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百年童话》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百年童话》读后感10篇

2018-05-12 20: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百年童话》读后感10篇

  《百年童话》是一本由曹建伟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图书,本书定价:2016-1,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年童话》读后感(一):内文试读

  【内文试读】

  铁生•小春

  他想要一块现大洋,想看小春拿着五彩风车笑。

  主意拿定,他来到了江湖人们画锅撂地儿的杂耍场子。他的脑袋刚挤进人群,一块厚实的青砖“嘭”地砸在了壮士的脑袋上,碎成了几块。围观人群爆发出噼里啪啦的掌声,有人顺手往地当间儿扔铜板。壮士光着膀子双手抱拳,转着圈儿朝人群作揖致谢。

  铁生悄悄勒紧了灰色马裤的布腰带,轻吁一口气,轻手轻脚地走到了壮士身边。他抬起头,满脸涨红,小声喊道:“老板……”

  壮士转身,看见了铁生,一脸疑惑

  “我……我也能演。”铁生略显紧张地说。

  人群躁动起来,指手划脚地浇油拱火。

  壮士握了握双拳,握得嘎嘎响,弯腰瞪着铁生,笑着挖苦道:

  “哟呵!你也能演?你小子威风……掌上能站人,命根能走马,胸口碎大石!你吹牛皮唬我哪?”

  铁生低说:“我能演!”

  壮士吐口痰问:“怎么着?小混蛋!砸爷爷的场子?”

  “老板,我不敢砸场子!我……我想挣点儿钱!”

  铁生红着脸,小声地辩解,生怕做了亏心事

  “你大爷的!来爷爷的圈儿里挣钱,还不是砸场子?往地上瞅一眼,看见白圈儿没有?就凭你这小混蛋,穷昏头了吧你?”

  说完,壮士不耐烦地把铁生往白圈儿之外推搡。铁生踉跄后退,一边不住地恳求道:“老板,您赏个脸!我就是想挣点儿钱!”

  看客们继续火上浇油热火朝天地鼓起掌来。

  了几把,壮士心里也有了底气,心里却恨恨地骂:真他妈的不知天高地厚,哪儿来的愣头傻小子!自己丢脸不嫌够,还骑到别人脸上来了。计由心生,他满脸不屑,高声问道:

  “你真行!你演什么?”

  “头顶碎砖!跟老板一样!”

  “真新鲜!大伙儿都看过了,还要你来献丑?”

  “那……”

  铁生支支吾吾,一时间失去了主张。见对手慌了神,壮士嗤笑了一声,弯腰捡起一杆长矛枪,往地上一杵,高声说:

  “演这个吧?”

  铁生看了一眼长矛枪,矛杆四米多长,矛缨猩红,矛尖锃亮,烈日下闪着银光。他握紧了拳头手心里捏一把汗,慢慢平下心。

  “好!”铁生心意已决。

  看客们又激烈地叫好鼓掌,壮士已无回头路。

  “你真行!大伙儿都瞧着呢!破了皮,戳了筋,断了软骨,溅了血花儿……就是丢了小命儿……也是你自找倒霉!到了关口儿,千万别!”

  “嗯!”铁生挺起胸膛,点了点头。

  壮士把长矛枪往地上猛一戳,发着力说:

  “有种!要挣多少钱?”

  “一块大洋。”铁生低声说。

  “多少?一块大洋?你……你吃多少白食,撑成这样?”

  壮士气得怒目圆睁,一个混小子竟然狮子大开口!然而,虎背已经骑上了,不可能轻易跳下来,总不至于输给孩子吧?于是,他也只好较劲,抛出豪言:

  “你要是断了长矛枪,爷爷给你两块大洋!”

  看客们又齐声叫好,趁机泼上最后一盆烈油。

  一阵轻风掠过,看客们安静下来。铁生扎稳了马步,双手叉腰,挺直腰板,目视前方,平心憋了一大口气。壮士攥紧了长矛枪,摆好了刺枪的姿势。闪烁银光的矛尖,抵在了铁生的喉窝处。

  “小子!忍住了!”

  壮士猛一用力,尖利的矛尖狠狠刺了过来。铁生脚下不稳,猝不及防向后急退了半步,又立即站稳。他已满脸涨红,眼睛也憋出红血丝,额头滚下豆大的汗珠。喘不过气,他快要窒息了……他不能松气,稍微松气,矛尖瞬间刺进喉管。

  他想起了柳树等待的小春,想起她举起五彩风车笑嘻嘻的样子。意气、正气、心气、骨气、血气一齐涌动上来,幻化成无穷力量。他的身体渐渐前倾发力,脚步缓缓前移。一步,两步,三步……长矛枪弯曲了。他小心翼翼,脚步再向前移,长矛枪再弯曲……他再移步,一步,两步,三步……

  “咔嚓”一声,犹如雷霆霹雳,长矛枪断裂了。

  他咕咚跌倒在地,大口喘着粗气,接连猛咳了几声。壮士紧攥着半截枪杆,脸红脖子粗地呆在场子中央。看客们热闹地鼓掌,有人神清气爽地往场子里扔铜板。也有人沮丧叹气,遗憾没有目睹一出见血好戏。

  壮士不禁摇头叹息,咬牙从兜里摸出两块大洋,扔在地上说:

  “小子!算你运气好!”

  铁生已经平住了心跳,虽然喉窝留下一道血红印痕,总算止住了大口喘气。他伸手够到了一块大洋,从地上爬起来,随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憨厚地笑了笑说:

  “我就要一块大洋。”

  “嘿!”壮士又吐了一口痰,脸臊得通红。

  铁生心急火燎地跑回洋货店铺女人仍靠在门旁抽闲烟。

  他气喘吁吁地哈着腰,把大洋递给女人,抹着头上的汗说:

  “给您!我要那个风车,五彩的!”

  “哟!还真有你的!还是墨西哥大银元呢!”

  女人笑着接过大洋,细瞅了一眼,币面上有鹰和蛇的图案,搁在嘴里咬了一牙,又紧着在耳边听了听。确认不是假货,她慢悠悠地从货架上取下一只五彩风车,递给了铁生。轻而易举,她骗来一块现大洋。

  铁生小心拿着风车,又心急火燎地往回跑,一口气跑回巡警所。远远地,小春就发现了铁生,急忙跑上去迎。她也顾不了风车,只一脸委屈地望着铁生说:

  “哥,你去哪儿了?我都怕找不着你了……”

  话没说完,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双手紧紧抓住铁生的衣角。铁生连忙弯下腰,单手撑住大腿,把风车伸在小春眼前,满头大汗地说:

  “哥哥不好!来晚了!给你风车,漂亮吗?”

  小春伸手抹去眼角的泪,小心接过了风车。

  “你吹一下。”铁生笑着说。

  小春没有吹风车,盯着铁生的脖子看,发现了喉窝的血红印痕。

  “哥,你喉咙怎么了?”

  铁生愣住了,不由埋怨自己粗心大意,忘了遮掩一下。低头想了想,他摸了摸喉咙,满不在乎地笑着说:

  “嗯……有个大花蚊子叮了一口。“啪”一下,我就把它拍死了!”

  说完,铁生嘿嘿笑起来。

  “疼吗?”小春问。

  “不疼!一点儿都不疼……你吹风车吧?可好看了!”

  “嗯!”

  小春举起风车,顺着轻风,噘起小嘴,轻轻吹了一下。风车轻快地旋转起来,在烈日下转出绚烂的光晕。小春又用力吹,光晕更加绚烂夺目。小春的目光里也散发出光晕,是清澈明亮的光。

  “好看吧?”铁生掩饰不住激动

  “好看!”

  小春笑了,嘻嘻地笑不停,仿佛龙须沟里的小鱼溅起了水花

  “走吧,能玩好多天呢!”

  “谢谢哥哥!回去……怎么跟妈妈说呀?”

  “我来说,没事儿!”

  铁生说得轻松,心里也打着鼓。

  追着五彩风车的绚烂光彩兄妹欢笑着回到了家。

  铁生•小春•恒昌•念春

  “铁生哥!”

  轻轻关上院门,恒昌立在原地,一脸愧意望着铁生。

  铁生呆住了,惊讶地望着恒昌。呆了许久,气血慢慢上涌,忽然像洪水一般涌到了喉咙,令他再也喘不过气。好在有铁布衫,他在竭力抵御噩梦般席卷而来的气血。

  “铁生哥,我……我来请罪!”恒昌低下头。

  二十三年,他出现了,一个人

  默然良久,铁生无知无觉地说:

  “等会儿吧,孩子还没睡呢。”

  说完,铁生继续哄佑春睡觉。

  佑春很精神,偏偏不睡,仍在笑嘻嘻地拉兔儿爷。铁生想哭,因为看见的仿佛不是恒昌,而是小春。原本,见到了恒昌,不就该见到小春吗?

  佑春还在冲他笑,他不能落泪。

  佑春还不满周岁,他不能让她看见眼泪。

  他的内心思绪翻腾,火山一样爆发,炽热的岩浆在喷涌,在残酷地焚烧五脏六腑。看上去,他心平气和微笑望着佑春,耐心地陪她玩耍。恒昌默立原地,呆呆地站着,等着铁生。

  不知过了多久,佑春睡着了。

  铁生轻轻抱起佑春,把她抱回屋里,盖好了小被子收拾妥帖,又备好了一壶香片茶,才缓缓走出了屋子。虽然是身经百战的国军军官,恒昌早已羞得满脸通红,如芒在背。

  枣树下,他们坐下了,面对面,隔着茶桌。

  “喝口茶,北京的香片茶,没忘吧?”

  胸口的岩浆还在爆炸,铁生还在隐忍。

  恒昌不敢喝,也不敢直视铁生,闷着头慢慢地解释

  “铁生哥,我是个罪人!我不是不爱小春,可是……我想干革命,想救国家,想救民族,我真不想丢下她!我……”

  恍若隔世,铁生凝视着他,缓缓地说:

  “恒昌,我不懂革命,不懂国家,也不懂民族……我就是想知道,你把小春丢哪儿了!小春那么好,你……你还是把她丢了……”

  恒昌一下子惊住了。

  他没有想到小春丢了,以为她回到了北京,以为她过上了安定朴素生活。他原本设想,只要有铁生照顾,小春一定生活得很好。他怎么能想到,小春不但丢了,还在苦寻他的路上被劫匪活活刺死。

  以至于小春的死铁生至今也不知道。

  愣了许久,恒昌才痛苦不堪地解释:

  “铁生哥,那时候我让小春回家,真以为她回家了!”

  铁生还在忍,也只能忍,平静地说:

  “恒昌,你回吧。”

  恒昌忽然站起来,走近了,扑通跪在铁生面前,垂着头。

  “铁生哥!我对不起您,对不起小春!”

  铁生浑身颤抖不止,终究不想再忍让。

  “恒昌,你……你就是个混蛋!”

  平生头一回,铁生骂人。

  骂的声音并不高,语气却重得吓人。这句骂,似乎憋在嗓子眼里,憋了二十三年,忽然被燃烧的一口气逼涌而出。是上天的审判,令恒昌心胆俱颤。骂完了,铁生的心口反而更堵得慌,更惶惑,更痛苦。

  猜出小春已死于乱世,恒昌也悲恸难忍,心如刀绞。

  “铁生哥,你骂我吧!我该骂!”恒昌流着泪说。

  铁生颤抖着,少有的无力、无助、无望,哽咽说:

  “恒昌,小春那么好,你怎么舍得丢下她……”

  铁生再也说不下去,脑海中尽是小春。

  他泪如泉涌,头一回,哭那么痛。

  恒昌跪在地上,并没有起身,从包里哆哆嗦嗦掏出一袋金条,轻轻搁在了茶桌上。他确实无颜再待下去,想过几天再来,看看还能做些什么。

  “铁生哥,我先走了,迟几日再来……”

  “回吧……别来了,把东西带走。”

  铁生拿袖口擦去了眼泪,指了指桌上一袋金条。

  恒昌急道:“铁生哥,没别的意思,我就是……”

  铁生望着同样饱经沧桑的恒昌,无力地说:

  “拿走吧,别再伤小春了。”

  恒昌还要僵持,尚未站起身,院门忽然开了。

  念春目瞪口呆地站在门内,愕然地望着眼前一幕。

  铁生赶紧站起来,尴尬地望着念春,一时无言。恒昌也急忙站了起来,转身面对念春,激动不已上下打量她。念春更恍惚了,轻轻关上院门,礼貌地冲恒昌点点头,诧异不解地说:

  “爹,佑春睡了吧?”

  她慢慢走过来,仔细望着铁生。

  见到了念春,铁生这才反应过来,从二十三年前的悲恸中幡然醒来。醒来了,反而更乱了,难道要告诉念春真相吗,她的生父正站在对面?他毫无准备,念春更没有准备!他勉强笑了笑,轻声说:

  “佑春睡了,你进屋看看吧。”

  “嗯……”

  念春疑虑未消,又礼貌地朝恒昌施礼道:

  “叔叔好!”

  打完招呼,正要往屋里走,恒昌忽然哽咽着喊道:

  “念春?”

  凭直觉,他猜出是念春。那个遥远雪夜的景象恍然眼前,也是在这个院子里,亡命归来的他与小春紧紧相拥,望着襁褓中熟睡的念春百感交集地落泪。以及在杭州葛岭山下,他与小春一起数着手中的樱花瓣想象着教念春数数的场景也跃然眼前。妻子小春遭了劫难,没有见到,总算见到了女儿。纵然心存十万分愧疚,纵然被当面挞伐鞭笞,他也想见到念春,见到一生负疚的亲女儿。

  念春愣住了,脑中一团乱麻,绞尽脑汁也认不出恒昌。

  “叔叔,您是?”

  她诧异地望着恒昌,须臾又转脸望着铁生,铁生避开了她的目光,又缓缓地坐下,低下头。刹那间,她感觉父亲苍老了,从未见过的憔悴无力。在她眼里,父亲会铁布衫,永远都是一座山。若不是天大的事,父亲不会这样!这么一想,念春顿时紧张起来。

  “念春!”

  恒昌又激动地喊了一声。

  他不管不顾地走了过去,站到了念春眼前,热泪涌出来。

  念春惶惑无措,紧张地望着他。

  “念春,我是……”

  恒昌刚要说出口,铁生忽然打断了他。

  “恒昌,你回吧!我来说……好吗?”

  “铁生哥,对不起!我……”

  恒昌也觉得失态,一时控制不住,愣在念春面前。

  “恒昌,带上东西,先回吧。”铁生又劝他。

  紧张尴尬之时,佑春睡醒了,在屋里咿咿呀呀哭起来。念春一惊,赶紧走进屋里,忙着去照顾佑春。铁生拿起桌上的金条,缓步走到恒昌面前,塞到他手里,心平气和地说:

  “先回吧……”

  静默了片刻。

  恒昌擦干眼泪,往屋里又不舍地看几眼,忍痛离开了。

  屋里,怀抱佑春喂奶的念春,内心惴惴不安。

  《百年童话》读后感(二):爱比生命更长久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超越百年,宏大背景与悲悯众生交相呼应的史诗般家族传奇巨作,为何书名偏偏选用了“童话”二字?也许我们都忘了,童话除去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结局外,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直面死亡的悲剧,悲剧的力量在于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但终归幸福美满才是童话的主旋律,无论有多少曲折斗争童话的内核始终是真善美,这也是本书名为童话的原因:虽不乏生离死别的悲剧,但爱和希望永存。

  百年在童话里只在睡美人的一睡一醒之间,本书中却是中国自晚清至千禧年这动荡磨难的百年。赵铁生享年一百一十岁高龄,而他的传奇故事自母亲红珠三岁被拐来北京就开始了。铁生有铁布衫,铁生的父亲也练铁布衫,铁布衫没能保全父母,却保护铁生与小春和她的后代百年周全。铁生孑身一人活在这个世上,终身牵挂小春与她的子女,却与其并无半点血缘关系。铁生的存在,仿佛是那颗定海神针,定的不仅是大势也是小家。北京城的主人轮番更换,皇帝倒了、各派军阀走马灯般换了一个又一个、日本人来了又败了、国民党来了又走了,只有铁生一直在小顺胡同练着铁布衫。小春随恒昌走了命陨西湖边,念春被美军误撞留恒昌永不心安,佑春为慈善事业捐躯汶川,最后的最后只有明春和她的子女陪着铁生。

  小春和她的子女性格特征并不鲜明,仿佛俄罗斯套娃般一个赛一个漂亮,一个一个的来了又走了,一个一个的都是纯真美好的代名词,她们的生命像接力赛一样迎来一个、送走一个,连爱人也是相似的明朗温柔、视她们如珍宝。铁生的童话象征类似于丑小鸭、杀死巨人的杰克、聪明的渔夫这些坚忍无畏的形象,而小春与她的子女则注定是公主,公主总能遇见让其幸福的白马王子,如同小春和恒昌、念春和永寿、佑春和翰文、明春和铭恩,童话到此为止,但历史的滚滚洪流却一刻不停带走了一代又一代人。童话里勇士和公主没有交集,书中的铁生和小春们也只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平行线。

  百年历史在本书中如巨幅工笔画徐徐铺展开来,铁生和小春们的形象与其说是画中人物不如说是画中事物,像远山、像楼阁,他们身在画中,也远在画外。而庞杂的配角群却是画中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工笔人物,九爷的柔媚和血性、长命的保皇和挣扎、久贵的坚韧和头脑,乃至大岛胜的残暴好胜、盛队长的仁义勇猛、宫本和子的痴恋柔情、寒梅的坚守不渝都刻画的入木三分。各色人物像小春爱看的拉洋片一样随着时代更迭轮番登场,这时代背景一开始只是零星点缀,到后来政治和战争裹挟着所有人加入其中,到最后铁生与朋友及其后代俨然成为时代弄潮儿。贯穿始终的可以说是铁生,也可说是与铁生一体的铁布衫,但最终是铁布衫中的正气与爱。正气最后凝聚成久贵家族的正气丸,爱最后凝结于念春的一双儿女身上。

  1988年日本动漫电影《萤火虫之墓》上映后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红珠死后铁生和小春沦落慧恩寺的情景与电影毫无二致,侵略国的艺术家们借由电影中节子和少年的死反思战争的残酷,而被侵略奴役的国家却需要铁生和小春这样坚韧不息的生命活下去。《萤火虫之墓》公映后,有影评人这样评价——爱和死亡一样长,《百年童话》展示给我们的却分明是另一幅景象:爱比生命更长久。

  《百年童话》读后感(三):让人肃然起敬的《百年童话》!让国人警醒的铁布衫!

  在出差中看完了这本难忘的小说,一次惊喜的阅读。画面感很强,文笔朴素,但是非常简约,耐度,也许经典的作品都是这样,没有刻意的匠气。

  最打动我的还是主人公赵铁生的坚韧,几乎一百多年的生命中,忍受了所有中国人遭遇的各种各样的打击和磨难,让他一次次挺过去的固然是铁布衫功夫。但是,铁布衫显然并不是作家本意,不是一种功夫,而是一种精神力量!这个力量正是对小春的爱,直至主人公为了寻找小春,放弃了原本能更长寿的生命。所以,铁布衫这样的力量,我们现实中越来越少了。铁布衫让我难忘,也让我心痛。

  久贵和长命的生命也让我感慨。长命毕生追随溥仪皇帝,中间还参加了国军,参加了共军,参加了无数战争。最后在皇帝死去后,不再忍受红卫兵的虐待,放弃了抵抗,而是用皇帝当年赐予他的煤油瓶子喷火同归于尽,十分悲壮而苍凉。而大火竟然燃烧在自己成长的观武场,宿命轮回。

  久贵也很坚韧,对玉欣的爱情几乎不亚于铁生对小春,尤其是玉欣在被日军轮奸后,毫不犹豫娶了她。最后,他没有辜负玉欣,信守了对她父亲的成诺,给玉欣一个富裕的生活,成为富豪家族的掌门人。但是,小说结尾,显然暗示了久贵期盼的百年家业(已经遍布全球的生意帝国)很难传承下去,甚至可能全盘崩溃。长子仁贵领导家族医药集团开发的“正命丸”,号称能延长人类寿命,不正好是家族崩溃的隐喻吗?以及桃花扇那句名言的隐喻!

  真正合上书本的时候,是在飞机上,恍然又有另外一种觉悟:小说的本意除了爱和希望,是不是还隐喻着中国人无止境的困难轮回?贯穿小说始终的铁布衫,是不是还有别的深意?值得思考吧!

  《百年童话》读后感(四):乱世北京

  最近正在看曹建伟的《百年童话》这本书,但是因为年底工作比较忙,时间紧张,所以目前只看到三分之二,就算是没看完全本,这个故事也足以让我震撼,作者曹伟建以铁生为主线,扯出红珠,小春,念春,佑春等等一系列灵魂人物。

  而我更加喜欢和震撼的,是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安排如此决绝,红珠的因鼠疫而亡,小春的遇难,玉欣的遭遇,永寿生命的终结,以及长命妻儿的尸骨无存等等,他们的劫难发生的让人措手不及。

  然而,作者从生活在北京城的这些小人物入手,以他们的命运为小背景,影射出了北京城在乱世时的一次次更替和一次次浩劫,乃至中国在那个时候岌岌可危的大背景,又以铁生的铁布衫和日本军官大岛胜的多次比试中获胜,书写了中国人的骨气与骄傲。铁生所代表的中国人的铮铮铁骨以及为人物命名的“春”字,都象征着在这场浩劫中,中国最终是会迎来曙光,脱胎换骨。

  慢慢的品读书中的每一个情节,体会北京旧时的动荡不安以及生生不息。曹建伟带着读者走进乱世北京的小顺胡同,以轻盈的爱情,柔美的人物,细腻的感情,娓娓道来那时国家的动荡和危急。

  《百年童话》读后感(五):北京人的心灵史 ——读《百年童话》

  文/岸晓风

  获悉曹建伟先生的最新长篇小说《百年童话》出版,便迫不及待的找来阅读。这源于之前读他长篇小说《灰商》的阅读体验。该书讲述了一个时代及阶层的原罪,被称为商界版的《教父》,并成为华人商界经典教案。这部最新的长篇小说《百年童话》则更没有让我们失望,它通过“截取”一个苦难民族的爱与希望,让人们看见一百四十年的北京发展历程,天灾、战乱、侵略、内乱等等,这些苦难与困境让我们深深思考的同时,也“逼迫”我们去反省中华传统文化曾经的精神内核。

  首先,这部书里有一个“大”字,大视野,大境界,大格局。这本书是长江文出版社六十周年重磅力作,被形容为“读哭每一个中国人”的长篇小说。的确,小说跨越了140余年的历史,从晚晴一直写到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后,不仅历史跨度相当长,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近代北京演变史,值得广大读者和相关的研究者重视。

  其次,贯穿书中的还有一个“小”字。有人说,“百年童话”其实是一种隐喻,一种生存的隐喻,也是每个人心中的“童话”。的确,在这本书中,无数相关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也在其中全新出场。在苦难曲折的历史中,每个人物的人生起伏都令人唏嘘,书中除了主人公赵铁生113年不可思议的人生跌宕,还同时抒写了数十个人物命运,数不清的历史人物,留给了读者宽广的想象空间。可以说,是一部爱与尊严的生命史诗,也是一部中国人的生命与精神童话。

  第三,是一个“爱”字。悠长深邃的爱情既是本书的一大看点,也是人们面对生存与命运时永恒的一抹亮色。该书一方面以北京为宏大的历史舞台,曲折的情节和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通过对数十个平凡人物的刻画也入门三分,在这些平凡或传奇的人生历程中,是绵延了五代人生的感人肺腑的永恒爱情,小说中呈现了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爱情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动人心弦。自始至终,小说弥漫着一种温暖感人的氛围,而这种无比沧桑历史变迁又加重了感人背后的悲剧力量,在悲剧之中始终闪烁不灭的希望之光,尤其为读者所震撼。

  《百年童话》读后感(六):感人的《百年童话》

  感人的《百年童话》

  《百年童话》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我们细读,笔者非常喜欢这本书。新年首日,长江文艺重磅推出了六十周年献礼巨构《百年童话》。

  这部百年绝唱、温暖灵魂的小说,将是本年度最感人的长篇小说,因而被编辑形容为“读哭每一个中国人”。在苦难曲折的历史中,每个人物的人生起伏都令人唏嘘,书中除了主人公赵铁生一百一十三年不可思议的人生跌宕,更有其他十多个人物的漫长人生故事纷纷上演,平凡人物在大历史中的命运令人深思感慨。

  小说的表现手法非常独特,以时间轴为线索,展开了宏大的场面,时代背景更是一一展示出来。小说中呈现了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爱情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动人心弦。这种感动缘于中国人走过的历史,缘于中国人熟悉的生活,因而也是每一个人中国人能够切身体会的情感。

  小说的人物也是非常丰富的,展示了多彩的一面。小说中书写的人物几乎全是正直善良的好人,但是又绝不麻木或随波逐流,不轻易被残酷的历史或磨难的现实裹挟,人生的信条不轻易变形,主人公赵铁生更是在一百多年的生命中坚守不渝的爱,坚守不渝的人生观念。因而,小说透过数不清的人物、人生、故事,传递了中国人潜藏的或者向往的生命哲理。

  这本小说的题材非常好,值得我们重温。面对一百四十年近代苦难与沧桑史,这部恢宏题材的现实主义严肃小说却使用了十分轻盈的“童话”二字,令人难免费解。从作者的本意出发,“童话”恰恰是这部小说一个重要隐喻。某种意义上,这种隐喻是沉重的乃至悲观的,某种意义上它又是轻盈的或者怀有良好愿望的。

  又像《铁皮鼓》中少年奥斯卡的尖嗓子,轻轻一嗓子就可以震碎玻璃与花瓶,借此让侏儒少年抵御战争的磨难。或者还像《变形记》中的甲虫,试图用坚硬的甲壳与数不清的腿去应付变异的亲情关系带来的困窘。在《百年童话》中,主人公们对信念的坚守,浪漫纯净的爱情,感人肺腑的真情,应对磨难的云淡风轻,冲出泥沼而不被污染……无不像童话一样,开出绚烂之花,带给人微弱的亮光。这本小说的确给人一种温馨、历史的在线,值得反复阅读!

  《百年童话》读后感(七):胡同之春

  老北京的四九城,百年的沧桑变化,在小顺胡同西边的第三家,赵铁生用一生都在守护他的“春”。自幼为护体所学的铁布衫,在百年之中,它成为过强身健体的内功,成为过赚钱养家的技能,成为了那句陪伴了小春、念春、佑春、明春成长的鼓励话语,“别忘了,我会铁布衫……”从清末到千禧世纪,动荡不安的一百年,胡同的小院,春天的枣树芽,夏天的绿荫,秋天的红枣,冬天的银霜,这看似平平淡淡的周而复始,却深刻的记录了这寻常百姓家的悲欢离合,记录了这皇城的兴衰起落。

  春风起,红珠相识了云柳,同为红遍八大胡同的名伶,一个已为过去时,一个风头正上。夏夜到来时,红珠有了人生的依靠,赵武,这个魁梧有力的男人给了她梦寐以求的家。有了丈夫的家,有了云柳为邻居,红珠以为自己的生活,终于可以平静,可是,乱世,怎会给她这样的安稳,赵武不明入狱,云柳被杀,留下了赵铁生和一个弃婴,红珠为解生活之苦,染疾而终。而这,便开启了赵铁生护春的一生。云柳遇刺时,恰巧手抱着捡来的弃婴,她成为了赵铁生一生钟爱的小春妹妹,不团圆,不搬家,这也成就了小顺胡同成为百年家宅的缘由。赵铁生终身习武铁布衫,那口正气不为别的,就为保护家人平安,他疼爱他的妹妹,纵然千万般不舍,也还是交给了那个叫恒昌的青年。动荡乱世的军阀乱战,小春没有躲过,还是留下了女儿,被杀害于追赶恒昌的路上。念春是赵铁生对小春思念的寄托,他依旧用心守护,念春与少年永寿的爱情,结束于抗战胜利时,念春生下了抗日英雄的女儿,赵铁生,为她取名为佑春,这一次,他希望上天和他一起来护佑这个孩子,动乱的日子一天接着一天的结束,一辆飞奔而来的汽车结束了念春的生命。这无常的世界,又给了赵铁生沉重的一击。他因爱而坚守,因为还有佑春需要他的照顾,当年所练的铁布衫,也成为了支撑他再继续走下去的正气之力,佑春的女儿,赵铁生为她取名为明春……

  历史的变迁使得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跃然于纸上,长命的“喷火”,喷倒了一个王朝,最后也喷倒了自己,他心系皇帝,从一而终,是最正派的清末遗老,只是到生命的最终一刻,他还是没能所愿的见到心中的皇帝。久贵,老实而朴实的药铺伙计,在乱世之中,依旧秉承着自己的从商医人的梦想,手里的药材,身旁的爱妻,他在这乱世过完了自己安稳的一生。性格热情耿直的寒梅,爱了一生的赵铁生,也无缘成夫妻。赵铁生最后一次为孩子取名,依旧为“春希”和“春望”,在他的心里,只要活着,就总会有春天的到来,而春天是一年中最有奔头的季节,是好日子的开始。

  钟鼓楼的钟声响彻这北京城百年,静静的小顺胡同,也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淹没,在街头巷尾,那些属于旧时代的记忆正在一点一点被遗忘。那年,北平城的寒冬,赵铁生护着自己的小春,是多么希望,温暖的春天早点到来……“小春,别怕,别忘了,哥会铁布衫,能保护你”

  《百年童话》读后感(八):难相守.北京胡同旧事

  这部小说跨越一百四十年时空,以北京为社会北京,以赵铁生的传奇人生为线索,引出一段特别而让人震撼的故事。

  从赵铁生的母亲红珠起,至赵铁生去世落,这悠长的一段传奇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红珠本是金陵一位富家小姐,不慎被人牙子悄然拐走,后成了八大胡同戏乐院的头牌,没红多久,便被洋鬼子下药,从此咳嗽不断,无法接客,此后遇见云柳,两人互相照应,日子照样清苦,再次遇见那个洋鬼子欺辱时,赵武英雄救美,此后两人结为连理,生下赵铁生。乱世之中,云柳被武教头赶出来时在路上捡到女弃婴,却被江南客商捅了刀子,红珠听到啼哭声,开门便看见死去的云柳。再大一点,铁生认识了长命和久贵,久而久之便成了好朋友。赵武稀里糊涂入了大牢,红珠无奈之下只得去求银九,并帮忙洗衣做杂活,赵武死后,红珠从尹老爷那里染来鼠疫而亡。铁生救了长命免于成太监,也与久贵一起对付过刺客。小春跟恒昌去上学,一天长命喝醉后跟小春表白,小春拒绝后回家告诉铁生自己喜欢恒昌的秘密。小春教久贵诗去跟他心仪之人玉欣表白,不久小春与恒昌的女儿念春出生,铁生取的名字,小春跟着恒昌离开,刚安定下来恒昌还是决定单独去干革命,小春被劫匪捅死。初春,长命离开北京。铁生带着念春去寻小春的途中,遇见寒梅,寒梅对他一见钟情,并执意跟着他离开。收到恒昌的信,他已为人夫人父,背叛了小春。寒梅决定跟红姐去革命,秋天,长命回来。玉欣已为人妇,念春与永寿早已成为好朋友。银九被大岛胜刺倒在血泊里,青珠儿如愿做了老板,也做了大岛胜的女人。玉欣为了探视共产党丈夫被日军队长骗去轮奸,久贵救下想自杀的玉欣并如愿娶了她,当上了百顺堂药铺老板。永寿在傍晚死在日军的酷刑之下,次日清晨七点,日军宣布投降。长命自愿加入国军,当上师长的副官,念春发现怀了永寿的骨肉,初夏,她生下女儿佑春,名字还是铁生取得。郝先生执意追求念春,恒昌回来谢罪,念春不愿原谅他,在铁生的劝说下,答应与恒昌吃饭,却一去不回,被一辆吉普军车撞死。新时代,寒梅穿着一身军装出现在铁生面前,她在战火中被连长搭救并嫁给了他,连长却死在渡江战役,她腹内胎儿也难产死掉,她又孤身一人。铁生有意撮合她与长命,却被寒梅拒绝。寒梅在风暴中消失,恒昌也病逝。佑春与翰文相恋,不久铁生等被抓去批斗长命,长命为了搭救他,用激将法想让他开口批斗自己,然而铁生开不了口,也不愿开口斗他。佑春成下乡知青,翰文也跟着去,十年后,翰文高考前夕,她忽然临盆难产,翰文没参加高考,孩子也没有保住。新北京时代,寒梅出狱,不久后去世。佑春生下爱女明春,秋天玉欣生命走到尽头,久贵不多久也随她离开人世。暮春,翰文患上肝癌,初秋他便离世。仁贵的长孙新贵被明春拒绝后在夜店染上SARS病毒,秋季明春遇见铭恩并渐渐相爱,佑春在救灾中遇难,此时赵铁生一百一十岁。后来,明春与铭恩的龙凤胎出世,分别为春希、春望,赵铁生给明春他们讲所有的家族事迹,而后安详地去寻小春。故事到这里,也告一段落。

  然而我在看故事的时候,从红珠出现开始,心口一直在疼,直到这本书的尾页,心里才稍稍舒口气。

  哲学讲爱,铁布衫传正气。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不是丢了正气?丢了根呢?

  未来太过遥远,赵铁生那一身正气未被丢失。正气漫漫,长过千寻。

  《百年童话》读后感(九):穿透纸张的心能量

  曹建伟先生的新作《百年童话》在阅读前就已给人不少的憧憬。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童话里的人间充满着真善美,生活和爱情都是美好而圆满的。“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往往是招牌式的结局。而在曹先生的这本小说中,作者用暗喻的笔法,沿着时代的轴线,以百十年来的北京城为背景,围绕铁布衫赵武生一个世纪的经历,描述了几个家族悠远漫长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很有《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那种宏大的阅读体验。

  小说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9世纪70年代写到了新世纪的金融危机时期,讲述了三个家族五代人的经历,爱情、亲情、友情、真情汇聚成了人间温情,苦难、灾难、艰难、劫难演绎成了人生百味,读来让人手不释卷,深深地沉浸在书中的情节里,关注着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感受着透过纸张的情感张力。随着故事的演进,当读到百余岁的主人公赵铁生和重外孙女一家团聚时,自己也情不自禁地“入戏太深”,唏嘘不已、鼻头发酸。作者塑造的人物、环境、情节,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身受”,但是塑造的真挚情感、描绘的家庭氛围,足以让人“感同”。也许作者还暗喻了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作者借助主人公的人生,把“正气”贯穿在全篇,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述和发挥,充满了激励的正能量。这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尤其值得我们反思和继承。

  作者笔力深邃冷峻,在他笔下,那些动荡的时代复活了:晚清时期,赵武生冤死狱中后,红珠仍不知情,为了赚钱搭救丈夫养育孩子,含辛茹苦、受尽欺凌,不幸贫病交加地死去,铁生和小春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军阀混战时期,当小春孤零零地客死他乡,最后也没有抓住掉在泥水地上的黑白照片;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念春却不幸被汽车撞死在大街上……这是因为,作者是用一个平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情感传承来再现那个时代,这让人更容易有介入感。作者对情感故事的塑造、场面的拿捏也很准确。情感是本书的重头戏,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从晚清、民国时期极其内敛的感情,男女主角不会开口说出“爱”这个字,所有的感情都体现在行动中;到解放初期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青年男女在“委婉含蓄”的氛围中眉目传情;再到新世纪前后,年轻人的爱情表现得直白热烈。

  不仅如此,作者似乎很在意“歌声”。小说从头至尾,军歌、国歌、儿歌等不时出现在有关章节中,袁世凯、张勋、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军队等军歌一直到《义勇军进行曲》,显然作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功课。一首《春天谣》从头至尾饱含了平普大众的生活温情。作者对老北京的各种元素很熟稔,小说中多次出现北京城那些特有的人文风俗,春卷、白菜豆腐汤、八大楼等等细节不时穿插出现在文中。

  不过,当作家一次次“写死”美丽的女主角时,这种重复的安排和笔法在一定程度上也略有窠臼之嫌。甚至在汶川地震后的章节中,我竟猜到了结局。而我认为小说的结尾,就是要给读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体验。尽管如此,这是继《摸鱼者》之后,作者很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孟人梦言原创于2016年2月17日 使用转载请豆邮联系。

  《百年童话》读后感(十):穿透纸张的心能量

  曹建伟先生的新作《百年童话》在阅读前就已给人不少的憧憬。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童话里的人间充满着真善美,生活和爱情都是美好而圆满的。“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往往是招牌式的结局。而在曹先生的这本小说中,作者用暗喻的笔法,沿着时代的轴线,以百十年来的北京城为背景,围绕铁布衫赵武生一个世纪的经历,描述了几个家族悠远漫长的故事,其中对爱情、亲情的描绘,尤其令人动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很有《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那种宏大的阅读体验。

  小说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9世纪70年代写到了新世纪的金融危机时期,讲述了三个家族五代人的经历,爱情、亲情、友情、真情汇聚成了人间温情,苦难、灾难、艰难、劫难演绎成了人生百味,读来让人手不释卷,深深地沉浸在书中的情节里,关注着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感受着透过纸张的情感张力。随着故事的演进,当读到百余岁的主人公赵铁生和重外孙女一家团聚时,自己也情不自禁地“入戏太深”,唏嘘不已、鼻头发酸。作者塑造的人物、环境、情节,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身受”,但是塑造的真挚情感、描绘的家庭氛围,足以让人“感同”。也许作者还暗喻了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作者借助主人公的人生,把“正气”贯穿在全篇,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述和发挥,充满了激励的正能量。这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尤其值得我们反思和继承。

  作者笔力深邃冷峻,在他笔下,那些动荡的时代复活了:晚清时期,赵武生冤死狱中后,红珠仍不知情,为了赚钱搭救丈夫养育孩子,含辛茹苦、受尽欺凌,不幸贫病交加地死去,铁生和小春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军阀混战时期,当小春孤零零地客死他乡,最后也没有抓住掉在泥水地上的黑白照片;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念春却不幸被汽车撞死在大街上……这是因为,作者是用一个平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情感传承来再现那个时代,这让人更容易有介入感。作者对情感故事的塑造、场面的拿捏也很准确。情感是本书的重头戏,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从晚清、民国时期极其内敛的感情,男女主角不会开口说出“爱”这个字,所有的感情都体现在行动中;到解放初期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青年男女在“委婉含蓄”的氛围中眉目传情;再到新世纪前后,年轻人的爱情表现得直白热烈。

  不仅如此,作者似乎很在意“歌声”。小说从头至尾,军歌、国歌、儿歌等不时出现在有关章节中,袁世凯、张勋、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军队等军歌一直到《义勇军进行曲》,显然作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功课。一首《春天谣》从头至尾饱含了平普大众的生活温情。作者对老北京的各种元素很熟稔,小说中多次出现北京城那些特有的人文风俗,春卷、白菜豆腐汤、八大楼等等细节不时穿插出现在文中。

  不过,当作家一次次“写死”美丽的女主角时,这种重复的安排和笔法在一定程度上也略有窠臼之嫌。甚至在汶川地震后的章节中,我竟猜到了结局。而我认为小说的结尾,就是要给读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体验。尽管如此,这是继《摸鱼者》之后,作者很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