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6-05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的读后感10篇

  《晚上好,亲爱陌生人》是一本由蒋瞰著作,北京时代文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一):择一城而终老

  关于我的闺蜜蒋瞰(以下称古人)我曾在《再不出发就老了》一书里已写了太多。2012年开始,我和古人一起辞职、旅行、她留学我创业……书里只写到了这儿,于是,你自然会问:“那后来呢?”

  回国后,她在杭州打理24小时书房“悦览树”,穿行于和采访对象截然不同的客人间,崩溃有时,温暖有时。旅行和留学都是对外面大世界探索,而书房是回归内心的小世界。每个人都是这万千大世界里的小人物,他们在深夜来到书房,这本《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便是故事延续

  我曾问过她:“为什么还是选择了回到杭州?”

  她特平静地对我说:“世界那么大,反正也走不完,差不多就该回去了。”

  对于我们来说,杭州有诸多不好:人越来越多,交通拥挤雾霾小时候严重很多……但为什么我们不走呢?

  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西湖区,有西湖、北高峰少年宫、栖霞岭……在我的概念里“城市”就是一个让你能反反复复体会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生命,这生命应该用来干什么的轨迹载体。古人说过,城市无暴走不深刻,她回国后我们在一个又一个夜凉如水的夜里暴走,我喜欢知道每一个街角大概都有什么样的来历,一个场景反复地走,体会它的变与不变,我曾在这里做过些什么,和什么样的人。

  一年前,我在解放巷子口吃到的葱包烩摊位,一年后再去,它可能已经变成了快递站,而且有可能是同一个老板;或者,原来开理发店的老板突然跑去卖奶茶了,变化之大,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一方面固然是迎合了城市快销发展步伐同时也显现出杭州缺乏时间酝酿的匠人精神传递

  书房会不会成为一个例外

  尽管如此,即便城市变得再快,生活轨迹却如年轮历历在目,古人用洗练隽永文字记录过这座城市的寻常巷陌、犄角旮旯,夜幕降临,深夜书房灯火通明,暗合着书与食物酸甜苦辣咸,守夜人安静讲述着一出出或悲或喜的故事。

  一年来,书房被她打理得仅仅有条。在这个图像逐渐取代文字、离开手机就活不下去的时代里,拿起一本书坐下来阅读的族群变少了,却不会消失。

  阅读是夜晚最漂亮姿势

  人生悲哀事情,就是你发现曾经和你一起在路上的人渐渐地都离你远去了。也许是因为恋爱婚生子,也许是因为疲劳不堪负荷,也许是因为理想渐异,甚至也许是因为反目成仇。人生就是这样的,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去爬山,起初每个人都信誓旦旦地扬言“我们要一起站到山顶上,俯瞰这个最美的世界”,但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少了一个,又少了一个,辛苦了,累了……也许中途看到一片花海,看到一片很美的湖泊,于是有人停下来了,不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牢固的时候即使一条赤道、一整个黑夜白昼都不是距离;可一旦疏远,就算在同一座城市也形同陌路。但是你还要继续孤独地走下去,因为你知道,你的目的地还没有到达。

  平淡日子是真,也是针,总归要折腾折腾。此刻的我,感到多么多么地庆幸,虽然做着不同的事情,我和古人一直保持着阵形,谁都没有落下,谁都没有掉队,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写字。

  二0一五年五月十日,《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新书首发,这一回,换古人和你们讲故事,不谈路上的故事,而是说说属于这座城市自己的故事。都说“择一城而终老”,我们择一城谋生,也谋爱。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二):属于杭州人的共同记忆青年路,新华书店

  悦览树的选址明智之处在于:1、面向青年路这条名字非常有朝气实际却并不喧闹的次干道。横向的解放路曾经非常热闹繁华,近二十年却越来越落寞,都不能与其主干道的定位相称。2、开在官巷口新华书店的里面,这是一个别的书店无法与之匹敌抗衡的记忆之地。曾几何时,这是杭州城里唯一的传播书香地方,像我这样的每周六没有晚自修晚上必去带回一两本来朵颐。门口看自行车大妈认识我,每次两毛钱,已经是一种仪式

  以上是题外话,但也是构成这本《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内核的一个重要部分集体记忆是非有效召唤,而深夜食堂般的暖心和略带神秘好奇则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吸引。不习惯通宵的人很难理解熬夜族的世界,但是任谁对熟睡后的夜晚会发生些什么充满好奇和猜测。在菲比咖啡微信号上看了两个故事,当时不知道作者是蒋瞰,只觉得故事还是可读的。这个时代会讲故事的人不少,故事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会赚取人们不少的唏嘘,也会给讲述者带来名利以及其他人似是而非的模仿。所以,作为一个深夜书房的见证者,道与旁人的种种经历,不会没有响应者。在这个咖啡、读书、旅行、深夜、偶遇、世界萦满耳际的时代,加上“用心”,举重若轻,读者自会买单的。

  :蒋瞰的字写得不错!买到了签名本,在悦览树门外的新华书店里。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三):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一书读后感

  看完这本《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正好和昨天收到书包裹的时间相吻合。一天24小时,足以让我读完书中的每一个故事,跟随书中的人物情景高兴惆怅感动又或哀叹…

  作者做为24小时书房的主人公忙碌的同时还能以一旁观者姿态来静心品读每一位深夜来店的客人,这是我十分钦佩的。正如她所说“我一直以为醒着的夜晚是最难熬的,但他们的焦躁并不表现五官,或者,他们本就心静,焦躁只是我们这些旁观者臆想出来的”。

  其实对于深夜我并不是熟悉的,可以这样说,早睡早起的我每一天的灵魂游荡都是结束在十点前。这一次竟然让我从书中的故事里窥探到这么多深夜的精彩,陌生而又激情,突然就有种想去杭州“悦览树”,然后吃着酵母包配杯蒋瞰美女亲手自制的酸奶坐在那缘份椅上看一通宵书的冲一动![表情]也许这又会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始呢!

  书的结尾附上了一首诗,恰巧又戳中了我这颗多愁善感的心!

  星期一,我去河边看水,你还没有醒来;

  星期二,我去陌上耕种,撒下的种子沉默很久;

  星期三,我来到市集,狡诈的人们都获得了幸福

  星期四,我整天阅读,你说过的话写在纸上;

  星期五,我看见花落,看见柳色青青而镜中白发

  星期六,我用于休息,人生只是世上的一粒浮沫;

  星期天,时间继续消逝,而那么多的人正来到这个世界。

  最后附上蒋瞰这个美女作家在杭州开的24小时书房“悦览树”的地址:青年路31号解放路新华书店1楼著名的奎元馆斜对面公交车站官巷口这一站。正值盛夏酷暑,正在杭州的朋友们真的可以去享受下书房深夜独有的宁静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四):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书评

  看过深夜食堂的人都很迷恋那种夜游的生活,以老板的视角审视深夜出游人的故事,深夜众生相是正本书的主旨。本书的内容像极了深夜食堂,唯一不同的是环境变化,这是一家不打烊的坐落于杭州的多功能书店,作者以店员身份体味着来访的各类人群,虽然是摘录,但大体反应的是积极向上群体,毕竟书店这样的环境本身就已经起到了筛选的功能。

  白天不懂夜的黑,黑夜的神秘色彩重,所以深夜活动的人都多少有些故事,店员动用了自己的便利细细的观察他们,用文字叙述他们,自己还不甘寂寞参与其中,让小小的书屋充满了温暖,赋予了灵魂。

  即使这样乐此不彼的旁观一切,作者却也依然不敢说懂了这黑的夜,洞穿了这神秘的夜。其实也对,做为规律的白天动物的我,就真的懂了白天吗,就真的了解花花世界阳光一面吗?答案一样的,无论我们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都只能惯于了解大千世界一角,享受其中就好,不用患得患失感叹无常不如享乐于这正好的年华,别人的故事中我们只是配角,自己的故事才不该辜负主角的担当。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五):如果,你也爱深夜

  在夜里的人是坦诚的、自恋的、脆弱的、渴望被爱和关照的。而往往在深夜做的决定一定是错的。

  深夜,是另一个世界,在阳光尚未降临时,有太多时间、情绪供你扮演。蒋瞰真是幸运,大多数人的深夜场多是一个人的内心戏,没有那么多深入角色,而她的深夜里,悦览树的门如剧场的幕布,开合间,深夜的戏也次第展开。

  蒋瞰撩起眼眸,一幕幕地捕捉、欣赏,待更深的深夜讲述给我们。

  她是个称职观众、安静、专注,她不以鼓掌打断剧情、或默默窃喜、或黯然神伤,她也会好奇,够着脑袋去看看那个疑似艳遇的意大利帅哥到底会如何,仔细听那个优雅海归老太太在新华书店的初恋。我们就和她一起站在悦览树的吧台后,打量着、端详着、思考着。

  不止是看戏,有时自己也成为主角、或者配角,毕竟守夜人也有自己的深夜故事或情绪。字里行间,蒋姑娘形象也显露其中,一个热心敏感体贴大姑娘,会笑得很好看的那种,会因为她的一些内心戏而觉得她可爱不行

  深夜,有这样一家店,有这样一个人帮你记录下深夜的无数种可能性想想也是这城市的幸运。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六):【上海壹周悦读版自问自答】蒋瞰: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

  蒋瞰的11个自问自答

  1 问:这是你第一本书么?

  答: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本书。由于职业原因,零零散散写了不少字,中信出版社的《地球旅馆》收录了大概二十多页我的内容,也独立署名过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宁波,有意思》等,但怎么看都是做记者时的随堂作业。这本书不一样,除了提供内容,还经历了封面更换、拍摄的好几稿,也动用了之前做记者时候的一些资源,比如让钟立风写序什么的。

  2 问:怎么会想到写故事?

  答:每个人都有职业生涯印象深刻的几句教诲,对我而言,当时我的领导,也是文艺青年的王岳杭说过一句,好的新闻稿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啊,你要是只是将采访本上的“他说”、“他认为”罗列起来,自然是再简单不过,但毫无可读性。可能从那个时候,就逐渐开始了自我训练。后来转做书店,有机会成为了一个“偷听者”,记者的职业习惯让我不由自主地记录下了旁边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那个时候,我的另一项任务制作微信公众账号,“故事”解决了我的困扰——相比大多数传统商业公众账号,介绍书店、咖啡的种类,都是百度百科啊,枯燥得没人要看,要不就写故事吧。

  3 问:你的书卖得好么?

  答:一般吧,电子书时代,故事书是第一个受冲击的,现在Kindle上的版本都很精美

  4 问:新书的题目来自哪里?

  答:一开始叫《深夜书房》,是不经过思考蹦入脑子里的,甚至在第一版封面里还是这个名字,但有抄袭《深夜食堂》的嫌疑;加上我本身在书店里工作,看到那些长得差不多的书和标题,常常会忍不住“厌憎”(杭州话,看着不爽骂骂咧咧),我不想自己的书落入这个俗套。也想过一些蛮好玩的题目比如《不好意思,偷听了你的故事》,甚至《温柔地走入良夜》(哈哈),后来还是觉得,夜晚,安静下来,这样问候式的语言比较亲切

  5 问:最近有很多关于“陌生人”意象的书,你的陌生人是怎样的?

  答:可能这是我不愿意与人深交的借口和托词,然而生活始终会按照他老人家自己的旨意来塑形,这使得各式各样的人冒出来。前几天我还在抱怨房子老了,陆续坏的坏,漏的漏,刚出差回来就面临着换马桶、花洒、龙头,而我的同龄人,不是家里有老公,就是老爸,哪里轮得到自己来。但就是这样的客观环境,迫使我去和陌生人打交道,今天迎接送货的,明天对付安装的。我会在家里备烟,师傅来安装了,递一根,效果就不一样啦。他们一边工作,我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问,比如,这种马桶盖现在平均一天装几个啊,老年人用的多还是年轻人。他们就会把碰到的有趣的事告诉我,我都记下来了,说不定就是下一本“陌生人”里的素材。许许多多在我们生命里打了照面的人,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又道别。

  6 问:你做书店,做咖啡,做乡村调研,还写书,最喜欢哪个标签

  答:记者。别人问我是干嘛的,一律说记者。对我来说,这不是职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样说似乎也不需要什么资格认证作家,多心虚啊;咖啡师,还得有执照)。相对来说,这个说法比较省力,别人不会继续问“那是做什么的呀”。

  7 问:最喜欢哪个故事?

  答:终究还是问了自己这个问题。想到以前看各种报道,只要一被问到“最”,对方都会说“都是自己写的,就像亲生儿子,你说,怎么说得出个‘最’呢!”那时候我就想,多么高明的回答啊,等我哪天成名了,也这么说。好了,现在问题是,我真的要这么回答么?我一直认为人应该有点倾向性,一碗水端平怎么行。就这本书而言,故事当然都喜欢(不喜欢的都剔除了),如果说“心水推荐”,还是《一个面包两人吃》和《最好喝的手冲咖啡》。

  前者是我最熟悉的报社生活的投射。父亲是报社编辑,从小,我打草稿的纸是大样、小样的背面,练书法的是一面黄毛纸、一面绿色细小格子的版面纸(现在都看不到了),父亲拿来画版式——“之”字形表示文字的走向。他工作的时候我在旁边看书,或是看他。我也常去报社,和父亲一起下班,听他和同事谈论着刚做的某个新闻。上夜班的人都很亢奋,下了班还要去吃个夜宵。这也导致我一遍遍看《编辑部的故事》,曾有人给我相亲说“想认识这姑娘的先去补习下《编辑部的故事》以期在同一个频率上吧”。报社的这个黄金年代我经历了,但没有参与,所以,《一个面包两人吃》是我的某种向往、留恋和不舍。

  《最好喝的手冲咖啡》说的是街角街尾两个小店的故事,有点对东野圭吾《新参者》的模仿和致敬。这本书套的是东野一贯的侦探的“壳”,实际上写了人形町仙贝店的女孩、料亭的小伙计、陶瓷器店的媳妇、钟表店的狗、西饼店的店员、民间艺术品店的顾客,是一部日本生活样本。青年路就是我笔下的“人形町”,有24小时书房、五金店、阅报栏、基督教青年会、马云最早的翻译社……写故事也是写风物,写人情,我们都该热爱这个世界和城市。

  8 问:你给杂志写,给专刊写,书店的微信公众账号也要写,不会厌么?

  答:给杂志写旅行和酒店行业分析居多,专刊多为乡村调研报告,微信公众账号是给店里的美食和读书活动做广告,每一种文体面对不同的甲方。同样和文字打交道,做“职业码字工”的时候,不管有没有灵感,想不想写,必须强迫自己迎头而上,而一边写,一边还要考虑排版。作为创作者的时候,我会在之前想很久,情节脉络的编织,然后一气呵成。觉得累是因为我需要在这两个工种之间不断交替,情境总是被打断。

  当然,看过那么多蝇营狗苟人情世故后,写字算得上一个美差了,我有理由为自己置身于这个车流之外的小天地而感到自得。

  9 问:这本书有什么遗憾?

  答:本想包揽书中的插画,毕竟照片过于写实。功利点来说,图画是Kindle电子书替代不了的。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下一本,或许可以。

  10 问:最近在写什么?

  答:有“晚上好”,就有“早上好”,凌晨五六点的陌生人,你在做什么?人和人之间无形中的默契,书带给人的微妙的力量,人和食物之间无缘无故的依赖,一直在发生。如果你来,和我一起吃早餐吧,我们互相给对方说一个故事。

  11 问:最怕别人说你什么?

  答:“你最舒服了,又不用上班。”忽然发现,真的说了出来反而没什么了。其实,自由职业者更没安全感,因为没有人给你发工资,年底人家晒年终奖的时候你也只好笑笑。我比做全职记者的时候更忙碌,全年无休,对自己要求也更严格。以前有点“任务观点”,写完就完事儿了,只要不是太烂,还有编辑给你润色;现在,发出去的每一篇都代表自己。因为没有安全感,生怕甲方看了后再也不跟我合作了,没人叫我写了我吃饭钱也没了(哈哈)。

  (原文刊于2015年5月18日上海壹周悦读版,欢迎转发,请勿转载。)

  电子版:http://www.weeklysh.com/eNews/Default.aspx

  微信版: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gxNDMxNg==&mid=206038996&idx=1&sn=6c2830684c0bb639946032f432721342&scene=1&key=c468684b929d2be22d048d9760fedf4a8eeb1c069e4d9c7cb79b3d6ec84f4b0000500b7cf1d341368d660971c7ab243e&ascene=1&uin=MTAxNjQwOTk4MQ%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zEfJLp8BnHLWNu5Vh%2BiJ9fDDVgDyV8p%2BNmNOZ8Rg2r2vsXCq9ujje6uXSvpxaKcy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七):其实,我们并不陌生

  这不是一本鸡汤!

  这居然不是一本鸡汤?!

  这竟然是一本用了鸡汤题目的真正的好书!!!

  如果不是在众多题目中多看了它一眼,或许今天我早已错过了这令人回味无穷的深夜故事集。一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一个吧台后深藏不露的女子,一双看惯了读书人的眼睛,一颗嘈杂世界背后微暖安然的心。悦览树,当看到这个黑暗中亮着白色光芒的名字,哪个从心底里喜欢阅读的人能忍得住不进去一探究竟?

  走进这家24小时书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小世界。聪慧的女主人化身服务生,不动声色地悄悄观察着每一位不愿睡去的夜归人,然后偷偷写下一个又一个关于深夜读书人的故事。我不想用“真诚”这个词来形容,在这个纸面上真诚泛滥的年代,这个词已经沦落为一个评语界的标签,有不一定是真,没有也不一定就假。我只想说,它不做作,自然、坦白、真实且带着一丝小女人的矫情。

  作为一个旁观者,作者很多时候并不多言,只提供有营养的书籍,令人暖心的咖啡,健康低脂的面包,偶尔体贴的帮助,和那恰到好处地欲言又止,点到为止。就是如此的“漫不经心”却渐渐成就了这样一本不同凡响的现代人深夜记事薄。真好啊,因为有这样的书店,有这么一个自由自在,忘记时间和自我的地方,很多原本并不相识的人之间生发出了奇妙的关系。

  故事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结束,深夜的守夜人看似冷漠,实则敞开了怀抱,拥抱着每一位深夜有缘人,把他们变为了故事里的主角。时间、地点、人物,看似一成不变,却又变化多端。人、书、食物搭配的组合,在作者的笔下酝酿出了不同的人生滋味。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舒服熨帖。一个又一个接着读下去,竟有种手不释卷的魔力。

  《两代人之间无言的默契》讲述着退休的老编辑和中年记者之间心照不宣的惺惺相惜;《为爱试吃的90后小保安》把视角对准了书房的小保安,一个爱上椰香土司的个性90后;《注定的际遇,浪漫的邂逅》让读者认识了书房内部暗藏心机的“缘分椅”;还有《一直行走在路上的巴西女人》,将异域行者的人生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更不用说《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回忆》中那位洋装在身,心系旧人的海归老太太……太多了,无言的,浪漫的,甜蜜的,暧昧的,伤怀的,无奈的……都是玻璃幕墙后曾经闪烁的光影,上演着,消逝着,回味着,犹如一场流动的盛宴。

  掩卷之时,溢美之词也不愿多说了,只一心想着假如哪天去了杭州,一定要亲自去青年路上的悦览树坐一坐。当然,最好是深夜,这样才能体会到它真正的妙处。这位女主人有才情、有理想,能在浮华的世界里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并且乐得逍遥,本身就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去年五月,豆瓣上有个名为不系舟的ID,邀自己加入深夜书房小组,那时光速点了接受,只恨自己人不在杭州……莫非……呵,原来是早已注定的缘分,虽然人不在那里,心却从一开始就在那里扎根了,简直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此刻,目光拂过书页上那句平淡如常的“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其实,我们并不陌生……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八):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也能遇到这样的你

  最近我的梦想是开一间咖啡店,做成自己爱着的摸样,可以看好书、画小画、写闲文、看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品不同的人生。整日奔波在烈日和陌生的街头寻找心仪的店铺之际,巧合地读到这本《晚安,陌生人》,是相见恨晚或一见钟情,“阅榄树”仿佛众里寻他之时蓦然回首的那一撇灯火阑珊,闪耀了我的梦想。就像我时常想的那样——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也能遇到这样的你?

  事实上,不仅在卖咖啡的书店或是卖书的咖啡店可以看到很多令人感喟无限的人生,单单是在寻找店铺的途中,我已经看到太多太多的故事。一段时间以来林林总总看过三四十个咖啡店,店主开店的原因和关店的原因形形色色,听来也是饶有趣味,有朋友打趣让我写一本《失于咖啡香的人》来记录这段行走的历程,当然是玩笑,但作为一个听故事的开端当真还好。

  男孩小A,曾经是西餐厅的主厨,在最繁华的步行街旁选了一个寂寞深深的庭院开了一家兼具西餐的咖啡厅,庭院被营造的很美,租金低廉,却因为过于偏僻人迹罕至而生意惨淡,曾经动摇,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坚持,单看那被悉心打扮的庭院我就知道他坚持的是梦想而不是生意。

  索菲和小朱是一对闺蜜,她们合开小而精的咖啡厅,小朱出资、索菲主理。小小的咖啡厅虽然位置略有偏僻,却因为主人的苦心经营积累了一批忠诚的FANS,她们以语言为媒,定期举办主题活动,生意日渐起色之际,索菲却旧疾复发无法再主理咖啡厅的生意,终于,闭门谢客。这是一个梦无奈的衰落。

  小C是个令人很有眼缘的男孩,学机械设计的他在毕业前因长期兼职成了一名咖啡培训师,良好的家庭背景给他提供了造梦的机会,他在繁华的街市开了自己第一间大而华的咖啡厅。这是一个理想的所在,他自己烘焙咖啡豆,一对一的开班授徒,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和设备,帮助客户开店……却也不得不面对因为坚持只做最纯粹的咖啡而带来的生意惨淡。他说无法接受客人喝咖啡放糖,也无法接受客人每次来都想劝他增加卖简餐,所以要关掉这个坏掉的梦想,去上海寻找更合适的土壤。这是一个梦飞向更远的地方。

  我还在寻找梦的路上,路上被遗落的故事也还有很多,就像24小时不打烊的“阅榄树”一样,在造梦者的眼里,他人眼中平凡的一瞬也总散发着不同的欸乃香气。很庆幸,在我也怀揣着同样梦想的时候,读到这本书,给我以勇气和远方,让我相信我这样旁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梦想也是他人早已存在的事实。有一天,我也会记录那些香气中的美好故事,用一支画笔,用一些文字,用一些诚恳。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九):你是那不系之舟

  第一次写书评,不知从何写起,先说说我跟蒋瞰吧。我跟蒋瞰是高中同学,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同级校友,甚至不是一个班级的,我们的教室在一个楼层的两端。年级里,我们互闻对方大名,互相知道彼此的存在,但就像武林高手都要保持神秘感,只是偶尔在楼道转角遇见了讳莫如深地点个头,她是同学眼中文理双全的优等生,老师手里的香饽饽。很多年以后,我们坐到一起聊起来,才知道我经常被他们班主任拿来在全班做反面教材—语文超好,数学超烂,素描和书法拿一奖,却喜欢隔壁班的英文老师,是文学社里唯一的又不合群的理科生(对,没错,数学很烂的理科生),有个同校高年级当乐队主唱的混混表哥,不小心被他知道我在班里被人欺负,第二天连招呼都不打就带一帮弟兄冲进早自习课堂把欺负我的男生当众拎出去臭揍一顿,害我担心很久被报复,因为那男生被揍后去认了个高年级学柔道且吨位很厉害的师姐当靠山,我当时想她都不用动手就能压死我。而蒋瞰不一样,她就是根正苗红,全科优秀,均衡发展,前途大把,四平八稳,被老师捧在手里众望所归冲刺重点的明日之星。

  高考之后我们就各奔东西再无音信,再见面是12年她要去澳洲留学前夕,正好我在做澳洲市场的零售,知道她要来上海,攒了一些好玩的小东西给她。闲聊的时候我问她一些关于报社工作的情形,她总是不徐不疾,说得云淡风轻,白天上班时间弹性,晚上要一直stand by ,stay alert,坐在电脑前不能睡,等稿子审过了都已经过了午夜十二点,她说她不会刻意去争优秀争职称争名头,乖乖攒满工分就下班回家。但狮子座的她强调说她的上司是个不可理喻的精力超级旺盛又要求颇高的白羊座女魔头,总之和白羊工作就是不搭调。我在心里嘘了一声,嗯,我也是白羊,不过你别怕啊。不过这在当时的我看来,完全以为她只是嘴上说说,我更信她是很拼的那种人,经历过学生时代奋战过各种大考小考的人都会明白,有种好学生就是回家关上门悬梁刺股到了班上就哎呀昨晚很早就睡了麻痹军心,私底下暗暗较劲,表面上完全无谓。在我心里,她首先是十分靠谱的,能办成事的,高效且值得信赖,当然我也相信只有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直到我们共进晚餐后各自散去,我没想到她居然发了一条微博说,“生平最怕白羊女,可眼前这个多年不见的老友,刷刷刷,呼风唤雨的劲,还真麻利。”心里一边得瑟,一边想我一定要帮白羊在她心里洗白啊。

  一直到看了她的书,才真的明白了,她就是那种很淡的人,她之前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她挣满工分就不干了就是真的不干了,在她看来生活里没有什么是特别了不起的,是要付出所有去追寻的,有当然好,没有也不会因此不开心,上天给了她什么,她就玩什么,顺应是她的人生哲学,她说,我什么都不缺,我心理健康,也没什么童年阴影,对生活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走上社会,在见过各种各样扭曲的人以后,你会发现这真的是太好的人生赏赐,三观正,人又通透明白。她缺什么,她只缺一个白马王子。怎么那么难。是啊,怎么那么难。这是唯一一件令她束手无策的事儿。

  但我固执地认为她当然有狮子座本身的一些独特品质,比如独立,热心,对朋友十分仗义。她在澳洲的时候,某一天在微博叫嚣说论文写不下去了谁帮忙写写。我正好瞄到了就无比豪气地说发过来,我帮你写。我们因此才加了微信,当我认真的问她要写作要求的时候,她却笑笑说,开玩笑的啦。其实我一开始就知道她只是撒个娇,她怎么可能连这个都搞不定。14年的时候,上海ICS在全球招募双语主持人,海选是每人都可以发视频自荐,即便知道机会渺茫,我当然也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的,但是苦于没有人可以帮忙剪辑,那天下了班我打了个电话给她,其实也只是想碰碰运气,接起电话来,我还像模像样地打算寒暄两句,她来不及听完我啰嗦直接在电话那头说,别废话,快说什么事吧,搞得我自惭形秽,这social完全是多此一举的嘛。当得知我想要一个剪辑的时候,她在电话那头的语气依旧笃定,轻描淡写,说,我现在离开了也不一定能帮你找到,我试试看吧。我也不抱希望,想那就算了吧。隔天中午,我发现她居然在全朋友圈发了一个消息“替友征集剪辑师一名,两分钟的短片”,郑重其事的样子,不久后她就帮我联系到了杭州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剪辑是她的基本功。她拉我进三人群聊,干脆利落,待把我们俩互相介绍后就退了群,退之前她特别叮嘱杨妹妹(记者姓杨)说,“她是个神经病,但是,要帮帮她。”每次我都当回大事似的对自己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帮她。但每一次她都特别地不以为然。而且都是她在帮我。

  说到深夜书房,哦,不,《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在书正式面世以前,豆瓣里面已经建了一个小组深夜书房,她是组长,叫不系舟。我一进去看到这个名字无端就知道那个就是她了。“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这句话最早出自于《庄子》,再次看到“不系舟”,令我回想起来这句话的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席2013年的一个演讲,林曦的《无用之美》。她说一个认为自己没有太多用处,太多作用的人,他有可能过得最开心。这就是了,功利现实的商业社会,通行的生存法则是“无情的实用主义”,就像《纸牌屋》里的Frank 评论他的党鞭继承者Jackie“ruthless pragmatism”。 而蒋瞰跟林曦的相似之处就是同样漫不经心,不刻意不强求,只是天然专注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顺其自然以后得到一个上天给的水到渠成。你看到不系舟就能明白她的性情就是一叶小扁舟,江河湖海去遨游,自由随性,无拘无束,同时又暗含了她狮子座的骄傲----哼,那些功名利禄,我才不屑去追求呢。她是酒店控,乡村爱好者,经常说走就走就下乡做她的研究去了,她活得接地气,许多女生不吃动物内脏,她就挺自豪地自称大肠妹,还喜欢洗脚,有固定的洗脚搭子,朋友聊天最好的场所就是洗脚房,中间中断过一段时间是因为有朋友去洗脚感染了神经性皮炎,她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有次上微博瞄见她,去印度还是越南,一冲到人家国家就伸脚开洗。不是不生猛的。

  但她当然是活在现实中的人,出书之前她曾经来问过我有什么好的书名,我想了半天给了她一个特别文绉绉的建议,立马就被她毙掉了,说,你这个太文艺了。我在这头哈哈大笑,听说现在书已经在加印了。

  四月的时候我去过一趟她的书房,我没有打招呼,她也不在店里。时值清明假期,没想到书房里依然座无虚席,最后我等到一个吧台前面的一张桌子,两个高脚椅,头往右转可以像蒋瞰那样“监工”,吧台里的她的同伴们做什么都一清二楚,环视一周,除了左后方的视觉死角,基本上可以看到书房前半段的众生相。当天当值的是两个小男生,顾客点单时兢兢业业,适当面销,闲暇时刻就变成了低头党,对于书房的规定倒是执行得十分到位,厨房是客人禁地,在两人都忙着做饮料的时候,有男顾客闯进了厨房洗手,被发现后,其中一个男生礼貌但郑重地警告客人下次不可擅闯。书房最有特色的就是后半段里的阶梯式阅读区,木质宽阔的阶梯上有小桌子还有小蒲团,方便客人们阅读,小憩,投影设备齐全,方便随时做个读书会。她无疑是有头脑的,接连不断的阅读会在她看来“作者宣传了书,悦览树-她的书房发挥了功能创造了消费,提升了知名度,又使读者们享受了一场”这样三方得利的事,真该多多益善。书房开张的时候,我曾担心过她如何支持这个书房的运营,现如今的书房光靠卖纸书营生是十分艰难的,即便是集聚了咖啡馆功能的书房,如果顾客都只来歇脚看书却没有消费,依然无法实现书房持续良性的运营。不过蒋瞰就是蒋瞰, “不同于公共图书馆,悦览树有着经营的属性和需要,也着力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因此,不欢迎衣冠不整者、不鼓励入座不消费者也是这里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大家都喜爱和需要悦览树,那么就应该支持她的正常经营。”蒋瞰说,如果悦览树因为承担了过多公共文化场所本应该承担的功能,却导致了自身发展的失败,那么也最终也会让读者的文化生活受到损失。” 说起悦览树的经营效益,蒋瞰的评价是,还算可以。”

  既然悦览树不同与其他书店,也不同于公共图书馆,我在出发去杭州前就打定主意一定要留意一下她的选书,她没有让我失望,那些在挑剔的我看来不该出现的书和一定要有的书,书房都实现了。每个书架我都逛得仔细,那天巡视完所有书架,我一个人自顾自在书架前低下头会心地笑。后来看了她的书,倒觉得自己有几分像她书里的那个兔子姐,其实是大家都对这间书房寄予了厚望与真情。如果一定要说她对生活有什么要求,那就是书房里的书。

  就像识人于细微之处,看一个书房其实道理是相通的,除了布局合理,她的书房整洁干净,配备齐全,就连小黑板上的板书,不得不说,上面的字真好看,我猜是她亲手写的。只要留心,你会发现,悦览树里所有出现中文的地方都配有英文。这是一般书房没有的悟性。书房除了提供咖啡,还有软饮,时令蔬果都会被她拿来捣鼓一番成了当季新品,烘培类,早午餐里都有她花的心思,帕尼尼,黑裸麦天然酵母包,每个产品都有独特心思,而书房这个24小时不打烊的存在也赋予了这些独具心思的产品各自的际遇和故事。威尼斯贡多拉水手的帕尼尼,老编辑的酵母包。每一个都值得你打开书去一探究竟。这样一个兼具咖啡馆和书店功能的所在,自然是会被拿来做比较的,单就咖啡馆功能来说,自然逃不开与星巴克相比,我一定是喜欢星巴克的,然而常常是周末的下午在浓郁的咖啡香里找不到座位,星巴克的那些商业时尚杂志用来打发时间是够了,可惜它毕竟不是书店,也不是24小时营业;单就书店功能来说,新华书店就不说了,说说诚品吧,诚品最近被诟病经营越来越多图书的周边产品把本应作为一个书店最基本主体的“书”淹没其中,越发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这一点我倒是没有在悦览树看到,不过蒋同学,你可要引以为戒啊。医护箱,备用毛巾,零钱,备用数据线,悦览树的吧台,已经默默延伸成了更具生活气息的小小便民站,举手之劳与人方便,这间书房充满着人间情味。

  在没有看书之前,会以为那不过是一间有些独特的书房,唯一的卖点就是24小时不打烊,直到看完书,被夜的故事感动,再次印证了我对蒋瞰的那部分”淡”的感受,她有条不紊地打理书房,不动声色,从来只是专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平常心,不喧哗,但她又是狡黠的,在夜的庇护下,偷偷打量任何一个夜色中的来客,什么都收进她眼里,她却只是抱臂旁观。但你看那夜的空气分明在书房里活泛起来了,有了生动的眉眼,流经每个夜读人。她是这夜忠实的记录者,如果说黑夜是白天的延续,那么在书房上演的一出出就是人世这幕红尘中平凡又真实的缩影。悲喜交织,爱恨交缠,轮番不断地上演,就像我们的人生。所有的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手冲咖啡带来的缘分》。一个人,一本书,或是一个故事,最可贵之处,是在提醒人们,尽管人世险恶,但总归相信世间还有”情意“这两个字。

  新概念作文大赛至今不觉已有了十七个年头,连发起人赵长天先生都已故去,但第一届新概念作品里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与音乐和文字幸福地相伴一生.”在我看来,蒋瞰就拥有这样的幸福生活,除了文字和音乐,还有咖啡和面包。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读后感(十):《我们的心里都守着一段故事》

  谁说这是简简单单的银发,这是Romantic Grey,是彼此约定好的一样颜色。——故事读到此处,我终究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泪流满面。

  我将这句话用荧光笔标记,拍照发送给蒋瞰并附二字:哭了。

  更为应景的是,循环歌单播放的正是赵雷的《少年锦时》,他那充满了历世感的嗓子唱着:晴朗蓝天下,仰头的笑脸,爱很简单。

  于是,泪泉汹涌,一时难禁。

  几十年生活在美国的老人重徘徊于此处,温习记忆中的梧桐树和新华书店,邂逅悦览树,于是再一次的,在不禁然间任回忆席卷。也不是不知道,年华已经苍老;也不是不知道,人事早已变迁;也不是不知道,那个曾经承诺说“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丢了官,眼睛又瞎了,你就这样牵着我的手去要饭。”的人,其实已经生离死别。可仍旧,是想不远万里的来这儿看一看,看一看曾经两个人一起走过的梧桐树,看一看曾经两个人约会的新华书店,看一看曾经两个人一起阅读的《简·爱》。这早已被自己烂熟于心的《简·爱》书篇,仿佛承载着岁月的年轮,当老人抚摸着它们好像便是在触碰所有过去青葱的爱恋时景,和住在心底几十年想爱却触之不及的少年。

  为之神色怅惘也好,为之抱憾哭泣也好,多多少少的,也是在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遗憾吧?

  很多年之后的M说,其实我很不愿意去H市,如非必要,我绝对不去这座城市。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因为你。

  我没有说的是,我喜欢H市的原因,也是这三个字。

  你不愿踏足甚至提及H市,是因为,我们在那儿相识,作伴,相恋,那里装载了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最热烈的初恋记忆。而这,却是我喜欢这座城市的原因。

  即使最后的我们散落在人海,但只要重新的踱步在H市我们曾经走过的小路、巷弄,我仍然可以看到那个拧巴倔强又有着强烈自我保护意识的少女是怎样被你牵着手逗出笑。

  我曾去过后来被同学W经营着的画室,我看着那些陌生的习作,却看到了彼时我们坐在一起,你一脸严肃嫌弃我脏兮兮的裤子,而我欣羡着看着你的牛仔裤,请教你如何做到“画素描不弄脏衣服尤其是裤子”。

  我也曾沿着画室通往小镇的路慢慢的走,在那个大转弯的地方,唯一一次你没有让我走路的内侧,而我被冰天雪地打滑的车撞的疼痛失语。让现在的我忍俊不禁的是,不知那时你太瘦还是我太胖,你背不动受伤的我。

  我还去过我最喜欢的那条古街。那儿的铺位,依旧如常,不见太大的更迭。游客们熙熙攘攘。那是我生日的夜晚,我们偷偷溜出来,你把自己大拇指戴的玉扳指送给我,然后告诉我你喜欢我,从见到的第一面就喜欢我。

  ……

  我们的感情不曾经历过60年代的历史动荡,却丝毫不影响它为人生留下的刻骨铭心。

  而我也确信,无论是擦肩而过的路人甲,还是萍水相逢的友人乙,总有属于自己的刻骨铭心。因为,世界这么大,总有值得被珍藏的小事,是属于我们的。

  ——RetrolLin

  2015.5.2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