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咸咸海的味》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咸咸海的味》的读后感10篇

2018-05-23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咸咸海的味》的读后感10篇

  《咸咸海的味》是一本由陆俊文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8,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咸咸海的味》读后感(一):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01.

  去年夏天,我对电台产生浓厚兴趣主动请缨帮朋友读了一篇陆俊文的杂文,名字叫《我们并不一无所有》,背景音乐选了他曾一度痴迷的崔健的《一无所有》。那时并没有太多同感,直到后来,每次我陷入低落情绪无法挣脱只能从《梵高先生》里寻到一丝安慰时候,才些许懂得。

  朋友喜欢陆俊文的文字,在我们为数不多相聚时间里,谈论话题也经常转到此处。“文学之新”期间帮她投票才知道这一号人,我一直对最世文化不感冒,比赛规则投票方式早已忘记,他的参赛作品《南安无故人》倒是让人印象深刻。每周五更新,情节跟我以前读过的小说非常不同,他写中越边境越南女人悲惨遭遇,而我想起从前看《我是特种兵》的边境冲突。有时候我缩在被子里读着读着,到某一处情节便觉得胃里翻腾一股恶心鸡皮疙瘩起满全身。我跟朋友谈论,难以置信同龄人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可她却见怪不怪

  《南安无故人》沉重压抑,《咸咸海的味》清爽自然,是特别的海边夏天的味道,不湿不咸。很奇怪,他的散文像小说,小说读起来又像散文,哪篇是现实生活,哪篇是虚构小说,我甚至都分不太清。

  02.

  最喜欢《咸咸海的味》,是为他母亲而写,书的扉页亦有两行字——

  献给我的母亲

  覃慧琴女士

  新书微博宣传时,并没有想看的意向,偶然听到电台里读《咸咸海的味》,低沉缓慢的男声,恰到好处的配乐,一下就被打动了。

  前段时间忙于找工作,好不容易拿到两个offer,忐忑喜悦地打电话回家,详细说明两个公司具体情况兴致勃勃,然而不等我说完便被打断——你自己决定,想去哪个就选哪个……这样的回答出乎意料,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作答。想从父母处得到更多建议支持,想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却因为一句话而使原本疏离的心更敏感了。

  看到这句话,忽然觉得释然了——我们这代人和父母有着天然的疏离感。

  并非不在意,奈何太笨拙

  03.

  《咸咸海的味》收录了陆俊文的六篇小说,每一篇都是用第一人称叙述,六篇文章中的“我”有着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性格特点,甚至性取向。他们极度相似,好像就是一个人,穿越于不同的时空,去遇见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故事。而每个故事因为相像的“我”而巧妙联系起来,感觉奇妙。这也是我为什么分不清他的小说和散文的原因,我总觉得每一个故事中的“我”都是每一篇散文中的他自己。

  他在《我们并不一无所有》里提到“孤独写作”,我想,我在《咸咸海的味》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孤独写作者”。

  “至少我觉得自己这本书还是坚持了自己想写的。下一本,就不一定了。”这是作者给自己的评价

  想借《梵高先生》的歌词和《恋爱的犀牛》马路扮演者说的话送给作者,连在一起就是——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希望能对自己喜欢东西坚持到底。

  《咸咸海的味》读后感(二):我想你是海

  每次做旅行调查心理倾向总是忍不住要选择靠海一点的地方,后来被问道,就半开玩笑地说,因为我是山里人(重庆不是山城么),从小便没见过海,人嘛,总是对未曾见识事物表有期望。但长这么大,真正去过靠海的地方只有三次,一次是高二那年暑假,跟着舅舅妹妹第一次坐飞机翻山越岭到三亚,在亚龙湾感慨万千,第二次是前年,辞掉工作,打包行李,飞往东南亚巴厘岛,在金巴兰的夕阳思考人生,第三次是年初,去厦门签售,在厦大附近沿着海边走,直到同行的人指着对面说,那就是金门,看见了么?

  我并不是一个以海水信仰的人,但又确实歆羡那些居海而生的人,曾经读海子的诗,远比真正看到的海美,就像我认识小朋友,写的那些海一样。

  叫对方小朋友,可能又要被骂故作老成,但是又不能将其看作与我同龄的人,不管是思想上,行动上,三观都有些许偏差,大概90后也就是这个样子。我所认识的这个小朋友比我小三岁,浑身上下透露出一种90后小少爷特质,吃饭要吃好的,不能是那些路边摊,上高档酒店也觉得腻,一定要自己做,咖喱海鲜三明治,活得一点不像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刚到上海的时候,叫嚷着一定要住两旁都是梧桐树,附近有书店公园电影院,楼下有泳池,地铁不要远,租房房龄不可以是2000年后建的,幻想着小时代》里思南公馆的别墅,出入高档写字楼,否则怎能算上海?但连接碰壁之后,才知道,上海这城市,才不是想象中那样,要住市区,就是旧房,要住新房,请去郊区,来回折腾才作罢,最后也要死死抓住自尊心,说,至少……不能离上班的地方太远。

  “要是娇生惯养要做少爷,还是打道回府吧”这句话死活憋着没有说出口,但最初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不觉被反问道:“你对生活品质就没有半点追求吗?住在那种老房子里面,回头就会想到底屋子里死过多少人啦……”于是我立马住了嘴,不想和他讨论下去。

  而就是这个蹦蹦跳跳的小朋友,谁也不曾想过他两年前差点死在异乡

  从小就生活在海附近的他,在大学时依旧选择了靠海的城市,在厦门生活的日子,为了追求靠海居住的屋子,写稿赚钱,搬出宿舍,住进了推开窗就能看见海和星辰公寓,有时候购买昂贵食材烹饪器具,用光了钱,又去书店打工,去编辑实习,甚至冒着大太阳蹲在厦大门口卖地图,虽然累了些,但是他还是很开心能住在自己喜欢的屋子里。

  大二的时候有机会去台湾交换,在台湾的日子,依旧时常去海边,实则离福建并不远的另一头,呼吸相同的海水与潮湿空气开始着手写那些关于海与海岛的故事。那几乎是他最开心时光,可以一边学习,一边熬夜写想写的故事,也是这样,他的文字中总是透露出海水的气息

  从台湾回来没多久,就彻底病倒了,被检查出急性脑膜炎,差点就回不了家乡。那时候,卧在病床上,时不时看看窗外的海水,一手打着点滴,另一只手就拿出手机来,用便签软件写文章,一个字一个字,成段成篇成章。

  大概也是那次,经过病魔大半年的折磨,他终于可以重新站起来,权当是捡回来的一条命,才更是要过自己开心的生活。

  朋友在北京房租到期,没有钱,给他打电话,他二话不说,就把卡里的三千块钱转过去了,然后一个人吃了一个星期面条

  高中时期预订要帮他出的书,预先给了他稿费,几年后告诉他,书不出了,公司倒闭了,要他把稿费退回来,他也是默默地答应。

  有时候他说:“稿费一定要花掉的,不能留下来,不然会觉得很罪恶。”所以常常银行卡被他花得分文不剩,原因就是他觉得写作是不能用来作为赚钱工具的。

  “一定要吃好一点,睡好一点,要买新鲜的食材,要买面料舒服枕头!”

  有时候我也忍不住说他,没有钱的时候,还要去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又忍不住道:“钱不是拿来买东西的吗?那它的作用是什么?”

  我竟无言以对

  甚至有时候我也忍不住好奇地问:“那如果卡里没有钱了,你不会没有安全感吗?”

  “卡里没钱也不会死的,因为没钱之前你就意识到要赚钱了,即使被房东赶出去,还可以睡麦当劳和肯德基,我睡过……但,安全感和卡里的钱有什么关系?在台湾的时候,为了买书,我卡里几乎不够下一顿了,但是没几天又来稿费了,所以……担心什么?”

  而唯一让这个小朋友疑惑的是:“我到底应该写什么样的东西呢?”这才是他最恐慌的事。

  他永远不担心自己的钱,依旧追逐开心的生活,但他会担心自己的创作,自己的坚持,会在别人否定他作品的时候表现出丢了一百块的不开心。而就是这个小朋友,乐观地和我说,我还是想写我喜欢的东西,虽然不赚钱,那我就靠别的赚钱来养活我的写作吧,总归有几个人看的,我自费去印来卖也好啊。

  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起曾经的自己。每个人在坚持梦想道路上时,都会面对商业化的荼毒,但他内心还是和海水一样澄澈,而且对人从来不隐藏。

  这个叫陆俊文的小朋友,终于在我的鞭笞下,写完了他的书——《咸咸海的味》,他说还可以更好的,还想继续改改,我看完后,说,够了,我已经看到海了。

  如果说,我为什么喜欢他写的东西,大概是他从来都是坦承对人,从来都心无城府,最主要的是,虽然已经22岁的他,还能保持着大男孩纯真,以及如海水般的澄澈与宁静

  《咸咸海的味》读后感(三):大海的耳语

  对于海,一直以来都有一种隐隐的向往。我想这是大部分在内陆长大的孩子共同拥有的一种情结。在河流终点,那一片温柔的蓝,到底是什么摸样?

  在大概6、7岁的时候,我和海有过短短的一面之缘。记忆很浅,除了一条寂寥的长堤和铺满岸边的石砾,剩下的就是白茫茫的一片,甚至连海水最特质的蓝色也毫无印象。在后来成长的日子里,每每回想,总有些许遗憾,大概这也成为了我对大海心驰神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想要抹平幼时心中的一丝遗憾

  无奈这许多年以来,再也没有走出过脚下这一方故土,大海也再未能得见。“遗憾”只能逐日成长为一个更大的“遗憾”。然而人一旦有了心之所向,就很难轻易放弃对其的追逐。好像你喜欢的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孩,在后来独自生活的日子里,你总禁不住多想她几遍。海之于我,就是那个女孩。每当我在各处看到大海的图片,都会多品味一番,偶尔选一张合适的做手机屏保,每次开合手机,心情也会好一些。

  好像前几日,偶然的在网络上看到一组拍海的照片,忍不住就停下来看了看。原来这些图片是要给一本叫《咸咸海的味》的书作内页插图的。当下误以为这会是一本以各种大海图片为主的图文集,加上封面那只鲸鱼实在可爱,就决意要把它捧在手上细看一番了。有时候你和一个人、事、物的相遇就是这么奇特,一点眼缘再加上一点误会,就能把你们连接在一起。好比我和《咸咸海的味》。收到书之后,自己一厢情愿的误会瞬间被揭开,原来配图只是配图,这实实在在是一本想要有所表达的很有内容的小书。说它是小书,大概是因为它的开本设计,刚好大过一个巴掌,成了摆在我书架上最小巧的一册。

  除了一开始吸引我的那些照片,内容分为两部分——六篇散文和六篇小说。我一向很容易接受年轻人的行文,遣词和语态都不会太晦涩,读起来很轻松。所以这本《咸咸海的味》也读得很顺畅。前半部分的散文我最喜欢,有契合书意的关于岛屿海洋描写,也生动的提及了做着身边的亲人爱人友人字里行间还有对人世疾苦关切。短短的六篇,内容却十分丰富。后半部分是六个似梦似真、似实似虚的故事。如今看小说,总是相信其中的一些影子,是真实存在于这世界的,他们都比文字中的人物有着更鲜活的自己。带着这样的相信去看这些故事,便会更投入,更多一些回肠荡气

  特别想说的是,六篇小说都或直白或晦涩的探讨了同性之间的情愫爱恋。不管故事中的人最后咫尺千里还是相隔天地混沌不知去向抑或尽力淡忘,我总觉得作者想说的,是那不可说——或是即便说出,也飘渺不被人感受——的同性之爱的酸楚和无奈。其实“爱”这个字眼,怎么写都一样,那么人们之间的爱又怎能分出不同呢?这浩瀚星河中,这几十亿渺小生命里,两个人能四目相对已经不容易,而相爱的两个人,无谓种族性别和信仰,他们只是珍惜了这样一份得来不易,留在彼此身边给予一点温暖陪伴,作为旁人,就算说不出祝福,大概也是可以默默的借一点他们的温度吧。

  不知道是我的自我催眠还是怎么,读这本小书的时候,总觉得书页之间有海浪的味道传来。大抵只是我太急于实现那一分隐隐的向往了吧。

  大抵只是这大海的耳语吧。

  《咸咸海的味》读后感(四):岛多了,也就有了海

  这篇文章,是为陆俊文新书《咸咸海的味》所写的评论。很久之前就知道陆俊文是新概念比赛的连届头奖保持者,多少有学院派系的味道。真正与他结识,是源于他所写的短篇小说《遗我双鲤鱼》,初读那晚深感震撼,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汹涌,在网络上发出了问候讯号,感觉自己像是等待灯塔照亮的零点船只

  尽管在网络上彼此偶然会互通有无,但我与陆俊文并未真正见过面,更别说任何值得说辞的私交。这其实是件好事,让我免除了很多先入之见,可以真正地站在读者的角度阅读他的这本新书。

  《咸咸海的味》收录了陆俊文6篇散文与6篇小说。我将依次评述。

  【散文篇】

  一个作者的文风与内核,很容易通过他的散文得以昭示。散文这种题材,几乎没有框架束缚,以至于作家的情感不会受到笔尖的围困,更能得到诠释与释放。对作者来说,写作可以有很多种动机与目的,而写散文的初衷,往往是最真实的「有感而发」。

  陆俊文6篇散文的排放顺序很是巧妙。开篇的《在岛屿之间》已经敲定基调,看似日常随笔般的笔触,暗暗将往后所有的文章都置于“台湾与厦门”、“大海与岛屿”、“妥协与执著”、“生存与生活”的背景色之中。后篇的《迈过人生的国境线》描绘起一个女人的命运,大多数读者应该更喜欢这类有实质内容的散文,更何况这篇文章题材关乎中越,关乎性与毒品,在陆俊文娴熟的文字功底下可读性非常强。当《海边的日子》又回到了如同首篇散文般相似风格时,陆俊文在接下来的一篇与本书同名的散文《咸咸海的味》中开始讲述自己的母亲。总之,以文集的标准来看,篇目间的节奏感还算不错。

  第五篇《老麦的咖啡馆》倒是风格突变,作者的内心独白转而变成了都市人物传奇。“老麦”与“咖啡馆”都有很多故事可以倾听,在文章中领略他人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件快事。说起来,《老麦的咖啡馆》与大冰素日喜欢写的文章很有几分相似,文艺中透着江湖气息。

  而我本人最为喜欢的,则是最后一篇《永恒与一日》。开门见山,这一篇文章的孤独感侵蚀了我。太容易感同身受了,以至于看着陆俊文的文字,像是在看另一个人剖析着自己。如果说前几篇散文在陆俊文的笔下,或多或少有些距离感,那么单单这一篇,贴近的简直猝不及防。

  我不擅长评述散文类,或者说,我一向认为这类文字根本无法得到他人真正的评价。因为它们都太个人化了,有着必要的优点与必要的缺点。就好像你无法彻底赞赏或是诋毁任何一个人。这6篇散文到底能触动你多少,我不能预测,但我能肯定,一定与我,与其他人都不一样。

  以上。

  【小说篇】

  我决定换个方式谈下我所能理解的,陆俊文的小说。

  一个作家的水准与眼界,只有小说这种题材才能彻底得以展现。《咸咸海的味》收录了陆俊文6篇小说,长短不一,无一例外都是第一人称的倾述方式。也就是说,读者读到了无数的“我”。第一人称最大的危险,就是太容易倾注入作者自身的生活,以至于作家会忘掉自己要做的其实是「塑造」而非「自我剖白」。个人认为,陆俊文到底还是投入了太多自己的影子。这6篇小说中的“我”,有着几乎一致的爱好、对话风格、处事作风、性格甚至性取向。当然,这样的处理自然可以用“个人特质文风”与“辨识度”来解释,但比起这些,我个人更看重作家能否将单一的“我”写成“众生万象”,每一个必要的变化,都能让6篇小说彼此真正立体起来。所以,这一方面的处理,我认为还有新的突破口。

  每一个写过文章的作者,都深知写长篇的苦痛。其实“写短”与“写长”都是一种挑战。私以为,陆俊文的小说很有“电影感”,不是流畅的剧情走线,而是一段又一段的小剧场。我喜欢陆俊文的很多文章,但也不得不说,我觉得他对小说这种题材的处理,太过风格化,碎片化。一些剧情设置,对话的安排,背景的描述,有些脱离生活,我几乎能感到陆俊文是如何沉溺于自己的思绪中热忱地用文字创造世界。但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与充沛汹涌的情感投入,到底哪个更重要,恐怕我也没有办法去权衡。

  当然,还有我所说的距离感,这一点我在【散文篇】里有所提及。在【小说篇】里,陆俊文对「引典」的处理几乎有些多度了。稍微列举一下,6篇小说中,提到了阿涅斯·瓦尔达的《拾穗者》、白先勇的《游园惊梦》、高尔基的《回忆安德烈叶夫》、《横道世之介》、欧茨的《狂野之夜!》等等等等,如果都与文章紧密结合倒也罢,倒是有不少仅仅只是一提而过。这当然是展示了作者自身的知识贮备与审美偏好,我相信一定会有读者(比如我)看到某些时,会有“这我也看过/听过/读过/喜欢过”的惊喜。但平心而论,写文章不是交朋友(更何况是全国发行的读物),每一处的引典都像是设置了一处障碍,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筛选味道。我个人以为,一个真正自信的作者,是不会在自己的作品内过多提及他人的世界的。因为那份自信,他们有信心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出任何想要诠释的一切。不吹不黑,作为一个诚恳的友人,我相信陆俊文自己也能理解我想要表达什么。

  当然,说了这么多,似乎是在挑刺。我必须坦白地说,认真地,不带杂念地读完全书后,我是喜欢的。否则也不会读完后久久不想入睡,一定要写点什么。

  6篇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仍然是最后一篇,《最后的凝视》。这也是最长、人物线最杂、支线最多的一篇。无论怎样,只要是文字,都一定会有感性作祟。这一篇,仍然是最能让我一同感受的一篇。小说具体讲了些什么,我希望大家可以亲自买本,耐心阅读。

  很多人说,陆俊文写出了海,那股咸咸的味道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可我没能读到海。我读到的,似乎是岛。崔峰、威廉王子、Hana、马龙、楚浮、阿峰、智荣、素铃、咏、亦玄、小力……当然,还有无数的“我”,都是一座岛。孤独的岛。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一边渴望一边抗拒,最后都站在自己的岛屿上,妄图与这个世界切断联络。于是,这无数的岛,站成了一片海洋。

  孤独,是啊,孤独,最后,能彻底击败我打动我的,也只剩这一个词了。能在这本书里再一次与这种情绪相碰,也算值当了。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在豆瓣读书寻找《咸咸海的味》这个条目,看到了陆俊文自己写的短评。他给了四星,写道“至少我觉得自己这本书还是坚持了自己想写的。下一本,就不一定了。”

  老实说,带着这句话去读他的书,我感到很难过。在如今这个阅读快餐化的时代,每一个作者都面临着读者无法体会的煎熬。努力让自己的作品去适应市场,是一场对自身的革命。无论怎样,我在书中真切读到了陆俊文的纯粹。他的勇敢、他的不甘、他的热忱、他的冷漠、他的缄默不语,还有他的欲拒还迎。我看着这本如此精美如此安静的小小的书,感觉它像是一个漂洋过海的漂流瓶,装着他孤独的呼救声。

  于是我们得到了,我们听到了,我们抬起了头,我们张开了怀抱。我们想说,亲爱的你,无论我们多么遥远,可你看,我们正努力为你取暖。

  可我们能碰触的,到底只是他的影子。那个真正的他,永远躲在某个岛屿之上。再多的遥远的爱,都抵达不到。

  这算是,所有写作者,共同的悲伤吧。

  文/梁湘 2015/10/4 0:19

  《咸咸海的味》读后感(五):雨没有停过

  很多人都在我面前讨论过陆俊文,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夸赞,八卦,各种信息汇集到一起,像一个小说中的人物,饱满而立体。尽管我们认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从未见过,这种莫名的立体更让人觉得他的生活与文字是如此的贴合。

  我写我的家,我的懦弱,他也是一样。我写北方,动荡摇曳的童年,破碎而有完整记忆里的父母与颠簸,他也是一样。他写大海,写在边境的生活,写幼年被忽略而又神秘地成长。有时候我在他那里找到我,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这种感觉。

  也许他的海太大,他并不在意是否能泊岸。也许他的海太小,小到他迟迟也划不出那漫长的少年。

  我的北方大雪弥漫,我牵着自己的小狗在苍茫地白色中寻找着篝火与炊烟,他在海上逆游而上,默默地划,找不到可以转弯的方向。

  我们不认识的时候就偷偷看过他写字,在《当时的月亮》里,我惊得像是一个闯进话剧舞台的观众,仓皇地到处闪躲,又忙着仔细观察,贪婪地吸允每一个细节。

  看着看着欲望便开始作祟,我鼓起勇气,尝试用指尖摸一摸那个少年背后被烟头烫伤的疤痕,当手伸到足够的距离时却碰到了一面镜子,反射出来是陆俊文现在的模样。

  不是百度百科里穿着学士服,稚嫩清爽的样子,也不是四十五度角自拍磨皮的歪嘴痞相。而是一脸疲惫发际线明显得像脱发一样的他。

  故事里都是他,故事里都不是,我把手收回来,悄悄地退出去,退到那条线以后,才真正看清他眼泪里含着的,那枚温润的月亮。

  有人问陆俊文,为什么参加那么多次新概念。他说喜欢上海,想去看看,又没有什么旅游经费,索性就参加比赛,拿着公费游玩。每个听过这个理由的人都在心里骂了他一万遍。但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坦诚,就好像他在出这本书时说的话一样,这本书他坚持了自己想写的。下一本,就不一定了。

  也许下一本就要去“生活”了,就要妥协了,但是在此之前,他总是要暴露足够的坦诚,才能心安理得地“虚伪”。

  说虚伪是为什么呢?我总觉得这词和我还有点关系,和他一点也没有。我们都挺穷的,都憋着气想赚点钱换一些自由,但是始终也没有做到过。也憋了一点爱,想换回一点爱,最终也没有得逞过。

  我们就这样保持着姿势,疲惫而又尴尬地等待着机会来临的那一刻。几个同样迷茫地朋友和作者在微信群里每天讨论,谁的书卖得好,谁应该请客,然后他在一旁附和几声,又默默写字去了。

  或许这就是他虚伪的地方吧,人们总是挂着清高而暗地里世俗着,他却恰恰相反。

  今年我频繁地登录各种各样的岛屿,在广东的沿海地带不停地下海,靠岸,因此还写了一个住在海上的故事。记得有一晚,我们在海边租了一栋洋房,夜晚里我们在院子里烧烤,打牌,大家玩到后半夜才各自回房睡下。酒精作祟,有几次我翻身醒来,又睡下,最后一次被潮汐声叫醒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我再也睡不着,便起身开窗想吹吹海风,从房子里望出去,看见一艘小船被绳拴着,在浅滩处飘,忽然觉得我们就像这条船,看似广阔自由,却一直有牵绊,所有的力气全都耗在了与桎梏的纠缠和犹豫不决的纠结中,一生都没有办法走远,也再没有办法靠岸。

  后来下雨了,滴滴答答的雨滴敲打在沙滩上,撞击在小船的身上,我打着伞,裹着外衣走出门去,静静地看雨水敲击着浅滩处倔强地木身,它往前一点,又被绳子拽回来一点,于是他又往前一点。

  天色忽然又变了,云彩里露出一些光洒在小船上,它的船尖儿够到了一些光,绳子拽一下,它又回到了暗处,再往前,又够到,它不停地重复,不知疲惫。

  我抬起头看天,月亮还剩一点,太阳也没有完全睁开眼睛,它洒下来一点希望,零零散散地被小船接住,大海仍然有自己的节奏,我在雨里看着他们的位置,又默默地退了出去。

  我知道雨从来没有停过,如果这本书是零零散散的光,那么一定有更好的天气在等着他,如果有一天船不见了,我希望是他自己解开的缆绳,在一个并不被看好的鬼天气里,他扬帆出行,划开自己的桎梏,寻找新的航线。

  也或许,他始终在和绳子较劲,和生活,和现实,和钱。但那是以后的事,并不在这本书中。话又说回来,没有灯塔的人生,要钱又有什么用。

  中秋过完我打算往回走时,爸爸对我说,不要怕飘,因为你不出海,就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航向。

  今天长春又下雨了,天气又凉了些,我知道在真正的汪洋里,雨是滋养大海的一部分,它一直也没有停过。

  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