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1: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10篇

  《当图书进入战争》是一本由[美] 莫里·古皮提尔·曼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一):“军供版”图书----美国赢得二战的秘密武器

  当二战的销烟渐渐远去的时候,可能在美国的某个角落还遗留着一些简装的书籍,它们或许已经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抑或还没来得及被送上战场,战争胜利的消息就已经传来。那些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书籍,很多已经变得破旧不堪,甚至沾染着血迹。但是经历了战争之后,有些书被辗转地带回来,被小心地珍藏,因为这里记录了战争残酷背后的脉脉温情,也曾为战争胜利奠定了不可磨灭地贡献。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二):止痛剂

  虽然网上阅读方便快捷而且内容丰富,但纸质书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将所看内容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过后再回味的感觉是电子书无法比拟的。电子书使用的显示屏比较刺眼,长时间阅读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而且电子书一翻就过去了,很难做读书笔记,感觉使用电子书就像吃快餐一样无味。纸质阅读则具有真实感和文化品位,如果是阅读学术著作、文化经典等需要静心阅读的。有人会说,看书就是为了汲取知识,当然是越方便越好了,可是我感觉如果想完全看懂一本书其实是很难的,只有手里捧着那本书,时刻感受这它的重量,每翻一页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才是看书最重要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想要表达的就是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发明。书是知识的载体,具有传播作用,它可以传递一些精神上的能量,这些能量往往都能帮助人们在逆境中生存。这本《当图书进入战争》中描述的是二战期间的一段真实发生的事,说起二战中美国的武器,图书占了很重的分量。在战争中,人们每天面对的都可能是死亡,战场上血肉横飞的场景还没等人们习惯自己就成了别人眼中的这种场景。其实人在高强度压迫下,哪怕是拥有在强大的意志力,也很难不动摇,然而图书给了他们这种动力,打仗最主要靠的是人,枪只不过是工具,打枪的人没有气势,再好的军队也够呛能胜利。

  图书丰富了无数人的生活,想想书籍的悠久历史,就知道它对人类的重要性了。胜利图书运动进行得很顺利,因为这个想法刚刚得到实践就反响很大,很多人都慕名来支持,当然了,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也是费尽心机,可以见得,要赢得战争,果然还是要靠头脑。保罗福塞尔中尉说过,在战争中,止痛剂是必需品,而最有效的心灵止痛剂就是图书,当然也包括一些书信。这些书信其实和亲人是一个道理,只有这些事亲切的,是战场上唯一带有人性的东西。这次活动使得士兵们可以随手取到这些止痛剂,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务之急。在战争中,所有娱乐活动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书信也很不方便邮寄,所以很多时候能够选择的只有图书。

  在书的末尾附录中还记录了遭纳粹查禁的作家名录和军供版图书总目,这是对这项运动最好的悼念,当然书的最终目的还是倡导和平,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三):“军供版”图书中的中国作家作品

  在军供版图书中,有一部中国作家的作品,那就是老舍的《骆驼祥子》。

  军供版《骆驼祥子》出版于1945年12月,编号为968(BB系列),英文书名为 Rickshaw Boy(非军供版原书封面印有“洋车夫”三个汉字),译者为Evan King(伊万·金)。伊万·金,原名Robert S. Ward,Evan King是笔名。他曾经出任美国派驻中国的外交官,对中国的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被称为“为数不多的对中国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的美国人”。

  军供版Rickshaw Boy封面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四):读书的力量

  看到这本书时,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图书是怎么能帮助赢得战争,美国是怎样利用图书的,前线真的有图书需求么。我总觉得,每个战士在每次战争来临时,心情都无法平静。那么战斗在一线的战士怎么会有心情打开一本书?而战争的最后取胜真的是因为图书么,难不成是因为这些书籍鼓舞了战士的士气。

  但当我读书中内容时,我才发现,当一名战士,奔赴前线去面对未知结果的战争时,其实内心是慌乱的,无助的。这种精神上的压力是交流或教育所无法疏散的。书中关于士兵的日常描述便可见一斑“闲着无聊,等着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光,几乎跟打仗一样令人痛苦”在这样的的心境中如果身边能带上一本书,无疑会成为抚慰自己孤独内心的一剂良药。等待是沉重的,尤其是等待开战的前线士兵,更是强压力。

  开始我以为军队里如果能够读到书的人,仅限于伤员、文工队或指挥战斗的将领,但看到美国人在后方,那样竭尽全力地往前线输送书籍。适时地考虑开本,装帧,直至做出军供版图书。而这些军供书,送至前线,通常被一抢而光。前线战士的阅读需求体现的淋漓尽致。

  书中提到了世界战况不多,但二战的环境是复杂的,这是众所周知的,我注意到了纳粹焚书,这与美国人积极努力做军供书形成鲜明对比。尽管美国后方,已经多方面设法持续提供军供书,但缺书仍然成为现实难题。除了焚书,遭纳粹查禁的作家本书也做了统计。军供书在前线大受欢迎,传阅成为他们最大限度利用书籍抚慰内心的重要方式之一。就连前线战士的家属也在设法为战士们争取军供书。直至广播的出现,而实际上,对于抚慰前线战士的情绪来说,听到广播仍不及读书方便携带和阅读。

  前线战士受战况影响很大,更会因后方的变故情绪低落,广播的确是双刃剑,电波里传出好的,坏的消息,都有可能动摇了战士的某种信念。所以军供书越显得非常重要,战士们仍然是依赖这些军供书稳定情绪。而战争结束后,政府依然想到军供书的形式来帮助士兵回归平民生活。

  那代老兵因为军供书,也误打误撞地培养了阅读习惯,这对于他们回归平民生活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无论是受教育方面,还是就业方面。而因军供书,平装书则有机会成为了畅销书种类。当然,二战不可能单纯依赖军供书取胜,但无可否认,读书对于人的作用,在前线战士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我认为读书对人的帮助仍然是无可替代的。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五):从图书看美国的心战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

  当阿道夫·希特勒的邪恶禁书计划和电台恐吓产生效果之后,也就是法国很快就宣布战败了。美国人就已经有所觉察——精神和意识形态的颓懈瓦解造成整个国家的沦陷,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就在眼前。我们的战争不仅是民族主义的矛盾和军事之间的冲突,还有潜在的斗争,人的斗争。因为自由民主和积极的思想对于国民和士兵是极为重要的信念,不容被击破。

  《当图书进入战争》就是在讲这样的历史,一个我们不很了解却意义非凡的二战背后的事儿。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讲述历史事件;后一附录部分是遭纳粹查禁的作家名录和军供版图书总目。后者占了全书的一半内容,可想当时纳粹禁书销毁的数量之大、书目之多。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世界影响力和国力迅速提升,从文化输出这一领域方面就能有所端倪。在战争期间,政府与出版业的史无前例的大合作制造并供给“军供版”图书以及民众自发组织捐赠图书,即“胜利图书运动”的发起。让美军士兵都能有书可读,精神食粮的充足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罗斯福总统在二战时提倡的“图书是武器”的这一号召让整个美国都为此行动。一个真正大国的魄力和气质在这一时刻显露无疑。

  战争是具有推动力的,不仅是科技、思想,也关于出版发行。便于携带的“军供版”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也就是小人书的放大版,是横着翻看的,揣在军服口袋很方便。而且内容也更接近鼓舞士气和缓解压力的作品,都潜在的体现出自由平等的美国式价值观念,士兵以这样的信条去接受这场战争,为解放更多的人能实现这样的生活为使命。这场战争在士兵的阅读中进行着,在每一个最恐惧、最困难的时刻都有图书的慰藉。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六):精神上的避难所——《当图书进入战争》

  凡是题材与书相关的书籍都在我的阅读范围内,所以今天自然不可错过这本《当图书进入战争》。而它的副标题——“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也更为吸引我,我从未想过图书与二战这两者之间会有什么深切的关系,带着好奇我翻开了此书。

  书的前几页附有与此书主题相关的几张黑白照片,自此在我眼前展开的都是我不曾经历的岁月,那么,它究竟在讲述着怎样的往事呢?

  开篇自1933年德国政府实施的焚书行动开始,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与信仰,德国纳粹在欧洲销毁了一亿册“非德意志读物”,其实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书籍具有的力量。

  为了反击对抗这种行为,美国民众开始募集图书捐赠给在前线作战的士兵们阅读,这就是著名的“胜利图书运动”。据统计,此次运动中募集的书目达1800万册之多。而另一场图书运动是美国的“战时图书协会”组织发起的,因精装书在战场上不便携带这一缺点,他们特别出版了一批平装的“军供版图书”,其在重量、体积、内容等方面的改良而得到士兵们的喜爱。

  图书与战争在特殊时期相互改变着彼此的命运,整本书的主体内容大致如此,在三百余页中只占了188页而已,另外的百余页大多是两个相关附录,“遭纳粹查禁的作家名录”及“军供版图书总目”。

  回过头读到这本书的主体,书籍对人类的影响从来都是深远的,这也是历史上为什么会屡次发生焚书、毁书等事件的原因。在战争的背景下,图书承载了更多使命,它不仅给予人精神上的支撑,同时也给予那些在炮火下蒙受死亡威胁的人以心理上的抚慰。

  阅读使人暂时忘掉残酷的现实,得到片刻的安宁。在当时的环境看来,称图书为避难所真的不是夸张。别说炮火纷飞、朝生暮死下的士兵,就如我这般仅是感到生活压力的人也觉得图书就是我的任意门,可以一次次摆脱现实的控制与尾随,虽然现实终究是要面对,但能暂时忘却也是好的。

  相信那些战场上的人更是如此,给予生的希望得以喘息的机会,所以我特别爱腰封上的那句话,“战火终将熄灭,而图书永存。”

  据说这本书是首次揭密军供版图书的内幕,首不首次我不得而知,但内容确是值得一读,作者文笔干净流畅,内容翔实有趣又不枯燥,对喜欢阅读历史的人来说也将是一次美妙的阅读过程。

  疯猴勿杀20170228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七):图书的力量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图书竟然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

  阅读,也许是最古老的一个娱乐身心、放松自我的方式了吧,可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放下了书本,将目光转向了那些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设备,那里游戏、影视、新闻、八卦应有尽有,虽然可以说是移动版的“百科全书”,暂不论里面的内容是否正确,单论阅读时给人带来的感官、感受,我个人总觉得差那么一点点感觉、一点点味道,没有翻阅纸张的触感、没有淡淡的书墨香,看了一会儿便作罢一边了。在身边,阅读纸质书的朋友也少之又少,每每问起为何不看纸质书籍,答案均是贵且无处放置。在他们的眼里,只看到了购买图书给他们带来的一些说不上烦恼的“烦恼”,却不知这种“烦恼”是让人快乐的“负担”,在历史书中跟随文字回到当年;在小说中扮演其中任何一个角色;在鸡汤文中找寻那把让自己更加强大的“利剑”……

  图书,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一种武器,它代表的是一种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否则也不会出现“焚书坑儒”、“文字狱”,以及近代德国纳粹组织的“焚书”事件,这都是统治者对文字的一种恐惧,他们害怕文字、图书的传播影响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针对图书的残暴事件。莫里·古皮提尔·曼宁著、犹家仲译的《当图书进入战争——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图书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的能量。图书协会通过各种方式、想尽各种办法为前线上的士兵们提供他们想要的图书,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也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效果,士兵们通过汲取图书带给他们的“营养”勇敢地战胜了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一切“敌人”——孤独、恐惧、伤痛甚至死亡。

  ——传播智慧的使者

  自文字以图书的形式流传后,各类知识典故也被记载了下来,这些典籍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世世代代的丰富、凝炼与传播,形成了各类知识体系,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无与伦比的财富,让更多的人从中学到知识,学会生存,学会自我强大。协会提供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甚至还有《科学宝库》、《科学重塑世界》、《化学时代》、《独立小杂货店:零售指南》、《五英亩农场和独立问题》等等,士兵们在休息时读这些书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退伍后根据这些知识谋生。

  ——平复心情的甜品

  通过这本书对战争的一些描述,和我们平日看过的战争影片或纪录片,在我们的脑海中不难想象出每一个战争场面,试想一下,你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周围炮火震天,你蹲坐在一个泥泞的散兵坑里,什么都做不了,只有无尽的等待,等待敌人的炮火停息好随时撤离,而你的内心却焦躁不安,恨透了战火、恨透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如果你的身上恰好有一本书,那么你当然会阅读一下打发这无聊的时间,而这本书,就是治愈你烦躁心情的甜品,它会让你忘却一切烦恼,品味它给你带来的美妙感受。

  ——治愈伤痛的良药

  在医院里,受伤的士兵们尤其需要图书来帮助他们治愈伤痛给他们内心带来的痛苦,尤其是那些面临截肢的士兵们,不仅要忍受身体之痛,还要独自面对身体不便给内心带来的无尽痛哭,而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他们喜欢的图书赋予了他们无尽的力量,让他们勇敢面对自己必须面对的一切。

  《当图书进入战争》这本书,由德国纳粹焚书开始,向读者们讲述了一个“图书永远不会被毁灭”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感动,文字是永远不会被毁灭的符号,图书是永远不会被毁灭的财富。在这本书中,我们很少看到有胜利图书运动的活动方讲述活动开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都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像我们讲述,用记者、士兵、作者等来往的书信等侧面反映了这场运动的困难重重,以及它带给士兵们令人震撼的效果,而且这种效果还依旧持续着。

  也许,我们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国人口每年阅读量特别少,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毕业后几乎就没有碰过任何书,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遇事时甚至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有的甚至高傲自大,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夸夸其谈却丝毫不知自己早已错的离谱。

  重拾书本吧,不为别人,只为自己。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八):有关“部队版”图书的故事

  英国学者、作家萨瑟兰在其《文学趣谈》一书中有一篇小文《再续:战场上的书》,对“部队版”图书做了有趣的介绍,原来普通的英国人也有“机会”读到这种小开本图书,让我们得以从另一方面认识这些走向战场上的书的流传。进入21世纪,在2002年左右,美国为驻扎中东的士兵再度重启了部队版图书项目,美国大兵此时正在伊拉克等地奋战,这个项目由私人发起,无政府资金赞助,意在向二战时的部队版图书计划致意。这回项目又收到怎样的效果呢?全文摘录如下: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九):享受着多媒体,但我依然是纸质书的死忠粉

  本文关键词:二战、图书、多媒体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这两件事的结果是——德国焚烧了1亿本书,而美国向战场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和1800万本胜利图书运动的捐赠书。所以《当图书进入战争》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从量化的数据来看,好像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换到现在可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美国的图书管理员也好、军方也好,都不会去想着弄那么多书来满足士兵的精神需求,而是跟亚马逊采购一批Kindle外加免费数目。当然这还只是从阅读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时间士兵们还是需要wifi或免费流量来刷脸书、推特,还得看看视频外加游戏。士兵们享受着多媒体的便利和愉悦……

  然而,这并不会发生。客观上,战火纷飞的时候电子设备靠得住嘛?当你在北非沙漠里执行任务的时候,得带多少个充电宝?另外,估计信号也不能太好,还得是全球漫游的卫星手机,前提是政府能把卫星给你用。主观上,我相信应该不仅是中国,很多国家的军队都不会允许士兵携带电话之类的通讯电子设备,即便不是通讯类的,具备存储和记录功能的也应该不能随便用。

  回到二战时期的战场,图书在解决士兵精神空虚的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精神上给了士兵们巨大的慰藉,在这一点上肯定要比只能看《我的奋斗》的德国士兵要幸福的多。我估计在我年富力强的生命中应该是很难体验战争的洗礼了,不过通过各种书籍、影视,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极其敬畏。所以当我脑海中想象着纷飞的战火,在没有任何寄托和慰藉的时候,一本抚慰人心的书,真的是可以荡涤心灵的。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十):【读书半杯茶】《图书上战场》- 赢得胜利的,除了枪炮,还有图书

  《When Books Went to War》by Molly Guptill Manning

  1933年5月10日这天,在德国柏林的贝贝尔广场上,成千上万的年青学生和近十万的民众聚集在一起,搭起一个巨大的火堆,把一卡车一卡车"非德意志"的图书文献投入火中。组织者的口号是:"根除这些与德国进步相佐的思想,使德国更强大。"

  这次的焚书是纳粹加紧对德国民众的控制,宣扬纳粹意识形态,把德国以至世界推入战争的重要里程碑。从那以后短短的时间里,德国进行了近百场的焚书,并在1938年前查禁了565位作家的4175本书。与此同时,纳粹大肆宣扬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强化民众对领袖的效忠。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们马上对这种疯狂的举动加以讨伐。一位旧金山的读者写到:"一个疯子竟然能将自己盲目的疯狂传染给整个充满智慧、理智,本质上友善的民族。"到1942年,美国对德宣战后,人们更加认识到,9年前的焚书行动是世界大战的前奏。在一部纪念这一事件的影片中,解说员说到:"这场战争不仅是一场土地之战,不仅是一场征服之战⋯更是一场人类思想之战。"

  与此同时,美国军队为战争准备而大量扩充。陆军从39年不到20万人扩充到43年的700万人,海军到140万人(当时空军属陆军编制)。新兵入伍,条件很艰苦,训练之余,士兵们希望有书读。于是,美国民众行动起来,发起"胜利图书运动"(Victory Book Campaign ),捐书给应征入伍的士兵,从1942年5月到1943年10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收集到了一千万册图书。

  出版军需版图书不容易。首先书要轻,易于携带。原先出版商都乐于搞精装书,多挣钱。现在不行了,改用便宜纸张,用胶水而不是结实的装订线,再把原来的竖版变成横版,每一页上并排印两页的内容(书页的宽度多过高度),这样可以把成本降低到每本书大约只有5美分。这些书经过不同的剪裁,放在士兵不同的口袋中,或衣兜或裤兜,或前或后,非常方便。

  无独有偶,1944年中,在罗斯福总统竞选第4次任期的时候,因为军人大多支持罗斯福的民主党,共和党人推动立法,禁止军需版图书中有关政冶的话题,认为这样可以减少民主党选票。这一立法,立即遇到军队和民间的双重反对。军队更是故意严把审查关,禁掉很多书,连《空军官方指南》也禁了(借口其中有总统照片),还禁了很多电影,搞得军队中怨声载道,国会不得赶紧改正立法。这一轮的图书审查与禁书的努力也是无疾而终。

  士兵们爱读书,因为图书"把我带回了家。"有士兵受伤,战斗中没人顾得上他,伤兵就自己躲在炸弹坑里读书熬过一天。一个军官在写给协会的信中说,他的一个"充满热情"的士兵牺牲了,遗体的口袋里露出来一本《年轻、快乐的心》。另一位军官写到,有一次苦战中,有个士兵搞到一本《布鲁克林有棵树》,他念给大家听,结果"在两阵枪声之间,我们发出一阵狂笑。"

  但不是所有的人读书都是为了放松自己,战争毕竟是战争。一位军人妻子写信给协会,让他们寄一本关于如何跟德人打交道的书给她在德军战俘营中的丈夫,希望丈夫读了之后,学会如何不惹德军生气,好活着回来。

  军需版图书对美国的影响极为深远。军需版图书在短短几年中发行了1亿2300万册,再加上1800万册民众捐书,二战期间有1亿4000万册图书被发给军人。平均每个参战军人有10本之多。二战士兵参战前大多只接受了初、高中教育,是在军队里,很多人才第一次这样如饥似渴地读书。这些图书开拓了士兵们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战争结束之后,美国政府发布法案,让退伍的参战士兵都有机会上大学,大约780万人接受了教育或培训,220万人上了大学。这些退伍军人学习努力,以至于抬高了学校的平均分。这个免费使退伍军人上大学的政策,成为推动美国社会二战后巨大进步的动力之一。正如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所说:"它表明民主过程的生机勃勃,打破了阶级壁垒⋯(从此大学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战时军需版图书功不可没。

  正如战时图书协会所说:如果美国的目标是夺取胜利,那么,"我们所有的人都必须未雨绸缪,比我们的敌人想得更多,知道的更多。""这场战争也是图书的战争⋯图书便是我们的武器。"

  这本书不长,我读的是由犹家中先生翻译的中译本。译文还有可以改进之处(比如太平洋战场被按字面译成了太平洋剧院;company 是军队中连一级单位,被译成商业词汇了),但瑕不掩瑜,推荐这本书。

  高嵩 4.2.201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