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4:34: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精选10篇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是一本由戴维·珀金斯 (David Perkins)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4.90,页数:2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一):全局理解性与开放性问题带我们找到知识的生活价值

  “生活价值“作为本书的中心词频频被提及,作者认为对学习者的生活有意义的知识才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对于什么知识最具生活价值,什么知识才值得学习作者认为没有完美答案的,因为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某一个特定时刻都有值得学的东西。

  作者通过一个关于看待法国大革命的例子来说明,知识如何成为具有生活价值的内容,他提到一个学生的回答:“通过法国大革命,我理解了各个世界争端的普遍规律,例如,缺少自由、贫穷、赋税过重、经济疲软、宗教与世俗政权斗争或社会不公等因素是如何成为战争导火索的。”可以看到这时候学生所阐述的不仅是一堆繁杂的事实,更将历史经验转换为提供了看待事物的透镜。掌握具体的例子才能够理解更宏观的概念,掌握大量描述性的知识是为了学习因果推理的知识作准备,因果推理性的知识为我们看待世界提供了一套透镜。(透镜这种媒介为看待同一事物增加了多样性)但多数时候人们会忽略知识与生活的相关性。虽然现在互联网检索方便,但这依然无法与我们脑海瞬间提取的记忆便捷相匹敌,没有一定的知识库作为支撑很难做到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我们要学以致用,首先要先理解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有效理解某个主题,必须做到透彻地思考这个主题、考虑主题相关的内容、利用主题进行发散性思考。作者对这样的理解下了一个“全局性理解”的定义,判断标准涉及四个方面:有深刻见解,可以指导行动,督促伦理道德,在各个场合有多种形式出现的机会。以这四个方面去分析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能挖掘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知识点,我们也会形成更丰富立体的认知。同时他还指出获得充分的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还不足够,更重要的是拥有能够立刻把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能力

  他认为开放性的问题与全局性理解一样都具有独特的生活价值。作为潘多拉的支持者,尽管知道好奇有风险,但仍旧认为好奇促进着人类的发展。在我们好奇心的关照下,开放性的问题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脱颖而出。以教师的角度而言,他可能提出五类问题,其中回顾性问题和程序性问题是为了复习巩固和学习既定内容的而提出的,其他的问题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传统中我们用提问检查学生是否知道答案,探究式教学则用提问启发学生寻找答案。例如:抛开“为什么”“如何”,用不完整的例子来表达疑问(第一步是……)或者用标题引出接下来的观点(我知道的是……我想知道的是……)从而有效提问。这时候大多开放性的问题都需要某种“填补”来表达。

  ⭐️四种有生命力的提问方式:

  1.中心线索法。 找到贯穿中心的主题,可以不断进行探究。

  2.要素式问题。提纲挈领式的主题。

  3.增值性问题。承认学生能找到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回答的好问题,这是他继续探究的动力。

  4.找到问题的焦点。以提供焦点开始,可以是主题、对象、题目etc,不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乍一眼以为1、2都是针对主题的提问,细察之下有很大的区别。第一种偏重于横向拓展,侧重于收集主题下更广泛的内容。第二种是找到拎得起整个内容的主题,具备一种全局意识。

  “发生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才会这样说?”“ 这个讲了什么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才这样想?”这种适应性很强的问题,都是有生活价值的,他们有用且具有启发意义,这些问题引导我们不用理所当然的态度去看到世界。因为最大的障碍不是出现我们毫无头绪的地方,反而出现在我们过于自信、认为已经掌握了正确答案的节点上。常问自己,假如,不是呢?来拓展理解边界。也常用那么,答案呢?去寻求全局性理解。

  寻求全局性理解的过程很重要:提高积极性、以全局性理解的形式出现的答案会带来更具体的开放问题。我们要清楚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在于学习提问和寻找答案的艺术和技巧。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二):为___而教,为___而学

  最近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书名慢慢再做揭晓),说到“有意思”,是因为从中看到了新意,受到了启发。

  【从一个提问说起】

  整本书实则很简单,围绕一个提问展开,即“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学习?”通过这个问题,我意识到了以“什么”为开头的提问,有时甚至比“为什么”更有力,更难作答。想到了前阵子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一块展板,上面写着“生命是什么?”那个当下有被震到,因为这个问题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以及过往认知的局限。

  依然回到“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知识”,作者珀金斯,哈佛大学知名教授,并未在书中给出明确答案,很多冲着答案而来的读者想必会感到失望。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急躁的时代,人们相信付出即可回报,问题即有答案,这也让许多商人觅到了不少商机。可是,所有问题都得有明确答案吗?没有答案的问题或许更能引发思考,并带来更多可能性。“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的意义更为深远,而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未知的探索。

  珀金斯教授称自己就是在为未知而教的独木桥上探索前行,“人们在寻求悟道的过程中面对着不稳定、不确定的状态,我们应该想什么、感受什么、做什么,似乎都难以言传。没有可靠的线路图可循,我们只能凭感觉迈步……”学习的状态亦如此,从不安到安再到不安,持续循环。

  “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知识”,这里头有几个词值得推敲,即“什么”、“值得”、“学习”、“知识”。

  我的简单理解:

  • “什么”是对事物的发问与质疑,不仅限于事物的表象,更是对内在本质与结构的反思及对相关事物的衍生;

  • “值得”是一种对何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判断;

  • “学习”是一种使个体得到持续性成长的方式;

  • “知识”是有助于辨别事物的思维积累。

  因而,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拨开迷雾,探寻学习与知识的本源之意。

  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你还记得多少,你是如何理解它们的,又在如何运用?(或许你可以稍作停顿,思考一番)

  许多习得的知识最终成为了“惰性知识”,接收并储存在大脑中却未被激活,于是时间长了就被渐渐遗忘,这样的知识并未对你的生活发挥出价值。

  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在于其是否可以通过短时乃至瞬时记忆原封不动的加以背诵,而在于是否有学到属于自己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以及将这些知识融入生活。

  【有关学习的思索】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学习是什么”。

  如果用一个公式的话,即:

  学习=兴趣+理解+贯通+行动

  兴趣作为内驱力引发好奇心,而好奇心将鼓舞并引导着人们探索未知,扩充已知。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好奇心不同于人们对诸如“人咬狗”之类的娱乐新闻的热捧(如今“狗咬人”之类的平常新闻已无法引发人的兴趣),而是以恬静与喜悦之心体悟寻常之物的不寻常处,感受之,思忖之。好奇的消失将抑制想象与创新。

  理解意味着思考,是接触事物后对其从外延向内涵的意义把握,是洞察事物规律的真知灼见,不是外界的强行灌输,而是属于你的顿悟,厘清混淆,连贯杂乱。学习就是一个得出自己对事物理解的过程。

  贯通其实是更高层次的理解,不仅见树也见林,找到事物彼此间的共性与差异,将其连接成网状结构,进行全局性理解的同时,再将这种理解迁移到更广的领域,不断灵活延伸。这是“至简即是繁”的境界,事物间的规律是相通的。

  行动需要“学中做,做中学”。知识的学习起于生活,落于生活。学习即运用,在运用中理解、贯通,在反思中完善行为。如今兴起的“探索体验式学习”就是让学习者在调研、研讨、演练中不断强化行为。

  如果说“兴趣、理解、贯通、行动”是学习过程的重要元素,那么“基于现有或潜在问题的探索”是学习中的必备情境。这个问题或是源于实际生活的困惑,或是对理想与现状间差距的思考,或是对未知的不解。受传统教育磨砺的我们,似乎更善于答题而非提问,或许一来我们过于自信觉得自己大多都知晓(毕竟信息时代我们有着强大的外脑),一来担心问出傻问题遭人耻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回忆说,大部分母亲在孩子放学后会问“今天学到了什么?”但他的母亲却问“拉比,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问问自己:最近,你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问题引发兴趣,带着问题的思考、理解、实践更为深刻,更能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而这里提及的“问题”一定是学习者自发的思维产物,并试图通过学习来加以验证各种不同的假设或答案。

  【有关教学的思索】

  结合学习的这些要点,引发了些许教学的思索。

  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对学习者具有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泛指,包含工作)价值,他们的困惑是什么(现有或潜在),并围绕这些来引发其兴趣,将学习者置于真实任务活动中,从问题出发,预留更多的空间来自发思考、探索和感受,以助其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实践-反思-修整之。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直接告诉学习者标准答案或做法,而是激发其好奇去探究问题究竟是什么,可以如何理解,如何判断,如何处理的更多可能性。

  这就对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习者问题的精准把脉,对教学节奏的掌控,对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的判断,屏住呼吸般不直接灌输答案的勇气,激发个体学习动机以及营造集体学习的场域。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值得教学者们拿来推敲,这位“思想的接生婆”自称是一个帮助别人产生其思想的人。

  不过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为此探索,引导技术、教练技术、行动学习、案例式教学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颇见成效。

  反倒珀金斯教授在书中提到的“像X一样思考”的理念,意味深长。他认为,“在如今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已经无法在单独的某个学科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相反,只有靠跨学科的对话,才能获得解答。”

  从小接受的分科教育,在实际生活中似乎不那么好用,就如“生命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似乎很难用一门学科的知识来作答。是的,生活中没有清晰的学科界限,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具备系统的全局性理解能力,这对教学而言增大了难度。这倒不是说教学者就此要成为“百宝箱”或是“度娘”,而是能更好掌握“理解”和“贯通”的能力,洞察事物背后的运转规律,找出共性与差异,形成网状的认知结构。这就是传说中的跨界,一句话概之,不能简单孤立地看待问题。教学者具备了这样的功力,在设计教学时结合内容和形式再将功力传输给学习者,这样的过程应是形成智慧的过程。

  说到这里,也应揭开珀金斯教授所写的书的书名了,《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在我看来,“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是书中最为闪亮的理念。

  “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由此来反映我们对将来可能发生什么事的预测,并且借以强调能够应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的灵活知识。”

  VUCA时代的不确定性与变化性,使得学习成为一种必备的能力与持续性的行为,以帮助自己自如应对不可知的未来。

  “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面的内容,更应当培养学习者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盒子里面内容的好奇心。”

  有哪些能力是闯荡未来世界所必须的?这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测和判断,同样,没有标准答案,但值得反思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了对已知的传承而未预留太多给到未知的探索,而这传承也更多是简单地复制粘帖。

  为___而教,为___而学,如果你来填空,你会怎么填,我想,一定会有很多答案。不同的答案,也暗示着不同的理念与做法……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三):实用主义的教育

  《为未知而教,为未知而学》(Future Wise)封面上有个问题:“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学习?”,算是很明白地说明了这本书的主旨。不过,要说最好的概括,其实还是书名本身。

  这本书的作者戴维·珀金斯(David N. Perkins)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站得高看得远,书中不乏诸多真知灼见。不过我翻得很快,对全书没有仔细阅读,只有一些浮皮潦草的感知,写在这里冒充一下心得。

  先从“什么是值得学习的知识”开始。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很不讨好的,因为每个人有各自的立场,无论你怎么说都会有人反对。所以实际上作者是把这个问题缩小了:哪些知识是大家都觉得应该学,实际上却没有用的?然后,二次方程就中枪了。

  不过好在虽然各自有各自的解读,但二次方程的遭遇却是容易达成共识的:没人说二次方程不重要,或者不该学,但确实学了以后用的地方很少。在这样的共识上,问题就来了:像这样的知识到底该不该学?或者说该怎么学?

  第二章“学习即理解”,说的是知识背景的重要性。除了用以谋生的专业知识之外,还有某些基础性的知识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所必须的,就是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基本认识。这些知识的定义是含糊不清的,或者是说混杂的,但是却是一个社会人与禽兽之间的本质区别,跟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所说的“宏大叙事”有点接近。

  第三章和第四章实际上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解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解决问题首先是要能够提出问题,问题有了之后还要能够跨学科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学习。

  第五章讲到学习诗歌有什么用的时候,作者继续用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诗歌有什么用?第一,这是语言的训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会用语言表达;第二,诗歌是艺术的构思,它创造了我们对于世界的别样解读,所以学习诗歌是教会我们看世界的另一种角度。学好代数,则是教会我们使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去理解世界。

  第六章有点意思,说的是思维模式的问题。欧几里得的思维模式就是形式和逻辑重于一切,培根的思维模式则是归纳和总结,牛顿的思维模式则是项目管理式的,根据目标的需求来整合各种知识。修昔底德的历史学的思维方式则是在历史叙事中寻求解释,通过对真相的追问实现自圆其说的认知。

  后面几章意思不大,说的无非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无涯随有涯,殆矣!”庄子早就看到这一点了。信息社会更是信息极度过剩,所以我们应该学习那些有生活价值的东西。这个生活价值要做广义的理解,不是说只有能赚钱的才是有用的。如果一个人沉迷于屠龙术的研究,他能够从中得到愉悦,对他来说就是有生活价值的。但从一般人的角度来说,确实可以大致画一个范围,比如说概率和统计学,作者就主张成为必修课,因为我们不得不使用抽样的办法来解决信息过剩的问题,如何保证抽样的准确性就很关键了。

  最后我说说我的感受。这个世界美好的东西太多,所以现在人的普遍毛病是贪心不足,在知识这个问题上也是一样。这本书提醒我,一定要有所取舍,知识是美好的,但对于具体的某一个人来说,他的胃口是有限的,不可能享受所有的知识盛宴。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哪些知识是要学习,哪些知识应该放弃。当然这是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但确定了标准之后,选择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说,我在情感上很喜欢绘画,但鉴于我已经过了那个有大把时间可以用在学习上的年纪,所以我就不必再去学习绘画了。有空的话可以看看艺术书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绘画,但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那么简单直白地感知绘画的美,也就够了。我也喜欢传统书法,但考虑到练习书法的时间很长,而用处有限,我也没有那个时间去学,所以这个我就可以放弃了。不是说书法不好,是我根据自己的标准主动放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何理财,如何养生,却是我现在应该花精力和功夫去了解和学习的。这些知识之间其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每个人根据个人情况的选择不同罢了。于是又想起小平的那句名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作者是黑白猫教主的知音。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四):生活价值教育不能靠学校,家长只能先扛起大梁

  周末在书架上抽出这本书,不知在哪个推荐的书单上看到,差点在书架上沾灰。题目吸引人,最终拿下来翻了几遍,大快人心。

  作者是外国人,早就做好文字晦涩的心理准备。打开这本书,却发现内容尤有亲切感,还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这本书从问题开始的,作者很喜欢在公众场合问,像欧姆定律、二次方程这些当年上学时打交道的内容,现在在你的生活中到底用了多少。他坦言十年来都没有用过。

  他书上提出一个核心词汇叫“生活价值”,认为不论是任何的学习,哪怕是k12学习的知识(“K12”是指从幼儿园到中小学12年的基础教育),都应该具备生活价值。所谓的“生活价值”是指知识在未来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也就是说,生活价值教育,着眼于帮助学生的掌握在未来生活当中能够运用到的能力。放到k12的学习阶段当中,他所倡导的这种教育,应该算是大家常说的“素质教育”,与现行体制下的“应试教育”相对。

  应试教育唯分数论,这种弊端已经被碎碎念了多年。读书阶段不说,怕一旦花精力批判,发现它不够完美,不愿好好待它,最后啥事都办不成。个体不可能跳离大环境的存在,高考这根指挥棒还在那里,很多门槛都要先用分数来说话。逢进必考,没分数,连“门票”都没有。于此,这么多年来没认真去思考这件事。

  突然非常关注这个话题。最直接的原因是,当妈了,必须得思考任何与孩子学习有关的事情。

  除此,还有另外两点原因。

  一是吃过这方面的亏。参加工作几年后,渐渐发现应试的弊端。很多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原来,除了学科之外,生活当中还有很多事,需要从0开始学习,竟然还是学校不教、社会必用。这些知识与能力的习得,明明可以在漫长的十几年学校生涯里完成。

  没有做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应试的模式,不得以把精力都投入课本当中,在题海上空盘旋。凡事多半问问:“这事跟考试有没有什么关系?没关系,躲一边去”。比如当班干部这事,有的父母会担心占用孩子太多时间,而跟老师说不干。

  二是这个时代瞬息万变,知识的分量正在悄然减弱,能力的分量慢慢提升。现在任何你想要获取的知识点,只要上网搜索,基本上能找得到。在这点上,你已经比那位说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厉害了不知多少倍。

  如果说学习分出知识、能力、才干、智慧这几个层面,那么应试教育恰恰教的都是知识层面的内容。而知识的更新换代每18个月一次,可能没多久,刚出版完的新教材,有一些内容或观点已经相对的落后了。

  这样看来,生活价值教育应该值得考虑。什么样的知识算是有生活价值的呢?

  各种版本的说法不同。

  比如”21世纪必备的综合能力联会“提出的4大类别的技能:核心学科与21世纪相关的主题、学习与创新的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能力、生活与职业能力。

  比如4C技能,包括Communication交流能力、Creativity创新能力、Collaboration合作能力、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欧洲提出的必备综合能力框架,包括自我实现、积极的公民意识、社会凝聚力、在知识社会中的就业能力。

  比如《全球成就鸿沟》这本书里描述的当代劳动者的7个生存能力: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网络合作的能力及通过感召力领导的能力、灵活性与适应性、主动性与企业家精神、高效的口语和书面沟通能力、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

  怎样规划生活价值教育。站在教材的高度,作者就这种具有生活价值的教育如何开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比如,精心挑选知识点,类似无丝分裂这类可以属于了解型知识,尽量轻描淡写地带过;在课堂中增加思辨的比重,通过有生命力的问题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打破以往传统学科分类的界限,以一个大生活的视野去审视,以新的分类方式去开展教学。

  作者的设想非常美好。这几乎要从学校教育的常规评价体系开始大规模的改旗易帜。主观发挥度越大,考评就越不像标准答案那样容易统一打分。实施生活价值知识的教学,对教师本身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即使教材设置得科学,如果老师不会教,不懂得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也是难以出效果。在偏远地区,要找到一位愿意留下来的老师都难。

  这种美好的设想要在国内落地,也许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基础教育要关照到各个地区各个角落学生的水平程度。应试教育哪怕有再多弊端,却不能忽略,它是偏远地区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短时间内,说立刻停下应试教育、动摇传统课程是不现实的。

  生活价值教育不能靠学校,家长只能先扛起大梁。一方面,帮助孩子搭建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桥梁,让孩子将习得的知识在生活中融会贯通。变成生活中的“语文”、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英语”等等,不要全然割裂开。我们都不想学了只是考试才用得上的僵化知识。

  另一方面,可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去培养孩子的某些能力。比如在复习时制定和推进计划的能力,考试考砸时分析原因并思考对策的能力,在多重考试下的抗压能力,这些在未来生活中是极其需要的。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五):为黄金屋,为颜如玉,为千钟粟。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习?

  相信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为这样的豪言壮语所打动,也许你也曾立下这样的誓言,并暗暗发力。不瞒你说我就有,但是如果你现在问我,我会很难以启齿。这让我想到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他在小说里树立的主角基本上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英雄,为国为民,舍身取义,比如萧峰,张无忌,郭靖,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天下豪杰,受到万人景仰。

  谈到金庸先生,我们就不得不提古龙。古龙先生作品里的楚留香,陆小凤,在我心里,他们同样是英雄,有人会说了,他们风流倜傥,处处留情,吃喝嫖赌,怎么能算英雄呢?

  那我要说,这还正是他们被称之为英雄的可爱之处,楚留香,陆小凤,他们无一不是侠肝义胆,义薄云天,足智多谋。虽然他们生活放荡,好酒好色,可是生活中的人不是都这样吗?不管是英雄也好还是小民也罢,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有小缺点,小毛病,从这个角度来说,古龙先生里的英雄其实更贴近生活里有血有肉的英雄。相比金庸先生里高山仰止的英雄,古龙先生的英雄更容易在生活里出现,因为,救国救民太遥远,生活里多的是尔虞我诈,我们能把自己生活圈里的那些所见所闻,那些千苍百孔,用那颗不那么安份的心去处理好何尝不能算是英雄呢?

  所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而学?当我把这个问题传给我朋友时,他们都说,工作累,生活四处奔波,活着不容易,这个问题还用问吗?当然是为了生存,为了黄金屋,为了颜如玉,千钟粟。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本书首先要我们问自己一个这样的开放问题,因为问一个好的问题是我们解惑的开始,是我们勇敢探索未知的前提。

  然而今天我们的教育,我们学习的方向都是有明确的指向性,实用性和现实性。我们把探索未知远远的抛在一边,甚至有时候嘲笑探索未知的人,我们更多关注什么样的知识是值得学习的?什么样的知识能够短时间内变成金钱?这是当今教育应该反思的地方。

  你学过的哪些知识今天还能用得上?为什么学校教育建立的知识体系以及世界观和现实生活相差这么远?作者给出的答案有以下三点

  1. 过于关注学业成就,忽略相关性差距

  2. 过于关注了解性知识,忽略知识内涵的掌握

  3. 过于强求专业知识,忽略与生活相关的软知识

  这三点其实很好理解,不过还是有局限。在这里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体会,从学校出来之后,的确大多数的知识在生活中都用不到,甚至在生活里你能处处感到知识的苍白和无力感,你越是用你所学去和生活摩擦你会发现你总是四处碰壁,甚至撞得头破血流,为什么?

  因为现代教育知识所构建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其实是两架马车,时尔一架向左,时尔一架向右。时尔一前一后,一架名为知识教育的马车装的都是经过筛选的知识,摒弃所谓不好的知识,以及知识份子个人的美好愿望和统治的需要,所以归根结底是不完整的知识,你能驾好这架马车并不能代表你能驾而另一架马车,而另一架是现实的马车,这架马车只要你敢想敢做,只要你坚持不要脸,只要你胆大心黑,只要你不择手段,你会发现操纵这驾马车太容易了,甚至你能把它当飞机开,归根结底这是两架操纵和性能完全不同的马车。

  作者说学习即理解,我很赞同这句话,你真正理解透彻的知识有哪些?这里说的理解透彻是你能把一件事情,举一反三,说出跟这件事情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因为每一个事物,它都有相关的属性,特点,特性,形态,类别。以及衍生的事物,每一个属性,特点里都有一个生态链,我们要联系出这个生态链中的所有环节,即全局性理解。

  全局性理解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一个有写作兴趣,写过童话故事以及玩过脱口秀的人来说,全局性真的非常重要。

  因为当你试着写童话的时候,你会发现全局性真的太重要了,当你要写一个关于兔子的童话故事,你就要联系出所有跟兔子有关的事,哪怕是只沾上一点边,你也要处理它的合理化。

  使它形成一个故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脱口秀为什么即全局性,看过天天向上,看过柯南秀,你就知道,当嘉宾说一个话题的时候,你得抓住关键词,然后要么延伸他的话形成一种幽默,要么误解和扭曲他的话形成娱乐,要么直接准备一套说词推翻他的观点达到喜剧或者引向更高的高度。能及时的抓住关键词,进行陈词形成新的意思并达到娱乐效果,没有全局性你根本做不到,所以你拥有全局性的时候往往能够一语双关。

  比如,一个很简单的话题:你吃了吗?大多数人的直接反映是吃或者没吃做如实的回答,而你要全局性的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多,比如,1.我想我昨天还没吃饱,2.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费了这么大力气站在你面前,你却问我你吃了吗?3.我家厨房今天放假。4.你知道吗?我有三个朋友,一个叫喝,一个叫玩,一个叫乐,他们约我打麻将正好三缺一。

  两年前,我也曾想起问过小侄女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问她请给天空造句吧,比如,蓝蓝的天空,湛蓝的天空。她马上给我举出很多关于和天空有关的句子,比如,明亮的天空,蔚蓝的天空,我说天空有很多形态,不要只从颜色上面入手,比如高度,形状,她马上回答出,一望无际的天空,诺大的天空,乌云密布的天空,有几朵白云的天空,我说,你还可以再想象一下,比如加上感情和故事,问到这里的时候她有点不解,让我示范一下,我说,高兴的天空,难过的天空,忧伤的天空,她问我为什么有高兴的天空,我说,今天你做了一件好事情,妈妈夸你,你当然应该感到高兴,所以是高兴的天空啊?所以举一反三,一个天空可以牵出很多跟天空有关的,时态,形状,感情,故事。

  全局性思维是一种发散式思维和跳跃思维,这样的思维在生活里并不多见,也许你也有这样的思维,但是当你准备用在你的生活里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人不约而同的给你贴上一个不成熟的标签,于是你为了合群,为了融入生活,不得不抛弃这样的思维。

  同时书中列举了其他几种思维方式供参考

  1. 欧几里得式认知 即推理式认知,比如A>B,B>C,推出A>C

  2. 培根式认知 即假设式认知,比如A>B,B<C,我们要假设A大于C,然后从这个角度推

  3. 牛顿式认知 即建立数学模型,ABC建立加减乘除模型。

  4. 修昔底得式认知。即以历史角度辨真伪。

  乍一看,这几个认知只有欧几里得和修昔底得在生活里比较常见,另外两个并不常见,也并不好理解,但是当你生活里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还是可以做为参考,尝试举一反三,当你工作遇到颈瓶的时候,当你感情出现裂痕的时候,不妨照这几个思维方式想一想,也许你就能想通找到更好的答案了。

  也许在脑海里建立这几种思维方式未尝不好,老实说,想比这几种思维方式,更容易让我想到他们本人,以及他们的八卦,比如牛顿27岁以前就完成了经典物理的三大定律,然后一头扎入宗教的世界,所以当我有一些问题想不通的时候,我会想到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最后都变成有神论者,我们未尝不可生敬畏之心呢?

  关于兔子洞的理论恕我难认同,兔子洞的意思是你过早的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也就是扎入到某一个学科的兔子洞里面去,这样你的思维就会变得很窄。

  关于开放性问题,我想问几个我最近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我们知道人类起源于非洲为什么非洲没有出过文化或者科技上的名人?为什么古时候中国的南方人总是打不过北方人?为什么抗日战争蒋先生最初要从上海淞沪会战开始?

  最后,作者对教育者说,我们要多带领学生探讨一些能激发想象力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更自由,更有自己的思考,从而达到为未来而学,未雨绸缪。

  这让我想起了两部经典的电影,一部死亡诗社还有一部叫放牛班的春天,这两部电影都是我钟情的高分电影,同时我很喜欢放牛班春天里的那个插曲,真的太好听了,这两部电影里面探讨了教育的和人生的意义,是时代的先行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是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未来在等待什么样的人才?作者人出的答案是综合性的人才,书写到这里,把落脚点放在综合性人才,老实说我有点失望,因为这早已是大部分人的共识,所以这本书只能给三星,写这样一部关于未来的书,我们应该尽量保持一定的感性,而不是纯理性。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遇见吗?未来一定是科技的世界吗?真的不能断定,在这里我有一个老问题,科学的尽头是宗教吗?这个问题很值得反思,因为当你打开量子世界的大门,这个问题真的会非常困扰你。

  同时我这里还有一个大问题,男权社会代表科技的大发展,女权社会是灵性的大发展,未来女权能重新走上社会的舞台吗?让未来给答案吧!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六):学什么,与怎么学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提供了学什么与怎么学的思维框架和判断标准。

  学什么,作者倡导的是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给出一个内容,一个工具,一套能力,即全局性理解,开放性问题,并倡导要培养综合性的能力。三者的评判标准都是四点:具有深刻内涵,可指导行动,指导道德准则,有很多机会应用。

  怎么学,强调要融会贯通,学习即理解,学习即应用,学习即联系,就是说不是孤立的知识,是活的可以指导实际的知识。

  育人先育己,展望未来先回顾过去,回顾我的求学生涯,自我剖析一下,能到达全局性理解的内容不多,提开发性问题的工具使用不是很有效,能力有一些,但是我发现自己在独立思考和结构性思维方面有差距。

  为什么会这样?自我剖析三个原因:对于孤独的恐惧,对于得到别人认可的渴求,对于可能错过什么的焦虑。

  全局性理解需要时间,去默默得咀嚼回味学过的知识,这是一个孤单思考的过程。一个做这件事是我所抗拒的。

  同时担心错过什么,就会拼命获取更多信息,每一个被分配到的时间很少,也即达不到全局性理解。

  开发性问题呢?我心里害怕提问,更想一步到答案得到周围人赞许的目光。

  说到底这是个心理问题,又是时间和精力管理的问题。

  我是在怀孕的时候意识到这些。怀孕让我开始思考未来的生活,感受到时间和精力有限带来的焦虑,以及对自己未来要去承担抚养一个甚至两个孩子带来物质上的压力伴随着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渴求。

  我自己摸索到的几点,可以来纠正,1、复盘,回顾自己学到的、经历过的,反刍一下,回味一下,并用文字记录,写下来是逼迫自己活在当下、思考的过程;2、做减法,减少关注的信息源,提醒自己每段时间的重点。所以我给自己2017年定的原则是stay focused and keep shipping. 引用的是扎克伯格的话。但是做得不太好,就连坐月子期间我也做的兵荒马乱,喂奶期间都要学法语、听书,生怕错过什么,搞得自己很焦虑,现在在调整。3,从心理上来说,延迟满足感,提醒自己,要享受过程,推迟知道结果、又取悦别人的满足感。

  说起来很清晰,我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来修炼。

  解决了思想的问题,再来看战术上的问题

  讲回对于小猴子未来的教育,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我可以鼓励小猴子多提问,向那位普利策奖得主的妈妈一样,问他:你今天提了什么好问题。

  对于学校学到的内容,我可以引导他迁移知识,思考用在其他地方的可能性,希望他可以感受到知识的乐趣,不要像他妈妈一样更多是为了考试

  这是我所欠缺的,所以需要和他一起努力。好在家里有我先生,他在大学里做老师 是个科研工作者,对于他研究、思考的能力我很佩服,可以由他做我和小猴子的引路人。

  对于我自己的学习,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四个判断标准给了学什么的参考,也是怎么学的参考。我们成年人的学习可以有三个目的:消遣,比如学习语言,解惑,比如学习职业相关的知识,明智,比如像读:人类简史这样的书引发思考。对于明智和解惑的内容,都可多做迁移、应用推广,从而实现从信息到知识,再沉淀方法论、最后形成智慧的过程。

  最后补记书中提到的:业余的专家和严谨的学院派。

  作者对于业余的专家的定义是不追求专业知识,却能够自信地、正确地、灵活地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作者认为基础教育应当塑造业余的专家,而非强求专业知识。

  作业余的专家而非严谨的学院派,有实用的合理性,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想要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是很难的。

  对于个人来说,一个好的知识结构可能是多个专业的业余专家和单个或少量专业的严谨学院派,即有广度:多领域的浅尝辄止,又有深度:单个领域的深入了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