把事情完成呢。

  跑步.jpg

  通过读采铜的《精进》,总结出几个方法也许能帮到你。

  1.做好准备再行动会害死你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做事之前要做好准备。我们也是一直这样做。结果就是好多事情一直拖延着不做。

  我曾经在大学里参加英语演讲比赛,为了在比赛中表现精彩些,一直努力准备,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疯狂地背稿子,反复提醒自己上场一定不要紧张,结果就是因为准备地太久,太在意结果,上场就说了30秒,然后大脑就一片空白,就那样在场上尴尬了2分钟下去了。

  所以想再去办事时,先行动,如果一定要准备,也可以在行动中去思考如何准备。别像我参加英语演讲那样非要准备好。

  2.小事情的烦恼不一定小

  不知道你留意没有,小事情烦恼同样很大。我们经常被一些小事情烦住,比如孩子尿布湿没换,地还没拖,衣服还没洗。你认真观察下,这些事情比我们要买房买车的烦恼一样大。

  打扫卫生

  如果你不注意这些小事,这些事积累起来能烦死你。做些小事可能就改善你的心情。曾经读过《断舍离》也提到一些方法,我们在闲暇的时候,可以通过打扫房间等行动,做些小事就能提高自己的好心情。

  所以,当你有空余时间的时候,可以尝试去完成些一直没做的小事情。

  3。除了小事情,我们还可以做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什么叫最小化可行产品。举个例子,你读完《精进》这本书,你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时候突然想写篇书评,而这个书评就是你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因为书评展示你的文章逻辑还有你对《精进》这本书的感悟,通过书评来展示传播你的思想。

  当然最小化可行产品不止书评一种,你在某家公司的实习经历,最终写成了报告也算是产品,你绘画技能不错,通过运用这项技能创造的绘画作品也可以算产品。

  我们要像卖商品一样认真经营自己的产品,他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这些载体传播出去,让其他人欣赏。

  4.做事情不一定要一步步来

  你老板要你下周一交一份报告,并且还有PPT在晨会上展示。你准备怎么完成任务。你是不是先完成报告,再去做PPT呢。

  其实我们做事情不一定要一步步完成,就比如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把报告中的文字部分和PPT中的文字部分一起做,然后报告中的图片和PPT中的图片一起做,最后是报告和PPT的排版问题一起做。

  上面的方法就是同类型的任务可以一起做,这样反而能帮助你进入心流状态,而不是传统地一项任务接着一项任务去完成。

  5.任务完成怎么去反思呢

  采铜在书中提到,10年前他刚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从事用户体验工作。他的导师教会了他一件事,就是每做完一件事,脑子里要回想一下,做一个回顾总结,也就是复盘。他因此养成反思的习惯。

  反思

  但是我们普通人估计只会在犯了错之后,才会去反思到底哪做错了,下次该怎么注意呢?反思确实能让我们进步,到底该如何反思才能提升我们行的的效率呢?

  很早就有人提过这个方法,写晨间日记,早上的额时候,我们大脑比较清醒自由,这时候可以对昨天比较有印象的事情做个反思,复盘,这样我们可以记住其中的经验教训,下次也可以注意。

  今天的内容主要说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行动效率,对我自身而言,做小事和反思这两件事是需要我提升的。以后多努力,多实践这些理论,我相信对提升我的行动效率一定会很大作用。也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帮到你。

  《精进》读后感(五):一本顶一万本书

  刘震云写过一本书叫《一句顶一万句》,套用这个句式,我觉得,采铜这本书完全可以叫《一本顶一万本书》。

  在关于时间、选择、即刻行动、学习、思维、努力、创造等个人精进的各个维度上,采铜都如他名字所显示的那样,从各位大师的巨山上采出最重要的那点干货,集中在一起呈现在本书中。

  高浓度的信息量,光是能把问题说清楚就不容易了,更不可能像别的“单点突破”的书那样翻来覆去用各种材料各种栗子来反反复复阐述一个道理。

  所以,本书必须要配合特别的读法才有效——你家买袋干香菇还知道要用水来泡发呢对不对~像干货浓缩到这个程度的,必须要先加水勾兑。

  什么是水?水,就是你自己的实践。

  请注意,每一章最后都附了一份实践练习,千万不要跳过!千万不要跳过!千万不要跳过!重要的事说3遍~

  即使这本书已经干货满满,但光看不实践是完全没用的,可以说,前面论证举例的价值只占30%,后面的实践练习,才是真正能改变你,让你精进的70%所在。

  阅读不用求快,对本书来说更是如此:最好的阅读方法是一周实践一章的内容,并认真填写后面的实践练习。而且,实践和阅读的顺序未必要按照目录排列。拿到书,先浏览目录,找到你最感兴趣的章节,或者直接快速翻页全书,在你感兴趣的地方停下来细细阅读,选定以后,再反复阅读几遍,做好笔记,想想应该怎么实践,记下可以改变的一些行为,还可以和朋友交流读完的感想,加深印象。

  要知道,读完不是目的,就如第三章章节名所言,重要的是“即刻行动”。

  好在,任何一章内容最后还都有有划重点——精彩提炼的话,背下一两句特别受启发的话,并在生活中实践它,相信要比看无数本书更有效。

  愿大家都能不断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精进》读后感(六):谈成功之前,先修缮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吧

  我以前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篇文章,总要等到所有的结构、措辞、逻辑都完美了,才会发出来给大家分享,可这样做的结果,是有道云笔记里积攒了越来越多速记和笔记,但是根本无人知晓。

  也因此被骂了不少次,就这样工作了一年之后,遇到了一个实习生,她也是这样的思维,甚至比我更甚。

  真的是灾难性思维啊。

  《精进》读后感(七):精进:做一个对自己aggressive,锐意进取的人

  豆瓣上对《精进》寄予差评的读者,多数都停留在了这一章的阅读。采铜的书有种很奇特的功能,当你阅读的时候,会不自然的放慢对周边时间的感觉。这可能会对那些经常进行碎片化阅读的人产生不适感,所以就很难往深里读下去。

  对时间的讨论放到全书的第一章节,想必也是想让读者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基调:我们如何对待时间,决定了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

  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采用郑重的态度:

  1: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的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

  2:因恪守本心而知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尽成。

  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时间视角:

  工作要快,生活要慢。工作强调计划性,执行度和效率,未来视角让当下的行动更好的满足工作目标,时间利用更有效率。避免工作和生活混淆,多用积极过去的时间与朋友家人相处或是独处。

  把时间花到值得做的事上:

  从两个维度衡量做一件事的意义。一是这件事对当下的我带来的收益是多少?而是这项收益值随时间的衰减速度,即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越持久。

  多做半衰期长的事情。

  1:收益值得高低无关紧要,只要收益值可以累加,就尽量去做。

  2: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长期有益,就尽量去做。

  收益本身就具有长期保持的属性。比如方法、技能、以及具有稀缺性或者不可替代性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生活中多去识别这些这些事情。比如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反思和个人总结。制定一些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现代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的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而是执行无能。

  《精进》的第二章系统的阐述了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我截取了该章节中对我自己最有感触的2点加以详述。

  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

  1. 隐含假设的牢笼

  当我们限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结果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他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他们影响着。

  1):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景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需主动探索和发现。

  2):可能选项。指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来自与我们关联的未知世界,或者已知事物的深层信息,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2. 如何逃离隐含假设

  1)找出潜意识里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

  如果我们从整个人生视角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变,但不论如何选择,某些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被永久的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改变的痕迹。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到重来。我们会不断的定义出一些人生的假设,为之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的校正这些假设,重新选择。这样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建设性的改变。通过一次次建设性的改变,我们搭建起我们独特的人生。

  人生就是持续反复的构造,他既是不断延续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就像一个故事,有冲突、有转折、有高潮,也有预埋在暗处的种种伏笔,在某个时间点发挥奇效。你必须弄明白你在这个故事里你是如何成长、变化和坚持的,然后你才可以做出一个尽可能好的,面向未来的选择。

  开始完成一件事,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开始做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事,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而待管理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复杂度就直线上升,相应的,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这些隐形的心理成本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录

  精益创业中的一个概念:最小化可行产品。

  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来优化,这一过程称之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

  对于个人来讲,最小化可行性产品是什么呢?

  首先讲讲产品的概念:

  1 :产品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2: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的整合和组织。

  3:产品不是私藏在保险柜里的东西,而是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举几个栗子:

  1:实习经历不是产品,但基于实习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可以算作是产品。

  2:阅读一本书不是产品,但对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

  分解任务,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任务分解三明治:

  1:核心思考区 / 认知复杂度最高

  2:支持性思考区 / 认知复杂度最高

  3:操作性动作区 / 认知复杂度较低

  接到一项任务,首先找到任务的核心思考区,全情的投入到核心区而不受打扰。多线程是可以的,但是指从一个思考区到另一个思考区过渡的节点,而且要找出专注不受干扰的,能纯粹思考达至心流状态的半小时,把核心区搞定。

  在处理工作时,要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来积累智慧

  做事情要前瞻,更要回视,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

  1: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时间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当人们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更依赖于隐性的知识和隐性的推理。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看来,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书本中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都是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的只是要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需要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

  2:如何去反思

  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缺憾/意义

  3:反思中注意的3件事

  其一:反思要及时

  其二:梳理事情启程转折的脉络。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及关键的节点时什么,这些相关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

  其三:关注意外现象。关注意外现象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的方法。

  《精进》读后感(八):你也可以采铜-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自我提升类的书籍,一如其书名《精进》,指出人如何去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路径。作者指出了七个需要我们努力的方向,包括时间之尺,作出更好的选择,有效的行动,高段位的学习,修炼思维,如何努力,独一无二的自己。

  细分来讲,作者对每一个方面都作出了精彩的论述,作者的知识面相当广,对现今最新的知识涉猎很深,对于牛人们的理论信手拈来,如半衰期理论、心流的介绍等等,无不显示作者高深的知识面;作者对于如何提升自己有着很深的造诣,力图创造出使人受益的无知识。

  这本书是一种总分的结构,作者先引出书本的标题语--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有七个方面,做好了,就可以精进为厉害的人。然后具体对这七个方面进行明细阐述;作者在细节方面做的较好,无论是引用的名言,制作的图表,甚至作者自己的思考都有根有据。

  但是该书因为用短短的一本书就想让一个人精进为很厉害的人是不现实的,作者自己也说的,再好的方法都要付诸行动,行动是最好的精进之途;作者用了七个方面,又分开来说明,总归有的地方无法深入地阐述,有浅尝辄止的迹象,很难说让阅读的人立刻产生质的变化,毕竟这是传达理论的书籍,与教人做某件具体的事相比,肯定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急于取得成功的人来说,可能要失望了。但是书中的理念和作者自己的思考对于埋首于自己路途的人有着明显的借鉴意义。会让你在自己的路上走得更加的顺畅。有一点,我不太能适应的是,作者举例中太多的外国人的实例,也许外国人在管理方面确实比我们要先进,但是冗长的姓名,理论的名字,我一读就已经感觉烦躁不安,别提多好地接受他们的理念了,希望作者在可能的情况下,以后出书尽量多用中国人的名字和理念,起码也要将这些冗长的理论缩短一下。

  《精进》读后感(九):关于如何对待时间

  如何看待时间影响到我们如何使用时间、体验时间,也关乎我们如何感受事、物及对待事、物。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时间之尺”,对待时间的几个态度和视角让人颇有启发,在此梳理总结如下:

  1、以郑重的态度对待时间

  作者提到:“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急缓,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他说,孩童用郑重的态度去玩耍,成人却用游戏的态度过人生。

  这是一种认真、投入的态度,从这种态度中能感受到对时间、对事物、对生活的尊重和负责。陈海贤在《幸福课》一书中,有这么一节:琐事就是我们的道。他在佛学院吃饭的经历让他有所体悟。他说,“一件事是不是琐事,并不是由这件事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你对待它的态度决定的。如果你不轻慢它,以庄重的态度对它,那它就是重要的事”。这大抵也是一种对待时间的郑重的态度。因为对待时间郑重,对待事物也变得耐心而投入。

  采铜的“郑重”,没有限定是对待要事或琐事,但是做要事、正事的时间更是需要郑重、投入的态度。无论是心流体验、刻意练习、深度工作,无不需要以专心致志、全情投入的态度才能达到。例如,《刻意练习》一书中认为,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为践行刻意练习原则,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而《深度工作》更是将深度工作建立在专注的基础之上,即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理论和实践的指向不谋而合。

  而陈海贤的“庄重”,及于琐事。大体而言,我们习惯用好坏、重要不重要来评价一件事,导致我们将生活了两部分:有意义的正事和无意义的琐事。他说,“无意义感的意思大概是,我们想去更多的地方,见识更大的世界,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可琐事不仅没法带我们去更大的世界,还阻碍我们去”。可是,“陪伴孩子的时间和修行的时间一样”,做琐事的时间也是我们的时间,即使无法避免,我们也有责任以认真的态度来度过。所以,做生活琐事也是一种修行:“杂物琐事并非麻烦一堆,别以为我们一旦逃开,就可以开始修习,步上道途——其实这些琐事就是我们的道”。

  2、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时间视角:五种时间视角

  采铜引用津巴多提出的五种时间视角:

  ①积极过去视角:以积极心态看待过去,怀念美好时光;可让人珍惜亲情友情,更能感恩,但易忽视当下快乐。②消极过去视角:以消极心态看待过去,沉浸在以往负面伤害中;易出现心理问题。③享乐主义视角:以享乐心态看待当下,及时行乐,享受当下;但易放纵和沉溺。④宿命论视角:以宿命的观点看待当下,认为命中注定;易对现时之事感到无能为力而消极处事。⑤未来视角:往前看,关注目标和任务,为未来谋划,愿意舍弃当下以成就未来;但易忧心未来而幸福感不强。

  因此津巴多建议多采用积极过去、享乐主义及未来视角,且“随需而变”,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时间视角:①工作场合:采用未来视角,前瞻性、计划性、有效率地进行工作。②班后场合:采用享乐主义视角,放下工作,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③与家人一起的场合:采用积极过去视角,多回忆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五种时间视角作为一种看待时间的视角、框架,不局限于上述几个场合,在具体对待某件事时,采用这样的框架也能有所启发。例如,班后自我学习提升可多采用未来视角,提高效率;放松休息时可多采用享乐主义视角,玩的尽兴。从这个角度讲,这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对于时间的郑重态度:高质量地使用时间,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

  3、由当下向过去与未来延伸

  采铜引用心理学家林德沃的“延伸的当下感”的概念,即“既可以从当下来审视过去”,也可以“视未来存在于当下”。连接“过去-现在-未来”,这种向过去追寻及向未来展望的做法,可以让人对于时间更有感触,也更可能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时间。仔细寻思,过去与现在并非完全割裂,回首过往,一路走来是怎么成为今天的自己;现在与未来同样紧密相连,放眼未来,现在正在做的事、走的路又会通往何方。即使未能完全寻得答案,至少可以增加一些对于时间的敬畏,以及郑重。

  4、使用“近期未来-远期未来”框架

  这个框架在制定目标、完成计划的时候可成为一个有益工具。

  首先是框架的解释。远期未来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这种视角下的想法“往往缺乏细节,更多考虑的是这件事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书中举例:定下“成为心理学家”的远期目标,但未考虑如何实现。近期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的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书中举例: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时会计划如何学习并执行,但容易忽视长期后学好课程对于自己的意义。

  两种视角的利弊在于:远景规划时,远期未来视角容易倾向高价值和意义的目标而忽视可行性,近期未来视角容易倾向易可行的活动而忽视有意义的挑战。

  如果要与《地头力》一书中提出的“Why-What-How”解决问题的金字塔相对应,远期未来视角可对应“Why-What”,而近期未来视角可对应“How”。远期未来视角倾向于聚焦价值观、愿景、原则的战略层级,兼有目标;近期未来视角倾则向于关注计划、执行的战术层级,主要是方法论。但从总体上看,二者最好密切结合,不可偏废。

  采铜提出了两个关于“近期未来-远期未来”框架的应用。

  一是目标的设立上,使用“五年设想”。因为这个方法兼顾远期与近期未来,既考虑价值和意义,又考虑可行性。

  二是拖延症的解释及应对。他认为拖延症是因为近期未来与远期未来的不一致和冲突而导致的:“远期未来中有一个抽象且意义重大的目标”,但“近期未来遇上了实际的阻碍和便利的替代性活动”。他举了一个完成博士论文的例子:远期是要完成论文,拿到博士学位,意义重大;而近期则遇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阻碍,以及看电影、打游戏的逃避阻碍、便利替代活动。这种冲突不断加剧着焦虑感和失控感。

  为此,他提出的应对方法包括:①远期未来角度(既已确定目标的价值和意义,动机充分),“应该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去做上,特别是放到那些立即可实施的行动上”。②近期未来角度,“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甚至采用一些删除游戏、间断网线的极端措施。

  他最后提出可采取两个策略来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5、使用“短半衰期-长半衰期”框架

  这是一个关于怎么选择做正确的事的思维工具。“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什么是正确的事呢?作者提出两个评估维度:收益值的高低,收益衰减的速度。据此区分四类事件:

  ①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②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流行衣服;玩一下午手机。

  ③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学习;认真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④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隐私。

  基于这种区分,采铜提出了“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我想,还可以加上:“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因为长半衰期的事情,“它的效益可以积累和叠加”,“即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奠定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

  而一件事情半衰期的长短具有这样的特点:①有个体差异,与具体完成这件事的方式有关。作者举了一个旅游的例子:旅游可以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也可以提前做功课、游览时仔细观察、游后写游记。后者的半衰期可能很长。②有些事情本身具有收益长期保持的属性,“比如方法、技能以及具有稀缺性或不可替代性的核心竞争力等”。在这个思路下,作者列出了一个长半衰期事件清单: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品位;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发明;

  ●获得高峰体验

  这可以作为一个闲时进行活动的“傻瓜式”指南,在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无所事事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就做列表里的事情吧。

  同时,作为一个思维工具,“我们可以用半衰期看自己,也可以用半衰期看他人、看历史”。书中还提及了“短半衰期-长半衰期”框架的其他两个应用:

  一是多读经典。“所谓经典作品,就是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

  二是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碎片化、无价值的信息会成为信息噪音,干扰我们对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的判断”。辨认方法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用这个方法,“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受益的信息模式”,主动过滤掉信息噪音,专注于有价值信息。“对泛滥的资讯保持警惕,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经典作品上,可以避免无谓的躁动。从心智的成长层面上讲,这种复古也恰是最有效率的”。这又回到了“多读经典”的结论上了。

  6、运用“快-慢”结合的平衡时间观

  有时候并非我们推着生活往前走,而是生活在推着我们往前走。生活的快节奏、事情的堆集不断撕裂着我们的时间,让我们无暇停歇。采铜在书里引用了李欧梵教授的做法,认为从时间“快-慢”的角度,生活要有节奏感,有快有慢,形成快慢结合的平衡时间观。

  所谓“快”自不必多言,在社会大洪流裹挟之下想不快都难。要说的是“慢”。人们常说“劳逸结合”, “慢”与“逸”是相对应的,但我所理解的“慢”更多地指向独处、自我和内心,在纷扰的喧嚣尘世之外可以片刻栖息。采铜列举了时尚专家弗洛克在《享乐主义手册》中的几条建议来说明什么是生活的“慢”: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散步,不要方向;

  ●在完全静寂中看一本书;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睡到自然醒。

  并且,他认为“掌握生活快慢之道关键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应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他做的简单归纳如下:

  “尽可能求快的事: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尽可能求慢的事: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7、运用“深-浅”视角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快-慢”的时间视角有助于把握时间的节奏感,而“深-浅”的时间视角则有利于提高时间的质量感,主要是在闲暇时间方面。采铜认为时间使用的深度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对自己主观感受拥有的时间越来越少。

  他举例说明了使用闲暇时间质量的不同:看电视的“被动式休闲”和从事业余爱好所体验的满足感乃至“心流”状态。进而他认为,“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他的建议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以此来“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平衡时间的“深”与“浅”。

  保持这种业余爱好,有时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副产品”。除了采铜所举的医生在业余观察鸟类最终出书外,我能想到的还有:有人爱好写作,随笔散文,笔耕不辍,积少成多,最后还能出书;有人爱好摄影,持续精进,兼职摄影投稿。所谓“工作之外8小时”,这种“高质量的休闲满足”,是一种时间的使用方式,也是另一种对于时间的郑重态度。

  《精进》读后感(十):读《精进》

  是一本很好的自我提升类的书。读了这本书并不会让你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但是这本书会帮助你成长。分享一下学到的可以激发创意的好方法“晨间笔记”,这个是可以尝试的,趁早晨大脑的自我监管未完全清醒的时候肆无忌惮的写,可以让自己的潜意识无意间流出来。

  还有就是把握生活的节奏感,有快有慢。做事要快,要提高效率;但是欣赏艺术,享受和家人的共享时间以及对内心的思考发呆都要慢。

  还要提升自己的标准,高要求才能让自己拔高到更优秀的位置。

  不要把自己过度碎片化,碎片式的阅读以及思考会让自己的大脑无所适从,无法提高做事效率,也会降低记忆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新旧知识相结合。阅读完一本书,看完一篇文章,能学到多少,是通过你以后能调动多少知识来运用判断的。

  要把你的兴趣由消费型变成生产型,不要害怕展示你自己,越不怕越能收获反馈。进而得到让自己更加提升的积极反馈。

  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并不是速成的事情,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对自己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管理提升。

  共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精进》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