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捡来的瓷器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捡来的瓷器史的读后感10篇

2018-05-16 21: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捡来的瓷器史的读后感10篇

  《捡来的瓷器史》是一本由涂睿明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2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一):小瓷片有大乾坤

  自从喜欢做饭以后,我对餐具开始了各种挑剔饭菜准备阶段,要先琢磨一下用哪件餐具来装,所有的纠结、端详、选择就为了一个赏心悦目

  这应该也是和平年代甜蜜烦恼经济富裕感官享受了。

  正如整个瓷器的发展史。

  无论清新淡雅的青白瓷还是是闻名世界青花瓷、无论是让人惊艳的斗彩抑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郎红、曾经世人趋之若鹜的瓷都景德镇……这一切的美好与孜孜追求,似乎都离不开安稳现世繁荣的经济,而这瓷器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我们的荣辱史,毕竟,中国几乎是最早出现瓷器的国家

  中国的瓷器领先世界多年,新品层出不穷,其他所有国家难望其项背。越是经济繁荣,人民越能够休养生息,这样才衍生了各种审美和各种新的烧瓷技巧。所以,瓷器史的大多时代,都让人心旷神怡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个性,这在整个时代的审美上有所体现,而这种什么又被景德镇活灵活现刻画在了瓷器上,这样才有了大气的青花和巧致的青白;也才有了清新的青白和繁复的斗彩。甚至是一个人,一个有着足够权力的人,也能够对制瓷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就像我们在看《国家宝藏》时对于乾隆的调侃。

  说历史一直向前,其实是不够严谨的。我们的历史也曾多次出现反复,我们的制瓷也曾出现倒退。这与战乱与经济密不可分,也与后来某些时代的保守思想意识和对于材料依赖不无关系。所以,在西方工业革命也使陶瓷崛起后,仍然沉溺于精雕细琢的中国风手工制瓷已然开始伴随中国历史由盛而衰了。

  《捡来的瓷器史》,写的是瓷器史的发展,腰封上说“工艺是骨架,历史、文化与美学才是骨肉”。多幅精美瓷器的图片娓娓道来文字构成了丰腴的骨肉,让人读之悦然。

  折角的部分有这样几处:

  29页贴着树叶的瓷器,或者说是陶瓷,这是汉代的技术,放至今日,仍然让人为古人的审美和奇思拍案叫绝

  131页,关于《长物志》的介绍。这里的“长”应读去声的zhang,让我想到“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裳”,这也是阅读中的一个小趣味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二):《捡来的瓷器史》后记

  我工作生活地方,紧邻昌江河,与浮梁古县衙近在咫尺。古时景德镇被称为昌南镇,意思就是昌江之南。指的就是这条河。而china,就被认为是昌南的音译。

  昌南声名之盛,让浮梁就显得默默无闻,其实历史上,浮梁也是鼎鼎大名,甚至远在景德镇得名之前。白居易千古绝唱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名句。而后来景德镇声名远播,其实一直也是归浮梁县管辖,而浮梁县因此成为一方大县,派驻的官员,常常高至五品。而一般的县令,不过七品。

  至少明代以来,县衙就在现在的位置,因而数百年间行政中心便在此处。周围一带田地里,到处散落各朝各代的古瓷片。前几年,城市改造,还经常能够发现一些碎瓷的填埋坑,一但发现,对于陶瓷爱好者来说,无异于发现四十大盗的宝藏。当然,我不会有这样的幸运。多数时候,都是被当地村民挖出,卖给古玩商,再经过一道又一道的转手,传到全国各地,最后变成陶瓷爱好者的私藏。

  不过,就算没有这样密集的幸运,这一带的瓷片仍然多到令人难以置信地步。只是当地百姓熟视无睹完全不当一回事。而且多数瓷片虽然年代久远,但因为太过普通,即使在古玩市场,也没有什么价值

  2015年写作《制瓷笔记》的那段时间,每天下午在门口大路上慢步,常常因为田间的瓷片不时停下脚步。有时某块菜地刚刚翻过,还会有许多“新”的瓷片暴露出来,虽然大都不值几钱,却都是一手的资料,满是历史的印记

  那些天刚好在听陈丹青先生讲《局部》,大受启发。一个局部的视角,会有别样的趣味和新鲜,不必那么端着,非要大而全。一块瓷片,便能引出一段故事,一些知识,虽然只是一片片陶瓷史的局部,不过有一天,或许拼起来,便是一部不一样的陶瓷史。

  于是从拣来的瓷片中引发陶瓷史的某个问题,竟动笔写下一两篇文章。进而又想,如果有一天文章多起来,便可以成书,书名就叫《拣来的瓷器史》。

  写作的过程一波三折。最初的设想,全然是碎片化的书写。虽然乘兴已经开始动笔,不过何时可以完成,完全没有规划。又因为当时全力投入第一本书的写作,很快就放了下来。

  碰巧年底遇到浦睿文化的陈垦先生,聊了聊接下来的几个写作计划。不想最没有计划的这本书,倒是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并给了我很多有益意见建议。他的一句话,让我对书的构想进行重要调整。他说既然叫史,我们多少要有点野心

  2016年初,《制瓷笔记》顺利出版。我决定开始《拣来的瓷器史》的写作。但需要对书的结构进行重新的构架。

  我不断转换视角,找到不同的切入点,又将之重新整理。但越整理,发现要写的内容越超过能力范围。大块的分:陶瓷史的重要瞬间,是把瓷器史按时间作横切;单项工艺或陶瓷装饰的历史,比如成型工艺的历史,青花瓷的历史等,是作瓷器史的纵切;还有瓷器史上的人;瓷器的生活史以及瓷器的风物史。

  事实上,即使是第一大部分,写作的角度就会有很多,比如站在工艺史的角度,或者是文化史、美术史甚至是贸易史,每一个角度,都足以写一本书。更不用说其他几个部分,完全都可以独立成书。于是,多次与陈垦先生交流,不断做着减法。最后,把内容限定在瓷器史的重要瞬间这个部分,其他的部分,将来单独成书。

  我们今天大多数时候理解的瓷器史,基本可以称之为编年史。哪个朝代,出现了什么样的风格;哪个时期诞生了哪件名器。于是,当人们谈及宋代的五大名窑与景德镇窑时,都理解为一种并列关系各具特色,各领风骚。但事实上,他是一部成长史。宋瓷只是青涩少年,在之后的数百年间,不断的成长成熟,有时候也遇到一些困难,出现危机,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我选取了瓷器发展历史上十个重要的结点,尝试勾勒出整个发展的历程。而这个成长的历程,工艺是他的骨架,历史、文化与美学是血肉

  瓷器史最重要的结点,由一块块并不引人注目破碎瓷片引出,这些瓷片,无论如何无法靠“拣”来完成。某块特殊的瓷片,非但根本就拣不到,就是富于瓷片收藏的藏家,也未必拥有。好在得到余骏、余善勇和张扬先生诸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补充了拣不到却必需的瓷片,在此一并感谢

  写作的过程,自然困难重重。某些问题,了解不深因而出现种种错漏,在所难免。不过好在我把它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心理上就没有那么大的负担。而对自己而言,收获巨大。于是,这本书的写作,也成为我个人成长历程中一个重要的结点吧。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三):碎瓷片上的大世界

青花玲珑

  有多少年了,幼时趴在外婆家那张四平八稳的紫檀桌上,用着青花玲珑饭碗吃着独属于我们中国人才有的蒸炸煎煮各类食物。那种幸福感,时至今日依然难以忘怀。好的器物总是带给人某种难以忘却的舒适感,当年的我并不曾知晓外婆家那张饭桌如此稀罕,只是觉得它格外的温润,趴在上面格外的舒适,总觉得似乎某日它就能活过来,和我慢条斯理对话一场。可惜的是在拮据日子里,舅母几千块钱将之售了出去,知道消息的我已来不及阻止,它便永远只能出现在我的记忆中。与这张饭桌一起永存记忆的便是被我一直心心念念的青花玲珑碗。我不知道外婆家的青花玲珑碗是不是像那张紫檀饭桌一样历史悠久,只知道每次去了外婆家,我最爱用这透着温光线可爱青花碗盛碗稀粥,再用它盛上外婆腌制的水豆,端在手里,夹在嘴里,吃起来格外香甜。吃完之后,也喜欢将碗对着窗户撒进来的光线,细细看碗上如米粒大小的玲珑孔洞,总觉得里面似乎藏着我不了解的秘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它叫青花玲珑碗,我只知道它上面温润的米粒很美,端在手里的感觉非常舒适,总有一股安定人心作用

雨过天青云破处——汝窑瓷

  若干年后的今天,我知道它也是有名字的,它不但是我们中国人骄傲,更是我们江西人的骄傲,它的名字叫青花玲珑碗,它最早来自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青花瓷,多美的名字。基于此,我选择了本书,想通过它去了解我国瓷器悠久漫长的历史。

  不过也许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部《捡来的瓷器史》,所据者多为捡来的破碎瓷片,虽然亦有其好友所支持提供的一些瓷片,可究竟难绘我国瓷器历史之全貌。故不完整的碎瓷所展现出来的亦是我国瓷器片断历史,而非从瓷器产生之初,再到发展及至高潮,最后没落的一段完整的历史。作者选取了他所认为的瓷器发展历史上十个重要的节点,欲以勾勒出整个瓷器史发展的历程。为了避免只谈工艺的枯燥,在介绍相关瓷器知识中,作者用历史、文化和美学这些血肉去丰满工艺之骨,从而使得瓷器史变得看上去更为完整丰满。

纵横捭阖——官窑瓷

  既为十个重要节点,依此作者便将本书分为十个章节,很久很久以前的宋景德元年,一片看上去白得并不完美的青白瓷拉开了本书的序幕,我以为这是瓷器最初起步的地方,很可惜的是作者并没有从瓷器的初史开始说起,而是跳过了它的最初发展,直接从已是千家瓷器竞开放的高潮期起笔。事物盛极便衰,高峰处便潜藏了未来低谷。从最绚烂处着笔,便要做好郁闷伤心的准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哥窑瓷

  由宋景德的年号开始,昌南镇因此年号而有新名:景德镇。景德镇烧制的瓷器好在哪?好在似玉非玉!虽为瓷,却有玉之美名,其名饶玉。作者在此篇中给读者普及了瓷器的相关知识,于此,清楚明白了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并在作者的详细介绍及辅助配图下,亦清楚地了解了五大窑各自的特色,并对其器有非常直观认识。从窑变产生的钧窑谈起,再到与钧窑有血缘关系的“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窑,进而是“裁剪冰绡,轻叠数重”让人不免“惊釉”,会开片的哥窑,还有与哥窑相似,同开片的官窑,不过官窑的开片比哥窑还要来得纵横捭阖一些,估计心惊会更甚吧,还有奉行极简主义朴素至极的定窑。可惜在为了节约成本,扩大产能,定窑生产的瓷器不能解决芒口的粗糙问题,慢慢丧失了宫廷青睐,继而式微。五大名窑,各具特色,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能体现宋制瓷全貌的,是六大窑系。跟随着作者的描述,对瓷器知识完全小白的我便走进历史的深处,去欣赏与瓷有关更多的专业知识。

芒口粗糙——定窑瓷

  从瓷发展高峰的宋说起,至元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在唐青花瓷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羽翼渐至丰满,再至明,景德镇的青花瓷便一飞冲天江山一统,横行天下无敌手。从中可以看到,从宋起被称为饶玉的青白瓷到不太起眼处于起步阶段的元青花,再到明一飞冲天,继而一统天下的青花瓷,景德镇人一直在瓷器的制作孜孜以求不懈努力。可惜的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洋人传教士在我国境内四处刺探,制瓷工艺这种高度商业机密终是无法再守,至清时,西洋便在盗来的工艺基础上飞速赶超我国,而瓷器原产地的我国,在一步步按步就班地缓慢发展下终是没能敌过全面山寨我国的西方工业文明的赶超,尤其是清末在洋枪大炮下被轰开的国境内,西方瓷品肆意纵横,我国带有手工艺人温度的瓷器便这样被透着冰冷的工业机制瓷器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这岂止是瓷器的没落,这更是一个国家闭关自守悲哀辉煌灿烂了上千年的中国瓷器,在清200来年的统治中,便没落得不成样子。看过了国瓷的辉煌,再看它的没落,总有一股抑郁之气徘徊胸中难以散去。

窑变——钧窑瓷

  虽然作者在瓷器由盛而衰的历史中,没忘记讴歌一下清朝的珐琅彩、粉彩工艺,于我实在不喜欢那艳俗的审美,所以这里便不再详细地述说清时的制瓷工艺。包括上面因窑变不可控力量所生产出的钧窑瓷器,其实就个人喜好来说,也是不太喜欢的。所以也是搁置末尾。在我国名窑排名中,它被放在最后,估计也是和此有关。毕竟我国的文化讲究的是含蓄内敛,而非张扬跋扈

  另外有个不太满意的地方,作者在谈到一些工艺制作时,动辄是来自西方,可是却又语焉不详,没有确切地点,没有确切的时间。比如在我国古代器物上常见的缠枝花纹,作者一方面说这种花纹让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却又语焉不详地说更早的时候从西方传来。更早是多早?从哪个西方传来?全都没有了下文。不巧,前段时间我在论坛上看打假伪造的西方历史时,正好看到有关于这种图案花纹的说法,有人在看我国古建相关书籍时,在唐以前的花纹都有看到过类似的缠枝花纹,这些纹路都有一个特点,不断头,代表长长久久,寓意美好长久。所以作者在拿不出确切证据的情况下,还请多一些民族的自信,不要什么好东西全搁在西洋鬼子身上。动辄西来。说到什么德国制作出的瓷器比英国传教士刺探回的情报要早三年,我想说德国人在新疆把我国墙壁上的壁画都完整的切割偷回国内,偷个瓷器制作方法又算什么事呢。他们一直无耻至极,所以作者没必要替他们洗地,整得好像他们是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了瓷器一样。要知道作者自己也说十六世纪欧洲的海盗强抢回瓷器像疯了一样喜欢上中国的瓷器,英国法国在其后一百多年都没研究出来,德国突然就研究出来了?我也要运用上猜想,恐怕可能和他们的传教士进入我国偷盗相关技术有很大关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国有名的一部动画片《渔童》,故事中的西方传教士嘴脸让人恶心得想吐。对着渔盆上中国打扮的渔童,他们都能无耻地说:这是我的,这是我们国家的,这是我们国家的盆子。我只想对着他们说一声:呸!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四):捡片碎瓷当风景

  今日餐桌上的瓷器已不问出处。引人遐思的,是历史书中瓷器在世界贸易中的举足轻重,以及诸如天价鸡缸杯般让人惊叹的新闻和戏访。曾记否,瓷器的英文名为china,曾风光无两,也曾俯拾皆是。《捡来的瓷器史》一书由此而来:想要了解瓷器史,除了去博物馆、去硕果仅存的窑场,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在涂睿明生活的昌南地区(包括闻名的景德镇),随意翻动土地,就会冒出几块碎瓷片,有骨有肉、有史有情。

  所以,《捡来的瓷器史》一书并非一部文化教科书,更像是以瓷器为主题的笔会,立足于景德镇一隅,静静欣赏。于作者而言,这是他从业多年的厚积薄发;于阅读者而言,也显生动有趣,碎片易得,其中门道毫不晦涩。既非为了鉴出瓷器的价格高下,且跟随工匠巧手,听作者娓娓道来。

  想象中,中国的瓷器发源甚早,也应当有一套通行的标准,比如如何制坯、如何上釉、如何烧制。每一步都有讲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是在古代,这些技术往往是口口相传,是种经验。最基本的,拿制作瓷器的原料来说,中国得天独厚的瓷土矿让我们抢占了先机,欧洲人就因缺少天然资源,迟迟无从创造。而北宋以后,景德镇瓷器质量变差,也肇因于优质资源耗尽。高岭土的发现解决了原料问题,不过混入多少比例,还有釉料什么比例,也是各家的秘方。再如,传统的窑是砖砌烧柴的,窑内温度多少、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比例多少、烧制的时间、乃至瓷器在窑中的摆放位置,都无法定量分析,即依靠经验又需要运气。工匠们的权衡和试验在瓷器史上留下点点色彩:美丽如钧窑的窑变,展现的恰是一种“失控的状态”;惋惜如覆烧出现的“芒口”,是扩大生产留下的疮疤。

  看看作者捡来的碎瓷片,有的是国民风,有的精细华美,有的浅淡得模糊了,有的浓艳得俗气了,为何它们会在不同时期被视为美的标准?工匠们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有发言权,因为工艺的难度有时也会左右瓷器的价值。譬如大名鼎鼎的成化鸡缸杯,形状很简洁、画风很质朴、色彩也嫌寡淡,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呢?鸡缸杯的特征是薄而透,这就要求反复淘洗瓷土,去除杂质,而且硬度要高;口沿外撇看上去只是多了简单的一步,但设想,将潮湿的泥沿杯口往外翻的时候。既不能让它坠下,又不能做得太薄,以防烧制后过于锋利,并不简单;卧足(足内凹)亦如此,釉料必须完整包裹杯子下沿,又不能贴到足底,否则,烧制时会粘连。倘若这些步骤还可熟能生巧,那么需要万事俱备的青花瓷、考验运气的郎红、还有乾隆朝挑战造型极限的交泰技术,更是写满工匠血泪。“想要穷,烧郎红”,指的是失败率足以叫一个窑场破产,而后人看到的却只是一件件精益求精的瓷器。

  其实,瓷器史诉说的不仅是帝王权贵的品味,工匠们也不只为了满足施令者的要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瓷片中的风景永远是没能发声的大多数留下的痕迹,他们也应当被记住。我们看到,官窑的设计流入民窑,瓷器之美可入寻常百姓家。最终官窑的订单索性外包给了民窑,皆要归功于精于一艺的工匠们。他们的留名,要到后世瓷业式微,带有个人风格的瓷板画、文房用品变身中国瓷的品牌。反之,瓷业之所以不兴,倒也要归咎于雍正高雅的审美,他主导一切,走向高峰,尔后,民间活力也丧失了。工匠岂止是依样画瓢?他们停止创新的时候,便再也捡不回昔日荣光。

  有了工业化的品控,再繁复的青花也能复制。我们引以为傲的景德镇,难道已是明日黄花吗?谁忍让诉说不尽的有骨有肉、有史有情深埋历史。匠人不死、匠心不死,捡块碎瓷也能看见风景。

  ——丁酉年读涂睿明《捡来的瓷器史》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五):瓷器,历史的另一种记录方式

  说起来都是机缘巧合,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看闲书的心态去看这本书,没想到勾起了很多多年前在景德镇的情景,这样的感觉非常奇妙,就好像穿越到过去我,和现在的对我的对话。

  还记得多年前在景德镇时候,专门是为了去手工艺的一个村,里面专门是很多陶艺家聚集在里面,在一个隐秘的小镇子上,开车离市中心还有一段距离。还记得当时烟雾缭绕的的山村里,一栋栋不起眼的小土房里面都是不一样的天地。当时还不知道瓷器的区别,只知道当时手中摸到哪种温润如玉一般的质感,真的可以用爱不释手来说。去市场的时候,很多从外地来的汽车充满了整个市场,都说吃饭的万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景德镇可以被称为“瓷都”?,还记得在市场上拿到吃饭的碗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碗与碗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在江西这个小城市,瓷器的作为主流产业,到处都是瓷器的身影,从路灯到建筑。到底,景德镇的瓷器有什么秘密能让这座山中小城变成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看了书才知道为什么青花瓷这么美,这个技术有多难。本书从历史的长河中讲述了中国瓷器的历史,中国有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宋代商业虽然繁华,但是瓷器却是安静,需要用全部力量去倾听。从文中让普及到各种瓷窑的区别,原来每个窑都是这么美丽啊

  1 钧窑:光华夺目,也有月白色,但是更多的紫色,蓝色,红色。所有的颜色以一种变化莫测,及色彩狂欢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窑变”

钧窑简直不要太美啊!!!

  2:汝窑:简直是温润如玉的代表,传说皇帝要求烧出雨后天空的颜色,叫“雨过天青云破处”

  没有过多的图案,装饰,没有雕刻,只有安静沉稳的釉面。

汝窑

  不确定家里的那个茶杯是不是汝窑的一种,润色,触摸的手感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心里只有 肤若凝脂 这样的形容词。

  3:哥窑:开片特别大, “满房皆冰裂碎纹 有如哥窑美器 ”

  4:官窑:在裂纹中区分很多种“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官窑是皇家对瓷器审美的直接影响

官窑

  青花瓷的出现给景德镇,甚至是全世界的瓷器影响都是巨大的,在这之后的百年,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在原来中国古代对蓝色并不钟情,皇家皆用的是黄,红,只有五等才有了蓝色。书中详细介绍了,青花瓷的出现背后所需要的工艺的难度,在南宋已经确立了“南青北白”瓷器格局,可是青花瓷的出现,简直像一股清流,震撼的人们的眼界,影响着蓝色对于中国,甚至是整个色彩审美。

  通过阅读才明白,每个青花瓷器的背后都是匠人超高的技术和思维模式,在当时瓷石材料稀缺的情况下,景德镇的匠人发现了高岭土这样的新型材料。在现在来看不过是土质的不一样,可是匠人形容的比喻是:“高领土是骨,瓷石是肉,骨肉均匀,才能烧制出最优质的瓷器。”青花瓷之所以在当时难度极大,就是因为它需要解决“胎,釉,青花”三个方面。家里的青花瓷的那种食物的碗,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瓷器,但是个人的理解是特别的清脆,特别的轻薄和透,这是其他地方买过来的碗不能比拟的。连要求甚高的妈妈,都说景德镇的瓷器真的了不起啊。连家常的碗都有如此,更不想象当时烧出每一件精美的瓷器那种场景是有多美。

  从历史到文化,从技术到工艺,穿插着介绍了整个瓷器的变革和进步,书中有好多精美绝伦的插图,对于想要了解瓷器的人来说还是非常容易入门的。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六):从一块残瓷,窥见历史

  小时候家家户户用的碗,几乎有点统一,类似青花大碗,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而不知道从何时起,陶瓷工业逐渐发展,白瓷碗出现,逐渐代替了这种看着有些粗糙又带有年代感的碗。仿佛就在几年之间,所有的碗都实现了更新换代,成为了一个个精致、光滑的白瓷碗。只有每逢红白喜事时,在宗祠用餐是,才能看到这种青花大碗。

  而这些年,随着日本、韩国美食剧的涌起、宜家的宣传,又让大家的餐具发生变化。日剧中简单带着东方韵味的餐具,宜家简洁、实惠的北欧风味的餐具,又逐渐取代了我们日常的碗具。

  很难在看到精致的、带有传统美的瓷器。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让瓷器不断更迭。

  要想看到具有历史痕迹的瓷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捡来的陶瓷史》中,生活在研究瓷器得天独厚的环境。随从这城市的改造,作者更加能随地遇见“宝藏”,接触到来自于遥远年代的瓷器。

  一块碎瓷片,在外行人看到,可能只是废品,但在懂行的人看来,却像块宝。在这本书中,作者每获得一块碎片,就如如获至宝。每一块碎片后面,包含着一段历史政治、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等的变迁。物因背负着历史,携带着故事而变得栩栩如生。

  跟其他史书相比,这本书虽说是瓷器史,但更像作者的私藏笔记。让人感受到,作者每遇见一块瓷器,便穿越时空,寻找瓷器的历史,将瓷器的故事携带给我们。内中行文流畅,加以生动的故事、详细的资料,让不懂行的读者,与瓷器更近一步。

  除内容中,我极为学会书内中瓷器的图片,精致、精美,让人更直观的感受到中国瓷器的美与历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