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飞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飞读后感10篇

2018-05-10 21: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飞读后感10篇

  《我们飞》是一本由[瑞士] 彼得·施塔姆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页数:1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飞》读后感(一):淡漠是不是文明社会写照

  发现人文社的早期短经典缺货之后又试了试上海文艺的这五十种,发现在中图网有些也在缺货,开始着急,又想到99商城,他们自己网站,发现也不齐,而且99上价格高低,要小心注意。在两边网站凑了凑,发现差不多有了。后来发现少了三种,一本《我家姑娘回家时》似乎没出,《隐秘幸福》忘记了。还有就是两家网站都没有《我们飞》。但是京东当当都有,在京东下单,因为只一本,还加了运费,24.6,比书价略高,但总比以后到处高价求购要好啦。

  (今天在万达的大众书局逛,发现也有几种短经典,赶紧拿了《隐秘的幸福》,因为今天世界阅读日,有卡可以6.9折,鬼使神差买了69元卡,其实我以后还是很少会去啊,而且买书才9折啊,当支持书店吧,好歹算本地拿得出手的书店。门类齐全,不是以教辅书为主的小书店。)

  这本《我们飞》直接寄到单位,所以偷空悄悄读完了,因为是短篇,上午下午各一篇,一篇十来分钟不显山不显水,12个故事,一周读完。

  看介绍说他是瑞士当代文学旗手,获得过布克奖提名,欧洲一流作家。这是我第一次读瑞士作家的书哈。小时候读过《海蒂》是瑞士的还是德国的?不记得了。

  瑞士在印象里是湖光山色国家人民富足。在书里读起来都是普通人作者普通工作,似乎是每人提到钱,没有困窘,但是各有各的孤独恐惧,似乎人们之间很淡漠,人们拙于表达,他的叙事诗不动声色简单的故事推进,人物心理一层层揭示。越看越觉得,是不是生活越富足,人情越淡漠,人们之间越发不敢袒露自己,不敢分享。现在已经一步步住在这条路上了。是不是就是先进的文明的社会写照?

  第一篇等待 ,是一个中年女人习惯了楼上的响动,这天觉得动静不对,上楼去问询,竟然是一个小伙子,俩人慢慢靠近。。。我边读便觉得恐惧,这个小伙子真的是住在楼上吗?楼上的布置明显老太太的,那个老太太去哪里了?这个小伙子是什么人,小说里都没有展示,我觉得这个女人也在纳闷,可是她贪恋那份两人在一起的温暖,让她不去探究。

  都是这样隐晦的叙事,怎么猜都对吧,给堵着的空间好大。

  《神的儿女》的故事也是真假莫辨,但是结尾好暖,就这样吧,不必分辨真假了。

  最后一个故事是一个画家理念表达,一直在好奇,是作家虚构的画家,还是有所本?从巴黎到罗马学画的画家,在特鲁维尔画风景?看他说所爱的人不能做模特那一段有点不寒而栗。“一旦你开始画她,你便会发现她的另一种美,她作为肖像的美,你会爱上她的肖像,安娜将会永远无法与之较量。”“可我不能画您,因为我没法观察您,我对您的感情会蒙住我的眼睛,我无法画我爱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画家或者艺术家都适用。

  《我们飞》读后感(二):无愧于“短经典”三个字

  很高兴在2016年,姗姗来迟地知道了瑞士作家彼得·施塔姆这个名字,甚至堪称是2016年的一大惊喜,他的短篇小说给我留下的一个最大印象,就是能够通过女性的心理描写细微情感变化来入手,给人营造出一种微妙而又满是惊喜的气氛,书中入选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让我的心中起了涟漪

  注:以下文字情节透露。

  《期待》这篇是在用一个女性视角,来描写一位大龄的女性与楼上的小男孩之间发生类似爱情情爱的故事,由于小男孩纯洁害羞,女主角多次幻想性爱场面并没有出现,小男孩每次都只是接吻或者抚摸她的身体诸如这般的浅尝辄止,这是一种说不清楚的许多瞬间中细致的情感描写……

  《异物》这篇是在写一个岩洞探险家克里斯托夫的故事,他认识了一对对野外挑战充满好奇的男女朋友,然而在探险家克里斯托夫看来,那个喜欢有冒险精神男性的女人萨宾娜和让他充满畏惧的“涅槃”洞穴一样危险……

  《三姊妹》这篇是写一个名叫海蒂的女人在邂逅了一位女性美术老师后,给她造成了不可磨灭影响,即使后来她有了孩子,依然对这位女人——蕾娜特念念不忘,于是她只能偷偷用一张张裸体画像怀念她…

  其实文中也有多处描写在暗示更喜欢女性,比如她喜欢三女峰;在考取艺术学院之前她很多画作里的内容都是和女性的性器官有关;而后文中更是有她对在面包店里工作的年轻姑娘体贴细微的观察……

  《受伤》这是一篇很打动我的文章,文中描写了一个失恋青年男生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或许他还从未体会过失恋,嫉妒,与背叛混合在一起的滋味……

  《诊断书》全篇通过诸多细节描写,表达出在诊断书下来之前,布鲁诺十分紧张心情,以及他强作淡定表象……

  《我们飞》是本书的同名小说,通过一名幼儿教师安格莉卡一天的遭遇,来表达两个年轻人该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以后将怎样面对孩子和家庭等的问题……

  《录像城》此篇是在写一个有着严重被迫害妄想症的男性在他母亲去世后回忆起的诸多细节。

  不过此文的写法十分大胆,小说试图用电影镜头的写法,一帧帧地来表达一个多疑患者在电影镜头里不断逃避想象中被周围人监控的生活场景,文章最后表达出他对母亲的怀念。

  书中的男主角还用了一句《楚门的世界》里的经典台词以及诸多经典电影里本该出现的桥段,让文章与主题十分相符……

  《男士与男童》这篇是写卢卡斯在想起与他交往过的女友弗兰齐丝卡之后,偷偷潜进了一个已经被封掉的游泳池,并且在里面作出了种种奇怪举动,以及冒出的许多奇特想法……

  《一封信》这篇是在写律师曼弗雷德去世后,他的遗孀约翰娜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三十年前他与一个女人互诉情爱的信,这让她既愤怒难过,甚至一度考虑过将这些信件公诸于世,然而当她在家庭聚会上遇到了许多故人之后,她却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

  《晚年》这篇描写的是一位知名设计师韦克斯勒回到了他多年没有踏足过的家乡,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故人霍德尔——当年担任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官司的律师,然而这么多年后,他才得知事情的变化和现实发展实在让他措手不及……

  《神的儿女》这篇在描写一个叫米歇尔的虔诚牧师接纳了一个叫做曼蒂的怀孕姑娘,然而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始终说她的怀孕是上帝的旨意而不是未婚的她与其他男人私通造成的——然而就在这期间,米歇尔由于对圣教的忠诚,却开始对曼蒂产生了一种奇异而又复杂的情感……

  《你得走进田野……》这是一篇如散文韵律美的短篇小说,写了一个画家回忆自己绘画生涯中的吉光片羽:他离世的爱人,他学绘画经历,他关于素描感悟……而本文开头与结尾处他与小男孩相互呼应对话,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当我读完全书后试图用中文搜索引擎搜关于本书作者更多资料时候,才发现对他的介绍是如此之少。很遗憾这样一本打动人心作品,作者却在中文世界里的介绍付之阙如,我想这么一位好作家不该被如此埋没,不是么?!

  《我们飞》读后感(三):终究是一个人

  多次尝试彼得施塔姆《七年》,却屡屡败下阵来,但是却极其喜爱施塔姆的这本入选了奥康纳短名单的集子,看到有豆友写道,“(施塔姆)为了商业去写长篇小说”,“中长篇有多糟糕,短篇有多精彩”时,才发现原来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有这样的感受啊,哈哈。

  回到这本的这本短篇小说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施塔姆在十分克制地使用的着每一个单词时刻警惕着与主人公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不远也不近,让读者清晰了解但不浸入人物微妙孤单的心理世界,这不由得让我想到短经典系列中的另外两位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和克莱尔吉根,但是后两者人物的心理塑造离不开海波尼亚冷彻入骨的冰风和涩苦潮水空旷大地,施塔姆对人物形象和心理的塑造则全靠他的对人内心的了解和惊人的克制笔力。

  在阅读《我们飞》中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时常冒出civilian这个单词,其在一些英语语境中意局外人,一个群体的疏远的旁观者,civilian可以形容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可以用来指示每篇文章里主角,他们似乎注定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感受,一个人静静地面对死亡,与此同时他们却又异常地希望与他人无限贴近,但惜贴近后却又无限恐惧。

  《期待》中独居的中年单身女性达芙妮,喜欢听着楼上的声响过着克制而又规律的生活,直到楼上搬来的青年帕特里克引起了她身体的渴求,她心理冷静且抗拒,希望全身而退,但是生理上却又忍耐不住,眼睛里是青年年轻健壮却又忙手忙脚的肉体耳朵无时无刻不在倾听楼上的声音肢体躺在床上等待抚摸……她无法抑制住和帕特里克的贴近,可却在实际接触中克制冷静,青年无法理解这个比他年长的女性的真实想法,最后达芙妮只能一人在深夜中躺在床上孤单地幻想着……

  《异物》的溶洞探险家在演讲中结识了一对情侣,像是攀比炫耀等种种心理因素使得他介绍了“涅槃”,一组难度极高且少有人去的洞穴群,并答应了和他们一起前往,但在跟着情侣到家后,他突然从中抽出身来,选择离开,一个人在寒冷星空下获得了心理层面的另一个安慰。(这篇中有关“涅槃”探险中的寥寥数语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三姊妹》中的女主人公,曾经本有机会去维也纳参加绘画考试,但阴差阳错下成为了一个售货员的妻子和一个儿子的母亲,她对他们都没有太多的感情,却对出发前和教她绘画的女老师共度的一个晚上恋恋不忘,同性倾向使得她只能在家庭和生活中成为一个无人可以了解的局外人

  《受伤》中的男青年对刚成年时共度时光并有了第一次露西亚非常痴迷以致大学毕业后前往她的小镇教书,但露西亚毫不领情,玩弄折磨着他,他知道自己无法立马抽身离开,便选择一部分一部分烧掉周围的物品,最终一人抽身离开小镇,从这段单方面畸形关系解脱出来。

  《诊断书》讲得的是一个已婚多年的酒店前台布鲁诺在做了手术后对可能到来的黑色素瘤忧心忡忡的故事,他虽然有一个一起共度了三十载的妻子爱丽维娅,但是在面对可能的死亡时只能独自面对,其中这样一段令人影响深刻:

布鲁诺想起孩子还在家里的那段日子,那些年有规律的生活,他们共同享用的早餐晚饭。有时,他非常希望大家吃饭时不要言辞过多,即便说话,也是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这里的美在于重复,在于知道大家明天还会坐在一块儿,后天、下星期、明年也会如此。那时候似乎有的是时间,自从孩子们搬出去住后,他才意识到那些年,他们彼此之间就跟陌生人似的。看灾难片时,他揪心的不是灾难带来的毁灭,也不是死去的人们,而是在一篇混乱绝望地寻找失散的家人的男主人公,如果爱丽维娅在这个时候说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他都能哭出来。

  同名短篇《我们飞》中的安格莉卡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当一个叫做多米尼克小朋友的没有责任心父母放学后没来接他时,安格莉卡把他带回了家,她的男友本诺像未成年一样对安格莉卡无法满足他的性欲不满,丝毫没有体贴的心思,安格莉卡似乎成了两个人的保姆,在一个再不过平凡的时刻——

她给多米尼克拿了几件为侄子侄女准备玩具,然后做到了本诺的身边,他正在看侦探片。她突然觉得自己很孤单。

  当多米尼克被父母接回家后,我们迎来了结局——

本诺走出浴室,他赤身裸体,只在腰上围了一条毛巾。能看见他勃起了。他坐在她身边,抱住她。她脱开身,说自己也想先冲个澡。她锁上了浴室门,却不开始脱衣服,本诺来敲门时,她还坐在抽水马桶上,脸埋在手掌里。

  从前文中我们得知,安格莉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个像她一样的温馨的家庭,但身为幼儿园老师的她在见证了无数不合格的父母后,自己不负责任像小孩一样任性男友后,她的希望破灭了,在一个人人只考虑自己的现代,是没有“我们”这个词语的,所谓的“我们飞”是无法实现的,也许她想带着多米尼克或者未来自己的小孩飞出这个自私的世界,但现实中每个人都仍只能独自沉甸甸地落在地板上。

  写着写着发现自己越是想把施塔姆短篇里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道出,自己遗漏的也就越多。

  《录像城》讲的是有恋母情节的男主人公在母亲去世后,觉得自己变成了《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将自己孤立出来,自己与自己玩着聊以慰藉游戏

  《男士与男童》讲得是一个淹死的男孩卢卡斯来到案发的泳池寻找渡河的硬币,虽然《我们飞》中的很多短篇都涉及到了将要到来的死亡,但唯独此篇是死亡之后,而且是以一个男童的视角来展开,而在他的视角中——

卢卡斯和别人待在一起的时候老是觉得自己身体的毛孔被关闭了。他觉得自己渺小,他几乎能够痛苦地感觉到身体的存在,感觉到自己被这个身体围住,成了仅此一人。独自一人时,他能够忘记自己,感官的局限——他走过,超市的草坪,天空飘过的浮云,地平线上蓝色的条纹,河对岸树林的边缘——成了他唯一的约束。这时,卢卡斯能够成为任何一个人,或者谁都不是。

  我觉得以上这段话适用于《我们飞》的所有主人公。

  《一封信》讲述了寡居七年的约翰娜在翻找遗物时发现了情妇写给她丈夫的情书后约翰娜的转变。她首先感觉自己不再爱着丈夫了,更为伤心的是,当她想说出这件事时却发现无人可诉,因为——

她在村里的熟人大多是通过曼弗雷德认识的。他在这里土生土长,人是每个人,因为是他的妻子,至今还有不少人同她打招呼,她却跟他们一个也不熟。

  而她唯一能想到的人居然是几年前她和许多年轻人学意大利语时的老师,只因他们当时关系不错,但约翰娜也猜想着“他或许已经不记得她了”。

  而约翰娜的儿子早已成家,只有当自己无暇顾及女儿时候才会找约翰娜当保姆,可以看得到的死亡和没有希望的未来挤压着她。最后的最后,为了拯救,约翰娜居然设想丈夫出轨”不是因为缺了什么,而是因为有太多的爱,太多的好奇,太多的敬畏和赞赏”……于是她开始写表达爱意的信件给已经故世的丈夫。这也许会持续一阵子,但是当头脑冷静后,约翰娜仍要面对冰冷的事实。

  施塔姆这部集子中有许多都探索了现代女性的困境,无论是年轻如《神的儿女》中的曼蒂,《我们飞》中的安格莉卡,《三姊妹》中的海蒂,还是年龄大一些的《期待》中的达芙妮,《一封信》中的约翰娜,更或是《晚年》充当男人忏悔对象的玛格丽特,施塔姆试图没有任何保留地描摹她们的心理状况,而这些看似狠毒的描写下隐隐可见的是他对女性的关怀与不鸣。

  《晚年》接着《一封信》讲述一个出轨的男人在离婚搬离小镇后多年,获得成绩回归故里时,对前妻忏悔(也许都说不上)。结尾时,当他想到自己和离婚律师一起毁掉了前妻生活时——

他想哭,却哭不出来。他蹲下身,收拾了几株种在墓碑旁植物干枯的枝叶,然后站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墓地。

  倒数第二篇,《神的儿女》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绝望孤单的年轻牧师,最后他是从一个自然受孕的女子上获得了臆想中神的安慰,而最后一篇使用第二人称叙述的短篇《你得走进田野......》应该是以Camille Corot,一位十九世纪法国风景画家为原型创造的,其对风景的痴迷和对疏离孤单地特质也符合了《我们飞》中其他的短篇主角。全篇十分感性深情,但是收尾时却十分却给读者迎头一击:

  当“你”发现一个小男孩正蹲在路边玩一块积木时,“你”猜想他把它当做了什么动物,你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是马车,先生。”你怎么能看不出来呢。“它去哪儿?”“去巴黎。”“我马上也要去那儿,车里还有空位吗?”现在轮到他笑了,他在笑你上当了:“这只是一块木头呀。”……他用孩童才有的那种茫然的眼神望向你,然后站起身跑了,连自己的玩具都没带上,它就在你的脚下。你弯下腰,捡起它。那是一块木头,一块寒碜的木头而已。

  先前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无一不是孤单的,有些人试图自我拯救,有些没有,我们也许会为一些尝试着试图改变自己的人物感到欣慰,如不善交际的画家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风景的刻录,但是施塔姆却在最后打出:这些都是徒劳的,每个人都仍然是座孤岛,他人仍然是地狱。总有一刻,每个身都将孤零零地直面自己,毕竟面对死亡的,终究只有一个人。

  题外话,看了一个施塔姆的采访,有三个有意思的信息点。

  1.说他和女朋友及两个儿子住在瑞士的一个城市,果然身为作者的施塔姆是绝对不会结婚的。

  2.他说自己最喜欢用的词语是“seltsam”,中文意思是“奇怪”,他说每当自己写完一本书都会找出文中的“seltsam"然后尽可能地删掉。

  3.对他影响最大的书是加缪的《局外人》

  《我们飞》读后感(四):如冰般冷,如火般热

  在当今这个影像化的时代,作为弱势的小说唯一能和影视较量一下的优势就是心理描写;那些以故事为主的小说已完全败给影视,留给小说的路只有心理描写和语言实验;而大多数小说作者往往选择后者,因为前者太难。

  不过彼得•施塔姆作为一个瑞士的60后作家无疑是创作心理小说的高手,这也与他本身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背景有关。在历经广播剧、舞台剧以及儿童文学等多文体的写作后,施塔姆发表他的第一本纯文学作品之时已经35岁,这让他的小说读起来总给人一种历经沧桑之感。

  记得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是在十多年前的大学图书馆,某一期《世界文学》杂志上选登了他的两篇作品《薄冰》和《寒塘畔》,那时就被他冷峻内敛的文风给震撼和吸引。

  《薄冰》以一个记者的医院报道切入,通过似是而非的对话描写了一个女病人的心理异化,小说里的女病人,一直向记者表达自己渴望做爱的心情,其实隐含的渴望却是想活下去。

  而在这一本获得奥康纳短篇小说奖提名的《我们飞》中,施塔姆再一次施展他的文学才华,兑现了我这个异国读者对他的期望。

  开篇的《期待》讲述了一个单身女子对爱既渴望又恐惧的故事。接下来的一篇《异物》也是与爱的恐惧有关,不过这次换成男人,一个男性探险家与一对热爱探险的情侣偶遇,情侣邀请男人去自己家住宿,男主人因醉酒睡了,女人开始勾引探险家,但探险家却因心中的恐惧拒绝了,小说暗示在历经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后,探险家认识到在生活这种探险活动中,恐惧虽是危险的,但恐惧却让他避免了泥足深陷。

  《录像城》中因丧母而生活抑郁的男人,《男士与男童》中的回到事发地不停搜寻硬币(希腊神话中需付钱给阴间摆渡者)的男鬼,《诊断书》中的担心自身病症的中年男人,《受伤》中感情受挫选择逃离的大学生,《神的儿女》中被俗世之爱所煎熬的乡间牧师,以及《晚年》中的回到家乡感怀亡故的前妻的成功建筑师,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施塔姆呈现了一个男人所能扮演的众多角色,伤害者与被伤害者,同情者与被同情者,总之无论什么,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精神问题,都需要一个心理医生。

  命名书名的小说《我们飞》是以一个幼儿园女教师的视角来展开故事的,但故事的真正的主角却是那一对露面不多,把孩子留弃在幼儿园的不负责任的父母,书名似在意指我们这些大人各自飞了,却丢下孩子成为孤鸟。

  《三姊妹》和契诃夫的戏剧同题,写的却是一个未能实现艺术抱负的已婚妇人海蒂的故事。这与最后一篇《你得走进田野……》形成呼应,如果当年海蒂实现了抱负,成为画家,她过得可能和《你得走进田野……》里的写生画家一样的生活,生活总不会如想象中美好,但梦想始终是梦想。

  《一封信》写的是一个经历丧夫的老年妇人在整理亡夫遗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丈夫外遇的真相,突然被一种被背叛和被欺骗的双重情绪所笼罩,却又无法向身边的人排解。小说通过叙述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生活中大多数困惑是来自于我们的执着。

  施塔姆善用短句,是一位节奏大师,常常通过一排错落有致的句子,来营造一种迷雾般的氛围。在其表面冰冷的叙述之下,始终能感受到作者的一颗似火的心灵,其小说的语言可以看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和海泽的鹰理论的影响。

  施塔姆和海明威一样是天生的短篇小说大家,却常常为了商业去写长篇小说(如《阿格尼丝》《七年》等作品),可以说,他们的中长篇小说有多糟糕,他们的短篇小说就有多精彩。

  在契诃夫之后,每当我们评论一个短篇小说家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提到契诃夫的名字。而在读过施塔姆的短篇小说后,我要说,瑞士契诃夫的称号,他当得起。

  《我们飞》读后感(五):简洁如冰

  彼得施塔姆,接触到他的第一篇小说是《寒塘畔》,说实话,当时并没看懂小说写了什么,但非常喜欢,那种味道淡淡的久久不散,其中有种奇诡的感觉。

  在短经典上看到有他的《我们飞》,就买下来了。

  他擅于从微小的地方中,凿出一个人物内心的洞,藉由此外物在其中漫射出情绪。叙事节奏时快时慢,充分调动起读者的好奇和想象。而人物语言充满辩证法,在自我琢磨和行为当中矛盾,这一招百试不爽。

  在写女人方面,他使用自相矛盾的策略——犹疑不定后作出与内心想象相反的行为,抓住女人不经意的痛点,紧紧加以敲击。不知不觉之间,她的形象就丰满充盈起来。

  在流动的场景之中,作者喜欢轻描淡写隐去某些东西,在后头忽然揭示,十分老到的手法。以地点穿插回忆。

  他从来不把一件事情写满,偶尔会偏一偏,转移注意力。很长一段的时空就几段跨过去了,时间在他笔下不是均匀流淌,凝缩的典范。你几乎不能从某个段落中预见到结局,而有时他还不设置结局,让人有种怅然若失感(读者和主人公同步了)。

  人物的心绪总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他摒弃过于事无巨细的描绘,也非细腻,文字有离间感;不局限于主题,全文笼罩着气氛。我想他的感受力不是那种非常强的作家,但是,他会把许多东西凝缩。这也不得了。想想现在许多作家喜欢写故事,写情节反转一波三折,或者充斥着大量的内心感受(这些写法太普通容易了),完全不知道节制,不给读者想象、留白、思索的空间。彼得施塔姆不是不会写,我认为他想达到的目的是与现实有相似之处,但又非常震撼,不是靠蛮力堆积的震撼,而是唏嘘不已的那种,有种自然的“原来如此”的感觉。这种写法既注重现实的平淡,又揪住了人物的内心,相互交融(很难达到那种捕捉力)。

  《我们飞》读后感(六):虽然细腻,但是太短了

  开篇的《期待》讲述了一个单身女子对爱既渴望又恐惧的故事。接下来的一篇《异物》也是与爱的恐惧有关,不过这次换成男人,一个男性探险家与一对热爱探险的情侣偶遇,情侣邀请男人去自己家住宿,男主人因醉酒睡了,女人开始勾引探险家,但探险家却因心中的恐惧拒绝了,小说暗示在历经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后,探险家认识到在生活这种探险活动中,恐惧虽是危险的,但恐惧却让他避免了泥足深陷。

  《录像城》中因丧母而生活抑郁的男人,《男士与男童》中的回到事发地不停搜寻硬币(希腊神话中需付钱给阴间摆渡者)的男鬼,《诊断书》中的担心自身病症的中年男人,《受伤》中感情受挫选择逃离的大学生,《神的儿女》中被俗世之爱所煎熬的乡间牧师,以及《晚年》中的回到家乡感怀亡故的前妻的成功建筑师,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施塔姆呈现了一个男人所能扮演的众多角色,伤害者与被伤害者,同情者与被同情者,总之无论什么,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精神问题,都需要一个心理医生。

  命名书名的小说《我们飞》是以一个幼儿园女教师的视角来展开故事的,但故事的真正的主角却是那一对露面不多,把孩子留弃在幼儿园的不负责任的父母,书名似在意指我们这些大人各自飞了,却丢下孩子成为孤鸟。

  《三姊妹》和契诃夫的戏剧同题,写的却是一个未能实现艺术抱负的已婚妇人海蒂的故事。这与最后一篇《你得走进田野……》形成呼应,如果当年海蒂实现了抱负,成为画家,她过得可能和《你得走进田野……》里的写生画家一样的生活,生活总不会如想象中美好,但梦想始终是梦想。

  《一封信》写的是一个经历丧夫的老年妇人在整理亡夫遗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丈夫外遇的真相,突然被一种被背叛和被欺骗的双重情绪所笼罩,却又无法向身边的人排解。小说通过叙述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生活中大多数困惑是来自于我们的执着。

  《我们飞》读后感(七):《我们飞》提出了几个问题

  昨天到今天花了几个小时读完瑞士作家彼得•施塔姆的短篇小说集《我们飞》(We're flying),昨夜还被馈赠了一个怪异的梦。

  对瑞士的概念除了冬天很长和各式各样的奶酪之外,好像没有更多的认知。对了,后来加入瑞士籍的诺奖得主黑塞,以及戏剧课上一定绕不过的一位剧作家迪伦马特,闭着眼睛仍然能记起《老妇还乡》中的霸气贵妇。

  所以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太多定见,只是把它当作一本“无国籍”短篇来阅读。

  当然阅读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送到欧洲中部去,寒冷的时间总是很长,房间没有壁炉会很难过,《神的儿女》中,寒冷的牧师公馆为曼蒂最终爬上米歇尔的床做了完美的铺垫;夏天也会有那么几天热到可以游泳,《男士和男童》里少年偷偷去经常和同学一起去的泳池游了一趟泳,在水已经很凉的时候;不过肯定没有《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的地中海夏天那样美妙,《诊断书》的第一段写到“天热了好几个星期,已是八月下旬,可有人说,这酷热还将持续到九月”。

  鉴于作家本人复杂的学历背景(会计、商业、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等),我猜测之所以要写这些短篇,都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他在采访中说他之所以进行文学创作是因为可以创造一个不同的宇宙。

  可以说,每一篇都试图去提出一种情境,随后将读者引入情境中,去参与、去思考,作者本人则隐退,跳跃的文字像皇上一样对臣子说了声“知道了,退下吧”,臣子便消失去了帘帐后头。

  正如《你得走进田野》里的第二人称主角“你”所言:“你无所谓那些故事,你从来不关心已经发生的事情和人们对这些事情的陈述,你对过去无动于衷,只在乎此时此刻”,作者关注的情境都是当下世人的周遭,是“诗和远方”,是“内心纠结”,甚或是“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些情境没有国界。

  这本书共有12个短篇,我想挨个谈一谈,当然也可能把我认为可以放在一起的两个一起谈。

  《期待》和《我们飞》,提出了一个非常“知乎”的问题:“当一名幼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期待》中的女幼教似乎有几分“妄想症”(或者“臆想症”),心理学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吧。

  《我们飞》则进一步扎入更实际的问题,放学后,爸妈忘了来接小孩,老师怎么办?

  本篇中的女老师无奈之下把小孩带回家,于是本来和男友的约会变成了三个人的戏码。而自己的男友和小孩玩得非常开心之时,自己竟觉得比任何时候都孤独。

  《异物》关注的是人类的“恐惧”,为什么有些人孜孜不倦地去探险,比如徒手攀岩,深雪越野,深潜等?也算是这本短篇中的《异物》,因为读起来如此不同,几乎是唯一一篇结局是主人公的胜利。

  那个甚至有点像结论的东西出自萨宾娜之口,这位与米兰•昆德拉笔下的美女画家(《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同名的女子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操地球”。

  这个短篇还让我不断地想起《刺杀骑士团长》中“我”经历的那场充满隐喻的“隧道之旅”,特别是摄影师讲述自己如何通过那个非常窄的缝隙的瞬间,简直一模一样。

  还有,文中提到的马来西亚姆鲁洞,去年去沙巴时了解了一些,作为婆罗洲的两大自然文化遗产之一,恐怕非常值得一去啊。

  《三姊妹》依然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关于性向,如果性向被压抑了会怎么样?

  绕不过的是对契诃夫剧作《三姐妹》的致敬,海蒂的生活和“才能无法施展、理想无法实现,不得不苟且于无趣和乏味”的三姐妹如出一辙。

  同时,主角的名字和为人熟知的《海蒂性学报告》的作者一致,是否也别有用心?至少有几个细节让人将此二者联想到一起,其一是文中海蒂的绘画内容,其二是她与那个毫无特点的男人的毫无快感的性关系。

  “三姊妹”其实是一座山,和许多神话故事一样,那是逾矩女性最后的悲惨下场,可能也是海蒂在去往维也纳的火车上中途提前下车的根源。等我读到《你得走进田野》时,似乎才明白了几分,能够更好地去描画心仪的女子也许就是需要隔着丈夫和儿子呢。哈,当然不,是走进田野,是去攀登“三姊妹”——一个非常治愈的答案。

  这个短篇让我觉得非常压抑。但是我敢说他在描述女性和女性相处时的碰触和对视的那些瞬间都还不够动人

  《受伤》讲如何自愈,更具体一点是如何从失恋中走出来。

  有趣的是,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这段恋情必然失败的根源,同时也是露西娅母亲发疯了的原因——嫁给了一个爱自己比自己爱他更深的男人。而她最怕的其实是自己母亲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她选择了王家卫的套路,先行离开了。

  在随后的行文中,几乎是以机关枪扫射的速度讲完了“我”和露西娅的相识——“我”去上学后两人分开——“我”回村当教员的十几年。以及他回村当教员后如何一次次地表白失败和目睹自己心爱的女人当着自己的面和别人亲热,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他最后摧枯拉朽般的决绝——烧!

  只是,“我”直到列车拐入一个长长的弯进入隧道后,依然没有想起来自己为什么就这样被dump掉了。

  《诊断书》提出的问题是“酒店的泳池不开放的晚上用来做什么呢”?

  好吧,这是一个玩笑。

  其实《诊断书》可以和《一封信》放在一起看,提出的问题大概可以是:

  第一,同床共枕、生儿育女的夫妻到底有多陌生

  第二,内心深处的风暴如何被现实篡改?

  第三,何处倾诉?或者“纵有千言万语,更与何人说”?(王家卫给出过答案——树洞)

  《诊断书》和《一封信》都是对一件让自己压力倍增的事情或者刚刚揭露的惊天秘密,我们怎么应对?

  刚切除了“黑痣”、在等医生对黑痣的病理分析报告的布鲁诺(《诊断书》)选择的是尽量不回家以及闭口不谈,不得已的时候敷衍了事。内心排山倒海的他,也只是选择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那个黑波闪闪的宾馆泳池里游了几圈。

  在丈夫曼弗雷德过世七年后,约翰娜(《一封信》)在他的办公桌里发现一捆来自丈夫情妇的情书。约翰娜想和自己的儿子阿德里安说,也和曼弗雷德的秘书碰面了试图聊一聊,甚至在儿子40周岁的生日宴上想试着和儿子年轻时的恋人伊娃谈,但最终都一一失语。在和伊娃的谈话中,约翰娜好像才和自己和解了,因为伊娃现在就是一个“情人”、“第三者”,而她打算回答自己情人的妻子的话(如果被质问的话)是:“没那么重要,不必担心”。

  《诊断书》里有一段话,我看到有很多人摘抄,确实道出了某种真实的人生境况:“这里的美在于重复,在于知道明天大家还会坐在一块儿,后天、下个星期、明年都会如此”。而我觉得更为滞重或者点题的其实在这一句之后——“那时候似乎有的是时间,自从孩子们搬出去住后,他(布鲁诺)才意识到那些年,他们彼此之间就跟陌生人似的”。

  《一封信》的结尾让我想起毛姆《木麻黄树》里的《铁行轮船公司》,哈姆林夫人在船上经历了神奇的“叫魂”经历后,给离别了的恋人写了一封炙热的感谢信。约翰娜一再回到那些“情书”中,最后竟然重又感受到丈夫曼弗雷德的好——他对生活的热情,他的耐心,他乐于助人和善于自嘲的天性——并且提笔给已经离世七年的丈夫写起了令人脸红到耳根的信。不过毛姆叔叔还是更多透露着英式的讥讽和对世界的好奇,施勒姆流露更多的则是无处言说和无可奈何的妥协。

  此外,《一封信》也特别容易让人想起那部梅姨的经典电影《廊桥遗梦》,是诗和远方的召唤,是听从排山倒海的情感弥漫,还是遵从眼前的生活?

  《录像城》向马丁•斯科塞斯致敬,或者由《出租车司机》而引发的狂想,也许还有《楚门的世界》,和《期待》一样在探讨“臆想症”。

  似乎也可以说,作者在此篇中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看电影?以及我们如何欣赏电影?

  这个短篇最精彩的地方可能就是将文字化做摄影机,几近“窥看”着的是一位摇摆不定的录像城工作人员的内心。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米兰•昆德拉的秘密警察和《1984》里房间里的电视机。

  《录像机》里面有一段“观众”和“电影”的交互让我觉得格外有趣,他把自己想象成电影中的情报员,把笔记、图纸和试验用品放在公厕里的镜子后面或某些路口的废纸桶里,而他是从电影里的得知这些信箱的具体位置和他的情报是否送达的,似乎自己破译了电影里隐含的密码。这时他的情绪非常激烈——“有时,当突然明白了其中含义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男士与男童》,男孩儿翘课去哪里了呢?

  于是首先让人联想到的一定是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了。

  该篇描述了一场“闯入”,在一个已经不适合游泳的季节,卢卡斯闯入夏天经常和同学一起的游泳池,一遍遍搜寻储物柜里是否有零落的钱币,同时也闯入了阳光的盛夏和私人的记忆中。

  其主要的特点可以说是叙事上的,几乎是想象与当下的交叉叙述,白日梦少年的半天臆想。在某种程度上,解构了意义。

  此间的少年,将来是否会长成那个充满破坏欲望的《受伤》里的男老师呢?

  《晚年》其实也算是一篇略有偏离的作品,可以算是关注老年朋友的心理问题了。这一篇提出的问题呢,可能是过去如何型塑你。

  这似乎也是心理学很注重的一个点,有点类似去打开那些内心深处的结,以便更坚定地活下去——就像韦克斯勒阔别20年后再回到从前生活的地方,听闻了一些前妻的故事之后,也能够头也不回地离开墓地了。

  似乎可以轻微地感觉到作者想表达:天主教及其对婚姻的规定扼杀了一些人。我想起了《寻欢作乐》里的罗西,浪荡一生啊,最终竟然守得云开见月明,也算是毛姆对“初恋情人”的仁慈了。

  同时还有一些题目“晚年”的一些感慨——那个现在是公证人的霍德尔说:我不是说自己从前是什么善人,可人老了,那才是最没劲的。

  如果《三姊妹》里的海蒂绝口不提雷纳,有没有可能《神的儿女》是她的故事的另一种结局?而《神的儿女》中的牧师米歇尔和曼蒂再往前活,是不是就是另一组《一封信》或者《诊断书》?特别是读到二人的对话时,心里真是忐忑啊:

  米歇尔从外回来说:天变冷了。

  在家的海蒂说:饭做好了。

  牧师米歇尔的女管家同样以一副穿透世事的姿态在一开始就道破了全部——都那样,从古至今,就这样。我们都是人嘛,你是,我是,他是,都有七情六欲。

  该篇中有一个高频词——共产主义,任何米歇尔觉得偏离教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共产主义的。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让克劳斯医生帮曼蒂接生的原因吧:

他(克劳斯)说自己是无神论者,不,甚至连无神论者都不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相信,甚至不相信上帝不存在——他崇尚知识,而非信仰。一个共产党人,米歇尔一边想,一边说“好,好”,一边忍住哈欠。

  而米歇尔在努力传教而不达时,越来越相信曼蒂可能就是那个“玛丽亚”,他甚至真的自己去验明了曼蒂的处女之身,故事也在最后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来关心他们,教堂也满座了。

  只是,那是一个出生在2月的女孩儿,不是圣诞节也不是复活节,更不是男孩,一种近似嘲讽的意味。

  所以,《神的儿女》提出的问题是“宗教如何改变一个人和他的生活”。

  此篇中有较多《圣经》文字和故事的引用,相信如果对圣经有更多的了解,读起来可能会更深入。

  最后一篇是《你得走进田野……》提出的问题就在原文中了:你为什么要做这个?正如作者所言:这是所有问题中最让人害怕的,一个谁都不应该问自己的问题。

  是的,一旦问出了这个问题,就与“意义”挂钩,就上升到哲学,就必然绕不开到底有否永恒。也确实,本篇从标题开始就一路奔向哲思,在隐喻中审视了创作、情感、婚姻和记忆,甚至能指与所指等等。

  本篇最大的特色应该是第二人称写作,太容易沁入读者的心了。感觉几乎是一个适合用来心理治疗的案例,一个可以在那种语境里对话的一系列想象。

  也因此,里面出现了密度比较高的值得摘抄的句子,比如“你的创作源自充满激情的冷漠”。其实很多时候,读者都会感觉到这是一场自我说服,作为写作者自己,我为什么要写作,并且通过这样的创作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同时,他还告诉了我们,如何坚持,我不认为这是心理学上的揶揄,更不仅仅是鸡汤。

你的画是你的倚仗,你从来不想卖它们,也曾经把卖出去的画又买了回来。它们是属于你的,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看着它们,它们不会改变,即使晚上把灯灭了之后,你仍然知道它们在黑暗之中。

  从远距离的观望群山和女性,到走进田野爬上山,消弭与女性(他者)之间的距离,似乎才终于获得了某种堪称永恒的存在:她知道再也没有东西能够伤害到她,她生活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之中,一个时间不会消逝、没有死亡的世界。

  最后,还有两点值得一提,第一是叙事上的灵动,现实与想象的揉合(特别是《男子与男童》),过去与现在的互动(《三姊妹》和《晚年》),使得本只是短篇的作品读起来也感觉非常丰富。

  第二是结尾的相似,恐怕短篇的结尾并不比开头容易。很有趣的是,《我们飞》的结尾都有点相似,《三姊妹》的逃离,《诊断书》的回避,《受伤》的落荒而逃,《异物》和《晚年》的头也不回,有种“人间温情浅,不如离去”之惑。

  最后的最后,如果要给这个短篇取一个副标题,或者说整本小说以什么线索拼凑在一起的话,那可以是——论心理医生之必要。

  不是玩笑的结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我们飞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