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做自己就很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做自己就很好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06 20: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做自己就很好经典读后感10篇

  《做自己就很好》是一本由邱汐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做自己就很好》读后感(一):无需仰望

  考研失败后,我听从了父母的话,试着考他们眼中最好的工作——公务员。无意插柳的我却被幸运女神“眷顾”,笔试面试都以岗位最高分被录取。七月份政审结束距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兼职做了一段英语助教老师后,我拖着大包小包还有行李箱跑去了三亚,一个我一直梦想有碧海蓝天地方开始了我的义工旅行。

  八月份的三亚是旅游淡季,没什么客人的我们十分闲适,渔港渔村的生活真可谓是每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至于头一星期我每天都待在客栈懒得出门。一天晚上大家临时决定进城看电影,骑车二十分钟后面对三亚市区夜晚的灯红酒绿建筑造型各异,我心中仿佛满是“多年”没进城后一下子面对此情此景的不淡定

  几天后我第一次自己离开鹿回头村进城,一个人顶着烈日穿梭在三亚市区闲逛。一整天下来除了喂饱自己之外一无所获。本已不抱什么希望的我在旋即离开之际,看到一家颇有格调书店,抱着自己还算是个文化人的思想打算随便逛逛,不想就此邂逅封面上的邱汐岩。

  书名叫《做自己,就很好》,坦白说,这名字实在没啥吸引力,抛开作者,我想这要么又是众多鸡汤中的一例,要么就又是哪个“青年才俊”装深沉人生其实自己也没啥阅历。But,作者是我喜欢的邱汐岩,好吧不管说的什么先买了再说!

  很多人是从《一站到底》知道的邱汐岩,那期节目我看过之后并没有对他存有深刻印象,倒是在那之后看了他之前录的《天才知道》才对他路转粉。尽管那一季的《天才知道》他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在我看来他散发出来的是不同于一般“学霸”和很多“天才”的书生气息或桀骜不驯。他给人的感觉自信得有些玩味,淡定之中又不乏年轻人应有的那种朝气蓬勃。那时候难以形容这种特别,而在看了本书后,想了想那种东西似乎是他所谓的“燃”——那种不是天才而通常是小人物拥有热血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已是在三亚回南宁的飞机上。一早告别了朝夕相处的天南小伙伴,看了情人湾最后一眼,我离开了这个梦一样的地方,踏上了回归现实的路。万米的高空,我看他讲安河桥和鼓楼大街,我看他讲《灌篮高手》,我看他讲考研失利,眼镜后面的我泪眼婆娑,仿佛是在倾听着自己。

  从2011年起,我在北京待了将近五年。曾经北京于我是仅存在书本电视中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但高考结束后我已有幸身在它的腹地。五年北京的学习生活令我改变了许多,我亦对这个城市为何交通空气深受诟病依然挡不住源源不断的北漂扎堆涌进深有体会。由于种种原因,我终究没有成为北漂大军中的一员,而是带走了这座城市给我留下的无数美好回忆。安河桥,那是至少每个月去北大口腔复诊时坐地铁都会听到的名字;鼓楼大街,那里有我在国庆节人山人海的晚上穿越车水马龙寻找老同学记忆。如今听到北京的这些地名,依然熟悉,只是又仿佛是在梦里才到过的地儿。

  考研失利,我也有,而且还不只一次。或许我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典型,总想考著名大学的王牌专业,并且二战还换了更难考的学校和专业。其结果就是,我被自己作死,被父母数落……考研的那段时间,没有人督促大家也总是起早贪黑,颇有一种比谁更努力气势。累了想换个心情的时候,我就在宿舍里看几集《灌篮高手》,看“天才”樱木在用生命搞笑,笑着笑着就被他的满腔热血感动不行,然后像他一样跟自己说——“两万球就足够了吗!”又接着滚回去学习。

  我不知道别的读者在看这本书时,是否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恰巧和作者同龄同届,甚至还很可能同年同月。我们都喜欢看热血动漫、喜欢历久弥新的电影,喜欢潮流搭配,喜欢旅游摄影,喜欢自由不受束缚的生活;我们也同样面对喜欢的人会无措,面对失利会难过,面对诱惑会堕落,面对社会怕找不到工作!虽然“天才”的经历我们可能不曾拥有,但是当“天才”离开瞩目,告别舞台走向生活,在青春路口,我想我们都一样,在各自逐梦,在为理想奔波。

  就像朴实的书名说的那样,做自己就很好!无需仰望,天才之路有其辛苦凡人之路有其幸福,回归本初,我脑海里再次浮现出樱木花道听到练投两万球时眼睛里放射出来的自信和光芒还有彼时我的感动!

  《做自己就很好》读后感(二):做最好的自己

  前几年看过一个视频,是几个大学生拍的一种类似微电影的那种短片题目名字就叫《做最好的自己》,感动颇深,影响至今。

  可今日想起来时怎么都找不到了,顿时不免一阵感叹

  人世间有多少美好都是如此,一时的喜欢永远都抵不过时光的消磨.无论你见证过怎样的美丽,最后我们得到的都将会还回去,除了我们自己。

  拿到小邱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书名就知道会是自己喜欢的书。我喜欢那种为自己而活的人,也喜欢把自己的生活过成电影的样子,这才是正确打开人生的方式

  他在书中说道:“生活就是这样,要玩起来才有乐子,没乐子的日子不叫生活,那叫生存”

  也许是我太年轻吧,一直都无法理解父辈们所谓的稳定生活是怎么个稳定法,也理解不了那些还未经历过大爱大恨的年轻人就口口声声所谓的看透放下。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在我看来,造物主赐予我们一次生而为人机会,如果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贵,不去体验生活,不去看大千世界,不知道把握时光年华,不能认认真真潇潇洒洒的活一次,那才是真正的浪费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一百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

  生命只要好,不要长。做你最想做的,其他都是扯蛋。

  自己拖着28岁的高龄在我们这个八线小城镇里至今未婚,每天三顿饭,每日三催婚。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死的人,也说服不了一对逼婚的父母。

  我就特别受不了他们以完成任务目的要把我嫁出去的想法,他们也总是想不明白我口中所说的渴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几个字连在一起到底是个啥。

  他们笑我不一样,我笑他们都一样。

  如果这个社会上的人都是生产流水线里的固定模子,那该是多么的无聊乏味啊。

  路边摊上批发的衣服只是让你蔽体,设计师手下限量版的衣服才能让你闪耀世间

  而要成为限量版,那么就遵从自己的内心,做那个唯一的自己。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从来不害怕梦想和失败。可惜的是,当我们长大了,做的事情越多,失败这个小鬼也开始越来越大。总有一天,当他长得比你的梦想强大,你会永远被困在现实和未来中间。

  那么我们就任由冰冷的现实一点一点吞噬我们所做过的梦吗?任由当初说出的话被别人的嘲笑声一遍遍啪啪的打自己的脸?

  呵呵,梦想不会逃跑,会逃跑的永远都是那个找了无数理由借口的自己。

  连黑胡子都知道:被人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啊。

  趁着年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失败,也胜于在自己讨厌的事情上取得成功

  不要害怕,不要畏惧,只要是有意义的事,再晚去做也是有意义的。

  总有很多人说我这种心灵鸡汤太浓,喝多了恶心。生活毕竟是生活,鸡汤永远都是鸡汤,用熬鸡汤的办法过日子,太不靠谱了。

  但是你睁开眼看看身边的这个世界,它已经很不靠谱了,如果我们能喝点不靠谱的鸡汤,配上有 点不靠谱的人生态度,做上一些虽然不靠谱但让自我很快乐的蠢事,以毒攻毒,负负得正,或许我们在属于自己的那条人生路上会越走越靠谱了呢。

  昨天从知乎上看到一句话感同身受:“很多事情确实不是年轻人能承受得了的。逼着你往前走的,不是前方梦想的微弱光芒,而是身后现实的深渊万丈。”

  我承认,我们生存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永远无法逃避眼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必须面对妻儿老小丈母娘

  我们年轻一代身上背负了太多的社会压力责任和不公平,让我们不堪重负有口难言。我们总是希望被理解,却又害怕别人看穿,畏畏缩缩,懦弱前行。

  幸而,我们在这个文字还能感人时代,就让我用书中的一句文字告诉你们:

  “年轻人,如果一切都能被旁人理解,那活着还有个啥意思啊。”

  《做自己就很好》读后感(三):就算你是一坨屎,也会有只屎壳郎拿你当宝贝的!

  说实话,看完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想:做自己,真的有那么简单吗?看封面作者长得还行,那是不是长得好看人才有青春,不好看的就只能被生活煎熬左右了……

  曾经有段时间,不知怎么突然变得非常悲观,觉得人生毫无意义,不做自己迎合他人都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更别说做自己了。人生之所以艰难,就是因为很多事受到周遭环境的左右。如想要变得更强,想赚很多钱,想换更好的车子更大的房子……这些欲望都是和周围的人和事比较得出来的,所以理论上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做自己,清楚自己的需要,就不会为这些东西所焦虑了。

  然而事实通常是,许多人在此过程中都可悲发现,人生不过是由一个欲望加一个欲望组成的,满足了这个后就会有下一个,一直持续到自己的死亡。如此看来,活着确实是件毫无意义的事,由此就产生无穷无尽绝望,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或许人生真的是像尼采说的那样,所有追逐人生意义的人到头来都会发现,人生本来就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但有时候又想,什么事才是有意义的呢?

  所以,我们既然还没急着死去,就总归要正视前方的路,忙着生活,忙着理想。虽然现在一无所有,但还有希望,还有理想……只要活着,活得越久,就越能遇见美好的事情!不是吗?路漫漫其修远,就算你觉得自己是一坨屎,但放在漫漫几十年的人生路中,总有一天你也会遇到一个心地善良的屎壳郎,它会不远万里的找到你,然后把你当成宝贝,再不远万里的跟你一起滚回家,一路上悉心呵护,生怕你被人抢了,被踩扁了,或者撞到石头,一心想着把你变成家里的镇宅之宝!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美好,只要你相信,你就会拥有!

  每个人都在追逐成功,那么成功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查《汉语大词典》,你会发现成功的解释就是把事情做好!是的,成功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有任何等号,也不需要和任何人相比,当然,也不用和你的过去相比,只要把你手上的事做好就是成功。

  比如,你做好了自己。

  《做自己就很好》读后感(四):大男孩目标已达成

  大男孩的目标已达成

  偷爱警/文

  对于答题类的真人秀,已经很少看了。对于邱汐岩这个名字也不是很了解。这部书,看到了一个阳光开朗帅气十足的大男孩,乍一看很像“林丹”,偶像力量,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有着社会舆论作用。想必出版商和他本人,也知道这一点。邱汐岩确实是一位很有头脑的90后大男孩。

  书中描述的邱汐岩从中学、大学、工作,一路走过来的数次转变。每一段故事,想必会引起很多青年朋友共鸣,谁都青春过,谁都有过岁月故事。邱汐岩的开篇写的很有90后属性,我赞同邱汐岩的看法,不要乱贴标签。但不得不说的是,80后、90后、00后处理事情思维轨迹和有差异的,而且处理事情的方法很大不同。邱汐岩的想法,是我在接触了许多90后发现的。90后所表的事情,很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如果事情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会做出自己的表态,如果事情根本与他们毛关系没有,他们的冷静,会使周围的人,觉得此人孤傲难以亲近。换个思路,他们的想法出发点是自我,自我意识强了,才有跟人家谈论探讨的必要,否则就消停眯着。不出声,没人拿你当哑巴

  我挺喜欢这个90后厦大男神,帅气却不孤傲,成熟的很早,独立性很强,从小父母对他的管教并不苛刻,任何事儿,都是商量的口吻对话,邱汐岩算是成长在一个“共和”家庭。但离开父母,搬到厦门生活,他来讲,多少有一些挂念和思念孤独。他也会因为没有考研成功,陷入到一个很深的自问当中,他觉得一路走来很顺,但考验没成功,父母又惦念,觉得对不住父母的养育之恩实际这是多数中式父母,无形中压给孩子的命题。孩子也想要用成绩回报,来让父母开心一番,实际来看,养育之情是情感命题,并不能用成绩好坏高低来衡量,毕竟再好的成绩。不过是人生旅程的一个个站点,修饰再豪华,车子还要往前开,难道就此抛锚,路很长,不是一个弯不拐。

  目标决定成败,邱汐岩是位目标很明确的选手,很小的时候,就给自己做出了职业选择题。凭本事吃饭,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受穷,这是老辈儿人常说的话,深谙此道的邱汐岩通过这一侧面,反映出他成熟的一面,已经超过很多同龄人。甚至是前辈。目标是量体裁衣的计划表,是一个人根植于自我意识里的不忘初心。邱汐岩完成了这个计划,递交的成绩单已经很漂亮了,所以未来的邱汐岩无论做出什么选择,我个人觉得,已经成功了。不在意他人的断言结论,不用可以追求什么结果。做自己就很好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