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11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10篇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是一本由赵省伟 / 李小玉 编译著作,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元,页数:5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一):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印象,回看中国近代史

  能收集到如此多法国画报中关于中国的图片,编者的细心和毅力程度值得称赞。书名虽然是1850-1937年的中国,但主要集中几个历史事件,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年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以及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

  基本上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人在法国画报中的形象大多为“纤长手指指甲,眯缝的小眼睛,尖嘴猴腮”,境内强盗流窜,对死刑方式极致追求,经常爆发殴杀西方传教士的事件。整体形象颇为阴暗,这或许可以与当时部分欧洲人认为的“黄祸”有关吧,书中1891年12月19日《小日报》就如此描述到,“我们国家孩子数量有限,可是那帮人的孩子却多得养不了。如果有一天这群天子的臣民发现自己的国家无处寻找食物,他们就得去别处寻觅。人们断言这些中国人到时就会像阿尔及利亚的蚱蜢一样遍布欧洲,啃食一切,毁灭一切”。这一印象依然沿用至李鸿章访问欧美时期,如1896年7月26日《小日报》关于李鸿章的配图,小眼睛中带有阴郁

  不过也有例外同时期李鸿章在美国画报上的形象则可爱了许多,例如1896年8月13日《名利场》上的李鸿章虽然指甲依然尖细,但因为采用了非写实风格,头身比例漫画风,总体还是阳光的,随后的那张《李鸿章烟卡》中李鸿章几乎就是个邻家老翁。

  而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欧洲人开始接纳“现代化的中国”,并且随着接触机会增加,画报里的中国形象愈发写实,妖魔化程度大大降低,例如1930年2月23日《虔诚者报》中“在上海市场——一个别致的露天货摊”,更加贴近现实。不过也有些画报依然停留在过去印象之中,例如1930年8月17日《小日报》中“被英国人虐待的英国女子”,画中的中国人依然留着辫子小孩子表情都有些狰狞

  这也代表着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分裂,一些人开始接触中国现实,而一些人仍然认为中国会带来“黄祸”,而这两派也影响着当今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

  另外我有些好奇,在中国近代画册上欧洲人的形象又是如何变迁的?书中有几处中国人反洋运动的宣传画册,不知将来是否有机会收集整理成一本《西方人在中国:近代中国画册》?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二):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

  最近翻《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觉得特别有意思。通过法国《小日报》、《小巴黎人报》,及西方其它国家的多份报纸,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一线记者图文报道明显情感偏向,除了对中国、日本、英国充满排斥情绪外,让我觉得惊讶的是他们对俄国是非欣赏态度

  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一开始就是妖魔化的。在1891年12月19日《小日报》的一则报道中就有提到,“炼金术士及其他一些哲人很早之前就已经断定人数众多的蒙古人、满族人和汉人最终会入侵欧洲从而导致整个欧洲灭亡。”“我们国家的孩子数量有限,可是那帮人的孩子却夺得养不了……人们断言这些中国人到时就会像阿尔及利亚的蚱蜢一样遍布欧洲,啃食一切,毁灭一切。”他们惧怕中国人的“兽性”,认为那绝不仅仅只是一场政治运动,既然终有一天会被中国人吃掉,他们希望那一天尽可能的晚一点到来。

  随着对中国的入侵,他们有了更多的认识,认为:

  “中国人与我们完全不同,他们没有灵魂”;(1903年11月7日,《走遍世界》)

  “中国人最为狡猾,他们的政府软弱无能、无力抗击,于是就煽动并支持义和拳民起义。”(1900年6月24日,《小巴黎人报》)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各种秘密的政治团体”。(1900年6月17日,《小巴黎人报》)

  “中国人没有感觉,只有知觉。不过,他们的知觉超级敏锐。他们的眼睛能够捕捉到我们无视的细微差别。”(1903年11月7日,《走遍世界》)

  “中国比任何国家都要传统。汉语如此困难,把中国人的思维都禁锢在一些既成的、守旧的想法中,外国引入的新鲜事物很难被接受。”(1900年7月1日,《虔诚者报》)

  当然,也会有很少的正面评价,比如:“对于大型工程来讲,中国工人的确非常不错。他们为人朴素,对工资也不十分计较。而且比南非黑人诚实勤劳不知多少倍。”也觉察到了,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如果不能保证尸体回国”,那么他们宁愿选择在本国混日子,也不愿意去国外谋生。(1904年8月21日,《小日报》)

  对中国一些重要人物,他们也有自己的很多看法和评价。对李鸿章的印象是:“远东一位非常会审时度势政治家”,“诡计多端外交家”;对端王爷的印象是:“有着谜一样的面孔,围绕着他也发生了一段血淋淋的传奇,让人不禁联想到成吉思汗般凶残冷酷内心”,在1900年10月14日的《多姆山导报》甚至称他为“北京底层民众偶像”;对光绪帝的印象就简单的两个字,“软弱”;对西太后的评价很多,说她有着男子般的气魄和体能,野心勃勃精力充沛拥有超强的控制欲,专制威严美丽而淫乱,非常爱国,但并不反对改革,希望能够稳中求进,以保证改革最后取得成功;对袁世凯的印象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精明投机分子谨慎的政客”。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很多评价相对还是比较客观的。

  在全套两册书,20万字,近四百张彩色石印版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法国媒体对英国的“厌恶”情绪,以及对俄国大大的赞赏。在英俄事件中,他们认为:“英国人的侵略导致了一桩相当重大的事件发生,结果差点就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英国公司厚颜无耻地想要在一段租让给俄国的领土上修建一段停车线”。(1901年4月7日,《小日报》)“在所有欧洲国家里,唯独英国好几次违背了这一做法。”(1904年2月21日,《小日报》)“英国与日本结盟,又一次背叛了自己的欧洲盟友”。(1902年4月6日,《小日报》)而形容俄国是这样的语气句子,“俄国人提出了一个最明智建议:通过谈判条件的撤军。”(1900年10月14日《小日报》)“俄军不仅因此损失了最好的战舰,牺牲了马克罗夫这位最负盛名、最有经验海军将领,还痛失了参谋部的大部分军官和一大批优秀的海军战士。让我们向这些牺牲在战场的英烈鞠躬致敬。”(1904年4月24日,《小日报》)“俄军最后一次向辽阳归营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多亏了战士们忘我的牺牲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归营行动才得以有序进行。”“《小日报》已经多次向读者展示了俄国妇女在这场远东战争中展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虽然很多评价不敢苟同,但这是我第一次从大量的资料中反观中国史,借此真正看到西方国家(媒体)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是怎样的。这些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的确是很难得的史料。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三):另一种眼光下的中国史

  小时候看历史课本,对于清朝末年的那一段历史的认知就是,满清政府体弱多病腐败无能,横征暴敛,崇洋媚外鱼肉百姓,列强政府残忍地瓜我国土地,抢夺百姓财物……那时候年少尖锐,在内心里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穿越过去改变历史。

  但历史这个东西,不能单方面地去看待,不然就变得主观了。不管是历史课本,还是一些普通的历史读物,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千篇一律的,只是有的细讲了,有的一笔带过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就蛮有意思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厚讲西方人看待中国某一段历史时期的读物,厚厚的两本,图文并茂。据说这些来自《小巴黎人报》《小日报》的彩色石印版画共有四百多张,内容涉及1891年教案、1895年甲午战争、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洲、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1905年日俄战争、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病亡出殡、1909年袁世凯小站练兵、1911年袁世凯剪辫子就任临时大总统等,涵盖众多秘辛旧闻,原文报道也有二十多万字,真是不小的工作量!我听知情的朋友说,该书的编著者特意去了法国收集这些原材料,加以编辑和整理,最后才成书。真是良心之作啊!

  这是一本非常好读的书,作者按照时间线来讲西方人眼里的中国近代史,每一个事件,不管大小,都配有一副图画惟妙惟肖生动无比,这让读者在阅读那一段历史的时候,还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比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字读物要好太多,至少不觉得鼓噪和乏味。除此之外,里面还提到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和观点,我觉得对于我们了解自身以及那段历史都是很有参考性的。

  西方人最开始的时候惧怕中国人,他们觉得“炼金术士及其他一些哲人很早之前就已经断定人数众多的蒙古人、满族人和汉人最终会入侵欧洲从而导致整个欧洲灭亡”,“人们断言这些中国人到时就会像阿尔及利亚的蚱蜢一样遍布欧洲,啃食一切,毁灭一切”。但是随着历史脚步深入,他们开始进入中国并了解中国以及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观点又发生了变化,“中国人与我们完全不同,他们没有灵魂”,“中国人没有感觉,只有知觉,不过,他们的知觉超级敏锐,他们的眼睛能够捕捉到我们无视的细微差别”,“中国比任何国家都要传统,汉语如此困难,把中国人的思维都禁锢在一些既成的、守旧的想法中,外国引入的新鲜事物很难被接受。”

  这些观点或许有些主观和过时,甚至还有些偏激,但不得不让我们开始反思自己以及那段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和眼光来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民族,本就是一件无可厚非事情

  最后以序言中的一段话作结:历史是已经消逝的过去,历史的观察人类大同之前一定会有民族或国家的立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真相毕竟是真相,真相不会因为言说而改变或不存在。从民族或国家立场看,历史犹如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如盲人摸象,每一个人都觉得摸到了真相,其实可能只摸到了大象的某一个部分。重建历史真相需要超越性的立场,更需要动手动脚找材料,只有充分占有绝大多数史料,我们才有可能说自己的写作、言说向真相逼近了一步。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四):被复活的历史材料

  晚清民初是中国的动荡时期,历史演变纷繁复杂,我们在市面上可以看到以各种角度诠释这段历史的书籍,但是一直以来像《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这样,将当时报纸上的新闻绘画作品集结出版的情况却很少见。这在未来的历史中也将不好出现,因为每个国家里,如果出现比较具有历史颠覆性的时政要闻,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接收方式获知,消息来源将是多元化的,不会只有我们自己的声音

  可是在晚清民初,尤其是晚清时期却是很不相同的,那个时候没有如此便捷传播渠道,国内虽然也有对那段历史资料的记载,但是那个时候照相技术并不普及,而西方的报业发展比我们成熟许多,在这些专业性很强的绘画作品里就可以感知的到,他们应该有全职的新闻插画师。他们通过报纸传递了什么声音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陌生的。经历了一个世纪,这段声音才传过来。

  不知道这些小报在所在国是否还有关注对象,但在我们的国家,因为报上的内容与我国的历史有关,所以当它出现的时候,我就充满了极大兴趣,那是我去年看到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1891-1911),与这本书有相同的名字,不知道算不算一个系列,但是编辑者不同,出版方也不同,印刷厂不用说也不是一家,因为这两本的很刺鼻,如果不是太好奇这个内容,我真承受不了这么久,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阅读质量,说实在话,这次的阅读体验并不好受

  与”1891-1911”相比,这套书中加入了很多质量上乘的水彩画,还有一些充满中华民族民俗气息的绘画插图。这是从艺术性上说。如果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一样的要人窒息,他们饱含辛酸苦难,相比起来我们这个时代自然也是苦难不断,不过苦难性是无法比较的,但是我们的苦难更多的徘徊在欲望上,而那个时候更多的只是生存的基本需求,还有大背景下无法因一己之力而改变的国运与战乱

  看这套书的下册,开篇就写到有关中国北方的事,那是发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说来也是一段耻辱。因为这两个国家不在自己的国土上打仗,而是将地方选在了中国东北。那个时期的政府还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清王朝。一个国家也只有太弱才会如此。不过这场战争的结果很出乎世人的预料,因为一向英勇善战的欧洲俄国人败给了亚洲日本人,这激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祖国前景的看法。他们想效仿日本明治维新,我们也有雄于地球的可能。后来派往欧美与日本的留学生很多都成为了国家之才,迎来了清政府的灭亡,中华民国的诞生。

  不过我了解这些都是通过文字材料,很少能够透过直观的图像去了解,所以翻开这本书,与以往的文字背景相结合去思考,看到了不同的记录方式,不同的感官背景,但是他们所说的都是同样的一段历史。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有一页说到外国人对中国劳工的看法,这与我们平日里了解到中国的过去,华人之地位时看到的有点不同。可以说对于有一定阅读经验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填补历史空白,使得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多方位的渠道。除此,对于不是很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看这些新闻插图会有一个非常快速的接受体验;对当下无暇阅读的人,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lt;图片1>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五):中国近代史要从西方打捞什么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说:“历史从不重复,但是经常押韵”。当我们真正转身过去,历史就会从社会公共话题转移到学者讨论的领域去;只要我们还没有真正转身过去,我们就可能对那一段历史一直充满了纠结,历史就注定不会只限定在学者的讨论之中,而必然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尽管我们不担心历史的重复,但依然对“惊人相似”小心翼翼,所以,“历史热”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在场性”。当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关注历史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把历史仍然当作了一面镜子、视为了一种方法论,在检视我们正身处其中的历史,在一种忧虑或者一种梦想中想象我们未来的世界和历史。

  作为屈辱史而总体存在中国近代史,直到如今仍然是我们抹之不去的记忆。为何屈辱?我们需要寻找最系统的答案;西方列强为何至今腐而不朽、垂而不死?我们依然需要不断斟酌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与道路。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对近代史的“他者”视角特别感兴趣。最近两年,《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开本大、分量重、定价高,却居然一印再印,热销不衰,这显然不同热播的后宫戏,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对当下仍有参照意义,不言自明。“遗失”不是“遗漏”,更不是“遗丢”。对出书人来说,目的显然不只是为了再现一段历史;对读书人来书,显然也不只是为了增添一些谈资或享受一场视觉盛宴,那么,中国近代史究竟要从西方打捞什么呢?

  最新出版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是该系列的第三季。与前两季的相同之处,就是中国人在书中的形象总体依然显得丑陋猥琐、面目可憎;不同之处,一是以法国彩色画报的记录为主线,二是将时间拉到了离我们更近的1937年,三是在系统整理《小巴黎人报》和《小日报》的基础上,首次纳入《虔诚者报》系统拓展了宗教的视野。内容从1850年驾崩的道光皇帝开始,既涉及咸丰皇帝继位、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李鸿章出访欧洲、义和团、日俄战争、辛亥革命、中国内战、卢沟桥事变等我们熟悉的历史事件,也涉及清朝民族主义、中国饥荒、中国洪灾、满洲鼠疫、达赖喇嘛抵达英属印度等我们不太熟悉的侧面,涵盖众多旧闻秘辛,史料珍贵。

  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书中收集的,是绘画作品,而不是摄影作品。画家创作是其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免不了想象、延伸、衍生、移植、融合,甚至是生硬的套用,我们捡到的并不都是宝。同时,这些绘画作品又是在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市民报的副刊出现,在相当程度上担负着市民精神塑造的重任,其中意象的精神可能是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的。从我们近现代史一直追求的“现代化”这一主线来说,尽管其理论在不断地演进,但基本共识依然从18世纪70年代西方工业革命而来,如“现代化”的性质是从传统社会转化为法理社会的理性化过程,“现代化”的内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分化和一体化、文化价值观念的世俗化和理性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变革、社会转型、文化变迁在内的繁复过程等,这就为我们的“打捞”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原理。

  阅读《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我们不能不想到正在中国掀起热潮的、法国150年前出版的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当时在法国的热度就如如今我们关注我们的近代史一样,这种关注一直持续到法国二战后才逐渐退温和消失,这实际上说明近代史仍然是现实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正处于又一次转型期,“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包括的两个层面,无论是中国史,还是西方,在当下的“心理投资”意义依然明显,是我们更好观照、研究、反思、理解过去中国、当下中国和未来中国的一种“方法”。《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无论其中理想化的向往、傲慢地旁观还是扭曲的描写,归根结底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与世界保持一致,以至于法国人以一副怀着先验优势的“他者”在审视中国,而不是在真正记录中国。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将国家民族间的冲突,归咎为文明的冲突。在亨廷顿意义的实质上,中西方的冲突,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冲突,因为文明只与野蛮相对,真正的文明之间是从来没有冲突的。因此,近代以来中西方的冲突,在本质上并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专制和民主,先进和落后,开放与封闭,包容和排斥的冲突。在《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中,直到1924年,《小日报》等依然以“天朝上国”在称呼中国;1928年《巴黎呐喊报》在一组题为“现代化的中国”彩色绘画后,有一句自言自语:“有什么改变吗?”“还是老样子……”而在前面的绘画侧记中,法国媒体提到最多的,一是基于中国人口的“黄祸”,二是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烧杀抢掠、割喉放血”……

  即使具体到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上,1921年《虔诚者报》在“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教士”一文中,阐述的较为透彻,一方面,法国人认为1840年后的中国人和孔子时代的中国人别无二致,“尽管这其中错误连篇”,即使是1937年的《画报》在比较100年前的北京与100年后的北京时,也说“一切都没怎么变。最多不过是多了几辆汽车、几根电线罢了”;但另一方面,法国人却认为古老的中国文明本身就有利于信仰的传播,“为使徒的福音传教工作创造了非常适宜的文化环境”。即使如此,法国的媒体也一直看好中国的未来,在1863年就说“大清国当然有未来,而且是充满希望的未来,这毋庸置疑。”到了1937年,《出口回声报》的创办者之一,埃米尔•施赖伯还有专文“中国的觉醒”,其中就预言“日本也会根据时局促进中国的觉醒,或是徒劳地阻扰”。

  《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中,还有一个细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不止一次地提到“中国广大的民众还在以各种方式试图阻扰这一(现代化)进程”,“但是到最后只有民众自己或者在他们昔日敌人的帮助下才能在未来几年推动这场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变革”。打捞历史,以观当下。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过去中国的影像,真实性尽管需要甄别,但史料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与其说是在记录中国,倒不如说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性在审视另一个国家的国民性,一种文明在审视另一种文明。文明落后就要挨打。“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我们要打捞的,不应该仅仅是过去的悲剧,而应该思考究竟该如何吸教训,长记性。我们如何看世界,很重要,但同等重要的是,世界如何看我们,而且,世界如何看我们本就应该成为我们如何看世界的一部分。(文/叶雷)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六):《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读后

  朋友想我介绍了这本书,图式饶有兴味地买了来阅读一通。读罢,我觉得一下几点是我特别想谈一谈的。

  1.趣味性。趣味性首先体现在彩绘图画方面,作者搜集了近400张彩色图画,以图画为主体,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近代史。传统上读书是以文字为主,但在如今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长时间盯着书本已基本不可能。该书彩绘图画的形式,可谓一个亮点,有效地解除了阅读文字的视疲劳,反而增加了趣味性。其次、趣味性也体现在内容本身方面。 如该书200-203页的明显片,且不说这些明信片所反映的内容如何,我觉得这些绘画都极有趣。

  2.生动性。图画的作用就是惟妙惟肖地描绘一个事件、一个图景。虽然书中的图画基本来自与手绘,比起原版照片有失真之处,但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近代境况。如上册里面好有些关于“庚子事变”的图画,翻阅这些图画时自然而然地让读者去浮现当时的场景。

  3.启发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启发性:一是西方人是如何看待当时的中国及中国人的?书中提到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奸诈狡猾的,他们有这样一种民族主义倾向。但反过来想,中国人没有民族主义倾向吗?我想也是有的。任何一个人生活在他所成长的那片土地、取得了那个国籍,他便有了一种使命感、正义感。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所有的西方人都认为中国人是邪恶的,其中也不乏真实的记录。另一方面,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我们如何看到我们的那一段历史?历史研究的任务不仅是还原历史,更要解读历史,从中总结规律。正如这本所说的,“从阅读走近现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