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精进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精进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4: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精进读后感10篇

  《精进》是一本由采铜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进》读后感(一):变形记

  变形记 北极荒原有一种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毛毛虫,每年秋冬,它蜷缩卧地,任凭风雪裹埋,春夏时节冰雪消融,它又死而复生,拼命进食,如此寒来暑往十二年,它才能积蓄到足够能量吐丝结茧、化蛹成蝶,一旦化蝶,则生命只余几月。看结果,彩蝶翩翩也只是昙花一现,看过程,成长进化其路漫漫,与一个人的现世修行何其相似,学习是进食,困难是寒冬,如果不终身积攒能量、经历磨难,可能到我们离开时,还与来时一样,是一只肉乎乎的毛毛虫。 近来,拜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朋友》,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采铜的《精进》,脑子里时常蹦出,“哎哟,这个想法好”“我靠,我也是这么想的”,然而书本合上,大脑很快就空白了,只剩些隐隐约约的余音再回荡,对此我既懊恼又无奈。关于如何学习、怎样读书、怎么做笔记,我看过很多貌似很靠谱的方法,但都没有跨出行动的第一步。年前我发愿,每读一本书,必写一篇读书体会,临到行动方知,想明白难,写明白难上加难,特别自己语感差、思路慢,连带读书的乐趣也少了不少,今天只好逼着自己再发一个小愿,认真把《精进》的读书笔记完成,顺带好好梳理近来所得。 关于为什么学习的问题 早晨闹钟响了,但我想再多睡几分钟,结果起来晚了,来不及吃早餐,只好饥肠辘辘去上班,坐在办公桌前我就琢磨,多睡几分钟是我的选择,没有吃上早饭是我的选择成本,如果起早点,可以在微微晨光中跑步,可以翻翻久不动弹的纸质书,还可以好好清洁一下自己的房间,这也是我选择睡懒觉的成本。踌躇了一阵,我还是把闹钟往前调了一个小时,虽然不能保证立马见效。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看待现在和未来,看待情感和理性的时候,存在着远比我们已知的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不去学习、不去思考,我们就如动物一样被本能驱使,会始终困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儿,我不会知道什么是选择成本、沉没成本,也不知道它们会与我有什么联系。 不知从哪里学到的木桶理论、T型能力理论,一直奉为玉圭金臬,还得意洋洋用之教育他人。近来却发现,自己只是鹦鹉学舌、一知半解,社会科学里的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时机不同、场合不同,同一理论可能就不管用了。当今社会高度分工,大多数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是某个领域的专长,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能力,一个单位需要的是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完全胜任,而不是所有能力平平,勉强够格,所以,木桶理论适用于谈团队,却不适用于个人。一个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力量来立足,不需要搞关系,不需要跑江湖,就能够取得他人的尊重。 对大多数人而言,短板太短也不可行,尤其是人格品性上的缺陷无法原谅。做事的长板特别长,为人的短板不太短,是比较理想的状态。李笑来提出一种多维竞争理论,认为最好的能力结构也不是T型,而是∏型。一个人也是一个团队,如果你在一个维度足够突出以后,就要着力打造自己的多维能力,不能总在一个维度上死磕。单个维度上比长度,两个维度上比面积,三个维度上比体积。一次跨界学习就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一旦跨界积累成功,实力竞争力就会以几何级数级别提升,而不是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简单。我深以为然,艺多不压身,而且好处大大的,但是前提是得有一技立足傍身。我想,如果再讲,如何培养能力、提升自己,我会更有底气,因为我见识到了,想明白了,也正在一步步践行,这就是学习与思考带来的变化。 我们要学习要成长,一个常人只能推动相当重量的石头,如果他不成长为巨人,他能够推动的石头,始终就那么大,即使一时幸运,借势借力推动了原来推不动的石头,最终不是脱手而出,就是压倒自己。如今,时代在变化,有人推动着发生,有人看着发生,有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学习,我们就会沦落为不知不觉的第三类人。 关于学习什么的问题 高中时便有读书兴趣,大学痴迷周国平,工作后开始大范围阅读,一年,多则五六十本,少则二三十本,三天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然而,书读不少,人却无多少长进,甚至滋生出眼高手低、自以为是的毛病。我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我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我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所以,阅读是有层次的,阅读的出发点需要从偏重感觉体会,逐渐升级到偏重理性思考,再进化到可以用于指导行动,可以说,阅读层次直接影响思考的深度。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如果你看了一段文字,内心连连赞叹,却生活照旧不起涟漪,它就只是一个信息而已。只有你从阅读中受到了启发,更新了思想观念,改进了思考方式,学到了做事方法,这个才是知识。然而,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学习与思考的出发点就是用来锻炼本领、提升层次、改变人生的。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和桥。 世间之事万万千,学习要饥渴,也要知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重点学习什么,主要看我们需要什么,其他的远观即可。我对当下学习的理解。一个是,要多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多阅读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多思考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尽全力打造自己的能力长板。条条大道通罗马,当你的能力水平达到相当高度时,你能从工作实践中衍生出理论,甚至哲学,进而影响到你的人生全局,这个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的突破口。再一个是,要多学习套路,多解析概念。概念是知识节点和基础,每个概念背后都有大量信息,我们要学着如何将其解码出来,信息之中又潜藏规律和套路,可以用来指导行动,这样的学习才有深度,有深度就有力度。学透一个概念,终身获益无穷。比如奖惩的运用,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奖惩的概念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科学原理又是什么?怎么奖惩最有效,一般有哪几个步骤步骤,又有哪些注意事项,这就是奖惩的套路。只要摸清楚奖惩这个脉络,不管教育管理、自我成长、养儿育女,用起来一通百通。 关于怎么学习的问题 偶然间看到一段话,读书就如同树木生长,虽然读什么很快就会忘记,但是读过的书会慢慢沉淀为大树的年轮,是我们悄然成长的见证。对于我这种读得快忘得快的人来说,这种观点简直如同天籁之音,一直用以宽慰自己,然而近来却发现,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有这种结果,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用这种状态来对待。阅读、学习皆有方法技巧套路,通则事半功倍,不通则事倍功半。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一个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答案,用问题牵引学习,用学习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虚无缥缈的,而应当是与我们当前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疑问困惑。没有问题,我们常常是零散的随性的去涉猎学习资料,去捕获一些不相干的知识,这种学习的结果,得到的只是一盘分散的沙粒,阅读往往也没有目的性。而在问题牵引下的学习,则是连续不断的构筑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连缀在一起,也可以很好地聚焦人的精力。只要学得深透,甚至可以借此建构我们个人的知识体系。前期,我研究如何用真理说服人的问题,为了搞清楚逻辑和真理之间的关系,专门买了一本《逻辑新引》,翻了又翻,现在想想有些不可思议。再一个是,立即马上开始行动,在做中学。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收录完全的信息,实际上,我们也不需要一直准备下去,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只有你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得以切实的锻炼,事业才会更加开阔。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学习思考,这是最有生命力,也最有效益的。我的理解,这个做,除了工作业务之外,最好的行动,一个是教,一个是写,只有能吃得进去,还能吐得出来,才算是自己的。因为,可以调动应用的知识,才是我们真正掌握的技能。

  《精进》读后感(二):就如同世间没有万能药一样,也没有一本书能够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吧

  已经忘了半年前是从哪个微博上我个人比较认可的用户推荐那里得知这本书并且做了收藏。半年后的今天终于得闲读完了这本书才想起来到豆瓣看看大家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

  豆瓣短评中有把这本书夸上天的(包括出版商的实名站台),也有把这本书贬地一文不值的,在网络水军当道的市场里,也很难判断哪方力量更甚。但就如同世间没有万能药一样,也没有一本书能够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吧,对我自己而言,是在合适的时间(个人迷茫期)遇见了它,带领自己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

  诚如一位持批判论调的评论说道“待见这本书的都是一些阅读量并不多且没有英文原著阅读经验的人”,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然而我们这类人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因为看了一本像《精进》这样对高阶读者来说满纸废话的书而得到了自我的提升又何尝不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呢?如果真的是一个大牛,那么这本书也无非是浪费了他几十元人民币以及至多20分钟的时间而已,因为一个大牛一定会在拿到书的20分钟后判断出该书是否有他所需要的内容从而果断决定继续阅读还是直接放弃。

  即使对我这样的菜鸟而言,书中不乏有些可以快进的内容,但我们只要选择取其精华就好,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每一本书都必须伟大到没有一点点的冗余信息,何况个体差异对信息的需求又是不同的。

  所以读完这本书,我学会的是开始阅读或者做一件事前先想清楚目的是什么,自己希望从中获取什么?然后再去用最快的速度寻找自己要的东西,把有限的精力专注于精华部分,最后阅读或者事件完成后第一时间做一次回顾。

  《精进》读后感(三):读一本豆瓣评分很高的书是种什么体验

  文/友竹

  读一本豆瓣评分很高的书是一种什么体验?看看采铜老师这本《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就知道了。

  能够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文字都是有理由的,要么它准确触及到了人们普遍遇到的问题,要么它为困惑中的人们指明了走出迷茫的路。而采铜老师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很好地完成了以上两个课题。

  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我想应该以下几点是很难绕开的:时间总是不够用、选择太多拿不定主意、拖延症日益加重、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等。这些问题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或许小小的差别就在于每个问题存在的程度严重与否而已。

  我们来看看采铜老师对“时间”的看法。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然而大家对待时间的态度却非常不一样。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是幸福的,他的所作所为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心理预期;尽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但是那很有可能出于能力问题,所以不会产生鄙视自己浪费时光的负面情绪。

  时间是衡量事物价值的最好尺度,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尤其如此。正如书中指出的那样,现在我们接触的很多都是“泛滥的资讯”,应该保持警惕。如果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经典作品上,可以避免无谓的躁动。这样看来,漫无目的地刷朋友圈真是蠢事一桩,因为,里面那些被争相转发的所谓“热点”往往寿命只有几天。

  对我来说,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几个以前从没接触过的概念,比如“半衰期理论”、“反脆弱”以及“增加必要难度”等等。先来说说半衰期。半衰期本是物理学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

  本书中说的半衰期,指的是我们在当下所做的一件事情带来的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简单举例来说就是,观看综艺节目、玩游戏等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半衰期短的事情;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或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甚至背单词都是半衰期长的事件。以这个标准来看,聪明的你肯定知道我们需要多做什么、少做或不做什么了吧。

  至于“反脆弱”一词来自塔勒布《反脆弱》一书,塔勒布用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的三元结构来划分世界万物,脆弱的东西像瓷器,强韧的东西像岩石,而反脆弱的东西不同于前两者,它不强韧,但可以从程度较小的负面波动事件中受益,比如人体的免疫系统,经受小病小灾的冲击后,反而会更加强大。因此,不论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组织,都应该尽量追求避免陷入“脆弱”的境地,而尽可能地实现“反脆弱”。“反脆弱”的知识往往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掌握的,特别是人们在不断地犯错和反思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最为强大。

  “增加必要难度”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比约克和伊丽莎白·比约克夫妇根据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后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原则。通俗点讲,就是学习的时候,要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因为这对提升效果非常必要。据说,练大脑就像练肌肉,得科学“加量”才行。如果要在某个领域达到非常优秀的水平,就不能满足于标准训练,而是要主动突破,去寻求更高难度的挑战。只有试着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才能达到你想要的程度。

  《精进》读后感(四):“学霸”与“学渣”都不是好选择

  在此之前,我一直对于“学霸”是充满了顶礼膜拜之情的。我相信,问出这句话:“你是愿意做一个‘学霸’,还是‘学渣’?”的时候,大家都会说,当然是愿意成为学霸。

  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中,采桐就提到:“学渣”与“学霸”都不是好选择。我们要成为的,其实是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看完这一篇之后,开始思考我是否具有这样主动探索的能力。

  有人也说: 所谓“学霸”,普通学生+预习=学霸;

  是一直能考高分的人,而要考高分,则需要严格遵循学校的培养计划,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标准课程的学习上,在有限的精力中,去探索有趣的,多元的世界的机会和时间就会相应减少。

  所谓“学渣”则相反,普通学生-努力=学渣!

  是不适应或者拒绝学校的培养,但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学习欲望,前进动力以及较强烈的自控力,用前面的公式,就是普通学生还不努力,就会被不停追逐自己目标的学霸型选手,远远甩在后面。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天分不高,睡得又早。

  我们要成为的,其实是这种组合模式:普通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驱动并具备自主解决大部分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探索精神的人。

  学霸选择依从,学渣选择逃避,但是在一点上面,他们却极其相似,那就是没有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也没有回答好自己到底想学什么,怎么学好的问题。

  在公众号后台,有刚考完高考,即将填报志愿的象牙塔新生留言咨询我:我自己喜欢文案创意,可是我爸妈说这种学习金融或者会计,以后的工作更容易找,而且工资也高。我该怎么选择?我是理科毕业的,但是我对文字真的很有兴趣,当时选文理科的时候,我两边的成绩都很好,要不是我爸说理科出来工资高,我就去读文科了。这几年也一直陆陆续续在写一些东西,也在关注广告大赛的参赛作品,现在要选大学专业了,又在纠结,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是选择父母口中未来就业形势好的专业。盼回复。

  很多人在参加完高考,在没有想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和最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的时候,就稀里糊涂地由着各种想象选择了一个专业,没有机会和能力来想到底适不适合,然后因为路径依赖,便将就着学下去,丧失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机会。

  连美国这么开明的教育国度,都被批评成如此教条化的教育方式,反观国内,培养出来的“学霸”,就是所谓的被灌输了抽象、片面信息的学生,他们顺从,却缺乏主见。

  也有人问我,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度过大学,才算是没有白费时光?

  我想,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在掌握好自身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突破教材、课程计划给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独特的研究轨迹,在这四年的充裕的时间里,去拓展和发现一个更加开阔更加深邃的世界。

  如果总在一个地方,一个专业壁垒里面打转,就会导致自己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窄。其实,作为职场中人,我对于在专业中的眼界深感无力,常常因为在大学几年的时间里,没有尽可能的去了解其他学科的东西。以为在期末考试里拿到第一名,拿到最高奖学金,就是优秀的学霸,在工作中以后,反而在常常被在大学期间有着优异的成绩单,还有这个一份自己的特长,在舞台上自信耀眼的演讲以及清晰的思路,幽默的谈吐,都让我这个还沾沾自喜的自以为是的学霸自惭形秽。

  其实,如果仔细的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往往在某一方面特别优秀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爱好,并对这个小爱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在某一时刻,惊艳了生活。

  我有一个学姐,曾经是校广播台的台长。在我刚竞聘去校广播拍做编辑的时候,她就带着一副窄窄的眼镜,坐在播音台前,认真地录着当天下午的稿子,声音清浅,不温不燥,整个下午,就在台前听完她的播音。

  后来,听广播台的同学说,学姐其实是化工专业的,因为不想离开父母太远,就选择了在家附近的大学,高分来到学校,并一直保持着年级第一的记录。她每周抽出两个半天过来广播台播音,声音已经达到专业播音员的水准,都是她从高中开始,慢慢锻炼并自学的结果。

  有一次,在下楼梯的时候遇到她,她摘下耳机跟我打招呼,我笑着问她,最近在听什么音乐。她说,也不知道最近流行什么了,其实在听的是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问她能应付过来这么忙碌的生活和学习吗?她说没什么,自己喜欢最重要。

  听说,毕业以后,她选择了继续深造,深造的专业并不是本科的本专业,而是去了中国传媒大学去学习播音主持。感叹之余,更加羡慕的是这种游刃有余的超自由的选择权,不断去尝试生命中所有的可能性,在每一次选择的时候,都是尊崇自己的本心,而且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做好,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境遇。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斜杠青年”。百度百科里面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斜杠青年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进步的体现。这种进步使人类摆脱“工业革命”带来的限制和束缚,释放天性。

  斜杠青年就是自主学习或者探索者的最突出的表现,只是他们是职场人,超级学霸是学生。然而,内在的核心是相同的,也就是,我们在钻研自己的专业的时候,更多的去试错,去尝试,在已经有了一定学业基础上,去自主决定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然后就开始去做吧。

  尝试可能会犯错,可能会遭遇失败,但失败是包含信息的,甚至比成功包含的信息还要大。

  采桐说,在大学里待了九年,然后走出校园进入职场,最大的感触就是:读大学时人一生中试错成本最小的时期。大学提供了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平台,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去尝试和经理,同时不必担负太多责任。只要不是太出格,即便尝试失败了,也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

  很多人回首自己的大学时代,感慨并不是时光的匆匆而逝,而是自己没有去尝试更多的机会,后来只得面临选择越来越少的窘境。

  不再以“学霸”骄傲,而是以创造为目标,促进对知识的深层掌握,最大限度的施展自己的潜能,在未来,努力的用另一本“作品集”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精进》读后感(五):读后感?第一篇书评 --- 精 进

  我已经不记得我买这本书是不是因为Kindle便宜买的。 虽然我逛知乎,却从没听过采铜. 关注低收益,短半衰期的文章多。我挺庆幸kindle给我推荐了这本书,《精进》, 其实副标题也写的没错, 不过就是多了那么些成功学的意思。

  这本书讲的就是精进, 精 (词穷,不知道接什么词好) , 进步。 从如何对待做事情的习惯,对待时间,怎样学习,如何思考,对,最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思考?

  这种算是工具书,书评不好概括的,章节与章节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联。 就我个人而言, 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时间,看待当下在做的事情的意义所在。 即便是工作了的人,很多也还是混日子,得过且过。 我并不想成为他们那样子。 看似努力,看似加班幸苦, 可却还是原地踏步。 它也教会了我如何思考事情的顺序, 我们总是去做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亦或是漂浮不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静下心来认真分析的时候,其实都有最优的选择......

  《精进》读后感(六):学了那么多时间管理办法,到底要如何管好自己的时间呢?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碎片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想着掌控着自己的时间,于是各种时间管理方法就应用而生。有像专注于一段时间的番茄钟工作法,有吃掉一只青蛙的集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法,有GTD列清单法,有像艾力的36枚金币记录时间法,等等各种时间管理方法。

  但是学了这些时间管理方法你会坚持一段时间,但是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很迷茫,觉得这些方法不太适合。到底有没有一种好的时间管理办法来管理好自己所有的时间。

  答案是没有。但是最近读采铜的《精进》,我觉得你掌握下面的知识就能基本管好你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

  《精进》读后感(七):向五年后的自己发问

  01

  昨天半夜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面的“时间”篇章里提到一个长期规划的事。书里说,对五年后的自己发问,问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掌握一门新的技能。其实年度计划这种事已经是陈词滥调了,但是很少有人真的去做。

  但在两年前我真的尝试着这么做了,画了一张人生发展的树图,正好可以在此刻回头检阅一下我的变化。

  02

  这张图是我在2015年第二次阅读完李欣频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这本书后,认真审视自己的兴趣与展望,用思维导图软件花了半天的时间画下的。现在就贴在我房间的门上。

  人生规划,年度计划到底对人生有没有作用,我终于可以给出一份我自己的答案。

  当初我把人生树图划分成了:家庭、理财、健康、学习、阅读、电影、写作、旅行八个方向,并做了较为具体的细分,使其具有即时行动的可能性。

  现在回头看,八个方面都有进展。或许和人生树图关系不大,因为这本来就是我的内心所向,树图只是将它具体化,清晰化了。

  但是若没有这份树图,我可能对自己的认知会模糊一些。树图在心里,我走每一步的时候,都坚定地知道,我在做我早就想做的事。不是一时兴起,不是毫无归处,也没有随波逐流。这指引着我的每一年,每一天的计划。

  03

  这次回望我也看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没有倒推到年计划里,导致进展十分缓慢。

  《精进》这本书里也提到,未知事物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完成一件事的复杂程度往往超乎想象。

  就阅读质量而言,没有主题化跟进,东拼西凑,不够深入,导致知识的融通和衔接出现断层而显得无用。

  阅读的偏好,导致公众号内容产出毫无用处。 写作的锻炼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缺少方法论的指导。

  但最大问题还是,太慢了。按照这种速率,我应该向天再借五百年才行。

  04

  于是,马上就有了焦虑感。时间管理的弊端就在于,它总是让我发现我太慢了,让我不禁感叹时不待我。

  幸好,《精进》里又有一些话安慰了我。书中引用朱光潜的话说:“做事业,做学问都只能算作是人生的第二桩事,人生的第一桩事是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所以在调整行动效率的同时还是要把生活放在第一位。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是说,陪小孩的时候忘记自己还有工作,工作的时候忘记自己还有小孩。可以作为以后努力的方向。

  这本来是一篇极为私人化的反省,放到公众号里,是鼓励大家也可以试着为未来做一份可视化的规划。这不是一篇鸡汤,更像是我的一个可行性报告。是对自己的现有状态的一个调整和警钟。

  05

  书中“时间”篇章里还有一点挺有意思。在这里记下和大家分享:

  处理事业与生活,得分清快与慢,深与浅的分配。

  比如清明假期里,边看电视边玩手机边和别人聊天,回头去看,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满足感。如果用这段时间去阅读,去写作,去绘画,去郊游,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自己热爱的事中,感受到的放松和满足则大大增加。这就是时间利用的深浅。

  而快与慢是指诸如,体力劳动、常规事务性工作,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要快,而与家人共度的闲暇,欣赏艺术作品,进行创造性活动,思考重大决策要慢。

  《精进》读后感(八):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指日可待。

  开始的时候,以为这本《精进》就是一本心灵鸡汤类的读物。很多人不喜欢鸡汤类读物,不过我却很喜欢,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书。结果,读完这本《精进》,我发现,自己彻头彻尾地错了。这就不是什么鸡汤,这根本就是一场满汉全席。

  简单地讲,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学习的书。有人说,学习有什么可教的,我从六岁开始上学,一直到十六岁读大学,二十六岁博士毕业,学习了二十年,还能不知道什么是学习?持有这种态度的人特别多,而且说话这种腔调的人还往往都是人们眼中的高级知识份子。但是,这种态度这种腔却绝对是错误的,因为现在这个年代,已经一切都被互联网+了,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是你无法想象的,如果不会学习,那么就跟不上这个时代,就只能面对淘汰。学习,不止是一年两年,五年十年的事情,它已经真真正正地成为一生一世的事情。不厉害的人,只有学习才能变厉害,很厉害的人,只有学习才能变得更厉害。所以,学习如何去学习,是现阶段最大的投资。

  读这本书,我做了很多的笔记,这是我以往读书时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读过不少书,但是这些新书大多是良莠不齐的,很多书甚至没有什么营养,你简单翻阅之后就可以扔掉了。有些书则是蕴涵着很多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你需要的,而这本《精进》当中,我需要的东西就非常地多。简单地举几个例子,因为我是学数学的,所以我对数学特别地感兴趣。作者在本书的前几十页中,提到了一个罗伯特朗,这个人将数学与折纸艺术联合在了一起。这的确是一个颇有创意的想法,对我的启示也有很多。尤其是我一直很想将数学与结绳艺术联合在一起,我觉得罗伯特朗这个想法和我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人家已经成功了,我的想法还在脑海里。另有本书六十五页处,作者提出的婚恋姆指法则也颇有道理。“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作为一个过来人,自己尚且不能将婚恋说得如此精妙,而作者却用短短三名话,就把这件事情概括得既完整又简约,真的是很了不起。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充满了智慧。书中的内容既滋养了我们的心灵,也补充了我们的智慧,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为我们提供了到达成功彼岸的方法——如何学习。读完这本书,你不仅仅有了去精进的勇气,更俱备了想要精进的动力,最为重要的是,你找到了精进的可行性——也就是精进的行动指南。

  相信,只要读者朋友们照着作者提供的方法行动,坚持下去,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将是件指日可待的事情。

  《精进》读后感(九):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人们往往称那些能给出精妙回答的网友为“知乎大神”,采铜就是众多“大神”中的一位。他是知乎第41161号用户,至今为止,他贡献了981个回答。获得了533509个赞同、122552次感谢,被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他的较真与理想主义赢得了无数人点赞。作为作者,他也出版过《深度学习的艺术》《开放的智力》等,我在阅读这本《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之前还特地在Kindle上载了这两本电子单行本看,在纸质书中不难看出很多关于深度学习和心智提升的理论在前两本电子书中都有所提及,但从逻辑编排和行文结构看,纸质书的逻辑更为清晰同时也补增了非常多新的案例。这本书一共只有七章,每一章讨论一个问题,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每个方向的内容都很有启发性。

  采铜老师本人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书写的也很有特色,在理论和实用性上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用很通俗的话把一些理论方面的说很易懂并提出了不少很接地气的实用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采铜之前在Blogbus上的博客“采铜学心录”,如果有读过博客的人应该可以明显感受到采铜阐述问题方式的变换。在09年到12年,他的博客更多的是以学术理论来阐述心理现象,而在《精进》这本书中,问题的来源多是知乎上热门讨论的话题,是生活中切切实实的心理困惑,比如: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选择太多怎么办?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怎样培养出自己真正的兴趣?可以说,每一章节的每篇文章都是在帮你解答人生的困惑,如果你还未形成一套自由的成熟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想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我觉得这本书的质量可以跟刘末鹏老师的《暗时间》和李笑来老师的《跟时间成为朋友》相提并论,大家要是以前看过那两本书觉得不错,也推荐去阅读这本书。

  不得不说刚开始是这本书的副标题吸引的我,我不知道这是作者采铜本人的想法还是出版社鉴于市场销量的商业考量。何为“厉害”,这本书中它传达的基本理念是这样的“厉害”的衡量标准不是“财富”而是“独特性”,寻找你的独特优势,发挥你所具有的别人没有的特质,并投入到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中,不断地打磨,不断努力精进便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我们会称“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彼得蒂尔”这类创造了知识和财富,具有卓越影响力和领导才能的人为成功的人,却很少用“厉害”一词。但我们却经常用“厉害”来惊叹“大神”或“牛人”等在某一专业领域钻研透彻或具有独一无二特质的那一类人。而《精进》更多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找到自我的独特性,并将特性与兴趣匹配成为更好的自我。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的捷径,很可惜如果你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这本书并不适合你。书中提倡我们做的是那些“长半衰期”事件,比如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的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而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低收益值”,因为违反了人类即时行乐的本人天性而被很多人忽略掉。比如读经典这件事,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多读经典读物,可就是难以衡量的短期收益让很多人在刚开始拿起书本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我自己也是这样三分钟热度的人。采铜在书中的一个比喻我觉得非常有趣,他说:“你不如想象,和哪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做朋友,就如同把他们加为微信好友,每天捧读他们的作品,就如同刷朋圈。”我想想倒也确实是,我们很多人埋怨自己所处的环境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可是在互联网教育资源如此发达的移动通信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善用书籍和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去实现自我提升,可是面对史无前例的世界教育资源的大开放,我们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基于采铜的启发,我自己也去Coursera、Udacity、edX上逛了一圈,原谅我外语水平有限,确实听了两节还蛮烧脑的。不得不说作为世界三大在线课程学院,课程质量那是杠杠的没话说,但据悉这些课程平台的学生课程完成率(即最终完成课程并获得证书的人数占报名人数的比例)只有5%-10%,这就涉及到自控力的问题了,想要知道如何培养自控力可以推荐看《自控力》这本书。

  我想无论是教育平台还是书籍都只一个窗口,打开了我们闭塞的现实世界,让我们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思维的局限性。借用@琢磨先生的一句话:不读书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太过沉溺于现实世界,容易让人狗苟蝇营。比如你可以通过读一本传记,窥见别人的人生。你可以读一本心理学的书,洞悉自我的处境。你可以读一本历史的书,看刀光剑影明白再辉煌的生命也会尘埃落定。读书,让你在历史、未来、现实、虚空中来回穿梭,然后发现自己生活的更多可能。

  阅完此书,我不得不佩服采铜强大的知识体系,书中引用的例子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也包括美学、艺术、经济、社会科学、哲学等多学科,比如在论述“人生四大格局”上他就引用了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谈修养》,在阐述“能力嫁接”理论是就举了TED视频中美国数学家和物流学家罗伯特的例子,在阐述多学科迁移思维时则以《如梦之梦》的赖声川先生的创作灵感经历为例。除了取材内容的广泛性,取材的形式载体也具有多样性,从行文中不难看出书中例子除了来源于比较主流的正式出版物还有很多来源于杂志、纪录片和TED的演讲录。采铜提倡泛主题阅读,想必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人都知道阅读的最深层次是“主题阅读”,即关注与自己主旨问题相关的一类书籍。但泛主题阅读即读表面无关但深度解读后可汇聚于同一主题的书,跨越更大范围,我在采铜分享的一节微课上了解到,他平时会利用逛图书馆、看会展、听讲座、看纪录片与TED视频还有朋友聊天,这种“随机漫步法”来引入异质信息,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去获取与自己想研究的主旨问题相关的片段,进行信息筛选。然后将有用的片段编码,注明来源做成索引,放进EXCEL表格内作为索引库,最后利用笔记软件构建知识储备库,进而构建起自己强大的知识体系。

  我个人非常钦佩采铜老师,他坚持探索和研究,只为创造一个又一个更优秀的智力产品,这在当下中国社会,是最稀缺的品质。在现在浮躁的社会,我认为越来越缺少像采铜这样的“理念人”。“理念人”的概念出现在书的第二章关于人生终极问题的探索中,指那些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这类人为理念而生,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采铜自己曾经说过——自己虽然有许多粉丝,但不愿意帮别人卖货。自己想要做的是成为一个源头,而非一个渠道。这句话,一直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他在他知乎专栏简介里看到他对自己写下的“求知四律”:对不了解的事物保持沉默,对深邃的事物保持渴求,对粗劣的事物保持厌恶,对恒久的事物保持迷恋。

  读一本书就是读一个人,作为自我理念的践行者,15年年初,采铜老师把能退的各种QQ群,微信群都退了,发了条朋友圈表明自己的心态,认为这些社交都是无意义的信息噪点,静下心来积蓄一年写了这本《精进》。前段日子,采铜在知乎上剑指在知乎社区帮百度写软文公关的大V,许多人对他的动机和方式存在质疑,为了对自己过激的言论负责,采铜自行发文声明退出知乎社区一年,欣赏他是因为他在按照自己想法特独的活着,知行合一并为之承担代价。如果这个时代总需要几个面壁者,用他们的理性探索求知者前行的道路,我想采铜就这群正在路上的人中的一员。

  《精进》读后感(十):厉害的人,利害的事----《精进》书评

  知乎,一个高人聚集的地方。采铜,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名字。

  一六年的一天,打开带着红点的邮箱,发现了这本亚马逊推荐过来的书——《精进》。看着评论还不错,买了来,随便翻开看两眼,就再也没兴趣继续读下去。成功励志的书我读的不胜其数,但都像是一个个治疗慢性疾病的药——只治本,不治根。

  一天上阅读赏析课,手边只有这一本《精进》,于是沉下心来,认真的看了看里面的内容,确实比其他的励志书好很多。与其说是励志书,倒不如说是一本自我管理的书。

  书中讲了许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拖延症”这个话题。

  “拖延症”,这个词可以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很多人身上。在我看来,这个词既有褒义,也有贬义。当拖延用到生活中去,那很好。在生活中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每时每刻,和家人度过幸福时刻,和朋友分享快乐时光,不受时间的约束,自然、舒适。但当拖延一旦运用到工作中去,那很悲哀。工作中拖延,影响的不只是时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旦下定决心开始,那么后面的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计划,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计划好工作,计划好生活,虽然计划不如变化快。但至少有了计划,那么做事就有了一个方向标,做事情也会有更多的动力。但是,计划应该合理,“少安排、高标准”是计划时间的原则。事情一旦安排的太满,做事情就会十分“赶”,导致每个事情都做不好。

  除了普通的日常计划,还应该有一个一年的、三年的或者五年的计划,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在这时间段里要干什么,达成怎样的预期目标。计划还应该注重反馈,及时回过头来看看,给自己留恋的余地。

  《精进》一本指导人们把事情做利害,把人变厉害的书。值得选择性的读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精进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